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更进一步讲,涉及兼有杀虫、杀菌、除草功能的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在当前人口、土地、粮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千方百计提高粮食单产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统计表明,目前危及我国粮食作物丰收的主要原因还是虫害、病害、草害,用化学农药处理农作物的种子是克服上述病害的方法之一。但是,以往拌种剂的功效单一,每次拌种只能达到一种目的,或是杀虫、或是杀菌、或是除草,因而为了防治虫害、病害和草害,则需要多次拌种,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常常因现场临时称量,各种药剂配比不准确,药剂混合也不均匀,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影响水稻发芽及生长。此外,目前已有的复合拌种剂尚不能达到同时具有治虫、防病、除草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它兼有治虫、防病、除草功能,既不影响水稻发芽及生长,又能增产,而且使用方便。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它由有效成分配以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颗粒剂,其有效成分由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复配,其中杀虫剂A为吡虫啉;杀菌剂分别为B1苯菌灵、B2多菌灵、B3异菌脲、B4三环唑;除草剂分别为C1苄嘧黄隆、C2吡嘧黄隆,上述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复配成如下8种有效成分,它们是A+B1+C1,A+B1+C2,A+B2+C1,A+B2+C2,A+B3+C1,A+B3+C2,A+B4+C1和A+B4+C2,其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重量比(以原药纯度为100%计)为1∶(1~80)∶(0.05~20),最佳为1∶(2~50)∶(0.1~10)。其中,作为有效成分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化学名称及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杀虫剂A为吡虫啉
化学名称: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
化学结构式:
杀菌剂B1为苯菌灵
化学名称:N-(正丁氨基甲酰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
化学结构式:
杀菌剂B2为多菌灵
化学名称: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化学结构式:
杀菌剂B3为异菌脲
化学名称:3-(3,5-二氯苯基)-N-异丙基-2,4-氧代咪唑烷-1-羧酰胺
化学结构式:
杀菌剂B4为三环唑
化学名称: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
化学结构式:
除草剂C1为苄嘧黄隆
化学名称: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
化学结构式:
除草剂C2为吡嘧黄隆
化学名称: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1-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
化学结构式:
选作杀虫剂的吡虫啉属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其内吸性优良,不仅杀虫效果好,还兼有杀菌效果,对环境污染小;选作除草剂的苄嘧黄隆和吡嘧黄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极强的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作用,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选作杀菌剂的苯菌灵和多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杀菌活性,异菌脲属酰亚胺类杀菌剂,具有相当强的内吸活性,三环唑属1,2,4-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活性,上述四种杀菌剂都能降低苄嘧黄隆和吡嘧黄隆单独用作水稻拌种剂时对水稻的伤害。
