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284265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23832.9

申请日:

2013.03.05

公开号:

CN104520221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45/101申请日:20130305|||公开

IPC分类号:

B65H45/101

主分类号:

B65H45/101

申请人:

帕诺特克科学研究室

发明人:

朱塞佩·卡波亞

地址:

意大利波尔摩2I-31010奇马多尔莫

优先权:

UD2012A000036 2012.03.06 IT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代理人:

翟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自动化机器用于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一折痕带(11),所述折痕带(11)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并提供多个彼此等距的横向压痕(12),自动化机器包括数个进给单元(15),适用在一个朝旋转型折叠装置(20)进给的限定方向上进给所述折痕带(11),所述旋转型折叠装置(20)适用于将所述折痕带(11)折叠成之字形状并输送所述折痕带(11)至一收集装置(50)。所述折叠装置(20)包括四对平行的主臂(21-24),所述四对平行主臂(21-24)具有相同长度以及交叉配置,所述四对平行主臂(21-24)的旋转方向,与绕着一旋转的中心轴(Z)的所述进给所述折痕带(11)的方向一致,所述旋转的中心轴(Z)垂直于所述主臂(21-24),四对相应的平行副臂(31-34)枢接于所述主臂(21-24)的外端,且向所述折叠装置(20)内部以及以一相反于所述主臂的方向旋转,以及四个折叠杆(41-44)枢接于所述副臂(31-34)的外端,使每一所述四个折叠杆(41-44)适用在空间中运行出一实质椭圆轨迹(T),所述折叠杆(41-44)适用于相应每两个所述横向压痕(12)就拦截所述折痕带(11),所述轨迹(T)的长轴(X)实质上是水平的,所述收集装置(50)的中心叠轴(W)实质上是垂直并平行于所述轨迹(T)的短轴(Y)。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自动化机器用于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一折痕带(11),所 述折痕带(11)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并提供多个彼此等距的横向压痕(12),其 包括: 数个进给单元(15),在一个朝旋转型折叠装置(20)进给的限定方向上进给 所述折痕带(11),所述旋转型折叠装置(20)适用于将所述折痕带(11)折叠成之 字形状并输送所述折痕带(11)至一收集装置(50),其中所述折叠装置(20)包括 四对平行且具有相同长度以及交叉设置的主臂(21-24),所述主臂(21-24)的旋 转方向,与绕着一旋转的中心轴(Z)的所述进给所述折痕带(11)的方向一致, 所述旋转的中心轴(Z)垂直于所述主臂(21-24),四对相应的平行副臂(31-34)枢 接于所述主臂(21-24)的外端,且向所述折叠装置(20)内部以及以一相反于所述 主臂(21-24)旋转的方向旋转,四个折叠杆(41-44)枢接于所述的外端,使每一 所述四个折叠杆(41-44)适用于在空间中运行出一实质椭圆轨迹(T),所述折 叠杆(41-44)用于相应于每两个所述横向压痕(12)适就拦截所述折痕带(11);其 特征在于,所述轨迹(T)的长轴(X)实质上是水平的,所述收集装置(50)的中心 叠轴(W)实质上是垂直并平行于所述轨迹(T)的短轴(Y)。