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双镜头 3D 摄像设备。背景技术 从过去以来, 已经通过将两个已有的摄像设备结合来构成拍摄 3D 视频的摄像系 统。例如, 为了再现双眼差异, 存在将两个摄像设备安装到框架 ( 平台 ) 并与半反射镜结合 来由此拍摄图像的方法。同时, 也知道能够作为单个摄像设备拍摄 3D 视频的设备 ( 例如见 Shashinkogyo Corporation 的 《Monthly Video α(2010 年 7 月 )》 第 45 到 50 页 ; 下文中 称作为非专利文献 1)。根据非专利文献 1, 两个镜头设置在单个摄像设备中, 并且使用两个 镜头获得 3D 图像。
附带地, 为了利用摄像设备拍摄 2D 视频, 需要聚焦 / 变焦 / 光圈调整。在拍摄 3D 视频时, 通常需要会聚调整。这里, 会聚涉及调整 3D 视频的立体效果并且由会聚点 ( 两个 镜头的光轴交叉的点 ) 与目标之间的位置关系表示。例如, 3D 视频被显示为相对于镜头设
备位于会聚点后侧的目标后退并且相对于镜头设备位于会聚点前方的目标突出。 通过改变 两个镜头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并且调整会聚角来进行会聚点的距离调整。 发明内容
例如, 当在拍摄图像的同时为了聚焦调整来改变两个镜头沿着光轴方向的位置 时, 会聚点与镜头的移动一同沿着前方向或深度方向移动。为了使得移动的会聚点回到聚 焦改变之前的位置, 可能有必要改变镜头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因此, 在会聚点移动时, 因此 可能有必要执行聚焦调整。如上所述, 为了拍摄期望的 3D 视频, 优选地对于聚焦和会聚执 行精细调整, 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交替地并重复地执行聚焦调整和会聚调整。
然而, 在非专利文献 1 中公开的摄像设备中, 存在这样的担心 : 因为用于调整会聚 的拨盘设置在离开用于调整聚焦的机构的位置处, 所以重复对于聚焦和会聚进行精细调整 的用户操作可能变得复杂。
考虑到上述情况, 需要能够以有利的操作性对于聚焦和会聚执行精细控制的双镜 头 3D 摄像设备。
根据一个实施例, 本公开涉及一种镜头设备, 包括 : 镜头系统 ; 以及调整环部分, 其包括多个可共轴地旋转的环, 每个环都调整镜头系统的多个光学参数中的相应一者。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 镜头设备被包括在 3D 摄像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 1 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的前视图 ; 图 2 是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的后视图 ; 图 3 是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的俯视图 ; 图 4 是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的仰视图 ;图 5 是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的右视图 ;
图 6 是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的左视图 ;
图 7 是设置在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中的调整环的立体图 ;
图 8 是设置在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中的调整环的平面图 ;
图 9 是设置在图 1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中的调整环的侧视图 ;
图 10 是示出了图 7 中示出的调整环的变焦调整的操作的图 ;
图 11 是示出了图 7 中示出的调整环的聚焦调整的操作的图 ;
图 12 是示出了图 7 中示出的调整环的会聚调整的操作的图 ;
图 13 是示出了用于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调整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
图 14 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的右视图 ;
图 15 是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中的用于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调整电 路的结构的框图 ;
图 16 是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中的环设置 GUI 及其显示切换的图 ;
图 17 是示出了如图 16 所示的环设置 GUI 及其显示切换的图 ;
图 18 是示出了在环设置结束时显示的环设置屏幕的图 ;
图 19 是示出了在图 14 中示出的 3D 摄像设备中、 在从显示部分移除目镜单元的状 态的侧视图 ; 并且
图 20 是调整环的修改示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 将会参照幅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 第一实施例 >
