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传感器的光导阵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图像传感器的光导阵列.pdf(8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8411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30 C N 1 0 2 4 8 4 1 1 6 A *CN102484116A* (21)申请号 200980160236.9 (22)申请日 2009.07.02 H01L 27/146(2006.01) (71)申请人坎德拉微系统(S)私人有限公司 地址新加坡新加坡市 申请人郑苍隆 (72)发明人郑苍隆 坦特龙多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张晓冬 卢江 (54) 发明名称 用于图像传感器的光导阵列 (57) 摘要 一种图像传感器,其包含一由一衬底支撑的 光电转。
2、换单元以及一位于该衬底邻近处的绝缘 体。该图像传感器包含一串联式光导,该串联式光 导位于该绝缘体的一开口内且在该绝缘体上方延 伸,使得该串联式光导的一部分具有一界面。该空 气界面会改进该串联式光导的内反射。该串联式 光导可包含一自动对准彩色滤光片,其在相邻彩 色滤光片之间具有间隙。可借由透明密封膜自上 方密封气隙。所述透明密封膜可具有在气隙上方 的凹入表面以使光发散远离气隙而進入相邻彩色 滤光片。该光导的前述特征使得不需要用到微透 镜。除此之外,一抗反射堆叠插设在该衬底与该光 导之间,用以降低来自该图像传感器的向后反射。 具有不同彩色滤光片的两个像素对于在该抗反射 堆叠内的一抗反射膜可有不同的。
3、厚度。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12.30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IB2009/006148 2009.07.02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001196 EN 2011.01.0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68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3 页 附图 68 页 1/1页 2 1.一种图像传感器像素,其包含: 衬底; 光电转换单元,其由该衬底支撑; 密封膜,其相对于可见光为透明,其上为空气,从上进入该密封膜的光线冲击该光电转 换单元; 彩色滤。
4、光片,其完全在该密封膜之下; 气隙,其包含空气或一气体,且在该彩色滤光片之一侧以及在该密封膜之下;以及 光导,其在该彩色滤光片之下,多道由该密封膜之上进入该光导的光线只穿过平整的 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其中,该密封膜上方之一表面为凹,该气隙在该表面之 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其中,该表面将光线发散進入该彩色滤光片,该光线从 该密封膜进入该气隙。 4.一种图像传感器,其包含: 覆蓋玻璃; 透明膜,其在该覆蓋玻璃之下;以及 图像传感器芯片,其在该透明膜之下,其包含多个在一衬底上的图像传感器像素,该多 个图像传感器像素的每一个包含: 光电转换单元,其由该衬底支撑; 彩色滤。
5、光片,其完全在该透明膜之下; 气隙,其包含空气或一气体,且在该彩色滤光片之一侧以及该透明膜之下;以及 光导,其在该彩色滤光片之下,多道从该覆蓋玻璃之上进入该光导的光线只穿过平整 的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其中,该透明膜上方的一表面为凹,该气隙在该表面之 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其中,该表面将光线发散進入该彩色滤光片,该光线从 该透明膜进入该气隙。 7.一种制造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的方法,其包含: 形成一支撑膜,其具有一开口且位于一衬底上方,该衬底支撑一光电转换单元; 形成一彩色滤光片于该支撑膜的该开口中; 移除自以上在该彩色滤光片之侧方的一部分支撑膜以在该侧方之邻形成一气。
