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行 3D 模式选择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现立体影像的装置及方法,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再现各种 3D 模 式的立体影像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 随着对于立体影像业务的关注逐渐增加, 正在不断开发出提供立体影像的 装置。体现这种立体影像的方式中, 有立体 (Stereoscopic) 方式。
立体方式的基本原理在于, 向人的左眼和右眼分离输入与人的左眼和右眼相互直 交地进行排列的影像, 在人的头脑中结合分别输入到左眼和右眼的影像, 来生成立体影像。 此时, 影像相互直交地进行排列, 是指各个影像互不干扰。
作为用于排除干扰的具体方法, 有偏光方式、 时间序列 (time-sequential) 方式 以及光谱 (spectral) 方式。
首先, 偏光方式是利用偏光滤波器来分离各个影像的方式。即, 应用与用于左眼 (left eye) 的影像和用于右眼 (right eye) 的影像相互直交的偏光滤波器, 从而向左右的 视野输入通过偏光滤波器滤波后的分别不同的影像。时间序列方式是指交替显示左右影 像, 使得用户佩戴的主动式眼镜 (active glasses) 与交替显示的影像同步, 来分离各个影 像的方法。即, 当影像交替显示时, 与其同步的主动式眼镜 (active glasses) 的快门, 仅开 放需要输入相应影像的视野, 而隔断其他视野, 从而分离左右影像来进行输入。
另一方面, 光谱 (spectral) 方式是指通过具有 RGB 光谱互不重叠的光谱频带的光 谱滤波器来对左右影像进行投影 (projection) 的方法。对于如此投影的左右影像, 用户佩 戴安装有仅通过对于左右影像设定的光谱区域的光谱滤波器 (spectral filter) 的被动式 眼镜 (passive glasses), 从而分离左右影像并接受。
但是,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以往的立体影像体现方法而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中存 在着多种 3D 模式, 如果不能识别这种 3D 模式, 则无法正常体现出立体影像。
特别是, 就显示立体影像的 3D TV(3-Dimensional Television, 三维电视 ) 而言, 如果不能实现适当识别这种 3D 模式来进行与此对应的显示输出的格式化, 则无法正常显 示立体影像。因此, 就 3D TV 而言, 需要确认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来与此对应地 对立体影像数据进行格式化。但是, 目前还未实现 3D TV 确认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来与相应模式对应地形成立体影像的方法。
因此, 就未能确认这种状况的用户而言, 因不适合的 3D 模式而出现无法正常观看 立体影像的问题。并且, 为了掌握而设定与应用于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对应的模式, 目前 处于用户遭受许多不便的状况。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确认适合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确认适合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 并 能够快速将设定变更为相应模式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确认及设定适合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 信号的 3D 模式, 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利用方便性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及方法。
技术解决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于立体影像进行 3D 模式选择的立体 影像再现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格式化部, 其对于所输入的影像信号生成立体影像数据 并进行传送 ; 模式输入部, 其从用户接受想要再现的 3D 模式的选择 ; 以及用户输入处理部, 其使上述格式化部按照由上述用户输入的上述 3D 模式来生成上述立体影像数据。
优选地, 还具有显示部, 该显示部用于显示所接收的上述立体影像数据 ; 上述格式 化部对于所输入的上述影像信号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分别生成上述立体影像数据, 并 将上述立体影像数据传送到上述显示部, 以分别显示在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设定的规 定区域。
选择性地, 还具有存储部, 该存储部用于存储由上述格式化部生成的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的立体影像数据。 此时, 上述存储部与上述格式化部构成为一体。 更优选地, 上述格 式化部用于在上述显示部的整个画面上显示按照由上述用户输入的 3D 模式来生成的上述 立体影像数据。 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于立体影像进行 3D 模式选择的立体影像再现 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第一步骤, 对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 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来生成立体影像数据并进行传送 ; 第二步骤, 将所接收的上述立体影像数据分别显 示在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设定的规定区域 ; 以及第三步骤, 从用户接受想要再现的 3D 模 式的选择, 并基于该选择, 按照由上述用户输入的 3D 模式来生成上述立体影像数据。
