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块装置、 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模块以及具有该装置的 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别地控制多个发光模块的发光模块装置、 发光模块装置中使用的发 光模块、 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图 17 示出了传统发光模块装置的配置。在发光模块装置 100 中, 将发光模块 101 布置成矩阵形状, 彼此相邻的发光模块 101 经由用于传输电力的连接点 102 相连, 向位于端 部处的一列发光模块 101 附接电力线 103 的终端设备 104。发光模块 101 中每个的控制设 备 ( 未示出 ) 通过它本身调整发光模块 101 的发光量。当终端设备 104 向发光模块 101 提 供电力时, 按顺序向发光模块 101 传输电力, 从而为所有发光模块 101 提供电力 ( 见例如专 利文件 1)。在发光模块装置 100 中, 控制设备可以控制各发光模块 101 的发光量。然而, 由 于在发光模块 101 中的每个中提供控制设备, 所以生产成本增加。
图 18 示出了被配置成用以解决以上问题的发光模块装置。 发光模块装置 200 包括 统一控制多个发光模块 201 发光量的控制盒 202。发光模块 201 中的每个被配置成用以使 得按照提供的电力调整其发光量。提供电力的电力线 203 从控制盒 202 向各发光模块 201 延伸。发光模块 201 通过星形拓扑经由电力线 203 连接到控制盒 202。控制盒 202 控制向 发光模块 201 中的每个供电, 从而控制发光模块 201 中每个的发光量 ( 见例如专利文件 2)。
然而, 在星形拓扑中, 由于专用电力线 203 要分别把控制盒 202 连接到各发光模块 201, 所以需要与发光模块 201 的数量一样的线路对数量, 因而, 线路的数量与发光模块 201 数量的两倍一样多。因此, 生产成本会由于线路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因而期望减少生产成 本。另外, 还期望改进向发光模块 201 信号通信的准确性。
除了这种发光模块装置之外, 已知存在能够分别地控制等离子面板每个部分的发 光量、 以及使用减小数量电力线的等离子显示器。图 19 示出了等离子显示器。在等离子显 示器 300 中, 在等离子面板 301 中以网格状方式布置列电力线组 302 和行电力线组 303, 在 列电力线组 302 与行电力线组 303 之间封闭稀有气体。列驱动器 304 和行驱动器 305 只 在分别选择的列电力线与行电力线之间施加电压, 从而使得电力线的交叉点通过放电发光 ( 见例如专利文件 3 和专利文件 4)。在等离子显示器 300 中, 列驱动器 304 和行驱动器 305 各自调整每个发光部分处的放电电压, 从而各自控制每个发光部分处的发光量。 另外, 等离 子面板 301 的多个发光部分共用每个电力线, 因此, 减小了所需的电力线数量。
随后, 可构思把等离子显示器 300 的配置应用于发光模块装置, 以及用发光模块 替代等离子面板 301 的发光部分。
然而, 在这种发光模块装置中, 向多个发光模块的供电在电力线中流动, 作为结 果, 电力线中流动的供电量增加。因此, 如果按顺序改变供电以便各自控制发光模块, 则会 向供电上叠加增加辐射噪声。由于按照供电的值控制发光模块中的每个发光模块, 可以把 供电视为用于控制发光模块的控制信号, 然而辐射噪声叠加在控制信号上, 因此, 会无法准
确控制发光模块。
专利文件 1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 还公开了如图 20(a) 和 20(b) 中所示的发光模块。 发光模块 400 包括 : 多对馈电端子 401 ; 控制发光模块 400 发光的控制设备 402 ; 以及连接 到控制设备 402 的多对通信端子 403。平面图中发光模块 400 的外观是矩形。在发光模块 400 的每侧提供一对馈电端子 401 和一对通信端子 403。布置多个发光模块 400 以彼此相 邻, 从而每个发光模块 400 的馈电端子 401 和通信端子 403 分别连接到相邻发光模块 400 的馈电端子 401 和通信端子 403。通过相邻发光模块 400 的馈电端子 401 之间的连接, 从每 个发光模块 400 向相邻发光模块 400 提供电力。另外, 通过相邻发光模块 400 的通信端子 403 之间的连接, 在相邻发光模块 400 之间形成通信路径 404。经由通信路径 404 在多个发 光模块 400 之间传输或接收控制信号, 从而多个发光模块 400 彼此协作地工作。
然而, 在上述发光模块 400 中, 每个发光模块 400 的控制设备 402 需要具有生成控 制信号的功能, 作为结果, 成本增加。另外, 由于多个发光模块 400 在一对通信路径 404 上 相连, 所以有必要提供用于识别各个发光模块 400 的 ID( 识别码 )。作为结果, 照明设备的 成本因为 ID 的复杂提供方法而增加。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 1 : PCT 国际公开 No.2007-536708 的公布译文
专利文件 2 : 美国专利 No.7348738
专利文件 3 : 日本专利公开 No.S59-24891
专利文件 4 : 日本专利公开 No.H04-36899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分别地控制多个发光模块、 减少线路数量并降低生产成 本, 而且改进向每个发光模块提供信号的准确性的发光模块装置 ; 以及包括发光模块装置 的照明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 : 能够抑制向发光模块提供的通信信号的辐射噪声, 以 及能够准确控制发光模块的发光模块装置 ; 发光模块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模块 ; 以及包括发 光模块装置的照明设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发光模块装置包括 :
多个发光模块 ;
电力线, 通过电力线把多个发光模块发光需要的电力提供给多个发光模块 ; 以及
信号生成单元, 其生成用于设置相应发光模块的控制信号, 其中
多个发光模块共用电力线, 电力线具有通过断开 / 闭合操作来接通或关断向多个 发光模块中每个发光模块的电流传导的开关,
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用于控制开关的信号, 以使得开关被分别地断开或闭合,
在断开 / 闭合控制中, 提供发光时段和消光时段,
在发光时段中, 闭合相应开关以使得相应发光模块发光,
在消光时段中, 熄灭相应发光模块, 如果存在要向发光模块传输的控制信号, 则断 开或闭合相应开关, 从而把控制信号叠加到供给的电力上, 以及
多个发光模块中每个发光模块具有控制单元, 其读取叠加在供给的电力上的控制 信号并控制发光模块以使得基于读取的控制信号点亮发光模块。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发光模块装置中, 向经由电力线对发光模块中的每个供给的电 力上叠加控制信号, 每个发光模块读取控制信号并按照读取的控制信号点亮。 因而, 可以分 别地控制发光模块。另外, 由于也可以使用电力线作为通信线, 所以可以减少线路的数量, 因此,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 由于多个发光模块共用电力线, 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线路 的数量。再者, 由于在向发光模块提供的电力基本上是零的消光时段中在供电上叠加控制 信号, 所以发光模块可以轻松地读取控制信号。因此, 确保信号通信, 可以改进信号通信的 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发光模块装置包括 :
