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绞线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同轴绞线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231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2 3 1 0 8 A *CN102623108A* (21)申请号 201210071845.0 (22)申请日 2012.03.19 H01B 13/02(2006.01) (71)申请人江苏河阳线缆有限公司 地址 212333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开发区河 阳兴达南路1号 (72)发明人谭震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43 代理人沈志海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同轴绞线机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同轴绞线机,包括机架,在机架 上一端同轴设置。
2、一给线机构A和给线机构B,给线 机构B连接一成缆装置,完成绞合的缆线向前通 过一紧线装置,经过紧线装置后的缆线向前通过 一缓冲装置后通过收线装置完成绞线过程,给线 机构A、给线机构B、成缆装置与紧线装置均同轴 设置,在机架的外侧设置一由电机带动的传动轴, 给线机构A、给线机构B与成缆装置分别通过一根 链条与传动轴连接,使整个机构同轴同时运转。本 发明通过两个给线机构对铜线进行缠绕,不跳股, 缆线均匀,通过传动轴使整个机构同轴同时转动, 稳定了绞线的质量,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生产 成本,提高了工作质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同轴绞线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一端同轴设置一给 线机构A(2)和给线机构B(3),所述给线机构B(3)连接一成缆装置(4),待绞合的缆线 通过所述给线机构A(2)、给线机构B(3)和成缆装置(4)完成绞合缆线(6),所述绞合缆 线(6)向前通过一紧线装置(5),经过所述紧线装置(5)后的缆线(6)向前通过一缓冲装置 (7)后通过收线装置(8)完成绞线过程,所述给线机构A(2)、所述给线机构B(3)、所述成 缆装置(4)与所述紧线装置(5)均同轴设置,在所述机架(1。
4、)的外侧设置一由电机(9)带动 的传动轴(10),所述给线机构A(2)、所述给线机构B(3)与成缆装置(5)分别通过一根链 条(11)与所述传动轴(10)连接,使绞线机同轴同时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同轴绞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还制成一出 线盘(15),所述给线机构A(2)上的一端设置单股缆线(12)的进线口(13),所述给线机构 A(2)的另一端上设置六个绞线轮(14),穿过所述每个绞线轮(14)的每根单根缆线穿过所 述出线盘(15)上出线孔(16)与所述单股缆线(12)绞合成新缆线(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同轴绞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给线机构B。
5、(3)上设 置十二个绞线滑轮(14-1),在所述成缆装置(4)上设置十二个与所述12个绞线滑轮(14-1) 相对应的绞线孔(17),所述新缆线(12-1)同轴穿过所述给线机构B(3),与穿过所述每个绞 线滑轮(14-1)上的缆线穿过所述绞线孔(17)进行绞合,完成缆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同轴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7)包括第一滑轮 (18)与第二滑轮(18-1),所述第二滑轮(18-1)上设置有纹路(19),完成绞合的缆线(6)先 通过所述第一滑轮(18)后再通过所述第二滑轮(18-1),所述缓冲装置(7)还包括导向装置 (20),经过所述第二滑轮(18-1)的缆线(。
6、6)经过所述导向装置(20)向前进入到所述收线装 置(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同轴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8)包括滑动丝杆 机构(21),在所述滑动丝杆机构(21)上设置一滑动基座(22),在所述滑动基座(22)上设置 三个导向轮(23),所述收线装置(8)还包括一收线辊(24),所述缆线(6)通过所述滑动丝杆 机构(21)均匀缠绕在收线辊(24)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23108 A 1/2页 3 一种同轴绞线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线机,特别是一种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的同轴绞线机。 背景技术 0002 绞线机是电线电缆设备中的重要设备,主。
7、要是将多股铜线根据设计要求绞合成一 股电线或电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绞线机生产出的电线电缆已不能适应现 代生产的需要,目前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绞线机,但是一般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 高,加工时间长,操作起来不方便,存在着生产产品绞距不均匀,跳股以及生产力下降等现 象。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客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生产线同轴的绞线机。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同轴绞线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一端同轴设置一给线机构A和给线机 构B,给线机构B连接一成缆装置,待绞合的缆线经过给线机构A和。
