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05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 C N 1 0 2 8 0 0 5 3 2 A *CN102800532A* (21)申请号 201210254998.9 (22)申请日 2012.07.20 H01H 50/54(2006.01) (71)申请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 孙坂南路91-101号 (72)发明人王俊青 朱艺青 刘振照 (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连耀忠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 (57) 摘要。
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 其电磁继电器,该接触系统包括含有动簧片和动 触点的动簧部分,含有静簧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 止档以及推动件;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止档和推 动件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使得当推动件动作 时,动簧片由动簧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 脱开接触而摆向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相接触的第 二位置;在动簧片与止档之间还设具有预置弹性 力的舌簧,使得动簧片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 簧与止档相接触;当推动件开始动作而使得所述 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弹性力的 作用,所述动簧片通过舌簧与止档的接触延迟脱 开。采用该结构后,可以在不需要调整动簧片、不 影响推动进程的情况下,利。
3、用调整舌簧,来达到调 整动作电压的目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1页 2 1.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包括:含有动簧片和动触点的动簧部分,含有静簧和 静触点的静簧部分,止档以及推动件;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止档和推动件分别设在相配合 的位置,使得当推动件动作时,动簧片由动簧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脱开接触而摆 向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动簧片与止档之间还设具有预 置弹性力的舌簧,使得动簧片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簧与。
4、止档相接触;当推动件开始动 作而使得所述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弹性力的作用,所述动簧片通过舌簧 与止档的接触延迟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簧的一端与动 簧片相连接,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舌簧的另一端弹性抵在所述止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簧为独立的零 件,舌簧的一端与动簧片连接相固定;或,所述舌簧与动簧片为一体结构,舌簧的一端与动 簧片一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簧的一端与止 档相连接,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舌簧的另一端弹性抵在所述动簧片上。 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簧为独立的零 件,舌簧的一端与止档连接相固定;或,所述舌簧与止档为一体结构,舌簧的一端与止档一 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为独立的 零件,动触点固定在动簧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与动簧片 为一体结构,所述动触点加工成形在动簧片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为独立的 零件,静触点固定在静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与静簧为 一体结构,所述静。
6、触加工成形在静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档为含有静簧 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 1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接触系统、底座和外壳;所述磁路部分、所述接触 系统分别装在底座上;所述磁路部分包括轭铁、铁芯和线圈;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含有动簧 片和动触点的动簧部分,含有静簧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止档以及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为衔 铁,并与磁路部分相配合;所述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止档和衔铁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使 得当线圈通电而衔铁吸向铁芯时,动簧片由动簧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脱开接触而 摆向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动簧片与止档。
7、之间还设具有 预置弹性力的舌簧,该舌簧一体连接在动簧片上,使得动簧片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簧 与止档相接触;当衔铁吸向铁芯而使得所述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弹性力 的作用,所述动簧片一体连接的舌簧与止档的接触延迟脱开。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00532 A 1/5页 3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其电磁继 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设备中,由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求电磁继电器 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工作可靠性更高,因此需要电磁继电器结构的一。
