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30027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25209.3

申请日:

2010.06.10

公开号:

CN102460930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7/12申请日:20100610|||公开

IPC分类号:

H02M7/12; H02M7/06; H02J17/00

主分类号:

H02M7/12

申请人:

博朗有限公司

发明人:

P·荣格; J·莱波尔; 简·克里斯蒂安·朗斯多夫; 鲁兹·罗纳德·赫兹伯格; 托马斯·霍曼

地址:

德国科隆堡/陶努斯

优先权:

2009.06.10 EP 09007662.1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刘晓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利用振荡器(LC)和如下装置来进行电感式能量传递的方法及电路布置,所述装置检测所述振荡器(LC)的电感负载,并且取决于所述振荡器(LC)的负载调整所述振荡器中的阻尼元件(Z)。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进行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 具有振荡器 (LC) 和如下装置, 所述装置检测 振荡器 (LC) 的电感负载, 并且根据所述振荡器 (LC) 的负载来调整所述振荡器中的阻尼元 件 (Z)。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元件 (Z) 包括可控电阻器, 通 过所述可控电阻器能够改变所述阻尼元件 (Z) 的电阻。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元件 (Z) 由至少一个电阻器 (R) 和可控开关 (T2) 的开关通道形成, 以及在于由所述电阻器 (R) 和所述可控开关 (T2) 形 成的布置的电阻可为可开关选择的。4: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荡器 (LC) 为具有有源 元件 (T1) 例如晶体管的哈特利振荡器或科耳波兹振荡器。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荡器的晶体管 (T1) 以共基极连 接工作, 并且所述阻尼元件 (Z) 被连接为所述振荡器的晶体管 (T1) 的发射极电阻。6: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用于检测所述振荡器的负载 的装置利用所述振荡器内发生的电变量 (U_B ; U_C), 来测定所述振荡器的负载, 并因此测 定次级侧的功率需量。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变量 (U_B ; U_C) 为所述有源元 件 (T1) 的端子处的电压。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变量 (U_B ; U_C) 为所述晶体管 (T1) 的集电极端子处或基极端子处的负半周期振荡的振幅或所述振幅的平均值。9: 如权利要求 6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特征在于, 用于检测所述振荡器的 负载的装置包括比较器 (D4 ; RD4 ; OPAMP ; D10), 所述比较器被设计成根据所述电变量 (U_B ; U_C) 和参考变量 (U_R) 来控制所述可控开关 (T2)。10: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布置, 其中, 所述电阻 (Z) 在所述电变量 (U_B ; U_C) 已达到阈值时改变。11: 一种用于借助电路布置进行电感式能量传递的方法, 所述电路布置包括振荡器 (LC) 和用于检测所述振荡器 (LC) 的电感负载的装置, 其中所述振荡器 (LC) 中的阻尼元件 (Z) 根据所述振荡器 (LC) 的负载而改变。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阻尼元件 (Z) 包括可控电阻器, 所述可控电 阻器的电阻在所述振荡器 (LC) 的较小负载下改变以便降低所述电路布置的非电抗能量消 耗。13: 如权利要求 11 或 12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阻尼元件 (Z) 的电阻根据在所述振荡 器中检测的电变量 (U_B ; U_C) 而改变。14: 如权利要求 11 至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次级侧的功率需量由在所述振荡 器中检测的电变量 (U_B ; U_C) 测定。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级侧的功率需量利用存在于所述 振荡器 (LC) 中的晶体管 (T1) 的基极电压 (U_B) 或集电极电压 (U_C) 的负半波来测定。

