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利胆口服液.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3096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8400.6

申请日:

1996.07.05

公开号:

CN1142391A

公开日:

1997.02.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2.2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苏优强;

发明人:

苏优强

地址:

537638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双凤乡卫生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罗保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组合物中包括大痧药根、白背桐根、虎杖根、乌不泊根、大叶蛇泡簕、六月雪、苦参、鸡骨草、木夕、田基黄、蛇利草、赤芍、丹参、菌陈、山枝子、川栋子、柴胡、板兰根、车前草制成的舒肝利胆口服液。具有疏肝活血,清热利胆,清除病毒,利水去湿,软坚解郁功能,对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有良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舒肝利胆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包括:大痧药根,白背桐根,虎 杖根,乌不泊根,大叶蛇泡簕,六月雪,苦参,鸡骨草,木夕,田基黄,蛇利草,赤芍, 丹参,茵陈,山枝子,川栋子,柴胡,板兰根,车前草。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肝利胆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各组分重 量比例范围如下:大痧药根1.5-2.5,白背桐根1.5-2.5,虎杖根1.5-2.4,乌 不泊根1.5-2.0,大叶蛇泡簕1.5-2.0,六月雪1.5-2.4,苦参1.5-2.0,鸡骨 草1.5-2.0,木夕0.7-1.0,田基黄1.2-1.5,蛇利草1.2-1.5,赤芍1.2-1. 5,丹参1.2-1.5,茵陈1.2-1.5,山枝子0.7-1.0,川栋子0.7-1.0,柴胡0. 9-1.2,板兰根1.5-1.8,车前草0.7-1.0。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舒肝利胆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各组 分重量比例如下:大痧药根2.0,白背桐根2.0,虎杖根2.0,乌不泊根1.65,大叶 蛇泡簕1.65,六月雪2.0,苦参1.65,鸡骨草1.65,木夕0.85,田基黄1.35,蛇利 草1.35,赤芍1.35,丹参1.35,茵陈1.35,山枝子0.85,川栋子0.85,柴胡1.0, 板兰根1.65,车前草0.85。

说明书


舒肝利胆口服液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中草药组合而成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肝病的口服液。

    各种肝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等,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转化为肝癌。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人口10%,其中乙肝高发地区占25%以上。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有10%为乙肝患者。在临床上,对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尚没有特效药,多采用一些保肝治疗的方法,虽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不明显。国内多有用中草药物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但对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治疗转阴率也不高。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种对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特别是对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显著,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效的中草药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实现的方案在于:这种中草药组合物包括大痧药根、白背桐根、虎杖根、乌不泊根、大叶蛇泡簕、六月雪、苦参、鸡骨草(全草)、木夕(全草)、田基黄(全草)、蛇利草(全草)、赤芍、丹参、茵陈、山枝子、川栋子、柴胡、板兰根、车前草。

    上述组合物是按以下比例(重量)配制:大痧药根1.5-2.5、白背桐根1.5-2.5、虎杖根1.5-2.4、乌不泊根1.5-2.0、大叶蛇泡簕1.5-2.0、六月雪1.5-2.4、苦参1.5-2.0、鸡骨草1.5-2.0、木夕0.7-1.0、田基黄1.2-1.5、蛇利草1.2-1.5、赤芍1.2-1.5、丹参1.2-1.5、茵陈1.2-1.5、山枝子0.7-1.0、川栋子0.7-1.0、柴胡0.9-1.2、板兰根1.5-1.8、车前草0.7-1.0。

    上述组合物中,各药物分别具有以下功能。

    大痧药根、又名黄沙药(见博白县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三驻博白县六·二六卫生工作队编《中草药选》206页):疏肝活血、解毒、破积、软坚;

    乌不泊、又名刺倒树(见广州部队后勤部编,人民卫生出版社70年版《常用中草药手册》590页):疏肝利血、破积软坚;

    山枝子、又名黄枝子(出处同上,193页):解毒、凉血、清肝胆、利水;

    白背桐、又名白背叶(见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全国中草药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上册297页):疏肝活血通络、解毒、利胆去湿;

    虎杖(《汇编》上册508页):祛风、利湿、破瘀、通经、解毒、清肝利胆;

    大叶蛇泡簕、又名粗叶悬钩子(《汇编》下册37页):疏肝活血、破积软坚、解毒;

    六月雪(《汇编》上册138页):清肝、解毒、利水;

    苦参(《汇编》上册516页):清肝利胆、凉血解毒、燥湿;