8、致性 好。而为保证电磁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参数的一致性,通常要通过校正工序对电磁继电器的 机械反力进行调整,目前主要的方式是调整动簧片或止档的位置,这种方式会严重影响电 磁继电器结构的一致性。如调整动簧片,不仅使动簧片受到机械变形,而且会影响电磁继电 器的整个反力,从而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均改变;如调整止档位置,不仅使电磁继电器的推 动行程发生改变,影响触点间隙的大小,而且对动作电压调整的影响较小。 0003 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通常包括含有动簧片和动触点的动簧部分, 含有静簧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止档以及推动件;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止档和推动件分别 设在相配合的位置,使得当推动件动作时,。
9、动簧片由动簧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脱 开接触而摆向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位置;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动 簧片在第一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在第 二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接触系统包括含有动簧片60和动触点 61的动簧部分6,两个由静簧70和静触点71组成的静簧部分7,一止档5, 一推动件31。如图1所示,在推动件31没有推动动簧片60时,动簧片60在第一 位置,此时动簧部分6和止档5接触;如图2所示,在推动件31推动动簧片60后, 动簧片60运动到第二位置,此时动簧部分6与止档5不接触,动触点61与静触点 71接触。 0。
10、004 图3为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调整动簧片时的吸力、反力曲线示意 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调整止档时的吸力、反力曲线示意图。为便于 分析匹配情况,通常电磁继电器的吸力和反力曲线均是在同一位置测量,这一位置叫测量 点,多为动簧片被推动的地方,当然在其它位置测量同样是可以的。吸力、反力曲线中,横坐 标为“推动行程”,即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推动件运动的位移,其中0点时动簧片在第二 位置,c点时动簧片在第一位置,其中a点为动触点与静触点刚接触点,b点为动簧片或动触 点与止档刚接触点;纵坐标为力值,其中吸力是推动件受到线圈产生的磁力从而推动动簧 片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的力。
11、,反力是线圈没有产生磁力时使动簧片从第二位置向第 一位置运动的力。 0005 典型情况下,电磁继电器动作是吸力增大到“动作电压下的吸力”时,吸力大于b 点的反力,动簧片会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而电磁继电器释 放是吸力减小到“释放电压下的吸力”时,吸力小于0点的反力,动簧片会从第二位置运动 到第一位置。 说 明 书CN 102800532 A 2/5页 4 0006 参见图3所示,曲线M1为“动作电压下的吸力”,曲线M2为“释放电压下的吸 力”,曲线S1为“反力”,曲线N1为“调整动簧片后动作电压下的吸力”,曲线N2为“调 整动簧片后释放电压下的吸力”,曲线R1为“调整。
12、动簧片后反力”。在调整动簧片来降低 动作电压时,动簧片被调整变形,使反力降低到“调整动簧片后反力”,如图3中单点划线所 示,继电器动作所需要的吸力降低为“调整动簧片后动作电压下的吸力”,而且继电器释放 所需要的吸力也降低为“调整动簧片后释放电压下的吸力”,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这种 调整不仅使动簧片受到机械变形,而且整个反力均被影响使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均改变, 还会缩短“推动行程”。这些都使继电器结构变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一致性。反之,调整动簧 片来升高动作电压时亦然。 0007 参见图4所示,曲线M3为“动作电压下的吸力”,曲线M4为“释放电压下的吸 力”,曲线S2为“反力”,曲线N3为“调整。
13、止档后动作电压下的吸力”,曲线R2为“调 整止档后反力”。在调整止档来降低动作电压时,不仅“推动行程”被减小,第一位置由c点 变为了d点,c点到b点间的反力变为d点到b点间的“调整止档后反力”;而且动作电 压调整的量很小,如图4所示,“调整止档后动作电压下的吸力”与未调整前“动作电压下的 吸力”差值很小;还会使触点间隙变小,由未调整前a点到b点间距离为a点到b点间距 离。这些都使继电器结构变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一致性。反之,调整止档来升高动作电压时 亦然。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其电 磁继电器,通过在接触系统的动簧片与接触系统的止档。
14、之间增设舌簧,在不需要调整动簧 片、不影响推动进程的情况下,达到调整动作电压的目的。 0009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包括: 含有动簧片和动触点的动簧部分,含有静簧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止档以及推动件;动簧部 分、静簧部分、止档和推动件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使得当推动件动作时,动簧片由动簧 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脱开接触而摆向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位置;在 动簧片与止档之间还设具有预置弹性力的舌簧,使得动簧片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簧与 止档相接触;当推动件开始动作而使得所述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弹性力 的作用,所述动簧片通过舌簧。
15、与止档的接触延迟脱开。 0010 所述舌簧的一端与动簧片相连接,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舌簧的另一端弹性抵在 所述止档上。 0011 所述舌簧为独立的零件,舌簧的一端与动簧片连接相固定。 0012 所述舌簧与动簧片为一体结构,舌簧的一端与动簧片一体相连接。 0013 所述舌簧的一端与止档相连接,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舌簧的另一端弹性抵在所 述动簧片上。 0014 所述舌簧为独立的零件,舌簧的一端与止档连接相固定。 0015 所述舌簧与止档为一体结构,舌簧的一端与止档一体相连接。 0016 所述动触点为独立的零件,动触点固定在动簧片上。 0017 所述动触点与动簧片为一体结构,所述动触点加工成形在动簧。