第一实施例是能够通过从多个观察点对相同目标拍摄 3D 视频的双镜头 3D 摄像设 备。双镜头 3D 摄像设备通过将使用摄像装置经由左侧镜头和右侧镜头拍摄的左侧图像和 右侧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使得电信号受到 A/D 转换, 按照预定方法 ( 例如, HDV( 高清晰度视 频 ) 法 ) 对信号进行压缩编码, 并且将它们记录在左侧和右侧半导体记录介质上。作为摄 像装置, 使用 CCD( 电荷耦合器件 )、 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 等。
3D 摄像设备具有由用于调整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三个环构成的调整环, 这三个环 被共轴地结合并且可独立地旋转。 在变焦、 聚焦和会聚调整中, 特别是变焦和会聚这两种调 整在被调整时相互影响另一者的调整。 因此, 在许多情况下重复地交替执行这两种调整。 因 为可以通过共轴地并可旋转地设置在本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中的调整环中的聚焦调整环 和会聚调整环来进行调整, 所以可以期望改善调整效率。
在以下描述中, 将会具体描述 3D 摄像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3D 摄像设备的结构 )
图 1 到图 6 是分别从六个侧面示出了本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的图。具体地, 图1 是前视图, 图 2 是后视图, 图 3 是俯视图, 图 4 是仰视图, 图 5 是右视图并且图 6 是左视图。
3D 摄像设备 100 包括主体部分 110 和镜头部分 120。
在主体部分 110 中设置了包括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各种接口的接口组、 包括各种 操作按钮的操作按钮组、 手柄 111、 显示部分 113、 电池适配器 115 和存储卡槽 117 等。接口组和电池适配器 115 主要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 的后表面上。作为接口, 例如有数字视频和 数字音频的输入 / 输出、 模拟视频和模拟音频的输入 / 输出、 控制输入、 监视器输出和耳机 输出。电池 ( 未示出 ) 可以被从电池适配器 115 拆卸。
操作按钮组的一部分、 显示部分 113 和存储卡槽 117 主要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 的 侧表面上。 操作按钮的示例包括电源按钮、 记录按钮、 再现按钮、 快进按钮、 倒带按钮和快门 按钮。除了拍摄的视频和记录视频之外, 显示部分 113 被用来显示用于选择各种功能和执 行设置操作的用户接口等, 并且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 的侧表面上, 同时可以沿着绕两个轴 线的方向旋转。作为显示部分 113, 使用液晶显示器或有机 EL( 电致发光 ) 显示器等。作为 半导体记录介质的存储卡可以被从存储卡槽 117 拆卸, 并且数字视频数据可以被记录在存 储卡上或从存储卡读出。
操作按钮组的另一部分和手柄 111 主要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 的上表面上。手柄 111 是用户握持来支撑 3D 摄像设备 100 的部分。麦克风 119 安装到手柄 111 的前部处。
此外, 诸如 CPU( 中央处理单元 ) 的控制电路、 左侧和右侧摄像装置、 信号处理电 路、 编码电路等结合在主体部分 110 中。
另一方面, 右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R 和左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L 平行设置在镜头部 分 120 中。 右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R 和左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L 被构造为使得同步执行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调整。 此外, 在镜头部分 120 的顶端部分处, 设置了镜头滤光片 123 和镜头罩 125, 该镜头 滤光片 123 限制进入右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R 和左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L 的光的波长, 镜头 罩 125 由于各种原因保护右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R 和左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L 的摄像镜头。
