《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04602A43申请公布日20121003CN102704602ACN102704602A21申请号201210198751X22申请日20120615E04B5/23200601E04B1/76200601E04C3/2920060171申请人吴方伯地址410082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湖南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72发明人周绪红吴方伯袁海梅陈伟杨璐54发明名称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该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包括预制保温边梁、预制构件板(11)、架立钢筋(9)、混凝土叠合层(10),预制保温边梁包括保温层纵向插槽(5)、保温层插槽外侧壁。
2、(6)、保温层(7),预制梁(1)中预埋有纵向受力钢筋(4)、箍筋(3),所述预制保温边梁设纵向插槽(5),纵向插槽(5)中插有保温层(7)。预制楼板拼装时,将预制构件板(11)一端搁置在预制保温边梁内侧,将架立钢筋(9)绑扎在预置箍筋(3)上,在预制构件板(11)及预制梁(1)上整体现浇混凝土叠合层(10),形成混凝土叠合梁板体系。所述预制保温边梁便于批量化生产,强度高,不易破损,可预制成空心以减轻梁自重。该叠合梁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1页21一种混凝土叠。
3、合保温边梁包括预制保温边梁、预制构件板(11)、架立钢筋(9)、混凝土叠合层(10),预制保温边梁包括保温层纵向插槽(5)、保温层插槽外侧壁(6)、保温层(7),预制梁(1)中预埋有纵向受力钢筋(4)、箍筋(3),其特征在于预制保温边梁设纵向插槽(5),纵向插槽(5)中插有保温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其特征在于纵向插槽(5)中预设有拉结件(7),拉结件(7)两端分别伸入保温层插槽外侧壁(9)及预制梁(1)外侧壁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其特征在于保温层插槽外侧壁(9)内有预埋件(13),预埋件(13)另一端伸入现浇混凝土叠合层(10)中。4根据权。
4、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梁(1)端部形式设置为凹槽(2)或中部加纵肋(8)的凹槽或斜面(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其特征在于预制梁(1)梁身设有空心部分(14),空心部分(14)端头设有端部堵头(15)。权利要求书CN102704602A1/3页3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指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外对建筑物墙体保温的研究日趋完善,将建筑物墙体与导热系数较低的绝热材料固定为一体以增加墙体的平均热阻值,从而达到保温或隔热效果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工程做法。同时,由于处于外墙周边的钢筋混凝梁。
5、传热能力较强,是建筑物中容易发生冷热桥效应的位置,因此,为了避免建筑中冷热桥效应的发生,对梁进行相应的保温构造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现今对梁的保温做法较复杂,造价较高,不能被广泛推广使用。而所谓的叠合梁为分两次浇捣混凝土的梁,第一次在预制场内进行,做成预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现场进行,当预制构件板搁置在预制梁上之后,再浇捣梁上部的混凝土使楼板和梁连接成整体。目前多将预制梁做成T形截面或矩形截面,但其自重大,吊装运输不方便,且梁柱节点处连接薄弱。发明内容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该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包括预制保温边梁、预制构件板、架立钢筋、混凝土叠合层,预制保温边梁包括保温层。
6、纵向插槽、保温层插槽外侧壁、保温层,预制梁中预埋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该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保温性能良好,预制保温边梁保温构造措施简单易行,便于批量化生产,施工方便,节约劳动力,造价低廉。同时所述预制梁与搁置其上的预制构件板一同叠合形成整体性良好的梁板体系,且该叠合保温边梁与柱能进行有效高强的连接。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该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包括预制保温边梁、预制构件板、架立钢筋、混凝土叠合层,预制保温边梁包括保温层纵向插槽、保温层插槽外侧壁、保温层,预制梁中预埋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所述预制保温边梁设纵向插槽,纵向插槽中插有保温层。0005进一步。
