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29855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0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38887.9

申请日:

2012.07.11

公开号:

CN102779958A

公开日:

2012.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2/10申请日:20120711|||公开

IPC分类号:

H01M2/10

主分类号:

H01M2/10

申请人: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付慧星; 聂方杰; 郭建朋; 山冈敏成

地址: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1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包括:电池包、机体支架、用于将上述电池包锁止在完全插入上述机体支架的第一位置并能在解锁时将电池包从第一位置顶出的锁定组件;上述电池包用于插入的一端形成用于锁定的锁定钩;上述锁定组件包括:与上述机体支架相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对上述锁定钩实现锁止和解锁的锁扣件、驱动上述锁扣件具有向锁止上述锁扣件的位置动作的驱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上述锁扣件向解锁位置动作的解锁件;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洁实用,便于实现,成本较低,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使用者解锁的力量实现对电池包的顶出,简化了操作,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权利要求书

1.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包括:电池包、通过与上述电池包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滑动而实现插入安装的机体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上述电池包锁止在完全插入上述机体支架的第一位置并能在解锁时将电池包从第一位置顶出的锁定组件;上述电池包用于插入的一端形成用于锁定的锁定钩;上述锁定组件包括:与上述机体支架相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对上述锁定钩实现锁止和解锁的锁扣件、驱动上述锁扣件具有向锁止上述锁扣件的位置动作的驱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上述锁扣件向解锁位置动作的解锁件;上述锁扣件形成有用于在向解锁位置动作同时顶出上述电池包的顶出结构;上述电池包形成有用于供上述顶出结构接触的待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与机体支架构成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件为能使上述锁扣件在不受外力时趋向于保持锁扣件在锁止锁定钩的状态的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与上述机体支架在第二方向上构成滑动连接,上述第二方向不同于上述第一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形成有用于与锁定钩接触的滑动锁定部和用于与上述驱动件构成连接的固定部;上述滑动锁定部形成有与第一方向倾斜相交的锁扣斜面;上述待顶结构为上述电池包外壳形成一个在上述锁扣件解锁时与之接触的顶出斜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锁件为与上述机体支架滑动连接的拉钮,上述拉钮形成有设置在上述机体支架外侧供人手操作的钮帽和设置在机体支架内用于与锁扣件接触驱使它解锁的凸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还形成有用于与上述顶出斜块接触作为上述顶出结构的顶出面。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和解锁件由同一个零件构成,该零件称为合体件、上述合体件与上述机体支架构成以第三方向为轴的转动连接,上述第三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之间呈一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件形成有实现上述锁扣件功能的锁定弧面和插入斜面,上述锁定钩形成有与上述锁定弧面配合的钩弧面;上述锁定弧面的轴线方向与合体件的转轴方向平行,上述插入斜面与上述第一方向倾斜相交。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件形成有作为上述顶出结构的通过自身受迫旋转顶出上述电池包的按钮,上述弹性件为扭簧,上述待顶结构为电池包的外壳壳壁。

