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07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 N 1 0 2 6 1 0 7 7 7 A *CN102610777A* (21)申请号 201210082903.X (22)申请日 2012.03.27 H01M 2/20(2006.01) (71)申请人河南科隆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开发区18号街 坊 (72)发明人高建保 申清顺 韩周正 原建军 (74)专利代理机构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 司 41107 代理人申玉玺 (54) 发明名称 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 接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
2、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 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包括单体电池,电池组合连 接装置是由固定架、串联装置和并联装置组成,所 述固定架背面可供插入单体电池正极端的插槽, 所述插槽的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间隙处 是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央有贯穿所述固定架的 透气孔,所述固定架的四周设有燕尾及燕尾槽; 所述串联装置一端与电池正极盖帽焊接,其另一 端上有夹紧电池负极端的卡爪;所述并联装置上 设有开孔与所述串联装置上电池正极焊接端对 应,所述固定架限位块的对应处开有限位孔。所述 固定架上所述的燕尾及燕尾槽是方便与另一固定 架拼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7 页 1/1页 2 1.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包括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 电池组合连接装置是由固定架、串联装置和并联装置组成,所述固定架背面可供插入单体 电池正极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间隙处是限位块,所述限位块 中央有贯穿所述固定架的透气孔,所述固定架的四周设有燕尾及燕尾槽; 所述串联装置一端与电池正极盖帽焊接,其另一端上有夹紧电池负极端的卡爪; 所述并联装置上设有开孔与所述串联装置上电池正极焊接端对应,所述固定架限位块 的对应处开有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的燕尾及燕尾槽是方便与另一固定架拼装,所述串联装置上所述 的卡爪是可以弯曲成形的弹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并联装置上设有的孔直径大于固定架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置处开的限位 孔直径大于所述串联装置与电池正极焊接端。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固定架由绝缘阻燃材料制作,所述串联装置是由高弹性导电金属薄片制作,所述并 联装置是由导电金属薄片制作。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0。
5、777 A 1/2页 3 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实现高倍率放电的连接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组合连接装置,特别适用于高倍率放电动力电池组使用。 0002 背景技术: 目前大容量电池组一般是将多个单体电池并联来满足容量需求,并联后还需要将电流 汇集后再进行串联来满足电压需求,由于需要汇流所以对汇流装置载流能力的要求就会随 着电池组容量增大而增大,这就限制了电池组规模的增大,同时在汇流过程中也会以电阻 热的形式浪费掉较多能量。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有助于动力电池组易于实现高倍率放电,降低电池组的生产 成本,易于实现标准的模块化批量生产的高倍率放电动力电池。
6、组合连接装置。本发明的任 务是这样完成的,包括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组合连接装置是由固定架、串联装置和 并联装置组成,所述固定架背面可供插入单体电池正极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面上设有 通孔,所述通孔的间隙处是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央有贯穿所述固定架的透气孔,所述固定 架的四周设有燕尾及燕尾槽; 所述串联装置一端与电池正极盖帽焊接,其另一端上有夹紧电池负极端的卡爪; 所述并联装置上设有开孔与所述串联装置上电池正极焊接端对应,所述固定架限位块 的对应处开有限位孔。 0004 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的燕尾及燕尾槽是方便与另一固定架拼装,所述串联装置上所 述的卡爪是可以弯曲成形的弹性片。 0005 所述并。
7、联装置上设有的孔直径大于固定架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置处开的限 位孔直径大于所述串联装置与电池正极焊接端。 0006 所述固定架由绝缘阻燃材料制作,所述串联装置是由高弹性导电金属薄片制作, 所述并联装置是由导电金属薄片制作。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使用所述连接装置的动力电 池组内主电流回路为电池间的串联回路,减少了汇流装置,此时并联回路只起到均衡并联 组内各单体电池的作用,从而可以使得动力电池组易于实现高倍率放电;由于减少了汇流 装置,而汇流装置一般采用昂贵的高导电率金属,因此连接装置可大大降低电池组的生产 成本;由于电池负极采用的是装配式连接结构,避免了由于点焊而对单体电池的损坏;同 时电池组。
8、装过程也变得简单,易于实现标准的模块化批量产生。 0007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并联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固定架正面立体结 构示意图;图4是固定架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并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串 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串联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电池组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多个固定架拼装后的串联结构正面示意图。 0008 图示说明:1、单体电池,11、电池正极端,12、电池负极端,2、固定架,21、插槽,22、 通孔,23、限位块,24、透气孔,25、燕尾,26、燕尾槽3、并联装置,31、孔,32、限位孔,4、串联装 置,41、焊接端,42、弹性卡。
9、爪。 说 明 书CN 102610777 A 2/2页 4 0009 具体实施方式: 该装置包括固定架见图2,所述固定架背面设有若干个可供插入单体电池1正极端11 的插槽21,插槽底面中间设有通孔22,通孔的直径大于电池正极盖帽,但又小于电池的直 径,固定架正面的各通孔22间隙处设有限位块23,限位块中央处有穿固定架的透气孔24, 沿固定架四周分别设有与不同固定架之间进行拼装的燕尾25及燕尾槽26,(见图3、图4) 从而组成较大规格的卡板。所述串联装置4一端为焊接端41与电池正极端上的盖帽点焊 连接,另一端面上设有向内弯曲成形的弹性卡爪42,弯曲的弹性卡爪可以是若干个,电池负 极端放入这种串联。
10、装置4后由弹性卡爪夹紧(见图6、图7)。所述的并联装置3对应于串联 装置4正极焊接端41处开有孔31 ,在对应固定架2和限位块23位置处开有限位孔32,孔 31直径大于固定架限位块23,限位孔32直径大于串联装置焊接端41,并联装置3与同一并 联组中所述的串联装置4通过物理紧密接触或采用焊接在一起(见图5、图8)所述固定架 2的材料是由绝缘阻燃制作,可选择阻燃PVC材料、陶瓷、无碱玻璃纤维布,所述串联装置4 是高弹性不锈钢片、铍钴铜片,合金钢片等。导电金属薄片制作可选择铝箔、铜箔、银箔和铜 片,所述并联装置是由导电金属薄片制作。 说 明 书CN 102610777 A 1/7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777 A 2/7页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777 A 3/7页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777 A 4/7页 8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777 A 5/7页 9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777 A 6/7页 10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777 A 10 7/7页 11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077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