7、的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保温边梁的纵向插槽中预设有拉结件,拉结件两端分别伸入保温层插槽外侧壁及预制梁外侧壁中;保温层插槽外侧壁内有预埋件,预埋件另一端伸入现浇混凝土叠合层中;预制梁端部形式设置为凹槽或中部加纵肋的凹槽或斜面;预制梁梁身设有空心部分,空心部分端头设有端部堵头。0006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通过对预制保温边梁设置纵向插槽,纵向插槽中插有保温层,使叠合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且预制保温边梁预制方便,造价不高,施工时,不必再单独对边梁采取保温构造措施,施工极为简便。在预制梁和预制构件板上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时,保温层插槽外侧壁还可以当侧模板使用,不必支设混凝土叠合层侧模板,。
8、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将预制梁端部形式设置为凹槽或斜面,增大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梁柱节点处的连接强度。这种保温边梁能广泛适用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说明书CN102704602A2/3页4附图说明0007以下附图中,1为预制梁,2为凹槽,3为箍筋,4为纵向受力钢筋,5为保温层纵向插槽,6为保温层插槽外侧壁,7为保温层,8为纵肋,9为架立钢筋,10为混凝土叠合层,11为预制构件板,12为横向钢筋,13为预埋件,14为预制梁1空心部分,15为端部堵头,16为端部斜面。0008图1为预制保温边梁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预制保温边梁另一实施例;0010图3为预制保温边梁剖面结。
9、构示意图;0011图4为预制保温边梁另一实施例;0012图5为预制保温边梁另一实施例;0013图6为预制梁梁身设有空心部分的预制保温边梁结构示意图;0014图7为预制梁梁身设有空心部分的预制保温边梁的另一实施例;0015图8为图7预制保温边梁11部面示意图;0016图9为预制构件板搁置于预制梁及预制保温边梁顶结构示意图;0017图10为预制构件板与预制梁及预制保温边梁整体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0019本发明如附图110所示。0020一种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该混凝土叠合保温边梁包括预制保温边梁、预制构。
10、件板11、架立钢筋9、混凝土叠合层10,预制保温边梁包括保温层纵向插槽5、保温层插槽外侧壁6、保温层7,预制梁1中预埋有纵向受力钢筋4、箍筋3,所述预制保温边梁设纵向插槽5,纵向插槽5中插有保温层7,如图1所示。预制梁1中的箍筋3下部预埋在预制梁1梁底内,上部露出预制梁1外,为加强叠合梁的抗剪扭能力,可将箍筋3设置为多肢箍或在预埋的箍筋3上部设罩筋,使得叠合梁整体受力性能良好。0021为了保证叠合保温边梁的整体性,对预制保温边梁的保温层插槽外侧壁6进行拉结,即在纵向插槽5中预设拉结件7,拉结件7两端分别伸入保温层插槽外侧壁9及预制梁1外侧壁中,如图3所示。为保证叠合保温边梁的整体强度,在预制保。
11、温边梁的保温层插槽外侧壁9内设预埋件13,预埋件13另一端伸入现浇混凝土叠合层10中,如图2所示。拉结件7及预埋件13的布置间距及形状依具体工程要求确定。0022图4所示为预制梁端部为斜面16的预制保温边梁结构示意图,将预制梁1梁端U形凹槽2或斜面16,增大了预制保温边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增加了新旧混凝土间的粘结力,同时,预制梁1的叠合面设为自然粗糙面。在预制梁1梁端凹槽2的内横侧面或斜面16上设预埋件13,也能加强新旧混凝土间的粘结力,使叠合梁的叠合面粘结牢固。端部为斜面16也可设置为阶梯形或锯齿形,端部为斜面16两侧预设装模孔洞,方便支设混凝土叠合层10的模板。。
12、预制梁1梁端设计形式使梁柱节点处连接强度大大增加。说明书CN102704602A3/3页50023图5为预制梁1端部凹槽2中间加纵向肋8的预制保温边梁结构示意图。当预制梁1梁宽较大时,为了保证预制保温边梁的整体强度,在预制梁1端部凹槽2中间加设纵向肋8。0024为了减轻预制保温边梁的自重,降低生产成本,可将预制保温边梁的预制梁1梁身设置为空心部分14。图6为预制梁1梁身中部预埋空心管,空心管端部设端部堵头15形成的空心保温边梁结构示意图。图7为梁身中部纵向整体掏空形成空心部分14,空心部分14贯通到凹槽2的内横侧面,用端部堵头15堵住延伸至内横侧面的孔洞,防止现浇混凝土流入空心部分14。图8为。
13、图7预制保温边梁11部面示意图。0025图9为预制构件板搁置于预制梁及预制保温边梁顶结构示意图,对于边区的板带,在布置预制构件板11时,将预制构件板11一端搁置在预制保温边梁的纵向内侧,另一端搁置在与预制保温边梁同一方向布置的相邻预制梁1纵向一侧,在拼好的预制构件板11上布置横向钢筋12,将架立钢筋9绑扎在预置箍筋3上,如图10所示,在预制构件板11与预制梁1及预制保温边梁上整体现浇混凝土叠合层10形成混凝土叠合梁板体系。说明书CN102704602A1/6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2A2/6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2A3/6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2A4/6页9图6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2A5/6页10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2A106/6页11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704602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