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兼容MSTP网络EoS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PTN兼容MSTP网络EoS业务的实现
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业务带宽需求的迅速增长,承载网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迁移,
以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加EoS(Ethernet Over
SDH,基于SDH的以太网)技术构成的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多业务传送平台)网络,作为电路交换的典型代表,正被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
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取代。但在即将到来的相当长
的一段时期里,MSTP网络不会遭到废弃,而是与PTN共存,PTN和MSTP
网络这两种网络需要进行融合,接口对接,业务互通。
MSTP网络承载数据业务的方式是将通过接入层设备以太网接口进入网
络的数据业务经过GFP(Generic Framing Protocol,通用成帧协议)封装,映
射进VCG(Virtual Container Group,虚容器组)中,再通过VCG复用成STM-N
速率的SDH数据帧中,在MSTP网络内部以SDH数据帧的形式进行传送。
数据业务经过该过程处理后变成EoS业务。EoS业务到达MSTP网络的对端
接入层设备出口处时,将SDH数据帧经过解复用为VCG,VCG解映射为GFP
帧,GFP解封装还原出数据业务。
PTN网管承载数据业务的方式是通过PE(Provider Edge,运营商节点)
以太网接口进入网络的数据业务经过PWE3(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封装,压入隧道标签,在LSP(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路径)中通过标签交换转发到达对端PE,经过标签弹
出,解封装,还原出数据业务。
由于PTN网络和MSTP对数据业务的处理过程不同,当数据业务传送路
径需要跨越PTN和MSTP网络时,需要对PTN和MSTP这两种协议进行相互
转换。
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方法,通过虚容器组VCG接口方式实现多业务传送
平台MSTP和分组交换网PTN之间的以太业务互通。但存在以下局限:1)以
太网业务上下节点必须是相同的设备类型,只能从MSTP节点上下业务,或
者从PTN节点上下业务,而不能实现从MSTP节点上PTN节点下业务,或者
从PTN节点上MSTP节点下业务。2)只能做到VC(virtual container,虚容
器)12映射进VC4(即VC12虚级联)这种方式的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PTN兼容MSTP网络EoS业务的实现方法
及设备,以实现PTN和MSTP网络通过STM-N速率接口互通EoS业务,实
现数据业务跨PTN和MSTP网络的端到端传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TN网络兼容MSTP网络EoS业务的实现方法,所述分组传送网PTN
网络与所述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网络在对接处通过同步传输模块n级
STM-N速率接口互通,该方法包括:
PTN设备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接收从MSTP网络传递过来的基于同
步数字系列SDH的以太网EoS业务,对所述EoS业务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数据
业务并封装和转发所述第一数据业务;以及
解析经分组服务提供商LSP传递过来的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隧道标
签,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过解析和封装处理后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发
送到所述MSTP网络。
优选地,所述PTN设备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接收从MSTP网络传
递过来的EoS业务,具体包括:
当第一数据业务从MSTP网络往PTN网络传递时,在PTN网络与MSTP
网络对接处,PTN设备通过STM-N速率接口的接收端接收从MSTP网络传递
过来的已经封装成SDH数据帧的EoS业务。
优选地,所述对EoS业务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数据业务并封装和转发所述
第一数据业务,具体包括:
将所述SDH数据帧解复用出虚容器组VCG;
将所述VCG解映射出通用成帧协议GFP帧;
将所述GFP解封装出第一数据业务;
将所述第一数据业务经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封装后压入隧道标
签,在标签交换路径LSP中通过标签交换转发到达目的地节点。
优选地,所述解析经LSP传递过来的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隧道标签,
具体包括:
当第二数据业务从PTN网络往MSTP网络传递时,在PTN网络与MSTP
网络对接处,PTN设备将从经LSP传递过来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隧道标
签弹出、解PWE3封装、还原出所述第二数据业务。
优选地,所述将第二数据业务经过解析和封装处理后通过STM-N速率接