16、片上。 说 明 书CN 102800532 A 3/5页 5 0018 所述静触点为独立的零件,静触点固定在静簧上。 0019 所述静触点与静簧为一体结构,所述静触加工成形在静簧上。 0020 所述止档为含有静簧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 0021 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实际上是包括:含有动簧片和动触点的动 簧部分,含有静簧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止档、推动件以及舌簧;所述动簧片可以在第一位 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在推动件没有带动动簧片摆动时,动簧片处在第一位置,此时动簧部 分与止档相接触,动簧片则通过舌簧与止档相接触;在推动件带动动簧片摆动后,动簧片运 动到第二位置,此时动簧片通过舌簧并没有。
17、与止档相接触,舌簧可以是连接在动簧片上,也 可以是连接在止档上,动触点与静触点则相接触;而动簧片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过程 中,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先脱开,然后才是动簧片通过舌簧与止档的接触再脱开,也就是 说,在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后,动簧片通过舌簧与止档的接触延迟一段以后才脱开; 当舌簧是连接在动簧片上时,舌簧与止档的接触延迟一段以后才脱开;当舌簧是连接在止 档上时,舌簧与动簧片的接触延迟一段以后才脱开,由于舌簧是连接在止档上,相当于动簧 片通过舌簧与止档的接触延迟一段以后才脱开。 0022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接触系统、底座和外壳;所述磁路部分、所述接触 系统分别装在底座上;。
18、所述磁路部分包括轭铁、铁芯和线圈;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含有动簧 片和动触点的动簧部分,含有静簧和静触点的静簧部分,止档以及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为衔 铁,并与磁路部分相配合;所述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止档和衔铁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使 得当线圈通电而衔铁吸向铁芯时,动簧片由动簧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脱开接触而 摆向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位置;在动簧片与止档之间还设具有预置弹性力的 舌簧,该舌簧一体连接在动簧片上,使得动簧片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簧与止档相接触; 当衔铁吸向铁芯而使得所述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弹性力的作用,所述动 簧片一体连接的舌簧与止档的接触延迟脱开。 0023。
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动簧片与止档之间还设具有预置弹性力的舌 簧,使得动簧片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簧与止档相接触;当推动件开始动作而使得所述 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弹性力的作用,所述动簧片通过舌簧与止档的接触 延迟脱开。该结构通过在接触系统的动簧片与接触系统的止档之间增设舌簧,可以在不需 要调整动簧片、不影响推动进程的情况下,利用调整舌簧,来达到调整动作电压的目的。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 的接触系统及其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
20、示意图; 0026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动簧片在第二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调整动簧片时的吸力、反力曲线示意 图; 0028 图4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调整止档时的吸力、反力曲线示意图; 0029 图5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动簧片在第二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2800532 A 4/5页 6 0031 图7是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动簧片在运动过程中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是本发明的吸力、反力示意图; 0033 图9。
21、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动簧片在第二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是实施例二本发明的动簧片在运动过程中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2是实施例三本发明的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3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4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动簧片在第一位置时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 图; 0039 图15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动簧片在第二位置时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 图; 0040 图16是实施例四本发明的动簧片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电磁继电器。