多个发光模块 ;
信号生成单元, 其生成用于控制相应发光模块的控制信号 ; 以及
通信线, 控制信号经由通信线从所述信号生成单元传输至相应发光模块, 其中 多个发光模块被布置在阵列中或在矩阵中,
多个发光模块中的每个发光模块具有控制单元, 其接收来自信号生成单元的控制 信号并控制发光模块以使得基于接收的控制信号点亮发光模块,
通信线具有列通信线, 每条列通信线由相应列上的发光模块共用、 以及具有行通 信线, 每条行通信线由相应行上的发光模块共用,
每条列通信线和行通信线均具有通过断开 / 闭合操作, 使相应的列通信线和行通 信线之一处于导通状态 / 非导通状态的开关, 以及
信号生成单元控制开关的断开 / 闭合操作, 从而使得要被控制的发光模块的列通 信线和行通信线处于导通状态、 以及使得其它列通信线和其它行通信线处于非导通状态 中, 以及把控制信号传输给要控制的发光模块。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发光模块装置中, 设置在控制通信线上的开关通过断开或闭 合, 使得只有要控制的发光模块被电连接到信号生成单元。 随后, 从信号生成单元向要控制 的发光模块传输控制信号。因此, 可以分别地控制发光模块。另外, 由于多个发光模块共用 通信线, 所以线路的数量减少, 可以降低生成成本。 另外, 由于通信线只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所以需要的传输电力减小。因此, 辐射噪声减小, 可以抑制辐射噪声对控制信号的影响。因 此, 提高了发光模块控制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发光模块包括 :
平面发光装置, 在平面发光装置的电极之间夹有发光层 ;
馈电端子, 其连接到电极并且经由馈电端子向平面发光装置馈电 ;
矩形面板, 所述矩形面板上设置有平面发光装置和馈电端子 ;
控制单元, 其接收来自外部的用于控制向平面发光装置的电流传导的控制信号, 并基于控制信号, 控制平面发光装置的发光 ; 以及
用于通信的多个阳极端子和用于通信的多个阴极端子, 通过多个阳极端子和多个 阴极端子接收用于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 其中
把多个阳极端子放置在彼此相对的面板两侧中的每侧, 并且把多个阴极端子放置 在彼此相对的另两侧中的每侧, 以使得当布置多个面板从而多个发光模块彼此相邻时, 各 发光模块的阳极端子彼此相连, 并且各发光模块的阴极端子彼此相连。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发光模块装置中, 当布置多个发光模块以彼此相邻时, 各发光 模块用于通信的阳极端子彼此相连, 各发光模块用于通信的阴极端子彼此相连, 从而在多 个发光模块之中形成通信路径。因此, 可以经由通信路径把从控制单元传输的控制信号传 输给多个发光模块, 因而, 可以减少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线路数量。 附图说明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电路图。
图 2(a) 是发光模块装置的发光模块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 2(b) 示出了发光模块的 电路配置。
图 3(a) 示出了发光模块装置的发光模块、 列开关、 以及行开关之中的布线, 图 3(b) 是列开关和行开关的工作图。
图 4 示出了包括发光模块装置的照明设备的透视图
图 5 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变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列开关和行开关的工作图表。 图 6 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变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列开关和行开关的工作图表。 图 7 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电路图。 图 8(a) 是发光模块装置的发光模块的透视图, 图 8(b) 是发光模块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 9 是示出了发光模块电学配置的方框图。
图 10 是发光设备的列开关和行开关的工作图表。
图 11(a) 至 (e) 示出了按时间次序, 如何按顺序选择发光模块作为要控制的目标。
图 12 示出了选择发光模块装置的多个发光模块作为要控制目标的情形。
图 13(a) 示出了去往发光模块装置发光模块的控制信号的波形, 图 13(b) 示出了 控制信号的另一波形, 图 13(c) 示出了控制信号的又一波形。
图 14(a) 是根据第二实施例变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发光模块的电路图, 图 14(b) 示出了电路各种部件处的电压波形。
图 15 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电路图。
图 16(a) 是如从光辐射侧所见, 发光模块装置的发光模块的透视图, 图 16(b) 示出 了如从与光辐射侧相对的侧所见, 发光模块的透视图。
图 17 是传统发光模块装置的前视图。
图 18 是另一传统发光模块装置的电路配置。
图 19 是传统等离子显示器的电路图。
图 20(a) 示出了传统发光模块的配置, 图 20(b) 示出了布置成用以彼此相邻的发 光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 1 至 3 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图 1 示出了根据第 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配置。发光模块装置 1 包括多个发光模块 2、 以及经由电力线 3 向发光模块 2 提供发光模块 2 发光需要的电力的模块驱动电路 4。把发光模块 2 布置在矩 阵中 ( 以网格状方式 ) 以形成行和列。例如, 把发光模块 2 布置在 4 乘 4 矩阵中。多个发 光模块 2 共用电力线 3。另外, 在电力线 3 上提供通过断开 / 闭合操作接通或关断向每个发 光模块 2 的电流导通的开关 31 和开关 32。模块驱动电路 4 执行开关 31 和开关 32 的断开 / 闭合操作, 从而把用于设置发光模块 2 的控制信号叠加到供给的电力上。
电力线 3 包括相加线路 33 和相减线路 34。相加线路 33 和相减线路 34 中的每个 从模块驱动电路 4 延伸, 以及分支成多条电力线。相加线路 33 分支成分别由相应列上的发 光模块 2 共用的列电力线 33a 至 33d, 列电力线 33a 至 33d 通过总线拓扑, 连接到各列上的 发光模块 2 的相加电极。相减线路 33 分支成分别由相应行上的发光模块 2 共用的行电力 线 34a 至 34d, 行电力线 34a 至 34d 通过总线拓扑, 连接到各行上的发光模块 2 的相减端子。