6、隙;以及 以一种动态的旋转涂布形成一密封膜于该彩色滤光片和该气隙之上,该密封膜由上将 空气或一气体封于该气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形成一凹面于该密封膜之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84116 A 1/13页 3 用于图像传感器的光导阵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内容大体上涉及用于制造固态图像传感器的结构与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摄影设备(例如数字相机与数字摄录像机)可含有电子图像传感器,它们会捉取光 以处理成静态或视频图像。电子图像传感器通常含有数百万个光捉取组件,例如光二极管。 0003 固态图像传感器可为电荷耦合装置(CCD)型或互补金属氧化物。
7、半导体(CMOS)型。 在任一类型的图像传感器中,光传感器会形成在衬底中且以二维阵列来排列。图像传感器 通常含有数百万个像素,用以提供高分辨率图像。 0004 图1A所示的是现有技术固态图像传感器1的剖面图,图中在CMOS型传感器中显 示多个相邻像素,其揭露于美国专利案7,119,319号。每一个像素具有一光电转换单元2。 每一个转换单元2位于传输电极3邻近处,其会将电荷传输到浮动扩散单元(未显示)。该结 构包含埋置在绝缘层5中的多条电线4。该传感器通常包含位于彩色滤光片8下方的平坦 化层6,用以补偿因该等电线4所导致的顶表面不平整,因为平坦表面对借光刻来进行的常 规彩色滤光片构成方式来说相当。
8、重要。第二平坦化层10被设置在该彩色滤光片8上方,用 以提供平坦表面来形成微透镜9。平坦化层6与10加上彩色滤光片8的总厚度约为2.0um。 0005 光导7被集成到该传感器中,以便将光引导到该等转换单元2上。该等光导7由 折射率高于绝缘层5的氮化硅的材料构成。各光导7均具有比该等转换单元2旁边的区域 还宽的入口。传感器1还可具有彩色滤光片8与微透镜9。 0006 微透镜9将光聚焦在光电转换单元2上。如图1B中所示,由于光学衍射的关系, 微透镜9可造成衍射光,传导到附近的光电转换单元2并且产生光学串扰(crosstalk)与 光损。当彩色滤光片的上方或下方有平坦化层时,会让该微透镜定位在较远离。
9、该光导处,串 扰的数量便会增加。藉由通过平坦化层(彩色滤光片的上方或下方)或彩色滤光片的侧壁, 光可串扰到邻近的像素中。金属屏蔽有时候会被集成到该等像素中,用以阻挡串扰光。此 外,微透镜、彩色滤光片、以及光导之间的对准误差也会造成串扰。虽然可改变微透镜的形 成、尺寸、以及形状以降低串扰。不过,其必须增加精密微透镜形成工艺的额外成本,串扰却 仍无法消除。 0007 来自衬底界面处的图像传感器的向后反射是造成光接收损失的另一项问题。如 图1A中所示,光导会与硅直接接触。此界面可能会造成远离该传感器的非所期望的向后反 射。用于图像传感器的常规抗反射结构包含在该硅衬底上方直接插入氧化物加氮化物双层 膜。
10、堆叠(oxide-plus-nitride dual-layer film stack)、或是具有不同氮氧比例的氮氧化 物层,不过仅能减少该硅衬底与高氧化物绝缘体之间的反射。当该界面为硅衬底与氮化物 光导时,此方式便不适用。 发明内容 0008 一种图像传感器像素,其包含一由一衬底支撑的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一位于该衬底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2/13页 4 邻近的绝缘体。该像素可具有一串联式光导,其中该串联式光导的一部分位于该绝缘体内, 而另一部分在该绝缘体上方延伸。该串联式光导可包含一自动对准彩色滤光片,其在相邻 彩色滤光片之间具有气隙。可借由透明密封膜自上方密封气隙。所述透明。
11、密封膜可具有在 气隙上方的凹入表面以使光发散远离气隙而進入相邻彩色滤光片。该像素可在该衬底与该 串联式光导之间具有一抗反射堆叠。 附图说明 0009 图1A为显示现有技术的两个图像传感器像素的示意图; 图1B为显示现有技术的相邻像素之间的光串扰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两个像素的示意图; 图3A为显示沿着两个彩色滤光片之间的间隙前进的光的示意图; 图3B为显示从该间隙处将光再导向到该等彩色滤光片中的示意图; 图3C为光功率相对于该间隙中的距离的关系图; 图3D为三种不同颜色的光在间隙中深度为0.6um与1.0um处的间隙功率损失相对于 间隙宽度的关系图; 图3E为最大间隙功率损失。
