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084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11 C N 1 0 2 4 0 8 4 6 2 A *CN102408462A* (21)申请号 201110396176.X (22)申请日 2011.12.02 C07H 17/08(2006.01) C07H 1/06(2006.01) C12P 19/62(2006.01) C12R 1/465(2006.01) (71)申请人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 园区南二路 (72)发明人邹太平 王利春 刘思川 梁隆 程志鹏 邓芸 黄海玉 (74)专利代理机构北。
2、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代理人张韬 (54) 发明名称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红霉素发酵液加氢氧化钠 调pH值,过滤,浓缩,重结晶得硫氰酸红霉素。本 发明方法有机溶剂使用量大为减少,生产成本降 低,减少了废渣的产生,有利于环保及生产安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CN 102408466 A 1/3页 2 1.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
3、发酵液浓度为5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7.59.0, 采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得到红霉 素浓缩液; (2)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0.2kg的5 20硫氰酸钠溶液,用208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5.57.0,结晶析出硫氰酸红 霉素,固液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照1118 比例加入丙酮,用浓度为5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510.5,将硫氰酸红霉 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取丙酮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0.2kg的520 硫氰酸钠溶液,用2080冰醋酸溶液调p。
4、H至5.57.5,按溶解液体积的13倍加入 4560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035,采用变频电机缓慢搅拌10分钟,再静置降温 0.52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离心机中分别用丙 酮、4560纯化水淋洗,离心分离直到母液排出,干燥,即得硫氰酸红霉素成品; 红霉素发酵液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的: (1)红霉素种子液培养:母斜面孢子制备:将冷冻保存在砂土管中的红霉素链霉菌 (产生菌)孢子接种于经灭菌的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3234条件下,培养79天; 子斜面孢子制备:将母斜面孢子,接种于经灭菌的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3234条件下, 培养79天;种子培养:将子斜面孢子,接种于经灭菌。
5、的种子培养基,经过三级种子扩 大培养,得到红霉素种子液; (2)发酵:将红霉素种子液按1020体积比接种于经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 气并开启搅拌,添加营养物质,经过710天培养,得红霉素发酵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8.08.4,采 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得到红霉素 浓缩液。 (2)重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8kg的10的硫 氰酸钠溶液,用5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6.06.5,结晶。
6、析出硫氰酸红霉素,固液混合 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照14比例加入丙酮,用浓度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810.0,将硫氰酸红霉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分离,分 去下层母液取丙酮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8kg的10的硫氰酸钠溶液,用50冰 醋酸溶液调pH至6.5,按溶解液体积的1.5倍加入5055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5 30,采用变频电机缓慢搅拌10分钟,静置降温1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湿 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分别用丙酮、5055纯化水在离心机中淋洗,干燥,即得硫氰酸红 霉素成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
7、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用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7.88.2,采 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得到红霉素 浓缩液。 (2)重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kg的15的硫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08462 A CN 102408466 A 2/3页 3 氰酸钠溶液,用4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6.06.5,结晶析出硫氰酸红霉素,固液混合 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照13比例加入丙酮,用浓度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69.8,将硫氰酸红霉素转化。