说明书


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小电器的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 例如用于电动牙刷 或电动剃刀。
     背景技术 电池驱动的小电器通常在外部充电器上充电。 将电能由充电器电感式传递至电器 的遥控充电器尤其普遍。就该目的而言, 通过具有线圈元件和电容器元件的振荡器在充电 器内产生交变磁场, 其中线圈元件同时形成电感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且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被 布置在要充电的电器内。因此充电器被指定为初级侧而要充电的电器被指定为次级侧。其 中振荡器用稳定电压驱动或以恒定振幅振荡的此类充电器已知于 JP 6-54454A。
     新式充电器通常具有三种工作状态。第一状态为工作模式, 其中次级侧连续地需 要能量例如为了操作电器或对装在电器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第二状态为简单的待机模式, 其中电器不位于充电器内, 即根本不需要电能。 第三状态已知为延长待机模式, 其中电器位 于充电器内但是仅仅偶尔需要电能, 例如, 由于尽管电池完全充电, 但是其必须偶尔再充电 以补偿自放电或电器的能量消耗。在后一种情况下, 充电器应按需在简单的待机模式和工 作模式之间来回开关。充电器 ( 初级侧 ) 的相应工作状态因此由小电器 ( 次级侧 ) 的能量 需量决定。
     已知在次级侧直接检测次级侧的能量需量以将相应的信息传递至初级侧并因此 调整振荡器, 例如调整在振荡器中工作的晶体管的基极 - 发射极电压。由于需要将信息由 次级侧传送至初级侧的传输装置, 因此该解决方案相当复杂。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 次级侧的 能量需量可被测定, 因为振荡器的 ( 初级侧 ) 能量消耗被测量并因此使振荡器得以控制。 然 而, 由于变压器的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的通常弱耦合, 充电器的能量消耗仅受电器能量消 耗的微弱影响, 因此该变体不太适于调整多工作状态。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出于能量效率的原因最小化处于待机模式的充电器的能量消耗 ( 参见欧盟指令 205/32), 因此指定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方法及电路布置, 所述电路布置 能够取决于次级侧的能量需量以简单的方式置于具有进一步减少的能量消耗的工作状态。
     如本发明所述的解决方案
     该目的通过具有振荡器和如下装置的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实现, 所述 装置检测振荡器的电感负载并取决于所述振荡器的负载调整振荡器中的阻尼元件, 以便在 较小的振荡器负载 ( 待机模式 ) 下降低电路布置的非电抗能量消耗。
     阻尼元件包含可控电阻器, 通过所述可控电阻器可改变阻尼元件的电阻。阻尼元 件优选地包含至少一个欧姆电阻器和可控开关, 所述开关的开关通道被布置成使得由至少 一个欧姆电阻和开关形成的布置的电阻可为可开关选择的。 在电路布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 方案中, 振荡器包括已知方式的有源元件, 例如晶体管。 其优选地由共基极连接的科耳波兹 振荡器或哈特利振荡器组成。 阻尼元件优选地连接为振荡器晶体管的发射极电阻并包含由
     欧姆电阻器和电子开关组成的并联电路。 与开关为关闭的工作模式相比, 在待机模式中, 开 关为打开的, 使得发射极电阻呈现相当大的值并因此减小振荡器振荡的振幅。因此降低了 电路布置的非电抗能量消耗。
     优选地设计振荡器, 以便其在待机模式中也振荡, 但是具有与工作模式相比减小 的振幅。这足以便于降低电路布置的能量消耗至期望的程度。优选地, 检测次级侧振荡器 电感负载的装置在待机模式中也运行, 以便可立即检测次级侧增加的能量需量的发生并且 振荡器的功率可在瞬间被改变。
     检测振荡器的电感负载的装置利用振荡器内发生的电变量, 来测定振荡器的负载 并因此测定次级侧的功率需量, 将其与参考值相比, 并且控制电开关以便根据所述振荡器 的负载按需改进振荡器的阻尼元件。 电变量为例如振荡器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或基极电压 的振幅。优选地, 仅仅集电极电压或基极电压的负半周期振荡的振幅或振幅平均值在振荡 器中被检测。 也就是说, 振荡器振荡的负半波振幅尤其强烈地取决于次级侧的负载而改变。
     本发明也包括将能量电感式传递至小电器 ( 次级侧 ) 的方法, 其中交变磁场在初 级侧具有振荡器的电路布置中产生并辐射至次级侧, 并且振荡器中的阻尼元件借助检测振 荡器的电感负载的装置取决于振荡器的负载而改变, 其中在较小的振荡器负载下, 电路布 置的非电抗能量消耗通过调整阻尼元件而降低。
     次级侧的功率需量, 即振荡器的负载, 由振荡器中检测的电变量测定。优选地, 存 在于振荡器中的晶体管的基极电压或集电极电压的负半周期振荡的振幅或振幅平均值被 检测, 将其与参考值相比, 并且因此如果需要, 调整阻尼元件。 阻尼元件包括可控电阻器, 所 述可控电阻器的电阻优选地为通过可控开关可开关选择的, 例如振荡器的晶体管的发射极 电阻值。
     电路布置可被设计成对布置在小电器中的能量存储进行电感式充电, 所述小电器 例如电动牙刷、 电动剃刀或通讯电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利用示于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详细地解释。 附加实施方案在说明书中 提及。所示为 :
