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28921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6599.3

申请日:

2011.12.14

公开号:

CN102655226A

公开日:

2012.09.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M 2/02申请公布日:201209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2/02申请日:20111214|||公开

IPC分类号:

H01M2/02; H01M10/058(2010.01)I

主分类号:

H01M2/02

申请人:

中聚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康书文; 苗慧

地址:

中国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九楼901至9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陈宏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装入塑料壳体内,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单一的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壳体上部亦留有相应的正、负极孔,在热封之前将电芯放入电池壳体内,保证极柱和壳体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将含电芯的电池壳体倒置在焊接机夹具上,再将电池壳底和电池壳体通过热板焊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通过加热电池壳体下端面与电池壳底进行焊接。其电池壳和与之相匹配的电池壳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巧妙,能确保锂离子动力电池加工重要环节封口焊接的质量,保证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封口焊接的一次交检合格率,大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的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于封口的动力型锂电池, 其特征在于 : 电池壳体上部为封闭结构, 设有正极 孔、 负极孔, 锂离子电池芯体顶部设有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 锂离子电池芯体套装 在电池壳体中, 其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由电池壳体上部设有正极孔、 负极孔伸出 ; 电池壳体的底部扣有壳底构成密封壳体。2: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 采用下封口方式, 封口时将电池壳倒置, 通过热 板焊机将电池壳体与壳底焊接到一起 ; 包括以下步骤 : 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装入电池壳体内, 锂离子电池芯体的两端分别 设有单一的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 电池壳体上部亦留有相应的正极孔、 负极孔, 在 热封之前将锂离子电池芯体放入电池壳体内, 保证正负极柱和壳体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 对应, 将含电芯的电池壳体倒置在焊接机夹具上, 再将电池壳体和壳底通过热板焊机连接 在一起, 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 其特点在于 : 电池壳体上部留 有正负极孔, 正负极孔位置与电芯正负极柱相对位置一致 ; 通过加热电池壳体下端面与电 池壳底进行焊接。

说明书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 是对现有锂离子电池塑料壳体封 口的工艺的改进, 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 车载动力电池格外受到蓄电池行业的关注, 大容量、 循环寿命长、 性价比高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被认为是车载蓄电池的首选 ; 锂离子动力 电池通常由正极、 负极、 隔膜、 电解液和电池壳体等构成。其中电池壳体多选用塑料材料。 这样封口焊接工序就显得尤其关键。从公开的专利文献可以看到, 现有大容量动力锂离子 电池都采用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 将电芯体装入塑料壳体内, 壳体的两端 分别设有单一的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 壳盖子上亦留有相应的正、 负极孔, 这样在 热封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极柱和壳盖上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会存在偏 差, 稍有偏差就会造成壳盖将电芯上的极柱压入壳体之内, 造成热封失败, 更严重的会损坏 电芯, 成为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 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动力型塑壳 锂电池热封口的工艺方法的不足, 具有封口效率高、 废品率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 便于封口的动力型锂电池, 其特征在于 : 电池壳体上部为封闭结构, 设有正极孔、 负极 孔, 锂离子电池芯体顶部设有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 锂离子电池芯体套装在电池 壳体中, 其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由电池壳体上部设有正极孔、 负极孔伸出 ; 电池壳 体的底部扣有壳底构成密封壳体。
     本发明采用下封口方式, 封口时将电池壳倒置, 通过热板焊机将电池壳体与壳体 焊接到一起,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 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装入塑料壳体内, 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单一的 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 壳体上部亦留有相应的正、 负极孔, 在热封之前将电芯放入 电池壳体内, 保证极柱和壳体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 将含电芯的电池壳体倒置在焊 接机夹具上, 再将电池壳底和电池壳体通过热板焊机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
     电池壳体上部留有正负极孔, 正负极孔位置与电芯正负极柱相对位置一致 ; 通过 加热电池壳体下端面与电池壳底进行焊接。
     电池壳体和电池底材质为 PP 玻璃纤维工程塑料。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 其电池壳和与之相匹配的电池壳结构合理, 能确保锂离 子动力电池加工重要环节封口焊接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保证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封口焊接的 一次交检合格率, 大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的寿命。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电池壳体和电池壳底结构示意图 ; 图中, 1、 锂离子电池芯体 ; 2、 电池壳体 ; 3、 正极输出极柱 ; 4 负极输出极柱 ; 5 正极孔 ; 6 负极孔 ; 7 壳底。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参照图 1、 图 2 所示, 电池壳体 2 上部为封闭结构, 设有正极孔 5、 负极孔 6, 锂离子电池 芯体 1 顶部设有正极输出极柱 3 和负极输出极柱 4, 锂离子电池芯体 1 套装在电池壳体 2 中, 其正极输出极柱 3 和负极输出极柱 4 由电池壳体 2 上部设有正极孔 5、 负极孔 6 伸出 ; 电池 壳体 2 的底部扣有壳底 7 构成密封壳体。电池壳体 2 和电池壳底 7 材质为 PP 玻璃纤维工 程塑料。可通过加热电池壳体 2 下端面与电池壳底 7 进行焊接。
     采用下封口方式, 封口时将电池壳体 2 倒置, 通过热板焊机将电池壳体 2 与壳底 7 焊接到一起 ; 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 1 装入电池壳体 2 内, 锂离子电池芯体 1 的两端分别设有单一的正极输出极柱 3 和负极输出极柱 4, 壳体 7 上部亦留有相应的正极 孔 5、 负极孔 6, 在热封之前将电芯 1 放入电池壳体 2 内, 保证正极输出极柱 3 和负极输出极 柱 4 和电池壳体 2 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 将含电芯 1 的电池壳体 2 倒置在焊接机夹 具上, 再将电池壳底 7 和电池壳体 2 通过热板焊机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52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05 C N 1 0 2 6 5 5 2 2 6 A *CN102655226A* (21)申请号 201110416599.3 (22)申请日 2011.12.14 H01M 2/02(2006.01) H01M 10/058(2010.01) (71)申请人中聚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九 楼901至905室 (72)发明人康书文 苗慧 (74)专利代理机构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陈宏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 (5。

