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30179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32012.2

申请日:

2010.07.15

公开号:

CN102474150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K 5/04申请公布日:201205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5/04申请日:20100715|||公开

IPC分类号:

H02K5/04; H02K5/06

主分类号:

H02K5/04

申请人: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群哲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09.07.15 KR 10-2009-006464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代理人:

许向彤;林锦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在一侧形成有外壳联结单元,所述外壳联结单元与电动机外壳联结;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另一侧的第二端盖;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的对准单元,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的扭动,还涉及一种包括电动机端盖的电动机,由此在组装电动机端盖时可以防止扭动并能够提高尺寸精确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机端盖, 包括 : 第一端盖, 在一侧形成有外壳联结单元, 所述外壳联结单元与电动机外壳联结 ; 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另一侧的第二端盖 ; 以及 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的对准单元, 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 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的扭动。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一端由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形 成。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二端盖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加强所述端盖 的强度。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缘形成有第一台阶槛, 所述 第二端盖的边缘形成有压装到所述第一台阶槛中的第二台阶槛。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分别突出地形成有用于 连接电源的端子外壳和凸耳单元, 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端子外壳的第一 容纳凹槽和用于容纳所述凸耳单元的第二容纳凹槽。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 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凹槽,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 压装到所述压装凹槽 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凸耳。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 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凸耳,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 被所述压装凸耳压装 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凹槽。8: 一种电动机, 包括 : 电动机外壳, 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外壳内部的定子, 布置于所述定子内表面处以通过与所述定子相互 作用而旋转的转子, 以及 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开口的电动机端盖, 其中所述电动机端盖包括, 形成在下表面的第一端盖, 所述第一端盖具有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壳联结单 元, 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的第二端盖, 以及 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上的位置对准单元, 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 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的扭动。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由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 形成。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二端盖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加强所述端 盖的强度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缘形成有第一台阶槛, 所述 第二端盖的边缘形成有压装到所述第一台阶槛中的第二台阶槛。12: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分别突出地形成有用 于连接电源的端子外壳和凸耳单元, 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端子外壳的第 2 一容纳凹槽和用于容纳所述凸耳单元的第二容纳凹槽。13: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 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凹槽,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 压装到所述压装凹 槽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凸耳。14: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动机, 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 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凸耳,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 被所述压装凸耳压 装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凹槽。