     图 1 电路布置的方框图 ;
     图 2 电路布置的第一实施方案 ;
     图 3 电路布置的第二实施方案 ; 以及
     图 4 电路布置的第三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 1 的方框图示出了电感式充电器的原理设计。将电容器元件和线圈元件布 置在自激振荡器 LC 中。振荡器 LC 用于产生交变磁场。振荡器中的线圈元件同时用于将能 量由振荡器 LC 电感式传递到次级侧 ( 未示于图中 )。振荡器 LC 通过电源 ACDC 由干线获取 电能并包括有源元件 T1 以产生振荡。振荡器包括阻尼元件 Z, 阻尼元件 Z 的电阻可改变以 调整振荡的振幅。
     图 2 至图 4 以更详细的形式示出了电路布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电源 ACDC 未示于这些图中 ; 电源与端子 DC 和 0 连接。
     图 2 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振荡器包括电容器 C8 和 C9 及线圈, 所述线圈 中仅仅末端 L+ 和 L- 被示出。后者同时用于磁场的辐射。振荡器 LC 形成具有通过晶体管 形成的有源元件 T1 的科耳波兹振荡器。供给到振荡器 LC 中的电能通过与线圈 L4 串联的 阻尼元件 Z 来调整, 其作为用于有源元件 T1 的可变的发射极电阻。阻尼元件 Z 包括欧姆电 阻器 R5 和场效应晶体管 T2, 其漏源通道与电阻器 R5 并联。电流, 以及因此供给到振荡器 LC 中的能量, 通过改变 T1 的发射极电阻被调整。考虑到仅仅设计用于低功率的电路, 线圈 L4 也可用欧姆电阻器取代。
     有源元件 T1 的发射极电阻受附加有源元件晶体管 T3 的控制, 晶体管 T3 的基极通 过齐纳二极管 D4 以及由 R1 和 C10 组成的采样及保持支路与晶体管 T1 的集电极连接。齐 纳二极管 D4 用作比较器。如果 T1 处的集电极电位 U_C 超过齐纳二极管 D4 的击穿电压与 T3 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总和, 则晶体管 T3 的集电极 - 发射极通道被连通。场效应晶体管 T2 栅极处的电位从而降至零, 使得 n- 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T2 被封闭。振荡器内阻尼 Z 的欧 姆电阻呈现其最大值, 即电阻器 R5 的值。 因此仅仅小电流流入振荡器 LC ; 能量供给最小化。 如果电力是通过磁场获自于振荡器, 则振荡将衰减。因此, 最高电位 ( 即集电极处振荡的振 幅 ) 将因此再次下降, 从而跨过齐纳二极管 D4 的电压同样下降。如果电压最终降至低于击 穿电压和 T3 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总和, 则晶体管 T3 被封闭。T2 栅极处的电位随后再次呈 现高值, 使得场效应晶体管 T2 连通。阻尼元件 Z 的欧姆电阻随后呈现其最小值, 使得通过 元件的电流以及因此供给到振荡器中的能量再次增加。电路因此作为封闭的控制电路。 由于供给到振荡器 LC 中的能量通过振荡器的欧姆电阻的改变被调整, 因此用于 电路的能量供给能够以简单方式可靠地调整。相反, 振荡器的电容或电感值的改变将影响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并且因此将导致严重的振荡器的去谐。 去谐的振荡器同样不适于应以限 定状态工作的电路布置。相对于具有晶体管 T1 的唯一控制的能量供给的直接影响, 本解决 方案提供更佳的调整能力。 例如充电器的电路布置可利用多个工作状态或利用恰恰两个限 定的工作状态实现。
     取代齐纳二极管, 参考二极管 RD4 可用作比较器。图 3 示出了此类第二实施方案。 T1 的集电极电位通过二极管 D1 供给至参考二极管 RD4 的控制端子 GND。如果控制端子 GND 处的电位保持低于 ( 内部设定的 ) 参考电压, 则输出 OUT 较低。pnp 晶体管 T3 为导通。场 效应晶体管 T2 的栅极从而与 VDD 连接 ; 电位因此较高。场效应晶体管 T2 为导通, 使得能量 可流入振荡器。如果控制端子 GND 处的电位超过 ( 内部设定的 ) 参考电压, 则 VDD 端子处 的电位连通至输出 OUT。晶体管 T3 从而被封闭。场效应晶体管 T2 栅极处的电位较低, 使得 场效应晶体管 T2 被封闭。供给到振荡器中的能为最小的。
     图 4 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 此处借助运算放大器 OPAMP 作为比较器对 T1 的集电极电位进行评价。通过连接运算放大器 OPAMPA 对集电极电压的峰值 ( 即振幅 ) 与 作为参考电压 U_R 的集电极电压平均值进行比较。参考电压通过包括电阻器 R4 和 R5 及电 容器 C1 的电压分路器进行调整。集电极电压的峰值由包括电阻 R1、 R2 和二极管 D3 以及电 容器 C2 的电压分路器产生。如果峰值与平均值相比下降, 其对应于较高的振荡器负载, 则 发射极电阻减小, 使得更多电能再次被供给。
     在如图所示的以共基极连接的科耳波兹振荡器中, 有源元件 T1 基极处的电压 U_B
     可取代集电极电压 U_C 可被评价用于负载检测。此外, 可利用哈特利振荡器取代科耳波兹 振荡器。取代振荡器电压的正振幅, 振荡器电压的负部分也可被评价。例如, 微控制器可用 作比较器, T1 的基极电压或集电极电压的负半波可供给到其上。该电压可通过相应取向的 整流二极管供给并代表振荡器中的负载。在微控制器中, 该 T1 的电压可与内设在微控制器 中的电压参考相比。
     开关模式电源供给尤其适合提供用于图 2 至 4 中所述的电路布置供给电压 DC, 因 为它们使其来自干线的能量消耗尤其充分地适应于其向电路布置的功率输出, 其意味着如 果开关模式电源必须仅仅向电路布置输送少量电力, 则其只需由干线获取少量电力, 反之 亦然。