8、成红霉素碱,静置,取丙酮 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kg的15的硫氰酸钠溶液,用40冰醋酸溶液调pH至 6.5,按溶解液体积的1.0倍加入5055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530,采用变频电 机缓慢搅拌10分钟,静置降温1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 湿品分别用丙酮、5055纯化水在离心机中淋洗,干燥,即得硫氰酸红霉素成品。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霉素母斜面孢子制备培养基是由下述组分组成:淀粉0.11.0重量份、玉米浆 0.050.2重量份、琼脂0.11.0重量份、葡萄糖0.11.0重量份、氯化钠0.52.0 重量份、氯。
9、化钙0.11.0重量份,自来水配制。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霉素子斜面 孢子制备培养基是由下述组分组成:淀粉0.11.0重量份、玉米浆0.050.2重量份、琼 脂0.11.0重量份、葡萄糖0.11.0重量份、氯化钠0.52.0重量份、氯化钙0.1 1.0重量份、用自来水定容到100体积份。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霉素一级种 子扩大培养基组成:黄豆粉24重量份、淀粉12重量份、CaCO 3 0.60.8重量份、糊精 12重量份、硫铵0.20.4重量份、玉米浆14重量份、植物油0.51重量份、用自 来水定容到100。
10、体积份。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霉素一级种 子扩大培养温度为3234,培养时间为4896小时。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霉素二、三级 种子扩大培养基组成为:黄豆粉2.04.5重量份、淀粉2.54.0重量份、CaCO 3 0.50.7 重量份、氯化钠0.40.6重量份、糊精2.54.0重量份、硫铵0.10.3重量份、玉米浆 12重量份、植物油0.81.5重量份、消沫剂00.02重量份、用自来水定容到100体 积份。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霉素二、三级 种子扩大培养温度为32。
11、34,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霉素发酵 培养基组成为:黄豆粉3.55.5重量份、淀粉2.04.0重量份、硫铵0.080.15重量 份、CaCO 3 0.61.0重量份、植物油0.51.0重量份、消沫剂0.0050.02重量份、用自 来水定容到100体积份。 11.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红霉素发酵 培养基中添加的营养物质组成为:液糖1050重量份、植物油110重量份、正丙醇溶液 0.55重量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糖为20 70葡萄糖溶液。 1。
1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丙醇溶液为 2070正丙醇溶液。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08462 A CN 102408466 A 3/3页 4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沫剂为聚氧 丙烯甘油和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08462 A CN 102408466 A 1/6页 5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一次水 相结晶及丙酮重结晶工艺,属医药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
13、2 红霉素是1952年从红色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碱性抗生素,红霉素具 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 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淋球菌、螺旋杆 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也有相当的抑制作用。我国 从1957年试制成功并逐步投入大生产。 0003 目前红霉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溶剂萃取法,所用萃取溶剂为乙酸丁酯,即在碱性 条件下从发酵滤液中用乙酸丁酯萃取,再经其他处理而得最终结晶产品。该工艺主要缺点 是:乙酸丁酯萃取时溶剂消耗量大。专利CN95105997.1公开了“大。
14、环内酯类抗生素萃取工 艺”,该工艺中,发酵滤液采用萃取剂八碳醇(正辛醇、异辛醇或仲辛醇)和稀释剂(正 己烷、环己烷、正庚烷、磺化煤油或加氢煤油)进行萃取,萃取液用醋酸和醋酸钠缓冲液进 行反萃取。该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且用发酵滤液直接萃取,所需有机溶剂需要量大,不利于 环境保护及操作安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的硫氰酸红霉素的一次水相结 晶及丙酮重结晶工艺。 0005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用浓度为5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7.5 9.0。
15、,采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得到 红霉素浓缩液; 0008 (2)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0.2kg的 520硫氰酸钠溶液,用208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5.57.0,结晶析出硫氰 酸红霉素,固液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照11 18比例加入丙酮,用浓度为5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510.5,将硫氰 酸红霉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取丙酮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0.2kg的5 20硫氰酸钠溶液,用2080冰醋酸溶液调pH至5.57.5,按溶解液体积的13倍 加入。