说明书


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教导总体上涉及一种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通常, 电动机包括外壳、 形成于外壳内部用于被通电的定子、 通过与定子相互作用 而旋转的转子, 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电动机端盖。定子又包括定子芯和缠绕于定子芯上的 定子线圈, 转子包括多个布置于定子内周表面处的磁体和磁体固定于其上的旋转轴。
     外壳的一侧形成开口, 定子和转子通过开口插入。开口安装有端盖。端盖必须精 确安装到外壳并避免扭动。不过, 精确安装不那么容易, 且难以防止扭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 不利或缺点, 要提供一种电动机端盖和包括该电动机端 盖的电动机, 该端盖能够防止组装电动机端盖期间的扭动并改善尺寸精确度。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 从以下描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 楚地认识到至此尚未提到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完全或部分地解决至少一个或多个以上问题和 / 或缺点并至少 实现下文所述的优点。 为了完全或部分实现至少以上目的, 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 如所体现 和宽泛描述的, 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大致方面中, 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端盖, 包括 : 第一端盖, 在 一侧形成有外壳联结单元, 所述外壳联结单元与电动机外壳联结 ; 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 另一侧的第二端盖 ;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处的对准单元, 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 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的扭动。
     优选地, 所述第一端盖由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形成。
     优选地, 所述第二端盖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加强该端盖的强度。
     优选地, 所述第一端盖的上缘形成有第一台阶槛, 所述第二端盖的边缘形成有压 装到所述第一台阶槛中的第二台阶槛。
     优选地, 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分别突出地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源的端子外壳和凸 耳单元, 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端子外壳的第一容纳凹槽和用于容纳所述 凸耳单元的第二容纳凹槽。
     优选地, 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 装凹槽,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 压装到所述压装凹槽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 凸耳。
     优选地, 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 装凸耳,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 通过所述压装凸耳压装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凹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大致方面中, 提供了一种电动机, 包括 : 电动机包括电动机外 壳, 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外壳内部的定子, 布置于所述定子内表面处以通过与所述定子相互 作用而旋转的转子, 以及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开口的电动机端盖, 其中所述电动机端 盖包括形成在下表面的第一端盖, 所述第一端盖具有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壳联结单 元, 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的第二端盖, 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的位置对 准单元, 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 的扭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这样配置的电动机端盖具有如下有利效果 : 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 每个上形成有位置对准单元, 以允许在相互组装两个端盖并压装位置对准时精确对准两个 端盖的组装位置, 由此能够容易地组装并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生扭动。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 能够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教导, 其中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平面图 ;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平面图 ; 图 3 和 4 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以下具体描述和附图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为了简洁清晰起见 省略了公知功能、 配置或构造的详细说明, 以免因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模糊不清。 于是, 本发明不限于下文将要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 而是可以实现为其他形式。在附图中, 为了方便起见, 会放大或缩小部件的宽度、 长度、 厚度等。
     此外, 在整个说明书中, 在附图解释中将向同样元件分配同样的附图标记, 将省略 彼此相同的解释。
     因此,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特定术语或词汇的含义不应限于字面上或通常 采用的含义, 而是应当根据用户或操作员的意图和惯常用法加以解释或可能是不同的。因 此, 特定术语或词汇的定义应当基于整个说明书中的内容。文中的 “a” 、 “an” 不表示量的限 制, 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所提到的项目。
     如这里可能使用的, 术语 “基本” 和 “大致” 为其对应项目和 / 或项目间的相对性 提供了行业接受的公差。 这种行业接受的公差从不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 对应于, 但不限 于部件值、 角度等。
     现在,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平面图。
     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包括外壳 (100)、 布置于外壳 (100) 内部用以 被通电的定子 (200)、 布置于定子 (200) 内周表面处以通过与定子 (200) 相互作用而旋转的 转子 (300) 以及联结到外壳 (100) 的电动机端盖。
     定子 (200) 包括定子芯 (210) 和缠绕于定子芯 (210) 被施加电力的定子线圈(220)。转子 (300) 包括布置于定子 (200) 内周表面的多个磁体 (310) 以及磁体固定于其 上的旋转的旋转轴 (320), 每个磁体在圆周方向有预定间隙。
     发明模式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平面图, 图 3 和 4 是根据本发明 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分解透视图。
     电动机端盖 (10) 包括联结到外壳 (100) 的第一端盖 (30) 和联结到第一端盖以加 强强度的第二端盖 (20)。
     第一端盖由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第一端盖 (30) 采取盘的形状, 中 心形成有用于穿过旋转轴 (320) 的通孔 (36), 下表面形成有联结到外壳 (100) 的外壳联结 单元 (37), 上表面形成有第二端盖 (20)。
     外壳联结单元 (37) 可以采取任何形式, 只要其能够气密联结到外壳 (100) 的开放 上表面即可。第一端盖 (30) 的上表面突起形成有端子外壳 (34) 用于连接电源, 凸耳单元 (31) 与端子外壳 (34) 分离地并与端子外壳 (34) 成直角突出。此外, 第一端盖 (30) 的上缘 形成有第一台阶槛 (32)。
     第二端盖 (20) 联结到第一端盖 (30) 的上表面并用于加强电动机的强度。第二端 盖 (20) 由金属材料制成, 可以由容易加强强度的钢材料制成。
     第二端盖 (20) 中心形成有用于穿过旋转轴 (320) 的通孔 (26), 在外缘周边形成有 压装到第一端盖 (30) 的第一台阶槛 (32) 中的第二台阶槛 (22)。此外, 第二端盖 (20) 在一 侧形成有容纳端子外壳 (34) 的第一容纳凹槽 (21) 和容纳凸耳单元 (31) 的第二容纳凹槽 (24)。
     第一端盖 (30) 和第二端盖 (20) 形成有位置对准单元 (33, 23), 通过精确地对准组 装位置, 能够容易地组装第一端盖 (30) 和第二端盖并防止组装第一端盖 (30) 和第二端盖 (20) 时发生扭动。位置对准单元 (33, 23) 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第一端盖 (30) 上表 面的压装凹槽 (33), 以及形成于第二端盖 (20) 下表面, 压装到所述压装凹槽 (33) 中的至少 一个或多个压装凸耳 (23)。
     设置压装凹槽 (33) 的结构以具有在第一端盖 (30) 上表面上突出的凹槽, 允许压 装凸耳 (23) 被压装到其中。尽管在图上压装凹槽 (33) 和压装凸耳 (23) 的每个都是盘形 的, 但压装凹槽 (33) 和压装凸耳 (23) 的每个的截面形状可以采取各种形状, 包括多边形和 椭圆形。
     在相互组装第一端盖 (30) 和第二端盖 (20) 时将第二端盖 (20) 的压装凸耳 (23) 压装到第一端盖 (30) 的压装凹槽 (33) 中的情况下, 第一端盖 (30) 和第二端盖 (20) 之间 的组装位置精确地被对准, 以容易组装并防止第一和第二端盖 (30, 20) 之间发生扭动。
     此外, 第一端盖 (30) 的边缘形成有 O 形圈组装单元 (50), 该单元形成有 O 形圈, 通 过提高 O 形圈组装单元 (50) 的尺寸精确度能够改善密封结构。
     根据本发明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位置对准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 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凸耳, 以及形成于第二端盖下表面, 通过压装凸耳而被压装的至少 一个或多个压装凹槽。
     尽管已经参照其示范性实施例具体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 但总的发明构思不限于 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要理解, 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更改和变化而不脱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工业实用性在于, 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每个上形成有位置对准单 元, 以允许在相互组装两个端盖并压装位置对准时精确对准两个端盖的组装位置, 由此能 够容易地组装并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生扭动。

