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324369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66756.9

申请日:

2012.09.28

公开号:

CN102845228A

公开日:

2013.01.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公布日:201301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20928|||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A01H4/00; C12M1/08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德州东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邓玉福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东地北路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涉及好氧性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主要由盒盖和盒体组成,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以在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本发明可将进入盒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杂菌)吸附在潮湿的螺旋式通气通道内周四壁上,从而实现了无任何过滤介质获得了无菌空气的效果通,从而达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在盒内形成无菌环境,本发明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而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并相当适宜工厂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和盒体组成,其特征是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以在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既可以设置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盖上,也可以设置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体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螺旋凸棱的厚度或螺旋凹槽的深度为2~5毫米。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盒体的顶部设置翻边,翻边与盒体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盒体顶部的翻边向外倾斜。

说明书

说明书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好氧性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植物组培、菌类液体菌种培养使用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
背景技术
自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以来,科学家们为了不同需要培养纯净单一的微生物产品,例如好氧性微生物的培育,必须首先将自然界中其它微生物,也就是杂菌隔离开,但又不能影响空气的进入,为好氧性微生物的生长创造无菌空气环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因此,人们历尽百载不断研究,并依据不同的需要研发出了各种材料的“无菌空气过滤介质”及相应的过滤设备,借以将空气的微生物,也就是杂菌滤除掉,获得无菌空气。然而,无论多么精密高效的“空气无菌过滤介质”,在自然透气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空气通透量,而无法满足所培养的菌类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如加大过滤介质的过滤面积,又往往受容器的大小所限制,况且又增加了生产成本。更让人头疼的是,一旦过滤介质因受某种因素(如受潮、破损、微孔堵塞及介质老化等)失去过滤效果时便会导致杂菌污染,难以实现整个培养过程的稳定性,是一直人们在探索如何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培养环境稳定性高以及应用范围广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
本发明主要由盒盖和盒体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以在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
上述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既可以设置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盖上,也可以设置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体上。
上述螺旋凸棱的厚度或螺旋凹槽的深度为2~5毫米。
上述盒体的项部设置翻边,翻边与盒体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
上述盒体顶部的翻边向外倾斜。
本发明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在使用过程中,空气通过螺旋式通气通道盘旋进入盒内,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也就是杂菌在盘旋进入的过程中,不断与潮湿的螺旋式通气通道内周四壁碰撞,使空气中的杂菌吸附截留在潮湿的螺旋式通气通道内周四壁上,从而实现了无任何过滤介质获取了无菌空气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2、盒内培养环境稳定性高。可依据容器的大小来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的长度、螺旋的圈数以及凸棱或凹槽的厚度,从而形成不同尺寸的螺旋式通气通道,容器越大,通气通道越长,凸棱或凹槽的凸起与凹进尺寸越大,反之越小。
3、适合机械化生产。适合机械化生产模式,比现有的生产模式提高工效3‑5倍,产量高,可实现食用菌栽培的规模化生产。
总而言之,本发明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而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并相当适宜工厂化应用。就食用菌行业而言,可以预料,该项发明的普及与应用,将会引起一场新的革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例1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例2盒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盖、2盒体、3螺旋凸棱、4翻边、5加强筋、6通气通道、7螺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1和盒体2组成,盒盖1和盒体2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盒盖1与盒体2的结合处,也就是盒盖1的内壁边缘处设置2.5毫米厚度的螺旋凸棱3,从而在盒盖1和盒体2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6,盒体2的项部设置稍向外倾斜的翻边4,翻边4与盒体2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5。
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1和盒体2组成,盒盖1和盒体2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盒体2的顶部设置稍向外倾斜的翻边4,翻边4与盒体2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5,盒体2与盒盖1的结合处上,也就是盒体2的翻边4表面设置4.5毫米厚度的螺旋凸棱3,从而在盒盖1和盒体2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6。
例3
如图4所示,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1和盒体2组成,盒盖1和盒体2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盒盖1与盒体2的结合处,也就是盒盖1的内壁边缘处设置3毫米厚度的螺旋凹槽7,从而在盒盖1和盒体2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6,盒体2的顶部设置稍向外倾斜的翻边4,翻边4与盒体2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5。

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52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C N 1 0 2 8 4 5 2 2 8 A *CN102845228A* (21)申请号 201210366756.9 (22)申请日 2012.09.28 A01G 1/04(2006.01) A01H 4/00(2006.01) C12M 1/08(2006.01) (71)申请人德州东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东地北路 99号 (72)发明人邓玉福 (54) 发明名称 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 (57) 摘要 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涉及好氧 性微生物培养技。

