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NFEPSI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MNFEPSI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13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8 1 3 9 3 A *CN102881393A* (21)申请号 201210335323.7 (22)申请日 2012.09.11 H01F 1/047(2006.01) C22C 22/00(2006.01) C22C 1/00(2006.01) (71)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381号 (72)发明人曾德长 檀竹才 郑志刚 钟喜春 刘仲武 余红雅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宫爱鹏 (。
2、54) 发明名称 一种MnFePSi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FePSi基室温磁 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通式为: Mn 1.2 Fe 0.8 P 1-y Si y B z ,式中0.4y0.55, 0z0.05。制备方法如下:(1)将Mn、Fe、P、 Si和B按通式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混料;(2) 在高纯氩气保护下,将配制好的粉末原料放入球 磨罐中,加盖密封后球磨;(3)将球磨得到的粉末 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煅烧;(4)将煅烧后的试样 破碎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熔体快淬,甩带速度为 1020m/s,得到的带材进行退火处理,之后快速淬 入水中,即得到室。
3、温磁制冷材料。本发明工艺简 单,成本低廉,制备出的磁致冷材料磁熵变大、磁 滞和热滞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0 页 1/1页 2 1.一种MnFePSi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Mn 1.2 Fe 0.8 P 1-y Si y B z ,式 中0.4y0.55,0z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磁制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0.4、0.5、0.55,所述 z为0、0.03、0.0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温磁制冷。
4、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Mn、Fe、P、Si和B按通式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混料; (2)在高纯氩气保护下,将步骤(1)配制好的粉末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盖密封后,球 磨得到大于300目的粉末;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末在氩气的保护下,9001100下煅烧13小时; (4)将步骤(3)煅烧后的试样破碎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熔体快淬,甩带速度为 1020m/s,得到的带材密封在石英管中,抽真空至10 -3 Pa后,充入0.010.03MPa的高纯氩 气,密封后在10001100下退火处理1020分钟,之后快速淬入水中,即得到MnFePSi基室 温磁制冷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5、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球磨的转速为350转/ 分,球磨时间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罐内为氩气氛围,以间隙球 磨的方式研磨罐中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球磨是设定每球磨30分钟 后暂停10分钟球。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煅烧温度 为950,时间为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熔体快淬 条件为高频感应加热,抽真空至10 -4 Pa以下,用氩气清洗炉膛后,充入压差0.080.01MPa 的氩气并在其保护下进。
6、行。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甩带速度 为15m/s。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退火温 度为1050,退火时间10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81393 A 1/5页 3 一种 MnFePSi 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既无稀土也无贵重金属又无有 害元素的室温磁制冷材料Mn 1.2 Fe 0.8 P 1-y Si y B z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与传统气体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磁制冷采用磁性物质作为制冷工。
