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69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 C N 1 0 2 4 4 6 9 5 6 A *CN102446956A* (21)申请号 201110259354.4 (22)申请日 2011.09.05 H01L 29/06(2006.01) H01L 29/40(2006.01) H01L 29/78(2006.01) H01L 21/336(2006.01) (71)申请人万小敏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厦边银沙 路三街九号鸿川五金(原雄润厂内) (72)发明人万小敏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
2、28 代理人罗晓聪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 域,特指一种具有Super-Junction结构的半导大 功率体器件及其简单且有效的实现方法。该结构 包括完成正向工作的中心区和协助完成反向工作 的终端区;所有区域均有P/N柱依次排列;以N型 器件为例:所有区域内的P型区域宽度和深度均 相同,所有区域的P型区域间距也完全相同;通 过在表面增加连接到P柱的多晶硅或/和金属作 为场板,在承受高电压时使得表面电场低于临界 电场,并最终使得包括中心区和外围区的所有P/ N柱区域均被有效耗尽,并在中心区首先发生击 穿。本发明。
3、设计简单,只需要适当调整场板间距 和数量既可以满足不同击穿电压规格的器件;制 造简单,所有P/N柱均为标准P/N柱单元构成,同 时适用于深槽工艺和多次离子注入工艺;结构可 靠,能够有效地实现反向耐压,有效地提高产品成 品率。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CN 102446978 A 1/1页 2 1.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采用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结 构,其包括:衬底和外延层、位于外延层中的P/N柱和P/N柱顶部的元胞结构及终端场板结 构,其中,有源区外围引入环状的P。
4、/N柱,数个等宽等间距的P/N柱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由金 属和/或多晶硅构成的场板也随PN柱一起由内向外间隔排列,并通过接触孔与相应的P或 者N柱连接。 2.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第一类导电类型的衬底上生长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外延层; 第二步,采用离子刻蚀方式在外延层中开槽,槽体深度不超过外延层的厚度; 第三步,在槽内生成第二类导电类型的硅外延层; 第四步,表面平坦化得到具有相间的P/N柱的半成品; 第五步,在上述半成品上按照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结构进行加工,得到器件 成品; 上述外延层中开有多个等宽等间距的槽,并且槽依次排列。 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 功率器件包括N型半导体器件和P型半导体器件,其中制作N型半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一 类导电类型材料为:掺N型杂质硅或者掺N型杂质的其他半导体材料,所述的第二类导电类 型材料为:掺P型杂质硅或者掺P型杂质其他半导体材料;制作P型半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 一类导电类型材料、第二类型材料与上述N型半导体器材相反。 4.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第一类导电类型的衬底上多次外延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外延层;并在每 一次外延层生长之后,在特定的区域内注入杂质离子形成第二类导电材料; 第二。
6、步,进行退火与推结,令注入的离子扩散并连成一片,形成相间的P/N柱半成品; 第三步,在上述半成品上按照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结构进行加工,得到器件 成品; 上述注入杂质离子的区域相互之间为等宽、等间距,并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 功率器件包括N型半导体器件和P型半导体器件,其中制作N型半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一 类导电类型材料为:掺N型杂质硅或者掺N型杂质其他半导体材料,所述的第二类导电类型 材料为:掺P型杂质硅或者掺P型杂质其他半导体材料;制作P型半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一 类导电类型材料、第二类型材料与上述N型半导体器材相反。 权。