口发送到MSTP网络,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GFP封装,映射成VCG;
将所述VCG复用封装成SDH帧结构的EoS业务;
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的发送端将所述EoS业务发送给在对接处
MSTP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TN设备,所述PTN网络与所述MSTP网络在对接处
通过STM-N速率接口互通,该PTN设备位于所述对接处,所述PTN设备包
括:
业务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接收从MSTP网络传递过
来的EoS业务,对所述EoS业务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数据业务并封装和转发所
述第一数据业务;
业务发送单元,用于解析经LSP传递过来的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隧
道标签,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过解析和封装处理后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
口发送到所述MSTP网络。
优选地,所述业务接收单元,用于当第一数据业务从MSTP网络往PTN
网络传递时,在PTN网络与MSTP网络对接处,PTN设备通过STM-N速率
接口的接收端接收从MSTP网络传递过来的已经封装成SDH数据帧的EoS业
务。
优选地,所述业务接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SDH数据帧解复用出虚容器
组VCG;将所述VCG解映射出通用成帧协议GFP帧;将所述GFP解封装出
第一数据业务;将所述第一数据业务经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封装后
压入隧道标签,在标签交换路径LSP中通过标签交换转发到达目的地节点。
优选地,所述业务发送单元,用于当第二数据业务从PTN网络往MSTP
网络传递时,将从经LSP传递过来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隧道标签弹出、
解PWE3封装、还原出所述第二数据业务。
优选地,所述业务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GFP封装,
映射成VCG;将所述VCG复用封装成SDH帧结构的EoS业务;通过所述
STM-N速率接口的发送端将所述EoS业务发送给在对接处MSTP设备。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PTN兼容
MSTP网络EoS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设备,在PTN和MSTP网络的对接处通过
STM-N速率接口进行对接,进行数据业务的传送,节省槽位和带宽资源,数
据业务传送距离更远,PTN和MSTP对接设备在地理位置的选择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N网络兼容MSTP网络EoS业务设备组网
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N设备接收EoS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N设备发送EoS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N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
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TN网络兼容MSTP网络EoS业务的方法,其中,
所述PTN网络与所述MSTP网络在对接处通过STM-N速率接口互通,具体
的,在该对接处,PTN设备与所述MSTP设备通过STM-N速率接口连接互通
EoS业务,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PTN设备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接收从MSTP网络传递过来的
EoS业务,对所述EoS业务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数据业务并封装和转发所述第一
数据业务;
更为具体的:
在本步骤S110中,当第一数据业务从MSTP网络往PTN网络传递时,在
PTN网络与MSTP网络对接处,PTN设备通过STM-N速率接口的接收端接收
从MSTP网络传递过来的已经封装成同步数字系列SDH数据帧的EoS业务。
然后:将所述SDH数据帧解复用出虚容器组VCG;将所述VCG解映射出通
用成帧协议GFP帧;将所述GFP解封装出第一数据业务;将所述第一数据业
务经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封装后压入隧道标签,在标签交换路径LSP
中通过标签交换转发到达目的地节点,经所述目的地节点进行标签弹出、解封
装得到还原后的第一数据业务。
S120、解析经分组服务提供商LSP传递过来的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
隧道标签,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过解析和封装处理后通过所述STM-N速率
接口发送到所述MSTP网络。
更为具体的:
在本步骤S120中,当第二数据业务从PTN网络往MSTP网络传递时,在
PTN网络与MSTP网络对接处,PTN设备将从经LSP传递过来包含第二数据
业务的分组隧道标签弹出、解PWE3封装、还原出所述第二数据业务。
以及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GFP封装,映射成VCG;将所述VCG复用
