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4286901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59291.X

申请日:

2010.11.25

公开号:

CN102479869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31/18申请日:20101125|||公开

IPC分类号:

H01L31/18; H01L31/0352

主分类号:

H01L31/18

申请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发明人:

李微; 闫礼; 李巍; 赵彦民; 杨立; 冯金晖; 刘兴江

地址:

300381 天津市南开区李七庄凌庄子道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王来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①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②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柱:③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CIGS吸收层;④在CIGS吸收层上沉积顶电极层。本发明的采用n型纳米柱部分生长于纳米孔膜中,部分位于纳米孔膜的上面;p型CIGS吸收层部分生长在纳米孔膜上面的纳米柱上面和纳米柱之间,形成太阳电池的pn结的立柱结构,更加利于光生载流子传输,减少复合的几率,进而增加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在满足太阳能电池板可卷曲的前提下,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选用孔密度为 108-1010nm、 孔径为 5-200nm 的 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 ①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 ; ②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柱 : 将①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液为 0.001-0.01M 的 (CH3COO)2Cd, 0.01-0.1M 的 SC(NH2)2, 0.003-0.03M 的 CH3COONH4 的 混 合 溶 液, 以氨水调节 PH 范围在 10.5 ~ 11 之间, 电流密度 0.5 ~ 1.5mA/cm2, 将电解槽置于 70 ~ 8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15 ~ 30min, 在纳米孔膜的孔中生长出 CdS 层作为纳米柱 ; 或将① 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液为 0.05mol//L 的 Zn(NO3)2 溶液, 电流密度 2 0.1 ~ 1.0mA/cm , 将电解槽置于 60 ~ 7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30 ~ 60min, 在纳米孔膜的 孔中生长出 ZnO 层作为纳米柱 ZnO 层作为 n 型纳米柱 ; ③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 CIGS 吸收层 : 将②中生有纳米柱的纳米孔膜置入 蒸发室, 温度升至 250-300℃时, 蒸发 In、 Ga 和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形成 (In07Ga03)2Se3 预置层 ; 继续升温至 400-450℃, 蒸发 Cu、 Se0.1-5 小时, 形成的薄膜微富 Cu ; 保温 0.1-1 小 时后, 降低蒸发室温度至 250-300℃, 继续蒸发 In、 Ga、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生成 1.5 ~ 2μ 厚的 CuIn0.7Ga0.3Se2 薄膜作为 p 型 CIGS 吸收层 ; ④在 CIGS 吸收层上沉积顶电极层 : 将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 ITO 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 作为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 p 型 CIGS 吸收层上, 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 阳电池。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① 中衬底的厚度为 25 ~ 50μm。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② 中生成的纳米柱厚度为 50 ~ 70nm。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③ 中生成的 CIGS 吸收层总厚度为 1.5 ~ 2μm。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④ 中顶电极层的厚度为 300 ~ 600nm。

