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械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人们采用填料一类的多种密封材料,使液体从液泵壳体沿着主轴的向外泄漏量不断减少。尽管现代工艺流程中采用的液泵,仍然广泛地沿用最古老的密封设计枛填料盒,因为其起步费用低,而且又为工厂的工作人员所熟悉。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的提高,对机器的泄漏要求也不断提高,采用填料密封的方法已逐渐不能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针对现代工艺流程中比较普遍的、腐蚀性较强的液体而言。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以机械密封代替填料密封的情况越来越多。
机械密封主要是由垂直于轴的两块密封环(动环、静环)组成,动环的后端面、静环的前端面相接触,并在流体压力或补偿机构的弹力的作用下,形成保持紧密贴合并相对滑动的密封面,且在辅助密封的配合下,构成防止液体泄漏的装置。静环与动环之间的端面比压(密封端面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压紧力)直接影响到密封效果,静环与动环贴合时端面比压既不能太大,端面比压过大会使端面发热,磨损加快,摩擦功率损失增加;但端面比压又不能过小,小于端面间的液体反压力,则会推开密封端面,造成泄漏。而在实际安装时,必须按照设计时给定的尺寸进行安装,但动环的尺寸较难控制,因此这给安装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即使安装上去后密封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达不到设计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机械密封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装卸方便、密封效果好的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设于泵轴与泵壳之间,包括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所述的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之间具有一个始终相接触的密封面,静密封组件设于所述的泵壳内侧且与泵壳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轴上密封套接有呈筒状的轴套,且该轴套与所述的泵轴固连在一起,所述的动密封组件设于所述的轴套外侧且与轴套固连,所述的静密封组件套接于所述的轴套外侧。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动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座、动环及弹簧,所述的密封座固定在轴套上,所述的弹簧一端作用在密封座上,另一端作用在动环前端面上。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动环外侧面上设有凹槽一,所述的密封座内侧面上的凸条,所述的凸条卡固在凹槽一内。通过凸条卡固在凹槽一内从而使密封座在随着轴套的转动的同时带动动环转动。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静密封组件包括压盖和静环,所述的压盖固定在泵壳上,上述的动环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使动环的后端面与所述的静环前端面紧密贴合。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轴套内端上设有凸沿,轴套外端上设有卡环,上述的密封座抵靠在凸沿上,静环的外端面抵靠在卡环上。这样便将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限定在轴套上而无法轴向移动,也就是说将密封座、动环、静环和压盖限定在轴套上,从而使密封座与静环之间的间距在安装前恒定保持不变。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地轴套外端固连有锁紧环,所述的锁紧环通过螺栓固定在泵轴上。通过锁紧环将轴套轴向固定在泵轴上并能随着泵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防止轴套向泵轴内端滑动。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轴套与泵轴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轴套与泵轴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静环与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圈一。密封圈一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静环与压盖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动环与轴套之间设有密封圈二。密封圈二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动环与轴套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在上述的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所述的压盖与泵壳之间设有密封圈三。密封圈三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压盖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在安装前分别将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固定安装在轴套上并使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之间具有一个始终相接触的密封面,从而使密封座与静环之间的间距在安装前恒定保持不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安装到泵轴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动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静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轴;2、泵壳;3、轴套;31、凸沿;32、凹槽二;4、密封座;41、凸条;5、弹簧;6、动环;61、凹槽一;7、静环;8、压盖;9、卡环;10、密封环;11、密封圈二;12、锁紧环;13、密封圈一;14、密封圈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泵用集装式机械密封装置设于泵轴1与泵壳2之间,包括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其中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之间具有一个始终相接触的密封面,静密封组件设于泵壳2内侧且与泵壳2固连。
如图1和图5所示,泵轴1上密封套接有呈筒状的轴套3,在轴套3内端上设有凸沿31,轴套3外端上设有凹槽二32,凹槽二32内卡固有卡环9,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设置在凸沿31和卡环9之间。在轴套3外端还固连有锁紧环12,通过螺栓将锁紧环12和轴套3一起固定在泵轴1上。通过锁紧环12将轴套3轴向固定在泵轴1上并能随着泵轴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防止轴套3向泵轴1内端滑动。在轴套3与泵轴1之间设有密封环10,通过密封环10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泵轴1与轴套3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如图1和图3所示,动密封组件设于轴套3外侧且与轴套3固连,动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座4、动环6及弹簧5,其中密封座4通过定位销固定在轴套3上,弹簧5一端作用在密封座4上,另一端作用在动环6前端面上,动环6在弹簧5弹力的作用下可在密封座4上沿泵轴1做轴向滑动。在动环6外侧面上设有凹槽一61,在密封座4内侧面上设有与凹槽一61相匹配的凸条41,凸条41位于在凹槽一61内。通过凸条41卡固在凹槽一61内从而使密封座4在随着轴套3的转动的同时带动动环6转动。动环6与轴套3之间设有密封圈二11,通过密封圈二11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动环6与轴套3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如图1和图4所示,静密封组件套接于轴套3外侧,静密封组件包括压盖8和静环7,压盖8通过螺栓固定在泵壳2上,动环6在弹簧5弹力作用下使动环6的后端面与静环7前端面紧密贴合,卡环9通过螺栓固定在压盖8。静环7与压盖8之间设有密封圈一13,压盖8与泵壳2之间设有密封圈三14,密封圈一13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静环7与压盖8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密封圈三14可以防止泵内的液体通过压盖7与泵壳8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在安装前,先将弹簧5放入到密封座4内,动环6的凸条41卡入到密封座4上的凹槽一61内,从而将组装好的动密封组件放入套接到轴套3上并通过定位销将密封座4固定在轴套3上,接着依次装入静环7和压盖8并使静环7的内端面与动环6的外端面相贴合,然后将卡环9卡入到轴套3外端面上的凹槽二32内并通过螺栓将卡环9固定在压盖8上,这样便将动密封组件和静密封组件限定在轴套上而无法轴向移动,也就是说将密封座4、动环6、静环7和压盖8限定在轴套上,从而使密封座4与静环7之间的间距在安装前恒定保持不变。最后将轴套3套接到泵轴1上,用螺栓将压盖8固定在泵壳2上,再在轴套3外端部套上锁紧环12并通过螺栓将锁紧环12、轴套3和泵轴1固定在一起,待全部安装好后,可根据需要将卡环9取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