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动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976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13 C N 1 0 2 4 9 7 6 1 2 A *CN102497612A* (21)申请号 201110438083.9 (22)申请日 2011.12.23 H04R 9/06(2006.01) H04R 7/02(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 石新社区山城工业区14#厂房1楼、4 楼 (72)发明人齐心 于烨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44268 代理人杨宏 (54) 发明名称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
2、复合振动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 动装置,其复合振动装置包括一传振片和一振动 板,所述传振片设置为第一圆环体,以及在该第一 圆环体中向中心辐辏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杆;所述 振动板设置为第二圆环体,以及在该第二圆环体 中向中心辐辏的至少两个第二支杆;所述传振片 和所述振动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圆环体固定 在一磁系统上,所述第二圆环体上固定有一受所 述磁系统作用的音圈。本发明骨传导扬声器及其 复合振动装置由于采用固连的传振片和振动板, 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由于复合振动装置的两 个部件不仅可以调节低频,而且可以调节高频,使 得所获得的频率响应更为平坦,声音更为宽广。。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1页 2 1.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传振片和一振动板,所述 传振片设置为第一圆环体,以及在该第一圆环体中向中心辐辏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杆;所述 振动板设置为第二圆环体,以及在该第二圆环体中向中心辐辏的至少两个第二支杆;所述 传振片和所述振动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圆环体固定在一磁系统上,所述第二圆环体上 固定有一受所述磁系统作用的音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系。
4、统设置包括一底板,以 及在该底板上设置的环形磁体和在该环形磁体内与该环形磁体同心设置的内磁体,以及在 所述内磁体上设置的内导磁板,在所述环形磁体上设置的环形导磁板;在所述环形导磁板 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垫圈;所述音圈设置在所述内导磁板和环形导磁板之 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及所述第二支杆 分别设置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 为直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板的中央设置有与 所述传振片适配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
5、于,所述传振片与所述振动板的支 杆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交错角度为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片选用不锈钢,其厚 度为0.1-0.2mm并且传振片第一支杆宽度为0.5-1.0mm;所述振动板的第二支杆宽度为 1.6-2.6mm且厚度为0.8-1.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片和振动板设置为多 个,依次通过中心和/或圆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10.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97612 A 1/。
6、4页 3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部件的改进,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利用振 动板和传振片组成的复合振动装置来改良骨传导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的骨传导扬声器及其 复合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听见声音的原理是因为空气中的振动通过外耳耳道把振动传递到了 耳膜,通过耳膜形成的振动驱动人的听觉神经,由此感知声音的振动。现有技术的骨传导扬 声器在工作时,可以通常通过人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骨骼传递到人的听觉神经,从而使人听 到声音。 0003 在当今已有的骨传导扬声器工作时,伴随着振动板的振动,经由固定块固定着振 动板的壳体也随着振动板。
7、产生振动,所以将该壳体振动面接触在耳后、脸颊或额头等部位, 其振动就可以作为骨传导音进行传递,从而可以清楚的听到声音。 0004 然而,当今已有的此种振动部件的骨传导扬声器产生的频率响应曲线如图4中实 线所示的两种表现形式。在理想状态下都人们都希望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平坦成一条直 线最好,且响应频率顶端平直部越宽越好,这样的音质就会更好,且为人耳所能感知。但是 如图4中的当今已有的骨传导扬声器的频率响应不是在低频有过高的谐振峰,就是在高频 有过高的谐振峰,这样就极大的限制了其音质的发展。可见,使用现有振动部件的骨传导扬 声器很难提高其音质,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
8、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动装置,改进现有的骨传导 扬声器的振动部件,利用振动板和传振片组成的复合振动装置来改良骨传导扬声器的频率 响应,使频率响应趋近平坦,得到较为宽广的听觉声音。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复合振动装置,其中,其包括一传振片和一振动板,所述传振片设 置为第一圆环体,以及在该第一圆环体中向中心辐辏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杆;所述振动板设 置为第二圆环体,以及在该第二圆环体中向中心辐辏的至少两个第二支杆;所述传振片和 所述振动板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圆环体固定在一磁系统上,所述第二圆环体上固定有一 受所述磁系统作用的音圈。 0007 所述的复合振。
9、动装置,其中,所述磁系统设置包括一底板,以及在该底板上设置的 环形磁体和在该环形磁体内与该环形磁体同心设置的内磁体,以及在所述内磁体上设置的 内导磁板,在所述环形磁体上设置的环形导磁板;在所述环形导磁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 述第一圆环体的垫圈;所述音圈设置在所述内导磁板和环形导磁板之间。 0008 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杆及所述第二支杆分别设置为三个。 0009 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为直杆。 说 明 书CN 102497612 A 2/4页 4 0010 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中,在所述振动板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传振片适配的凹 槽。 0011 所述的复。