说明书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传统太阳能电池中, 硅吸收光并产生 自由电子, 这些电子必须在受困于材料的缺陷或杂质前到达电路。 这就要求使用极为纯净、 昂贵的晶体硅来制造高效光伏装置。
     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为 : 200910080138.6, 公开号为 CN1403379A, 名称为 : 硅基纳 米柱阵列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 其说明书中公开了硅基纳米柱 阵列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 在下接触电极与上接触电极之间依次为硅纳米柱阵列、 本征 非晶硅层、 N 型非晶硅层以及透明导电薄膜层。该结构是将下接触电极上的硅衬底腐蚀出 部分纳米柱, 再在纳米柱上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层和 N 型非晶硅层形成异质结。该电池与 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 具有电池转化效率高、 成本低的有点, 但该电池无法折叠, 难以用于 一些需要弯曲的特殊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 该方法制成的太阳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 制造成本低的同时, 还具有电池板 可卷曲等特点。
     本发明薄膜太阳电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选用孔密度为 108-1010nm、 孔径为 5-200nm 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
     ①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 ;
     ②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柱 : 将①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 液 为 0.001-0.01M 的 (CH3COO)2Cd, 0.01-0.1M 的 SC(NH2)2, 0.003-0.03M 的 CH3COONH4 的 混 合溶液, 以氨水调节 PH 范围在 10.5 ~ 11 之间, 电流密度 0.5 ~ 1.5mA/cm2, 将电解槽置于 70 ~ 8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15 ~ 30min, 在纳米孔膜的孔中生长出 CdS 层作为纳米柱 ; 或将①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液为 0.05mol//L 的 Zn(NO3)2 溶液, 电 2 流密度 0.1 ~ 1.0mA/cm , 将电解槽置于 60 ~ 7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30 ~ 60min, 在纳米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 ZnO 层作为纳米柱 ZnO 层作为纳米柱 ;
     ③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 CIGS 吸收层 : 将②中生有纳米柱的纳米 孔膜置入蒸发室, 温度升至 250-300 ℃时, 蒸发 In、 Ga 和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形成 (In0.7Ga0.3)2Se3 预置层 ; 继续升温至 400-450℃, 蒸发 Cu、 Se0.1-5 小时, 形成的薄膜微富 Cu ; 保温 0.1-1 小时后, 降低蒸发室温度至 250-300℃, 继续蒸发 In、 Ga、 Se 的时间为 0.1-5 小 时, 生成 1.5 ~ 2μ 厚的 CuIn0.7Ga0.3Se2 薄膜作为 p 型 CIGS 吸收层 ;
     ④在 CIGS 吸收层上沉积顶电极层 : 将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 ITO 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 作为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 p 型 CIGS 吸收层上, 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 阳电池。
     而且 : 所述①中衬底的厚度为 25 ~ 50μm。
     而且 : 所述②中生成的纳米柱厚度为 50 ~ 70nm。
     而且 : 所述③中生成的 CIGS 吸收层总厚度为 1.5 ~ 2μm。
     而且 : 所述④中顶电极层的厚度为 300 ~ 600nm。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
     1、 本发明采用的 n 型纳米柱部分生长于纳米孔膜中, 部分位于纳米孔膜的上面 ; p 型 CIGS 吸收层部分生长在纳米孔膜上面的纳米柱之间和纳米柱上面, 形成太阳电池的 pn 结的立柱结构, 更加利于光生载流子传输, 减少复合的几率, 进而增加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 率, 同时在满足太阳能电池板可卷曲的前提下, 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
     2、 本发明采用 p 型层 CIGS 吸收层材料采用低温工艺制备, 不会对纳米孔膜上面的 纳米柱造成破坏, 纳米材料与吸收层材料可以更好的融合, 使得 pn 结发挥极佳的作用, 进 一步提高太阳电池的重量比功率。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结构示意图 ; 其中, 1- 柔性铝箔衬底, 2- 纳米孔膜, 3-n 型纳米柱, 4-p 型 CIGS 吸收层, 5- 顶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 的, 不是限定性的, 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选用孔密度为 108-1010nm、 孔径为 5-200nm 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
     本发明的创新点是 :
     ①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 ;
     ②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柱 : 将①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 液 为 0.001-0.01M 的 (CH3COO)2Cd, 0.01-0.1M 的 SC(NH2)2, 0.003-0.03M 的 CH3COONH4 的 混 合溶液, 以氨水调节 PH 范围在 10.5 ~ 11 之间, 电流密度 0.5 ~ 1.5mA/cm2, 将电解槽置于 70 ~ 8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15 ~ 30min, 在纳米孔膜的孔中生长出 CdS 层作为纳米柱 ; 或将①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液为 0.05mol//L 的 Zn(NO3)2 溶液, 电 2 流密度 0.1 ~ 1.0mA/cm , 将电解槽置于 60 ~ 7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30 ~ 60min, 在纳米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 ZnO 层作为纳米柱 ZnO 层作为纳米柱 ;