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609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16 C N 1 0 2 4 6 0 9 3 0 A *CN102460930A* (21)申请号 201080025209.3 (22)申请日 2010.06.10 09007662.1 2009.06.10 EP H02M 7/12(2006.01) H02M 7/06(2006.01) H02J 17/00(2006.01) (71)申请人博朗有限公司 地址德国科隆堡/陶努斯 (72)发明人 P荣格 J莱波尔 简克里斯蒂安朗斯多夫 鲁兹罗纳德赫兹伯格 托马斯霍曼 (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2、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刘晓峰 (54) 发明名称 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利用振荡器(LC)和如下装置 来进行电感式能量传递的方法及电路布置,所述 装置检测所述振荡器(LC)的电感负载,并且取决 于所述振荡器(LC)的负载调整所述振荡器中的 阻尼元件(Z)。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12.07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IB2010/052587 2010.06.10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143151 EN 2010.12.1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4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1页 2 1.一种进行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具有振荡器(LC)和如下装置,所述装置检测 振荡器(LC)的电感负载,并且根据所述振荡器(LC)的负载来调整所述振荡器中的阻尼元 件(Z)。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Z)包括可控电阻器,通 过所述可控电阻器能够改变所述阻尼元件(Z)的电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Z)由至少一个电阻器 (R)和可控开关(T2)的开关通道形成,以及在于由所述电阻器(。