在各列电力线 33a 至 33d 上设置开关 31, 在各行电力线 34a 至 34d 上设置开关 32。 开关 31 和开关 32 通过开关操作, 分别使得列电力线 33a 至 33d 和行电力线 34a 至 34d 处 于导通状态 / 非导通状态中, 从而在供应电力的情况和停止供电的情况之间切换各列上的 发光模块 2 和各行上的发光模块 2 的电力情况。开关 31 和开关 32 包括诸如 FET 或 IGBT 的开关装置。此处, 把分别设置在列电力线 33a 至 33d 上的开关 31 称作列开关 31a 至 31d, 把分别设置在行电力线 34a 至 34d 上的开关 32 称作行开关 32a 至 32d。 模块驱动电路 4 包括例如微控制器 ( 控制集成电路 )。模块驱动电路 4 包括 : 执 行开关 31 和开关 32 断开 / 闭合控制的控制电路 41 ; 接收来自诸如商用电源的外部电源的 电力、 把电力调整为适当值、 以及把调整的电力提供给发光模块 2 和控制电路 41 的电力调 整电路 42。控制电路 41 包括信号生成电路 43, 其生成用于控制开关 31 和开关 32 以使得 各自断开或闭合开关 31 和开关 32 的断开 / 闭合信号。另外, 控制电路 41 包括基于信号生 成电路 43( 信号生成单元 ) 生成的断开 / 闭合信号, 控制开关 31 和开关 32 断开 / 闭合操 作的开关控制电路 44。信号生成电路 43 生成上述控制信号。在信号生成电路 43 对于开关 31 和开关 32 的断开 / 闭合控制中, 设置发光时段和消光时段。在发光时段中, 闭合相应开 关 31 和相应开关 32, 相应发光模块 2 发光。在消光时段中, 熄灭相应发光模块 2, 如果存在 要向发光模块 2 传输的控制信号, 则断开或闭合开关 31 和开关 32, 从而把控制信号叠加到 供给的电力上。
控制信号包括 PWM 信号或数字数据信号, 以及包括用于指定发光模块 2 的点亮 / 消光、 调光比率、 诸如淡入 / 淡出操作或闪烁速度的工作模式等的信息。信号生成电路 43 通过使用开关控制电路 44 控制开关 31 和开关 32 的开关操作, 从而控制电力向电力线 3 的 提供和经由电力线 3 的通信。电力调整电路 42 包括例如开关电源电路。在提供电力的过 程中, 模块驱动电路 4 可以作为电流源向发光模块 2 提供电流, 或者可以作为电压源向发光 模块 2 施加电压。
图 2(a) 和 2(b) 示出了每个发光模块 2 的配置。发光模块 2 包括有机 EL 面板 21、 以及按照来自电力线 3( 见图 1) 的供电控制向有机 EL 面板 21 的电流供应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控制单元 )。另外, 发光模块 2 包括 : 设置在照明控制电路 22 上并分别与电力线 3 的相 加线路 33 和相减线路 34 连接的连接器 23 和 24 ; 基本上是盒形并包含以上组件的壳体 25 ;
以及壳体 25 的盖体 26。线路 22a 从照明控制电路 22 向有机 EL 面板 21 延伸。照明控制电 路 22 包括例如微控制器 ( 控制集成电路 ), 以及包括读取向供电上叠加的控制信号的读取 电路。照明控制电路 22 基于读取的控制信号, 控制向有机 EL 面板 21 提供的电流, 从而控 制有机 EL 面板 21 以使得基于读取的控制信号点亮有机 EL 面板 21 或对有机 EL 面板 21 进 行调光。壳体 25 具有 : 辐射从有机 EL 面板 21 发出的光的光辐射窗口 25a ; 以及暴露连接 器 23 和 24 的孔 25b 和 25c。
通过在基板 21a 上按阳极电极 21b、 发光层 21c、 以及阴极电极 21d 的次序进行层 压来形成有机 EL 面板 21。照明控制电路 22 包括把向有机 EL 面板 21 供应的电流的波高维 持在基本恒定值的恒定电流电路。另外, 照明控制电路 22 包括 : 对于波高维持在基本恒定 值的供应电流执行 PWM/PFM 控制、 以及控制有机 EL 面板 21 发光状态的 CPU ; 以及装配恒定 电流电路和 CPU 的基板。恒定电流电路使得供应电流的波高基本上等于有机 EL 面板 21 发 光需要的电流值。 恒定电流电路可以包括 : 包括串联调节器或开关调节器的 DC-DC 转换器、 恒流二极管等。CPU 解调来自电力线 3 的叠加在供给的电力上的控制信号, 以及执行 PWM/ PFM 控制以使得有机 EL 面板 21 的发光状态成为控制信号指定的状态。
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 CPU 可以包括使用 C-MOS 的半导体电路。即使在停止电力提 供的情况下, 这种半导体电路也由于半导体电路的时间常数所致的工作延迟, 而在预定时 段期间工作, 从而可以在预定时段期间维持有机 EL 面板 21 的设置。然而, 如果经过了预定 时段, 则半导体电路停止它的工作并把有机 EL 面板 21 的设置复位为默认。鉴于此方面, 在 照明控制电路 22 中设置用于延长停止电力提供之后 CPU 工作时段的电容器。可以注意到, 能够在照明控制电路 22 中设置存储有机 EL 面板 21 设置的存储器。在此情形中, 即使在把 CPU 复位了的情况下, CPU 也从存储器读取设置, 以及在有机 EL 面板 21 中反映设置。
接下来, 将参照图 3(a) 和 3(b) 描述信号生成电路 43 对于列开关 31a 至 31d 和行 开关 32a 至 32d 的断开 / 闭合控制。此处, 将会假定要通过断开 / 闭合控制传输控制信号 的目标 ( 即, 要控制的目标 ) 是图 3(a) 中第一列和第一行处的发光模块 2( 在下文中, 称作 发光模块 2A)。
如图 3(b) 中所示, 在列开关 31a 至 31d 和行开关 32a 至 32d 的断开 / 闭合控制中, 具有对于包括发光模块 2A 的发光模块 2 中的所有提供向发光模块 2 提供发光需要的电力 的发光时段 T1、 以及熄灭发光模块 2 的消光时段 T2。在消光时段 T2 中, 把控制信号叠加到 供电上。发光模块 2 消光时段 T2 的开始时刻基本上彼此相等, 发光模块 2 消光时段 T2 的 结束时刻基本上彼此相等。然而, 开始时刻可以在发光模块 2 之中不同, 结束时刻可以在发 光模块 2 之中不同。在信号生成电路 43 中预先设置发光时段 T1 和消光时段 T2。
在发光时段 T1 中, 各发光模块 2 的列开关 31a 至 31d 和行开关 32a 至 32d 处于闭 合状态中, 从而向发光模块 2 提供电力, 发光模块 2 发光。在发光时段 T1 中, 未向供电上叠 加控制信号。
在消光时段 T2 中, 在其开始处, 断开列开关 31a 至 31d 和行开关 32a 至 32d, 从而 停止电力的提供。由于不存在要向除了发光模块 2A 以外的发光模块 2 传输的控制信号, 所 以维持其它发光模块 2 的列开关 31b 至 31d 和行开关 32b 至 32d 处于断开状态中, 从而停 止电力向其它发光模块 2 的提供, 熄灭其它发光模块 2。
由于存在要向发光模块 2A 传输的控制信号, 所以按照控制信号断开或闭合发光模块 2A 的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按照断开 / 闭合操作, 提供和停止向发光模块 2A 的供 电, 从而把控制信号叠加到供电上。当开始消光时段 T2 时, 断开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 以停止电力的供给, 之后, 基本上同时闭合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在把控制信号叠加到 供电上的情况下, 维持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 中的一个处于闭合状态中, 另一个按照控制 信号执行开关操作。作为结果, 对供电进行调制。