说明书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动工具的便携性,现在大量的电动工具采用电池包作为电源,尤其是在应用于园林修剪的电动工具上更是如此。现有的电池包与机体往往通过滑动连接构成安装,但是现在锁定结构装置尚不完善,尤其集中在拔出电池包的过程中,结构简单的,使用者操作不便,不易拔出或者解锁、拔出缺乏连贯性,具有自动弹出功能的,往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现在尚没有一种操作性好、能在解锁的同时顶出电池包的锁定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好、能在解锁的同时顶出电池包的锁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包括:电池包、通过与上述电池包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滑动而实现插入安装的机体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上述电池包锁止在完全插入上述机体支架的第一位置并能在解锁时将电池包从第一位置顶出的锁定组件;上述电池包用于插入的一端形成用于锁定的锁定钩;上述锁定组件包括:与上述机体支架相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对上述锁定钩实现锁止和解锁的锁扣件、驱动上述锁扣件具有向锁止上述锁扣件的位置动作的驱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上述锁扣件向解锁位置动作的解锁件;上述锁扣件形成有用于在向解锁位置动作同时顶出上述电池包的顶出结构;上述电池包形成有用于供上述顶出结构接触的待顶结构。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与机体支架构成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件为能使上述锁扣件在不受外力时趋向于保持锁扣件在锁止锁定钩的状态的弹性件。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与上述机体支架在第二方向上构成滑动连接,上述第二方向不同于上述第一方向。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形成有用于与锁定钩接触的滑动锁定部和用于与上述驱动件构成连接的固定部;上述滑动锁定部形成有与第一方向倾斜相交的锁扣斜面;上述待顶结构为上述电池包外壳形成一个在上述锁扣件解锁时与之接触的顶出斜块。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锁件为与上述机体支架滑动连接的拉钮,上述拉钮形成有设置在上述机体支架外侧供人手操作的钮帽和设置在机体支架内用于与锁扣件接触驱使它解锁的凸块。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还形成有用于与上述顶出斜块接触作为上述顶出结构的顶出面。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和解锁件由同一个零件构成,该零件称为合体件、上述合体件与上述机体支架构成以第三方向为轴的转动连接,上述第三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之间呈一夹角。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件形成有实现上述锁扣件功能的锁定弧面和插入斜面,上述锁定钩形成有与上述锁定弧面配合的钩弧面;上述锁定弧面的轴线方向与合体件的转轴方向平行,上述插入斜面与上述第一方向倾斜相交。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件形成有作为上述顶出结构的通过自身受迫旋转顶出上述电池包的按钮,上述弹性件为扭簧,上述待顶结构为电池包的外壳壳壁。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洁实用,便于实现,成本较低,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使用者解锁的力量实现对电池包的顶出,简化了操作,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合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电池包,2、机体支架,3、锁定钩,4、弹性件,5、锁扣件,7、锁定部,8、固定部,9、锁扣斜面,10、顶出斜块,11、钮帽,12、凸块,13、顶出面,14、合体件,15、锁定弧面,16、插入斜面,17、钩弧面,18、按钮;A、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至图4所示,首先对两个实施例中具有共性的部分进行说明,机体支架2是电动工具主体延伸出用于安装电池包1的附属结构,电池包1与机体支架2能够通过相对滑动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即电池包1能在第一方向A上插入机体支架2,需要说明的是,机体支架2应该形成有相应的空间去容纳电池包1,它们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滑轨等类似结构实现,但不限于此。为了能够锁定电池包1还形成有用于锁定的锁定钩3,锁定钩3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1和图3,锁定钩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锁定的钩结构。

本发明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总的构思如下,设置有一组锁定组件,希望在电池包1插入时,锁定组件能够与电池包1的锁定钩3配合,将电池包1锁定在第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锁定组件中负责与锁定钩3配合的部件应该能够避让暂时锁定钩3,然后回弹实现锁定;在解锁的时候,实现该零件在避开锁定钩3的同时,能够将电池包1顶出第一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构思,锁定组件包括:与机体支架2相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对锁定钩3实现锁止和解锁的锁扣件5、驱动锁扣件5具有向锁止锁扣件5的位置动作的驱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锁扣件5向解锁位置动作的解锁件;锁扣件5形成有用于在向解锁位置动作同时顶出电池包1的顶出结构;电池包1形成有用于供顶出结构接触的待顶结构。 

如图1和图2所述,在第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本身可以采用磁力、弹性力等多种回复性元件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能使上述锁扣件5在不受外力时趋向于保持锁扣件5在锁止锁定钩3的状态的弹性件4,具体而言,在图1所示实施实例中,弹性件4为一根螺旋弹簧,那么锁扣件5与机体支架2构成在第二方向的滑动连接,通过锁扣件5的往复移动实现锁定和解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不同于上述第一方向A。

参照图1和图2,锁扣件5为了实现功能,其形成有用于与锁定钩3接触的滑动锁定部7和用于与驱动件构成连接的固定部8;滑动锁定部7形成有与第一方向A倾斜相交的锁扣斜面9。