有效成分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者复配比例的确定,是基于所选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均为高效农药,而杀菌剂则为常用农药,其药效相对前两种低,并兼顾其消除除草剂对水稻伤害的功能,也考虑到不同品种的杀菌剂和除草剂的药效差异。这样,即可实现一种拌种剂同时兼有杀虫、杀菌和除草地多种功能既不损伤水稻生长还有增产作用。
上述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有效成分∶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他助剂的重量比为(1~50)∶(0~50)∶(0~50)∶(0.01~10)∶(0.01~10)。
上述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其中的溶剂包括水、苯、甲苯、二甲苯、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甲乙酮、乙腈、环已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吡咯烷酮、二氯甲烷、乙二醇单乙醚;载体包括硅镁土、蒙脱土、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土、轻质碳酸钙、白炭黑、滑石粉、熟石膏、硅藻土、硫酸镁、碳酸钾;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苯磺酸钠、农药1600、平平加、农乳100#、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环氧聚醚、烷基磺酸盐、扩散剂NNO、拉开粉、扩散剂MF2、扩散剂SS、扩散剂CNF、清洗剂LS;其他助剂包括1,8-萘二酸酐、乙二醇、乙二醇二乙醚、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①由于本发明的拌种剂系列组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复配的,因此,兼有杀虫、杀菌、除草的功能,一次拌种同时达到三种防治效果,而且能保证各药剂配量准确,混配均匀,从而达到预期效果。②本发明确定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品种及其配比,保证水稻种子经拌种后,既能防治病害、虫害和草害,又不损害水稻生长确保水稻增产,③本发明的拌种剂系列组合物有多种剂型,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以下通过实例,对本发明的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例1不同剂型的多效水稻拌种剂配方举例
下述配方中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数量均以原药纯度为100%计,其他组分的数量以实际工业品计。①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他助剂=13∶0∶8∶0.2∶0.2
组分名称 规格 数量(重量份)吡虫啉(杀虫剂A) 含量≥90% 1.0多菌灵(杀菌剂B2) 含量≥90% 10苄嘧黄隆(除草剂C1) 含量≥90% 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 工业品 0.1环氧聚醚(表面活性剂) 工业品 0.1轻质碳酸钙(载体) 工业品 8.01,8-萘二酸酐(其他助剂) 工业品 0.2②悬浮剂 有效成分∶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他助剂=16.5∶8∶0∶0.15∶0.15组分名称 规格 数量(重量份)吡虫啉(杀虫剂A) 含量≥90% 1.0异菌脲(杀菌剂B3) 含量≥90% 15.0吡嘧黄隆(除草剂C2) 含量≥90% 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含量≥90% 0.1 (表面活性剂)环氧聚醚(表面活性剂) 工业品 0.05黄原胶(其他助剂) 工业品 0.05羧甲基纤维责(其他助剂) 工业品 0.05乙二醇(其他助剂) 工业品 0.05水(溶剂) 8.0③颗粒剂 有效成分∶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他助剂=3.7∶0∶7.5∶0.15∶0.2组分名称 规格 数量(重量份)吡虫啉(杀虫剂A) 含量≥90% 1.0三环唑(杀菌剂B4) 含量≥90% 2.5苄嘧黄隆(除草剂C1) 含量≥90% 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工业品 0.1(表面活性剂)环氧聚醚(表面活性剂) 工业品 0.05 石膏(载体) 工业品 6.0 碳酸镁(载体) 工业品 1.51,8-萘二酸酐(其他助剂)工业品 0.2④水分散性粒剂 有效成分∶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其他助剂=21.0∶0∶3.5∶1.1∶0.5 组分名称 规格 数量(重量份)吡虫啉(杀虫剂A) 含量≥90% 3.0苯菌灵(杀菌剂B1) 含量≥90% 15.0吡嘧黄隆(除草剂C2) 含量≥90% 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工业品 0.5 (表面活性剂)环氧聚醚(表面活性剂) 工业品 0.3亚甲基萘磺酸钠(表面活性剂) 工业品 0.3硫酸镁(载体) 工业品 3.5黄原胶(其他助剂) 工业品 0.5
