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式车棚.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3105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43153.0

申请日:

2015.06.19

公开号:

CN104947971A

公开日:

2015.09.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H 6/02申请公布日:20150930|||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H 6/02申请日:20150619|||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02

主分类号:

E04H6/02

申请人:

江苏新金磊钢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建明; 袁彬; 黄文强

地址:

214212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工业集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代理人:

李德溅; 夏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式车棚,包括主杆(1)、底座法兰(2),倾斜设置的主杆(1)上固定设置有平衡尾梁(3),平衡尾梁(3)的前端固定在主杆(1)上且通过法兰座(4)与顶棚(5)的尾端固定相连,平衡尾梁(3)尾端分别通过上拉筋(6)和下拉筋(7)与主杆(1)的顶端和底座法兰(2)相连以稳定平衡尾梁(3),同时主杆(1)的顶端通过斜拉筋(8)与顶棚(5)的前部固定相连以稳定顶棚(5)。本发明在倾斜设置的主杆分别通过上拉筋、下拉筋和斜拉筋分别强化固定平衡尾梁和顶棚,以及主杆与斜拉筋、主杆与上拉筋之间倾角的设置使得车棚受力均衡,投资小、占地空间小、使用寿命长且性能稳定,故适宜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斜拉式车棚,包括带有底座法兰(2)的主杆(1),其特征在于:倾斜设置的主杆(1)上固定设置有平衡尾梁(3),平衡尾梁(3)的前端固定在主杆(1)上且通过法兰座(4)与顶棚(5)的尾端固定相连,平衡尾梁(3)尾端分别通过上拉筋(6)和下拉筋(7)与主杆(1)的顶端和底座法兰(2)相连以稳定平衡尾梁(3),同时主杆(1)的顶端通过斜拉筋(8)与顶棚(5)的前部固定相连以稳定顶棚(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1)与竖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20°以将整个车棚的重心临近主杆(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拉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1)与斜拉筋(8)之间的夹角为45°-60°且主杆(1)与上拉筋(6)之间的夹角为15°-20°。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拉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5)的截面厚度从与平衡尾梁(3)相连接的尾端向前端逐渐减小使得顶棚(5)的重心临近主杆(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座(4)处设有固定平衡尾梁(3)和顶棚(5)的加强筋(9)。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棚(5)内设有贯穿的减震孔(10)以起到减震和降低自重的作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5)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座(11),相邻的顶棚(5)之间通过连接座(11)相连使得多个顶棚(5)能够相互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法兰(2)采用埋设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笼(12)固定在地下。

说明书

一种斜拉式车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棚,具体地说是一种投资小、占地空间小、使用寿命长且性能稳定的斜拉式车棚。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拥有工厂的企业来说,专门建造车库成本大且需专门的人力进行管理,因此大多停靠在露天中;同时对于住宅小区来说,现有的停车位数量也难以满足住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投资小、占地空间小、使用寿命长且性能稳定的斜拉式车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斜拉式车棚,包括带有底座法兰的主杆,其特征在于:倾斜设置的主杆上固定设置有平衡尾梁,平衡尾梁的前端固定在主杆上且通过法兰座与顶棚的尾端固定相连,平衡尾梁尾端分别通过上拉筋和下拉筋与主杆的顶端和底座法兰相连以稳定平衡尾梁,同时主杆的顶端通过斜拉筋与顶棚的前部固定相连以稳定顶棚。
所述的主杆与竖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20°以将整个车棚的重心临近主杆。
所述的主杆与斜拉筋之间的夹角为45°-60°且主杆与上拉筋之间的夹角为15°-20°。
所述顶棚的截面厚度从与平衡尾梁相连接的尾端向前端逐渐减小使得顶棚的重心临近主杆。
所述的法兰座处设有固定平衡尾梁和顶棚的加强筋。
所述的顶棚内设有贯穿的减震孔以起到减震和降低自重的作用。
所述顶棚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座,相邻的顶棚之间通过连接座相连使得多个顶棚能够相互连接。
所述的底座法兰采用埋设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笼固定在地下。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倾斜设置的主杆上固定设置平衡尾梁和顶棚,同时主杆分别通过上拉筋、下拉筋和斜拉筋分别强化固定平衡尾梁和顶棚,进一步通过主杆与斜拉筋、主杆与上拉筋之间倾角的设置使得该斜拉式车棚的受力均衡且稳定,具有投资小、占地空间小、使用寿命长且性能稳定的特点,适宜在工厂、住宅小区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斜拉式车棚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杆;2—底座法兰;3—平衡尾梁;4—法兰座;5—顶棚;6—上拉筋;7—下拉筋;8—斜拉筋;9—加强筋;10—减震孔;11—连接座;12—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斜拉式车棚,包括带有底座法兰2的主杆1,倾斜设置的主杆1上固定设置有平衡尾梁3,平衡尾梁3的前端固定在主杆1上且通过法兰座4与顶棚5的尾端固定相连,在法兰座4处设有固定平衡尾梁3和顶棚5的加强筋9;平衡尾梁3尾端分别通过上拉筋6和下拉筋7与主杆1的顶端和底座法兰2相连以稳定平衡尾梁3,同时主杆1的顶端通过斜拉筋8与顶棚5的前部固定相连以稳定顶棚5。在该车棚中,主杆1与竖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20°、主杆1与斜拉筋8之间的夹角为45°-60°且主杆1与上拉筋6之间的夹角为15°-20°,以将整个车棚的重心临近主杆1;同时顶棚5的截面厚度从与平衡尾梁3相连接的尾端向前端逐渐减小使得顶棚5的重心临近主杆1。另外在顶棚5内设有贯穿的减震孔10以起到减震和降低自重的作用,且顶棚5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座11,相邻的顶棚5之间通过连接座11相连使得多个顶棚5能够相互连接。使用时,先将主杆1的底座法兰2采用埋设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笼12固定在地下;然后在主杆1上安装好平衡尾梁3并用上拉筋6和下拉筋7进一步稳固平衡尾梁3;接着将斜拉筋8的一端固定在主杆1的顶端并将顶棚5提高至一定位置处与平衡尾梁3固定连接后调整斜拉筋8的长度即完成该斜拉式车棚的组装。如需扩展该斜拉式车棚则重复上述步骤即可,相邻的顶棚5能够互相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通过在倾斜设置的主杆1上固定设置平衡尾梁3和顶棚5,同时主杆1分别通过上拉筋6、下拉筋7和斜拉筋8分别强化固定平衡尾梁3和顶棚5,进一步通过主杆1与斜拉筋8、主杆1与上拉筋6之间倾角的设置使得该斜拉式车棚的受力均衡且稳定,具有投资小、占地空间小、使用寿命长且性能稳定的特点,适宜在工厂、住宅小区中推广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一种斜拉式车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斜拉式车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斜拉式车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斜拉式车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斜拉式车棚.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式车棚,包括主杆(1)、底座法兰(2),倾斜设置的主杆(1)上固定设置有平衡尾梁(3),平衡尾梁(3)的前端固定在主杆(1)上且通过法兰座(4)与顶棚(5)的尾端固定相连,平衡尾梁(3)尾端分别通过上拉筋(6)和下拉筋(7)与主杆(1)的顶端和底座法兰(2)相连以稳定平衡尾梁(3),同时主杆(1)的顶端通过斜拉筋(8)与顶棚(5)的前部固定相连以稳定顶棚(5)。本发明在倾斜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