12、相对于深度为1.0um处的间隙宽度的关系图; 图3F为深度为1.0um处的不同间隙宽度的最大间隙功率损失表; 图3G为以像素面积百分比来表示不同间隙宽度与不同像素节距的间隙面积的表格; 图3H为不同间隙宽度与不同像素节距的像素功率损失的表格; 图3I为不同间隙宽度的像素功率损失相对于像素节距的关系图; 图4A到L为显示用以制造图2中所示的像素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图2的像素内的射线路径的示意图; 图6A为显示该阵列的角落处的像素的示意图; 图6B为显示图6A的像素内的光线路径的示意图; 图7为显示阵列内四个像素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传感器像素的一替代实施例,图中有射线路径; 图9A到M为。
13、显示用以制造图8中所示的像素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0A到H为显示用以曝光结合垫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1为显示传感器的一实施例内的抗反射堆叠的示意图; 图12A到E为显示用以在该传感器的一实施例内形成抗反射堆叠的替代过程的示意 图; 图13A为抗反射堆叠的透射系数相对于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13B为该抗反射堆叠的透射系数相对于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13C为该抗反射堆叠的透射系数相对于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14A到G为用以在该传感器的一实施例内形成两个抗反射堆叠的替代过程的示意 图; 图15A为图14G左手边部分上的第一抗反射堆叠的透射系数相对于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15B为图14G右手边部分上的第二抗反。
14、射堆叠的透射系数相对于光波长的关系图; 图16展示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影像传感器之替代实施例;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3/13页 5 图17展示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影像传感器之替代实施例; 图18展示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影像传感器之替代实施例; 图19展示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影像传感器之替代实施例; 图20为展示用以制造图18所示之像素之制程步驟之图解; 图21展示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影像传感器之替代实施例; 图21A至21D为展示用以制造图19所示之像素之制程步驟之图解; 图22展示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影像传感器之替代实施例; 图23为展示根据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一实施例之。
15、影像传感器封装中自覆盖玻璃橫 穿至光导的射线轨迹之图解; 图24为展示根据本文之发明中之一者的封装组态之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文揭示一种图像传感器像素,其包含一由一衬底支撑的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一位 于该衬底邻近的绝缘体。该像素包含一位于该绝缘体的一开口内且在该绝缘体上方延伸的 光导,使得该光导的一部分具有一空气界面。该空气界面改善该光导的内反射。除此之外, 用来建构该光导与一相邻彩色滤光片的工艺会优化该光导的上孔径且降低串扰。该光导的 前述特征不需要用到微透镜。除此之外,在该光电转换单元的上方和该光导的下方建构一 抗反射堆叠,用以降低经由来自该图像传感器的向后反射造成的光损。可通过修。
16、正该抗反 射堆叠内的一层膜的厚度以针对抗反射来个别优化两个不同颜色的像素。 0011 该像素可包含两个光导,其中一者位于另一者上方。第一光导位于该衬底邻近处 的绝缘体的第一开口内。第二光导位于一支撑膜的第二开口内,该支撑膜最后在该像素的 制造期间可被移除或部分移除。一彩色滤光片可被设置在相同的开口内且因而会自动对准 该第二光导。该第二光导在该像素阵列的外角落处可偏离该第一光导,以便捉取以相对于 垂直轴为非零角度入射的光。 0012 在相邻彩色滤光片之间,一间隙藉由移除该滤光片邻近处的支撑膜材料而产生。 空气的折射率低于该支撑膜并且会增强该彩色滤光片与该光导内的内反射。此外,该间隙 经配置以用以。