实例2检验本发明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的田间效果
1、试验条件
①拌种剂用量 每Kg稻种所用拌种剂的有效成分为0.2~100g,每亩通常播种4Kg稻种。
②拌种方法 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24h,取出,在播种前,将浸过的稻种(未发芽),按上述用量与拌种剂一起放入塑料袋内,震动5~10min,即可播种。
③稻种名称:武青粳3号
④试验地点:江苏省
⑤空白样:稻种未经拌种剂处理
2、检测项目说明
稻束数(束/米2):每平方米内稻束的数目,用它表明拌种剂对水稻的伤害程度,其数值越接近空白样,说明拌种剂对水稻伤害越小。
稻株高(厘米):稻株高度,用于衡量拌种剂对水稻的伤害程度,具其值越大伤害越小。
防虫效率(%):指对稻田早期害虫强稻蓟马、叶蝉和飞虱等的防治效果(与空白样相比)。
防菌效率(%):指对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与空白样相比)。
稻产量(千克/亩):说明水稻生长情况,数据越大增产越明显。
3、田间试验结果
按下表中的配方量制成本发明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分别对4Kg稻种进行拌种处理后,播种在1亩地内。1个月后测定稻束数和稻株高,2个月后测定除草效率,防虫效率和防菌效率,结果见表1和表2。
由上述结果可以清楚看出,采用本发明多效水稻拌种剂系列组合物,对水稻种拌种处理,与空白样相比,有防虫、防病及防草害效果,而且也明显优于仅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或杀虫剂与除草剂复配的效果。对水稻的伤害也很小。水稻亩产量约提高22%左右。
表1拌种剂有效成分 拌种剂用量 克有效成分/ 4kg稻种/亩 稻束数 束/m2 稻株高 cm 除草 效率 % 防虫 效率 % 防菌 效率 % 产量 kg/亩吡虫啉+苯菌灵+苄嘧黄隆(A+B1+C1) 1+20+2 237.2 36.2 95.2 98.1 98.0 518吡虫啉+异菌脲+苄嘧黄隆(A+B3+C1) 1+20+2 279.2 37.9 96.7 98.0 98.5 524吡虫啉+多菌灵+吡嘧黄隆(A+B2+C2) 1+20+2 265.3 36.8 96.5 98.3 98.1 524吡虫啉+三环唑+吡嘧黄隆(A+B4+C2) 1+20+2 283.4 38.4 97.1 98.5 98.7 519吡虫啉+苄嘧黄隆 (A+C1) 1+2 239.2 36.4 89.5 97.3 77.8 512吡虫啉+吡嘧黄隆 (A+C2) 1+2 252 37.5 92.2 97.7 80.1 508吡虫啉+异菌脲 (A+B3) 1+20 304.2 37.8 0.0 97.6 98.0 486苄嘧黄隆C1 2 237.3 36.5 88.1 0.0 0.0 488吡嘧黄隆C2 2 227.9 35.9 92.8 0.0 0.0 496空白样 0 300.3 37.4 0.0 0.0 0.0 425
表2拌种剂有效成分 拌种剂用量 克有效成分/ 4kg稻种/亩 稻束数 束/m2稻株高 cm 除草 效率 %防虫效率 % 防菌 效率 % 产量 kg/亩吡虫啉+苯菌灵 (A+B1) 1.5+15 305.1 37.3 0.0 98.9 96.2 491吡虫啉+多菌灵 (A+B2) 1.5+15 314.6 38.2 0.0 99.1 95.8 488吡虫啉+三环唑 (A+B4) 1.5+10 308.8 38.2 0.0 98.8 93.9 496吡虫啉+异菌脲 (A+B3) 1.5+20 303.9 37.5 0.0 98.6 96.7 486吡虫啉+多菌灵+苄嘧黄隆(A+B2+C1) 1.5+15 +1.5 261.5 36.8 92.7 98.4 96.1 514吡虫啉+三环唑+苄嘧黄隆(A+B4+C1) 1.5+10 +1.5 257.9 36.4 93.4 98.1 94.2 518吡虫啉+苯菌灵+苄嘧黄隆(A+B1+C1) 1.5+15 +1.5 263.4 37.1 94.4 98.4 95.1 518吡虫啉+异菌脲+苄嘧黄隆(A+B3+C1) 1.5+20 +1.5 264.5 37.3 94.9 98.2 97.8 521吡虫啉+多菌灵+吡嘧黄隆(A+B2+C2) 1.5+15 +1.5 274.1 37.0 93.7 98.1 96.8 522吡虫啉+三环唑+吡嘧黄隆(A+B4+C2) 1.5+10 +1.5 276.2 37.4 95.2 98.3 93.3 519吡虫啉+苯菌灵+吡嘧黄隆(A+B1+C2) 1.5+15 +1.5 278.4 37.5 94.9 98.5 97.6 522吡虫啉+异菌脲+吡嘧黄隆(A+B3+C2) 1.5+20 +1.5 279.1 37.7 95.6 98.6 97.3 521空白样 0 300.3 37.4 0.0 0.0 0.0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