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242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2 4 2 8 1 A *CN102624281A* (21)申请号 201210088945.4 (22)申请日 2012.03.29 H02N 2/18(2006.01) (71)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地址 321001 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72)发明人阚君武 凌荣华 王淑云 程光明 曾平 (74)专利代理机构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魏征骥 (54) 发明名称 一种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激。
2、励的多维振动能量 采集器,属于新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壳体上顶面 及下底面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压电振子的连接座, 压电振子用螺钉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座上;所述压 电振子由金属基板和压电晶片粘接而成,其端部 安装有磁铁;壳体的上顶面安装有拉簧、下底面 安装有压簧,所述的拉簧和压簧的另一端分别与 质量块链接,所述质量块的周围镶嵌磁铁;所述 压电振子端部的磁铁与镶嵌在质量块上的磁铁的 同性磁极相对安装。优点在于:可实现任意方向、 低频及大振幅的振动能量采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上顶面及下底面分别设 有用于固定压电振子的连接座,该压电振子用螺钉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座上;所述压电振子 由金属基板和压电晶片粘接而成,其端部安装有磁铁;壳体的上顶面安装有拉簧、下底面安 装有压簧,所述的拉簧和压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质量块链接,所述质量块的周围镶嵌磁铁;所 述压电振子端部的磁铁与镶嵌在质量块上的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固定于壳 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的长度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其。
4、特征在于,安装于壳 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1-20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壳 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412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壳 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6个。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24281 A 1/3页 3 一种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 集器,用于低频、大振幅、多方向的振动能量收集。 背景技术 0002 为满足微功率电子产品及。
5、微小型远程传感及埋植监测系统的自供电需求、避免大 量废弃电池污染环境,基于电磁、静电、热电、电容、及压电等原理的微小型能量采集器的研 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前沿热点。各类能量采集器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用领域,压电式振 动能量采集器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实现结构上的微小化与集成化等,故适用 范围更广,现已逐步用于传感器、健康监测及无线发射系统等领域。 0003 在利用压电材料回收振动能发电方面,国内外均有较多专利申请,早期的能量采 集器结构多为单体的悬臂梁和圆形压电振子,目前也出现了由多个压电振子构成能量采集 器,目的是增加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有效频带宽度、或实现多个振动方向振动能量收集。如, 。
6、中国发明专利201010601354.3 提出一种多个悬臂梁压电振子构成的蒲公英式能量采集 器,可实现纵向振动和一个水平方向的振动能量回收;中国专利 200810106046.6提出一 种不同长度悬臂梁压电振子构成的宽频带压电能量采集器,等等。众所周知,仅当压电振 子固有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相等时压电能量采集器才有较大的发电能力和较高的能量效 率。但因压电振子的谐振频率通常较高,达几百或几千赫兹,而环境振动频率通常仅为几十 赫兹,因此直接利用压电振子收集环境振动能量的效果并不显著。为降低压电振子的固有 频率,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压电振子上安装质量块,当所安装的质量块较大时,非工作状态 下压电振子既。
7、已产生较大变形,工作过程中也会因变形过大而损毁。可见,现有压电振动能 量采集器自身频带窄、固有频率高及振动能量回收方向单一依然是制约实际应用的技术瓶 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激励的多维振动能量采集器,以解决现有发电装置固有频 率高、大振幅振动损毁、无法收集多方向振动能量等问题。 0005 本发明采用的实施方案是:壳体上顶面及下底面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压电振子的连 接座,该压电振子用螺钉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座上;所述压电振子由金属基板和压电晶片粘 接而成,其端部安装有磁铁;壳体的上顶面安装有拉簧、下底面安装有压簧,所述的拉簧和 压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质量块链接,所述质量块的周围镶嵌磁铁。