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单元(15)包括: 一个滑端(18)被定位在接近所述折叠装置(20),使所述进给所述折痕带(11) 的方向在所述轨迹(T)的第四象限中与所述轨迹(T)相交;以及其特征在于,且 收集装置(50)被定位进而使所述中心叠轴(W)在所述轨迹(T)的第二象限中与 所述轨迹(T)相交,所述第二象限相对所述折叠装置(20)的所述旋转中的中心 轴(Z)是反向于所述第四象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50) 包括: 一水平支撑平面(51),可垂直作动于两个垂直容置侧(52,53)间,形成一以 所述中心叠轴(W)为中心的堆叠架(54)。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6)被安装在 所述水平支撑平面(51)上,由所述折叠装置(20)折叠所述折痕带(11)后形成的 堆叠,适于放在所述传送带(56)上,当所述水平支撑平面(51)是在一个低位置 上时,所述传送带(56)被选择性地驱动以侧向排出折叠成之字形的折痕带(11) 的堆叠。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50)更包括: 于所述堆叠架(54)的上部,两个侧壁(58,59)的一边彼此相对设置,当所述折痕 带(11)被折叠成之字形时,所述折痕带(11)的所述若干横向压痕(12)位在两个 侧壁的一边,以及其特征在于,一与每一个所述侧壁(58,59)相联结的机动装 置,能相对数个相应水平销使所述两个侧壁(58,59)进行振动。 6.  如权利要求4至5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一水平支撑件(70)设 置在所述收集装置(50)的上方,在移除所述堆叠架(54)内形成的前一堆叠的 步骤中,适用于暂时支撑所述折痕带(11)的初始堆叠。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件(70)是水 平作动于一个向前位置和一缩回位置之间,并且垂直作动于一升起位置和一 下降位置之间。 8.  如任一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一拦截组件(65)配 置于所述折叠装置(20)和数个所述收集装置(50)之间,所述拦截组件(65)作动 于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于第一操作位置上的所述拦截组件(65) 适于拦截从所述进给单元(15)来的所述折痕带(11)的头部,于第二操作位置上 不拦截所述折痕带(11)。 9.  如任一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割装置 (80),位于所述折叠装置(20)与所述收集装置(50)之间,适用于即使不停止所 述折叠装置(20)的运作下选择性切割所述折痕带(11)。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80),包括两 个水平闸板(81,82),是彼此相对,每个水平闸板(81,82)作动于打开位置以及 操作位置之间,在打开位置时,所述两个水平闸板(81,82)在相应所述折折痕 带(11)的通过区域被缩回,在操作位置时,所述两个水平闸板(81,82)适用于夹 合所述折痕带(11),进而通过一置于所述两个水平闸板(82)之一的下部的切割 单元(83),将作动中的所述折痕带切割。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单元(83)包括: 置于一滑块(89)上的一旋转刀片(85)和一对辊(86),滑块(89)选择性的横向滑动 至所述进给所述折痕带(11)的方向并朝向所述收集装置(50)。