16、4560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035,采用变频电机缓慢搅拌10分钟,再静置 降温0.52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离心机中分别 用丙酮、4560纯化水淋洗,离心分离直到母液排出,干燥,即得硫氰酸红霉素成品。 0009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优选如下步骤: 说 明 书CN 102408462 A CN 102408466 A 2/6页 6 0010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8.08.4, 采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得到红霉 素浓缩液。 0011 (2)重结晶:将。
17、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8kg的10 的硫氰酸钠溶液,用5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6.06.5,结晶析出硫氰酸红霉素,固液 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照14比例加入丙酮,用浓 度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810.0,将硫氰酸红霉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分 离,分去下层母液取丙酮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8kg的10的硫氰酸钠溶液,用 50冰醋酸溶液调pH至6.5,按溶解液体积的1.5倍加入5055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 2530,采用变频电机缓慢搅拌10分钟,静置降温1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氰酸红 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分别用丙。
18、酮、5055纯化水在离心机中淋洗,干燥,即得硫 氰酸红霉素成品。 001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优选如下步骤: 0013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用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7.88.2, 采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得到红霉 素浓缩液。 0014 (2)重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kg的15 的硫氰酸钠溶液,用4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6.06.5,结晶析出硫氰酸红霉素,固液 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照13比例加入丙酮,用浓 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
19、节pH为9.69.8,将硫氰酸红霉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取 丙酮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kg的15的硫氰酸钠溶液,用40冰醋酸溶液调pH 至6.5,按溶解液体积的1.0倍加入5055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530,采用变频 电机缓慢搅拌10分钟,静置降温1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 素湿品分别用丙酮、5055纯化水在离心机中淋洗,干燥,即得硫氰酸红霉素成品。 0015 所述红霉素发酵液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的: 0016 (1)红霉素种子液培养:母斜面孢子制备:将冷冻保存在砂土管中的红霉素链 霉菌(产生菌)孢子(本发明使用的红霉素链霉菌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商业。
20、上广 泛销售的菌种,GIM编号:GIM4.14,其他编号:AS4.198),接种于经灭菌的斜面培养基上,在 温度3234条件下,培养79天;子斜面孢子制备:将母斜面孢子,接种于经灭菌的 斜面培养基上,在温度3234条件下,培养79天;种子培养:将子斜面孢子,接种 于经灭菌的种子培养基,经过三级种子扩大培养,得到红霉素种子液; 0017 (2)发酵:将红霉素种子液按1020体积比接种于经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 菌空气并搅拌1530小时,添加营养物质,经过710天培养,得红霉素发酵液。 0018 上述母斜面孢子制备培养基是由下述组分组成:淀粉0.11.0重量份、玉米浆 0.050.2重量份、琼脂0。
21、.11.0重量份、葡萄糖0.11.0重量份、氯化钠0.52.0 重量份、氯化钙0.11.0重量份、用自来水定容到100体积份。 0019 上述子斜面孢子制备斜面培养基是由下述组分组成:淀粉0.11.0重量份、玉 米浆0.050.2重量份、琼脂0.11.0重量份、葡萄糖0.11.0重量份、氯化钠0.5 2.0重量份、氯化钙0.11.0重量份、用自来水定容到100体积份。 说 明 书CN 102408462 A CN 102408466 A 3/6页 7 0020 上述一级种子扩大培养条件为:(1)培养基组成:黄豆粉24重量份、淀粉12 重量份、CaCO 3 0.60.8.重量份、糊精12重量份、。
22、硫铵0.20.4重量份、玉米浆1 4重量份、植物油0.51重量份、用自来水定容到100体积份;(2)温度为3234;(3) 培养时间4896小时; 0021 上述二、三级种子扩大培养条件为:(1)培养基组成:黄豆粉2.04.5重量份、淀 粉2.54.0重量份、CaCO 3 0.50.7重量份、氯化钠0.40.6重量份、糊精2.54.0 重量份、硫铵0.10.3重量份、玉米浆12重量份、植物油0.81.5重量份、消沫剂 00.02重量份、用自来水定容到100体积份;(2)温度为3234;(3)培养时间24 48小时。 0022 上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黄豆粉3.55.5重量份、淀粉2.04.0重量。
