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29511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26028.8

申请日:

2011.12.19

公开号:

CN102509707A

公开日:

2012.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21/56申请公布日:20120620|||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1/56; H01L23/29

主分类号:

H01L21/56

申请人:

如皋市大昌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志敏; 赵宇; 孙家清

地址: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柴湾镇镇南村13组(本公司自有房屋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卢海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聚酰亚胺钝化保护功率半导体整流芯片的工艺,对镀镍硅片进行机械开槽加工后,使用混合酸去除机械开槽带来的损伤,再使用聚酰亚胺酸沉积在硅表面,通过烘烤,完成聚酰亚胺酸的亚胺化,对台面PN结进行钝化保护。完成保护的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并可以测试筛选良品,以保证封装后的高良率。经过本发明工艺钝化保护后的芯片适用于轴向二极管、桥式整流器、T0系列等功率器件的封装。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焊接电极引出端之前,就用聚酰亚胺对PN结进行钝化保护,比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工艺成本下降10%,每年减少废水排放60%,用聚酰亚胺钝化保护的芯片封装的整流器件结温达到175°,常温下反向漏电流低于100nA,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

1: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其特征是, 包括如下步骤 : (1) 镀镍硅片 N+ 电极面合金 将镀镍硅片的 N+ 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 加热温度至 270~350℃, 焊片熔化后和硅 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 (2) 镀镍硅片 P+ 面开槽 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 P+ 面进行开槽处理, 然后对硅片的表面进行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垢 ; (3) 镀镍硅片 P+ 面合金 镀镍硅片 P+ 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 控制温度为 270~350℃, 对镀镍硅片进行清 洗, 去除助焊剂 ; (4) 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 用混合酸对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 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 然后用纯水对镀镍 硅片进行超声波清洗 ; 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 最后进行烘干 ; (5)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 固化 将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 P+ 面, 通过烘烤使涂敷在 P+ 面的聚酰亚胺酸形 成厚度为 15~80um 的聚酰亚胺层, 保护 PN 结, 控制烘烤温度为 200~280℃ ; (6) 吹砂去胶 用带有通孔的网板, 对准镀镍硅片的 P+ 面, 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 P+ 面进行粘结, 然 后进行吹砂处理, 去除硅片 P+ 面顶部的聚酰亚胺, 最后清洗镀镍硅片, 去除表面污垢 ; (7) 漂洗氧化层 使用活化剂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然后清洗并烘干 ; (8) 测试、 划片、 筛选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 测试其电性参数, 并将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形 状, 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4) 中的混合酸为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 硝酸、 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物。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7) 中的活化剂为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

