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敷装置、 涂敷工具及涂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液体的涂敷装置和涂敷工具、 以及涂敷液 体的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重叠的多块玻璃纤维布上浸渍环氧树脂而形成的环氧玻璃部件, 其电气性能和 机械性能俱佳, 因此常常通过在切断成预定尺寸的环氧玻璃部件表面形成电路图案及保护 膜来制造印刷线路板。
在对环氧玻璃部件进行切断时, 由环氧树脂或玻璃纤维组成的细微尘埃会附着在 印刷线路板的边缘部分, 这样, 在运送多块印刷线路板的过程中, 附着在一块印刷线路板上 的尘埃就会落到其它的印刷线路板上, 而落下的尘埃会导致其它印刷线路板发生接触不良 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制造印刷线路板时必须除去切断时产生的尘埃。
作为除去尘埃用的涂敷工具, 专利文献 1 中记载了一种笔形涂敷工具, 具有由柔 软的合成纤维构成的笔尖, 利用这种笔形涂敷工具来除去附着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的尘 埃。
专利文献 1 : 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 309440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解决的问题
然而, 即使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除去了尘埃, 由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部分非常脆, 还可能损坏而进一步产生尘埃。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作出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敷装置、 涂敷工具及涂 敷方法, 能够防止印刷线路板端面部分的损坏, 提高印刷线路板的品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涂敷装置用于在印刷线路板上涂敷液体,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支承部, 该 支承部支承印刷线路板 ; 涂敷部, 该涂敷部配置在与被该支承部支承的印刷线路板的端面 相向的位置上 ; 供给部, 该供给部向该涂敷部供给含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 ; 使所述涂敷部 移动的装置 ; 以及对所述装置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 所述涂敷部 接触或离开由所述支承部支承的印刷线路板的端面。
在本发明中, 用涂敷部在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含树脂成 分的膜形成液并形成膜。
在本发明的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涂敷部的端面呈圆形, 所述涂敷部的轴向 与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印刷线路板交叉, 所述涂敷部的周向边缘部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相 向, 具有使所述涂敷部绕轴旋转的驱动部, 从所述供给部向所述涂敷部的周向边缘供给膜 形成液。
在本发明中, 使圆形的涂敷部绕轴旋转, 使膜形成液均匀地附着于涂敷部的周向
边缘部, 以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适量的膜形成液。 另外, 使涂敷部的周向边缘部接近 印刷线路板, 以可靠地涂敷膜形成液。
本发明的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部收容含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 所述涂 敷部具有从所述供给部渗透所述膜形成液的渗透部。
在本发明中, 通过使渗透部接近印刷线路板的端面, 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 渗透到渗透部的膜形成液。
本发明的涂敷工具的特征在于, 具有 : 握持杆, 该握持杆的内部设有收容室, 用于 收容含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 ; 以及渗透部, 该渗透部设于所述握持杆的前端部, 从所述收容 室渗透所述膜形成液。
在本发明中, 使用者通过使渗透部接触印刷线路板的端面, 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 上涂敷渗透于渗透部的膜形成液。
本发明的涂敷工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渗透部是将纤维体压缩而成的。
在本发明中, 通过使高刚性的渗透部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接触, 除去附着于印刷 线路板的端面上的尘埃。