7、 利 要 求 书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1/5页 3 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计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Super-Junction 结构的半导大功率体器件及其简单且有效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简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是一种可以广泛使用 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依照其“通道”。
8、 的极性不同,可分为N型与P型的MOSFET,通常又称为NMOSFET与PMOSFET。常见的N型 MOSFET采用一块P型硅半导体材料作为衬底,在其上扩散形成N型区域,在顶面覆盖绝缘 层,最后在N型区域上设置孔,作为电极。为了改善某些参数的特性,如提高工作电流、提高 工作电压、降低导通电阻、提高开关特性等有不同的结构及工艺,构成所谓VMOS、DMOS、TMOS 等结构。 0003 对于普通VDMOSEFT(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当击穿电压要求越来越 高时,导通电阻也越来越高,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对于普通VDMOSEFT而言的“硅限”。打破“硅 限”的结构即为Super-Junction。
9、结构,它通常将普通VDMOSEFT的漂移区替换或者部分替换 成P/N柱对依次排列的3D结构,PN结在该结构内部按一定的规律排布。 0004 对于高压功率器件而言,其可以被分为导通状态下导电的区域(即有源区)和关 断并承受高压状态下作为有源区到芯片边沿过渡的区域(即终端区)。终端区至关重要,不 仅关系器件能否达到额定的击穿电压,更关系到器件开关过程和非正常工作情况的可靠性 问题。 0005 对于一个Super-Junction结构的器件,外延层浓度是相同击穿电压等级的 VDMOSEFT的大约1020倍,这根据工艺条件确定。通过经典的泊松方程知道:PN结某 一侧耗尽层的宽度是跟该侧杂质浓度的平方根。
10、成反比的,所以当浓度增加到10倍时耗尽 层宽度会压缩到增加之前的大约1/3.在临界电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必须有效地增加耗 尽层宽度以满足额定的击穿电压值。在Super-Junction的有源区内,通过相邻的纵向PN 结的耗尽层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建立一个足够宽并且完全的耗尽层。如果没有终端结构,在 Super-Junction器件最外围的PN结的外侧在没有其他纵向的PN结来与之结合完成一个有 效的完全耗尽层;一旦不能有效的形成耗尽层,那么电场必然在此集中,要实现额定击穿电 压将不可能。本发明通过在终端表面增加场板,承受高电压时在表面引入额外电荷,将其表 面电场分散到整个终端,抑制局部的电场集中,从。
11、而实现要求的击穿电压。 0006 关于Super-Junction器件的终端结构比较流行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改变P/N 柱宽度和/或间距的方式来满足终端的电荷平衡,这种方式设计非常的困难,因为其中一 个宽度或者间距的改变会影响终端整体的电荷平衡状态;而且在深槽关于中实现也比较困 难,因为改变了槽的深度比;另一种是采用深而宽的槽隔离,槽内一般填充绝缘介质材料, 这在工艺上是个巨大的挑战。 说 明 书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2/5页 4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设计、不会额外增加工艺难度、 成本更有优势的一种半导体大功率器件。
12、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本发明制作的大功率器件不增 加额外的工艺步骤和保证足够高的良品率,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Super-Junction器件的 终端问题。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有源区外 围引入环状的PN柱,紧邻中心的有源区,数个等宽等间距的P/N柱由内向外依次紧密排列, P/N柱的宽度和间距完全和有源区P/N柱一样;由一定宽度的金属和/或多晶构成的场板 也由内向外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排列,并通过接触孔与相应的P或者N柱相连接。通过适当 增加或减少终端P/N柱的数量,同时相应的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场板数量,即可以在对场板 长度及间距稍作调整的情况下满足不同额。
13、定击穿电压的器件。该理论完全基于电荷平衡原 理,所以不仅适用于Super-Junction器件,即使是Semi Super-Junction器件,该结构也完 全适用。 0009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大功率器件的结构中有源区表面结构为包括平面 栅和槽型栅的DMOSFET结构,在整个器件范围内所有的P/N柱均具有相同的宽度、间距和深 度。 0010 本发明制作方法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其制作步骤包括:第一步,在第一 类导电类型的衬底上生长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外延层;第二步,采用离子刻蚀方式在外 延层中开槽,槽体深度不超过外延层的厚度;第三步,在槽内生长第二类导电类型的硅外延 层;第四步。