17、将入射在该间隙上的光“弯折”到该彩色滤光片中并且提高被提供给该传感 器的光的数量。 0013 该硅-光导(silicon-light-guide)界面处的反射以在该第一光导下方形成氮化 物膜与第一氧化物膜而降低。第二氧化物膜可额外被插入在该氮化物膜下方,用以增宽有 效抗反射的光频率范围。该第一氧化物可在施加该光导材料之前被沉积在已蚀刻的凹槽 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在蚀刻凹槽之前形成所有的抗反射膜,而额外的光导蚀刻停止膜则会 覆盖该等抗反射膜,用以保护它们,以免受到该凹槽蚀刻剂破坏。 0014 参考图式,尤其是图2、4A到L、5以及6A到B,图中所示的是图像传感器100中的 两个相邻像素的实施例。。
18、每一个像素包含一光电转换单元102,其会将光能量转换成电荷。 在常规的4T像素中,电极104可为传输电极,用以将该等电荷传输到分离的感测节点(未显 示)。或者,在常规的3T像素中,电极104可为复位电极,用以复位该光电转换单元102。该 等电极104与转换单元102形成在衬底106上。传感器100还包含被埋置在绝缘层110中 的电线108。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4/13页 6 0015 每一像素均具有一第一光导116。第一光导116是由折射率高于绝缘层110的折 射材料构成。如图4B中所示,每一第一光导116可具有相对于垂直轴倾斜角度的侧壁 118。角度被选为小于90-as。
19、in( insulating layer / n light guide ),优选为0,使得在该光导内会 有完全内反射,其中,n insulating layer 与n light guide 分别为绝缘层材料与光导材料的折射率。光 导116会在内部将光从第二光导130反射到转换单元102。 0016 第二光导130位于第一光导116上方并且可由和第一光导116相同的材料制成。 第二光导130的顶端宽于该第二光导130与该第一光导116接合处的底端。因此,在该底 端处,相邻的第二光导130等之间的间隙(后文称为“第二间隙”)大于顶端处的间隙,而且 会大于第二光导130上方的彩色滤光片114B、。
20、114G之间的间隙422。该等第二光导130可 横向偏离第一光导116和/或转换单元102,如图6A中所示,其中,第二光导130的中线C2 偏离第一光导116或光电转换单元102的中线C1。该偏离可根据阵列内的像素位置而改 变。举例来说,位于该阵列的外部处的像素的偏离可能会比较大。该偏离可为与入射光相 同的横向方向,以优化该第一光导的接收。对以相对于垂直轴为非零角度抵达的入射光来 说,偏离第二光导130会让更多光传递到第一光导116。实效上,第二光导130与第一光导 116会共同构成在不同像素处具有不同垂直剖面形状的光导。该形状会依照每一个像素处 的入射光线角度被优化。 0017 图5与6B所。
21、示的分别是追踪阵列的中央和该阵列的角落处的像素的射线。在图5 中,入射光线垂直进入。第二光导130置中于第一光导116处。光线a与b会在第二光导 130中反射一次,接着会进入第一光导116,反射一次(射线a)或两次(射线b),且接着会进 入转换单元102。在图6B中,第二光导130偏离到右边,远离该阵列的中央(其在左边)。以 相对于垂直轴高达25度的角度来自左边的光线c会在第二光导130的右侧壁反射,照射且 穿过其左下方侧壁,进入第一光导116,且最后会抵达转换单元102。该偏离会让该第一光 导116重新捉取离开该第二光导130左下方侧壁的光线。每当跨越光导侧壁,不论离开第 二光导或进入第一光。
22、导,光线c的每一次折射均会让折射射线相对于该垂直轴的角度变得 更小,强化朝该光电转换单元的传导效果。因此,利用第一光导116与第二光导130来建立 光导可让该光导的垂直剖面形状随着像素而改变,用以优化将光传送到光电转换单元102 的效果。 0018 利用两个单独的光导116、130来建立光导的第二项优点是减少每一光导116、130 的蚀刻深度。结果,侧壁斜角控制便能达到更高的精确性。其还可让光导材料的沉积较不 会产生不想要的键孔(ke yholes),该等键孔经常出现在将薄膜沉积到深凹穴中时,其会导 致光在碰到该等键孔时会从该光导处散射。 0019 彩色滤光片114B、114G位于第二光导13。
23、0的上方。在该等彩色滤光片处(与邻近) 的侧壁上方部分的垂直性大于第二光导的其余部分。 0020 该等彩色滤光片之间的第一间隙422的宽度为0.45um或更小,深度为0.6um或更 大。具有上述尺寸限制的间隙会让该间隙内的光转向进入该等彩色滤光片中且最后会抵达 传感器。因由该间隙造成的入射到该像素上的光损百分比(后文称为“像素损失”)因此会 大大地降低。 0021 入射在较高折射率的两个半透明区域之间的间隙上的光会在该间隙足够窄时转 向到其中一个区域或另一个区域。明确地说,入射在两个彩色滤光片之间的间隙上的光会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5/13页 7 在该间隙宽度足够小时转向到。