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741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23 C N 1 0 2 4 7 4 1 5 0 A *CN102474150A* (21)申请号 201080032012.2 (22)申请日 2010.07.15 10-2009-0064645 2009.07.15 KR H02K 5/04(2006.01) H02K 5/06(2006.01) (71)申请人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地址韩国首尔 (72)发明人金群哲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7 代理人许向彤 林锦辉 (54) 发明名称 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 (。

2、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端盖,包括:第一端 盖,在一侧形成有外壳联结单元,所述外壳联结单 元与电动机外壳联结;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另 一侧的第二端盖;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 盖的对准单元,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 述第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 的扭动,还涉及一种包括电动机端盖的电动机,由 此在组装电动机端盖时可以防止扭动并能够提高 尺寸精确度。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1.16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10/004595 2010.07.15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008029。

3、 KO 2011.01.20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2页 2 1.一种电动机端盖,包括: 第一端盖,在一侧形成有外壳联结单元,所述外壳联结单元与电动机外壳联结; 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另一侧的第二端盖;以及 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的对准单元,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 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的扭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端由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形 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

4、述第二端盖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加强所述端盖 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缘形成有第一台阶槛,所述 第二端盖的边缘形成有压装到所述第一台阶槛中的第二台阶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分别突出地形成有用于 连接电源的端子外壳和凸耳单元,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端子外壳的第一 容纳凹槽和用于容纳所述凸耳单元的第二容纳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 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凹槽,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压装到所述压装凹槽 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凸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

5、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 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凸耳,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被所述压装凸耳压装 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凹槽。 8.一种电动机,包括: 电动机外壳, 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外壳内部的定子,布置于所述定子内表面处以通过与所述定子相互 作用而旋转的转子,以及 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开口的电动机端盖, 其中所述电动机端盖包括, 形成在下表面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壳联结单 元, 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的第二端盖,以及 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上的位置对准单元,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 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