23、份、硫铵 0.080.15重量份、CaCO 3 0.61.0重量份、植物油0.51.0重量份、消沫剂0.005 0.02重量份、用自来水定容到100体积份。 0023 上述添加营养物质组成为:液糖1050重量份、植物油110重量份、正丙醇溶 液0.55重量份。 0024 上述植物油为: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莪术油、 大蒜油、沙棘油、当归油、生姜油、连翘油、紫苏油、陈皮油、蓖麻油、薄荷油、肉豆蔻油中的任 一种。 0025 所述的植物油优选为大豆油、菜籽油中的任一种。 0026 所述的液糖为2070葡萄糖溶液。 0027 所述的正丙醇溶液为2070正丙醇溶液。 0。
24、028 所述的消沫剂为聚醚类消沫剂。 0029 所述的聚醚类消沫剂为聚氧丙烯甘油和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的组合物。 0030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的硫氰酸红霉素制备方法相比的进步性如下: 0031 1、陶瓷膜过滤未添加硫酸锌、聚合氯化铝等絮凝物,微生物生长繁殖不会受到金 属离子抑制,所得滤渣的生化性大为提高,易于开发成有机复合肥和沼气,减少废渣产生; 同时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0032 2、未使用板框,生产现场无需冲洗板框和清洗滤布,场地无水无渣,实现清洁生 产。 0033 3、采用纳滤膜浓缩工艺后,红霉素的提取浓缩不再使用乙酸丁酯等溶媒对红霉素 进行萃取浓缩,有机溶媒的使用和周转量。
25、大为减少,企业的安全生产更有保证,无须对提取 后的生产废水进行蒸馏回收乙酸丁酯。 0034 4、采用纳滤浓缩后,纳滤膜渗透水除有微量的无机盐外,无其它有机物,可作陶瓷 膜机组的套用水和机组洗涤用水,节约资源。 0035 5、采用一次结晶后,用少量的丙酮重结晶提纯,红霉素A组分可高达90,硫氰酸 红霉素的品质大为提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大为减少,有利于环保及生产安全。 0036 以下的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 式限制本发明。 0037 实验例1对比试验 说 明 书CN 102408462 A CN 102408466 A 4/6页 8 0038 现有硫氰酸红霉。
26、素制备方法: 0039 发酵液放罐后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8.08.4,之后加入4的 硫酸锌絮凝,絮凝后用板框过滤除去固形物,滤液用冰醋酸溶液调节至pH6.06.5,再用 乙酸丁酯等复合溶媒萃取,溶媒相加入硫氰酸钠和冰醋酸,使硫氰酸红霉素结晶出来,晶体 经过洗涤、烘干,即得硫氰酸红霉素。 0040 本发明硫氰酸红霉素制备方法: 0041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除渣后,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 8.08.4,采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 得到红霉素浓缩液。 0042 (2)重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加入10的。
27、硫氰酸钠溶液(每十亿单位 红霉素加入0.18kg的10硫氰酸钠溶液),用5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6.06.5,结 晶析出硫氰酸红霉素,固液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 照14比例加入丙酮,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810.0,将硫氰酸红 霉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取丙酮溶液,加入10的硫氰酸钠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 入0.18kg的10硫氰酸钠溶液),用50冰醋酸溶液调pH至6.5,按溶解液体积的1.5倍 加入5055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530,停搅拌,静置1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 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分别用丙酮、5055纯化水淋洗,干。
28、燥,即得硫氰酸 红霉素成品。 0043 表一硫氰酸红霉素制备方法的比较 0044 0045 通过表一可知:本发明所用陶瓷膜过滤未添加硫酸锌、聚合氯化铝等絮凝物,减少 了有机物的用量,同时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未使用板框,生产现场无需冲洗板框和清洗滤 布,场地无水无渣,实现清洁生产;采用纳滤膜浓缩工艺后,红霉素的提取浓缩不再使用醋 酸丁酯等溶媒对红霉素进行萃取浓缩,有机溶媒的使用和周转量大为减少;采用纳滤浓缩 后,纳滤膜渗透水除有微量的无机盐外,无其它有机物,可作陶瓷膜机组的套用水和机组洗 涤用水,节约资源;采用一次结晶后,用少量的丙酮重结晶提纯,红霉素A组分可高达90, 硫氰酸红霉素的品质大为提。
29、高。 0046 下述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0047 实施例1:红霉素发酵液的制备 0048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除渣后,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 8.08.4,采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 得到红霉素浓缩液。 0049 (2)重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加入10的硫氰酸钠溶液(每十亿单位 红霉素加入0.18kg的10硫氰酸钠溶液),用5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6.06.5,结 晶析出硫氰酸红霉素,固液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 说 明 书CN 102408462 A CN 1。