8、给线机构B和成缆装置 完成绞合缆线,缆线向前通过一紧线装置,经过紧线装置后的缆线向前通过一缓冲装置后 通过收线装置完成绞线过程,给线机构A、给线机构B、成缆装置与紧线装置均同轴设置,在 机架的外侧设置一由电机带动的传动轴,给线机构A、给线机构B与成缆装置分别通过一根 链条与传动轴连接,使绞线机同轴同时运转。 0005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机架上还制成一出线盘,给线机构A上的一端设置 单股缆线的进线口,给线机构A的另一端上设置六个绞线轮,穿过每个绞线轮的每根缆线 穿过出线盘上出线孔与单股缆线绞合成新缆线。 0006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给线机构B上设置十二个绞线滑轮,在成缆装置上 设。
9、置十二个与个绞线滑轮相对应的绞线孔,新缆线同轴穿过给线机构B,与穿过每个绞线滑 轮上的缆线穿过绞线孔进行绞合,完成缆线。 0007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上设置 有纹路,完成绞合的缆线先通过第一滑轮后再通过第二滑轮,缓冲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经 过第二滑轮的缆线经过导向装置向前进入到收线装置。 0008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收线装置包括滑动丝杆机构,在滑动丝杆机构上设置 一滑动基座,在滑动基座上设置三个导向轮,收线装置还包括一收线辊,缆线通过滑动丝杆 机构均匀缠绕在收线辊上。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两个给线机构对铜线进行缠绕,不跳股。
10、,缆线均 匀,通过传动轴使整个机构同轴同时转动,稳定了绞线的质量,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生 产成本,提高了工作质量。 说 明 书CN 102623108 A 2/2页 4 附图说明 0010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 是本发明给线机构A的侧视图。 0012 图3 是本发明给线机构B的侧视图。 0013 图4 是本发明第二滑轮18-1 的俯视图。 0014 图5 是本发明导向装置20的俯视图。 0015 图6 是本发明滑动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 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
11、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7 如图1-6 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同轴绞线机,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一端同轴 设置一给线机构A2和给线机构B3,所述给线机构B3连接一成缆装置4,待绞合的缆线通过 给线机构A和给线机构B和成缆装置完成绞合缆线6,所述缆线6向前通过一紧线装置5,使 缆线进一步进行拧紧,保证缆线质量,经过所述紧线装置5后的缆线6向前通过一缓冲装置 7后通过收线装置8完成绞线过程,缓冲装置7使缆线在进行缠绕之间进行缠绕,使缆线在 进行缠绕时能缠绕均匀,所述给线机构A2、所述给线机构B3、所述成缆装置4与所述紧线装 置5均同轴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外侧设置一由电机9带动的传动轴10,所述。
12、给线机构A2、 所述给线机构B3与成缆装置5分别通过一根链条11与所述传动轴10连接,使整个机构同 轴同时运转,保证了电缆线的质量,在所述机架1上还制成一出线盘15,所述给线机构A2上 的一端设置单股缆线12的进线口13,所述给线机构A2的另一端上设置六个绞线轮14,穿 过所述每个绞线轮14的每根缆线穿过所述出线盘15上出线孔16与所述单股缆线12绞合 成新缆线12-1,在所述给线机构B3上设置十二个绞线滑轮14-1,在所述成缆装置4上设置 十二个与所述12个绞线滑轮14-1相对应的绞线孔17,所述新缆线12-1同轴穿过所述给 线机构B3,与穿过所述每个绞线滑轮14-1上的缆线穿过所述绞线孔1。
13、7进行绞合,完成缆 线6。所述缓冲装置7包括第一滑轮18与第二滑轮18-1,所述第二滑轮18-1)设置有纹路 19,完成绞合的缆线6先通过所述第一滑轮18后再通过所述第二滑轮18-1,所述缓冲装置 7还包括导向装置20,经过所述第二滑轮18-1的缆线6经过所述导向装置20向前进入到 所述收线装置8,所述收线装置8包括滑动丝杆机构21,在所述滑动丝杆机构21上设置一 滑动基座22,在所述滑动基座22上设置三个导向轮23,缆线经过导向轮避免缆线随意变动 位置,所述收线装置8还包括一收线辊24,缆线6通过所述滑动丝杆机构21均匀缠绕在收 线辊24上,完成绞线工作。 0018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生产成本高。 说 明 书CN 102623108 A 1/3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3108 A 2/3页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3108 A 3/3页 7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2310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