2、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 艺,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装入 塑料壳体内,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单一的正极输 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壳体上部亦留有相应的 正、负极孔,在热封之前将电芯放入电池壳体内, 保证极柱和壳体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将 含电芯的电池壳体倒置在焊接机夹具上,再将电 池壳底和电池壳体通过热板焊机连接在一起,形 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通过加热电池壳体下端面 与电池壳底进行焊接。其电池壳和与之相匹配的 电池壳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巧妙,能确保锂离子动 力电池加工重要环节封口焊接的质量,保证了锂 离子动力电池封口焊接的一次交检合格率,大大 的提高了电池的安。

3、全性和电池的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便于封口的动力型锂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壳体上部为封闭结构,设有正极 孔、负极孔,锂离子电池芯体顶部设有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锂离子电池芯体套装 在电池壳体中,其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由电池壳体上部设有正极孔、负极孔伸出; 电池壳体的底部扣有壳底构成密封壳体。 2.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采用下封口方式,封口时将电池壳倒置,通过热 板焊机将电池壳体与壳底焊接到一起;。

4、包括以下步骤: 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装入电池壳体内,锂离子电池芯体的两端分别 设有单一的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电池壳体上部亦留有相应的正极孔、负极孔,在 热封之前将锂离子电池芯体放入电池壳体内,保证正负极柱和壳体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 对应,将含电芯的电池壳体倒置在焊接机夹具上,再将电池壳体和壳底通过热板焊机连接 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其特点在于:电池壳体上部留 有正负极孔,正负极孔位置与电芯正负极柱相对位置一致;通过加热电池壳体下端面与电 池壳底进行焊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5226 A 1/2页。

5、 3 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是对现有锂离子电池塑料壳体封 口的工艺的改进,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车载动力电池格外受到蓄电池行业的关注, 大容量、循环寿命长、性价比高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被认为是车载蓄电池的首选;锂离子动力 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电池壳体等构成。其中电池壳体多选用塑料材料。 这样封口焊接工序就显得尤其关键。从公开的专利文献可以看到,现有大容量动力锂离子 电池都采用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将电芯体装入塑料壳体内,壳体的两端 分别设有单一。

6、的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壳盖子上亦留有相应的正、负极孔,这样在 热封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极柱和壳盖上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会存在偏 差,稍有偏差就会造成壳盖将电芯上的极柱压入壳体之内,造成热封失败,更严重的会损坏 电芯,成为废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型塑壳锂电池热封口工艺,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动力型塑壳 锂电池热封口的工艺方法的不足,具有封口效率高、废品率低的特点。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便于封口的动力型锂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壳体上部为封闭结构,设有正极孔、负极 孔,锂离子电池芯体顶部设有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锂离子电池芯体套装在电池。

7、 壳体中,其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由电池壳体上部设有正极孔、负极孔伸出;电池壳 体的底部扣有壳底构成密封壳体。 0005 本发明采用下封口方式,封口时将电池壳倒置,通过热板焊机将电池壳体与壳体 焊接到一起,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装入塑料壳体内,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单一的 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壳体上部亦留有相应的正、负极孔,在热封之前将电芯放入 电池壳体内,保证极柱和壳体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将含电芯的电池壳体倒置在焊 接机夹具上,再将电池壳底和电池壳体通过热板焊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 0006 电池壳体上部留有正负极孔,正负极孔位置与。

8、电芯正负极柱相对位置一致;通过 加热电池壳体下端面与电池壳底进行焊接。 0007 电池壳体和电池底材质为PP玻璃纤维工程塑料。 0008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其电池壳和与之相匹配的电池壳结构合理,能确保锂离 子动力电池加工重要环节封口焊接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保证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封口焊接的 一次交检合格率,大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的寿命。 说 明 书CN 102655226 A 2/2页 4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壳体和电池壳底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锂离子电池芯体;2、电池壳体;3、正极输出极柱;4负极输出极柱;5正极孔;6 负极孔;7壳底。 00。

9、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所示,电池壳体2上部为封闭结构,设有正极孔5、负极孔6,锂离子电池 芯体1顶部设有正极输出极柱3和负极输出极柱4,锂离子电池芯体1套装在电池壳体2中, 其正极输出极柱3和负极输出极柱4由电池壳体2上部设有正极孔5、负极孔6伸出;电池 壳体2的底部扣有壳底7构成密封壳体。电池壳体2和电池壳底7材质为PP玻璃纤维工 程塑料。可通过加热电池壳体2下端面与电池壳底7进行焊接。 0011 采用下封口方式,封口时将电池壳体2倒置,通过热板焊机将电池壳体2与壳底7 焊接到一起;将正负极板叠摞构成的锂离子电池芯体1装入电池壳体2内,锂离子电池芯体 1的两端分别设有单一的正极输出极柱3和负极输出极柱4,壳体7上部亦留有相应的正极 孔5、负极孔6,在热封之前将电芯1放入电池壳体2内,保证正极输出极柱3和负极输出极 柱4和电池壳体2上部的极柱位置孔精确对应,将含电芯1的电池壳体2倒置在焊接机夹 具上,再将电池壳底7和电池壳体2通过热板焊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体。 说 明 书CN 102655226 A 1/1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522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