     ③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 CIGS 吸收层 : 将②中生有纳米柱的纳米 孔膜置入蒸发室, 温度升至 250-300 ℃时, 蒸发 In、 Ga 和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形成 (In0.7Ga0.3)2Se3 预置层 ; 继续升温至 400-450℃, 蒸发 Cu、 Se0.1-5 小时, 形成的薄膜微富 Cu ; 保温 0.1-1 小时后, 降低蒸发室温度至 250-300℃, 继续蒸发 In、 Ga、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生成 1.5 ~ 2μ 厚的 CuIn0.7Ga0.3Se2 薄膜作为 p 型 CIGS 吸收层 ;
     ④在 CIGS 吸收层上沉积顶电极层 : 将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 ITO 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 作为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 p 型 CIGS 吸收层上, 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 阳电池。
     所述①中衬底的厚度为 25 ~ 50μm ; 所述②中生成的纳米柱厚度为 50 ~ 70nm ; 所 述③中生成的 CIGS 吸收层总厚度为 1.5 ~ 2μm ; 所述④中顶电极层的厚度为 300 ~ 600nm。
     实施例 1 : 参照附图 1。
     1. 纳米孔膜的制作
     在厚度为 25 ~ 50μm 的柔性铝箔上用丙酮除去表面油脂, 用 NaoH 除去氧化膜, 然后将其置于 70℃的抛光液中, 施加 10V 电压进行电化学抛光约 5min, 抛光液的组成为磷 酸∶硫酸∶甘油 (v/v/v) = 115 ∶ 0.5 ∶ 85 ; 采用 3% (wt)H3PO4 为电解液, 在 60V 电压下 进行一次阳极氧化 15min, 用 15% (wt) 磷酸和 5% (wt) 铬酸的混合溶液在 60℃除膜至表 面露出铝基体, 然后进行二次氧化和除膜, 条件与第一次相同 ; 得到孔密度 108-1010nm、 孔径 为 5-200nm 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 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
     2. 纳米柱的生成 以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液为 0.001M 的 (CH3COO)2Cd, 0.01M 的 SC(NH2)2, 0.003M 的 CH3COONH4 的混合溶液 250ml, 以氨水调节 PH 范围在 10.5 ~ 11 之间, 电 2 流密度 0.5 ~ 1.5mA/cm , 将电解槽置于 70 ~ 8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15 ~ 30min, 在纳米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厚度 50 ~ 70nm 的 CdS 层作为纳米柱 ;
     3.CIGS 吸收层的生成
     在生长有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制备 p 型 CIGS 吸收层 : 先将衬底置入蒸发室, 温度 升至 250-300℃时, 蒸发 In、 Ga 和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形成 (In0.7Ga0.3)2Se3 预置层 ; 继 续升温至 400-450℃, 蒸发 Cu、 Se0.1-5 小时, 形成薄膜稍微富 Cu ; 保温 0.1-1 小时后, 降低 蒸发室温度至 250-300℃, 继续蒸发 In、 Ga、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直至得到 1.5 ~ 2μ 厚的 CuIn0.7Ga0.3Se2 薄膜, 即生成生长在纳米柱上厚度为 1.5 ~ 2μm 的 p 型 CIGS 吸收层。
     4. 厚度为 300 ~ 600nm 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 ITO 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 作为 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 p 型 CIGS 吸收层上, 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 方法。
     实施例 2 : 参照附图 1。
     1. 纳米孔膜的制作
     在厚度为 25 ~ 50μm 的柔性铝箔上用丙酮除去表面油脂, 用 NaoH 除去氧化膜, 然后将其置于 70℃的抛光液中, 施加 10V 电压进行电化学抛光约 5min, 抛光液的组成为磷 酸∶硫酸∶甘油 (v/v/v) = 115 ∶ 0.5 ∶ 85 ; 采用 3% (wt)H3PO4 为电解液, 在 60V 电压下 进行一次阳极氧化 15min, 用 15% (wt) 磷酸和 5% (wt) 铬酸的混合溶液在 60℃除膜至表 面露出铝基体, 然后进行二次氧化和除膜, 条件与第一次相同 ; 得到孔密度 108-1010nm、 孔径 为 5-200nm 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 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
     2. 纳米柱的生成
     以纳米孔膜为阳极, 以铂片为辅助电极, 电解液为 0.05mol//L 的 Zn(NO3)2 溶液, 电 2 流密度 0.1 ~ 1.0mA/cm , 将电解槽置于 60 ~ 70℃的恒温水浴中, 沉积 30 ~ 60min, 在纳米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厚度 50 ~ 70nm 的 ZnO 层作为纳米柱。
     3.CIGS 吸收层的生成
     在生长有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制备 p 型 CIGS 吸收层 : 先将衬底置入蒸发室, 温度 升至 250-300℃时, 蒸发 In、 Ga 和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形成 (In0.7Ga0.3)2Se3 预置层 ; 继 续升温至 400-450℃, 蒸发 Cu、 Se0.1-5 小时, 形成薄膜稍微富 Cu ; 保温 0.1-1 小时后, 降低 蒸发室温度至 250-300℃, 继续蒸发 In、 Ga、 Se 的时间为 0.1-5 小时, 直至得到 1.5 ~ 2μ 厚的 CuIn0.7Ga0.3Se2 薄膜, 即生成生长在纳米柱上厚度为 1.5 ~ 2μm 的 p 型 CIGS 吸收层。
     4. 厚度为 300 ~ 600nm 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 ITO 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 作为 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 p 型 CIGS 吸收层上, 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 方法。
     纳米结构太阳电池适用于铜铟硒族 ( 包括铜铟硒、 铜镓硒、 铜铝硒、 铜铟镓硒、 铜 铟硫 ) 太阳电池, 碲化镉太阳电池, 硫化铜太阳电池或硫化镉太阳电池。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798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30 C N 1 0 2 4 7 9 8 6 9 A *CN102479869A* (21)申请号 201010559291.X (22)申请日 2010.11.25 H01L 31/18(2006.01) H01L 31/0352(2006.01) (71)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 所 地址 300381 天津市南开区李七庄凌庄子道 18号 (72)发明人李微 闫礼 李巍 赵彦民 杨立 冯金晖 刘兴江 (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2209 代理人王来佳 (54) 发明名。