说明书

说明书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 材料制成的折痕带,即具有刚性使其不易变形,如纸板,塑料,或材料具有 一厚度材料和一致性,具有相似特征的刚度,并提供经由确定间距使彼此之 间等距的多个横向压痕。所述机器根据本发明,适用于例如足够宽度的板状 纸板片的连续生产装置下游,甚至大于3公尺(3m),并具有高的生产效率, 大于3.3公尺/秒(约200m/min)。
【背景技术】
在包装或包装领域,公知的折页机,以之字形方式进行折叠的折痕带, 通常采用纸板,并沿压痕,以之字形方式以形成合适确定尺寸的堆叠,随后 存储它们以供后续工作的不同尺寸的包装盒。的两个连续折痕带之间的距离 定义为能够折叠的间距,可等于或大于2500mm。
已知意大利专利中的折叠机,描述了一种工业发明N°1.374.280,于 11.2.2008.授予申请人,此已知折叠机包括折叠装置具有旋转臂,适于折叠折 带各段相对于沿相邻的所述横向压痕堆叠到收集容器。特别是所述的折叠装 置包括四个平行对主臂,具有相同长度,并交叉设置,一起以确定的方向绕 中心旋转轴线旋转,进给方向相同于进给折叠折带的方向。在每对主臂的外 端,朝着内部对第二臂枢接,第二臂比主臂具较小的长度,并且以相反主臂 的方向旋转。折叠杆被置于四对第二臂的外端之间,平行于主臂方向,因此 横向于进给折叠折带的进给方向,当主臂绕着中心轴一圈时,第二臂从主臂 接收具传输率的作动,藉以每对第二臂绕着自己的销两圈,这样所述四个折 叠杆中的每个折叠杆,在空间中运行出一实质的椭圆轨迹。经由主臂和第二 轴的长度以及旋转速度,以每个折叠杆拦截折带,来折叠每两个折带的折痕, 此即每两个折痕。以此,每个折叠杆提起折带,使折叠于相应于交替的折痕, 相应折痕中间,当折带本身被置低于折叠杆所接触的折带,以z自型的方式 折叠折带。
在已知的折页机,所述椭圆轨迹长轴,基本上横向于进行折叠的折带的 进给方向,向下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约25°,所述收集容器具有一第一部分,位 于折叠装置的下游,基本上对准于折叠装置上游的所述折带的折叠进给方向。
已知折叠机中,设置折叠装置以及收集容器有些缺点,操作在高速前进 的折带,大约有3m/sec,此一缺点使机器不具有非常可靠性,因此导致经常 中断,因为阻塞或其他的异常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获得一种自动化机器,能够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 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其高速前进时,甚至大于3m/sec,具 有非常可靠性,保证连续功能,以便进行定位,例如,所述折痕带的连续生 产装置的下游。
所述折痕带是纸板或类似的或相当的产品,所述机器根据本发明,还必 须能够处理从所述生产设备的产品是仍然热和潮湿时,不使它不可靠性,并 精确的折叠和堆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一种机器,能够以之字形方式产生堆叠或堆 带,不需要停止操作周期下,可以排出堆叠或堆带。
本申请人已经设计,测试,体现本发明,为克服技术缺点的陈述,达到 的上述目的和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阐述,其特征在独立权利要求项,在从属权利要求项中描述了本 发明的其它特性或主要发明构想的变化。
依据上述的目的,所述自动化机器,能够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折 痕带,所述折痕带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并提供多个彼此等距的横向压痕, 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限制状态,消除其中的缺陷,包括进给单元,适用于在一 个朝旋转型折叠装置进给的限定方向上进给所述折痕带,旋转型折叠装置适 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折痕带并向收集装置传输,所述旋转型折叠装置包括四 对平行的主臂,具有相同长度并相交设置,主臂旋转的方向一致于折痕带绕 着一旋转中心轴的进给方向,旋转中心轴正交于主臂,四对平行的副臂枢接 于主臂的外端,向内侧并以与主臂旋转相反的方向旋转,四个折叠杆枢接于 副臂的外端,藉以将四个折叠杆中的每一个适用于在空间中运行出一实质椭 圆轨迹,折叠杆适用于以相应每两个横向压痕就拦截折痕带。
依据本发明的特征,允许机器以最佳方式功能,且即使当折痕带以高速 前进时没有阻塞,超过3.3m/sec,所述轨迹的长轴实质水平,所述收集装置 的中心叠轴实质垂直并平行于所述轨迹的短轴。