本发明的膜形成液的涂敷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 : 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含 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的工序、 以及使涂敷的膜形成液固化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 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来形成膜。 本发明的膜形成液包含了用于涂敷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的树脂成分。 在本发明中, 在对印刷线路板的端面进行涂敷时形成膜, 防止印刷线路板的端面损坏。 本发明的膜形成液的粘度为约 0.5 ~ 1Pa·s。
在本发明中, 在对印刷线路板的端面进行涂敷时防止滴落。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涂敷装置用涂敷部在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含 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并形成膜。因此能够防止因印刷线路板的端面部分损坏进而发生尘 埃。
本发明的涂敷装置使圆形的涂敷部绕轴旋转, 使膜形成液均匀地附着于涂敷部的 周向边缘部, 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适量的膜形成液。因此能够防止膜形成液从印刷 线路板的端面滴落。 另外, 使涂敷部的周向边缘部接近印刷线路板, 从而能够可靠地涂敷膜 形成液。
本发明的涂敷装置通过使渗透部接近印刷线路板的端面, 以此在印刷线路板的端 面上涂敷渗透到渗透部的膜形成液而形成膜。 因此能够防止因印刷线路板的端面部分损坏 进而发生尘埃。
采用本发明的涂敷工具时, 使用者手握握持杆, 使渗透部接触印刷线路板的端面, 以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渗透到渗透部的膜形成液。 因此使用者能够简单地在印刷线 路板的端面上形成膜。
采用本发明的涂敷工具时, 通过使高刚性的渗透部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接触, 可 靠地除去附着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的尘埃。 因此能够可靠地除去附着于印刷线路板的端 面上的尘埃。
本发明的涂敷方法是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来形成膜。 因此能够防 止因印刷线路板的端面部分损坏进而发生尘埃。
本发明的膜形成液涂敷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时, 形成膜, 能够防止印刷线路板 的端面损坏。并且由于具有一定的粘度, 因此涂敷后不会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滴落。 附图说明 图 1 是实施例 1 的涂敷装置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 2 是概略表示实施例 1 的涂敷装置的内部机构的主视图。
图 3 是实施例 2 的涂敷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 4 是概略表示实施例 2 的涂敷装置的支承部附近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 5 是实施例 3 的涂敷工具的概略剖视图。
图 6 是概略表示用实施例 3 的涂敷工具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的状 态的立体图。
图 7 是概略表示用实施例 3 的涂敷工具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的状 态的俯视图。
图 8 是实施例 4 的涂敷工具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以下根据表示实施例 1 的涂敷装置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 1 是涂敷装 置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 2 是概略表示涂敷装置的内部机构的主视图。
在图 1 中, 1 是框架, 在该框架 1 的前面部及后面部分别设有输入口 1a 及输出口 1b。横贯输入口 1a 及输出口 1b 并排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传送装置 2、 2。该传送装置 2 由图中未示的支承部件支承在框架 1 上。框架 1 上设有操作部 3, 该操作部 3 具有多个操作 开关 3a。通过操纵操作部 3 的操作开关 3a, 对传送装置 2 实施驱动或使其停止。
在传送装置 2 的左右分别设有涂敷机构 10、 10。涂敷机构 10 固定在与框架 1 的后 面部相向的固定板 4 上。该固定板 4 支承于后面部。涂敷机构 10 具有涂敷圆盘 11, 该涂敷 圆盘 11 大致平行于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 且具有上下延伸的轴 11a。涂敷圆盘 11 的轴 11a 上连结着马达 12。借助于该马达 12 的驱动使涂敷圆盘 11 绕轴旋转。通过操纵操作开 关 3a, 驱动马达 12 或使其停止。