由于锁扣件5不可能在第一方向A上产生移动,所以为了顶出电池包1,电池包1外壳形成一个在锁扣件5解锁时与之接触的顶出斜块10作为待顶结构,通过斜块,实现两个垂直的方向的传动,相应的,锁扣件5还形成有用于与顶出斜块10接触作为顶出结构的顶出面13,顶出面13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A。

其中,固定部8与弹性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机体支架2固定连接,这样一来弹性件4使锁扣件5具有向图1中右侧移动的趋势,驱使锁扣件5一直向左到其极限位置,这个极限位置应是能锁定住已插入的锁定钩3的,在未插入电池包1时,这也是锁扣件5的等待位置。如图1所示,在插入电池包1时,锁定钩3的外侧与锁扣斜面9接触,驱动锁扣件5向图1中左侧移动,弹性件4受到压缩,随着进一步的插入,锁定钩3不能再顶住锁扣件5,此时锁扣件5回弹,滑动锁定部7正好卡在锁定钩3的钩结构里,实现锁定;在需要解锁时,用外力迫使锁扣件5向图1中左侧移动,滑动锁定部7退出锁定钩3的同时,顶出面13与顶出斜块10接触,逐渐顶出电池包1,但撤去外力时,锁扣件5在弹性件4作用下向右恢复如初。

为了更好的操作锁扣件5,需要便于手操作的解锁件去实现,它们既可分别形成也可作为一个整体的零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它们是两个独立的零件,因为锁扣件5在机体支架2内部,难以触及,所以作为优选,解锁件为与机体支架2滑动连接的拉钮,拉钮形成有设置在机体支架2外侧供人手操作的钮帽11和设置在机体支架2内用于与锁扣件5接触驱使它解锁的凸块12。操作时钮帽11能够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凸块12能够驱动锁扣件5移动,当然锁扣件5也应当具有与凸块12配合的台阶结构。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功能意义上的锁扣件5和解锁件由同一个零件构成,该零件称为合体件14、合体件14与机体支架2构成以第三方向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三方与上述第一方向A之间呈一夹角。这是因为合体件14与机体支架2转动连接,从而使手操作的部分和顶出电池包1的部分能够合二为一,常态时作为解锁件部分露出机体支架2,能够被操作,退出电池包1时,该部分被按压转进机体支架2内部实现顶出。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合体件14形成有实现锁扣件5功能的锁定弧面15和插入斜面16,锁定钩3形成有与锁定弧面15配合的钩弧面17;锁定弧面15的轴线方向与合体件14的转轴方向平行,插入斜面16与第一方向A倾斜相交。并且,合体件14形成有作为顶出结构的通过自身受迫旋转顶出电池包1的按钮18,弹性元件为扭簧,待顶结构为电池包1的外壳壳壁。

如图3所示,合体件14通过锁定弧面15锁住锁定钩3的钩弧面17,由于弹性件4扭簧的作用,在没有插入电池包1时,合体件14也为该状态。如果此时需要解锁,按压按钮18,合体件14转动,锁定弧面15转出至插入斜面16,此时的插入斜面16与第一方向A平行,不对锁定钩3的造成限位,按钮18的内侧与电池包1壁接触,随着转动的继续,能够顶出电池包1。在插入电池包1时,合体件14与图2所示的状态相同,不同的是电池包1尚未插装,此时插入斜面16与第一方向A倾斜相交,因此锁定钩3与之接触,可以使合体件14按图3中的顺时针转动,待插入至锁定弧面15和钩弧面17对接时,合体件14在扭簧的作用下逆时针反转,实现对电池包1在第一方向A上的限位。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7995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 C N 1 0 2 7 7 9 9 5 8 A *CN102779958A* (21)申请号 201210238887.9 (22)申请日 2012.07.11 H01M 2/10(2006.01) (71)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 发区将军大道159号 (72)发明人付慧星 聂方杰 郭建朋 山冈敏成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董建林 (54) 发明名称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