虽然图 3(a) 和 3(b) 示出了只向发光模块 2A 传输控制信号的实例, 但也向其它发 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向其它发光模块 2 传输的方式与发光模块 2A 的一样。以时间上 连续的方式交替重复发光时段 T1 和消光时段 T2。设置消光时段 T2 的频率、 发光时段 T1 与消光时段 T2 之间的比率以使得人眼不会识别出光输出 ( 发光量 ) 由于消光时段 T2 的改 变。期望消光时段 T2 的频率等于或大于数百赫兹, 例如, 基本上等于或大于 150[Hz]。把消 光时段 T2 的频率设置在例如 200[Hz], 把消光时段 T2 与发光时段 T1 之间的比率设置在例 如 1 ∶ 9。消光时段 T2 的长度例如基本上是 500[μs]。在此情形中, 可以通过使用频率为 10[kHz]( 周期为 100[μs]) 的 PWM 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执行通信。
在各个消光时段 T2 中传输控制信号, 每一个消光时段 T2 向一个发光模块传输控 制信号。 另外, 基本上按发光模块 2 的布置次序传输控制信号。 例如, 从第一行到第四行, 按 照各行从第一列到第四列的次序向每行上的发光模块 2 按顺序传输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传 输的方式不限于以上方式。可以每一个消光时段 T2 向多个发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并 非每个消光时段 T2 都传输控制信号, 而可以在必要时传输控制信号。并非按发光模块 2 的 布置次序传输控制信号, 可以按随机方式传输控制信号。 可以基本上同时, 向同一列上或同 一行上的多个发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 包括发光模块 2A 的发光模块 2 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中的每个基于结束发光时段 T1 之后电力供应的停止, 检测消光时段 T2 的开始。随后, 照明控制电路 22 作为控制信号检测 消光时段 T2 中出现的电力提供的重启和停止, 从而确定要控制相应发光模块 2。照明控制 电路 22 在接下来的发光时段 T1 中或稍后, 在处理中反映控制信号的内容。将设置在每个 照明控制电路 22 中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设置成使得在停止电力的供给之后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工作时段长于消光时段 T2, 从而防止有机 EL 面板 21 的设置在消光时段 T2 中变为默 认设置。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本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 1 中, 在经由电力线 3 向每个发光模 块 2 提供的电力上叠加控制信号, 发光模块 2 读取控制信号并按照读取的控制信号被点亮。 因而, 可以分别地控制发光模块 2。另外, 由于也可以使用电力线 3 作为传输控制信号的通 信线, 所以可以减少线路的数量, 因此, 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另外, 由于多个发光模块 2 共用电力线 3, 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线路的数量。 再者, 由于在向发光模块 2 提供的电力基本上是零的消光时段 T2 中向供电上叠加控制信号, 所以 发光模块 2 可以轻松读取控制信号。因此, 这有助于确保信号通信。
另外, 需要的电力线数量只是发光模块 2 的列数量和行数量的总和。因此, 可以相 比于例如电力线通过星形拓扑连接到发光模块、 从而电力线的数量与发光模块数量的两倍 一样多的传统情形而言电力线 3 的数量被减少。因此,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 由于需要 的电力线 3 数量减少, 所以布线的自由度增加。
另外, 不必须为发光模块 2 提供用于识别各个发光模块的 ID, 发光模块 2 不需要具
有存储 ID 的存储器。因此,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接下来, 将参照图 4 描述包括本实施例发光模块装置 1 的照明设备。 图 4 示出了照 明设备的配置。照明设备 10 被配置成例如吊灯并安装在顶棚上。照明设备 10 包括 : 由多 个发光模块 2 构成的发光单元 11。发光单元 11、 电力线 3、 以及模块驱动电路 4 设置在具有 光辐射窗口的照明设备壳体 12 中。通过从商用电源向模块驱动电路 4 提供电力的电源线 绳 13 从悬挂单元 14 悬挂照明设备壳体 12。把悬挂单元 14 附接到顶棚表面。悬挂单元 14 的表面上有远程控制器光接收单元 15。远程控制器光接收单元 15 接收从远程控制器 ( 未 示出 ) 传输的远程控制器信号, 以及经由通信线把远程控制器信号输入到模块驱动电路 4。 模块驱动电路 4 的控制电路 41 控制发光模块 2 以使得按照输入的远程控制器信号, 例如点 亮、 熄灭、 或者对发光模块 2 进行调光。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照明设备 10 中, 由于可以对于多个发光模块 2 分别地执行发光 控制, 所以可以抑制发光模块 2 之中亮度的偏差。
应当注意照明设备 10 不限于吊灯。 例如, 照明设备 10 可以被配置成地灯、 顶棚灯、 壁灯等。另外, 根据本实施例后述变型的发光模块装置可应用于照明设备 10。应用变型发 光模块装置的照明设备 10 也具有与上述一样的效果。 ( 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 )
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变型的发光模块装置。 由于发光模块装置的配置与第 一实施例的一样, 所以在下面的描述中也使用图 1。本变型以信号生成电路 43 对于发光模 块 2 通信控制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图 5 示出了本变型的信号生成电路 43 执行断开 / 闭合控制的列开关 31a 至 31d 和行开关 32a 至 32d 的开关操作。在图 5 中, 只向发光模块 2A( 见图 3(a)) 传输控制信号。 在断开 / 闭合控制中, 设置通信时段 T3 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消光时段 T2。在通信时段 T3 中, 相应发光模块 2 发光, 如果存在要向发光模块 2 传输的控制信号, 则把控制信号叠加到供电 上。在此时段中, 基本上来说, 向发光模块 2 提供电力, 如果存在要传输的控制信号, 则把控 制信号叠加到供电上。
在通信时段 T3 中, 由于不存在要向除了发光模块 2A 以外的发光模块 2 传输的控 制信号, 所以维持其它发光模块 2 的列开关 31b 至 31d 和行开关 32b 至 32d 处于闭合状态 中, 从而继续电力的供给并且其它发光模块 2 继续发光。
发光模块 2A 的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 中的一个从闭合状态改变为断开状态, 从 而在预定时段期间停止电力的提供, 之后, 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 中的一个回到闭合状 态。此时供电的改变作为通信的开始触发信号。之后, 在通信时段 3 中按照控制信号断开 或闭合另一个。按照断开 / 闭合操作, 停止和重启电力向发光模块 2A 的提供, 从而把控制 信号叠加到供电上。
