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969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13 C N 1 0 2 4 9 6 9 6 9 A *CN102496969A* (21)申请号 201110356346.1 (22)申请日 2011.11.11 H02J 7/00(2006.01) (71)申请人江苏正佰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城 北兴友路33号2#厂房 (72)发明人蔡军强 杨冬 严九军 沈伟中 高伟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董建林 (54) 发明名称 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 备,包括多个相并联的模块化充电装置,所述模块 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均串联有一个二极管,所述 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之间还通过均流线相连 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块化充电装置之 间存在电流逆向流动,在并联运行时分担负载不 均衡的问题,通过在每个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 端串联一个二级管,阻止了电流的逆向流动,通过 在每个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均压线相互 连接,实时动态调整每个模块之间的输出电流,达 到各个模块输出均流的目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3、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包括多个相并联的模块化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均串联有一个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 装置的输出端之间还通过均流线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96969 A 1/2页 3 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属于直流电源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直流电源柜中的一个整流设备,充电装置在正常运行时处于对蓄电池组的浮 充电状态,同时通过母线为电源柜中的直流负荷。
4、供电。 0003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降低成本,通过采用多台同型号的充电装置并联运行的模 块化方式来实现。但是由于模块化充电装置都由监控装置进行数字化控制,各个模块化充 电装置本身在进行数模转换输出电压时还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高电压模块相低电压模块产 生环流,从而影响了整个充电装置的输出电压。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通过在每 个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串联一个二级管,阻止了电流的逆向流动,避免了因每个模块 的输出电压不同而产生环流的情况。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 电设备,包括多个相。
5、并联的模块化充电装置,所述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均串联有一个 二极管。 0006 前述的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 之间还通过均流线相连接。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每个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串联一个二级管,阻 止了电流的逆向流动,避免了因每个模块的输出电压不同而产生环流的情况,通过在每个 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均压线相互连接,实时动态调整每个模块之间的输出电流, 达到各个模块输出均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
6、10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包括多个模块化充电装置,每个模 块化充电装置并联在一起,两端分别连接输入和输出设备,并在每个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 出端串联有一个二级管,可以有效的阻止由于各个模块的输出电压存在偏差产生的模块之 间的逆向流动。 0011 此外,每个模块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端之间还相互连接有均流线,实时动态的来调 整模块之间的输出电流,达到各个模块输出均流的目的,解决了由于模块化充电装置在制 说 明 书CN 102496969 A 2/2页 4 造过程中的细微差异导致其内阻不同,造成输出电压存在偏差的问题,使所有模块化充电 装置在并联运行中分担负载均衡。实现了充电装置对直。
7、流负载的供电和蓄电池组恒流均衡 充电。 0012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直流电源柜的充电设备,避免了因每个模块的 输出电压不同而产生环流的情况,并能实时动态调整每个模块之间的输出电流,达到各个 模块输出均流的目的。 001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 界。 说 明 书CN 102496969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9696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