7、质,对臭氧层 无破坏作用,无温室效应,且磁性工质的磁熵密度比气体大,因此制冷装置可以更加紧凑; 由于不需要压缩机,运动部件少且运动速度慢、机械振动及噪声小、可靠性高、寿命长;在热 效率方面,气体压缩式制冷技术一般仅能达到卡诺循环的510%,而磁制冷技术可以达到 3060%,呈现出高制冷效率。基于以上优点,室温磁制冷在磁制冷冰箱、空调以及在空间技 术和核技术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目前各国激烈竞争的高新技术领域。 0003 磁制冷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稀土及其合金体系、Gd 5 (Ge,Si) 4 系列、 La(Fe,Si) 1 3系列、Fe 2 P型合金系列、Ni 2 MnGa合金系列和钙钛矿型。
8、化合物等几个方面。这 些化合物制冷性能各有优缺点。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理想的磁致冷材料至少包含80%且 具有大磁矩的过渡族金属元素,像Fe或者Mn等;也包含IIIA、IVA和VA等族的一些元素, 如Al、Si、P等,这些元素主要是用来调节材料的性能。这样构成的合金除了具有大的磁熵 变之外还可以像钢铁一样结实耐用。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Mn,Fe) 2 P 1-x As x 系列化合物 由于其没有原料产量的限制,且具有廉价的制作成本和可观的磁热效应,被认为是磁制冷 的材料的最佳候选材料。但是As是有毒元素,不宜大范围的生产使用。采用Ge等来替代 As元素,也会有良好的磁热性能,但是Ge价格昂贵。
9、而且会产生较大的磁滞和热滞。有人用 Si来替代As,虽然磁熵变很大(5T外加磁场下磁熵变高达80J/(kgK)),但是存在着非常 大的磁滞和热滞。 发明内 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的室温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 可以制备出性能稳定的、颗粒尺寸分布均匀并且具有巨磁热效应的Mn 1.2 Fe 0.8 P 1-y Si y B z 化合 物。 0005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目前Mn 2-x Fe x P 1-y Si y 材料的热滞和磁滞大等缺点, 进一步通过添加B元素,调节P/Si、Mn/Fe比来改善其性能,制备出一种热滞和磁滞小并具 有大磁熵变的Mn 2-x。
10、 Fe x P 1-y Si y B z 室温磁制冷材料。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MnFePSi基室温磁制冷材料,其化学通式为:Mn 1.2 Fe 0.8 P 1-y Si y B z ,式中 0.4y0.55,0z0.05。 0008 优选地,所述y为0.4、0.5、0.55,所述z为0、0.03、0.05。 0009 上述MnFePSi基室温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0 (1)将Mn、Fe、P、Si和B按通式Mn 1.2 Fe 0.8 P 1-y Si y B z (中0.4y0.55,0z0.05) 说 明 书CN 102881393 A 2。
11、/5页 4 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混料; 0011 (2)在高纯氩气保护下,将步骤(1)配制好的粉末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盖密封 后,球磨得到大于300目的粉末; 0012 (3)将步骤(2)制得的粉末在氩气的保护下,9001100下煅烧13小时; 0013 (4)将步骤(3)煅烧后的试样破碎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熔体快淬,甩带速度为 1020m/s,得到的带材密封在石英管中,抽真空至10 -3 Pa后,充入0.010.03MPa的高纯氩 气,密封后在10001100下退火处理1020分钟,之后快速淬入水中,即得到MnFePSi基室 温磁制冷材料。 0014 优选地,步骤(2)所述球磨的转速为350。
12、转/分,球磨时间5小时。 0015 优选地,所述球磨罐内为氩气氛围,以间隙球磨的方式研磨罐中的混合物。 0016 优选地,所述间隙球磨是设定每球磨30分钟后暂停10分钟球。 0017 优选地,步骤(3)所述煅烧温度为950,时间为2小时。 0018 优选地,步骤(4)所述熔体快淬条件为高频感应加热,抽真空至10 -4 Pa以下,用氩 气清洗炉膛后,充入压差0.080.01MPa的氩气并在其保护下进行。 0019 优选地,步骤(4)所述甩带速度为15m/s。 0020 优选地,步骤(4)所述退火温度为1050,退火时间10分钟。 002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0022 (1。
13、)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为价格极其低廉的商业用非稀土金属、非贵重金属、 非有害元素及非金属粉末材料,原料来源广泛,制备了同样具有巨磁热效应的室温磁制冷 材料。 0023 (2)本发明通过改变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出磁熵变大、磁滞和热滞小的 磁致冷材料。 0024 (3)本发明制备的磁制冷材料,通过进一步添加B元素和调节Mn/Fe、P/Si的比例 改善了材料的磁热效应,减小了磁滞和热滞,在其永磁体可以提供的磁场范围内,居里温度 连续可调、磁熵变大,其中成分为Mn 1.2 Fe 0.8 P 0.6 Si 0.4 的化合物在5T的外加磁场下磁熵变可达 到60.2J/(kgK)。 0025 (4)。
14、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商业上常用的机械合金球磨法,烧结退火后即可合成 Mn 1.2 Fe 0.8 P 1-y SiB z 化合物,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Mn 1.2 Fe 0.8 P 1-y Si y B 0.03 (y=0.4,0.5,0.55)的X射线衍射谱线 图。 0027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Mn 1.2 Fe 0.8 P 0.6 Si 0.4 B z (z=0,0.03,0.05)的X射线衍射谱线图。 0028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Mn 1.2 Fe 0.8 P 1-y Si y B 0.03 (y=0.4,0.5,0.55)在加。