根据本发明的次要特征所述进给单元包括:一个滑端定位在接近所述折 叠装置,使进给的所述折痕带的方向相交所述轨迹于后者(所述轨迹)的第四象 限;而且在收集装置被定位成使所述中心叠轴相交于所述轨迹的第二象限,所 述第二象限是相对于所述折叠装置的旋转中心轴并反向于所述第四象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次要特征,水平支撑件为于收集装置的上方,适合用 于暂时性,在移除收集装置形成的前一堆叠的步骤中,选择性的支撑初始的 堆叠,也称为折痕带的预堆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次要特征,一拦截组件配置于所述折叠装置和数 个所述收集装置之间,所述拦截组件作动于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 间,于第一操作位置上所述拦截组件适用于拦截从所述进给单元来的所述折 痕带的头部,于第二操作位置上不拦截所述折痕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次要特征,切割装置,位于所述折叠装置与所述 收集装置之间,适用于即使不停止所述折叠装置的运作下选择性切割所述折 痕带。
有利的是,在于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两个彼此相对水平闸板,每个水平 闸板作动于打开位置以及操作位置之间,在打开位置时,所述两个水平闸板 被缩回相应于所述折叠装置的通过区域,在操作位置时,所述两个水平闸板 适用于夹合所述折痕带,进而通过一置于两个水平闸板中之一的下部的切割 单元,将作动中的所述折痕带切割。
【附图说明】
本发明这些和其他的特征,由下述较佳实施例中的描述中将变得非常明 显,给出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如参照附图。
图1为是根据本发明在初始操作状态折叠机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折叠机中第一放大的细节的侧视,初始操作位置的示意 图。
图3为图2折叠机中第一细节的侧视,第一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折叠机中第一细节的侧视,第二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折叠机中第一细节的侧视,第三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折叠机中第一细节的侧视,第四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2折叠机中第一细节的侧视,第五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2折叠机中第一细节的侧视,第六操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3机器中第一细节的侧视,切割位置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机器中第二细节的侧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图1机器第三细节的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12为图11中,XII至XII的第三细节侧视图。
图13为图11中,XIII至XIII的第三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机器10适用于折叠和以之字形方 式堆叠一折痕带11(图2和3),制作折痕带11的材料,例如厚度约3毫米 至约8毫米的硬纸板,因此具有足够刚性,进而使它不容易变形。
所述折痕带11,例如,具有约3,000毫米的最大宽度,并以限定的恒定间距 P提供若干个彼此相隔的横向压痕12(图4),恒定间距P可以是预设的,是 象征性的介于包括约600毫米至约2,500毫米之间。在这里给出的示例性实 施例的间距P是1,150毫米,它是在盒包装领域中的标准的量测之一。
机器10包括一个固定的金属结构13(图1)或框架,一个进给单元15 被安装在金属结构13上部,适用于向前连续进给所述折痕带11在一个确定 的非常高的推进速度V中,对应200米/分以上,甚至超过3.3米/秒,所述折 痕带11例如直接由已知类型的生产厂房送达,未在图中示出。尤其是,进给 单元15包括在其端部上的多个进给辊16和一个梳状滑端18,是以相对于水 平面的一介于约9°至20°间的角度α(图2)可调整的向下倾斜以及界定出所 述进给折痕带11的方向。
一折叠装置20(图1和图2)设置于所述进给单元15的下游,适用于 沿着所述折痕带11的若干横向压痕12(图3)以之字形方式折叠所述折痕带 11。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的所述折叠装置20是类似于在上面提到的意大利专利 工业发明N°1.374.280,此处包括在其作为参考整体,尽管它包含了新的和原 有的技术特性,这将在下文示出,并以一个令人惊奇的方式解决了已知机器 的技术问题。
