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29252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28956.8

申请日:

2011.12.20

公开号:

CN102523726A

公开日:

2012.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5K 7/20登记生效日:201705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新西路18号瑞声科技大楼变更后权利人:新加坡宏茂桥65街10号通聚科技大楼1楼8号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主分类号:

H05K7/20

申请人: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乐平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新西路18号瑞声科技大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框架、与所述框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所述冷却单体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第二振膜。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和贴设在所述磁碗上的磁体。所述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振膜、磁碗和第二振膜将所述收容空间依次分隔成第一外腔、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的外腔通孔和内腔通孔,所述外腔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腔和第二外腔相通,所述内腔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相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器体积小,静音省电,性能更优,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器包括框架、 与所述框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 上盖板和下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 所述冷却单体包括固定在所述框 架上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 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 二振膜以及分别贴设在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所述磁路系统 包括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磁碗和贴设在所述磁碗上的磁体, 所述磁碗设有底壁, 由所述底 壁弯折延伸的侧壁和由所述侧壁向靠近所述框架方向弯折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壁的延伸 壁, 所述磁体包括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第一磁体和贴设在所述延伸壁上的第二磁体, 所述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分别与所述侧壁形成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 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 述第一磁间隙内, 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 所述第一振膜、 磁碗和第二振膜依 次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第一外腔、 第一内腔、 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 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 贯穿其上的外腔通孔和内腔通孔, 所述外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外腔和第二外腔相通皆与外 界相通, 所述内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皆与外界相通。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上盖板 的一面贴设有第一硬膜, 所述第二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面贴设有第二硬膜。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磁体上贴设有第一轭铁, 所述 第二磁体上贴设有第二轭铁。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的工作频率 皆不高于 200Hz。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磁碗上还设有贯穿其上的若干通 孔道, 所述通孔道使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相通。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冷却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框架内还设有向其几何中心方向 凸出的定位部, 所述磁碗的延伸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部卡设在 所述定位槽内。 2 CN 102523726 A 说 明 冷却器 书 1/3 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器, 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用来降温的冷却 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化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 其体积也越来越小, 特别是小 型的便携式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如掌上电脑、 PSP 游戏机等。而所有的电子 设备都会存在长时间工作后设备温度升高的问题, 电子设备内的元器件温度过高时则会影 响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3] 因此, 一般的电子设备中都会装设有用于冷却其元器件的冷却器, 最常见的冷却 器即冷却风扇, 冷却风扇向电子设备内吹风, 以降底电子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以达到冷却电 子设备的目的。 [0004] 然而, 相关技术的冷却风扇体积较大, 功耗较高, 不适合运用在小型或微形的电子 设备中。 而且, 相关技术的冷却风扇若长时间工作后易贴附很多灰尘, 使得所述冷却风扇工 作时发出噪声, 进而导致其使用周期短。 [0005] 因此, 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冷却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 静音、 省电的冷却器。 [0007] 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 设计了一种冷却器, 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0008] 一种冷却器, 其中, 所述冷却器包括框架、 与所述框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板 和下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 所述冷却单体包括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 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 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 以及分别贴设在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 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磁碗和贴设在所述磁碗上的磁体。所述磁碗设有底壁, 由所述底壁弯折 延伸的侧壁和由所述侧壁向靠近所述框架方向弯折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壁的延伸壁, 所述 磁体包括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第一磁体和贴设在所述延伸壁上的第二磁体。 所述第一磁体 和第二磁体分别与所述侧壁形成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 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 间隙内, 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 所述第一振膜、 磁碗和第二振膜将所述收容 空间依次分隔成第一外腔、 第一内腔、 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 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 的外腔通孔和内腔通孔, 所述外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外腔和第二外腔相通皆与外界相通, 所述内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皆与外界相通。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面贴设有第一硬膜, 所述第二 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面贴设有第二硬膜。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磁体上贴设有第一轭铁, 所述第二磁体上贴设有第二轭铁。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的工作频率皆不高于 200Hz。