15、场(FC)和(ZFC) 模式下测量(施加的磁场为0.05T)热磁曲线(图3(a)、3(b)、3(c)分别对应y=0.4,0.5, 0.55)。 0029 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Mn 1.2 Fe 0.8 P 0.6 Si 0.4 B z (z=0,0.03,0.05)在加场(FC) 和(ZFC)模式下测量(施加的磁场为0.05T)热磁曲线(图4(a)、4(b)、4(c)分别对应 z=0,0.03,0.05)。 说 明 书CN 102881393 A 3/5页 5 0030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Mn 1.2 Fe 0.8 P 1-y Si y B 0.03 (y=0.4,0.5,0.55)的等温磁。
16、化曲线(图 5(a)、5(b)、5(c)分别对应y=0.4,0.5,0.55)。 0031 图6为实施例2制备的Mn 1.2 Fe 0.8 P 0.6 Si 0.4 B z (z=0,0.03,0.05)的等温磁化曲线(图 6(a)、6(b)、6(c)分别对应z=0,0.03,0.05)。 0032 图7为实施例1制备的Mn 1.2 Fe 0.8 P 1-y Si y B 0.03 (y=0.4,0.5,0.55)在居里温度附近磁 熵变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7(a)、7(b)、7(c)分别对应y=0.4,0.5,0.55)。 0033 图8为实施例2制备的Mn 1.2 Fe 0.8 P 0.6。
17、 Si 0.4 B z (z=0,0.03,0.05)在居里温度附近磁熵 变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8(a)、8(b)、8(c)分别对应z=0,0.03,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5 实施例1 0036 步骤一:将Mn、Fe、P、Si和B按Mn 1.2 Fe 0.8 P 1-y Si y B 0.03 (y=0.4,0.5,0.55)(原子比)的 比例配料。试样总重量为10g,其中y=0.4时Mn、Fe、P、Si、B分别为4.684g、3.174g、1.321g、 0.798g、0.023g。y=0.5时M。
18、n、Fe、P、Si、B分别为4.694g、3.181g、1.103g、0.999g、0.023g。 y=0.55时Mn、Fe、P、Si、B分别为4.698g、3.184g、0.994g、1.101g、0.023g。 0037 步骤二:在高纯氩气保护的手套箱内将步骤一配制好的粉末原料放入球磨罐中, 加盖密封后,球磨罐内为氩气保护气氛。在转速为350转/分的球磨转速下,以间隙球磨的 方式研磨罐中的混合物,球磨5小时得到大于300目的粉末。 0038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粉末在氩气的保护下装入磨具中,在510 8 Pa下成圆柱 形试样。试样在保护气氛中950下烧结2小时。 0039 步骤四:将步骤。
19、三制备的试样简单机械破碎后,放入下端开有小孔的石英管中,高 频感应加热,抽真空至10 -4 Pa,用高纯氩气清洗炉膛后,充入压差0.080.01MPa的高纯氩 气并在其保护下进行单辊熔体快淬,甩带速度为15m/s,得到宽23mm,厚约1m的带材。 0040 步骤五:甩带后的带材样品密封在石英管中,抽真空至10 -3 Pa后,充入约为 0.02MPa的高纯氩气,密封后在1050下退火处理10分钟,之后快速淬入冷水中。 0041 用荷兰Philips公司XPert型X射线衍射仪测量步骤五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如 图1所示)。根据图1可知,样品y=0.4、0.5和0.55的晶体结构都是六角晶型Fe 2。
20、 P结构(空 间群)。y=0.5的样品有杂相Fe 3 Si生成。 0042 用物理性能测量系统(PPMS)测量步骤五所得样品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3所示)。根据图3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可得样品y=0.4、0.5和0.55的居 里温度分别为176.4、251.5和280.7K。 0043 用物理性能测量系统(PPMS)测量步骤五所得样品的磁化强度与磁场的关系曲线 (如图5所示)。根据Maxwell关系:在实际计算时把公式 连续的积分化成离散的求和,即:根据步骤五 所得样品在居里温度附近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磁化曲线(见图5)可计算磁熵变。经计算得到 的磁熵变(-S M )与温度T的关。
21、系见图7,测量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系列样品在2和 说 明 书CN 102881393 A 4/5页 6 5T外磁场作用下居里温度处的磁熵变分别达到如下值:y=0.4时为-(S M )=16.3J/(kgK) 和-(S M )=22.8J/(kgK)、y=0.5时为-(S M )=8.7J/(kgK)和-(S M )=12.5J/(kgK)、 y=0.55时为-(S M )=5.6J/(kgK)和-(S M )=11.1J/(kgK)。采用半高峰处的温度跨度 与最大等温磁熵变的积计算样品的相对制冷量RC,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系列样品在 2和5T外磁场作用下居里温度处的相对制冷量分别达。