2、开一种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 定结构,包括:电池包、机体支架、用于将上述电 池包锁止在完全插入上述机体支架的第一位置 并能在解锁时将电池包从第一位置顶出的锁定组 件;上述电池包用于插入的一端形成用于锁定的 锁定钩;上述锁定组件包括:与上述机体支架相 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对上述锁定钩实现锁止和 解锁的锁扣件、驱动上述锁扣件具有向锁止上述 锁扣件的位置动作的驱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 下驱使上述锁扣件向解锁位置动作的解锁件;本 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洁实用,便于实现, 成本较低,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使用者解锁的力 量实现对电池包的顶出,简化了操作,给使用者提 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1页 2 1.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包括:电池包、通过与上述电池包在第一方向 上的相对滑动而实现插入安装的机体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上述电池包锁止在 完全插入上述机体支架的第一位置并能在解锁时将电池包从第一位置顶出的锁定组件;上 述电池包用于插入的一端形成用于锁定的锁定钩;上述锁定组件包括:与上述机体支架相 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对上述锁定钩实现锁止和解锁的锁扣件、驱动上述锁扣件具有向锁 止上述锁扣件的位置动作的驱动件。

4、、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上述锁扣件向解锁位置动作 的解锁件;上述锁扣件形成有用于在向解锁位置动作同时顶出上述电池包的顶出结构;上 述电池包形成有用于供上述顶出结构接触的待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 件与机体支架构成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 件为能使上述锁扣件在不受外力时趋向于保持锁扣件在锁止锁定钩的状态的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 件与上述机体支架在第二方向上构成滑动连接,上述第二方向不同于上述第一方向。

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 件形成有用于与锁定钩接触的滑动锁定部和用于与上述驱动件构成连接的固定部;上述滑 动锁定部形成有与第一方向倾斜相交的锁扣斜面;上述待顶结构为上述电池包外壳形成一 个在上述锁扣件解锁时与之接触的顶出斜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锁 件为与上述机体支架滑动连接的拉钮,上述拉钮形成有设置在上述机体支架外侧供人手操 作的钮帽和设置在机体支架内用于与锁扣件接触驱使它解锁的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 件还形成有用于与上。

6、述顶出斜块接触作为上述顶出结构的顶出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 件和解锁件由同一个零件构成,该零件称为合体件、上述合体件与上述机体支架构成以第 三方向为轴的转动连接,上述第三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之间呈一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 件形成有实现上述锁扣件功能的锁定弧面和插入斜面,上述锁定钩形成有与上述锁定弧面 配合的钩弧面;上述锁定弧面的轴线方向与合体件的转轴方向平行,上述插入斜面与上述 第一方向倾斜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

7、 件形成有作为上述顶出结构的通过自身受迫旋转顶出上述电池包的按钮,上述弹性件为扭 簧,上述待顶结构为电池包的外壳壳壁。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79958 A 1/4页 3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 池包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提高电动工具的便携性,现在大量的电动工具采用电池包作为电源,尤其是 在应用于园林修剪的电动工具上更是如此。现有的电池包与机体往往通过滑动连接构成安 装,但是现在锁定结构装置尚不完善,尤其集中在拔出电池包的过程中,结构简单的,使用 者操作不便,不易拔出或者。

8、解锁、拔出缺乏连贯性,具有自动弹出功能的,往往结构复杂,成 本较高。现在尚没有一种操作性好、能在解锁的同时顶出电池包的锁定结构。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好、能在解锁的同时 顶出电池包的锁定结构。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 结构,包括:电池包、通过与上述电池包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滑动而实现插入安装的机体支 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上述电池包锁止在完全插入上述机体支架的第一位置并能 在解锁时将电池包从第一位置顶出的锁定组件;上述电池包用于插入的一端形成用于锁定 的锁定钩;上述锁定组件包括:。

9、与上述机体支架相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对上述锁定钩实 现锁止和解锁的锁扣件、驱动上述锁扣件具有向锁止上述锁扣件的位置动作的驱动件、用 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上述锁扣件向解锁位置动作的解锁件;上述锁扣件形成有用于在向 解锁位置动作同时顶出上述电池包的顶出结构;上述电池包形成有用于供上述顶出结构接 触的待顶结构。 0005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与机体支架 构成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0006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件为能使上述 锁扣件在不受外力时趋向于保持锁扣件在锁止锁定钩的状态的弹性件。 0007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