说明书


优选的, 所述磁碗上还设有贯穿其上的若干通孔道, 所述通孔道使所述第一内腔 和第二内腔相通。

     优选的, 所述框架内还设有向其几何中心方向凸出的定位部, 所述磁碗的延伸壁 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部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冷却器体积小, 静音省电, 性能更优, 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冷却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 2 为本发明冷却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 3 为图 2 沿 A-A 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 1-3 所示, 一种冷却器 10, 其包括框架 1、 与框架 1 共同围成收容空间 ( 未标 号 ) 的上盖板 2 和下盖板 3 以及设置在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 4。冷却单体 4 包括固定在 框架 1 上的振动系统 ( 未标号 ) 和磁路系统 ( 未标号 ),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 41、 与 第一振膜 41 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 42 以及分别贴设在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上 42 的第一 线圈 43 和第二线圈 44。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框架 1 上的磁碗 45 和贴设在磁碗 45 上 的磁体 46。磁碗 45 设有底壁 451, 由底壁 451 弯折延伸的侧壁 452 和由侧壁 452 向靠近框 架 1 方向弯折延伸且平行于底壁 451 的延伸壁 453, 磁体 46 包括贴设在底壁 451 上的第一 磁体 461 和贴设在延伸壁 453 上的第二磁体 462。第一磁体 461 和第二磁体 462 分别与侧 壁 452 形成第一磁间隙 47 和第二磁间隙 48, 第一线圈 43 位于第一磁间隙 47 内, 第二线圈 44 位于第二磁间隙 48 内。
     第一振膜 41、 磁碗 45 和第二振膜 42 将所述收容空间依次分隔成第一外腔 5、 第一 内腔 6、 第二内腔 7 和第二外腔 8, 即第一振膜 41 与上盖板 2 围成第一外腔 5 ; 磁碗 45 与第 一振膜 41 围成第一内腔 6 ; 第二振膜 42 与磁碗 45 围成第二内腔 7, 下盖板 3 与第二振膜 42 围成第二外腔 8。
     框架 1 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的外腔通孔 11 和内腔通孔 12, 外腔通孔 11 使得第一 外腔 5 和第二外腔 8 皆与外界相通, 内腔通孔 71 使得第一内腔 6 和第二内腔 7 皆与外界相 通。
     当给本发明冷却器通电时, 第一线圈 43 和第二线圈 44 得电后使磁路系统形成磁 场, 磁场通过第一线圈 43 和第二线圈 44 驱动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振动, 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二者的工作频率相同, 相位相反, 即分两步动作 :
     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分别向靠近上盖板 2 和下盖板 3 的方向同时振动, 即 同时压缩第一外腔 5 和第二外腔 8, 并同时扩张第一内腔 6 和第二内腔 7, 此时, 第一外腔 5 和第二外腔 8 内的空气通过外腔通孔 11 向外压出, 形成气流, 而第一内腔 6 和第二内腔 7 则通过内腔通孔 12 吸进空气 ;
     反之, 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分别向远离上盖板 2 和下盖板 3 的方向同时振 动, 即同时扩张第一外腔 5 和第二外腔 8, 并同时压缩第一内腔 6 和第二内腔 7, 此时, 第一

    内腔 6 和第二内腔 7 内的空气通过内腔通孔 12 向外压出, 形成气流, 而第一外腔 5 和第二 外腔 8 则通过外腔通孔 11 吸进空气。
     重复上述两步动作, 则本发明冷却器 10 可不停的持续吹出空气形成气流, 可以为 其它小型电子设备提供散热冷却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振膜 41 的中央靠近上盖板 2 的一面贴设有第一硬膜 411, 第 二振膜 42 的中央靠近下盖板 3 的一面贴设有第二硬膜 421。所谓硬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指 刚性度较高。第一硬膜 411 和第二硬膜 421 的设置可以调整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的 谐振频率, 而且, 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振动时为球面形曲面, 第一硬膜 411 和第二硬 膜 421 的设置则可将球面形曲面压成球台面, 从而可增加腔体的体积变化度, 提高气流输 出量。更优的, 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的工作频率皆不高于 200Hz。因此本发明的冷却 器 10 工作时声音很低。而又因为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的工作频率相同, 相位相反, 二者产生的声音相互抵消, 使得冷却器 10 工作时静音效果更好。当然, 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 振膜 42 的工作频率不相同也是可行的。
     更优的, 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磁体 461 上贴设有第一轭铁 48, 第二磁体 462 上贴设 有第二轭铁 49。第一轭铁 48 和第二轭铁 49 的增设提高了磁路系统的驱动力, 进而增强第 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的振动力度, 也即可增强了内、 外腔体的气流输出, 使得本发明的 冷却器 10 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 磁碗 45 上还设有贯穿其上的若干通孔道 454, 通孔道 454 使第一内 腔 6 和第二内腔 7 相通。这种结构可以更好的使第一内腔 6 与第二内腔 7 内的气压平衡, 保证第一振膜 41 和第二振膜 42 振动的平衡, 使得冷却器 10 工作时稳定性高。
     框架 1 内还设有向其几何中心方向凸出的定位部 13, 磁碗 45 的延伸壁 453 上设有 与定位部 13 配合的定位槽 4531, 定位部 13 卡设在定位槽 4531 内。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磁路 系统更好的固定在框架 1 上, 增加了冷却器 10 的可靠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冷却器体积小, 散热冷却效果好, 能使用在各种小型电 子设备中为其散热冷却, 冷却器使用交流电信号, 功耗小, 而且工作时静音效果更优, 使用 寿命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此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改进, 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冷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冷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冷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却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237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C N 1 0 2 5 2 3 7 2 6 A *CN102523726A* (21)申请号 201110428956.8 (22)申请日 2011.12.20 H05K 7/20(2006.01) (71)申请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 产业园北区新西路18号瑞声科技大楼 申请人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72)发明人董乐平 (54) 发明名称 冷却器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 框架、与所述框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