4、R)和所述可控开关(T2)形 成的布置的电阻可为可开关选择的。 4.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LC)为具有有源 元件(T1)例如晶体管的哈特利振荡器或科耳波兹振荡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的晶体管(T1)以共基极连 接工作,并且所述阻尼元件(Z)被连接为所述振荡器的晶体管(T1)的发射极电阻。 6.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振荡器的负载 的装置利用所述振荡器内发生的电变量(U_B;U_C),来测定所述振荡器的负载,并因此测 定次级侧的功率需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5、电变量(U_B;U_C)为所述有源元 件(T1)的端子处的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变量(U_B;U_C)为所述晶体管 (T1)的集电极端子处或基极端子处的负半周期振荡的振幅或所述振幅的平均值。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布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振荡器的 负载的装置包括比较器(D4;RD4;OPAMP;D10),所述比较器被设计成根据所述电变量(U_B; U_C)和参考变量(U_R)来控制所述可控开关(T2)。 10.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布置,其中,所述电阻(Z)在所述电变量(U_B; U_C)已达到阈值时改变。 11.一种用于借助电。

6、路布置进行电感式能量传递的方法,所述电路布置包括振荡器 (LC)和用于检测所述振荡器(LC)的电感负载的装置,其中所述振荡器(LC)中的阻尼元件 (Z)根据所述振荡器(LC)的负载而改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阻尼元件(Z)包括可控电阻器,所述可控电 阻器的电阻在所述振荡器(LC)的较小负载下改变以便降低所述电路布置的非电抗能量消 耗。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阻尼元件(Z)的电阻根据在所述振荡 器中检测的电变量(U_B;U_C)而改变。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次级侧的功率需量由在所述振荡 器中检测的电变量(U_B;U。

7、_C)测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的功率需量利用存在于所述 振荡器(LC)中的晶体管(T1)的基极电压(U_B)或集电极电压(U_C)的负半波来测定。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60930 A 1/4页 3 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小电器的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和方法,例如用于电动牙刷 或电动剃刀。 背景技术 0002 电池驱动的小电器通常在外部充电器上充电。将电能由充电器电感式传递至电器 的遥控充电器尤其普遍。就该目的而言,通过具有线圈元件和电容器元件的振荡器在充电 器内产生交变磁场,其中线圈元件同时形成。

8、电感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且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被 布置在要充电的电器内。因此充电器被指定为初级侧而要充电的电器被指定为次级侧。其 中振荡器用稳定电压驱动或以恒定振幅振荡的此类充电器已知于JP 6-54454A。 0003 新式充电器通常具有三种工作状态。第一状态为工作模式,其中次级侧连续地需 要能量例如为了操作电器或对装在电器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第二状态为简单的待机模式, 其中电器不位于充电器内,即根本不需要电能。第三状态已知为延长待机模式,其中电器位 于充电器内但是仅仅偶尔需要电能,例如,由于尽管电池完全充电,但是其必须偶尔再充电 以补偿自放电或电器的能量消耗。在后一种情况下,充电器应按需在简单的待机。

9、模式和工 作模式之间来回开关。充电器(初级侧)的相应工作状态因此由小电器(次级侧)的能量 需量决定。 0004 已知在次级侧直接检测次级侧的能量需量以将相应的信息传递至初级侧并因此 调整振荡器,例如调整在振荡器中工作的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由于需要将信息由 次级侧传送至初级侧的传输装置,因此该解决方案相当复杂。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次级侧的 能量需量可被测定,因为振荡器的(初级侧)能量消耗被测量并因此使振荡器得以控制。然 而,由于变压器的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的通常弱耦合,充电器的能量消耗仅受电器能量消 耗的微弱影响,因此该变体不太适于调整多工作状态。 0005 发明目的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

10、出于能量效率的原因最小化处于待机模式的充电器的能量消耗 (参见欧盟指令205/32),因此指定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方法及电路布置,所述电路布置 能够取决于次级侧的能量需量以简单的方式置于具有进一步减少的能量消耗的工作状态。 0007 如本发明所述的解决方案 0008 该目的通过具有振荡器和如下装置的用于电感式能量传递的电路布置实现,所述 装置检测振荡器的电感负载并取决于所述振荡器的负载调整振荡器中的阻尼元件,以便在 较小的振荡器负载(待机模式)下降低电路布置的非电抗能量消耗。 0009 阻尼元件包含可控电阻器,通过所述可控电阻器可改变阻尼元件的电阻。阻尼元 件优选地包含至少一个欧姆电阻器和可控。