14、,表面平坦化得到具有相间的P/N柱的半成品;第五步,在上述半成品上按照金 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结构进行加工,得到器件成品;上述外延层中开设有数个等宽 等间距的槽,并且槽依次排列。 0011 本发明制作方法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其制作步骤包括:第一步,在第一 类导电类型的衬底上多次生长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外延层;并在每一次外延层生长之 后,在特定的区域内注入杂质离子形成第二类导电材料;第二步,进行退火与推结,令注入 的离子扩散并连成一片,形成相间的P/N柱半成品;第三步,在上述半成品上按照金属氧化 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结构进行加工,得到器件成品;上述多次注入杂质离子的区域相互之 间为等宽、。
15、等间距,并依次排列。 0012 进一步而言,上述两种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大功率器件包括N型半导 体器件和P型半导体器件,其中制作N型半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一类导电类型材料为:掺N 型杂质硅或者掺N型杂质的其他半导体材料,所述的第二类导电类型材料为:掺P型杂质硅 或者掺P型杂质的其他半导体材料;制作P型半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一类导电类型材料、第 二类型材料与上述N型半导体器材相反。 0013 本发明是一种在不改变槽深、槽宽和槽间距前提下加入场板的结构,较之传统的 终端结构,它在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两方面都更具有优势。在关断的状态,当器件承受大的 电压,场板在电场的作用下积累电荷,抑制了电场的集。
16、中,完成了电荷平衡的工作,从而在 终端中有效地形成耗尽层,实现要求的击穿电压;在开启状态,PN结耗尽层很薄,电流经过 第一类导电区域和沟道从一电极到达另一电极。 说 明 书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3/5页 5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第一种普通Super-Junction半导体器件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第二种普通Super-Junction半导体器件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a-4b是本发明的版图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的仿真结果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1衬底 2外延层 3P柱区域 。
17、4Body区 0021 5源极区 6栅极 7终端区第二类导电材料 8栅极BUS 0022 9场板 10绝缘材料 0023 I表示第一类导电类型半导体材料; 0024 II表示第二类导电类型半导体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大功率器件可以是N型半导体器件或者P型半导体器件,其中制作N型半 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一类导电类型材料为:掺N型杂质硅或者掺N型杂质的其他半导体材 料,所述的第二类导电类型材料为:掺P型杂质硅或者掺P型杂质的其他半导体材料;制作 P型半导体器件所采用的第一类导电类型材料、第二类型材料与上述N型半导体器材相反。 以下说明中,假定I为N型单晶硅材料,II为P型单晶硅材料。。
18、 0026 见图1、2所示,这是目前普通的Super-Junction半导体器件结构示意图,其包括: 衬底1和外延层2、位于外延层2中的P/N柱、源极区5和P-Body区4,以及6栅极、栅板 BUS 8和10绝缘材料。其中,I为N型单晶硅材料,II为P型单晶硅材料。 0027 见图3,本发明的器件采用MOSFET(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结构,其包括: 衬底1和外延层2、位于外延层2中的P/N柱、源极区5和P-Body区4,其中,在终端区引入 环状的P/N柱,紧邻中心的有源区,数个等宽等间距的P/N柱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由金属和 /或多晶硅构成的场板由内向外间隔排列,并通过接触孔与相应的P柱。
19、连接。 0028 其中有源区包括:P柱区域3、P-Body区域4、源极区5和栅极6;终端区包括:P柱 区域7、栅极BUS 8和场板9。栅极BUS 8也采用金属和/或多晶构成。 0029 具体实施方式以Super-Junction结构为主体分为两种。这里以N型硅器件为例。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第一步,在N+衬底上生长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外延层; 0031 第二步,采用离子刻蚀方式在外延层中开槽,槽体深度不超过外延层的厚度; 0032 第三步,在槽内生长P型硅外延层; 0033 第四步,表面平坦化得到具有相间的P/N柱的半成品; 0034 第五步,在上述半成品上按照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