并且,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于立体影像进行 3D 模式选择的立体影像再现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第一步骤, 对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进行与对普通的 2D 影像信 号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并将其与能够对于上述 3D 影像信号进行 3D 模式选择的画面一同进 行显示 ; 第二步骤, 从用户接受想要再现的上述 3D 模式的选择 ; 以及第三步骤, 按照由上述 用户输入的上述 3D 模式来生成立体影像数据并显示。
有利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及方法, 能够容易确认适合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 信号的 3D 模式。
并且, 根据本发明, 能够确认适合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 并能快速将 设定变更为相应模式。
并且, 根据本发明, 能够快速确认及设定适合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 因而能够提高用户的利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 1 的 (a) 是 表 示 所 输 入 的 3D 影 像 信 号 的 3D 模 式 中 的 帧 连 续 (Frame Sequential) 模式的图。图 1 的 (b) 是表示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并排 (side by side) 模 图 1 的 (c) 是表示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自顶向下 (Top-down) 模式的图。
式的图。 图 1 的 (d) 是表示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棋盘格 (Checker board) 模式的图。
图 1 的 (e) 是表示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水平交错 (interlaced) 模式的图。
图 1 的 (f) 是表示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垂直交错 (interlaced) 模式的图。
图 2 是说明以往的格式化部为了显示输出立体影像而对 3D 影像信号进行格式化 操作的图。
图 3 是表示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结构的框结构图。
图 4 表示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将按照各个不同的模式生成的立体影像数 据分别显示在显示部的规定区域的方法的一例。
图 5 是说明本发明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操作的操作流程图。
图 6 表示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利用 2D 影像画面确认及设定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的方法的一例。
图 7 表示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在画面显示能够输入向 2D 影像切换的选择 的 2D 切换区域的一例。
图 8 表示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在画面显示用于切换左影像和右影像的位 置的左 / 右影像切换选择区域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所谓 3-D 或 3D 这术语, 一般用在说明要再现具有深度的错视效果的三维视频的 视觉性表现或者显示技术。对于左眼的影像和右眼的影像, 观察者的视觉皮质 (visual cortex) 将两个影像解释为一个三维影像。
三维 (3D) 显示技术针对能够显示 3D 影像的装置采用 3D 影像处理及表现的技术。 选择性地, 为了给观察者有效提供三维影像能够显示 3D 影像的装置需要使用特殊的观察 装置。
作为能够显示 3D 影像的显示装置的例子, 能举出具有支持 3D 显示技术的适当的 硬件和 / 或软件的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 )、 数字 TV 屏幕、 计算机显示 器等。 作为特殊的观察装置的例子, 能举出特殊化眼镜、 护目镜、 头盔以及眼镜类 (eyewear) 等。
具体而言, 3D 影像显示技术有着立体照片 (anaglyph) 立体影像 ( 通常与被动 式红蓝眼镜一起使用 )、 偏光立体影像 ( 通常与被动式偏光眼镜一起使用 )、 交替帧排序 (alternate-frame sequencing)( 通常与主动式快门眼镜 / 头盔一起使用 )、 使用透镜 (lenticular) 或栅栏 (barrier) 屏幕的自动立体显示器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等。 下面要说明的多种技术思想及特征均能应用于这种立体影像显示技术。任何 3D 影像显示技术能够使用旋转或者交替操作的光学装置, 例如附着于滤色 盘 (wheel) 的分割偏光器 (segmented polarizer), 此时需要相互之间实现同步化。其他 3D 影像显示技术能够利用基于数字微镜装置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 DMD) 的数字 光处理器 (digital light processor ; DLP), 该数字微镜装置使用配置成与要显示的影像 的像素对应的四边形的、 能旋转的显微镜面 (micoroscopic mirror)。
