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223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C N 1 0 2 5 2 2 3 1 0 A *CN102522310A* (21)申请号 201210002610.6 (22)申请日 2012.01.06 H01J 49/12(2006.01) H05H 1/32(2006.01) (71)申请人昆山禾信质谱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学院路 88号 (72)发明人吴庆浩 程平 黄正旭 高伟 董俊国 周振 傅忠 (54) 发明名称 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环 形介质。
2、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包括绝缘介质腔、放电 电极、推斥电极、绝缘介质和供电电源,所述绝缘 介质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在靠近封闭端的 侧壁上设有气体入口;所述放电电极为一组环形 电极,紧密围绕在所述绝缘介质腔中部外围,并 用所述绝缘介质包敷;所述推斥电极为圆形金属 板,置于所述绝缘介质腔封闭端内部,且位于放电 电极上方;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放电电极供电。 本发明的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具有放电稳 定、无电极污染、耐氧化、功耗低、寿命长、工作气 压范围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质谱电离源、等 离子体处理和材料制备等方面。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
3、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包括绝缘介质腔(1)、放电电极(4)、推斥电极 (2)、绝缘介质(6)和供电电源(5),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腔(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 闭且在靠近封闭端的侧壁上设有气体入口(3);所述放电电极(4)为一组环形电极,紧密围 绕在所述绝缘介质腔(1)中部外围,并用所述绝缘介质(6)包覆;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 金属板,置于所述绝缘介质腔(1)封闭端内部,且位于所述放电电极(4)上方;所述供电电 源(5)为所述放电电极(4)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腔 (1)由玻璃、石英或陶瓷制作而成,其内径小于10mm,长度为2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4) 的数量为2100个,电极间距为0.110mm,电极宽度为0.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斥电极(2) 位于最上端的放电电极上方59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斥电极(2) 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电压范围为-1000+1000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其特。
5、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6) 为环形中空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5) 为高压交流电源,频率为0.6490kHz,峰值电压为25080000V,工作功率为250W,交 替施加于相邻的放电电极(4)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22310 A 1/4页 3 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等离子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臭氧发生、环境保护、纺织材料表面处理等领域。实现 电离的方式主要包括辉光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火花放电等。其中介质阻挡。
6、放电具有放电稳 定,效率高,能够避免电极污染等特点,因而成为重要的电离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表面 处理,材料制备,材料改性,材料清洗等领域。中国专利CN200810227016.0介绍此种装置还 可以用于质谱领域,作为质谱中的电离源,具有功耗低,电离效率高等优点,且在高气压下 的电离呈软电离特性,使其在便携式质谱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0003 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包括平板式介质阻挡放电、共面式介质阻挡放电、轴心式介 质阻挡放电。其中,轴心式介质阻挡放电可以产生离子炬,使用简便,但存在电极因放电而 污染离子源等问题。中国专利CN200810018165.6和CN201010180017.1介绍的轴。
7、心式介质 阻挡放电装置,在轴向的中心电极与介质外侧的电极之间放电,但由于同轴性难以保证,容 易造成局部放电导致过热,局部过热则会导致放电不稳定,难以获得理想的离子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可作为等离子体技术应用, 也可以作为质谱的电离源。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局部放电与放 电不稳定的问题,以及金属电极与放电区域接触而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包括绝缘介质腔、放电电极、推斥电极、绝缘介 质和供电电源,所述绝缘介质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在靠近。
8、封闭端的侧壁上设有气体 入口;所述放电电极为一组环形电极,紧密围绕在所述绝缘介质腔中部外面,并用所述绝缘 介质包敷;所述推斥电极为圆形金属板,置于所述绝缘介质腔封闭端内部,且位于放电电极 上方;所述供电电源为所述放电电极供电。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介质腔由玻璃、石英、陶瓷等制作而成,这些材质不但具有良 好的隔热性能,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且制作加工容易、价格较便宜。由于质谱仪本 身含有较多的各种零部件,体积也不会太大,因此要求各部件在满足功能需要时,体积尽量 小,因此,绝缘介质腔内径小于10mm,长度为20200mm。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的数量为2100个,电极间距为0。
9、.110mm,电极宽度 为0.110mm。放电电极的数量、电极间距、电极宽度可根据所述绝缘介质腔大小、所需电 离气体种类与需要的电极电压、功率等具体而确定。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推斥电极位于最上端的放电电极上方590mm。所述推斥电极距 最上端的放电电极距离应根据绝缘介质腔大小、放电电极总高度等具体情况而确定,一般 要求距离不小于5mm,以免推斥电极与放电电极形成相互干扰,而间距太大则推斥电极的电 说 明 书CN 102522310 A 2/4页 4 势损费会加大,这些都会导致推斥电极效果下降。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推斥电极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电压范围为-1000+1000V。电压 过。
