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管道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10-2010-0124970号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
于这种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根据各个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管道(air duct)。更具
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管道,其布置于车辆的前端模块。
背景技术
车辆的前端模块包括空调的冷凝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散热器
以及用于对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的空气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从而
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系统能够通过流入其中的风进行冷却。
一般而言,在并排类型的车辆(side by side type of vehicle)中,
冷凝器布置于最前侧,散热器布置于冷凝器的后侧,中间冷却器布置
于冷凝器和散热器的两侧。并且冷却风扇布置于散热器的后侧,以便
将空气从外部吹送到发动机。
因此,风流动进入在保险杠罩和散热器护栅的下部上形成的开放
孔,并且穿透冷凝器、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以吸收散热器设备的热量
(即,冷却制冷剂、冷却剂和进气的热量)。
同时,冷凝器改进了车辆的内部空调性能,散热器防止发动机过
热,中间冷却器改进了充气效率(charging efficiency)以提高发动机的
输出和燃料消耗效率。
因此,希望散热器护栅或保险杠罩的开放区域扩大,以改进上述
散热器设备的冷却性能。
然而,散热器护栅和保险杠罩形成车辆的前部外观,这是车辆外
观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扩大开放区域使得设计的灵活性
变差,所以最近的设计趋势是减小开放区域的尺寸。
因此,因为难以充分扩大散热器护栅和保险杠罩的开放区域,所
以散热器设备的冷却性能变差,发动机输出和燃料消耗效率降低,车
辆的空调性能也降低,发动机得不到有效冷却。
公开于本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
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布置在车辆的前端模块上的空气管
道,其具有的优点是:改进中间冷却器的冷却性能,使得散热器的冷
却性能的降低最小化,改进发动机输出和燃料消耗效率,并且在不使
得车辆前部外观的设计灵活性变差的情况下确保发动机的冷却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一种布置于前端模块的空气管道,
所述前端模块可以包括车辆的散热器护栅、具有开口的保险杠罩和中
间冷却器,所述空气管道可以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引导风
穿过所述散热器护栅流动进入所述中间冷却器;第二管道,所述第二
管道引导风穿过所述保险杠罩的开口流动进入所述中间冷却器,并且
与所述第一管道整体形成;以及分离壁,所述分离壁形成在所述第一
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
所述空气管道可以包括:卡扣凸出部,所述卡扣凸出部在与所述
第二管道的入口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管道的边缘突出;以及联接
孔,所述联接孔在所述第一管道的边缘处在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平
行的方向上形成。
所述中间冷却器可以包括联接插座,所述联接插座对应于所述卡
扣凸出部,其中所述卡扣凸出部插入所述联接插座,所述空气管道和
所述中间冷却器通过穿过所述联接孔的螺栓而接合。
所述卡扣凸出部的突出方向可以与所述联接孔的穿透方向交叉。
所述空气管道可以包括:第一阻挡部分,所述第一阻挡部分覆盖
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的一部分;以及第二阻挡部分,所述第二阻挡部
分覆盖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阻挡部分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可以彼此相邻,并且所述
分离壁布置在所述第一阻挡部分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之间。
在所述第一阻挡部分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之间可以形成增强肋。
所述增强肋在与所述分离壁交叉的方向上可以具有一定长度。
所述第一阻挡部分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可以形成在斜面(slant)
上,从而使得与所述第一阻挡部分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分碰撞的风朝向
所述车辆的中心方向流动。
所述空气管道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引导部分从所
述第一管道的入口延伸;以及第二引导部分,所述第二引导部分从所
述第二管道的入口延伸。
所述第一引导部分覆盖的面积可以小于所述散热器护栅的总面积
的40%。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空气管道有效地改进了车辆的中间
冷却器的冷却性能。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
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空气管道的底部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了图1的空气管道和中间冷却器进行组合的情况的主