在镜头部分 120 的侧表面上, 抓握部分 127 被设置为由用户的手保持的部分。广 角 / 望远开关 128 设置在抓握部分 127。此外, 在镜头部分 120 的侧表面上, 设置了调光滤 波器按钮 129、 光圈拨盘 130 和调整环 200 等, 该调光滤波器按钮 129 用于调整进入右侧镜 头光学系统 121R 和左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L 的光量以使其减小, 光圈拨盘 130 用于通过曝 光调整来调整拍摄的图像的亮度。调整环 200 是用于调整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操作部分, 之 后将会描述其细节。
( 调整环的结构 )
图 7 是调整环 200 的立体图, 图 8 是调整环 200 的平面图, 并且图 9 是图 8 中示出 的调整环 200 的侧视图。
调整环 200 由用于变焦调整的变焦环 210、 用于聚焦调整的聚焦环 220 和用于会聚 调整的会聚环 230 构成。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通过嵌入结构结合, 同时可 沿着正、 负方向共轴和独立地旋转。更具体地, 变焦环 210 是定位在调整环 200 的最外周侧 上的旋转部分, 聚焦环 220 是在变焦环 210 内侧的可旋转部分, 并且会聚环 230 是比聚焦环 220 更处于内侧的可旋转部分。因此, 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的外径按照所 陈述的顺序而顺序地变得更小。因此, 用户可以通过被操作的环的位置关系和环的外径来 从感觉上掌握调整对象, 这对于改善操作性是期待的。
防滑槽 211 形成在变焦环 210 的外周表面上。此外, 聚焦环 220 具有从变焦环 210 沿着轴向突出的部分 221( 见图 9), 并且防滑槽 222 形成在突出部分 221 的外周面上。另一 方面, 可旋转地设置在聚焦环 220 的内侧上的会聚环 230 的顶端位置与聚焦环 220 的顶端
位置匹配或几乎匹配。会聚环 230 的顶端部分具有凹陷穹顶形, 并且防滑槽 231 形成在凹 陷部分的内周面上 ( 见图 7 和图 8)。
图 10 到图 12 是示出了具有上述结构的调整环 200 的操作的图。图 10 示出了用 于变焦调整的操作。此时, 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指放在变焦环 210 的外周面上并且转动变焦 环 210 来进行变焦调整。图 11 示出了用于聚焦调整的操作。此时, 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指放 在聚焦环 220 的突出部分 221 的外周面上并且转动聚焦环 220 来进行聚焦调整。图 12 示 出了用于会聚调整的操作。此时, 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指放在位于会聚环 230 的顶端部分处 的穹顶状凹陷部分的内周面上并且转动会聚环 230 来进行会聚调整。
这里, 因为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被同轴地结合并且结合为调整环 200, 所以用户可以仅仅通过移动手来在变焦、 聚焦和会聚之间平滑地改变调整对象。 此外, 因为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全部同轴地旋转, 所以可以以相同的感觉进行全 部操作。因此, 紧接着调整对象改变之后, 可以立刻开始调整。特别是在需要交替并重复地 调整 ( 类似于聚焦和会聚调整 ) 的调整任务中, 期望能够改善效率。
( 用于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调整电路 )
之后, 将会描述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调整电路。 图 13 的图示出了用于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调整电路的结构。如图所示, 本实施的 3D 摄像设备 100 包括旋转编码器 301、 302 和 303、 控制电路 304、 变焦驱动电路 305、 聚焦驱 动电路 306、 会聚驱动电路 307、 左侧光学系统变焦致动器 308L、 左侧光学系统聚焦致动器 309L、 左侧光学系统会聚致动器 310L、 右侧光学系统变焦致动器 308R、 左侧光学系统聚焦 致动器 309R 和右侧光学系统会聚致动器 310R, 其中, 旋转编码器 301、 302 和 303 分别对应 调整环 200 的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在调整环 200 中独立地旋转的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的旋转信息由 分别对应于环的旋转编码器 301、 302 和 303 检测。旋转编码器 301、 302 和 303 的检测信息 被发送到诸如 CPU 的控制电路 304。 基于与变焦调整相对应的旋转编码器 301 的检测信息, 控制电路 304 执行与变焦调整相关的预定操作处理以获得控制量, 并将与控制量相对应的 控制信息提供给变焦驱动电路 305。
变焦驱动电路 305 基于控制信息来驱动左侧光学系统变焦致动器 308L 和右侧光 学系统变焦致动器 308R。 因此, 执行左侧光学系统和右侧光学系统的变焦调整。 此外, 基于 与聚焦调整相对应的旋转编码器 302 的检测信息, 控制电路 304 执行与聚焦调整相关的预 定操作处理以获得控制量, 并将与控制量相对应的控制信息提供给聚焦驱动电路 306。