22、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实施例一,参见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包括:含有 动簧片60和动触点61的动簧部分6,含有静簧70和静触点71的静簧部分7,止档5以及 推动件31;动簧部分6、静簧部分7、止档5和推动件31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使得当推 动件31动作时,动簧片60由动簧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脱开接触而摆向动簧部分 与静簧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位置;在动簧片60与止档5之间还设具有预置弹性力的舌簧62, 使得动簧片60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簧62与止档5相接触;当推动件31开始动作而使 得所述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弹性力的作用,所述动。
23、簧片60通过舌簧与止 档的接触延迟脱开。 0042 其中,所述舌簧62的一端与动簧片60相连接,动簧片60在第一位置时,舌簧62 的另一端弹性抵在所述止档5上;所述舌簧62与动簧片60为一体结构;当然,舌簧也可以 为独立的零件,通过连接相固定。 0043 如图5所示,在推动件31没有推动动簧片60时,动簧片60在第一位置,此时动 簧部分6与止档5接触,舌簧62也与止档5接触;如图6所示,在推动件31推动动簧片60 后,动簧片60运动到第二位置,此时动簧部分6没有与止档5接触,舌簧62也不与止档5 接触,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接触;如图7所示,动簧片60在运动过程中,当动簧片60或动 触点61脱。
24、离开止档5时,而舌簧62还与止档5接触,即动簧片60通过舌簧62与止档5的 接触延迟脱开。 0044 参见图8所示,曲线M1为“动作电压下的吸力”,曲线M2为“释放电压下的吸力”, 曲线S1为“反力”,曲线N1为“调整舌簧后动作电压下的吸力”,曲线R1为“调整舌簧后反 力”。降低动作电压可以通过加大舌簧62压在止档5上的力来实现,在测量点得到的局部 反力将变为如图8中单点划线“调整舌簧后反力”所示,反力多了两个拐点e点和f点,而 实际中动簧部分6与止档5刚接触的b点基本没有变化,此时继电器要动作时,只需要吸力 达到如图8中双点划线“调整舌簧后动作电压下的吸力”,即吸力超过f点;这种调整对反力 。
25、曲线的其它部分基本没有影响,因此不影响释放电压,而且对“推动行程”基本没有影响,即 说 明 书CN 102800532 A 5/5页 7 c点位置基本不变,还有对触点间隙基本没有影响,即a点与b点间的距离不变。降低或升 高动作电压,只需要调整舌簧62与止档5间力的大小来实现。 0045 实施例二,参见图9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与实施例 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舌簧62的一端与止档5相连接,动簧片60在第一位置时,舌簧62 的另一端弹性抵在所述动簧片60上。 0046 其中,所述舌簧62为独立的零件,舌簧62的一端与止档5连接相固定;当然,舌簧 也可以设计成与止档为一体结。
26、构,让舌簧的一端与止档一体相连接。 0047 如图9所示,在推动件31没有推动动簧片60时,动簧片60在第一位置,此时动簧 部分6与止档5接触,舌簧62与动簧片60接触;如图10所示,在推动件31推动动簧片60 后,动簧片60运动到第二位置,此时动簧部分6与止档5不接触,舌簧62与动簧片60也不 接触,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接触。如图11所示,动簧片60在运动过程中,当动簧片60或 动触点61离开止档5时,而舌簧62还与动簧片60接触,由于舌簧62固定在止档5上,相 当于动簧片60通过舌簧62与止档5的接触延迟脱开。 0048 实施例三,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与实施。
27、例一的 不同之处在于,止档5是由另一静簧50和另一静触点51组成。 0049 实施例四,参见图13至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接触 系统、底座8和外壳9;所述磁路部分、所述接触系统分别装在底座8上;所述磁路部分包括 轭铁4、铁芯1和线圈2;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含有动簧片60和动触点61的动簧部分6,含 有静簧70和静触点71的静簧部分7,止档5以及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为衔铁3,并与磁路部 分相配合;所述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止档5和衔铁3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使得当线圈2 通电而衔铁3吸向铁芯1时,动簧片60由动簧部分与止档相接触的第一位置脱开接触而摆 向动簧部分与静簧部分相。
28、接触的第二位置;在动簧片60与止档5之间还设具有预置弹性力 的舌簧62,该舌簧62一体连接在动簧片60上,使得动簧片60在所述第一位置还通过舌簧 62与止档5相接触;当衔铁3吸向铁芯而使得所述动簧部分与止档的接触脱开时,受预置 弹性力的作用,所述动簧片一体连接的舌簧62与止档的接触延迟脱开。 0050 动簧片60是连接在衔铁3上,继电器也可以包括一绝缘片10,放置在线圈2与轭 铁4间;所述动簧片60会由衔铁3带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线圈2不通电时, 衔铁3上没有吸力,动簧片60在第一位置(如图14所示),此时舌簧62与动簧片60均和止 档5接触;线圈2通电时,衔铁3受到吸力从而带动动。
29、簧片60,动簧片60运动到第二位置 (如图15所示),此时舌簧62与止档5不接触,动触点61与静触点71接触;在继电器动作 过程中,动触点61会先离开止档5(如图16所示),而后舌簧62才会离开止档5。 0051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及其电磁继 电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 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800532 A 1/6页 8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0532 A 2/6页 9 图4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0532 A 3/6页 10 图8 图9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0532 A 10 4/6页 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0532 A 11 5/6页 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0532 A 12 6/6页 13 图14图15 图1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0532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