封装成SDH帧结构的EoS业务;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的发送端将所述
EoS业务发送给在对接处MSTP设备,由MSTP网络处理后传递到达目的地
节点,由MSTP设备处理后传递到达目的地节点,经所述目的地节点还原出
所述第二数据业务并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送出MSTP网络。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PTN和MSTP网络的对接处通过STM-N速率
接口进行对接,进行数据业务的传送,节省槽位和带宽资源,数据业务传送距
离更远,PTN和MSTP对接设备在地理位置的选择更为灵活。
下面提供上述方法的具体应用例:
图2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N网络兼容MSTP网络EoS业务设备组网图,
如图2所示,该组网包括相互对接的PTN网络和MSTP网络,PTN网络由若
干PTN设备组成,MSTP网络由若干MSTP设备组成,其中A、B为PTN设
备,C、D为MSTP设备。PTN B与MSTP C通过STM-N速率接口对接互通
EoS业务。PTN A和MSTP D是数据业务上下的节点。
从PTN网络进从MSTP网络出的数据业务传输路径为内部节点PTN
A-B-C-MSTP网络内部的节点MSTP D。从MSTP网络进从PTN网络出的数
据业务传输路径为网络内部的节点MSTP D-C-B-PTN网络内部节点PTN A。
从PTN网络进从MSTP网络出的数据业务沿路径内部节点PTN
A-B-C-MSTP网络内部的节点MSTP D传输,到达PTN网络和MSTP网络对
接处PTN网络设备PTN B时,PTN B发送EoS业务的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
包括步骤:
步骤S201:PTN设备B接收从LSP传来的包含数据业务的分组;
步骤S202:PTN设备B将分组隧道标签弹出;
步骤S203:PTN设备B将PWE3解封装出数据业务;
步骤S204:PTN设备B将数据业务封装进GFP帧;
步骤S205:PTN设备B将GFP帧映射进VCG;
步骤S206:PTN设备B将VCG复用成SDH数据帧;
步骤S207:PTN B将封装成SDH数据帧的EoS业务经STM-N速率接口
发往对接的MSTP网络设备。
EoS业务进入MSTP C,经过开销处理和电路交换,经MSTP网络内部节
点传递到MSTP D,将VCG解映射出GFP帧,将GFP帧接封装,还原出数据
业务,将数据业务送出MSTP网络。
从MSTP网络进从PTN网络出的数据业务沿路径网络内部节点MSTP
D-C-B-PTN网络内部节点PTN A传输,到达PTN网络和MSTP网络对接处
PTN B时,PTN B接收EoS业务的处理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
步骤S301:PTN设备B从STM-N速率接口接收EoS业务;
步骤S302:PTN设备B将SDH数据帧解复用出VCG;
步骤S303:PTN设备B将VCG解映射出GFP帧;
步骤S304:PTN设备B将GFP帧解封装出数据业务;
步骤S305:PTN设备B将数据业务进行PWE3封装;
步骤S306:PTN设备B将经PWE3封装后的数据压入隧道标签
步骤S307:PTN设备B将包含数据业务的分组发往PTN网络内部节点。
分组沿LSP经过标签交换转发到达PTN设备A,在PTN设备A弹出标
签,解PWE3封装,还原出数据业务,将数据业务送出PTN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PTN设备,所述PTN网络与所述MSTP网络在
对接处通过STM-N速率接口互通,该PTN设备位于所述对接处,所述PTN
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业务接收单元510,用于通过所述STM-N速率接口接收从MSTP网络传
递过来的EoS业务,对所述EoS业务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数据业务并封装和转
发所述第一数据业务;
更为具体的,所述业务接收单元510,用于当第一数据业务从MSTP网络
往PTN网络传递时,在PTN网络与MSTP网络对接处,PTN设备通过STM-N
速率接口的接收端接收从MSTP网络传递过来的已经封装成同步数字系列
SDH数据帧的EoS业务;以及,还用于将所述SDH数据帧解复用出虚容器组
VCG;将所述VCG解映射出通用成帧协议GFP帧;将所述GFP解封装出第
一数据业务;将所述第一数据业务经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PWE3封装后压
入隧道标签,在标签交换路径LSP中通过标签交换转发到达目的地节点。
业务发送单元520,用于解析经LSP传递过来的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
隧道标签,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过解析和封装处理后通过所述STM-N速率
接口发送到所述MSTP网络。
更为具体的,所述业务发送单元520,用于当第二数据业务从PTN网络
往MSTP网络传递时,在PTN网络与MSTP网络对接处,在PTN设备内将从
经LSP传递过来包含第二数据业务的分组隧道标签弹出,解PWE3封装、还
原出所述第二数据业务;以及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业务经GFP封装,映射
成VCG;将所述VCG复用封装成SDH帧结构的EoS业务;通过所述STM-N
速率接口的发送端将所述EoS业务发送给在对接处MSTP设备。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在PTN和MSTP网络的对接处通过STM-N速率
接口进行对接,进行数据业务的传送,节省槽位和带宽资源,数据业务传送距
离更远,PTN和MSTP对接设备在地理位置的选择更为灵活。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