隔着涂敷圆盘 11, 在与传送装置 2 相反的一侧设有供给圆盘 13, 该供给圆盘 13 大 致平行于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平面。该供给圆盘 13 具有左右延伸的轴 13a。供给圆盘 13 的 轴 13a 位于涂敷圆盘 11 的轴 11a 的下方。供给圆盘 13 上部的靠近涂敷圆盘 11 的侧面与 涂敷圆盘 11 的圆周面接近。在供给圆盘 13 的轴 13a 上连结着马达 14。借助于该马达 14 的驱动, 使涂敷圆盘 13 绕轴旋转。通过操纵操作开关 3a, 驱动马达 14 或使其停止。
马达 14 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枢轴 15 与所述固定板 4 连结。以枢轴 15 为中 心使马达 14 绕轴旋转, 以调整供给圆盘 13 与涂敷圆盘 11 的位置。还有, 供给圆盘 13 与涂 敷圆盘 11 的位置调整结束后, 用图中未示的固定机构将马达 14 固定在固定板 4 上。
在供给圆盘 13 的下侧设有液体供给容器 17, 用于收容含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 16。该液体供给容器 17 呈上部敞开的箱形。供给圆盘 13 的下部从上侧插入液体供给容器 17 并浸于膜形成液 16 中。借助于供给圆盘 13 的旋转, 使膜形成液 16 从供给圆盘 13 的下部 向供给圆盘 13 的上部移动, 将其提供给涂敷圆盘 11 的圆周面。
在所述固定板 4 的下部设有滚珠丝杠机构 20。该滚珠丝杠机构 20 具有配置在传 送装置 2 下方的马达 21。该马达 21 具有向远离传送装置 2 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 在该旋转 轴上连结着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公螺纹部 22。 另外, 在公螺纹部 22 上啮合着筒状的母螺纹部 23, 固定板 4 的下部与该母螺纹部 23 连结。在公螺纹部 22 及母螺纹部 23 之间, 沿着螺纹 槽啮合着图中未示的滚动体。由于马达 21 的驱动, 公螺纹部 22 旋转, 通过母螺纹部 23 使 固定板 4 左右移动。
以下说明向由传送装置 2 传送的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16 的情 况。不过是以矩形的印刷线路板 30 为例。印刷线路板 30 的上下尺寸 ( 厚度尺寸 ) 比涂敷 圆盘 11 的上下尺寸 ( 厚度尺寸 ) 小。
使用者通过操纵操作部 3 的操作开关 3a 来使马达 21 正反向旋转, 且调整涂敷机 构 10 的左右位置, 以与印刷线路板 30 的左右宽度一致。并且使用者从输入口 1a 将印刷线 路板 30 放到传送装置 2 上并操纵操作开关 3a, 以驱动传送装置 2、 马达 12 及马达 14。 用传送装置 2 将印刷线路板 30 运送到涂敷机构 10, 并使其左右端面与涂敷圆盘 11 的圆周面抵接。 此时附着于涂敷圆盘 11 的圆周面上的膜形成液 16 就被涂敷到印刷线路 板 30 的左右端面上。并且随着印刷线路板 30 的前进, 印刷线路板 30 的整个左右端面被涂 敷膜形成液 16, 然后从输出口 1b 被输出。在涂敷了膜形成液 16 后, 使用者使膜形成液 16 中所含的树脂成分固化, 以形成被覆膜。例如, 可以在涂敷了膜形成液 16 后将印刷线路板 30 放置于空气中使之自然固化, 或是通过加热或照射紫外线来使膜形成液 16 中所含的树 脂成分固化。
使用者亦可调整涂敷机构 10 的左右位置, 以使其与被输出的印刷线路板 30 的前 后宽度一致, 并且将以上下方向为旋转轴方向旋转 90°的印刷线路板 30 再度输入输入口 1a, 以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前后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16。
实施例 1 的涂敷装置用涂敷圆盘 11 在所述传送装置 2 支承的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 面上涂敷含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 16 并形成膜。因此能够防止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部分损 坏而发生尘埃。
另外, 通过使涂敷圆盘 11 绕轴旋转, 能够在涂敷圆盘 11 的圆周面上均匀地附着膜 形成液 16, 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涂敷适量的膜形成液 16。因此能够防止膜形成液 16 从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滴落, 且能够通过滚珠丝杠机构 20 的动作使涂敷圆盘 11 的圆周面 接近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 从而可靠地涂敷膜形成液 16。