11、开关,所述开关的开关通道被布置成使得由至少 一个欧姆电阻和开关形成的布置的电阻可为可开关选择的。在电路布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 方案中,振荡器包括已知方式的有源元件,例如晶体管。其优选地由共基极连接的科耳波兹 振荡器或哈特利振荡器组成。阻尼元件优选地连接为振荡器晶体管的发射极电阻并包含由 说 明 书CN 102460930 A 2/4页 4 欧姆电阻器和电子开关组成的并联电路。与开关为关闭的工作模式相比,在待机模式中,开 关为打开的,使得发射极电阻呈现相当大的值并因此减小振荡器振荡的振幅。因此降低了 电路布置的非电抗能量消耗。 0010 优选地设计振荡器,以便其在待机模式中也振荡,但是具有与工作模。

12、式相比减小 的振幅。这足以便于降低电路布置的能量消耗至期望的程度。优选地,检测次级侧振荡器 电感负载的装置在待机模式中也运行,以便可立即检测次级侧增加的能量需量的发生并且 振荡器的功率可在瞬间被改变。 0011 检测振荡器的电感负载的装置利用振荡器内发生的电变量,来测定振荡器的负载 并因此测定次级侧的功率需量,将其与参考值相比,并且控制电开关以便根据所述振荡器 的负载按需改进振荡器的阻尼元件。电变量为例如振荡器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或基极电压 的振幅。优选地,仅仅集电极电压或基极电压的负半周期振荡的振幅或振幅平均值在振荡 器中被检测。也就是说,振荡器振荡的负半波振幅尤其强烈地取决于次级侧的负载而改。

13、变。 0012 本发明也包括将能量电感式传递至小电器(次级侧)的方法,其中交变磁场在初 级侧具有振荡器的电路布置中产生并辐射至次级侧,并且振荡器中的阻尼元件借助检测振 荡器的电感负载的装置取决于振荡器的负载而改变,其中在较小的振荡器负载下,电路布 置的非电抗能量消耗通过调整阻尼元件而降低。 0013 次级侧的功率需量,即振荡器的负载,由振荡器中检测的电变量测定。优选地,存 在于振荡器中的晶体管的基极电压或集电极电压的负半周期振荡的振幅或振幅平均值被 检测,将其与参考值相比,并且因此如果需要,调整阻尼元件。阻尼元件包括可控电阻器,所 述可控电阻器的电阻优选地为通过可控开关可开关选择的,例如振荡器。

14、的晶体管的发射极 电阻值。 0014 电路布置可被设计成对布置在小电器中的能量存储进行电感式充电,所述小电器 例如电动牙刷、电动剃刀或通讯电器。 附图说明 0015 本发明利用示于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详细地解释。附加实施方案在说明书中 提及。所示为: 0016 图1电路布置的方框图; 0017 图2电路布置的第一实施方案; 0018 图3电路布置的第二实施方案;以及 0019 图4电路布置的第三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根据图1的方框图示出了电感式充电器的原理设计。将电容器元件和线圈元件布 置在自激振荡器LC中。振荡器LC用于产生交变磁场。振荡器中的线圈元件同时用于将能 量由振荡器。

15、LC电感式传递到次级侧(未示于图中)。振荡器LC通过电源ACDC由干线获取 电能并包括有源元件T1以产生振荡。振荡器包括阻尼元件Z,阻尼元件Z的电阻可改变以 调整振荡的振幅。 0021 图2至图4以更详细的形式示出了电路布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电源ACDC未示 说 明 书CN 102460930 A 3/4页 5 于这些图中;电源与端子DC和0连接。 0022 图2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振荡器包括电容器C8和C9及线圈,所述线圈 中仅仅末端L+和L-被示出。后者同时用于磁场的辐射。振荡器LC形成具有通过晶体管 形成的有源元件T1的科耳波兹振荡器。供给到振荡器LC中的电能通过与线圈L4串联的 。

16、阻尼元件Z来调整,其作为用于有源元件T1的可变的发射极电阻。阻尼元件Z包括欧姆电 阻器R5和场效应晶体管T2,其漏源通道与电阻器R5并联。电流,以及因此供给到振荡器 LC中的能量,通过改变T1的发射极电阻被调整。考虑到仅仅设计用于低功率的电路,线圈 L4也可用欧姆电阻器取代。 0023 有源元件T1的发射极电阻受附加有源元件晶体管T3的控制,晶体管T3的基极通 过齐纳二极管D4以及由R1和C10组成的采样及保持支路与晶体管T1的集电极连接。齐 纳二极管D4用作比较器。如果T1处的集电极电位U_C超过齐纳二极管D4的击穿电压与 T3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总和,则晶体管T3的集电极-发射极通道被连通。。