视图。
图3是显示了图1的空气管道和中间冷却器进行组合的情况的侧
视图。
图4是车辆的主视图,主要显示了图1的空气管道布置在其中的
情况。
图5是车辆的俯视平面图,主要显示了图1的空气管道布置在其
中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
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
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
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
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而且,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表示相同
或相似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更好理解且便于描述,每个元件的尺寸和厚度是
近似显示的。因此,本发明不受限于附图。
以下参考图1至图3,对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空气管道
101进行解释。
如图1中所示,空气管道101包括第一管道310、第二管道410、
分离壁510、卡扣凸出部450和联接孔350。
第一管道310引导风穿过散热器护栅(图4的15)流动进入中间
冷却器800。并且,第二管道410引导风穿过保险杠罩的开口(图4
的16)流动进入中间冷却器800。
第一管道310和第二管道410整体和/或一体地形成,分离壁510
形成在第一管道310和第二管道410之间。分离壁510防止由第一管
道310引导的风和由第二管道410引导的风彼此碰撞。也就是说,分
离壁510使得流动干扰最小化,以改进中间冷却器800的冷却性能。
卡扣凸出部450在与第二管道410的入口415交叉的方向上从第
二管道410的边缘突出。联接孔350形成为与第一管道310的入口315
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卡扣凸出部450的突出方向和联接孔350的穿
透方向彼此交叉。
而且,空气管道101进一步包括第一阻挡部分380和第二阻挡部
分480,第一阻挡部分380覆盖第一管道310的入口315的一部分,第
二阻挡部分480覆盖第二管道410的入口415的一部分。第一阻挡部
分380和第二阻挡部分480相邻,并且分离壁510布置在第一阻挡部
分380和第二阻挡部分480之间。
第一阻挡部分380和第二阻挡部分480形成在斜面上,从而使得
与第一阻挡部分380和第二阻挡部分480碰撞的风在散热器或冷凝器
所布置的车辆的中心方向上流动。
而且,如图2中所示,空气管道101进一步包括增强肋550,增强
肋550形成在第一阻挡部分380和第二阻挡部分480之间。增强肋550
具有在与分离壁510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一定长度。增强肋550增强
了空气管道101的刚性,从而防止了在第一管道310和第二管道410
整体和/或一体形成的结构中的空气管道101被风扭曲。
而且,空气管道101进一步包括第一引导部分320和第二引导部
分420,第一引导部分320从第一管道310的入口315延伸,第二阻挡
部分420从第二管道410的入口415延伸。第一引导部分320和第二
引导部分420对风进行引导,从而使得风穿过散热器护栅15和保险杠
罩的每个开口16而有效地流动进入第一管道310和第二管道320。
而且,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由空气管道
101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800包括联接插座854。空气管道101的卡
扣凸出部450插入中间冷却器800的联接插座854。而且,空气管道
101的第一管道310与中间冷却器800由穿过联接孔350的螺栓进行组
合。
像这样,空气管道101通过卡扣凸出部450和联接孔350与中间
冷却器800进行组合。而且,卡扣凸出部450的突出方向和联接孔350
的穿透方向彼此交叉,从而使得空气管道101穿过两个方向的联合轴
线而与中间冷却器800进行组合。因此,空气管道101被中间冷却器
800牢固地支撑,从而与中间冷却器800容易地联合。而且,在空气管
道101和中间冷却器800彼此接合的情况下,振动可以受到抑制。
图4和图5显示了空气管道101布置在车辆中。
车辆的前端模块包括散热器护栅15、具有开口16的保险杠罩、中
间冷却器800和空气管道101。而且,尽管没有示出,但前端模块还可
以包括散热器、冷凝器等等。
同时,如图4中所示,空气管道101的第一引导部分310覆盖的
面积小于散热器护栅15的总面积的40%。如果第一引导部分310覆盖
散热器护栅15的太大面积,穿过散热器护栅15朝向散热器流动的风
就会减少,从而使得散热器的冷却性能变差。
通过这种构造,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空气管道101有效
地改进了车辆的中间冷却器800的冷却性能。而且,本发明使得散热
器的冷却性能的降低最小化。因此,发动机输出和燃料消耗效率得以
改进,以确保发动机的冷却性能。
为了便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解释和精确定义,术语下、前或后等
等用于参考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的位置来对这些特征
进行描述。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
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
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
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
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
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
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