2、称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将纳米孔膜粘 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 柱: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CIGS吸收 层;在CIGS吸收层上沉积顶电极层。本发明的 采用n型纳米柱部分生长于纳米孔膜中,部分位 于纳米孔膜的上面;p型CIGS吸收层部分生长在 纳米孔膜上面的纳米柱上面和纳米柱之间,形成 太阳电池的pn结的立柱结构,更加利于光生载流 子传输,减少复合的几率,进而增加太阳电池光电 转换效率,同时在满足太阳能电池板可卷曲的前 提下,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 (51)Int.Cl.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选用孔密度为10 8 -10 10 nm、孔径为5-200nm的 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 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柱:将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液为 0.001-0.01M的(CH 3 COO) 2 Cd,0.01-0.1M的SC(NH 2 ) 2 ,0.003-0.03M的CH 3 COONH 4 的混合溶 液,以氨水。

4、调节PH范围在10.511之间,电流密度0.51.5mA/cm 2 ,将电解槽置于70 8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1530min,在纳米孔膜的孔中生长出CdS层作为纳米柱;或将 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液为0.05mol/L的Zn(NO 3 ) 2 溶液,电流密度 0.11.0mA/cm 2 ,将电解槽置于607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3060min,在纳米孔膜的 孔中生长出ZnO层作为纳米柱ZnO层作为n型纳米柱; 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CIGS吸收层:将中生有纳米柱的纳米孔膜置入 蒸发室,温度升至250-300时,蒸发In、Ga和Se的时间为0.1-5小时,形成(In 07。

5、 Ga 03 ) 2 Se 3 预置层;继续升温至400-450,蒸发Cu、Se0.1-5小时,形成的薄膜微富Cu;保温0.1-1小 时后,降低蒸发室温度至250-300,继续蒸发In、Ga、Se的时间为0.1-5小时,生成1.5 2厚的CuIn 0.7 Ga 0.3 Se 2 薄膜作为p型CIGS吸收层; 在CIGS吸收层上沉积顶电极层:将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作为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p型CIGS吸收层上,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 阳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衬底的厚度为2550m。 3.根据权。

6、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生成的纳米柱厚度为507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生成的CIGS吸收层总厚度为1.5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顶电极层的厚度为300600nm。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79869 A 1/4页 3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太阳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传统太。

7、阳能电池中,硅吸收光并产生 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必须在受困于材料的缺陷或杂质前到达电路。这就要求使用极为纯净、 昂贵的晶体硅来制造高效光伏装置。 0003 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910080138.6,公开号为CN1403379A,名称为:硅基纳 米柱阵列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其说明书中公开了硅基纳米柱 阵列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在下接触电极与上接触电极之间依次为硅纳米柱阵列、本征 非晶硅层、N型非晶硅层以及透明导电薄膜层。该结构是将下接触电极上的硅衬底腐蚀出 部分纳米柱,再在纳米柱上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层和N型非晶硅层形成异质结。该电池与 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电池。

8、转化效率高、成本低的有点,但该电池无法折叠,难以用于 一些需要弯曲的特殊的场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该方法制成的太阳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同时,还具有电池板 可卷曲等特点。 0005 本发明薄膜太阳电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选用孔密度为10 8 -10 10 nm、孔径为5-200nm 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0007 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 0008 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柱:将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

