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30790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12569.8

申请日:

2012.04.17

公开号:

CN102623712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M 4/70申请公布日:201208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4/70申请日:20120417|||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70; H01M4/80; H01M4/26

主分类号:

H01M4/70

申请人:

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永创; 李群杰; 李喜歌; 杨玉锋

地址: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榆东产业集聚区经十三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代理人:

李荷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浆料,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活性物质浆料由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数制成:四氧化三铁85~95%、添加剂1~5%、导电剂3~7%、粘结剂1~3%;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具有低成本、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制作方法简单、大电流放电能力强、活性物质利用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85~95%、添加剂1~5%、导电剂3~7%、粘结剂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85~95%的四氧化三铁、重量百分比为1~5%的添加剂、重量百分比为3~7%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百分比为1~3%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8.步骤3、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说明书

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特别涉及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JUNJER 和美国的EDISON发明了铁镍电池,这是一种以铁电极作为负极,羟基氧化镍作为正极的二次电池。由于铁电极可承受过充过放,长期放电态搁置等电性能滥用,且铁电极使用寿命长,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以上,使用年限为20年以上,再者由于铁电极采用了铁作为活性物质,相比镉镍电池,铅酸电池负极使用的镉和铅材料,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而相比氢镍电池负极使用的主要以稀土为主的贮氢合金,成本优势又十分明显,铁电极传统上采用的是袋式结构,即通过机械设备将四氧化三铁活性物质,添加剂,导电剂等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根据容量需要,将所需数量的极板条通过机械作用力拼接在一起,然后按要求尺寸裁切成不同宽度的极板毛坯,再将毛坯装进极板框内,经过压纹形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或装配在集流板上形成完整的铁电极,但这种袋式铁电极的制作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由于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钢带间距大,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大电流放电能力较弱,一般仅适合制作中低倍率放电的铁镍电池(1C倍率以下电流放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低成本、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制作方法简单、大电流放电能力强、活性物质利用率高的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85~95%、添加剂1~5%、导电剂3~7%、粘结剂1~3%。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85~95%的四氧化三铁、重量百分比为1~5%的添加剂、重量百分比为3~7%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百分比为1~3%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3、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这样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用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制作的铁镍电池可满足高倍率放电的要求;另外,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便于生产。

由实施例的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26~30%,大电流放电能力提高了50~6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取四氧化三铁85克、添加剂5克、导电剂7克、粘结剂3克。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85克、添加剂5克、导电剂7克、粘结剂3克。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85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5克的添加剂、重量为7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3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37.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3、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85克、添加剂5克、导电剂7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发泡镍式铁电极2002毫安时1630毫安时81.5%272毫安时每克发泡铁式铁电极1996毫安时1567毫安时78.5%268毫安时每克袋式铁电极1928毫安时1025毫安时53%213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28%,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54%。

实施例2

取四氧化三铁90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5克、粘结剂2克。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90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5克、粘结剂2克。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90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3克的添加剂、重量为5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2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2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3、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0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5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发泡镍式铁电极1973毫安时1636毫安时83%276毫安时每克发泡铁式铁电极1956毫安时1565毫安时80.1%267毫安时每克袋式铁电极1908毫安时994毫安时52%210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袋式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30%,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0%。

实施例3

取四氧化三铁95克、添加剂1克、导电剂3克、粘结剂1克。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95克、添加剂1克、导电剂3克、粘结剂1克。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95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1克的添加剂、重量为3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1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12.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3、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5克、添加剂1克、导电剂3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发泡镍式铁电极1952毫安时1556毫安时79.7%269毫安时每克发泡铁式铁电极1956毫安时1507毫安时77.2%258毫安时每克袋式铁电极1938毫安时1028毫安时53%206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30%,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50%。

实施例4

取四氧化三铁87克、添加剂4克、导电剂6.5克、粘结剂2.5克。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87克、添加剂4克、导电剂6.5克、粘结剂2.5克。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87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4克的添加剂、重量为6.5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2.5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31.2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3、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87克、添加剂4克、导电剂6.5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发泡镍式铁电极1942毫安时1624毫安时83.6%249毫安时每克发泡铁式铁电极1944毫安时1598毫安时82.2%241毫安时每克袋式铁电极1928毫安时965毫安时50.0%194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26%,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5.5%。