说明书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背景技术 半导体功率整流器件在电子电力设备中应用广泛, 功率整流器件在电路中的电气 性能全部依靠其中的芯片来实现。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芯片的钝化保护质 量。因此, 提高芯片的钝化保护质量是提高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 提供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使芯片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有所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1) 镀镍硅片 N+ 电极面合金 将镀镍硅片的 N+ 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 加热温度至 270~350℃, 焊片熔化后和硅 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 (2) 镀镍硅片 P+ 面开槽 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 P+ 面进行开槽处理, 然后对硅片的表面进行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垢 ; (3) 镀镍硅片 P+ 面合金 镀镍硅片 P+ 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 控制温度为 270~350℃, 对镀镍硅片进行清 洗, 去除助焊剂 ; (4) 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 用混合酸对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 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 然后用纯水对镀镍 硅片进行超声波清洗 ; 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 最后进行烘干 ; (5)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 固化 将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 P+ 面, 通过烘烤使涂敷在 P+ 面的聚酰亚胺酸形 成厚度为 15~80um 的聚酰亚胺层, 保护 PN 结, 控制烘烤温度为 200~280℃ ; (6) 吹砂去胶 用带有通孔的网板, 对准镀镍硅片的 P+ 面, 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 P+ 面进行粘结, 然 后进行吹砂处理, 去除硅片 P+ 面顶部的聚酰亚胺, 最后清洗镀镍硅片, 去除表面污垢 ; (7) 漂洗氧化层 使用活化剂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然后清洗并烘干 ; (8) 测试、 划片、 筛选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 测试其电性参数, 并将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形 状, 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所述步骤 (4) 中的混合酸为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 硝酸、 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物。 所述步骤 (7) 中的活化剂为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
     本发明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对镀镍硅片进行机械开槽加工后, 使 用混合酸去除机械开槽带来的损伤, 再使用聚酰亚胺酸沉积在硅表面, 通过烘烤, 完成聚酰 亚胺酸的亚胺化, 对台面 PN 结进行钝化保护。完成保护的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 并可以测 试筛选良品, 以保证封装后的高良率。经过本发明工艺钝化保护后的芯片适用于轴向二极 管、 贴片二极管、 桥式整流器、 T0 系列等功率器件的封装,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发明在焊接电极引出端之前, 就用聚酰亚胺对 PN 结进行钝化保 护, 比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工艺成本下降 10%, 每年减少废水排放 60%, 用聚酰亚胺钝化保 护的芯片封装的整流器件结温达到 175°, 常温下反向漏电流低于 100n A, 具有很强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 1 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镀镍硅片 N+ 电极面合金 : 将镀镍硅片的 N+ 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 加热温度至 270℃, 焊片熔化后和硅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 镀镍硅片 P+ 面开槽 : 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 P+ 面进行开槽处理, 然后对硅片的表 面进行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垢 ; 镀镍硅片 P+ 面合金 : 镀镍硅片 P+ 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 控制温度为 270℃, 对镀镍 硅片进行清洗, 去除助焊剂 ; 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 : 用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 硝酸、 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酸对 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 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 然后用纯水对镀镍硅片进行超声波 清洗 ; 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 最后进行烘干 ;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 固化 : 将一定量的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 P+ 面, 通 过烘烤使涂敷在 P+ 面的聚酰亚胺酸形成厚度为 15um 的聚酰亚胺, 保护 PN 结, 控制烘烤温 度为 200℃ ; 吹砂去胶 : 用带有通孔的网板, 对准镀镍硅片的 P+ 面, 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 P+ 面进 行粘结, 然后进行吹砂处理, 去除硅片 P+ 面顶部的聚酰亚胺, 最后清洗镀镍硅片, 去除表面 污垢 ; 漂洗氧化层 : 使用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 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然后清洗并烘 干; 测试、 划片、 筛选 :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 测试其电性参数, 并将镀镍硅片 切割成芯片形状, 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实施例 2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镀镍硅片 N+ 电极面合金 : 将镀镍硅片的 N+ 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 加热温度至 310℃, 焊片熔化后和硅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 镀镍硅片 P+ 面开槽 : 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 P+ 面进行开槽处理, 然后对硅片的表 面进行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垢 ; 镀镍硅片 P+ 面合金 : 镀镍硅片 P+ 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 控制温度为 300℃, 对镀镍 硅片进行清洗, 去除助焊剂 ; 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 : 用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 硝酸、 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酸对 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 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 然后用纯水对镀镍硅片进行超声波 清洗 ; 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 最后进行烘干 ;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 固化 : 将一定量的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 P+ 面, 通 过烘烤使涂敷在 P+ 面的聚酰亚胺酸形成厚度为 50um 的聚酰亚胺, 保护 PN 结, 控制烘烤温 度为 240℃ ; 吹砂去胶 : 用带有通孔的网板, 对准镀镍硅片的 P+ 面, 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 P+ 面进 行粘结, 然后进行吹砂处理, 去除硅片 P+ 面顶部的聚酰亚胺, 最后清洗镀镍硅片, 去除表面 污垢 ; 漂洗氧化层 : 使用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 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然后清洗并烘 干; 测试、 划片、 筛选 :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 测试其电性参数, 并将镀镍硅片 切割成芯片形状, 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实施例 3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镀镍硅片 N+ 电极面合金 : 将镀镍硅片的 N+ 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 加热温度至 350℃, 焊片熔化后和硅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 镀镍硅片 P+ 面开槽 : 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 P+ 面进行开槽处理, 然后对硅片的表 面进行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垢 ; 镀镍硅片 P+ 面合金 : 镀镍硅片 P+ 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 控制温度为 350℃, 对镀镍 硅片进行清洗, 去除助焊剂 ; 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 : 用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 硝酸、 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酸对 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 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 然后用纯水对镀镍硅片进行超声波 清洗 ; 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 最后进行烘干 ;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 固化 : 将一定量的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 P+ 面, 通 过烘烤使涂敷在 P+ 面的聚酰亚胺酸形成厚度为 80um 的聚酰亚胺, 保护 PN 结, 控制烘烤温 度为 280℃ ; 吹砂去胶 : 用带有通孔的网板, 对准镀镍硅片的 P+ 面, 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 P+ 面进 行粘结, 然后进行吹砂处理, 去除硅片 P+ 面顶部的聚酰亚胺, 最后清洗镀镍硅片, 去除表面 污垢 ; 漂洗氧化层 : 使用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 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然后清洗并烘
     干; 测试、 划片、 筛选 :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 测试其电性参数, 并将镀镍硅片 切割成芯片形状, 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本发明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在焊接电极引出端之前, 就用聚酰亚 胺对 PN 结进行钝化保护, 比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工艺成本下降 10%, 每年减少废水排放 60%, 用聚酰亚胺钝化保护的芯片封装的整流器件结温达到 175°, 常温下反向漏电流低于 100n A,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097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 N 1 0 2 5 0 9 7 0 7 A *CN102509707A* (21)申请号 201110426028.8 (22)申请日 2011.12.19 H01L 21/56(2006.01) H01L 23/29(2006.01) (71)申请人如皋市大昌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柴湾镇镇 南村13组(本公司自有房屋内) (72)发明人王志敏 赵宇 孙家清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43 代理人卢海洋 (54) 发明名称 聚酰亚胺钝化保。