2、板和 下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 所述冷却单体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 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第二振膜。所述磁路系统包 括磁碗和贴设在所述磁碗上的磁体。所述磁体包 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振膜、磁碗和 第二振膜将所述收容空间依次分隔成第一外腔、 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所述框架上设有 若干贯穿其上的外腔通孔和内腔通孔,所述外腔 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腔和第二外腔相通,所述 内腔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相通。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器体积小,静音省 电,性能更优,使用寿命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包括框架、与所述框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 上盖板和下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所述冷却单体包括固定在所述框 架上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 二振膜以及分别贴设在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磁路系统 包括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磁碗和贴设在所述磁碗上的磁体,所述磁碗设有底壁,由所述底 壁弯折延伸的侧壁和由所述侧壁向靠近所述框架方向弯折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壁的延伸 壁,所述磁体包。

4、括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第一磁体和贴设在所述延伸壁上的第二磁体,所述 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分别与所述侧壁形成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 述第一磁间隙内,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所述第一振膜、磁碗和第二振膜依 次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第一外腔、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 贯穿其上的外腔通孔和内腔通孔,所述外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外腔和第二外腔相通皆与外 界相通,所述内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皆与外界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上盖板 的一面贴设有第一硬膜,所述第二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面贴设有第二。

5、硬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上贴设有第一轭铁,所述 第二磁体上贴设有第二轭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的工作频率 皆不高于200Hz。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碗上还设有贯穿其上的若干通 孔道,所述通孔道使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还设有向其几何中心方向 凸出的定位部,所述磁碗的延伸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部卡设在 所述定位槽内。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23726 A 1/3页 3 冷却器 【 技术领域 。

6、】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用来降温的冷却 器。 【 背景技术 】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其体积也越来越小,特别是小 型的便携式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掌上电脑、PSP游戏机等。而所有的电子 设备都会存在长时间工作后设备温度升高的问题,电子设备内的元器件温度过高时则会影 响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3 因此,一般的电子设备中都会装设有用于冷却其元器件的冷却器,最常见的冷却 器即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向电子设备内吹风,以降底电子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以达到冷却电 子设备的目的。 0004 然而,相关技术的冷却风扇体积较。

7、大,功耗较高,不适合运用在小型或微形的电子 设备中。而且,相关技术的冷却风扇若长时间工作后易贴附很多灰尘,使得所述冷却风扇工 作时发出噪声,进而导致其使用周期短。 0005 因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冷却器解决上述问题。 【 发明内容 】 0006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静音、省电的冷却器。 0007 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冷却器,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 一种冷却器,其中,所述冷却器包括框架、与所述框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板 和下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所述冷却单体包括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 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与所述第。

8、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 以及分别贴设在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 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磁碗和贴设在所述磁碗上的磁体。所述磁碗设有底壁,由所述底壁弯折 延伸的侧壁和由所述侧壁向靠近所述框架方向弯折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壁的延伸壁,所述 磁体包括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第一磁体和贴设在所述延伸壁上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 和第二磁体分别与所述侧壁形成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一磁 间隙内,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所述第一振膜、磁碗和第二振膜将所述收容 空间依次分隔成第一外腔、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 的外腔通孔。

9、和内腔通孔,所述外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外腔和第二外腔相通皆与外界相通, 所述内腔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皆与外界相通。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面贴设有第一硬膜,所述第二 振膜的中央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面贴设有第二硬膜。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体上贴设有第一轭铁,所述第二磁体上贴设有第二轭铁。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的工作频率皆不高于200Hz。 说 明 书CN 102523726 A 2/3页 4 0012 优选的,所述磁碗上还设有贯穿其上的若干通孔道,所述通孔道使所述第一内腔 和第二内腔相通。 0013 优选的,所述框架内还设有向其几。

10、何中心方向凸出的定位部,所述磁碗的延伸壁 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部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0014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器体积小,静音省电,性能更优,使用寿命长。 【 附图说明 】 0015 图1为本发明冷却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冷却器的立体结构图。 0017 图3为图2沿A-A线剖视图。 【 具体实施方式 】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3所示,一种冷却器10,其包括框架1、与框架1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未标 号)的上盖板2和下盖板3以及设置在收容空间内的冷却单体4。冷却单体4包括固定在 框架1上的振动系。