8、;所述压电振子端部的磁铁 与镶嵌在质量块上的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安装。 0006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于壳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的长度不相 等。 0007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于壳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 1-20个。 说 明 书CN 102624281 A 2/3页 4 0008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于壳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 412个。 0009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于壳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6 个。 0010 在本发明中,一个壳体、两组端部安装有磁铁的悬臂梁压电振子、一个镶嵌有磁铁 的质量块、两个将质量块和壳体相连。
9、接的弹簧共同构成发电装置。在自然状态下,质量块在 弹簧力以及周边磁铁排斥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质量块与各压电振子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状 态。当壳体受外界任一方向振动时,质量块位置发生变化,压电振子上的磁铁与质量块上的 磁铁之间的距离和磁场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压电振子受力状态和形状的改变,并将机械 能转换成电能。 0011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势在于:利用垂吊式质量块加装磁铁的方式激励悬臂梁压电 振子,可实现任意方向的振动能量采集;质量块自身的重力作用在弹簧上,其质量的大小 对压电振子的振动特性无直接影响,易于采用较大质量和低刚度弹簧降低能量采集器的固 有频率,可实现低频振动能量回收; 压电振子纵向安装、。
10、水平方向振动,振动的激振力由 质量块上磁铁的磁力变化所提供,压电振子不至因纵向振幅过大而损毁、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能量采集器静止状态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能量采集器上下振动状态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能量采集器水平方向振动状态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图2所示,以安装于壳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6个为 例,壳体1的上顶面设有一组用于固定压电振子一2的连接座一101、下底面设有一组用于 固定压电振子二6的连接座二102,压电振子一。
11、2和压电振子二6分别用螺钉固定在连接 座一101和连接座二102上;压电振子一2由金属基板一201和压电晶片一202粘接而成, 端部安装有磁铁一10;压电振子二6由金属基板二601和压电晶片二602粘接而成,端部 安装有磁铁二11;壳体1的上顶面安装有拉簧7、下底面安装有压簧4,所述拉簧7和压簧4 的另一端分别与质量块3链接,所述质量块3的周围镶嵌一组磁铁三5;安装于压电振子一 上的磁铁一10及安装于压电振子二上的磁铁二11与安装在质量块3上的磁铁三5的同性 磁极相对安装。 0014 在上述例子中,固定于壳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的长度不相等也能完成 本发明。 0015 在自然状态下,质量。
12、块3以及安装在所述质量块上的磁铁三5处于某一平衡位置, 所述质量块与各压电振子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当壳体1受外界任一方向振动时,质量 块3以及磁铁三5的位置发生变化,则安装于压电振子上的磁铁一10和磁铁二11与质量 块3上的磁铁三5之间的距离以及各磁铁间的排斥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压电振子受力状态 说 明 书CN 102624281 A 3/3页 5 和形状的改变,并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0016 如图3所示,壳体1的上下振动会破坏压电振子一2、压电振子二6和质量块3之 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上的压电振子一2和压电振子二6向下振动 时,质量块3以及安装于质量块3上的磁铁三5因受。
13、惯性力作用响应滞后,并使压簧4拉 伸、拉簧7压缩,进而是磁体一10与磁铁三5之间的距离减小、排斥力增加,增加的排斥力 迫使压电振子一2向远离质量块3的方向弯曲变形;同时,磁铁二11与磁铁三5之间的距 离增加、排斥力降低,压电振子6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变形,即向靠近质量块的方向 变形。 0017 如图4所示,壳体1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动会破坏压电振子一2、压电振子二6和质 量块3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上的压电振子一2和压电振子二6 向右振动时,质量块3以及安装于质量块3上的磁铁三5因受惯性力作用响应滞后,并使压 簧4和拉簧7拉伸,图4中左侧压电振子上的磁铁一10及磁铁二11与。
14、质量块3上的磁铁 五5之间的距离减小、排斥力增加,从而使左侧的压电振子一2和压电振子二6向远离质量 块3的方向弯曲变形,即向左弯曲变形;同时,图4中右侧压电振子上的磁铁一10和磁铁二 11与质量块3上的磁铁五5之间的距离增加、排斥力降低,则图4中右侧压电振子一2和压 电振子二6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变形,即向左弯曲变形。 0018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于壳体上顶面和下底面上的压电振子数量分别为1-20个中 除6个以外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即完成本发明。 说 明 书CN 102624281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4281 A 2/2页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428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