实施例5

取四氧化三铁92克、添加剂2克、导电剂4.5克、粘结剂1.5克。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92克、添加剂2克、导电剂4.5克、粘结剂1.5克。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92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2克的添加剂、重量为4.5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1.5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18.7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3、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2克、添加剂2克、导电剂4.5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发泡镍式铁电极1947毫安时1605毫安时82.4%244毫安时每克发泡铁式铁电极1942毫安时1595毫安时82.1%238毫安时每克袋式铁电极1924毫安时958毫安时49.8%187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28%,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5.5%。

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237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2 3 7 1 2 A *CN102623712A* (21)申请号 201210112569.8 (22)申请日 2012.04.17 H01M 4/70(2006.01) H01M 4/80(2006.01) H01M 4/26(2006.01) (71)申请人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榆东产业集聚区 经十三路 (72)发明人李永创 李群杰 李喜歌 杨玉锋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80 代理人李荷香。

2、 (54) 发明名称 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 法,它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 质浆料,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活 性物质浆料由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数制成: 四氧化三铁8595%、添加剂15%、导电剂3 7%、粘结剂13%;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 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 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 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 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 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具有低成本、使用安全、使 用寿命长、制作方法简单、大电流放电能力强、。

3、活 性物质利用率高的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1页 2 1.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 成:四氧化三铁8595%、添加剂15%、导电剂37%、粘结剂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 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

4、 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 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 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 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8595%的四氧化三铁、重量百分比为 15%的添加剂、重量百分比为37%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百分比。

5、为1 3%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 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8.步骤、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 的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 者发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23712 A 1/7页 3 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特别涉。

6、及一种发 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JUNJER 和美国的EDISON发明了铁镍电池,这是一种 以铁电极作为负极,羟基氧化镍作为正极的二次电池。由于铁电极可承受过充过放,长期放 电态搁置等电性能滥用,且铁电极使用寿命长,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以上,使用年限为20 年以上,再者由于铁电极采用了铁作为活性物质,相比镉镍电池,铅酸电池负极使用的镉和 铅材料,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而相比氢镍电池负极使用的主要以稀土为主的贮氢合金,成 本优势又十分明显,铁电极传统上采用的是袋式结构,即通过机械设备将四氧化三铁活性 物质,添加剂,导电剂等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

7、的袋状极板条内。根据容量需要,将所需 数量的极板条通过机械作用力拼接在一起,然后按要求尺寸裁切成不同宽度的极板毛坯, 再将毛坯装进极板框内,经过压纹形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或装配在集流板上形成完整 的铁电极,但这种袋式铁电极的制作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由于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钢带间 距大,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大电流放电能力较弱,一般仅适合制作中低倍率放电的铁镍电池 (1C倍率以下电流放电)。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低成本、使用安全、 使用寿命长、制作方法简单、大电流放电能力强、活性物质利用率高的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 备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

8、样实现的: 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 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 8595%、添加剂15%、导电剂37%、粘结剂13%。 0005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0006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0007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08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0009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0010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

9、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8595%的四氧化三铁、重量百分比为 15%的添加剂、重量百分比为37%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百分比为1 3%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结剂水溶液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 说 明 书CN 102623712 A 2/7页 4 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 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

10、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 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0011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 泡铁作为基体,与袋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 和高度的微孔化,这样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大 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用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制作的 铁镍电池可满足高倍率放电的要求;另外,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便于生产。 0012 由实施例的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 利用率提高了2630%,大电流放电能力提高了5065.5%。 具体实。

11、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实施例1 取四氧化三铁85克、添加剂5克、导电剂7克、粘结剂3克。 0015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 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 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85克、添加剂5克、导电剂7克、粘结剂3克。 0016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0017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0018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9 所述的导电。

12、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0020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0021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85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5克的添加剂、重 量为7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3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 结剂水溶液37.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 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 泡。

13、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 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0022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85克、添加剂5克、导电剂7克混合均匀,通过机 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 制成袋式铁电极。 0023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 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 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 说 明 书CN 102623712 A 3/7。

14、页 5 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0024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25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26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 的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0027 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 比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 发泡镍式铁电极2002毫安时1630毫。

15、安时81.5% 272毫安时每克 发泡铁式铁电极1996毫安时1567毫安时78.5% 268毫安时每克 袋式铁电极1928毫安时1025毫安时53% 213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0028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 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 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 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

16、提高了 28%,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54%。 0029 实施例2 取四氧化三铁90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5克、粘结剂2克。 0030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 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 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90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5克、粘结剂2克。 0031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0032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0033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34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

17、炔黑中的一种。 0035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0036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90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3克的添加剂、重 量为5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2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 结剂水溶液2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 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 泡镍基体或发泡。

