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2919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0085.9

申请日:

2004.06.28

公开号:

CN1576221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8

主分类号:

B66B1/18

申请人: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发明人:

菲利普·维斯; 米洛斯拉夫·科斯卡

地址:

瑞士赫尔基斯威尔

优先权:

2003.06.27 EP 03405473.4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仲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控制的方法,其中在一换乘楼层(S4)可实现区(Z1、Z2)间的换乘,用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GR1)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GR2)实现向换乘楼层(S4)或自换乘楼层(S4)的输送和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GR1)分别具有多部输送电梯(A、B、C),所述电梯向换乘楼层(S4)下面的第一区(Z1)和向换乘楼层(S4)运行,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GR2)分别具有多部接续电梯(D、E、F),所述电梯向换乘楼层(S4)和向换乘楼层上面的第二区(Z2)内的楼层(S4-Sn)运行。本发明实现了从输送电梯(A、B、C)向接续电梯(D、E、F)换乘过程的最佳化,实现了对电梯设备的成本低廉的载荷能力的利用并减少了电梯的往返运行时间和乘客的乘行时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对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控制的方法,其中:
在一换乘楼层(S4)可实现区(Z1、Z2)间的换乘,
用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GR1)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GR2)实现向换乘楼层(S4)或自换乘楼层(S4)的输送,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GR1)分别具有多部输送电梯(A、B、C),所述电梯向在换乘楼层(S4)下面的第一区(Z1)和向换乘楼层(S4)运行,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GR2)分别具有多部接续电梯(D、E、F),所述电梯向换乘楼层(S4)和向换乘楼层上面的第二区(Z2)的楼层(S4-Sn)运行,
通过目的输入单元输入运行目的和用一多组控制单元(MGS)对输送电梯组(GR1)和接续电梯组(GR2)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根据在第一区(Z1)内的输送电梯(A、B、C)的运行目的的数量和/或根据被分配给一部输送电梯(A、B、C)的乘客的在第二区(Z2)内运行目的的数量,多组控制单元(MGS)利用目的呼唤输入单元分配一部输送电梯(A、B、C)。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一部输送电梯(A、B、C)分配时,限制具有在第一区(Z1)内的不同的运行目的的乘客的数量。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配一部输送电梯(A、B、C)时,限制在输送电梯(A、B、C)内的换乘乘客的数量。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配一部输送电梯(A、B、C)时,采集登梯楼层(S1-Sn)和换乘楼层(S4)之间的中间停靠的数量并与输送电梯(A、B、C)的中间停靠的最大数量的参数(AZ1MAX)进行比较和只有当输送电梯(A、B、C)的中间停靠的数量(AZ1)小于参数(AZ1MAX)时,才分配一部输送电梯(A、B、C)。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达到登梯楼层(S1-Sn)与换乘楼层(S4)之间中间停靠(AZ1MAX)的最大数量的情况下,只有当输入的目的呼唤输入与已经登记的楼层(S1-S3)相符和未超过最大运力时,才分配一部输送电梯(A、B、C)。

6.
  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配一部输送电梯(A、B、C)时,限制具有在第二区(Z2)内的不同乘行目的乘客的数量,采集分配给输送电梯(A、B、C)的乘客的在第二区(Z2)内的目的楼层的数量(AZ2)与在第二区(Z2)内不同乘行目的的参数(AZ2MAX)进行比较和只有当在输送电梯(A、B、C)的第二区(Z2)内的不同的目的楼层的数量(AZ2)小于参数(AZ2MAX)时,才分配一部输送电梯(A、B、C)。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换乘楼层(S4)内的可分配的接续电梯(D、E、F)的数量(AAZ)限制在最大可分配的接续电梯(D、E、F)的参数(AAZMAX)上。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配一部接续电梯(D、E、F)时,限制分别被分配的接续电梯(D、E、F)的目的数量(AZ3),采集接续电梯(D、E、F)的目的数量(AZ3)和与接续电梯(D、E、F)的目的的最大数量的参数(AZ3MAX)进行比较和只有当接续电梯(D、E、F)的目的的数量(AZ3)小于参数(AZ3MAX)时,才分配一部接续电梯(D、E、F)。