聚焦驱动电路 306 基于控制信息来驱动左侧光学系统聚焦致动器 309L 和右侧光 学系统聚焦致动器 309R。 因此, 执行左侧光学系统和右侧光学系统的聚焦调整。 此外, 基于 与会聚调整相对应的旋转编码器 303 的检测信息, 控制电路 304 执行与会聚调整相关的预 定操作处理以获得控制量, 并将与控制量相对应的控制信息提供给会聚驱动电路 307。 会聚 驱动电路 307 基于控制信息来驱动左侧光学系统会聚致动器 310L 和右侧光学系统会聚致 动器 310R。因此, 执行左侧光学系统和右侧光学系统的会聚调整。
如上所述, 根据本实施例, 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被同轴地结合并 且结合为调整环 200, 所以用户可以仅仅通过移动手来在变焦、 聚焦和会聚之间平滑地改变 调整对象。此外, 因为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全部同轴地旋转, 所以可以以
相同的感觉进行全部操作。因此, 紧接着调整对象改变之后, 可以立刻开始调整。特别是在 需要交替并重复地调整 ( 类似于聚焦和会聚调整 ) 的调整任务中, 期望能够改善效率。此 外, 因为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变焦调整, 变得有必要进行聚焦调整, 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改 善包括变焦调整的调整任务的效率。
应当注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并且可以在不超出本公开的精 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 在以上实施例中, 在调整环 220 的结构中, 变焦环 210 定位在调整环 200 的 最外周侧上, 聚焦环 220 定位在变焦环 210 的内侧上并且会聚环 230 定位在聚焦环 220 的 内侧上。代替这种结构, 也可以将变焦环 210 定位在调整环 200 的最内周侧上, 并且将聚焦 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按照所陈述的顺序定位在最外周上或者将会聚环 230 和聚焦环 220 按 照所陈述的顺序定位在最外周上。
此外, 只要能够由用户操作, 调整环 200 可以被设置在除了主体部分 110 的侧表面 之外的位置处。
此外, 虽然调整环 200 在以上实施例中具有其中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从变焦 环 210 突出的结构, 但是会聚环 230 从聚焦环 220 额外地突出并且防滑槽形成在会聚环 220 的突出部分的外周面上的结构也是可能的。 < 第二实施例 >
之后, 将会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
图 14 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的右视图。图 15 是示出了用于根据第二 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的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调整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应当注意, 在图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 100A 中, 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 的部分由通过在分配给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部分的符号的结尾增加 “A” 而获得的符号表示。
第一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 100 的调整环 200 是通过将三个环按照嵌入结构结合 而获得的, 并且作为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的功能被固定地从外周侧顺序地 分配给三个环。 此外, 变焦环 210、 聚焦环 220 和会聚环 230 相对于旋转方向的正、 负方向也 是固定的。
然而, 当对于环的功能分配和相对于旋转方向的正、 负方向如上所述地固定时, 根 据用户可能发生当前的分配不符合操作感的不便性。此外, 关于环的旋转方向和调整值的 增大和减小, 在日本, 顺时针方向通常 “增加” 并且逆时针方向通常 “减小” 。然而, 用户可能 喜欢相反的设置。
在这点上, 在第二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 100A 中, 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三个调整项 被固定地分配给调整环 200A 的三个环 210A、 220A 和 230A。此外, 在本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 备 100A 中, 旋转方向与调整值的增大和减小之间的关系被任意地指定给环 210A、 220A 和 230A 中的每一者。在以下的描述中, 用于实现向调整环 200A 指定的机构被称作 “环设置机 构” 。将会在下文中给出环设置机构的细节。
( 环设置机构 )
在第二实施例的 3D 摄像设备 100A 中, 环设置机构由环设置屏幕显示部分 321A、 环 设置输入部分 142A 和控制电路 ( 控制部分 )304A 等构成。
环设置屏显示部分 321A 显示用于环设置的屏幕。 在该实施例中, 取景器 150A 中的