如果停止电力供应并且随后在经过预定时段之后重启电力的供给, 则包括发光模 块 2A 的发光模块 2 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中的每个确定接收了开始触发信号。随后, 在接收 了开始触发信号之后, 如果照明控制电路 22 在通信时段 T3 中检测到了电力供应的停止和 重启, 则照明控制电路 22 确定停止和重启作为控制信号, 如果照明控制电路 22 尚未检测到 停止和重启, 则照明控制电路 22 删除接收的开始触发信号。把由于开始触发信号而使电力 供应停止的时段设置为短于照明控制电路 22 在停止电力的提供之后的工作时段。
在本变型中,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 能够缩短发光模块 2 熄灭的时段, 从而可以防止 由于通信而使发光量降低。
( 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 )
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变型的发光模块装置。 由于发光模块装置的配置与第 一实施例的一样, 所以在下面的描述中也使用图 1 和 2。在本变型中, 发光模块 2 的照明控 制电路 22 不具有用于使得在电力供应停止之后工作时段延长的电容器。如果停止电力供 给的时间等于或长于预定时段, 则把设置复位。
图 6 示出了本变型的信号生成电路 43 执行断开 / 闭合控制的列开关 31a 至 31d 和行开关 32a 至 32d 的开关操作。在图 6 中, 只向发光模块 2A( 见图 3(a)) 传输控制信号。
发光模块 2A 的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 中的一个从闭合状态改变为断开状态, 以 及在停止电力提供的预定时段 T4 期间继续处于断开状态中。之后, 列开关 31a 和行开关 32a 中的一个回到闭合状态, 从而重启电力的提供。把预定时段 T4 设置为长于停止电力的 提供之后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工作时段。因此, 在经过预定时段 T4 之后, 把有机 EL 面板 21 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设置复位。通信时段 T3 是把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设置复位和重启电 力的提供之后的预定时段。 在把设置复位之后, 如果包括发光模块 2A 的发光模块 2 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中的 每个在通信时段 T3 中检测到了电力提供的停止和重启, 则照明控制电路 22 确定停止和重 启作为控制信号, 以及基于控制信号工作。如果照明控制电路 22 在通信时段 T3 中尚未检 测到控制信号, 则照明控制电路 22 执行预定操作, 或者按照存储器中存储的、 如复位之前 一样的设置操作有机 EL 面板 21。
在本变型中, 可以确定发光模块 2 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设置复位作为通信的开始 触发, 并非必定检测电力向发光模块 2 提供的改变以检测开始触发。因此, 不必须设置用于 检测的电路。结果使配置简化。另外, 由于可以在把设置复位之后重新配置发光模块 2 的 设置, 所以可以确保成功进行设置。
( 第二实施例 )
将参照图 7 至 13 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图 7 示出了本实 施例发光模块装置的配置。本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 1 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 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 1 进一步包括把从模块驱动电路 4 传输的控制信号传输给发光模块 2 的通信线 5。 通信线 5 包括 : 由相应列上的发光模块 2 共用的列通信线 51 ; 以及由相应行上 的发光模块 2 共用的行通信线 52。每条列通信线 51 按列把相应列上的发光模块 2 连接到 控制电路 41, 每条行通信线 52 按行把相应行上的发光模块 2 连接到控制电路 41。列通信 线 51 和行通信线 52 分别具有列开关 53 和行开关 54( 在下文中, 称作开关 53 和开关 54)。 开关 53 和开关 54 通过断开 / 闭合操作分别使得列通信线路 51 和行通信线路 52 处于导通 状态 / 非导通状态。
控制电路 41 分别地执行开关 53 和开关 54 的断开 / 闭合控制, 从而向要控制的发 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信号生成电路 43 生成发光模块 2 的控制信号、 以及用于控制开关 53 和开关 54 的断开 / 闭合信号以使得断开或闭合开关 53 和开关 54。开关控制电路 44 控 制开关 53 和开关 54 以使得基于信号生成电路 43 生成的断开 / 闭合信号断开或闭合开关 53 和开关 54, 即, 基于断开 / 闭合信号, 在导通状态与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开关 53 和开关
54 的状态。信号生成电路 43 选择要控制的发光模块 2。信号生成电路 43 通过使用开关控 制电路 44 各自控制开关 53 和开关 54, 从而使得被选为控制对象的发光模块 2 的列通信线 51 和行通信线 52 处于导通状态中, 以及使得其它列通信线路 51 和其它行通信线路 52 处 于非导通状态。作为结果, 只有要控制的发光模块 2 电连接到信号生成电路 43。在此状态 中, 信号生成电路 43 传输要控制发光模块 2 的控制信号。作为结果, 传输的控制信号只到 达要控制的发光模块 2。
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指定发光模块 2 的点亮 / 消光、 调光比率、 诸如淡入 / 淡出操作 或闪烁速度的工作模式等的信息。在提供电力的过程中, 电力调整电路 42 可以作为电流源 向发光模块 2 提供电流, 或者可以作为电压源向发光模块 2 施加电压。
以网格状方式连线列通信线 51 和行通信线 52 以使其彼此相交。包括一对线路的 通信线 5 中的一条线路分支成列通信线路 51, 另一条线路分支成行通信线路 52。列通信线 路 51 的数量和行通信线路 52 各自的数目为 4, 总和为 8, 即, 星形拓扑的情形中使用的十六 对线路 ( 三十二条线路 ) 的 1/4。通过控制电路 41 在导通状态与非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开 关 53 和开关 54 的状态, 开关 53 和开关 54 分别使得列通信线 51 和行通信线 52 处于针对 模块驱动电路 4 的导通状态 / 非导通状态。开关 53 和开关 54 包括半导体开关, 例如, 诸如 FET 或 IGBT 的开关装置。
相加线路 33 和相减线路 34 由每列上的发光模块 2 共用并且通过总线拓扑连接到 每列上的发光模块 2, 而使得可以通过使用最小数量的线路向多个发光模块 2 提供电力。 与 通信线 5 分开提供相加线路 33 和相减线路 34。
图 8(a) 和 8(b) 示出了本实施例发光模块 2 的配置。发光模块 2 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进一步包括列通信线 51 和行通信线 52 分别连接的通信线连接器 27 和 28。通信线连接 器 27 和 28 暴露于壳体 26 外。