18、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 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0037 传统袋式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0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5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 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 成袋式铁电极。 说 明 书CN 102623712 A 4/7页 6 0038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 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 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 充放电。

19、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0039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40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41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 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0042 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 比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 发泡镍式铁电极1973毫安时1636毫安时83% 27。

20、6毫安时每克 发泡铁式铁电极1956毫安时1565毫安时80.1% 267毫安时每克 袋式铁电极1908毫安时994毫安时52% 210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0043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 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 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 得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袋式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 30%,大电流放电。

21、比率提高了60%。 0044 实施例3 取四氧化三铁95克、添加剂1克、导电剂3克、粘结剂1克。 0045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 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 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95克、添加剂1克、导电剂3克、粘结剂1克。 0046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0047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0048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49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0050 。

22、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0051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95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1克的添加剂、重 量为3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1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的粘 结剂水溶液12.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 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 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

23、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 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说 明 书CN 102623712 A 5/7页 7 0052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5克、添加剂1克、导电剂3克混合均匀,通过机 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 制成袋式铁电极。 0053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 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 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 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

24、0054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55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56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 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0057 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 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 发泡镍式铁电极1952毫安时1556毫安时79.7% 269毫安时每克 发泡。

25、铁式铁电极1956毫安时1507毫安时77.2% 258毫安时每克 袋式铁电极1938毫安时1028毫安时53% 206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0058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 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 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 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 30%,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5。

26、0%。 0059 实施例4 取四氧化三铁87克、添加剂4克、导电剂6.5克、粘结剂2.5克。 0060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 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 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87克、添加剂4克、导电剂6.5克、粘结剂2.5克。 0061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0062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0063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64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乙炔黑中的一种。 006。

27、5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0066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87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4克的添加剂、重 量为6.5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2.5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 的粘结剂水溶液31.2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 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说 明 书CN 102623712 A 6/7页 8 步骤、发泡式铁电极的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

28、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 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 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0067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87克、添加剂4克、导电剂6.5克混合均匀,通过 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 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0068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 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 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 充放电活。

29、化成为铁镍电池。 0069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70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71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 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0072 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 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 发泡镍式铁电极1942毫安时1624毫安时83.6% 24。

30、9毫安时每克 发泡铁式铁电极1944毫安时1598毫安时82.2% 241毫安时每克 袋式铁电极1928毫安时965毫安时50.0% 194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0073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 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 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 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 26%,大。

31、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5.5%。 0074 实施例5 取四氧化三铁92克、添加剂2克、导电剂4.5克、粘结剂1.5克。 0075 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基体,设置在发泡基体中的活 性物质,所述的发泡基体为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所述的活性物质由各组分按以下重 量百分比制成:四氧化三铁92克、添加剂2克、导电剂4.5克、粘结剂1.5克。 0076 所述的发泡镍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 0077 所述的发泡铁基体是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后再电镀镍然后烧除海绵而成。 0078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类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79 所述的导电剂为石墨、。

32、乙炔黑中的一种。 0080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0081 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活性物质浆料的制备:将重量为92克的四氧化三铁、重量为2克的添加剂、重 量为4.5克的导电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1.5克的粘结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8% 说 明 书CN 102623712 A 7/7页 9 的粘结剂水溶液18.75克调制,搅拌均匀,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2、发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的制备: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 镍基体,将发泡海绵经电镀铁、再电镀镍后烧除海绵制得发泡铁基体; 步骤、发泡式铁电极的。

33、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步骤2制得的发 泡镍基体或发泡铁基体中,经高温烘干,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制成发泡镍式铁电极或者发 泡铁式铁电极,统称为发泡式铁电极。 0082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2克、添加剂2克、导电剂4.5克混合均匀,通过 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 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0083 将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 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 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

34、12小时,再经 充放电活化成为铁镍电池。 0084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85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0086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 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0087 本发明的发泡式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 较,见下表: 类别电池0.2C放电容量电池10C放电容量10C放电比率活性物质利用率 发泡镍式铁电极1947毫安时160。

35、5毫安时82.4% 244毫安时每克 发泡铁式铁电极1942毫安时1595毫安时82.1% 238毫安时每克 袋式铁电极1924毫安时958毫安时49.8% 187毫安时每克 注:活性物质利用率以混合粉中每克四氧化三铁所放出的容量表示, 10C放电比率以10C与0.2C放出的容量比表示。 0088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采用发泡镍或者发泡铁作为基体,与袋 式铁电极相比,由于发泡镍基体或者发泡铁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使 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得 到提高;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 28%,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5.5%。 说 明 书CN 102623712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