6、个端盖之间的扭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由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 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二端盖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加强所述端 盖的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缘形成有第一台阶槛,所述 第二端盖的边缘形成有压装到所述第一台阶槛中的第二台阶槛。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分别突出地形成有用 于连接电源的端子外壳和凸耳单元,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端子外壳的第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74150 A 2/2页 3 一容纳凹槽和用于容纳所述凸耳单元的第二容纳凹槽。。

7、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 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凹槽,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压装到所述压装凹 槽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凸耳。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 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凸耳,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被所述压装凸耳压 装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凹槽。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74150 A 1/4页 4 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教导总体上涉及一种电动机端盖和包括端盖的电动 机。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电动机。

8、包括外壳、形成于外壳内部用于被通电的定子、通过与定子相互作用 而旋转的转子,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电动机端盖。定子又包括定子芯和缠绕于定子芯上的 定子线圈,转子包括多个布置于定子内周表面处的磁体和磁体固定于其上的旋转轴。 0003 外壳的一侧形成开口,定子和转子通过开口插入。开口安装有端盖。端盖必须精 确安装到外壳并避免扭动。不过,精确安装不那么容易,且难以防止扭动。 发明内容 0004 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不利或缺点,要提供一种电动机端盖和包括该电动机端 盖的电动机,该端盖能够防止组装电动机端盖期间的扭动并改善尺寸精确度。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从。

9、以下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 楚地认识到至此尚未提到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0007 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完全或部分地解决至少一个或多个以上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 实现下文所述的优点。为了完全或部分实现至少以上目的,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所体现 和宽泛描述的,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大致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在 一侧形成有外壳联结单元,所述外壳联结单元与电动机外壳联结;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 另一侧的第二端盖;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处的对准单元,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 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的扭动。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由树脂。

10、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形成。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盖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加强该端盖的强度。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的上缘形成有第一台阶槛,所述第二端盖的边缘形成有压 装到所述第一台阶槛中的第二台阶槛。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分别突出地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源的端子外壳和凸 耳单元,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端子外壳的第一容纳凹槽和用于容纳所述 凸耳单元的第二容纳凹槽。 0013 优选地,所述位置对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 装凹槽,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压装到所述压装凹槽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 凸耳。 0014 优选地,所述位置对。

11、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 装凸耳,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盖下表面,通过所述压装凸耳压装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压装 说 明 书CN 102474150 A 2/4页 5 凹槽。 001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大致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动机,包括:电动机包括电动机外 壳,固定于所述电动机外壳内部的定子,布置于所述定子内表面处以通过与所述定子相互 作用而旋转的转子,以及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开口的电动机端盖,其中所述电动机端 盖包括形成在下表面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具有联结到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壳联结单 元,联结到所述第一端盖的上表面的第二端盖,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盖的位置对 准。

12、单元,以通过在组装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时对准组装位置而防止两个端盖之间 的扭动。 0016 有益效果 0017 根据本发明这样配置的电动机端盖具有如下有利效果: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 每个上形成有位置对准单元,以允许在相互组装两个端盖并压装位置对准时精确对准两个 端盖的组装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组装并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生扭动。 附图说明 0018 结合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能够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教导,其中: 0019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平面图; 0020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平面图; 0021 图3和4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分解透视图。 具。

13、体实施方式 0022 参考以下具体描述和附图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为了简洁清晰起见 省略了公知功能、配置或构造的详细说明,以免因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模糊不清。 于是,本发明不限于下文将要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实现为其他形式。在附图中, 为了方便起见,会放大或缩小部件的宽度、长度、厚度等。 0023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在附图解释中将向同样元件分配同样的附图标记,将省略 彼此相同的解释。 0024 因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特定术语或词汇的含义不应限于字面上或通常 采用的含义,而是应当根据用户或操作员的意图和惯常用法加以解释或可能是不同的。因 此,特定术语或词汇的定义。

14、应当基于整个说明书中的内容。文中的“a”、“an”不表示量的限 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所提到的项目。 0025 如这里可能使用的,术语“基本”和“大致”为其对应项目和/或项目间的相对性 提供了行业接受的公差。这种行业接受的公差从不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对应于,但不限 于部件值、角度等。 0026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0027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平面图。 0028 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包括外壳(100)、布置于外壳(100)内部用以 被通电的定子(200)、布置于定子(200)内周表面处以通过与定子(200)相互作用而旋转的 转子(30。