以上使用的是涂敷圆盘 11, 但也可使用圆柱状部件来代替涂敷圆盘 11。另外, 也 可在涂敷机构 10 上设置与载放在传送装置 2 上的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相向的喷嘴, 从该 喷嘴喷射膜形成液 16, 将膜形成液 16 涂敷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 另外, 可以将上述涂 敷装置 2 台并排设置, 在它们之间设置使矩形的印刷线路板 30 以上下方向为旋转轴方向旋 转 90°的机构, 这样能够在矩形印刷线路板 30 的全部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16。另外, 作为 使固定板 4 移动的机构, 虽然是使用滚珠丝杠机构 20, 但也可用线性机构等其它机构来代 替滚珠丝杠机构 20。
( 实施例 2)
以下根据表示实施例 2 的涂敷装置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 3 是涂敷装 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 4 是概略表示支承部附近结构的纵剖视图。
涂敷装置具有箱形的基座 40, 在该基座 40 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 两条贯通的槽 40a、 40a。在基座 40 的内侧设有滚珠丝杠机构 41, 滚珠丝杠机构 41 具有靠 前配置的马达 42。 该马达 42 具有向后方延伸的旋转轴, 该旋转轴上连结着向后方延伸的公 螺纹部 43。在公螺纹部 43 上啮合着母螺纹部 44, 且连结着向左右延伸的连结杆 45。该连 结杆 45 的左右端部向上方弯曲, 在各个上端部固定着支承台 46、 46, 各支承台 46 大致平行 于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在公螺纹部 43 及母螺纹部 44 之间, 沿着螺纹槽啮合着图中未 示的滚动体。由于马达 42 的驱动, 公螺纹部 43 旋转, 通过母螺纹部 44 使支承台 46、 46 前 后移动。
在基座 40 的后部, 左右竖立着两个支撑脚。该支撑脚对收容滚珠丝杠机构 51 的 收容箱 50 予以支撑。在收容箱 50 的前面部设有左右延伸的贯通槽 50a。
滚珠丝杠机构 51 具有靠左配置的马达 52。该马达 52 具有向右延伸的旋转轴, 该 旋转轴上连结着向右延伸的公螺纹部 53。并且在公螺纹部 53 上啮合着母螺纹部 54。该母 螺纹部 54 具有向前方伸出的伸出部 54a, 该伸出部 54a 从所述槽 50a 延伸出。在公螺纹部 53 与母螺纹部 54 之间, 沿着螺纹槽啮合着图中未示的滚动体。 由于马达 52 的驱动, 公螺纹 部 53 旋转, 母螺纹部 54 向左右移动。 如图 4 所示, 在收容箱 50 的前侧设有呈长方体的支承箱 60。伸出部 54a 与支承箱 60 连结。在该支承箱 60 的前面设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槽 60a。在支承箱 60 内设有滚珠丝 杠机构 61, 该滚珠丝杠机构 61 具有配置在下侧的马达 62。该马达 62 具有向上方延伸的旋 转轴, 该旋转轴上连结着向上方延伸的公螺纹部 63。 并且在公螺纹部 63 上啮合着母螺纹部 64。母螺纹部 64 从所述槽 60a 向前方突出。在公螺纹部 63 及母螺纹部 64 之间, 沿着螺纹 槽啮合着图中未示的滚动体。由于马达 62 的驱动, 公螺纹部 63 旋转, 母螺纹部 64 上下移 动。
在支承箱 60 的前侧, 设有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握持杆 70。该握持杆 70 与所述母 螺纹部 64 连结。在握持杆 70 的内侧形成收容室 70a, 用于收容含树脂成分的膜形成液 71。 在握持杆 70 的下端部, 设有用于渗透膜形成液 71 的渗透部 72。该渗透部 72 通过将纤维体 压缩形成, 例如由毛毡、 无纺布等构成。在收容室 70a 与渗透部 72 之间形成通道, 膜形成液 71 经过通道到达渗透部 72。
在所述基座 40 上设有操作部 80, 该操作部 80 具有多个操作开关 80a。通过对操 作开关 80a 的操纵, 使所述各马达 42 ~ 62 旋转, 使支承台 46 向前后方向移动, 又使握持杆 70 向左右或上下方向移动。
以下说明向支承台 46 支承的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71 的情况。 使用者将印刷线路板 30 平放在支承台 46 上。然后操纵操作开关 80a, 以使渗透部 72 与印 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接触。然后使用者操纵操作开关 80a, 使渗透部 72 沿着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移动, 从而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整个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71。使用者涂敷膜形成液 71 后, 使膜形成液 71 中所含的树脂成分固化, 以形成被覆膜。例如, 可以在涂敷了膜形成 液 71 后将印刷线路板 30 放置于空气中使之自然固化, 或是通过加热或照射紫外线来使膜
形成液 71 中所含的树脂成分固化。
而滚珠丝杠机构 41 可以使支承台 46、 46 以比印刷线路板 30 的前后尺寸大的行程 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且, 滚珠丝杠机构 51 可以使母螺纹部 54 以比印刷线路板 30 的左右 尺寸大的行程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另外, 滚珠丝杠机构 61 可以使母螺纹部 64 向下方移动, 直到使渗透部 72 位于支承台 46 支承的印刷线路板 30 的下侧。另外, 渗透部 72 的上下尺 寸比印刷线路板 30 的上下尺寸 ( 厚度尺寸 ) 大。