24、彩色滤光片或另一彩色滤光片。图3A所示的是两个彩色滤 光片区域之间填充低折射率介质(举例来说,空气)的垂直间隙。进入该间隙且比较靠近其 中一侧壁的入射光线会转向进入该侧壁,而其余的入射光则会转向进入另一侧壁。图3B所 示的是相隔一个波长的多个波前。波前在较高折射率介质中的前进速度较慢,在本实例中, 彩色滤光片的折射率n约为1.6。因此,该间隙中(假设填充着空气)介于波前之间的分隔距 离为该彩色滤光片的分隔距离的1.6倍,从而会导致波前在该彩色滤光片与间隙之间的界 面处弯折并且导致光线转向进入彩色滤光片。图3C为沿着间隙的垂直轴z的传导光功率 P(z)除以入射光功率P(0)相对于距离z的关系图。。
25、如图3C所示,光功率在不同的间隙 宽度中均会在深入该间隙中时下降,在小到约为波长左右的间隙宽度下降越快,而且对0.4 倍波长或更小的间隙宽度来说,在1.5倍波长的深度处为趋于基本上可被忽略的。从图3C 中,深度最佳为感兴趣的波长(在此可见光图像传感器的实施例中,其为650nm)的最长者的 至少1倍。在此深度处,入射在该间隙上且损失于更下方空间中的光功率百分比(后面称为 “间隙损失”)会小于15%。因此,彩色滤光片的厚度需为该波长的至少1倍,以便过滤进入 该间隙的入射光,避免未经过滤的光通过光导130、116且最后进入转换单元102。倘若该间 隙填充着空气以外的透明介质(折射率n gap 1.0。
26、),则可推测该间隙必须缩窄到0.45um/n gap 或更小,因为以波长为基准的有效距离保持相同但绝对距离则缩小1/n gap 。 0022 参考图3C,对空气中波长为650nm的红光,以及宽度为空气中波长的0.6倍(也就 是,0.39um)的间隙来说,在深度0.65um处(也就是,空气中波长的1.0倍),间隙功率通量衰 减到0.15(15%)。衰减会在1um的深度附近达到最大值。波长越短,随着深度的衰减会越 陡峭。 0023 图3D所示的分别是在深度0.6um与1.0um处三种颜色(450nm波长的蓝色,550nm 波长的绿色,以及650nm波长的红色)的间隙损失相对于间隙宽度W的关系图。对。
27、1.0um的 深度来说,3个颜色中的最高间隙损失以及0.2um到0.5um间隙宽度的最大间隙损失绘制在 图3E中。图3F中为间隙损失与间隙宽度的关系列表。在图3G中为以像素面积百分比来 表示的间隙面积相对于像素节距和间隙宽度的列表。图3G的表格中的每一个项目(百分比 间隙面积)乘以对应的列项目(也就是,间隙损失)便会产生图3H中表列的像素损失。图3I 绘制的是在不同间隙宽度(范围从0.2um到0.5um)下像素损失相对于像素节距的关系图。 0024 图3I显示出对1.0um的彩色滤光片厚度以及介于1.8um与2.8um之间的像素节 距(小型相机与相机电话的图像传感器尺寸范围)来说,间隙宽度保持。
28、在0.45um以下会造成 小于8%的像素损失。如果要小于3%,则需要0.35um以下的间隙宽度;如果要小于1.5%,则 间隙宽度要在0.3um以下;而如果要小于0.5%,则间隙宽度要在0.25um以下。图3I还显 示出,在相同间隙宽度前提下,较大像素的像素损失较小。因此,对大于5um的像素来说,上 述方针可导致减少至少一半的像素损失。 0025 再次参考图2与5,可以清楚看见,第一间隙422借内反射防止从其中一像素的彩 色滤光片传到相邻像素的串扰。因此,彩色滤光片114B、114G每一者的功能如同一光导。图 5中沿着射线a的彩色滤光片、第二光导、以及第一光导串联在一起,用以捉取入射光且传 递到。
29、光电转换单元102,同时将损失与串扰最小化。和在彩色滤光片之间使用金属壁或光吸 收壁来降低串扰的现有技术不同,其不会损失照射在这些壁部的光,第一间隙422通过将 光转向到最近的彩色滤光片达到可被忽略的间隙损失。且因该等彩色滤光片下方并没有类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6/13页 8 似于现有技术(参见图1B)的平坦化层在相邻光导之间作桥接,所以也会消除相关的串扰。 0026 空气界面可从该彩色滤光片侧壁沿着第二光导侧壁延伸到保护膜410上方,从而 产生第二间隙424。第二间隙424与第二光导130之间的空气界面会增强第二光导130的 内反射。 0027 可在绝缘层110上方以氮化。
30、硅形成一保护膜410,以防止碱金属离子进入硅中。碱 金属离子(通常可在彩色滤光片材料中发现)可造成MOS晶体管的不稳定。保护膜410还可 隔离湿气。保护膜410可由厚度介于10,000埃与4,000埃之间的氮化硅(Si 3 N 4 )制成,优 选为7,000埃。如果第一光导116或第二光导130由氮化硅制成,则由氮化硅制成的保护 膜410便会接续跨越且位于绝缘层110上方,以密封该等晶体管隔离碱金属离子与湿气。如 果第一光导116与第二光导130并非由氮化硅制成,则保护膜410可覆盖第一光导116的 顶表面以提供类似的密封效果,或者,覆盖第一光导116的侧壁与底部。 0028 第一间隙422与。