图 9 示出了发光模块 2 的电学配置。照明控制电路 22 基于来自电力线 3 的供电 工作, 以及基于来自通信线 5 的控制信号, 执行有机 EL 面板 21 的照明控制。照明控制电路 22 包括电力调整电路 22b、 控制电路 22c、 以及 Vcc 生成电路 22d。电力调整电路 22b 调整 向有机 EL 面板 21 的供电。控制电路 22c 基于来自通信线 5 的控制信号, 控制电力调整电 路 22b 的电力调整操作, 从而控制有机 EL 面板 21 的发光状态。Vcc 生成电路 22d 基于来自 电力线 3 的供电, 生成驱动电压 Vcc, 以及把驱动电压 Vcc 施加到控制电路 22c。Vcc 生成电 路 22d 还向电力调整电路 22b 施加驱动电压。
控制电路 22c 包括 CPU 22e 和存储器电路 22f( 构成存储器单元 )。CPU 22e 经由 通信线路 5, 接收从信号生成电路 43 传输的控制信号, 以及把接收的控制信号存储在存储 器电路 22f 中。存储器电路 22f 包括诸如闪存、 铁电存储器、 或者磁随机访问存储器的非易 失性存储器。 存储器电路 22f 保留 CPU 22e 在其中存储的控制信号, 至少直到 CPU 22e 接收 接下一控制信号并且把下一控制信号存储在存储器电路 22f 中为止。可以在控制电路 22c 中内置、 或者可以作为外界存储器提供存储器电路 22f。
CPU 22e 读取存储器电路 22f 中存储的控制信号。基于控制信号中包括的信息, CPU 22e 生成用于指示电力调整电路 22b 调整电力的指示信号, 以及把指示信号传输给电 力调整电路 22b。指示信号是例如 PWM 信号。重复 CPU 22e 对控制信号的读取和对指示信 号的传输直到 CPU 22e 经由通信线路 5 接收接下来的控制信号为止。电力调整电路 22b 基于从 CPU 22e 传输的指示信号, 调整向有机 EL 面板 21 的施 加电压或供应电流, 从而使得有机 EL 面板 21 处于控制信号指定的状态中。例如通过施加 电压或供应电流的 PWM 控制执行施加电压或供应电流的调整。
图 10 示出了信号生成电路 43 执行断开 / 闭合控制的开关 53 和开关 54 的工作, 图 11(a) 至 11(e) 示出了按时间次序, 信号生成电路 43 要控制的发光模块 2。此处, 分别把 发光模块 2 的第一至第四列的列通信线 51 称作列通信线 51a 至 51d, 分别把发光模块 2 的 第一至第四行的行通信线 52 称作行通信线 52a 至 52d。另外, 分别把设置在列通信线 51a 至 51d 上的列开关 53 称作列开关 53a 至 53d, 分别把设置在行通信线路 52a 至 52d 上的行 开关 54 称作行开关 54a 至 54d。在图 10 中, 列开关 53a 至 53d 和行开关 54a 至 54d 的闭 合状态和断开状态分别对应于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另外, 在图 11 中, 在要控制的目标 ( 即, 要选择作为控制信号传输目的地的发光模块 2) 上添加斜线。
信号生成电路 43 在时间上改变列开关 53a 至 53d 和行开关 54a 至 54d 的每个的 断开 / 闭合状态, 从而按时间次序, 按顺序使得发光模块 2 电连接到信号生成电路 43。 信号 生成电路 43 向电连接到信号生成电路 43 的发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
此处, 假定要传输控制信号的目标 ( 即, 要控制的目标 ) 按发光模块 2 的布置次序 改变。 例如, 假定从第一行到第四行, 对每一行按从第一列到第四列的次序向每行上的发光 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在此情形中, 首先, 选择位于第一行和第一列处的发光模块 2A 作为 要控制的第一个目标 ( 见图 11(a)), 闭合列开关 53a 和行开关 54a。作为结果, 发光模块 2A 电连接到信号生成电路 43。此时, 断开列开关 53b 至 53d 和行开关 54b 至 54d, 除了要控制 的目标以外的发光模块 2 从信号生成电路 43 上断开。随后, 向发光模块 2A 传输控制信号。 例如在基本上 1[μs] 预先设置每个发光模块 2 的电连接时段。
如果经过了发光模块 2A 的电连接时段, 则选择位于第一行和第二列处的发光模 块 2B 作为要控制的目标 ( 见图 11(b)), 闭合列开关 53b 而维持行开关 54a 处于闭合状态 中。列开关 53a、 53c、 以及 53d, 以及行开关 54b 至 54d 处于断开状态中。作为结果, 只有发 光模块 2B 电连接, 向发光模块 2B 传输控制信号。之后, 以与发光模块 2A 和 2B 中一样的方 式 ( 图 11(c) 至 11(d)), 按顺序向其它发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 控制列开关 53a 至 53d 和行开关 54a 至 54d 以使得 : 列开关 53a 至 53d 中的一个和行开关 54a 至 54d 中的一个同时处于导通状态中, 从而使列通信线 51a 至 51d 中的相应一个和行通信线 52a 至 52d 中的相应一个同时处于导通状态中。作为结果, 处于 导通状态中的列通信线 51 和行通信线路 52 选择发光模块 2 中的一个。另外, 列通信线 51 和行通信线 52 的状态在导通状态与非导通状态之间的切换按时间改变, 从而按顺序逐个 选择发光模块 2。
如图 12 中所示, 可以同时, 选择多个发光模块 2 作为要控制的目标。在此情形中, 闭合列开关 53a 至 53d 或行开关 54a 至 54d 的一组中所包括的一个开关, 而闭合另一组中 所包括的多个开关, 从而多个发光模块 2 电连接。可替选地, 闭合各自包括在每一组中的多 个开关, 从而使多个发光模块 2 电连接。随后, 把同样的控制信号同时传输给多个发光模块 2。在例如同时点亮、 调光、 熄灭、 或者闪烁所有发光模块 2、 或者在同时点亮、 调光、 熄灭、 或 者闪烁每列上或每行上的发光模块 2 的情形中执行这种控制。
图 13(a) 示出了从信号生成电路 43 向发光模块 2 传输的控制信号的波形。控制信号包括 PWM 信号。在控制信号中, 把控制信号导通的时段 tm 设置在作为一个脉冲最大宽 度的预定时段 t0 以内。 作为结果, 控制信号给出指示以使得例如调光比率成为 (t0-tm)/t0 或 tm/t0。
控制信号可以如图 13(b) 中所示, 包括通过在时间上划分预定时段 t0 并且分别使 每个划分时段中的接通和关断与 1 和 0 相关联而获得的数字信号。图 13(b) 中示出的控制 信号可以传输 4 比特信息。在调光信号的情形中, 可以传输十六个级别的调光信号。控制 信号可以如图 13(c) 中所示, 包括通过按照控制信息调制信号的幅度获得的模拟信号。在 图 13(c) 中示出的控制信号中, 设置等于或小于最大幅度 I0 的幅度 Im。作为结果, 控制信 号给出指示以使得例如调光比率成为 (I0-Im)/I0 或 Im/I0。控制信号可以包括 PCM( 脉冲 编码调制 ) 信号。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本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 1 中, 执行控制以使得设置在通信线 路 5 上的开关 53 和开关 54 断开或闭合, 只有要控制的发光模块 2 电连接到信号生成电路 43。随后, 从信号生成电路 43 向要控制的发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因此, 可以各自控制 发光模块 2。另外, 由于按顺序切换列开关 53a 至 53d 和行开关 54a 至 54d( 开关 53 和开关 54) 中的每一个的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所以可以按时分复用方式控制多个发光模块 2。 另外, 由于多个发光模块 2 共用通信线 5, 所以需要的通信线 5 数量只是发光模块 2 的列数量和行数量的总和。 因此, 例如, 与通信线通过星形拓扑连接到发光模块、 从而通信 线路的数量与发光模块数量的两倍一样多的情形相比, 减少了通信线路 5 的数量。因此, 可 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 由于需要的通信线路 5 数量减少, 所以布线的自由度增加。