9、电极,电解 液为0.001-0.01M的(CH 3 COO) 2 Cd,0.01-0.1M的SC(NH 2 ) 2 ,0.003-0.03M的CH 3 COONH 4 的混 合溶液,以氨水调节PH范围在10.511之间,电流密度0.51.5mA/cm 2 ,将电解槽置于 708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1530min,在纳米孔膜的孔中生长出CdS层作为纳米柱; 或将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液为0.05mol/L的Zn(NO 3 ) 2 溶液,电 流密度0.11.0mA/cm 2 ,将电解槽置于607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3060min,在纳米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ZnO层作为纳米柱ZnO。

10、层作为纳米柱; 0009 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CIGS吸收层:将中生有纳米柱的纳米 孔膜置入蒸发室,温度升至250-300时,蒸发In、Ga和Se的时间为0.1-5小时,形成 (In 0.7 Ga 0.3 ) 2 Se 3 预置层;继续升温至400-450,蒸发Cu、Se0.1-5小时,形成的薄膜微富Cu; 保温0.1-1小时后,降低蒸发室温度至250-300,继续蒸发In、Ga、Se的时间为0.1-5小 时,生成1.52厚的CuIn 0.7 Ga 0.3 Se 2 薄膜作为p型CIGS吸收层; 说 明 书CN 102479869 A 2/4页 4 0010 在CIGS吸收层上沉积顶电。

11、极层:将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作为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p型CIGS吸收层上,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 阳电池。 0011 而且:所述中衬底的厚度为2550m。 0012 而且:所述中生成的纳米柱厚度为5070nm。 0013 而且:所述中生成的CIGS吸收层总厚度为1.52m。 0014 而且:所述中顶电极层的厚度为300600nm。 0015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6 1、本发明采用的n型纳米柱部分生长于纳米孔膜中,部分位于纳米孔膜的上面;p 型CIGS吸收层部分生长在纳米孔膜上面的纳米柱之间和纳米柱上面,形成太阳电池的pn 结的立柱结构,。

12、更加利于光生载流子传输,减少复合的几率,进而增加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 率,同时在满足太阳能电池板可卷曲的前提下,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 0017 2、本发明采用p型层CIGS吸收层材料采用低温工艺制备,不会对纳米孔膜上面的 纳米柱造成破坏,纳米材料与吸收层材料可以更好的融合,使得pn结发挥极佳的作用,进 一步提高太阳电池的重量比功率。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结构示意图; 0019 其中,1-柔性铝箔衬底,2-纳米孔膜,3-n型纳米柱,4-p型CIGS吸收层,5-顶电极 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

13、实施例只是描述性 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1 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方法,选用孔密度为10 8 -10 10 nm、孔径为5-200nm 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 0022 本发明的创新点是: 0023 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上; 0024 在纳米孔膜中生成纳米柱:将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 液为0.001-0.01M的(CH 3 COO) 2 Cd,0.01-0.1M的SC(NH 2 ) 2 ,0.003-0.03M的CH 3 COONH 4 的混 合溶液,以氨水调节PH范围在10.511之间,电流密度0.51.5mA/cm 。

14、2 ,将电解槽置于 708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1530min,在纳米孔膜的孔中生长出CdS层作为纳米柱; 或将中的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液为0.05mol/L的Zn(NO 3 ) 2 溶液,电 流密度0.11.0mA/cm 2 ,将电解槽置于607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3060min,在纳米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ZnO层作为纳米柱ZnO层作为纳米柱; 0025 在生成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生成CIGS吸收层:将中生有纳米柱的纳米 孔膜置入蒸发室,温度升至250-300时,蒸发In、Ga和Se的时间为0.1-5小时,形成 (In 0.7 Ga 0.3 ) 2 Se 3 预置层;继续升温至4。

15、00-450,蒸发Cu、Se0.1-5小时,形成的薄膜微富Cu; 保温0.1-1小时后,降低蒸发室温度至250-300,继续蒸发In、Ga、Se的时间为0.1-5小 说 明 书CN 102479869 A 3/4页 5 时,生成1.52厚的CuIn 0.7 Ga 0.3 Se 2 薄膜作为p型CIGS吸收层; 0026 在CIGS吸收层上沉积顶电极层:将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或铝掺杂氧化锌 ZnO:Al作为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p型CIGS吸收层上,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 阳电池。 0027 所述中衬底的厚度为2550m;所述中生成的纳米柱厚度为5070nm;所 述中生成的CIGS吸。