11、统(未标号)和磁路系统(未标号),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41、与 第一振膜41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42以及分别贴设在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上42的第一 线圈43和第二线圈44。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框架1上的磁碗45和贴设在磁碗45上 的磁体46。磁碗45设有底壁451,由底壁451弯折延伸的侧壁452和由侧壁452向靠近框 架1方向弯折延伸且平行于底壁451的延伸壁453,磁体46包括贴设在底壁451上的第一 磁体461和贴设在延伸壁453上的第二磁体462。第一磁体461和第二磁体462分别与侧 壁452形成第一磁间隙47和第二磁间隙48,第一线圈43位于第一磁间隙47内,第二线圈 44位。

12、于第二磁间隙48内。 0020 第一振膜41、磁碗45和第二振膜42将所述收容空间依次分隔成第一外腔5、第一 内腔6、第二内腔7和第二外腔8,即第一振膜41与上盖板2围成第一外腔5;磁碗45与第 一振膜41围成第一内腔6;第二振膜42与磁碗45围成第二内腔7,下盖板3与第二振膜42 围成第二外腔8。 0021 框架1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的外腔通孔11和内腔通孔12,外腔通孔11使得第一 外腔5和第二外腔8皆与外界相通,内腔通孔71使得第一内腔6和第二内腔7皆与外界相 通。 0022 当给本发明冷却器通电时,第一线圈43和第二线圈44得电后使磁路系统形成磁 场,磁场通过第一线圈43和第二线圈44驱。

13、动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振动,第一振膜41 和第二振膜42二者的工作频率相同,相位相反,即分两步动作: 0023 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分别向靠近上盖板2和下盖板3的方向同时振动,即 同时压缩第一外腔5和第二外腔8,并同时扩张第一内腔6和第二内腔7,此时,第一外腔5 和第二外腔8内的空气通过外腔通孔11向外压出,形成气流,而第一内腔6和第二内腔7 则通过内腔通孔12吸进空气; 0024 反之,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分别向远离上盖板2和下盖板3的方向同时振 动,即同时扩张第一外腔5和第二外腔8,并同时压缩第一内腔6和第二内腔7,此时,第一 说 明 书CN 102523726 A 3/。

14、3页 5 内腔6和第二内腔7内的空气通过内腔通孔12向外压出,形成气流,而第一外腔5和第二 外腔8则通过外腔通孔11吸进空气。 0025 重复上述两步动作,则本发明冷却器10可不停的持续吹出空气形成气流,可以为 其它小型电子设备提供散热冷却功能。 0026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振膜41的中央靠近上盖板2的一面贴设有第一硬膜411,第 二振膜42的中央靠近下盖板3的一面贴设有第二硬膜421。所谓硬膜,在本实施方式中指 刚性度较高。第一硬膜411和第二硬膜421的设置可以调整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的 谐振频率,而且,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振动时为球面形曲面,第一硬膜411和第二硬 膜421的。

15、设置则可将球面形曲面压成球台面,从而可增加腔体的体积变化度,提高气流输 出量。更优的,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的工作频率皆不高于200Hz。因此本发明的冷却 器10工作时声音很低。而又因为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的工作频率相同,相位相反, 二者产生的声音相互抵消,使得冷却器10工作时静音效果更好。当然,第一振膜41和第二 振膜42的工作频率不相同也是可行的。 0027 更优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461上贴设有第一轭铁48,第二磁体462上贴设 有第二轭铁49。第一轭铁48和第二轭铁49的增设提高了磁路系统的驱动力,进而增强第 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的振动力度,也即可增强了内、外腔体的。

16、气流输出,使得本发明的 冷却器10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0028 本实施方式中,磁碗45上还设有贯穿其上的若干通孔道454,通孔道454使第一内 腔6和第二内腔7相通。这种结构可以更好的使第一内腔6与第二内腔7内的气压平衡, 保证第一振膜41和第二振膜42振动的平衡,使得冷却器10工作时稳定性高。 0029 框架1内还设有向其几何中心方向凸出的定位部13,磁碗45的延伸壁453上设有 与定位部13配合的定位槽4531,定位部13卡设在定位槽4531内。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磁路 系统更好的固定在框架1上,增加了冷却器10的可靠性。 0030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器体积小,散热冷却效果好,能使用在各种小型电 子设备中为其散热冷却,冷却器使用交流电信号,功耗小,而且工作时静音效果更优,使用 寿命长。 003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说 明 书CN 102523726 A 1/2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23726 A 2/2页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2372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