9.
  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个特殊状态键对多组控制单元(MGS)施加影响和在为乘客分配输送电梯(A、B、C)和接续电梯(D、E、F)时,利用特殊状态键对较长的或较短的换乘时间加以考虑。

10.
  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送电梯(A、B、C)内通告有待选择的接续电梯(D、E、F)。

11.
  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成本规则对输送电梯(A、B、C)和接续电梯(D、E、F)进行分配。

12.
  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工作方式通过多组控制单元(MGS)对参数(AZ1MAX、AZ2MAX、AZ3MAX)进行适配。

13.
  一种电梯设备,带有多个具有一个目的呼唤控制单元的电梯组(GR1、GR2),包括:
a)至少一个具有多部输送电梯(A、B、C)的输送电梯组(GR1)和至少一个具有多部接续电梯(D、E、F)的接续电梯组(GR2),输送电梯组(GR1)的输送电梯(A、B、C)向大楼的第一区(Z1)运行,接续电梯组(GR2)的接续电梯(D、E、F)向大楼的第二区(Z2)运行,和电梯组(GR1、GR2)向至少一个共同的换乘楼层(S4)运行;
b)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有待选择的电梯(A、B、C、D、E、F)和
c)多组控制单元(MGS),对输送电梯组(GR1)和接续电梯组(GR2)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目的呼唤输入后,根据在第一区(Z1)内的输送电梯(A、B、C)的运行目的的最大数量的参数(AZ1MAX)和/或根据在第二区(Z2)内运行目的的最大数量的参数(AZ2MAX)从输送电梯组(GR1)内选出运行成本最低的输送电梯(A、B、C)。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参数(AZ3MAX)对接续电梯(D、E、F)进行选择,所述参数确定在第二区(D、E、F)内的接续电梯(D、E、F)的运行目的的最大数量。

15.
  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接续电梯(GR2)也驶向换乘楼层(S4)下面的目的楼层(S1)。

16.
  按照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分配接续电梯(D、E、F)时,在换乘楼层(S4)的有待分配的接续电梯(D、E、F)的数量(AAZ)被限制在最大可分配的接续电梯(D、E、F)的参数上。