16、收层总厚度为1.52m;所述中顶电极层的厚度为300600nm。 0028 实施例1:参照附图1。 0029 1.纳米孔膜的制作 0030 在厚度为2550m的柔性铝箔上用丙酮除去表面油脂,用NaoH除去氧化膜, 然后将其置于70的抛光液中,施加10V电压进行电化学抛光约5min,抛光液的组成为磷 酸硫酸甘油(v/v/v)1150.585;采用3(wt)H 3 PO 4 为电解液,在60V电压下 进行一次阳极氧化15min,用15(wt)磷酸和5(wt)铬酸的混合溶液在60除膜至表 面露出铝基体,然后进行二次氧化和除膜,条件与第一次相同;得到孔密度10 8 -10 10 nm、孔径 为5-20。

17、0nm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孔膜,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 0031 2.纳米柱的生成 0032 以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液为0.001M的(CH 3 COO) 2 Cd,0.01M的 SC(NH 2 ) 2 ,0.003M的CH 3 COONH 4 的混合溶液250ml,以氨水调节PH范围在10.511之间,电 流密度0.51.5mA/cm 2 ,将电解槽置于708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1530min,在纳米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厚度5070nm的CdS层作为纳米柱; 0033 3.CIGS吸收层的生成 0034 在生长有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制备p型CIGS吸收层:先将衬底置入。

18、蒸发室,温度 升至250-300时,蒸发In、Ga和Se的时间为0.1-5小时,形成(In 0.7 Ga 0.3 ) 2 Se 3 预置层;继 续升温至400-450,蒸发Cu、Se0.1-5小时,形成薄膜稍微富Cu;保温0.1-1小时后,降低 蒸发室温度至250-300,继续蒸发In、Ga、Se的时间为0.1-5小时,直至得到1.52 厚的CuIn 0.7 Ga 0.3 Se 2 薄膜,即生成生长在纳米柱上厚度为1.52m的p型CIGS吸收层。 0035 4.厚度为300600nm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或铝掺杂氧化锌ZnO:Al作为 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p型CIGS吸收层上,即制成。

19、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 方法。 0036 实施例2:参照附图1。 0037 1.纳米孔膜的制作 0038 在厚度为2550m的柔性铝箔上用丙酮除去表面油脂,用NaoH除去氧化膜, 然后将其置于70的抛光液中,施加10V电压进行电化学抛光约5min,抛光液的组成为磷 酸硫酸甘油(v/v/v)1150.585;采用3(wt)H 3 PO 4 为电解液,在60V电压下 进行一次阳极氧化15min,用15(wt)磷酸和5(wt)铬酸的混合溶液在60除膜至表 面露出铝基体,然后进行二次氧化和除膜,条件与第一次相同;得到孔密度10 8 -10 10 nm、孔径 为5-200nm的通孔柔性铝箔作为纳米。

20、孔膜,将纳米孔膜粘贴在柔性铝箔衬底。 0039 2.纳米柱的生成 0040 以纳米孔膜为阳极,以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液为0.05mol/L的Zn(NO 3 ) 2 溶液,电 流密度0.11.0mA/cm 2 ,将电解槽置于6070的恒温水浴中,沉积3060min,在纳米 说 明 书CN 102479869 A 4/4页 6 孔膜的孔中生长出厚度5070nm的ZnO层作为纳米柱。 0041 3.CIGS吸收层的生成 0042 在生长有纳米柱的纳米孔膜上制备p型CIGS吸收层:先将衬底置入蒸发室,温度 升至250-300时,蒸发In、Ga和Se的时间为0.1-5小时,形成(In 0.7 Ga 0.。

21、3 ) 2 Se 3 预置层;继 续升温至400-450,蒸发Cu、Se0.1-5小时,形成薄膜稍微富Cu;保温0.1-1小时后,降低 蒸发室温度至250-300,继续蒸发In、Ga、Se的时间为0.1-5小时,直至得到1.52 厚的CuIn 0.7 Ga 0.3 Se 2 薄膜,即生成生长在纳米柱上厚度为1.52m的p型CIGS吸收层。 0043 4.厚度为300600nm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或铝掺杂氧化锌ZnO:Al作为 顶电极层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p型CIGS吸收层上,即制成纳米结构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制备 方法。 0044 纳米结构太阳电池适用于铜铟硒族(包括铜铟硒、铜镓硒、铜铝硒、铜铟镓硒、铜 铟硫)太阳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硫化铜太阳电池或硫化镉太阳电池。 说 明 书CN 102479869 A 1/1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986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