31、第二间隙424在该图像传感器的顶表面上方共同构成连接到空气 的开口。另一种观点是,从该保护膜410到彩色滤光片114B、114G的顶表面存在连续的空 气界面。明确地说,在该等像素的顶表面430之间会有间隙。制造期间有此开口存在可在 该图像传感器的制造期间移除在第一间隙422与第二间隙424的构成期间所形成的废料。 如果因某种理由在后面使用堵塞材料来密封第一间隙422,则此堵塞材料的折射率应该低 于该彩色滤光片,使得(i)在该彩色滤光片内会有内反射,以及(ii)入射在第一间隙422内 的光会转向到彩色滤光片114B、114G。同样地,如果某种填充材料填充第二间隙424,则此 填充材料的折射率要低。
32、于第二光导130。 0029 彩色滤光片114与光导130和116会共同构成“串联式光导”,其会运用和外部介 质(例如绝缘层110和间隙422与424)连接的界面处的完全内反射将光导向光电转换单元 102。不同于现有技术构造,进入彩色滤光片的光不会跨越到下一个像素的彩色滤光片,而 仅能够向下传导到第二光导130。这使其上方不需要有微透镜来将光聚焦到该像素区的中 心以防止光线从像素的彩色滤光片跑到相邻像素。除了降低制造成本外,移除微透镜的好 处还有排除前述可能造成串扰的微透镜与彩色滤光片之间的对准误差问题。 0030 如前面所提,串联式光导优于在彩色滤光片之间使用不透明壁部材料的现有技术 的另一。
33、项优点是因为落在彩色滤光片114B与114G之间的第一间隙422中的入射光会转向 到任一彩色滤光片,因此不会损失任何光,和光会损失在该等滤光片间的不透明壁部中的 现有技术像素不同。 0031 此种彩色滤光片构成方法优于现有技术方法的优点为彩色滤光片侧壁并非由构 成该等彩色滤光片的光致抗蚀剂和染料材料来界定。在现有技术彩色滤光片构成方法中, 所构成的彩色滤光片必须在显影(developing)后产生垂直侧壁。此必要条件会限制光致 抗蚀剂和染料材料的选择,因为染料不可以吸收使该光致抗蚀剂感光的光,否则彩色滤光 片的底部将会接收较少的光,导致彩色滤光片的底部会窄于其顶端。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 构成方法。
34、通过被蚀入支撑膜134中的凹部210来构成彩色滤光片侧壁且与彩色滤光片材料 的特征和光刻的精确性无关,从而产生较便宜的工艺。 0032 优于现有技术彩色滤光片构成方法的另一项优点是所有像素之间的间隙分隔距 离控制得非常一致且可以低成本达到很高的精确性。此处,间隙分隔距离为用以在支撑膜 中蚀刻开口的单一光刻步骤中的线宽(line-width)加上干式蚀刻期间的侧向蚀刻控制,两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7/13页 9 者均很容易控制均匀且无须增加成本便可非常精确。如果这些间隙是通过如同现有技术在 3道不同光刻步骤中放置3个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片而产生,则不可能达到间隙宽度的一 致性,。
35、光刻步骤会变得非常昂贵,且侧壁轮廓控制会变得更严峻。 0033 在支撑膜134中的相同开口中形成彩色滤光片114与光导130的串联式光导(后 面称为“自动对准串联式光导”)优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彩色滤光片114与光导130之间 没有任何对准误差。彩色滤光片114的侧壁会自动对准光导130的侧壁。 0034 图4A到L是显示用以形成本发明的图像传感器100的一实施例的过程。该传感 器会被处理成如图4A中所示这样,即该等转换单元102与栅极电极104形成在硅衬底106 上而电线108埋置在绝缘体材料110中。绝缘体110可由低折射率(RI)材料(例如(二氧化 硅)(RI=1.46)所构成。可以利用。
36、化学机械研磨工艺(CMP)来平坦化绝缘体110的顶端。 0035 如图4B中所示,绝缘材料可被移除以形成光导开口120。开口120具有角度的 倾斜侧壁。可以使用例如反应离子蚀刻(RIE)工艺来形成该等开口120。对以氧化硅作为 绝缘材料来说,合适的蚀刻剂为流量比1:2的CF 4 +CHF 3 ,其携载于125mTorr、45的氩气中。 可通过以13.56MHz在300W与800W之间调整RF功率来调整该侧壁角度。 0036 图4C所示的是加入光导材料122。举例来说,光导材料122可为折射率2.0(大 于绝缘材料110的折射率(举例来说,氧化硅RI=1.46)的氮化硅。除此之外,氮化硅还提 供。