显示面板被用作环设置屏显示部分 321A。取景器 150A 由显示部分 151A 和目镜单元 152A 等构成, 显示部分 151A 具有内置显示面板 ( 诸如液晶显示器 ), 并且目镜单元 152A 放大显 示在显示面板上的视频。此外, 如图 19 所示, 目镜单元 152A 可以被从显示部分 151A 拆卸, 并且通过从显示部分 151A 移除目镜单元 152A, 用户可以直接观看显示在显示面板上的视 频。应当注意, 环设置屏幕可以被显示在设置于主体部分 110A 中的显示部分 113A 上。
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从用户接收环设置信息的输入, 该环设置信息用于将包括 聚焦调整、 会聚调整和变焦调整的三个调整项选择性地指定给三个环 210A、 220A 和 230A 并 且将旋转方向与调整值的增加和减小指定给每个环。在该市示例中, 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A 上的旋转开关等被用作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作为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的旋转开关可以 被转动和按压。 通过旋转开关的旋转操作, 环设置屏幕上的设置对象项移动, 并且通过按压 操作来切换设置对象项的值。
控制电路 304A 包括存储环设置信息的环设置信息存储部分 324A。基于存储在环 设置信息存储部分 324A 中的环设置信息, 控制电路 304A 将聚焦调整、 会聚调整和变焦调整 的调整项选指定给三个环 210A、 220A 和 230A。更具体地, 基于存储在环设置信息存储部分 324A 中的环设置信息, 在变焦驱动电路 305A、 聚焦驱动电路 306A 和会聚驱动电路 307A 之 间, 控制电路 304A 分别切换三个环 210A、 220A 和 230A 的旋转编码器 301A、 302A 和 303A 的 输出目的。
( 环设置操作 )
之后, 将会描述用于环设置的操作。
图 16 和图 17 是示出了用于环设置和显示切换的 GUI 的图。
首先, 通过对于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 上的操作按钮的操作, 环设置屏幕的初始屏 幕 401 显示在环设置屏显示部分 321A 上。
调整环 200A 的三个环 210A、 220A 和 230A 在环设置屏幕中被表示为 “外” 、 “中” 和 “内” 。此外, 在环设置屏幕中, 对于三个环 210A( 外 )、 220A( 中 ) 和 230A( 内 ) 的每一者 设置显示调整项值 ( 变焦、 聚焦和会聚 ) 的调整项区域和显示沿着调整值增加的方向的值 ( 顺时针、 逆时针 ) 的正操作方向项区域。
指定给三个当前的环 210A( 外 )、 220A( 中 ) 和 230A( 内 ) 的调整项和正操作方向 项被如下所述地假设, 例如 ( 图 16 的 401)。
环 210A( 外 ) : 调整项=变焦, 正操作方向项=顺时针
环 220A( 中 ) : 调整项=聚焦, 正操作方向项=顺时针
环 230A( 内 ) : 调整项=会聚, 正操作方向项=顺时针
现在, 假设已有的环设置如下所述地改变的情况 ( 图 17)。
环 210A( 外 ) : 调整项=变焦, 正操作方向项=顺时针
环 220A( 中 ) : 调整项=会聚 ( 改变 ), 正操作方向项=逆时针 ( 改变 )
环 230A( 内 ) : 调整项=聚焦 ( 改变 ), 正操作方向项=逆时针 ( 改变 )
在环设置屏幕的初始屏幕 401 中, 为了使得用户视觉地掌握环 210A( 外 ) 的调整 项是当前对象项, 例如使用反色显示来使得环 210A( 外 ) 的调整项显示区域处于可以区分 的状态。
因为环 210A( 外 ) 的可调整项和正操作方向项没有改变, 所以用户执行转动在环设置屏幕的初始屏幕 401 中的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的操作。当控制电路 304A 判断 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已经被转动预定量以上时, 控制电路 304A 将对象项切换为下一 项。这里, 当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沿着第一方向转动时, 按照以下顺序切换目标项 : 调整 项环 210A( 外 ) →正操作方向项环 210A( 外 ) →调整项环 220A( 中 ) →正操作方向项环 220A( 中 ) →调整项环 230A( 内 ) →正操作方向项环 230A( 内 )。当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 目标项的移动方向也变得相反。
这里, 假设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沿着第一方向转动, 控制电路 304A 将目标项移动 到环 210A( 外 ) 的正操作方向项 ( 图 16 的环设置屏幕 402)。
因此, 通过用户将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沿着第一方向转动, 控制电路 304A 将目 标项移动到环 220A( 中 ) 的调整项区域 ( 图 16 的环设置屏幕 403)。之后, 用户将环设置 输入部分 142A 按压一次。在该环设置示例中, 部分目的是将环 220A( 中 ) 的调整项指定 为 “会聚” 。此外, 每按压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一次, 调整对象按照 “聚焦” → “会聚” → “变 焦” → “聚焦” 的顺序改变。因此, 再将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按压一次时, 环 220A( 中 ) 的 调整项被从 “聚焦” 改变为 “会聚” ( 图 17 的环设置屏幕 404)。