一收集装置50(图1,图2,图3和图10)设置于所述折叠装置20 下方,适用于垂直传达所述已折成之字形的折痕带11,以将其折叠而形成 一具有确定高度的连续堆或堆叠,,确定高度为例如1,000-1,200毫米。收 集装置50也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所述折叠装置20(图1,图2和图3)包括四对平行主臂,分别为主 臂21、22、23和24,其具有相同长度并交叉配置,连接到一中心杆25,中 心杆25通过一安装在框架13上的电动马达30在顺时针方向上绕着一旋转的 中心轴Z旋转,也就是与进给折痕带11的方向一致。
在各对主臂21、22、23和24的外端和朝向其内部,相对应的平行副臂 31、32、33和34分别枢接于销26、27、28和29,副臂短于主臂21、22、 23和24,并与主臂21、22、23和24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在反时针方向。
一折叠杆41、42、43和44分别设置于每一所述四对副臂31、32、33 和34的外端间,且平行于旋转中心轴Z,因此是横向于折痕带11的进给方 向。
所述主臂21、22、23和24的半径R1(图2),介于旋转中心轴Z与各 销26、27、28和29之间,基本上等于间距P,或比它更小一点(例如1,130 毫米)。此外,销26-29的圆周速度是与折痕带11的前进速度Ⅴ成比例,并 在这种情况下,比其略小,例如小于前进速度Ⅴ的1/5。副臂31,32,33和 34的半径R2是比一半的半径R1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约为430mm毫米。
副臂31,32,33和34通过两对链带辊36和37与接合两个相应的成对 固定齿轮38和固定齿轮39,接收来自主臂21,22,23和24的作动,同轴 于旋转中心轴Z。成对的固定齿轮38和固定齿轮39,和那些键固定到销26, 27,28和29之间的传动比为2:1,这意味着,每对副臂31,32,33和34的 完成绕各销26,27,28和29两转时,而主臂21,22,23和24进行旋转的 中心轴Z一整圈,以这种方式每四个折叠杆41,42,43和44中的每一个, 在空间中运行出一实质的椭圆形轨迹(T)。有利的,椭圆形的轨迹(T)的长轴X 是水平的,或者实质水平的,而短轴Y是垂直的,或者实质垂直的。
所述滑端18的下端,置于一个位置非常接近轨迹T的第四象限,并且 几乎相切,使所述进给折痕带11的方向与轨迹T的相交恰好在轨迹T的第四 象限中。
考虑半径的主臂21,22,23和24的R1半径的大小,和副臂31,32, 33和34的半径R2,以及它们的圆周速度,每个折叠杆41,42,43和44是 能够拦截折痕带11以每两个折痕带11的横向压痕12,即每两个间距P。在 这种方式中,每个折叠杆41,42,43和44是能够折叠折痕带11,推压它(折 叠杆)朝向外侧,对应于交替的压痕12,然而折痕带11本身,因为折叠杆41, 42,43和44的特定作动,进行向内侧折叠在对应于横向压痕12中间与各折 叠杆41,42,43和44接触的那些横向压痕。因此,折痕带11可以交替的 方向被折叠,如假设所需的之字形方式发展。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创新的特征,主臂21,22,23 和24相对于副臂31,32,33和34的时序是是必要的,决定性的,以得到之 字形折叠,是具可靠性的和随时间变化是恒定的,即使在高速(大于3米/秒), 并且还具有非常宽的折痕带(宽度大于3米)。该时序提供两个相反的折叠杆, 例如42和44,必须在长轴X和朝向外侧时,相应的主臂和相对副臂,例如 22和24,分别为32和34,也对齐于长轴X,而同时其它两个折叠杆,例如 当相应的主臂以及副臂如21和23以及分别为31和33也与短轴Y对齐,41 和43必须在短轴Y和面向内侧。
图3至图8示出了不同的操作步骤,折叠装置20将在后面详细进行说 明。
收集装置50(图1)包括一个水平支承面51通过一第二电动马达55 垂直移动于该固定结构的框架13的两个垂直容置侧52和53之间(图10), 以界定出一堆叠架54。
垂直轴中心叠轴W,穿过堆叠架54中心,定义了收集装置50的重叠 轴线,并且相交于轨迹T的第二象限,是相对于折叠装置20的旋转中心轴Z 而相对同一轨迹T的第四象限是反相的。
的传送带56(图1)安装在所述支撑平面51上,例如滚动闸板的类型, 由折叠装置20已折叠后的折痕带11所形成的堆或叠层是适合置放其上。
传送带56是经由第三电动马达57选择性地可驱动的,当水平支撑平面 51处于它的最低位置时(如图所示用虚线在图10)以横向地排出折叠成之字 形的方式的折痕带11。