实施例 2 的涂敷装置通过使渗透部 72 接近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 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涂敷渗透于渗透部 72 的膜形成液 71 并形成膜。因此能够防止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部分损坏进而发生尘埃。
实施例 2 的涂敷装置通过使用者的操作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71, 但也可以设置具有微处理器 (Micro Processing Unit, 缩略语为 MPU) 的控制部, 以根据 MPU 中存储的程序自动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71。 另外, 作为使支承台 46 及渗透部 72 移动的机构, 虽然是使用滚珠丝杠机构, 但也可用线性机构等其它移动机构来 代替滚珠丝杠机构。
( 实施例 3) 以下根据表示实施例 3 的涂敷工具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 5 是表示涂 敷工具的概略剖视图。图中 90 是供使用者握持用的圆筒形握持杆, 在该握持杆的内侧形成 收容室 90a。在收容室 90a 的中途部形成使握持杆 90 的内径逐渐缩小的锥形部。在收容室 90a 中收容着吸附膜形成液 95 的絮棉 92, 且被压接在所述锥形部。
在握持杆 90 的一端部插入尾栓 91, 该尾栓 91 与收容室 90a 紧密接触。握持杆 90 另一端部, 其内径越往轴向外方越缩小, 在握持杆 90 的另一端部嵌入柱状的渗透部 93, 该 渗透部 93 的一端部埋入絮棉 92 中。 另外, 渗透部 93 的另一端部从握持部的另一端部露出。 该渗透部 93 通过将纤维体压缩形成, 由例例如毛毡、 无纺布等构成。吸附于絮棉 92 中的膜 形成液 95 渗入渗透部 93。 另外, 渗透部 93 经过压缩而具有充分的刚性, 即使使用者为了除 去尘埃而推压渗透部 93, 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形。
实施例 3 的涂敷工具形成可以用有底圆筒形的盖帽 94 覆盖渗透部 93 的结构, 该 盖帽 94 与握持杆 90 的另一端部嵌合。
使用者握持涂敷工具的握持杆 90, 从握持杆 90 上取下盖帽 94, 然后在使外露的渗 透部 93 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接触的状态下使涂敷工具沿着所述端面移动, 这样就能够在 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同时除去由玻璃纤维或环氧树脂等形成的尘埃。图 6 是概略表示用涂敷工具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95 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7 是概 略表示用涂敷工具在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95 的状态的俯视图。
使用者握持涂敷工具的握持杆 90, 在使渗透部 93 与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接触的 状态下, 如图 6 的空心箭头所示, 使涂敷工具沿着所述端面移动。此时如图 7 所示, 从渗透 部 93 渗出的膜形成液 95 就被涂敷到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使用者涂敷了膜形成液 95 后, 使膜形成液 95 中所含的树脂成分固化, 以形成被覆膜。 例如, 可以在涂敷了膜形成液 95 后将印刷线路板 30 放置于空气中使之自然固化, 或是通过加热或照射紫外线来使膜形成 液 95 中所含的树脂成分固化。
膜形成液 95 是无色透明的, 被覆膜 96 也是无色透明的。另外, 渗透部 93 将附着
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的尘埃 31 除去。紧密附在所述端面上的尘埃 31 也利用渗透部 93 的刚性从所述端面除去。
也可在膜形成液 95 中混入有色成分、 例如与印刷线路板 30 的保护膜同色的有色 成分, 从而使膜形成液 95 成为有色透明的, 且使被覆膜 96 成为有色透明的。
实施例 3 的涂敷工具在已被除去尘埃 31 的部分涂敷膜形成液 95, 且使涂敷的膜形 成液 95 固化后形成被覆膜 96。因此能够通过清扫来提高印刷线路板 30 的品质, 并且能够 防止清扫过的部分发生损坏进而产生尘埃 31。
另外, 用于除去尘埃 31 的渗透部 93 通过将纤维体压缩形成, 能够利用刚性好的渗 透部 93 除去紧密附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的尘埃 31, 能够可靠地除去尘埃 31。使用者 握着握持杆 90 很容易清扫印刷线路板 30。
另外, 通过将膜形成液 95 做成无色的, 能够避免在印刷线路板 30 上进行不必要的 着色, 保证印刷线路板 30 的品质。