另外, 由于通信线 5 只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因此所需的传输功率较小。因此, 辐射 噪声减小, 可以抑制辐射噪声对控制信号的影响。因此, 发光模块 2 的控制精确度增加。
另外, 不必须为发光模块 2 提供用于识别各个发光模块的 ID, 发光模块 2 不需要具 有存储 ID 的存储器等。因此,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 由于存储器电路 22f 保留当前控制信号直到接收到下一控制信号为止, 所 以可以基于当前控制信号控制发光模块 2 直到接收到下一控制信号为止。因此, 可以按时 间上连续的方式执行控制。另外, 由于存储器电路 22f 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所以存储器电 路 22f 即使在停止向存储器电路 22f 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也保留控制信号。因此, 可以维 持基于控制信号的对发光模块 2 的设置。
另外, 在控制信号包括脉冲列的情形中, 传统上, 由于向每个发光模块的供电上叠 加控制信号, 所以需要高功率开关, 导致能量损耗增加。 然而, 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经由通信 线传输控制信号, 所以控制信号的功率级别降低。 因此, 在生成控制信号需要的开关操作中 不会出现能量损耗。
可以在图 4 中示出的照明设备 10 中设置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 1。 在照 明设备壳体 12 中包含通信线路 5( 图 4 中未示出 )。
( 第二实施例的变型 )
图 14(a) 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变型的发光模块 2 的电路配置, 图 14(b) 示出了 电路各种部件上的电压波形。在本变型中, 发光模块 2 的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控制电路 22c 用充电 / 放电电路 ( 存储器单元 ) 来代替第二实施例的 CPU 22e 和存储器电路 22f。充电 / 放电电路在预定保留时段期间保留从信号生成电路 43 输入的控制信号 Va。充电 / 放电
电路基于充电 / 放电电路中存储的控制信号 Va, 控制电力调整电路 22b 的工作, 从而调整向 有机 EL 面板 21 输出的电压 Vout。充电 / 放电电路是易失性的, 因此如果经过了所述保留 时段, 则充电 / 放电电路失去控制信号。在信号生成电路 43 向发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之 后, 信号生成电路 43 在经过保留时段过之前传输下一控制信号, 从而防止控制电路 22c 失 去控制信号。即, 预先把向发光模块 2 传输控制信号的传输周期 T 设置为基本上等于保留 时段。
控制电路 22c 包括 : 电容器 C1 ; 按照控制信号 Va 对电容器 C1 充电和放电的晶体 管 Tr1 ; 以及调整电容器 C1 充电时段和放电时段的电阻器 R1 和 R2。电力调整电路 22b 包 括施加电容器 C1 的充电 / 放电电压 Vcap 来作为输入信号的晶体管 Tr2。 电力调整电路 22b 按照充电 / 放电电压 Vcap 执行对有机 EL 面板 21 的输出电压 Vout 的 PWM 控制。
控制信号 Va 包括具有高和低两个值的 PWM 信号, 并且控制信号 Va 被输入到晶体 管 Tr1 的基极。电容器 C1 连接到晶体管 Tr1 的集电极并被接地。电阻器 R1 并联到电容器 C1。电阻器 R2 连接到晶体管 Tr1 的发射极。Vcc 生成电路 22d 经由电阻器 R2 把用于对电 容器 C1 充电的驱动电压 Vcc 施加到晶体管 Tr1 的发射极。有机 EL 面板 21 连接到晶体管 Tr2 的集电极。Vcc 生成电路 22d 把用于驱动有机 EL 面板 21 的驱动电压 Vd 施加到晶体管 Tr2 的发射极。 当控制信号 Va 的电势高时, 晶体管 Tr1 处于导通状态中, 驱动电压 Vcc 被电阻器 R2 分压, 并且所得电压施加到电容器 C1 上。在电容器 C1 上充电的电荷量与控制信号 Va 的 脉冲宽度值相对应。此处, 分别把电阻器 R1 和 R2 的电阻值定义成 r1 和 r2。充电的电容 器 C1 以与 r1/r2 成倍数的时间长度进行放电。根据扫描所有发光模块 2 的有机 EL 面板 21 所需的时长 ( 即, 控制信号的传输周期 T) 来确定 r1/r2 的值。该时长从发光模块 2 接收到 控制信号直到发光模块 2 在下一周期中接收到另一控制信号为止。在发光模块 2 的数量是 16 个的情况下, 期望 r1/r2 的值是例如 16 的倍数。
晶体管 Tr2 只在电容器 C1 的充电 / 放电电压 Vcap 小于预定阈值 Vt 时处于导通 状态。因此, 向发光模块 2 的输出电压 Vout 的波形是控制信号的传输周期 T 中由关断时长 T1 和导通时长 (T-T1) 形成的 PWM 信号波形。基于具有这种波形的信号操作有机 EL 面板 21。
本变型的控制电路 22c 基于来自信号生成电路 43 的控制信号 Va, 执行对于向发光 模块 2 输出的信号的 PWM 控制。通过存储器电路 22f 的充电 / 放电功能来延长输出信号的 周期, 使其基本上等于信号生成电路 43 的控制信号的传输周期 T。因此, 可以认为控制电 路 22c 在传输周期 T 期间保留控制信号。因而, 保留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 22c 具有配置简 单的充电 / 放电电路, 因此降低了成本。
( 第三实施例 )
图 15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的配置, 图 16(a) 和 16(b) 示 出了发光模块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模块的配置。本实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 1 包括代替第二实 施例的发光模块装置 1 中的发光模块 2 的发光模块 6, 本实施例的其它组件与第二实施例的 相同。
发光模块 6 包括平面发光装置 61、 馈电端子 62、 矩形面板 63、 照明控制电路 64、 多 个通信阳极端子 65、 以及多个通信阴极端子 66。平面发光装置 61 的发光层夹持在其电极
之间。作为一对端子的馈电端子 62 经由相加线路 33 和相减线路 34 连接到电力调整电路 42( 馈电单元 ) 的输出端子。另外, 馈电端子 62 连接到平面发光装置 61 的电极, 从而把来 自电力调整电路 42 的电力提供给平面发光装置 61。面板 63 上设置有平面发光装置 61 和 馈电端子 62。照明控制电路 64( 控制单元 ) 的配置与第二实施例照明控制电路 22 的等同。 照明控制电路 64 接收从模块驱动电路 4 传输的控制信号, 以及按照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平 面发光装置 61 的通电状态, 从而控制平面发光装置 61 的发光。通信阳极端子 65 和通信阴 极端子 66 用于使照明控制电路 64 接收控制信号。