另 一 方 面, 目 前, 各 类 企 业、 财团及机构正在开发出与立体影像的绘制 (rendering) 及 显 示 技 术 ( 特 别 是, 3D TV) 相 关 的 新 类 型 的 标 准, 作为其例子能举出 SMPTE(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 电影电视工程 师 协 会 )、 CEA(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消 费 电 子 协 会 )、 3d@Home 财 团、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 际 电 信 联 盟 ) 等。 除 此 之 外, DVB、 BDA、 ARIB、 ATSC、 DVD 论坛以及 IEC 等其他标准化集团也在参与中。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运动图像专家组 ) 正在参与具有多视点影像、 立体影像以及深度信息的二 维影像的 3D 影像编码, 目前, 正在进行对于 MPEG-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 高级视频 编码 ) 的多视点影像编译码器扩大 (Multiview Video Codec extension) 的标准化。立体 影像编码及立体分配格式化与色偏移 (anaglyph)、 像素次取样 (pixel sub-sampling)( 并 排 (side-by-side)、 棋盘格 (checkerboard)、 五点形 (quincunx) 等 ) 以及增强型视频编码 (enhanced video coding)(2D+Delta、 2D+ 元数据 (Metadata)、 具有深度信息的 2D) 相关。 在这里说明的技术思想及特征能够应用于这种标准。
并且, 在这里所记载的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征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在对于数字影像 或 3D TV 的影像的再现及显示环境的方面说明的 3D 影像显示技术相关。但是, 其详细内容 并非用以限定在这里说明的多种特征, 而能够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显示技术及装置。 例如, 3D TM TV 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 TV 广播, 还能应用于蓝光 (Blu-ray )、 单机游戏 (console)、 电缆、 IPTV 传送以及移动电话内容传递等, 在这种情况下, 应当与其他类型的 TV、 机顶盒、 蓝光装 TM 置 ( 例如, BD(Blu-ray Disk) 再现器 )、 DVD 再现器以及 TV 内容分流器相互兼容。
下面,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整个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 的结构元件。
为了形成立体影像, 而传送左影像和右影像时, 各影像在每秒钟传送 60 次以上的 帧。即, 以总 120Hz 以上的速度显示在画面时, 能够体现没有闪烁 (flickering) 现象的立 体影像。
此 时, 作 为 能 够 应 用 于 所 输 入 的 3D 影 像 信 号 的 3D 模 式, 有 帧 连 续 (Frame Sequential) 方式、 并排 (Side by Side) 方式、 自顶向下 (Top-down) 方式、 棋盘格 (Checker board) 方式以及交错 (Interlaced) 方式等。
下面, 将参照图 1 的 (a) 至图 1 的 (f) 对能够应用于这种 3D 影像信号的多种 3D 模式进行说明。图 1 的 (a) 至图 1 的 (f) 是表示应用于 3D 影像信号的多种 3D 模式的图。
首先, 图 1 的 (a) 是表示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帧连续 (Frame Sequential) 模式的图。
如图 1 的 (a) 所示, 帧连续 (Frame Sequential) 模式是将左影像和右影像分别作 为一个帧来依次交替定位的方法。
图 1 的 (b) 是表示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并排 (Side by Side) 模式的图。如图 1 的 (b) 所示, 并排 (Side by Side) 模式是分别对左影像和右影像以水平方 向进行 1/2 次取样 (sub sampling), 并将取样的左影像和右影像分别定位于左侧和右侧的 方法。
图 1 的 (c) 是表示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自顶向下 (Top-down) 模式的图。
如图 1 的 (c) 所示, 自顶向下 (Top-down) 模式是分别对左影像和右影像以垂直方 向进行 1/2 次取样 (sub sampling), 并将取样的左影像和右影像分别定位于上部和下部的 方法。
图 1 的 (d) 是表示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棋盘格 (Checker board) 模式的图。
如图 1 的 (d) 所示, 棋盘格 (Checker board) 模式是分别对左影像和右影像以垂 直及水平方向进行 1/2 次取样 (sub sampling), 并使取样的左影像的像素和右影像的像素 每隔一像素地交替定位的方法。
图 1 的 (e) 是表示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水平交错 (Interlaced) 模式的图。
如图 1 的 (e) 所示, 水平交错 (Interlaced) 模式是分别对左影像和右影像以垂直 方向进行 1/2 次取样, 并使取样的左影像的像素和右影像的像素每隔一个线地交替定位的 方法。 图 1 的 (f) 是表示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中的垂直交错 (Interlaced) 模式的图。
如图 1 的 (f) 所示, 垂直交错 (Interlaced) 模式是分别对左影像和右影像以水平 方向进行 1/2 次取样, 并使取样的左影像的像素和右影像的像素每隔一个线地交替定位的 方法。
通常, 在立体影像再现装置中的格式化部进行如下操作 : 接收具有上述多种模式 的 3D 影像信号, 为了对该 3D 影像信号进行立体影像显示输出, 而进行格式化, 然后传送至 LCD 面板等显示装置。
此时, 如果具有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和由格式化部进行的格式化的形式互不合 适, 立体影像就无法在显示装置中正常显示。图 2 正说明上述格式化部的操作。
图 2 是说明以往的格式化部为了显示输出立体影像而对 3D 影像信号进行格式化 操作的图。