37、扩散屏障,阻止H 2 O与碱金属离子。可通过例如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ECVD)来 加入该光导材料。 0037 可蚀除该光导材料而留下较薄且较平坦的保护膜410来覆盖该绝缘体并密封转 换单元102、栅极电极104以及电线108,用以在后续工艺期间阻止H2O与碱金属离子。或 者,如果该第一光导材料122并非氮化硅,则可在蚀刻该光导材料122以平坦化该顶表面 后,在光导材料122的顶端沉积氮化硅膜,以形成保护膜410,其会密封转换单元102、栅极 电极104以及电线108,用以阻止H 2 O与碱金属离子。该保护膜410的厚度可介于10,000 埃与4,000埃之间,优选为7,000埃。 0。
38、038 如图4D中所示,支撑膜134形成在该氮化硅的顶端。支撑膜134可为通过高密度 等离子体(HDP)沉积的氧化硅。 0039 在图4E中,该支撑膜被蚀刻以形成开口。该等开口可包含倾斜角度的侧壁136。 角度经选择以使得90-asin(1/n2 light guide ),以便在第二光导130内会有全内反射, 其中,n2 light guide 为第二光导材料130的折射率。结合两个分离的光导会缩减每一光导的蚀 刻深度。因此,比较容易达到更高精确性的斜侧壁蚀刻效果。支撑膜134与第二光导130 分别可由和绝缘层110和第一光导116相同的材料与相同的工艺来制成。 0040 如图4E中所示,侧。
39、壁可具有垂直部分与倾斜部分。该垂直部分与倾斜部分可通过 在蚀刻工艺期间改变蚀刻化学作用或等离子体条件来实现。垂直部分蚀刻期间的蚀刻方式 经选择以便有利于形成垂直侧壁162,接着会改变成有利于形成倾斜侧壁的方式。 0041 图4F显示光导材料的加入。举例来说,该光导材料可为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 气相沉积(PECVD)沉积的氮化硅。 0042 图4G显示每一第二光导130均具有一凹部210。该等凹部210由支撑壁212(其 为支撑膜134的一部分)隔开。凹部210可通过蚀刻光导材料以露出壁部212并且进一步 蚀刻到光导顶表面低于壁部212顶表面0.6um到1.2um之间来形成。对于将被吸收的非所。
40、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8/13页 10 要的颜色(不会太厚而达到小于最大透射系数的85%),只要形成于每一凹部210的彩色滤 光片的最终厚度足够厚以提供足够低的透射系数(例如低于10%),则还可使用较深的深度。 0043 如图4H中所示,具有某一颜色(例如蓝色, 洋紅色, 或黃色)的有色膜材料114B 可被施加,以便填充该等凹部210并且在支撑膜134上方延伸。在此实例中,该有色材料可 含有蓝色染料。彩色滤光片材料可由负光致抗蚀剂制成,其会构成在曝光后变成不可溶于 光致抗蚀剂显影剂中的聚合物。掩膜(未显示)会被放置在材料114B上方,其具有开口用以 露出当其余部分被蚀除时仍。
41、会留下的区域。 0044 所使用之彩色滤光片材料可包含散布於其中的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具有小於 准许通过的光之波长之一小分数(例如,四分之一)之直径。举例而言,具有小於100 nm之 直径之氧化锆及氧化钽粒子可在此实例之蓝色滤光片中混合。对既定顏色透明且具有高折 射率(较佳高於1.9)之无机材料之粒子可增加彩色滤光片之总体折射率,以增強本发明中 所使用之彩色滤光片之侧壁內反射。 0045 图4I显示蚀刻步骤后的影像传感器。该工艺可利用不同颜色(例如绿色或红色) 的材料来重复进行,用以产生不同像素的彩色滤光片,如图4J中所示。最后施加的有色材 料会填充剩余的凹部210,因此不需要掩蔽步骤。换句。
42、话说,曝光的光(exposure light) 可被施加在该图像传感器晶圆片上的每一个地方,用以曝光最后彩色滤光片膜的每一个地 方。在烘干步骤期间,该最后彩色滤光片形成重叠所有像素(包含其它颜色的像素)的膜。 在其它像素上的最后彩色滤光片的重叠在图4K中所示的后续彩色滤光片的朝下的蚀除工 艺期间被移除。 0046 参考图4G,该等凹部210提供自动对准特征,用以自动对准该彩色滤光片材料与 第二光导130。该等凹部210可宽于对应的掩膜开口。为给定像素节距与所要的第二光 导开口来缩减该支撑壁212的厚度,可提高等离子体反应室中的压力,用以增强侧向(也就 是,等向性)蚀刻作用(通过提高离子散射),。
43、以便下切该掩膜。 0047 如图4K中所示,彩色滤光片114B、114G被朝下蚀刻而露出支撑壁212,其为支撑 膜134的一部分。接着会如图4L中所示般地移除该支撑膜134的一部分,使得对于该等彩 色滤光片114B、114G而言,有一空气/材料界面。可如图4L中所示般地移除该支撑膜134 的另一部分,使得对于第二光导130而言,有一空气/材料界面,以便更有助于内反射(通 过让较靠近该界面的法线的光线产生全内反射)。第一间隙422具有足够小的宽度,0.45um 或更小,使得照射在第一间隙422中的入射红光和更小波长的光转向到彩色滤光片114B或 114G,从而会改进光接收效果。光会沿着彩色滤光片。