把通信阳极端子 65 放置在面板 63 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中的每侧, 把通信阴极端子 66 放置在面板 63 的彼此相对的另外两侧中的每侧, 以使得当排列面板 63 时, 按照发光模 块 6 的极性相同的一端被彼此相邻地布置那样, 来使多个发光模块 6 相邻接。并且极性不 同的通信阳极端子 65 和通信阴极端子 66 被分别放置在面板 63 的两个相邻侧。在发光模 块 6 中, 通过形成在面板 63 中的导通图案 67, 使通信阳极端子 65 彼此连接, 并且使通信阴 极端子 66 彼此连接。通过通信阳极端子 65、 通信阴极端子 66 以及导通图案 67 的连接来在 相邻发光模块 6 之间形成通信路径。
列通信线 51 中的每一条把信号生成电路 43 连接到沿着与该列通信线 51 对应的 列排布的发光模块中位于端部处的一个发光模块 6 的通信阳极端子 65。行通信线 52 中的 每个把信号生成电路 43 连接到沿着与该行通信线 52 对应的行排布的发光模块中位于端部 处的一个发光模块 6 的通信阴极端子 66。
接着, 将参照图 16(a) 和 16(b) 进一步详细描述发光模块 6 的配置。平面发光装 置 61 包括有机 EL 装置, 并且平面发光装置 61 大体上被布置在面板 63 表面的中心处。面 板 63 的内部设置有照明控制电路 64。
面板 63 通过用例如树脂的成型形成, 并具备从矩形的各侧边延伸出的延伸部分 68a、 68b、 68c、 以及 68d。延伸部分 68a 和 68b 设置在面板 63 的彼此相对的两侧, 延伸部分 68c 和 68d 设置在面板 63 的彼此相对的另外两侧。延伸部分 68a 和 68b 形成为使得当布置 多个面板 63 时, 一个面板 63 的延伸部分 68a 与相邻的另一面板 63 的延伸部分 68b 在厚度 方向上重合。并且以同样方式形成延伸部分 68c 和 68d。
延伸部分 68a 具有凹槽 681a, 延伸部分 68b 具有与凹槽 681a 的形状对应的突起 681b。在凹槽 681a 中设置通信阳极端子 65 的凹端子、 以及一对馈电端子 62 的凹端子。在 突起 681b 上设置通信阳极端子 65 的凸端子、 以及馈电端子 62 的凸端子。当布置多个面板 63 以彼此相邻时, 每个面板 63 的凹槽 681a 与相邻面板 63 的突起 681b 啮合, 从而凸端子和 凹端子相连。当向面板 63 施加外力时, 由于凹槽 681a 与突起 681b 之间的啮合而使施加在 凸端子上的应力减小。因此, 改善了端子的可靠性。类似地, 延伸部分 68c 具有凹槽 681c, 延伸部分 68b 具有突起 681d。在凹槽 681c 中设置通信阴极端子 66 的凹端子, 在突起 681d 上设置通信阴极端子 66 的凸端子。由于在突起 681b 上提供三个凸端子、 以及在凹槽 681c 中提供一个凹端子, 所以突起 681b 和凹槽 681c 无法彼此啮合。因此, 防止端子之间的错误 连接。还可以通过设置形状不同的凹槽 681a 和凹槽 681c 来防止端子之间的错误连接。
面板 63 具有在延伸部分 68a 和 68c 中形成的固定凹形部分 69a、 以及在延伸部分 68b 和 68d 上形成的固定凸起部分 69b。当多个面板 63 彼此固定时, 固定凹形部分 69a 和 固定凸起部分 69b 彼此啮合。在本实施例中, 当布置多个发光模块 6 以彼此相邻时, 各发光模块 6 的通信阳极端 子 65 彼此相连, 各发光模块 6 的通信阴极端子 66 彼此相连, 从而在多个发光模块 6 之中形 成通信路径。因此, 可以经由通信路径把从控制电路 41 传输的控制信号传输给多个发光模 块 6, 因而, 可以减少传输控制信号的线路数量。 此外, 在以网格状方式布置发光模块 6 的情 形中, 以网格状方式形成通信路径。因此, 与通过星形拓扑形成通信路径的情况相比, 可以 减少线路的数量。另外, 由于在面板 63 的每侧提供通信阳极端子 65 中的一个或通信阴极 端子 66 中的一个, 因此与在面板的每侧提供一对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的情况相比, 减少了 端子的数量, 因此, 降低了发光模块 6 的生产成本。
应当注意, 本发明不限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和其变型的配置, 而是可以按照想要 的使用设计出多种其它变型。例如, 可以把发光模块 2 布置在阵列中。可以按随机方式传 输发光模块 2 的控制信号, 而非按发光模块的布置次序传输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以包括 诸如 UART( 通用异步收发器 ) 的异步串行通信电路生成的数字传输数据。可以不设置电力 调整电路 42, 而是从外界电源向发光模块 2 或控制电路 41 直接供电。
另外, 在第一实施例中, 控制信号可以包括模拟值。可以在控制电路 41 中提供开 关 31 和开关 32。相加线路 33 可以是行电力线, 相减线路 34 可以是列电力线。在第二实 施例中, 可以在控制电路 41 中设置开关 53 和开关 54。可以在 CPU 22e 的前级设置与第二 实施例变型的存储器单元的等同的电路, 并把该电路的输出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 CPU 22e。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 发光模块 2 的发光源可以是发光模块、 白炽灯、 或者荧光灯。可以 使用任何发光源, 只要可以通过信号通信控制其工作即可。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 No.2009-221012、 日本专利申请 No.2009-221025、 以及 日本专利申请 No.2009-221039。作为结果, 通过引用以上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来将其 内容并入到本申请中。
虽然参照附图在实施例中充分描述了本发明, 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明显 的是, 可以设计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 应当理解, 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 的范围中包括这种修改和变型。
附图标记说明
1 发光模块装置
2 发光模块
22 照明控制电路 ( 控制单元 )
26 控制单元 ( 构成存储器单元 )
26f 存储器电路 ( 构成存储器单元 )
3 电力线
31、 32 开关
31a 至 31d 列开关
32a 至 32d 行开关
33a 至 33d 列电力线
34a 至 34d 行电力线
42 电力调整电路 ( 馈电单元 )
43 信号生成电路 ( 信号生成单元 )5 通信线路 51、 51a 至 51d 列通信线 52、 52a 至 52d 行通信线 53、 53a 至 53d 列开关 54、 54a 至 54d 行开关 6 发光模块 61 平面发光装置 62 馈电端子 63 面板 64 控制电路 ( 控制单元 ) 65 通信阳极端子 ( 阳极端子 ) 66 通信阴极端子 ( 阴极端子 ) 10 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