10、合振动装置,其中,所述传振片与所述振动板的支杆交错设置。 0012 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杆交错角度为60度。 0013 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中,所述传振片选用不锈钢,其厚度为0.1-0.2mm并且 传振片第一支杆宽度为0.5-1.0mm;所述振动板的第二支杆宽度为1.6-2.6mm且厚度为 0.8-1.2mm。 0014 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其中,所述传振片和振动板设置为多个,依次通过中心和/ 或圆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5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其中,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复合振动装置。 0016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动装置,由于采用固连的传振片和 振动板,其工艺。
11、简单、成本较低;由于复合振动装置的两个部件不仅可以调节低频,而且可 以调节高频,使得所获得的频率响应更为平坦,声音更为宽广,避免了由单一振动板导致的 频率响应陡峭,声音单薄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骨传导扬声器纵剖视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骨传导扬声器振动部件结构的立体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骨传导扬声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0 图4为现有技术中振动部件结构的骨传导扬声器频率响应曲线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振动部件结构的骨传导扬声器频率响应曲线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的骨传导扬声器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的各较佳。
12、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0024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骨传导扬声器的复合振动装置,其包括:传振片1和振 动板2组成的复合振动部件,所述传振片1设置为一第一圆环体111,并在该第一圆环体内 设置有向中心辐辏的三个第一支杆112,其辐辏中心位置与所述振动板2的中心固定。所述 振动板2的中心为配合所述辐辏中心及第一支杆的凹槽120。所述振动板2设置具有较所 述传振片1半径小的第二圆环体121,以及较所述第一支杆112粗厚的三个第二支杆122, 在装配时所述第一支杆112和所述第二支杆122错开设置,可以但不限于呈60度角,如图 2所示。较好的是,上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都可以采用直杆。 002。
13、5 显然上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数目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例如两个时可以设置 为对称结构,但三个支杆的设置方式是最为经济的设计,不限于此种支杆设置方式,本发明 所述支杆还可以设置为四个、五个等更多数目的轮辐结构。 0026 所述传振片1具有薄的厚度并且可增加弹力,传振片1是卡在振动板2的凹槽120 中心的。粘接在振动板2的第二圆环体121下侧设置有音圈8。本发明的复合振动装置还 包括底板12,在该底板12上设置有环形磁体10,在该环形磁体10内同心设置有内磁体11; 在所述内磁体11的顶面设置有内导磁板9,同时在所述环形磁体10上设置有环形导磁板 说 明 书CN 102497612 A 3/4页。
14、 5 7,在所述环形导磁板7上方固定设置有垫圈6,所述传振片1的第一圆环体111与该垫圈6 相固定连接。该整个复合振动装置通过一面板13与外部连接,所述面板13固连所述传振 片1的辐辏中心位置,并卡合固定在传振片1和振动板2的中心位置。 0027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传振片和振动板的结构设置都可以设置多个,通过中心固定 或依次交错中心和边缘固定,形成多层振动结构,分别对应不同的响应频响范围,实现一种 全音域全频响高品质音响的耳机振动单元,只是成本会比较高而已。 0028 本发明所述骨传导扬声器通过上述环形导磁板7、环形磁体10、底板12、内磁体11 和内导磁板9组成了磁系统,由于音频电流在音圈8。
15、中的电流变化产生磁场变化,通过对该 磁系统的作用产生音圈8的振动;该复合振动装置通过垫圈6与磁系统连接;该骨传导扬 声器通过面板13与外部连接,可将振动传递到人骨。 0029 本发明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动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导磁板7、环形 磁体10、内导磁板9、内磁体11和底板12组成的磁系统在音圈8通电产生电流感应而生的 磁场强度发生着变化,电感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得音圈8发生纵向的运动,并引起振动板2 的振动,从而将振动传递给传振片1,最后经由面板13与人耳后、脸颊或额头等部位相接触 而将振动传递到人骨,从而产生声音。完整的产品单元如图6所示。 0030 通过利用振动板和传振片组成。
16、的复合振动装置,得到了如图5所示的频率响应, 由二重的复合振动产生了两个谐振峰,通过调节两个部件的尺寸和材料等参数,让谐振峰 发生移动,低频的谐振峰向越低频移动,高频的谐振峰向越高频移动,最终可以拟合成图5 所示的虚线的频率响应曲线,也就是理想状态下的平坦的频率响应,这些谐振峰范围都在 耳朵所能听到的频响范围内,这样就拓宽了音响的谐振响应范围,得到了理想的声音。 0031 在较佳实施例中,但不限于的是,可以采用,传振片选用不锈钢,其厚度在 0.1-0.2mm并且传振片第一支杆的中间三根直杆的宽度在0.5-1.0mm时候,能够使得骨传 导扬声器的低频谐振峰在300-900Hz;振动板第二支杆的三。
17、根直杆宽度1.6-2.6mm,直杆的 厚度在0.8-1.2mm时候,能够使得骨传导扬声器的高频谐振峰在7500-9500Hz。同时,传振 片和振动板的结构也不仅限于三根直杆的结构,只要他们的结构能够使得传振片和振动板 产生适当的柔度,十字杆或者是更多的根杆状结构也是适用的。当然如果复合振动部件越 多则得到的谐振峰越多,在拟合下曲线也会趋于平坦,声音更为宽广,因此,本发明更佳的 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于两个的传振片或振动板等类似部件进行重叠设置,只是其成本将更 高。 0032 本发明上述复合振动装置应用于骨传导扬声器中时,主要应用的领域是骨传导耳 机中,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骨传导扬声器也是本发明的保护。
18、范围之一。 0033 本发明使用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其复合振动装置,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由于 复合振动装置的两个部件不仅可以调节低频,而且可以调节高频,如图5所示,使得所获得 的频率响应更为平坦,声音更为宽广,避免了由单一振动板导致的频率响应陡峭,声音单薄 的问题,从而拓宽了骨传导扬声器的应用前景。 0034 现有技术的振动部件都因为没有考虑过每个部件对于频响的影响,即使可能有与 本发明相似的外形,但是实际产生的频率响应陡峭,声音单薄,由于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不合 适,得到的谐振峰超出了人类可听到声音可听频率20Hz到20KHz的范围,因此实际产生效 用的通常只有一个尖锐的谐振峰频响特性如图4所示,其音质较差。 说 明 书CN 102497612 A 4/4页 6 0035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并不能因此而认为 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CN 102497612 A 1/4页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97612 A 2/4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97612 A 3/4页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97612 A 4/4页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9761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