10、低,则达不到推斥效果,电压过高,则不但自身功耗增加而且会对引出电子效率产生不利 影响。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介质为环形中空绝缘材料。 0012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源为高压交流电源,频率为0.6490kHz,峰值电压为 25080000V,工作功率为250W,交替施加于相邻的放电电极上。 001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由于放电电极均置于放电腔外侧,因此避免了在放电过程中金属电极蒸发或溅 射而引起的金属污染,同时可避免局部放电与放电不稳定现象。 0015 2.在大气压下,可以由于空气中水汽的存在,对样品检测时发生质子转移反应,应 用于质谱中时,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是。
11、一种软电离源。同时本电离装置还可以通入 工作气体,应用于表面处理等领域。 0016 3.在低气压时,离子与分子反应较少,可以作为一种EI电离源。通过调节峰值的 大小可以控制电子能量,从而提高对物种的鉴别能力。此外,由于没有加热装置的存在,比 起热灯丝的EI电离源,本装置具有很强的耐氧化性。不存在局部过热、易损部件,因而具有 更长的寿命。 0017 4.电离装置中的电源实际功率在10W左右,整个电离装置的功耗比较低,有利于 应用于便携式质谱。 0018 5.推斥电极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出口处的离子流。当推斥电极为正偏压时,等离 子体中的电子被吸引,从而使大量的正离子在出口处被喷射。反之亦然。 00。
12、19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放电稳定、无电极污染、耐氧化、功耗低、寿命长、工作气压 范围宽等特点,在质谱电离源、等离子体处理和材料制备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绝缘介质腔; 2、推斥电极; 3、气体入口; 0024 4、放电电极; 5、供电电源; 6、绝缘介质; 0025 7、织物; 8、锥型透镜; 9、质量分析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 实施例1,见图2所示: 002。
13、8 本发明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包括绝缘介质腔1、放电电极4、推斥电 极2、绝缘介质6和供电电源5,所述绝缘介质腔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在靠近封闭端的 侧壁上设有气体入口3;所述放电电极4为一组环形电极,紧密围绕在所述绝缘介质腔1中 部外面,并用环形中空绝缘介质6包敷;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金属板,置于所述绝缘介质 说 明 书CN 102522310 A 3/4页 5 腔1封闭端内部,且位于放电电极4上方;所述供电电源5为所述放电电极4供电;所述绝 缘介质腔1的开口端连接织物7。 0029 所述绝缘介质腔1材料为石英,内径为9mm,长度为100mm。所述放电电极的个数 为2个,电极间距。
14、为2mm,电极宽度为2mm。流入腔内的气体为氩气,流速为500mL/min,腔内 气压为110 5 Pa。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金属板,位于最近的放电电极4上方10mm处,施 加200V正电压。所述供电电源5为高压交流电源,将电源两端电压分别交替施加于相邻的 放电电极上。电源频率为9kHz,工作功率为10W。 0030 使用时,载气或载气与待测气体的混合气由所述气体入口3进入所述绝缘介质腔 1内,当气流经过所述放电电极4区域时,放电电极4上施加的电压使气体电离,产生相应 离子。当推斥电极2为正偏压时,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被吸引,从而使大量的正离子在出口处 被喷射,极大地提高了出口处的离子流;反之亦然。
15、。同时,由于绝缘介质腔1内气体流量较 大,并在将近一个大气压下工作,在载气气流与推斥电极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形成明显的离 子炬。将此离子炬应用于织物7的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织物7的亲水性,易于染色。 0031 实施例2,见图3所示: 0032 本发明一种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装置,包括绝缘介质腔1、放电电极4、推斥电 极2、绝缘介质6和供电电源5,所述绝缘介质腔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在靠近封闭端的 侧壁上设有气体入口3;所述放电电极4为一组环形电极,紧密围绕在所述绝缘介质腔1中 部外面,并用环形中空绝缘介质6包敷;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金属板,置于所述绝缘介质 腔1封闭端内部,且位于放电电极4。
16、上方;所述供电电源5为所述放电电极4供电,所述绝 缘介质腔1的开口端依次连接锥型透镜8与质量分析器9。 0033 所述绝缘介质腔1材料为玻璃,内径为1mm,长度为50mm。所述放电电极的个数为 20个,电极间距为0.2mm,电极宽度为0.2mm。流入腔内的气体为含有1ppm苯的空气,流速 为5mL/min,腔内气压为10Pa。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金属板,位于最近的放电电极4上方 5mm处,施加20V正电压。所述供电电源5为高压交流电源,将电源两端电压分别交替施加 于相邻的放电电极上。电源频率为9kHz,工作功率为10W。 0034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将产生的离子炬通过锥。
17、型透镜8 中心的锥型孔进入质量分析器9,在质量分析器9中进行气体成分分析。 0035 实施例3,见图2所示: 00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所述绝缘介质腔1材料为陶瓷,内径为9mm,长 度为200mm。所述放电电极的个数为100个,电极间距为0.8mm,电极宽度为0.8mm。流入腔 内的气体为空气,流速为5mL/min,腔内气压为10Pa。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金属板,位于 最近的放电电极4上方1mm处,施加20V正电压。所述供电电源5为高压交流电源,将电源 两端电压分别交替施加于相邻的放电电极上。电源频率为9kHz,工作功率为10W。 0037 实施例4,见图2所示: 0038 本。
18、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所述绝缘介质腔1材料为石英,内径为9mm,长 度为200mm。所述放电电极的个数为5个,电极间距为10mm,电极宽度为10mm。流入腔内的 气体为空气,流速为5mL/min,腔内气压为10Pa。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金属板,位于最近 的放电电极4上方90mm处,施加200V正电压。所述供电电源5为高压交流电源,将电源两 端电压分别交替施加于相邻的放电电极上。电源频率为490kHz,工作功率为50W。 说 明 书CN 102522310 A 4/4页 6 0039 实施例5,见图2所示: 004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所述绝缘介质腔1材料为陶瓷,内径为1m。
19、m,长 度为20mm。所述放电电极的个数为2个,电极间距为0.1mm,电极宽度为0.1mm。流入腔内 的气体为空气,流速为0.5mL/min,腔内气压为5Pa。所述推斥电极2为圆形金属板,位于最 近的放电电极4上方5mm处,施加-20V负电压。所述供电电源5为高压交流电源,将电源 两端电压分别交替施加于相邻的放电电极上。电源频率为0.6kHz,工作功率为2W。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思、 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522310 A 1/3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22310 A 2/3页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22310 A 3/3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2231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