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户容易确认上述 3D 影像信号的多种 3D 模式, 并且快速设定 为适合的模式的方法。
下面, 将参照图 3 对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图 3 是表示本 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结构的框结构图。
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包括 : 影像接收部 300, 其接收影像信号之后, 从中生 成 3D 影像信号 ; 格式化部 310, 其接收 3D 影像信号, 按照各个不同的模式进行格式化, 来生 成立体影像数据 ; 存储部 320, 其存储由格式化部 310 按照各个不同的模式生成的立体影像 数据 ; 输入处理部 330, 其从用户接受对于 3D 模式的选择, 基于该选择控制格式化部 310 ; 以及显示部 340, 其显示立体影像。
下面, 将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操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 影像信号接收部 300 从广播信号等空中电波或光盘等存储介质接收影像 信号之后, 从中生成 3D 影像信号。一般而言, 通过空中电波或光盘传送的影像数据以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系统的传送流方式进行格式化。
特别是,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2 是用于压缩高清视频的处理方 法, 广泛利用于如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 数字多功能光盘 ) 的存储介质、 卫星、 电 缆、 地波等数字 TV 广播、 个人用视频存储装置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PVR) 以及网络 上的视频传送等多种领域。
格式化部 310 对于所接收的 3D 影像信号, 按照各个不同的模式进行格式化, 来 生 成 立 体 影 像 数 据, 并 将 其 存 储 于 存 储 部 320。 即, 格 式 化 部 310 与 帧 连 续 (Frame Sequential) 模式、 并排 (Side by Side) 模式、 自顶向下 (Top-down) 模式、 棋盘格 (Checker board) 模式、 水平交错 (interlaced) 模式以及垂直交错 (interlaced) 模式等对应地对所 接收的 3D 影像信号进行格式化, 来生成立体影像数据, 并分别存储于存储部 320。
此时, 格式化部 310 进行格式化的 3D 模式的种类以初始值 (default) 存储于格式 化部 310。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从用户接收这种 3D 模式的种类。
并且, 格式化部 310 将存储于存储部 320 的各个不同模式的立体影像数据传送至 显示部 340, 然后显示在按照各个不同的模式设定的显示部 340 的规定区域。如上所述, 图 4 正表示将按照各个不同模式生成的立体影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 340 的规定区域的方法。
图 4 表示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将按照各个不同模式生成的立体影像数据 分别显示在显示部的规定区域的方法的一例。 此时, 显示各个不同模式的立体影像数据的显示部 340 的规定区域以初始值 (default) 进行存储。并且,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通过用户变更用于各个模式的规定 区域的结构。
另一方面, 在存储部 320 存储由格式化部 310 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生成的立 体影像数据。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不单独具备本发明的存储部 320, 而是与格式化部 310 构成为一体。 并且,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 在不具有存储部 320 的状态下, 格式化部 310 将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生成的立体影像数据直接传送至显示部 340 来进行显示。
从用户接受 3D 模式选择时, 用户输入处理部 330 基于该选择控制格式化部 310, 在 显示部 340 的整个画面显示用户所选的 3D 模式的立体影像数据, 中断处于其他 3D 模式的 立体影像数据的生成。
此时, 作为用户向用户输入处理部 330 输入 3D 模式的选择的装置, 能够利用输入 按钮或遥控器等。
在显示部 340 显示从格式化部 310 传送的立体影像数据。 作为显示部 340 的一例, 能够使用 LCD 面板。
其次, 将参照图 5 对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图 5 是说明本 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操作的操作流程图。
首先, 影像信号接收部 300 从广播信号等空中电波或光盘等存储介质接收影像信 号之后, 从中生成 3D 影像信号 ( 步骤 S500)。
格式化部 310, 对于由影像信号接收部 300 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 将上述 3D 影像信 号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进行格式化, 来生成立体影像数据, 并将其存储于存储部 320( 步 骤 S510)。
随后, 格式化部 310 将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生成的立体影像数据传送至显示部 340, 并分别显示在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设定的显示部 340 的规定区域 ( 步骤 S520)。
用户输入处理部 330 接受由用户通过输入按钮等输入的要显示的 3D 模式中需要 再现的 3D 模式 ( 步骤 S530)。