2、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聚酰亚胺钝化保护功率半导体 整流芯片的工艺,对镀镍硅片进行机械开槽加工 后,使用混合酸去除机械开槽带来的损伤,再使用 聚酰亚胺酸沉积在硅表面,通过烘烤,完成聚酰亚 胺酸的亚胺化,对台面PN结进行钝化保护。完成 保护的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并可以测试筛选良 品,以保证封装后的高良率。经过本发明工艺钝 化保护后的芯片适用于轴向二极管、桥式整流器、 T0系列等功率器件的封装。本发明的优点是:在 焊接电极引出端之前,就用聚酰亚胺对PN结进行 钝化保护,比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工艺成本下降 10%,每年减少废水排放60%,用聚酰亚胺钝化保 护的芯片封装的整流器件结。

3、温达到175,常温 下反向漏电流低于100nA,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镀镍硅片N+电极面合金 将镀镍硅片的N+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加热温度至270350,焊片熔化后和硅 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2)镀镍硅片P+面开槽 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P+面进行开槽处理,然后对硅片的表面进行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垢; (3)镀镍硅片P+面合金。

4、 镀镍硅片P+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控制温度为270350,对镀镍硅片进行清 洗,去除助焊剂; (4)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 用混合酸对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然后用纯水对镀镍 硅片进行超声波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最后进行烘干; (5)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固化 将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P+面,通过烘烤使涂敷在P+面的聚酰亚胺酸形 成厚度为1580um的聚酰亚胺层,保护PN结,控制烘烤温度为200280; (6)吹砂去胶 用带有通孔的网板,对准镀镍硅片的P+面,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P+面进行粘结,然 后进行吹砂处理,去除硅片P+面顶部的聚酰亚胺,最后清洗镀。

5、镍硅片,去除表面污垢; (7)漂洗氧化层 使用活化剂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然后清洗并烘干; (8)测试、划片、筛选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测试其电性参数,并将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形 状,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4)中的混合酸为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硝酸、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7)中的活化剂为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09707 A 1/4页 3 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

6、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半导体功率整流器件在电子电力设备中应用广泛,功率整流器件在电路中的电气 性能全部依靠其中的芯片来实现。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芯片的钝化保护质 量。因此,提高芯片的钝化保护质量是提高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使芯片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有所提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1)镀镍硅片N+电极面合金 将镀镍硅片的N+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加热温度至270350,焊片熔化后和。

7、硅 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2)镀镍硅片P+面开槽 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P+面进行开槽处理,然后对硅片的表面进行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垢; (3)镀镍硅片P+面合金 镀镍硅片P+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控制温度为270350,对镀镍硅片进行清 洗,去除助焊剂; (4)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 用混合酸对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然后用纯水对镀镍 硅片进行超声波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最后进行烘干; (5)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固化 将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P+面,通过烘烤使涂敷在P+面的聚酰亚胺酸形 成厚度为1580um的聚酰亚胺层,保护PN结,控制烘烤温度为。

8、200280; (6)吹砂去胶 用带有通孔的网板,对准镀镍硅片的P+面,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P+面进行粘结,然 后进行吹砂处理,去除硅片P+面顶部的聚酰亚胺,最后清洗镀镍硅片,去除表面污垢; (7)漂洗氧化层 使用活化剂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然后清洗并烘干; (8)测试、划片、筛选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测试其电性参数,并将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形 状,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说 明 书CN 102509707 A 2/4页 4 0005 所述步骤(4)中的混合酸为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硝酸、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 物。 0006 所述步骤(7)中的活化剂为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 0007 。

9、本发明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对镀镍硅片进行机械开槽加工后,使 用混合酸去除机械开槽带来的损伤,再使用聚酰亚胺酸沉积在硅表面,通过烘烤,完成聚酰 亚胺酸的亚胺化,对台面PN结进行钝化保护。完成保护的镀镍硅片切割成芯片,并可以测 试筛选良品,以保证封装后的高良率。经过本发明工艺钝化保护后的芯片适用于轴向二极 管、贴片二极管、桥式整流器、T0系列等功率器件的封装,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在焊接电极引出端之前,就用聚酰亚胺对PN结进行钝化保 护,比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工艺成本下降10%,每年减少废水排放60%,用聚酰亚胺钝化保 护的芯片封装的整流器件结温达到175,常温下反向漏电流低于100n。