2、术领域,主要由盒盖和盒体组成, 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 以在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 本发明可将进入盒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杂菌)吸 附在潮湿的螺旋式通气通道内周四壁上,从而实 现了无任何过滤介质获得了无菌空气的效果通, 从而达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在盒内形成无菌环境, 本发明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可 靠,而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并相当适宜工厂化 生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无过滤介质无。

3、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和盒体组成,其特征是盒盖和盒体的 结合处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以在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 既可以设置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盖上,也可以设置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螺旋凸棱的厚度或螺 旋凹槽的深度为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盒体的顶部设置翻 边,翻边与盒体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其特征是盒体顶部的翻边向外 倾斜。 权。

4、 利 要 求 书CN 102845228 A 1/2页 3 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好氧性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植物组培、菌 类液体菌种培养使用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 背景技术 0002 自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以来,科学家们为了不同 需要培养纯净单一的微生物产品,例如好氧性微生物的培育,必须首先将自然界中其它微 生物,也就是杂菌隔离开,但又不能影响空气的进入,为好氧性微生物的生长创造无菌空气 环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因此,人们历尽百载不断研究,并依据不同的需要研发出了各种 材料的“无菌空气过滤介质”及相应的。

5、过滤设备,借以将空气的微生物,也就是杂菌滤除掉, 获得无菌空气。然而,无论多么精密高效的“空气无菌过滤介质”,在自然透气的情况下,都 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空气通透量,而无法满足所培养的菌类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 如加大过滤介质的过滤面积,又往往受容器的大小所限制,况且又增加了生产成本。更让人 头疼的是,一旦过滤介质因受某种因素(如受潮、破损、微孔堵塞及介质老化等)失去过滤 效果时便会导致杂菌污染,难以实现整个培养过程的稳定性,是一直人们在探索如何解决 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培养环境稳定性 高以及应用范围广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

6、盒。 0004 本发明主要由盒盖和盒体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盒盖和盒体 的结合处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以在盒盖和盒体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 0005 上述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既可以设置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盖上,也可以设置 在盒盖与盒体接合处的盒体上。 0006 上述螺旋凸棱的厚度或螺旋凹槽的深度为25毫米。 0007 上述盒体的项部设置翻边,翻边与盒体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 0008 上述盒体顶部的翻边向外倾斜。 0009 本发明的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在使用过程中,空气通过螺旋式通气通道盘 旋进入盒内,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也就是杂菌在盘旋进入的过程中,不断与潮湿。

7、的螺旋式通 气通道内周四壁碰撞,使空气中的杂菌吸附截留在潮湿的螺旋式通气通道内周四壁上,从 而实现了无任何过滤介质获取了无菌空气的效果。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0012 2、盒内培养环境稳定性高。可依据容器的大小来设置螺旋凸棱或螺旋凹槽的长 度、螺旋的圈数以及凸棱或凹槽的厚度,从而形成不同尺寸的螺旋式通气通道,容器越大, 通气通道越长,凸棱或凹槽的凸起与凹进尺寸越大,反之越小。 说 明 书CN 102845228 A 2/2页 4 0013 3、适合机械化生产。适合机械化生产模式,比现有的生产模式提高工效3-5倍,产 量高,可实现食用菌栽培的规模。

8、化生产。 0014 总而言之,本发明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而且应用领域极为 广泛;并相当适宜工厂化应用。就食用菌行业而言,可以预料,该项发明的普及与应用,将会 引起一场新的革命。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例1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例2盒体的正视示意图; 0019 图4是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盒盖、2盒体、3螺旋凸棱、4翻边、5加强筋、6通气通道、7螺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例1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1。

9、和盒体2组 成,盒盖1和盒体2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盒盖1与盒体2的结合处,也就是盒盖1的内壁 边缘处设置2.5毫米厚度的螺旋凸棱3,从而在盒盖1和盒体2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 道6,盒体2的项部设置稍向外倾斜的翻边4,翻边4与盒体2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 筋5。 0023 例2 0024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1和盒体2组 成,盒盖1和盒体2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盒体2的顶部设置稍向外倾斜的翻边4,翻边4与 盒体2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5,盒体2与盒盖1的结合处上,也就是盒体2的翻边 4表面设置4.5毫米厚度的螺旋凸棱3,从而在盒盖1和盒体2的结合处形。

10、成螺旋式通气通 道6。 0025 例3 0026 如图4所示,一种无过滤介质无菌通气培养盒,主要由盒盖1和盒体2组成,盒盖 1和盒体2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盒盖1与盒体2的结合处,也就是盒盖1的内壁边缘处设 置3毫米厚度的螺旋凹槽7,从而在盒盖1和盒体2的结合处形成螺旋式通气通道6,盒体 2的顶部设置稍向外倾斜的翻边4,翻边4与盒体2外侧表面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5。 说 明 书CN 102845228 A 1/3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5228 A 2/3页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5228 A 3/3页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522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