用户输入处理部 330 基于由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 对格式化部 310 进行控制, 将按 照用户所选的 3D 模式生成的立体影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 340 的整个画面, 另一方面, 中断 处于除此之外的模式的立体影像数据的生成 ( 步骤 S540)。
通过这种操作, 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能够快速确认及设定适合于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 并且, 能够据此提高用户的利用方便性。
另一方面,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首先, 将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以 2D 影像的 形式显示, 而不是将 3D 影像信号按照各个不同的 3D 模式进行格式化而显示, 然后, 通过显 示的 2D 影像的画面, 让用户在视觉上确认及设定相应 3D 模式。
如上所述, 图 6 正表示利用 2D 影像画面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图 6 表示本发明 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利用 2D 影像画面确认及设定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的方法的一例。
如图 6 所示, 如果通过与对普通的 2D 影像信号的处理相同的方式对 3D 影像信号 进行处理并显示在画面的上侧, 画面上侧的 2D 影像则会显示基于 3D 影像信号所具有的 3D 模式的画面结构。
例如, 如果 3D 影像信号具有并排 (Side by Side) 模式, 则在由此生成的 2D 影像 以左影像位于画面的左侧, 而右影像位于画面的右侧的状态显示。并且, 如果 3D 影像信号 具有自顶向下 (Top-down) 模式, 则在由此生成的 2D 影像中, 左影像则位于画面的上部, 而 右影像位于画面的下部。
因此, 用户能够通过这种 2D 影像的画面结构, 在视觉上确认所输入的 3D 影像信号 的 3D 模式, 随后, 用户选择显示在画面的下部的 3D 模式中与 2D 影像的结构一致的 3D 模式, 从而能够容易设定适合于 3D 影像信号的 3D 模式。
并且,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本发明还能通过用户的选择将 3D 影像切换为 2D 影像。即, 在显示成能够选择 3D 模式的画面显示另外的 2D 影像选择区域, 如果通过 2D 影 像选择区域选择切换为 2D 影像, 则终止显示 3D 影像, 并显示普通的 2D 影像。
如上所述, 图 7 正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将另外的 2D 影像选择区域显示 在画面的一例。图 7 表示在画面显示 2D 影像选择区域, 使得用户输入向 2D 影像切换的选 择的一例。由此, 用户能够选择 3D 影像或者选择普通的 2D 影像。
此时, 即能选择包含于 3D 影像信号的左影像或右影像中的任何一种来显示 2D 影 像, 或者也能显示对左影像及右影像进行插补 (interpolation) 处理来生成的 2D 影像。
另一方面, 作为本发明的还一实施例, 本发明在再现立体影像的过程中, 根据用户 的选择相互切换左影像和右影像的位置, 来生成立体影像。
即, 有时候, 在制作能够显示为 3D 影像的 3D 影像内容的过程中, 会出现构成 3D 影 像的左影像帧和右影像帧的位置未正常设定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左影像帧和右影像帧的位置相互替换, 因而左影像输入到人 的右眼, 而右影像则输入到人的左眼。其结果, 3D 影像的立体效果也体现成与原本的 3D 影 像内容相反, 致使用户感觉到 3D 影像画面的不协调。
在这种情况下, 本发明相互切换用于生成 3D 影像的左影像和右影像的位置, 来生 成 3D 影像, 从而调整因 3D 影像内容的设定有误而导致的画面的不协调。如上所述, 图 8 正表示在画面显示用于切换左 / 右影像的左 / 右影像切换选择区 域的一例。图 8 表示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在画面显示用于相互切换左影像和右影像 的位置的左 / 右影像切换选择区域的一例。此时, 左 / 右影像的切换通过切换 (toggle) 方 式进行操作。
如图 8 所示, 用户选择左 / 右影像切换选择区域, 从而本发明的立体影像再现装置 能够通过切换左影像和右影像的位置来生成立体影像。通过这种方法, 本发明的立体影像 再现装置能够调整因 3D 影像内容而导致的画面的不协调。
为了说明与本发明的各种层面相关的独创性思想, 而说明了多种实施例。 但是, 一 个特定实施例中的一个以上具体特征也能应用于一个以上的其他实施例。 在各实施例及与 其相关的附图中所说明的部分结构元件或步骤能够进行修改, 并能删除、 移动或包括追加 的结构元件和 / 或步骤。
这里说明的多种特征及技术思想能够以软件、 硬件、 固件、 中间件或其结合形态实 施。 例如, 用于体现本发明的立体影像的再现及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 存储于计算机可运行 (computer-executable) 介质的计算机程序 ( 通过计算机、 处理器及控制器等运行 ) 包括进 行多种工作的一个以上的程序代码段 (section)。 同样地, 用于体现本发明的立体影像的再 现及立体影像再现装置的、 存储于计算机可运行 (computer-executable) 介质的软件工具 ( 通过计算机、 处理器及控制器等进行 ) 包括进行多种工作的程序代码的一部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为了形成立体影像而构成的多种形态的设备, 即数字 TV、 LCD 显示装置、 个人用媒体再现器 (PMP)、 手机、 计算机显示器等显示立体影像的所有设备。
在这里说明的多种技术思想及特性, 能够在本发明的特征内以多种形态实施, 前 面说明的实施例只要不是明确揭示的情况, 就不局限于上述说明, 应当理解, 应在所附的权 利要求书的限定范围内广泛解释。因此, 属于这种范围或其等同替代内的所有变更及变形 应视为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