10、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与上述机体 支架在第二方向上构成滑动连接,上述第二方向不同于上述第一方向。 0008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形成有用于 与锁定钩接触的滑动锁定部和用于与上述驱动件构成连接的固定部;上述滑动锁定部形成 有与第一方向倾斜相交的锁扣斜面;上述待顶结构为上述电池包外壳形成一个在上述锁扣 件解锁时与之接触的顶出斜块。 0009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锁件为与上述机 体支架滑动连接的拉钮,上述拉钮形成有设置在上述机体支架外侧供人手操作的钮帽和设 置在机体支架内用于与锁扣件接触驱使它解锁的凸块。 说 明 。

11、书CN 102779958 A 2/4页 4 0010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还形成有用 于与上述顶出斜块接触作为上述顶出结构的顶出面。 0011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件和解锁件由 同一个零件构成,该零件称为合体件、上述合体件与上述机体支架构成以第三方向为轴的 转动连接,上述第三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之间呈一夹角。 0012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件形成有实现 上述锁扣件功能的锁定弧面和插入斜面,上述锁定钩形成有与上述锁定弧面配合的钩弧 面;上述锁定弧面的轴线方向与合体件的转轴方向平行,。

12、上述插入斜面与上述第一方向倾 斜相交。 0013 前述的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合体件形成有作为 上述顶出结构的通过自身受迫旋转顶出上述电池包的按钮,上述弹性件为扭簧,上述待顶 结构为电池包的外壳壳壁。 0014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洁实用,便于实现,成本较低,通过巧妙的设计利 用使用者解锁的力量实现对电池包的顶出,简化了操作,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合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

13、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电池包,2、机体支架,3、锁定钩,4、弹性件,5、锁扣件,7、锁定部,8、固定部,9、锁扣 斜面,10、顶出斜块,11、钮帽,12、凸块,13、顶出面,14、合体件,15、锁定弧面,16、插入斜面, 17、钩弧面,18、按钮;A、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8 参照图1至图4所示,首先对两个实施例中具有共性的部分进行说明,机体支架2 是电动工具主体延伸出用于安装电池包1的附属结构,电池包1与机体支架2能够通过相 对滑动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即电池包1能在第一方向A上插入机体支架2,需要说明的是,机 体支架2应该。

14、形成有相应的空间去容纳电池包1,它们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滑轨等类 似结构实现,但不限于此。为了能够锁定电池包1还形成有用于锁定的锁定钩3,锁定钩3 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1和图3,锁定钩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锁定的钩结构。 0019 本发明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总的构思如下,设置有一组锁定组件,希望在电池包1 插入时,锁定组件能够与电池包1的锁定钩3配合,将电池包1锁定在第一位置,在这个过 程中,锁定组件中负责与锁定钩3配合的部件应该能够避让暂时锁定钩3,然后回弹实现锁 定;在解锁的时候,实现该零件在避开锁定钩3的同时,能够将电池包1顶出第一位置。 0020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构思,锁定组件包括:。

15、与机体支架2相连接通过自身位置改变 对锁定钩3实现锁止和解锁的锁扣件5、驱动锁扣件5具有向锁止锁扣件5的位置动作的驱 说 明 书CN 102779958 A 3/4页 5 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驱使锁扣件5向解锁位置动作的解锁件;锁扣件5形成有用于在 向解锁位置动作同时顶出电池包1的顶出结构;电池包1形成有用于供顶出结构接触的待 顶结构。 0021 如图1和图2所述,在第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本身可以采用磁力、弹性力等多种 回复性元件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能使上述锁扣件5在不受外力时趋向于保持锁 扣件5在锁止锁定钩3的状态的弹性件4,具体而言,在图1所示实施实例中,弹性件4为一 根螺旋弹。