17、场效应晶体管 T2栅极处的电位从而降至零,使得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T2被封闭。振荡器内阻尼Z的欧 姆电阻呈现其最大值,即电阻器R5的值。因此仅仅小电流流入振荡器LC;能量供给最小化。 如果电力是通过磁场获自于振荡器,则振荡将衰减。因此,最高电位(即集电极处振荡的振 幅)将因此再次下降,从而跨过齐纳二极管D4的电压同样下降。如果电压最终降至低于击 穿电压和T3的基极发射极电压的总和,则晶体管T3被封闭。T2栅极处的电位随后再次呈 现高值,使得场效应晶体管T2连通。阻尼元件Z的欧姆电阻随后呈现其最小值,使得通过 元件的电流以及因此供给到振荡器中的能量再次增加。电路因此作为封闭的控制电路。 0024。

18、 由于供给到振荡器LC中的能量通过振荡器的欧姆电阻的改变被调整,因此用于 电路的能量供给能够以简单方式可靠地调整。相反,振荡器的电容或电感值的改变将影响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并且因此将导致严重的振荡器的去谐。去谐的振荡器同样不适于应以限 定状态工作的电路布置。相对于具有晶体管T1的唯一控制的能量供给的直接影响,本解决 方案提供更佳的调整能力。例如充电器的电路布置可利用多个工作状态或利用恰恰两个限 定的工作状态实现。 0025 取代齐纳二极管,参考二极管RD4可用作比较器。图3示出了此类第二实施方案。 T1的集电极电位通过二极管D1供给至参考二极管RD4的控制端子GND。如果控制端子GND 处的电位。

19、保持低于(内部设定的)参考电压,则输出OUT较低。pnp晶体管T3为导通。场 效应晶体管T2的栅极从而与VDD连接;电位因此较高。场效应晶体管T2为导通,使得能量 可流入振荡器。如果控制端子GND处的电位超过(内部设定的)参考电压,则VDD端子处 的电位连通至输出OUT。晶体管T3从而被封闭。场效应晶体管T2栅极处的电位较低,使得 场效应晶体管T2被封闭。供给到振荡器中的能为最小的。 0026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此处借助运算放大器OPAMP作为比较器对T1 的集电极电位进行评价。通过连接运算放大器OPAMPA对集电极电压的峰值(即振幅)与 作为参考电压U_R的集电极电压平均值进行。

20、比较。参考电压通过包括电阻器R4和R5及电 容器C1的电压分路器进行调整。集电极电压的峰值由包括电阻R1、R2和二极管D3以及电 容器C2的电压分路器产生。如果峰值与平均值相比下降,其对应于较高的振荡器负载,则 发射极电阻减小,使得更多电能再次被供给。 0027 在如图所示的以共基极连接的科耳波兹振荡器中,有源元件T1基极处的电压U_B 说 明 书CN 102460930 A 4/4页 6 可取代集电极电压U_C可被评价用于负载检测。此外,可利用哈特利振荡器取代科耳波兹 振荡器。取代振荡器电压的正振幅,振荡器电压的负部分也可被评价。例如,微控制器可用 作比较器,T1的基极电压或集电极电压的负半。

21、波可供给到其上。该电压可通过相应取向的 整流二极管供给并代表振荡器中的负载。在微控制器中,该T1的电压可与内设在微控制器 中的电压参考相比。 0028 开关模式电源供给尤其适合提供用于图2至4中所述的电路布置供给电压DC,因 为它们使其来自干线的能量消耗尤其充分地适应于其向电路布置的功率输出,其意味着如 果开关模式电源必须仅仅向电路布置输送少量电力,则其只需由干线获取少量电力,反之 亦然。 说 明 书CN 102460930 A 1/4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60930 A 2/4页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60930 A 3/4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60930 A 4/4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60930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