说明书

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其中在一换乘楼层可实现区之间的换乘和其中用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实现驶向换乘楼层或驶离换乘楼层的输送。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分别具有多部输送电梯,所述输送电梯向一换乘楼层下面的第一区运行并向换乘楼层运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分别包括多部接续电梯,所述接续电梯向换乘楼层和向在第二区内的换乘楼层上面的楼层运行。通过一个目的呼唤输入单元输入运行目的。输送电梯组和接续电梯组被汇集成一个多组,所述多组由一个多组控制单元控制。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在大楼内具有多个电梯组,所述电梯组具有一个目的呼唤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针对在高层建筑中增大的输送需求采用了智能电梯控制单元。为此大楼被垂直分成两个或多个区或楼层范围。在每个区内一个或多个电梯组可以实现特别是对乘客的输送。在具有多个楼层的情况下当垂直输送时常常需要从一部第一电梯换乘到另一部电梯。其中首先采用的电梯是输送电梯组中的一部输送电梯,所述电梯将乘客输送到第一区的楼层。在区之间的换乘楼层也被称作“空中大厅”。第二区接在换乘楼层上。在换乘楼层具有第二区的运行目的的乘客换乘到接续电梯组的一部接续电梯内。其中需要由输送电梯组换乘到接续电梯组的运行被称作联运。与此相反,其中不必换乘就可以实现的运行被称作直达运行。但一旦为到达一个较高的楼层范围需要换乘时,则在客运高峰时在换乘楼层将会排队等候。此点主要是由于输送电梯组和接续电梯组之间的运力不等,而且也由于换乘乘客不受控制的被分配到输送电梯造成的。
高层建筑内的电梯需要占用大楼的很大的部分的截面。由于在换乘楼层可以提供的空间大多受到限制,因此在换乘楼层如果不付出较大的建筑结构和费用的代价是不可能解决空间问题的。
在采用通常的“双按钮控制”时大多不会实现在输送电梯组和接续电梯组之间的最佳运送的连接的。虽然已知用于实现对输送电梯和接续电梯的到达时间同步的方案,但这些方案分别具有不同的缺点。由于通过动态的改变加速度、速度或缩短门的开启时间以便缩短到达时间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电功率、轿厢运行密度等)或对运行最佳化是不可行的(错过停靠点),所以迟滞输送电梯是较为可行的方案。
另外通常的控制不能提前识别出是否需要联运,所以不可能采取简化换乘过程的有效的措施。
在EP 0891 291 B1中披露了一种对多个电梯组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多个目的呼唤控制单元被汇集成一个多组控制单元,其中多组控制单元从所有电梯组中所有加以考虑的电梯中选出最适于的电梯。该方案是针对多个电梯组中的一部电梯的分配的,其中利用一个目的呼唤输入单元,以便将最适于的电梯分配给所需的运行,确切地说,采用尽可能直接的路径将乘客输送到目的楼层。
迄今采用目的呼唤控制的缺点在于,不考虑具体乘客的最终目的和最终目的的数量进行换乘乘客向首先采用的输送电梯的分配。因此会出现在一部输送电梯内仅输送那些其乘行目的都在第二区内,但其中每个乘客都想在第二区内的分别不同的楼层离梯。这种无控制的分配将造成代价高昂的和有时造成误解地关于接续电梯的通告。另外采用迄今的方案对输送电梯分配乘客不能实现某一输送电梯内的乘客共同换乘到同一仅驶向有限数量的乘行目的的接续电梯内。采用迄今已知的控制方法会出现例如接续电梯的反向运行的具有独特特征的乘客,即换乘楼层的上行和下行的乘客的分配,会被分配到相同的输送电梯的现象。而且在输送电梯和接续电梯内的具有不同的乘行目的换乘乘客的数量迄今并未限定到一个明智的数量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设备和一种控制电梯设备的方法,利用所述电梯设备和方法实现了从输送电梯向接续电梯的换乘过程的最佳化和实现了成本低廉的对电梯设备的载荷能力的充分利用。本发明的目的特别在于缩短电梯的往返运行时间和乘客乘行时间。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控制的方法,其中:
在一换乘楼层可实现区间的换乘,
用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实现向换乘楼层或自换乘楼层的输送,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分别具有多部输送电梯,所述电梯向在换乘楼层下面的第一区和向换乘楼层运行,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分别具有多部接续电梯,所述电梯向换乘楼层和向换乘楼层上面的第二区的楼层运行,