16、簧,那么锁扣件5与机体支架2构成在第二方向的滑动连接,通过锁扣件5的往复 移动实现锁定和解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不同于上述第一方向A。 0022 参照图1和图2,锁扣件5为了实现功能,其形成有用于与锁定钩3接触的滑动锁 定部7和用于与驱动件构成连接的固定部8;滑动锁定部7形成有与第一方向A倾斜相交 的锁扣斜面9。 0023 由于锁扣件5不可能在第一方向A上产生移动,所以为了顶出电池包1,电池包1 外壳形成一个在锁扣件5解锁时与之接触的顶出斜块10作为待顶结构,通过斜块,实现两 个垂直的方向的传动,相应的,锁扣件5还形成有用于与顶出斜块10接触作为顶出结构的 顶出面13,顶出面13可以平行于。

17、第一方向A。 0024 其中,固定部8与弹性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件4的另一端与机体支架2固定 连接,这样一来弹性件4使锁扣件5具有向图1中右侧移动的趋势,驱使锁扣件5一直向左 到其极限位置,这个极限位置应是能锁定住已插入的锁定钩3的,在未插入电池包1时,这 也是锁扣件5的等待位置。如图1所示,在插入电池包1时,锁定钩3的外侧与锁扣斜面9 接触,驱动锁扣件5向图1中左侧移动,弹性件4受到压缩,随着进一步的插入,锁定钩3不 能再顶住锁扣件5,此时锁扣件5回弹,滑动锁定部7正好卡在锁定钩3的钩结构里,实现锁 定;在需要解锁时,用外力迫使锁扣件5向图1中左侧移动,滑动锁定部7退出锁定钩3的 同时,。

18、顶出面13与顶出斜块10接触,逐渐顶出电池包1,但撤去外力时,锁扣件5在弹性件 4作用下向右恢复如初。 0025 为了更好的操作锁扣件5,需要便于手操作的解锁件去实现,它们既可分别形成也 可作为一个整体的零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它们是两个独立的零件,因为锁扣件5在 机体支架2内部,难以触及,所以作为优选,解锁件为与机体支架2滑动连接的拉钮,拉钮形 成有设置在机体支架2外侧供人手操作的钮帽11和设置在机体支架2内用于与锁扣件5 接触驱使它解锁的凸块12。操作时钮帽11能够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凸块12能够驱动锁 扣件5移动,当然锁扣件5也应当具有与凸块12配合的台阶结构。 0026 参照图3和。

19、图4所示,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功能意义上的锁扣件5和解锁件由同 一个零件构成,该零件称为合体件14、合体件14与机体支架2构成以第三方向为轴的转动 连接,第三方与上述第一方向A之间呈一夹角。这是因为合体件14与机体支架2转动连接, 从而使手操作的部分和顶出电池包1的部分能够合二为一,常态时作为解锁件部分露出机 体支架2,能够被操作,退出电池包1时,该部分被按压转进机体支架2内部实现顶出。 0027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合体件14形成有实现锁扣件5功能的锁定 弧面15和插入斜面16,锁定钩3形成有与锁定弧面15配合的钩弧面17;锁定弧面15的 轴线方向与合体件14的转轴方向平行,插。

20、入斜面16与第一方向A倾斜相交。并且,合体件 14形成有作为顶出结构的通过自身受迫旋转顶出电池包1的按钮18,弹性元件为扭簧,待 说 明 书CN 102779958 A 4/4页 6 顶结构为电池包1的外壳壳壁。 0028 如图3所示,合体件14通过锁定弧面15锁住锁定钩3的钩弧面17,由于弹性件4 扭簧的作用,在没有插入电池包1时,合体件14也为该状态。如果此时需要解锁,按压按钮 18,合体件14转动,锁定弧面15转出至插入斜面16,此时的插入斜面16与第一方向A平 行,不对锁定钩3的造成限位,按钮18的内侧与电池包1壁接触,随着转动的继续,能够顶 出电池包1。在插入电池包1时,合体件14与。

21、图2所示的状态相同,不同的是电池包1尚未 插装,此时插入斜面16与第一方向A倾斜相交,因此锁定钩3与之接触,可以使合体件14 按图3中的顺时针转动,待插入至锁定弧面15和钩弧面17对接时,合体件14在扭簧的作 用下逆时针反转,实现对电池包1在第一方向A上的限位。 0029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 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779958 A 1/4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958 A 2/4页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958 A 3/4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958 A 4/4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9958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