15、0)以及联结到外壳(100)的电动机端盖。 0029 定子(200)包括定子芯(210)和缠绕于定子芯(210)被施加电力的定子线圈 说 明 书CN 102474150 A 3/4页 6 (220)。转子(300)包括布置于定子(200)内周表面的多个磁体(310)以及磁体固定于其 上的旋转的旋转轴(320),每个磁体在圆周方向有预定间隙。 0030 发明模式 0031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平面图,图3和4是根据本发明 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动机端盖分解透视图。 0032 电动机端盖(10)包括联结到外壳(100)的第一端盖(30)和联结到第一端盖以加 强强度的第二端盖(20)。

16、。 0033 第一端盖由树脂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第一端盖(30)采取盘的形状,中 心形成有用于穿过旋转轴(320)的通孔(36),下表面形成有联结到外壳(100)的外壳联结 单元(37),上表面形成有第二端盖(20)。 0034 外壳联结单元(37)可以采取任何形式,只要其能够气密联结到外壳(100)的开放 上表面即可。第一端盖(30)的上表面突起形成有端子外壳(34)用于连接电源,凸耳单元 (31)与端子外壳(34)分离地并与端子外壳(34)成直角突出。此外,第一端盖(30)的上缘 形成有第一台阶槛(32)。 0035 第二端盖(20)联结到第一端盖(30)的上表面并用于加强电动机的。

17、强度。第二端 盖(20)由金属材料制成,可以由容易加强强度的钢材料制成。 0036 第二端盖(20)中心形成有用于穿过旋转轴(320)的通孔(26),在外缘周边形成有 压装到第一端盖(30)的第一台阶槛(32)中的第二台阶槛(22)。此外,第二端盖(20)在一 侧形成有容纳端子外壳(34)的第一容纳凹槽(21)和容纳凸耳单元(31)的第二容纳凹槽 (24)。 0037 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20)形成有位置对准单元(33,23),通过精确地对准组 装位置,能够容易地组装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并防止组装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 (20)时发生扭动。位置对准单元(33,23)包括至少一。

18、个或多个形成于第一端盖(30)上表 面的压装凹槽(33),以及形成于第二端盖(20)下表面,压装到所述压装凹槽(33)中的至少 一个或多个压装凸耳(23)。 0038 设置压装凹槽(33)的结构以具有在第一端盖(30)上表面上突出的凹槽,允许压 装凸耳(23)被压装到其中。尽管在图上压装凹槽(33)和压装凸耳(23)的每个都是盘形 的,但压装凹槽(33)和压装凸耳(23)的每个的截面形状可以采取各种形状,包括多边形和 椭圆形。 0039 在相互组装第一端盖(30)和第二端盖(20)时将第二端盖(20)的压装凸耳(23) 压装到第一端盖(30)的压装凹槽(33)中的情况下,第一端盖(30)和第二。

19、端盖(20)之间 的组装位置精确地被对准,以容易组装并防止第一和第二端盖(30,20)之间发生扭动。 0040 此外,第一端盖(30)的边缘形成有O形圈组装单元(50),该单元形成有O形圈,通 过提高O形圈组装单元(50)的尺寸精确度能够改善密封结构。 0041 根据本发明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位置对准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形成于 第一端盖上表面的压装凸耳,以及形成于第二端盖下表面,通过压装凸耳而被压装的至少 一个或多个压装凹槽。 0042 尽管已经参照其示范性实施例具体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总的发明构思不限于 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要理解,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更改和 说 明 书CN 102474150 A 4/4页 7 变化而不脱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 0043 工业实用性 0044 本发明的工业实用性在于,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每个上形成有位置对准单 元,以允许在相互组装两个端盖并压装位置对准时精确对准两个端盖的组装位置,由此能 够容易地组装并防止组装过程中发生扭动。 说 明 书CN 102474150 A 1/3页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4150 A 2/3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4150 A 3/3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4150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