22、到如下值:y=0.4时为84.2J/kg和 239.8J/kg、y=0.5时为80.3J/kg和202.5J/kg、y=0.55时为96.4J/kg和255.1J/kg。 0044 实施例2 0045 步骤一:将Mn、Fe、P、Si和B按Mn 1.2 Fe 0.8 P 0.6 Si 0.4 B z (z=0,0.03,0.05)(原子比)的 比例配料。试样总重量为10g,其中z=0时Mn、Fe、P、Si分别为4.695g、3.182g、1.323g、 0.800g。z=0.03时Mn、Fe、P、Si、B分别为4.684g、3.174g、1.321g、0.798g、0.023g。z=0.05 时。
23、Mn、Fe、P、Si、B分别为4.677g、3.170g、1.318g、0.797g、0.038g。 0046 步骤二:在高纯氩气保护的手套箱内将步骤一配制好的粉末原料放入球磨罐中, 加盖密封后,球磨罐内为氩气保护气氛。在转速为350转/分的球磨转速下,以间隙球磨的 方式研磨罐中的混合物,球磨5小时得到大于300目的粉末。 0047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粉末在氩气的保护下装入磨具中,在510 8 Pa下成圆柱 形试样。试样在保护气氛中950下烧结2小时。 0048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备的试样简单机械破碎后,放入下端开有小孔的石英管中,高 频感应加热,抽真空至10 -4 Pa,用高纯氩气清洗炉。
24、膛后,充入压差0.080.01MPa的高纯氩 气并在其保护下进行单辊熔体快淬,甩带速度为15m/s,得到宽23mm,厚约1m的带材。 0049 步骤五:甩带后的带材样品密封在石英管中,抽真空至10 -3 Pa后,充入约为 0.02MPa的高纯氩气,密封后在1050下退火处理10分钟,之后快速淬入冷水中。 0050 用荷兰Philips公司XPert型X射线衍射仪测量步骤五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如 图1所示)。根据图2可知,样品z=0、0.03和0.05的晶体结构都是六角晶型Fe 2 P结构(空 间群)。 0051 用物理性能测量系统(PPMS)测量步骤五所得样品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如图。
25、4所示)。根据图4的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可得样品z=0、0.03和0.05的居里 温度分别为152.7、176.4和197.0K。 0052 用物理性能测量系统(PPMS)测量步骤五所得样品的磁化强度与磁场的关系曲线 (如图6所示)。根据Maxwell关系:在实际计算时把公 式连续的积分化成离散的求和,即:根据步骤 五所得样品在居里温度附近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磁化曲线(见图6)可计算磁熵变。经计算得 到的磁熵变(-S M )与温度T的关系见图8,测量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系列样品在2 和5T外磁场作用下居里温度处的磁熵变分别达到如下值:z=0时为-(S M )=32.5J/(kgK) 和-。
26、(S M )=60.2J/(kgK)、z=0.03时为-(S M )=16.3J/(kgK)和-(S M )=22.8J/(kgK)、 z=0.05时为-(S M )=12.2J/(kgK)和-(S M )=15.6J/(kgK)。采用半高峰处的温度跨 度与最大等温磁熵变的积计算样品的相对制冷量RC,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系列样品 在2和5T外磁场作用下居里温度处的相对制冷量分别达到如下值:z=0时为115.2J/kg和 说 明 书CN 102881393 A 5/5页 7 246.9J/kg、z=0.03时为84.2J/kg和239.8J/kg、z=0.05时为109.6J/kg和299。
27、.5J/kg。 0053 表1Mn 1.2 Fe 0.8 P 1-y Si y B z 系列合金的居里温度(T C )、磁熵变(-S M )和制冷能力(RC) 0054 0055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化合物的热滞和居里温度与Si和B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随着Si和B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通过调节化合物中P/Si的比例可 以使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调节到室温范围以利于实际应用。 说 明 书CN 102881393 A 1/10页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2/10页 9 图3(a) 图3(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3/。
28、10页 10 图3(c) 图4(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0 4/10页 11 图4(b) 图4(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1 5/10页 12 图5(a) 图5(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2 6/10页 13 图5(c) 图6(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3 7/10页 14 图6(b) 图6(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4 8/10页 15 图7(a) 图7(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5 9/10页 16 图7(c) 图8(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6 10/10页 17 图8(b) 图8(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93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