    鸡骨草(汇编》上册430页):清肝、凉血解毒;

    木夕、又名节节草、土木贼(《汇编》上册270页):清肝利胆、明目;

    田基黄、又名地耳草(《汇编》上册336页):解毒去湿、利水退黄;

    蛇利草、又名白花蛇舌草(《汇编》上册289页):清肝利胆、解毒法湿、利水;

    赤芍(《汇编》上册405页):活血、破瘀;

    丹参(《汇编》上册216页):活血破瘀、渗透血管;

    菌陈(《汇编》上册606页):清肝利胆、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川栋子(《汇编》上册135页):疏肝解郁、除湿热、止痛;

    柴胡(《汇编》上册691页):疏肝解郁、升阳;

    板兰根(《汇编》上册497页):清肝、解毒;

    车前草(《汇编》上册169页):去湿利水、清热明目。

    本发明是按上述药物比例组配后,经常规工艺煎煮、浓缩等制备成口服液。显然,本发明不限于口服液一种剂型,也可按通常制药工艺制成其他剂型,且具有同等的疗效。

    本发明口服液具有疏肝活血,清热利胆,清除病毒,利水去湿,软坚解郁等功能。对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有良效。经对近2000人次服用观察,成人每天服用本口服液2次,每次25-30ml,对急慢性肝炎,特别是乙肝,以及肝脾肿大有效率达90%以上;对乙肝病毒带菌者转阴率达60%。

    临床观察实例:

    1.周远运、男、31岁,农民,74年4月1日诊治。自诉食欲不振,食压满,上腹不舒,肝区疼痛。检查:脉弦紧,心率加快,90次/分钟,四肢瘦弱,胸有蜘蛛痣,腹部肿胀,腹围110公分,下肢轻度浮肿,两手朱砂掌,舌睛,腹水肝脾不能触及。肝功能经验:锌浊度46、转氨酶185单位,肝硬化。采用先攻后补方法,即服二天本发明口服液补一天复方平胃散,交替服用。治疗10天,腹水缩小30公分。治疗四个月肝缩小只有二公分。治疗六个月作肝功能复查,锌浊度10单位,转氨酶41,脾脏已由治疗前4公分缩小至2公分,且已变软。面色由晦暗变为光泽,食欲增加且能参加轻度劳动。

    2.李十弟、13岁、男。全身消瘦,肝大三公分,中等硬,无结带,无腹水,脾大一公分。肝区疼痛,舌质暗紫,胸有蜘蛛痣,脉弦紧。TTT10单位、CPT126单位,球蛋白5、白蛋白6。经县医院诊断为肝硬化。用本发明口服液治疗三个月症状好转,肝功复查各项指标接近正常。

    3.黄辉、男、32岁、家住农村。患者长期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上腹胀三年。于1990年到县医院作肝功能检查,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阳性。诊断为乙型慢性肝炎。经服用本发明口服液6个月复查,三阳转阴。

    4.果才盛、男、52岁。患者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上腹不舒。经县医院诊断为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曾到多家大医院治疗无效。治疗前三大阳明显,经服用本发明口服液三个月,症状好转,化验肝功能各项均已正常,HBSAg转阴性。

    实施例

    取大痧药根2000克,白背桐根2000克、虎杖根2000克、乌不泊根1650克,大叶蛇泡簕1650克,六月雪2000克,苦参1650克,鸡骨草1650克,木夕850克,田基黄1350克,蛇利草1350克,赤芍1350克、丹参1350克,菌陈1350克,山枝子850克,川栋子850克,柴胡1000克,板兰根1650克,车前草850克。将上述药物洗净、切段,放入锅内加水煎煮2小时,收取药液另存,药渣再加适量水煎煮1小时,去渣将二次药液合并过滤,取滤液浓缩至5000毫升,加入蔗糖1500克,苯甲酸钠20克,调匀即得舒肝利胆口服液。

    还可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组合物及其各组分比例范围内,任意称取各种药物后,按上述实施例方法制备舒肝利胆口服液。

舒肝利胆口服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舒肝利胆口服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舒肝利胆口服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舒肝利胆口服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肝利胆口服液.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组合物中包括大痧药根、白背桐根、虎杖根、乌不泊根、大叶蛇泡簕、六月雪、苦参、鸡骨草、木夕、田基黄、蛇利草、赤芍、丹参、菌陈、山枝子、川栋子、柴胡、板兰根、车前草制成的舒肝利胆口服液。具有疏肝活血,清热利胆,清除病毒,利水去湿,软坚解郁功能,对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有良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