另外, 通过将膜形成液 95 做成有色、 例如与涂敷到印刷线路板 30 上的保护膜同 色, 能够实现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与保护膜在外观上的协调性, 提高印刷线路板 30 的美观 性。
另外, 渗透部 93 用毛毡或无纺布形成, 能够提高渗透部 93 的刚性, 可靠地除去紧 密附在印刷线路板 30 的端面上的尘埃 31。
还有, 实施例 3 的涂敷工具中所用的膜形成液 95 也可以与印刷线路板 30 的保护 膜不同颜色。另外, 膜形成液 95 也可以是不透明的, 被覆膜 96 也可以是不透明的。膜形成 液 95 中所含的树脂成分只要是能够形成被覆膜 96 的即可。
( 实施例 4)
以下根据表示实施例 4 的涂敷工具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 8 是表示涂 敷工具的概略剖视图。
图中, 100 是供使用者握持的有底圆筒形握持杆, 该握持杆 100 的内圆周面呈现越 往开口越扩大直径的锥形。在握持杆 100 上嵌入细长圆筒形的罐部 101( 收容室 ), 用于贮 存含树脂成分的无色透明水性膜形成液 95, 罐部 101 的外圆周面上的嵌入握持杆 100 的部 分, 与握持杆 100 的内圆周面对应地, 呈现越往握持杆 100 的底部越缩小直径的锥形。因此 罐部 101 的外圆周面与握持杆 100 的内圆周面之间因二者间的摩擦力而紧贴。
罐部 101 从握持杆 100 沿轴向延伸出, 在罐部 101 的延伸出的部分的内侧, 从握持 杆 100 一侧起依次同轴地嵌入圆筒形的衬套部 110、 用于暂时保留从罐部 101 压出的膜形成 液 95 的圆筒形保留部 111、 以及圆筒形支承部件 112。
衬套部 110 的内侧成为贮存在罐部 101 的膜形成液 95 流通的通道。在保留部 111 的外圆周面上, 形成沿着圆周方向的多条圆周槽 111a, 该圆周槽 111a 通过沿轴向延伸的纵 向槽 ( 图中未示 ) 相互连通。在支承部件 112 上形成贯通的空气孔 112a, 用于将罐部 101 内的压力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另外, 在支承部件 112 上嵌入渗透膜形成液 95 的柱状渗透部 114。该渗透部 114 的前端部从支承部件 112 沿轴向延伸出, 且在渗透部 114 的前端部形成 往前端渐渐变窄的锥形。当罐部 101 内的空气因温度上升等原因而膨胀时, 被从罐部 101 压出的膜形成液 95 就被保留在保留部 111 的槽中而不会从所述渗透部 114 及空气孔 112a 滴落。在保留部 111 的内侧嵌入中继芯 113。 该中继芯 113 从衬套部 110 到支承部件 112 沿轴向配置, 中继芯 113 的一端部与渗透部 114 连接, 中继芯 113 的另一端部则位于衬套部 110 的内侧。在衬套部 110 的内侧流动的膜形成液 95 通过中继芯 113 向渗透部 114 提供。 渗透部 114 通过将纤维体压缩形成, 由例如毛毡、 无纺布等构成。所供给的膜形成液 95 渗 透到渗透部 114。另外, 渗透部 114 经过压缩具有充分的刚性, 即使使用者为了除去尘埃而 按压渗透部 114, 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形。不过, 也可以不经过中继芯 113, 而是将渗透部 114 的与前端部相反的一侧直接配置于衬套部 110 内导出膜形成液 95。另外, 实施例 4 的涂敷 工具形成可以用有底圆筒形的盖帽 120 盖住渗透部 114 的结构, 且该盖帽 120 与罐部 101 的从握持杆 100 延伸出的部分嵌合。
实施例 4 的涂敷工具也可以用与实施例 3 所述的涂敷方法同样的方法在印刷线路 板 40 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95 并使之固化。
也可以用笔或手指沾着膜形成液, 使笔或手指与印刷线路板的端面接触, 以此在 印刷线路板的端面上涂敷膜形成液。
实施例 1 ~ 4 的膜形成液中所含的树脂成分, 可以举出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树脂乳 液、 丙烯腈丁二烯树脂乳液、 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乳液、 丙烯酸树脂乳液等的至 少 1 种 ( 单独 1 种或 2 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 实施例 1 ~ 4 的膜形成液的粘度最好是达 到涂敷后不会滴落的粘度。例如 0.5 ~ 1Pa·s 左右的粘度。另外, 在实施例 1 中, 供给圆 盘 13 的转速是考虑了膜形成液的粘度预先设定的, 使膜形成液不会从供给圆盘 13 飞出。 以上说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例子, 本发明可以在基于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决定 的范围内以各种变更的形态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2 传送装置
12、 14、 21、 42、 52、 62 马达
16、 71、 95 膜形成液
20、 41、 51、 61 滚珠丝杠机构
46 支承台
70、 90、 100 握持杆
72、 93、 114 渗透部
90a 收容室
96 被覆膜
101 罐部 ( タン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