44、114B、114G和光导130与116进行内 反射。彩色滤光片114B、114G的折射率高于空气,因此彩色滤光片114B、114G提供内反射。 图16展示一替代实施例,之中仅部分移除支撑材料自相邻的第二光导130之间。同样地, 第二光导130具有会改进光导的内反射性质的空气界面。如果支撑膜134未被完全移除, 只要该支撑膜的折射率(举例来说,氧化硅,1.46)低于光导材料(举例来说,氮化硅,2.0), 则第二光导130与支撑膜134之间的界面具有良好的内反射。同样地,第一光导116与第 一绝缘膜110之间的界面也会有良好的内反射。图7为像素阵列的四个像素200的俯视 图。对包含第一光导与第二光。
45、导两者的实施例来说,区域B可为第二光导顶表面的区域,而 区域C则代表第一光导底表面的区域。区域A扣除区域B则可为彩色滤光片之间的第一间 隙422的区域。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10 9/13页 11 0048 图17展示在相邻彩色滤光片114B、114G之间仅部分移除支撑膜134的替代实施 例。未由支撑膜填充之间隙较佳的具有0.6 um或更大的深度及0.45um或更小的宽度。若 例如借由以将总体折射率帶至1.71.8或以上的量散布由具有1.9或以上的折射率之透 明材料制成的粒子而使彩色滤光片材料之总体折射率增加至1.5以上,则该深度可减小至 0.4 um。 0049 图18展。
46、示每一彩色滤光片之相对侧壁並不笔直及垂直的替代实施例。在此实例 中,來自相邻彩色滤光片114B、114G之相对侧壁以支撑膜134在一个深度处具有比在一较 低深度处宽的宽度的方式來夾住支撑膜134之一部分。借由此性质,支撑膜134对彩色滤 光片114B、114G中的每一者施加一向下的力,以将彩色滤光片固持在适当位置,因此改善 彩色滤光片的保持。特定而言,在此实例中,支撑膜134在其顶部表面处比在其对接相邻彩 色滤光片114B、114G的最深深度处宽,原因在於彩色滤光片各自具有自支撑膜134之顶部 向下的梯形形狀。 0050 图20展示图4E所示之处理步驟之开始部分之替代处理步驟。与其中蚀刻至支撑。
47、 膜134中的凹槽具有拥有垂直侧壁之顶部部分的图4E不同,图20展示起初打开凹槽以使 得其具有比顶部处的开口宽的底部的处理步驟。此可借由以下方式达成:借由各向异性电 浆蚀刻打开凹槽顶部,同時旋转晶圆且以一倾角固持晶圆,以使得晶圆之法线与电浆中之 传入离子之方向成一角度。如图20所示,相对於晶圆,传入之离子(实线箭頭及虛线箭頭) 蚀刻至光阻遮罩450下方的支撑膜中,從而形成进一步深入凹槽中的侧壁。如图20所見, 在相邻凹槽之间的支撑膜的一部分展现颈缩。在形成具有此性质之一凹槽顶部之后,可对 图4E中之步驟描述的剩余部分进行进一步处理,包含切换至对应的电浆条件,以形成用於 第二光导之凹槽之剩余下部。
48、部分。特定而言,第二光导之侧壁136形成於支撑膜134之颈 缩下方。 0051 图19展示其中彩色滤光片形成於容纳光导的与凹槽分开形成的沟槽中的替代实 施例。如图18中之替代实施例中的彩色滤光片114B、114G具有並不垂直及笔直的侧壁。 在相邻彩色滤光片的侧壁之间的是第二支撑膜140及气隙422。彩色滤光片114B、114G各 自在第二光导130上方。每一滤光片可具有一底部,该底部比第二光导130之顶部窄0.05 um至0.2 um之间,使得在最差情況对准误差下,每一滤光片底部仍在下方对应光导之顶部 內。 0052 图21A至21D说明用以形成图19之替代实施例之处理步驟。过程类似於图4A至。
49、 4G,但未提供用以容纳彩色滤光片之凹槽之一部分。在支撑膜134上方的第二光导膜借由 蚀除或借由CMP而被移除之后,第二光导130及支撑膜134可呈现图21A所示之形狀。然 而,两者不必共享平齐之平坦顶部,因为第二光导130之顶部表面可低於或高於支撑膜134 之顶部。在后一情況下,可借由自蚀除或CMP中留下的第二光导膜之一薄层而使相邻第二 光导相互连接。随后,沉积第二支撑膜140。第二支撑膜140可为氧化矽或可借由对将用 以形成彩色滤光片114B、114G之彩色滤光片材料具有4倍或更慢蚀刻的湿式蚀刻或电浆蚀 刻來移除的任何材料。光刻步驟(未图示)在第二支撑膜140上形成光阻遮罩(未图示),在 膜140中蚀刻沟槽以得到图21B所示之结构。随后,在类似於针对图4H至4K描述的步驟 中形成彩色滤光片114B、114G,從而得到图21C所示之结构,随后得到图21D所示之后续结 构。最终,在类似於针对图4L而描述之步驟中,第二支撑膜140之蚀除產生类似於图19中 说 明 书CN 102484116 A 11 10/13页 12 所示的在相邻彩色滤光片114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