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悬挑构件加固的技术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技术主要有:叠加板法、简支法、缩短悬臂长度法、加厚板底法、凿层加筋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对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改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如下不足:
1、外形美观度差,使用不太方便。
2、上下层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可靠性难以保证或加固的截面面积过大,加固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有如下步骤:
(1)将悬挑构件上表面1凿去30mm~40mm的砌体2,清除浮动砂石,并灌水冲冼使其平整;
(2)主筋3一端植入原圈梁5的深度不小于150mm,主筋3另一端弯曲90°,高度30mm,垂直植入悬挑构件的端部,并保证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35N/mm
2;
(3)主筋3就位后,在其上面绑扎Φ6间距200mm的分布筋;
(4)设置
![]()
形抗剪钢筋4直径Φ6,两侧弯曲90°,高度30mm,使用电钻钻孔,穿过悬挑构件结构层上表面钻入悬挑构件结构层30mm,清洗孔内碎屑后放入Φ6间距300的
![]()
形抗剪钢筋4,钢筋交错放置;
(5)抹去浮水,悬挑构件结构层上表面涂抹与新混凝土具有相同水灰比的纯水泥浆;
(6)待纯水泥浆硬化后,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压出浆,一次抹平,不再罩面,并确保悬挑构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15mm;
(7)施工时分段浇筑,留出施工缝。所述的植入的主筋3与其上的分布筋和
![]()
形抗剪钢筋4相互连接,使加固后的构件受力更均匀、合理,使用更耐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其通过凿去约30mm的面层混凝土和板根部墙体,植入主筋和
![]()
形抗剪钢筋,克服以往加固方法的不足,能有效的抵抗悬挑构件根部所产生的弯矩,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压出浆,一次抹平,利用
![]()
形抗剪钢筋有效连接新旧混凝土,加固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现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的板式悬挑构件的加固方法,其包括有如下步骤:
(1)将悬挑构件上表面1凿去30mm~40mm的砌体2,清除浮动砂石,并灌水冲冼使其平整;
(2)主筋3一端植入原圈梁5的深度不小于150mm,主筋3另一端弯曲90°,高度30mm,垂直植入悬挑构件的端部,并保证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35N/mm
2;
(3)主筋3就位后,在其上面绑扎Φ6间距200mm的分布筋;
(4)设置
![]()
形抗剪钢筋4直径Φ6,两侧弯曲90°,高度30mm,使用电钻钻孔,穿过悬挑构件结构层上表面钻入悬挑构件结构层30mm,清洗孔内碎屑后放入Φ6间距300的
![]()
形抗剪钢筋4,钢筋交错放置;
(5)抹去浮水,悬挑构件结构层上表面涂抹与新混凝土具有相同水灰比的纯水泥浆;
(6)待纯水泥浆硬化后,浇筑30mm厚C30细石混凝土,振实、压光至原建筑标高,滚压出浆,一次抹平,不再罩面,并确保悬挑构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15mm;
(7)因施工面积较大,施工时分段浇筑,留出施工缝。
所述的植入的主筋3与其上的分布筋和
![]()
形抗剪钢筋4相互连接,使加固后的构件受力更均匀、合理,使用更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