通过目的输入单元输入运行目的和用一多组控制单元对输送电梯组和接续电梯组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根据在第一区内的输送电梯的运行目的的数量和/或根据被分配给一部输送电梯的乘客的在第二区内运行目的的数量,多组控制单元利用目的呼唤输入单元分配一部输送电梯。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尽早地利用通过目的呼唤输入单元获得的信息实现运行时间的最佳化。其中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实现有效换乘管理,以便缩短电梯的往返运行时间并随之实现换乘乘客的整个乘行时间的最佳化。另外实现对换乘乘客明显的通告和指示。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分配输送电梯时限制具有在第一区内的不同的乘行目的的乘客的数量,其中对登梯楼层与换乘楼层之间的停靠数量进行采集并与输送电梯中间停靠的最大数量的参数进行比较和只有当输送电梯的中间停靠的数量小于中间停靠的最大数量的参数时,才分配一部输送电梯。因此实现了一方面输送电梯不必在第一区的多个楼层停靠,另一方面把在某个输送电梯尚有的运力留给向第二区的楼层的运行,如果将多名具有所有可能的第一区的乘行目的的乘客都分配给输送电梯,则此点是很难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分配输送电梯时限制具有在第二区内的不同的乘行目的的乘客的数量,其中对分配给输送电梯的乘客在第二区内的不同的目的楼层的数量进行采集并与在第二区内的不同运行目的的参数进行比较和其中只有当输送电梯在第二区内的不同的目的楼层的数量小于第二区内不同的运行目的的参数时,才分配一部输送电梯。因此实现了在输送电梯内仅输送具有不同的乘行目的的有限数量的换乘乘客。因而例如具有在第二区内不同的目的楼层的乘客数量被限制在2上,从而在换乘楼层从输送电梯仅有两组换乘乘客离梯和对接续电梯的通告相应地简单和从根本上杜绝了在换乘楼层所有换乘乘客的混杂。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换乘楼层可分配的接续电梯的数量被限制在最大可分配的继续电梯的参数上。采用此方式可以大大避免在换乘楼层上换乘乘客的混杂。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分配接续电梯时限制分别被分配的接续电梯的目的的数量,其中对接续电梯的目的的数量进行采集并与接续电梯的目的的最大数量的参数进行比较,只有当接续电梯目的的数量小于接续电梯目的的最大数量的参数时,才分配一部接续电梯。此点的优点是,采用接续电梯继续乘行不会由于在第二区Z2内的中间停靠过多而延长并因而可以实现最佳的乘行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分配输送电梯时限制换乘乘客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利用特殊按键对多组控制单元施加影响,从而在为乘客分配输送电梯和接续电梯时可以用特殊状态对较长或较短的换乘时间加以考虑。
另外最好在输送电梯内对有待选择的接续电梯的信息进行通告。因而换乘乘客在换乘楼层离梯前已经了解用哪部接续电梯继续乘行和向哪个方向走和何时和几秒钟或几分钟后接续电梯将启行。
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电梯设备,带有多个具有一个目的呼唤控制单元的电梯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多部输送电梯的输送电梯组和至少一个具有多部接续电梯的接续电梯组,输送电梯组的输送电梯向大楼的第一区运行,接续电梯组的接续电梯向大楼的第二区运行,和电梯组向至少一个共同的换乘楼层运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有待选择的电梯和多组控制单元,对输送电梯组和接续电梯组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目的呼唤输入后,根据在第一区内的输送电梯的运行目的的最大数量的参数和/或根据在第二区内运行目的的最大数量的参数从输送电梯组内选出运行成本最低的输送电梯。
这里要指出的是,专业人员可以理解输送和接续电梯分别根据运行方向是可以互相调换的。同样可以分别根据运行方向调换所采用的区的顺序。例如从上向下运行时第二区是首先采用的区。为了便于了解和理解,在下面仅以大楼内的从下向上的方向对本发明加以说明,从而使第一区是下面的区,第二区是上面的区。另外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多个电梯组,但其中将增加有关在各个区内的最大数量的有待监视的参数的数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示意示出的唯一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中示出:
图1示出本发明电梯设备中的多组控制单元的结构;
图2示出被分成多个区的大楼楼层;
图3示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详细结构;
图4为本发明的分配输送电梯和分配接续电梯的流程图,其中的附图标记:
40目的呼唤输入;41检查换乘;42分配输送电梯;43选择接续电梯;44指示乘客换乘;
图5为本发明的分配输送电梯和分配接续电梯的详细的流程图,其中的附图标记:
50新的目的呼唤;51是否需要换乘;52选择电梯;61信息通告和运行过程;53选择输送电梯:*低成本*AZ1<AZ1MAX*AZ2<AZ2MAX;54登梯楼层上的信息通告;55向输送楼层运行;56中间停靠或向换乘楼层运行;57为换乘楼层制动;58选择最佳的接续电梯*低成本*AZ3<AZ3MAX尽可能同步到达和启行时间;59输送电梯内通告;60向接续电梯换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示出电梯设备的结构。其中特别示出两个电梯组汇集成一个具有多组控制单元的多组。用字母A、B、C......至F表示各个电梯,其中电梯A至C被汇集成一个输送电梯组GR1,所述电梯在大楼的第一或上行向的下区Z1运行。区Z1的楼层S1-S3位于一个换乘楼层S4的下面。电梯D至F构成接续电梯组GR2和除了换乘楼层S4外还向换乘楼层S4上方的第二区Z2运行。一个上层的多组控制单元MGS设置在中心的一个单独的计算机中和设置一个或多个组控制单元GRS1、GRS2。多组控制单元MGS通过一个多组总线MGB与组控制单元GRS1和GRS2连接。组控制单元GRS1和GRS2通过组总线GB与电梯组GR1和GR2和随之与电梯A-F连接。
在图2中示出具有一个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大楼的分区。在上行向上位于下面的区Z1包括楼层S1至S3,其中也可以包括其它的图中未示出的地下层。在下面所述的例子中底层S1是登梯楼层。主要由输送电梯组GR1对第一或下面的区Z1和换乘楼层Z1提供服务。在换乘楼层的上面连接有第二或上面的区Z2,所述区包括楼层S5-Sn和具有电梯D-F的接续电梯组GR2驶向换乘楼层S4。具有电梯D-F的接续电梯组也可以附加驶向登梯楼层S1,但接续电梯组GR2不能驶抵下面区Z1内的除登梯楼层S1之外的其它楼层。
在图3中详细示出电梯设备的结构。大楼包括区Z1和Z2。电梯A-F被分成电梯组GR1和GR2和通过目的呼唤控制单元ZEG被调用。各个楼层S1-Sn通过一个组外设总线GPB与组控制单元GRS1和GRS2连接。设置有一个多组控制单元MGS对电梯设备进行控制,换乘楼层控制单元USE与多组控制单元MGS连接。多组由输送电梯组GR1和接续电梯组GR2构成。多组控制单元MGS通过目的呼唤控制单元识别出在换乘楼层S4有多少乘客需要换乘或有多少乘客通过直达运行可以到达其运行目的。多组控制单元MGS确定输送电梯A、B、C并向乘客通告首先使用的输送电梯A、B、C。
在图4中示出输送电梯组的分配流程简图。在步骤40,目的呼唤例如通过目的呼唤单元ZEG或读卡器被输送给多组控制单元MGS。在步骤41,多组控制单元MGS检查是否是一个换乘乘行。根据该结果选出一个输送电梯A、B、C(步骤42)。其中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电梯D-F也可以驶抵登梯楼层S1,所以接续电梯组GR2的一部电梯也可以被作为输送电梯加以使用。这些电梯D-F然后直接驶抵换乘楼层S4,从而用这样一部接续电梯也可以进行换乘运行。在分配输送电梯后,根据分配给该输送电梯的乘客的乘行目的在向换乘楼层运行时分配一部接续电梯(步骤43)。通过显示装置将分配的接续电梯的信息传递给在有关的输送电梯中的乘客(步骤44),其中也可以通过广播对接续电梯进行通告。
图5详细地示出分配的流程,其中尤其示出根据什么标准对输送电梯A、B、C进行分配。首先由乘客输入一新的目的呼唤(步骤50)。判定是否是一个要求换乘的乘行目的(步骤51)。当需要换乘时,在步骤53对多个参数进行询问。检查区Z1的登梯楼层和换乘楼层S4之间的楼层S2-S3上的中间停靠的数量AZ1并与参数AZ1MAX进行比较。只有当包括选出的乘行目的的直至换乘楼层S4的中间停靠的数量AZ1小于参数AZ1MAX时,才为乘客分配该输送电梯A或B或C。当在首先被多组控制单元MGS被检查的输送电梯例如是A时,在数量AZ1大于参数AZ1MAX的情况下,该输送电梯A不被分配。这时多组控制单元MGS检查下一个加以考虑的输送电梯B和接着输送电梯C。当满足第一条件时,求出为输送电梯A、B、C登记的换乘乘客在上面的区Z2内的目的楼层AZ2数量,其中也包括所选择的乘行目的和与参数AZ2MAX进行比较。当包括目的楼层的数量AZ2达到参数AZ2MAX时,被多组控制单元MGS检查的输送电梯,例如A不能分配给乘客。在此情况时检查下一个最有利的输送电梯并且如果适宜时被分配。另外如在EP0301173A1中所述(服务成本最佳化),在考虑到成本最佳化的情况下进行分配。在步骤54有待选择的输送电梯通过显示装置,例如在目的呼唤输单元ZEG上的显示装置告知在登梯楼层S1上的乘客。