30、02408466 A 5/6页 9 照14比例加入丙酮,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810.0,将硫氰酸红 霉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取丙酮溶液,加入10的硫氰酸钠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 入0.18kg的10硫氰酸钠溶液),用50冰醋酸溶液调pH至6.5,按溶解液体积的1.5倍 加入5055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530,停搅拌,静置1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 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分别用丙酮、5055纯化水淋洗,干燥,即得硫氰酸 红霉素成品。 0050 红霉素发酵液的制备 0051 (1)红霉素种子液培养:母斜面孢子制备:将冷冻保存在砂土管中的红霉素链 霉菌(产生菌)孢子。
31、,接种于经灭菌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组成:淀粉0.2g,玉米浆0.1g, 琼脂0.2g,葡萄糖0.8g,氯化钠1.5g,氯化钙0.8g,用自来水定容到100ml;在温度34条 件下,培养8天;子斜面孢子制备:将母斜面孢子,接种于经灭菌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 组成为:淀粉0.2g,玉米浆0.15g,琼脂0.6g,葡萄糖0.2g,氯化钠0.8g,氯化钙0.8g,用自 来水定容到100ml;在温度34条件下,培养8天;种子培养:将子斜面孢子,接种于经灭 菌的种子培养基,经过三级种子扩大培养,得到红霉素种子液; 0052 (2)发酵:将红霉素种子液按20比例接种于经灭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组成为: 黄豆。
32、粉5.0g,淀粉2.5g,硫铵0.15g,CaCO 3 0.7g,菜籽油0.9g,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0.005g, 用自来水定容到100ml;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在15小时添加60葡萄糖溶液40g,菜籽油 5g,30正丙醇1g,经过7天培养,得红霉素发酵液。 0053 一级种子扩大培养基组成优选为:黄豆粉2g,淀粉2g,CaCO 3 0.75g,糊精1g,硫铵 0.4g,玉米浆3g,菜籽油0.8g,用自来水定容到100ml。 0054 二,三级种子扩大培养基组成:(1)培养基组成:黄豆粉4g,淀粉3g,CaCO 3 0.5g,氯 化钠0.4g,糊精4g,硫铵0.3g,玉米浆1g,菜籽油0.8g。
33、,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0.01g,用自来 水定容到100ml。 0055 实施例2: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0056 (1)发酵液浓缩:红霉素发酵液除渣后,用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为 7.88.2,采用50nm100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过滤液用200分子量的纳滤膜进行浓缩, 得到红霉素浓缩液。 0057 (2)重结晶:将红霉素浓缩液置于结晶罐,加入15的硫氰酸钠溶液(每十亿单位 红霉素加入0.15kg的15硫氰酸钠溶液),用4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6.06.5,结 晶析出硫氰酸红霉素,固液混合物经离心分离得硫氰酸红霉素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粗品按 照13比例加入丙酮,用浓度为15的氢。
34、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9.69.8,将硫氰酸红 霉素转化成红霉素碱,静置,取丙酮溶液,加入15的硫氰酸钠溶液(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 入0.15kg的15硫氰酸钠溶液),用40冰醋酸溶液调pH至6.5,按溶解液体积的1.0倍 加入5055纯化水,控制结晶温度2530,停搅拌,静置2小时进入离心机分离得硫 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分别用丙酮、5055纯化水淋洗,干燥,即得硫氰酸 红霉素成品。 0058 红霉素发酵液的制备 0059 (1)红霉素种子液培养:母斜面孢子制备:将冷冻保存在砂土管中的红霉素链 霉菌(产生菌)孢子,接种于经灭菌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组成为:淀粉0.5g,玉米浆 说 明 。
35、书CN 102408462 A CN 102408466 A 6/6页 10 0.1g,琼脂0.5g。葡萄糖0.5g,氯化钠1g,氯化钙0.5g,用自来水定容到100ml;在温度34 条件下,培养9天;子斜面孢子制备:将母斜面孢子,接种于经灭菌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 基组成为:淀粉0.4g,玉米浆0.2g,琼脂0.4g,葡萄糖0.4g,氯化钠1.5g,氯化钙1.0g,用自 来水定容到100ml;在温度34条件下,培养9天;种子培养:将子斜面孢子,接种于经灭 菌的种子培养基,经过三级种子扩大培养,得到红霉素种子液; 0060 (2)发酵:将红霉素种子液按10比例接种于经灭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组成为。
36、: 黄豆粉4.5g,淀粉3.0g,硫铵0.12g,CaCO 3 0.gg,大豆油0.7g,聚氧丙烯甘油0.01g,用自来 水定容到100ml;通入无菌空气并搅拌20小时,添加40葡萄糖溶液20g,大豆油4g,60 正丙醇溶液2g,经过8天培养,得红霉素发酵液。 0061 一级种子扩大培养条件为:(1)黄豆粉3g,淀粉1.5g,CaCO 3 0.7g,糊精1.5g,硫铵 0.3g,玉米浆2g,大豆油0.7g,用自来水定容到100ml;(2)温度为33;(3)培养时间70小 时; 0062 二,三级种子扩大培养条件为:(1)培养基组成:黄豆粉3.5g,淀粉3.2g, CaCO 3 0.6g,氯化钠0.5g,糊精3.2g,硫铵0.2g,玉米浆1.5g,大豆油1.1g,聚氧丙烯甘油 0.005g,用自来水定容到100ml;(2)温度为3234;(3)培养时间2448小时。 说 明 书CN 10240846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