此外, 在该环设置示例中, 另一个目的是将环 220A( 中 ) 的调整项的正操作方向切 换为 “逆时针” 方向。在这点上, 通过用户沿着第一方向转动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目标项 被移动到环 220A( 中 ) 的下一个正操作方向项 ( 图 17 的环设置屏幕 405)。之后, 环设置输 入部分 142A 被按压一次。因此, 环 220A( 中 ) 的调整项的正操作方向被从 “顺时针” 方向 改变到 “逆时针” 方向 ( 图 17 的环设置屏幕 406)。 类似地, 用户通过转动和按压环设置输入部分 142A 来将环设置屏幕改变到图 18 中的状态。之后, 通过关闭环设置屏幕或者通过向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 上的操作按钮进行 操作来将其改变到另一个屏幕, 控制电路 304A 重写环设置信息存储部分 324A 中的环设置 信息。通过如上所述地进行处理, 环设置 ( 改变 ) 结束。之后, 经改变的环设置被反映到环 210A、 220A 和 230A 上。
如上所述, 根据本实施例, 可以将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三个调整项灵活地指定给调 整环 200A 的三个环 210A、 220A 和 230A。此外, 根据本实施例, 可以对于环 210A、 220A 和 230A 任意地设置旋转方向与调整值的增加和减小之间的关系。因此, 可以提供能够由各种 用户良好地操作的调整环 200A。
( 关于镜头调整模式 )
在 3D 摄像设备中, 如果左侧和右侧镜头 ( 右侧镜头光学系统 121R 和左侧镜头光 学系统 121L) 的横向和纵向位置在拍摄视频时不正确, 那么难以良好地拍摄 3D 视频。 然而, 在冲击等施加到左侧和右侧镜头时, 这些位置可能移动。在这点上, 在 3D 摄像设备中, 提供 了能够分别调整左侧和右侧镜头的位置的机构。可以通过这样进行镜头调整 : 对设置在主 体部分 110A 上的开关进行操作以将模式变为镜头调整模式并且在查看显示在取景器 150A 的显示面板上的镜头调整屏幕的同时操作调整环 200A 的环。应当注意, 当模式为镜头调 整模式中时, 镜头的移动方向 ( 横向和纵向方向 ) 被自动地指定给调整环 200A 的环 210A、 220A 和 230A, 并且其信息被显示在镜头调整屏幕上。
然而, 在用于将模式变为镜头调整模式的开关设置在主体部分 110A 上时, 存在这 样的担心 : 用户可能无意地按压该开关以将模式切换为镜头调整模式。当在拍摄视频的同
时模式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变为镜头调整模式时, 可能通过用于聚焦调整、 变焦调整等 的调整环 200A 的操作来执行不必要的镜头调整, 使得镜头位置可能错乱。
在这点上, 当镜头调整按钮 140A 和上档 (shift) 按钮 141A( 它们设置在可以由操 作图 14 中示出的镜头调整按钮 140A 的一只手的手指接触到的位置 ) 被同时按压时, 3D 摄 像设备 100A 被变为镜头调整模式。应当注意, 镜头调整按钮 140A 和上档按钮 141A 设置在 彼此远离的位置, 以使得按钮不能由相同手指同时按压也是很重要的。
虽然模式在镜头调整按钮 140A 和移动按钮 141A 被如上所述地同时按压时变为镜 头调整模式, 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两个按钮的组合。 因此, 可以防止用户错误按压开关而将 模式变为镜头调整模式。
( 修改示例 )
在以上实施例中, 调整环 200(200A) 的最内周环 230(230A) 具有穹顶状凹陷部分。 然而, 最内周环 230B 可以如图 20 所示地突出。
本公开含有的主题涉及 2010 年 9 月 9 日递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专利申 请 JP 2010-201942 以及 2011 年 3 月 29 日递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 JP 2011-071825 中公开的主题, 通过应用将它们结合在这里。 在以上实施例中, 用来调整各个光学系统的变焦、 聚焦和会聚的致动器可以使本 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可用类型, 诸如音圈电机、 压电电机、 步进电机等。
虽然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已经描述了双镜头 3D 摄像设备, 本公开也可以实 施在单镜头 3D 摄像设备中。也注意到本公开也可以是实在需要光学系统的变焦、 聚焦和会 聚的调整的任何摄像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 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 结合、 子 结合和替换, 只要他们在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