10、 A,具有很强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 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0009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镀镍硅片N+电极面合金:将镀镍硅片的N+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加热温度至 270,焊片熔化后和硅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镀镍硅片P+面开槽: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P+面进行开槽处理,然后对硅片的表 面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 镀镍硅片P+面合金:镀镍硅片P+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控制温度为270,对镀镍 硅片进行清洗,去除助焊剂; 对镀镍硅片进行。

11、化学处理:用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硝酸、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酸对 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然后用纯水对镀镍硅片进行超声波 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最后进行烘干;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固化:将一定量的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P+面,通 过烘烤使涂敷在P+面的聚酰亚胺酸形成厚度为15um的聚酰亚胺,保护PN结,控制烘烤温 度为200; 吹砂去胶:用带有通孔的网板,对准镀镍硅片的P+面,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P+面进 行粘结,然后进行吹砂处理,去除硅片P+面顶部的聚酰亚胺,最后清洗镀镍硅片,去除表面 污垢; 漂洗氧化层:使用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

12、,然后清洗并烘 干; 测试、划片、筛选: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测试其电性参数,并将镀镍硅片 切割成芯片形状,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说 明 书CN 102509707 A 3/4页 5 0011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镀镍硅片N+电极面合金:将镀镍硅片的N+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加热温度至 310,焊片熔化后和硅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镀镍硅片P+面开槽: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P+面进行开槽处理,然后对硅片的表 面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 镀镍硅片P+面合金:镀镍硅片P+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控制温度为300,对镀镍 硅片进行。

13、清洗,去除助焊剂; 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用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硝酸、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酸对 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然后用纯水对镀镍硅片进行超声波 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最后进行烘干;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固化:将一定量的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P+面,通 过烘烤使涂敷在P+面的聚酰亚胺酸形成厚度为50um的聚酰亚胺,保护PN结,控制烘烤温 度为240; 吹砂去胶:用带有通孔的网板,对准镀镍硅片的P+面,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P+面进 行粘结,然后进行吹砂处理,去除硅片P+面顶部的聚酰亚胺,最后清洗镀镍硅片,去除表面 污垢; 漂洗氧化层:使用常规浓度的。

14、硝酸溶液,去除镀镍硅片表面的氧化层,然后清洗并烘 干; 测试、划片、筛选: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测试其电性参数,并将镀镍硅片 切割成芯片形状,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0012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发明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镀镍硅片N+电极面合金:将镀镍硅片的N+面和焊片对应排列在一起,加热温度至 350,焊片熔化后和硅片表面的镍层形成合金; 镀镍硅片P+面开槽:采用机械方法对镀镍硅片的P+面进行开槽处理,然后对硅片的表 面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 镀镍硅片P+面合金:镀镍硅片P+面用网板进行网印焊料,控制温度为350,对镀镍 硅片进行清洗,去除助焊剂; 。

15、对镀镍硅片进行化学处理:用包含常规浓度的氢氟酸、硝酸、以及酸稳定剂的混合酸对 镀镍硅片的开槽处进行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然后用纯水对镀镍硅片进行超声波 清洗;清洗完毕后进行离心甩干,最后进行烘干; 对镀镍硅片进行涂敷、固化:将一定量的聚酰亚胺酸均匀涂敷在镀镍硅片的P+面,通 过烘烤使涂敷在P+面的聚酰亚胺酸形成厚度为80um的聚酰亚胺,保护PN结,控制烘烤温 度为280; 吹砂去胶:用带有通孔的网板,对准镀镍硅片的P+面,并将网板和镀镍硅片的P+面进 行粘结,然后进行吹砂处理,去除硅片P+面顶部的聚酰亚胺,最后清洗镀镍硅片,去除表面 污垢; 漂洗氧化层:使用常规浓度的硝酸溶液,去除镀镍硅。

16、片表面的氧化层,然后清洗并烘 说 明 书CN 102509707 A 4/4页 6 干; 测试、划片、筛选: 镀镍硅片经过上述一系列处理后,测试其电性参数,并将镀镍硅片 切割成芯片形状,然后筛选出外观不良品。 0013 本发明聚酰亚胺钝化保护整流芯片的工艺,在焊接电极引出端之前,就用聚酰亚 胺对PN结进行钝化保护,比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工艺成本下降10%,每年减少废水排放 60%,用聚酰亚胺钝化保护的芯片封装的整流器件结温达到175,常温下反向漏电流低于 100n A,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说 明 书CN 102509707 A 1/1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9707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