此后向换乘楼层S4(步骤55)运行。在向换乘楼层S4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驶向在区Z1内的楼层S2和S3(步骤56)。在到达换乘楼层S4时(步骤57)之前,选择一部接续电梯D-F(步骤58)。其中除了成本最佳化外还通过下面的条件对接续电梯D、E、F分配:只有包括在这种接续电梯登梯+或换梯的乘客的所有目的的接续电梯的目的AZ3的数量小于参数AZ3MAX时,才可以确定和分配一部作为接续电梯的电梯。否则将对下一个最有利的电梯进行检查和在适用时进行分配。在下一个步骤59中将对仍停留在输送电梯内的乘客通告有待使用的接续电梯。在步骤60中在换乘楼层S4离梯或换乘到接续电梯内。如果不存在换乘乘行,例如在直达乘行到楼层S2或S3时或使用用于其它的更高的楼层的接续电梯GR2时,则可以选择直接到达该乘行目的的电梯(步骤52)和对有待使用的电梯进行正常的通告(步骤61)。
上述条件对较长的换乘时间做了考虑和可实现有关接续电梯D-F的明了的信息,所述信息通过显示装置被通告给在输送电梯内尚处于输送运行的换乘乘客。
对于在输送电梯A、B、C内的乘客,甚至在目的楼层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分配的接续电梯D、E、F的数量AAZ被限制在一个自动控制的最小值,例如1至2部电梯。因此很容易在将到达换乘楼层S4的输送电梯内以显示或广播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易于了解。通过有意识的对信息的简化大大减少了乘客错过接续电梯的可能性。因此实现了一部输送电梯内的乘客最多只能登入或换乘入两部不同的接续电梯,从而使信息传递仍然保持简单状态和因此不致出现在换乘楼层乘客流混乱的现象。
有关接续电梯简化的的信息的基础是在开始时所提及的对可以分配给一部输送电梯A、B、C的停靠点的限制。另外由多组控制单元MGS计算出供换乘使用的时间。该时间例如是由所有换乘乘客的人数决定的,其中每名换乘乘客被分配给一个例如1秒钟的时间单位。对于老年的或行走障碍的乘客可以将该时间单位选得较长。另外还要加入从输送电梯到接续电梯的路程时间和为此选择的预留时间。另外还要加入对接续电梯的可能的等待时间。因此可以对每名在输送电梯内的换乘乘客告知每部被分配的接续电梯的相应的信息,例如乘行目的:楼层S35,换乘到电梯D,向左8米,22秒钟后到达。对于在输送电梯内其它组的换乘乘客的告知信息例如是:乘行目的:楼层S56,换乘到电梯F,向右6米,36秒钟后到达。
所有乘客从输送电梯换乘到数量受限的不同的接续电梯内。输送电梯的停靠过程和到某部接续电梯的路程在对接续电梯进行选择时已经计算在内,从而实现了换乘过程的最佳化。
根据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将行动缓慢的乘客与行动快捷的乘客分组将在换乘时出现问题。这是因为例如在换乘楼层必须输入特殊状况,例如“身体障碍者呼唤”(handicapped call)。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对每名乘客的特征在在登梯楼层的第一次和唯一必要的目的呼唤输入时已经自动加以考虑。行动迟缓的乘客可以利用专设的“身体障碍者键”或例如利用读卡器其特殊状况已经被多组控制单元MGS识别,所以将把较长的换乘所需的时间计算在内。
由例如两部输送电梯的换乘乘客在有些情况下,只要该接续电梯对于来自两部输送电梯的换乘乘客是最佳的电梯的话,可以获得被分配的同一部接续电梯。始终由换乘控制单元USE进行上述换乘问题的相应的调查,所述换乘控制单元始终与多组控制单元MGS连通和根据需要和工作方式对针对各个乘行目的的电梯分配施加影响和必要时对限制参数AZ1MAX、AZ2MAX和AZ3MAX适配。因而对乘客实现了最佳的乘行时间和对电梯管理者而言实现了最佳的过程控制。
要指出的是,所有的(换乘)运行不仅是从下向上,也可以实现反向的换乘运行。

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控制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电梯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分区运行的电梯设备控制的方法,其中在一换乘楼层(S4)可实现区(Z1、Z2)间的换乘,用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GR1)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GR2)实现向换乘楼层(S4)或自换乘楼层(S4)的输送和至少一个输送电梯组(GR1)分别具有多部输送电梯(A、B、C),所述电梯向换乘楼层(S4)下面的第一区(Z1)和向换乘楼层(S4)运行,和至少一个接续电梯组(GR2)分别具有多部接续电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