20、晶体管结构进行加工,得到 器件成品; 0035 上述外延层上开设有数个等宽等间距的槽,并且槽依次排列。 0036 本方法采用的是深槽工艺,简而言之该方法是首先在低阻的N+衬底1上外延N型 说 明 书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4/5页 6 硅,然后刻蚀深槽并在槽内生长P型硅,表面平坦化之后完成表面的普通DMOSFET结构,终 端的场板属于普通DMOSFET结构的一部分。 0037 本发明还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8 第一步,在N+衬底上多次生长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同的外延层;并在每一次外延层 生长之后,在特定区域内注入杂质离子形成第二类导电材料;。
21、 0039 第二步,进行退火与推结,令注入的离子扩散并连成一片,形成相间的P/N柱半成 品; 0040 第三步,在上述半成品上按照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结构进行加工,得到 器件成品; 0041 上述衬底上多次延层并且注入杂质离子的区域相互之间为等宽、等间距,并依次 排列。 0042 上述方法是多次外延多次注入工艺,简而言之,是将整个Super-Junction结构层 分为几次外延完成,在每一次外延之后在需要的区域注入P型杂质,所有外延与注入完成 之后通过退火和推结,使得各次注入的P型杂质连为一体形成P柱,最后同样是完成普通 DMOSFET结构。 0043 本发明制作采用场板终端结构的Sup。
22、er-Junction器件可以基于硅基以及达到于 硅基相同性能或者更优越性能的任何材料。 0044 在制作本发明过程中,电荷平衡在Super-Junction结构中至关重要,掺杂浓度会 直接影响到器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和导通电阻,所以对掺杂浓度把握需要十分谨慎,必 须在工艺可控的范围之内。 0045 (1)本发明通过器件终端区域增加一定数量一定长度的场板,承受电压时在 终端表面引入额外的电荷以使得整个器件能够达到理想的电荷平衡,能够建立起完整 的耗尽层,达到额定的击穿电压值。本发明除了在设计上思路简单明晰;整个器件对 Super-Junction结构层没有任何苛刻的要求:传统的Super-Ju。
23、nction器件的终端必须调 整P/N柱宽度或者P/N柱间距,这对于主流的深槽工艺要求异常苛刻;完全一致的槽宽和完 全一致的间距保证了对工艺的要求最低,提高了对工艺的容忍度,从而能保证高的稳定性、 良品率和可靠性。 0046 (2)本发明适用于不同的制作工艺:在深槽工艺中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本发明也 适用于与多次外延多次离子注入的工艺,而且设计会变得更加简单,更容易处理器件四个 角的电荷平衡问题。 0047 (3)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击穿电压的器件,在面积最省的前提下只需要适当增加或 者减少终端P/N柱环和场板数量。 0048 (4)本发明结构中P/N柱的数量、具体宽度和间距根据实际的工艺能力和设计。
24、需 求而定,P/N柱的掺杂浓度由P/N柱的宽度、间距和工艺精确度共同决定,目前一般在1 4e15/cm 3 量级。Super-Junction的发展方向是P/N柱的宽度和间距更小,掺杂浓度更高,从 而在不影响击穿电压的前提下电阻更小。当工艺能力提高时,例如当深槽工艺中槽的深宽 比可以做得更大,或者离子注入剂量的精度更高,对于一定击穿电压的器件P/N柱的宽度 和间距就可以更小,掺杂浓度就可以更高。而对于本发明结构的终端只需要做简单的改变: 第一是按比例缩小场板的宽度和间距;第二是增加终端P/N柱和场板的数量以满足终端整 说 明 书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5/5。
25、页 7 体宽度保持不变,保持电场分布基本不变。 0049 本终端结构同样适用于Semi Super-Junction器件和采用了Super-Junction结 构的IGBT器件。 0050 见图4a、4b所示,这是本发明结构的版图示意图:其中图4a:适用于条形元胞的版 图结构,图4a中颜色较深的为P型掺杂区域,浅色区域表示多晶或者/和金属场板。图4b 是图4a的一种变形,其适用于方形/圆形/六角形元胞的版图结构。 0051 见图5所示,这是本发明结构仿真效果图。 说 明 书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1/3页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2/3页 9 图3 图4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6956 A CN 102446978 A 3/3页 10 图4b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695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