收集装置50还包括在其上半部分,两个侧壁58和59(图10),彼此相 对的设置,所述折痕带11的横向压痕12是被折叠成之字形方式。电动机构 60相联结于每两个横向壁58和59的每一个,能够使它们相对于摆动到相应 的水平销61。
三个空气排出单元62(图2)中,已知类型的详细和没有说明, 设置一个在折叠装置20的上方,在对应于轨迹T的第一象限,由此约50cm, 一个在截取组件65的内部,和一个在收集装置50的侧壁59的内部。三个空 气排出单元62适用于脉冲工作,与折叠装置20的角位置定时,以促进折痕 带11的折叠和堆放。
折叠叠置20和收集装置50之间,机器10包括一个拦截组件65(图2 和3),形成由一组平行的棒,适合作为折痕带11的第一启动平面,和作动 于第一操作位置时,图2中所示,基本上折叠装置20和收集装置50之间, 为了拦截折痕带11,从进给单元15到达的头部,并且在第二操作位置,在 图3所示。在其中它被移位在一侧上和在一个几乎垂直的位置,为了不拦截 折痕带11。
特别截取组件65依附到一个拱形结构66上经由辊68的滑动,经由一 对流体动力活塞69的指令,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的结构13上。
水平支撑件70被设置在拦截件65和收集装置50的梳形的水平支撑件 70之间,当去除先前形成在收集装置50中的堆叠的步骤时,这是适合于暂 时支撑折痕带11的堆叠。
特别地,水平支撑70是移动水平,通过由第四电动机72控制的第一运 动机构71的装置,介于前向位置(图2和图3)和缩回位置(图10)之间的 一个,以及移动垂直,由第五电动机75控制的第二移动机构73装置,抬起 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图中用虚线所示,图10中)。所述移动机构71和73 的细节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容易理解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机器10还包括一个切割装置80(图10),设置折叠装置20之下和收集 装置50之上,为了选择地切断所述折痕带11,例如,当堆栈在收集装置50 已达到期望的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切割装置80(图11)包括两个水平闸板81中,闸板 82中,彼此相对,结束于具有两个楔略微相对于彼此偏移,每个作动于打开 位置之间(图3至图8),在它们缩回相对于折痕带11的通路面积,以及作 动于一个操作作位置(图9),水平闸板81以及闸板82夹合折痕带11,以截 除折痕带11。
该切割装置80还包括一个切割单元83,安装在闸板82的下部(在图2 的右边),并又包括一个旋转刀片85(图11,图12和图13)和一对辊86, 设置有圆周槽88,旋转的叶片85的外周边缘部分地被容置,并定义一个基 体,这有利于折痕带11的切割。
在旋转刀片85和对辊86可旋转的安装在导轨90的一滑块89上,导轨 90粘附于闸门82,在横向于进给的折痕的带11的方向上,也就是在通过在 图12和13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在滑块89的从侧边待用位置的平移作动 (图12),大量的折痕带11的外侧,只要相反的操作结束时,在越过之后, 切割它,折痕带11在整个长度和背面,是经由传动带92由第六电动机91来 进行,旋转刀片85的旋转,另一方面由滑块89的相同的平移作动作来实现, 经由齿带93的装置,其头部粘附于闸门82和接合带齿的小齿轮95(图13)。 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块89同轴固合旋转刀片85。两个小辊96,也可转动地安 装在滑块89和设置在带齿的小齿轮95的两侧,平行于它,配置于齿带93的 背面,从而确保齿带93接合带齿的小齿轮95。
机器10所前述的功能如下。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对于机器10的正常运行,重要的是折叠装置20 的主臂21-24的角速度与折痕带11的前进速度V两者同步,并且还主臂21-24 的角度与横向压痕12的位置定时,是进给单元15的上游提供,经由任何已 知的装置,在附图中未示出,并且还如上所述的主臂21-24及副臂31-34之间 的往复计时。
当开始折叠折痕带11以之字形方式的方法中,机器10是以图1和图2 中所示的初始操作位置。拦截组件65在操作位置以便拦截折痕带11的头部, 因此,关闭进入到收集装置50下面,与水平支撑件70在较高位置和向前位 置时,具闸板81(在图2的左侧)向前,并与闸板82(在图2的右侧)缩回。
当折痕带11的头部到达拦截组件65,拦截组件65是由流体动力活塞 69移动到其待工作位置时,这对应于第一操作的折叠位置,在图3所示,它 保持在那里,直到折叠过程结束。闸板81也被收回,而在水平支撑件70保 持在向前的位置,并开始逐渐下降,通过第二运动机构73的装置,折痕带 11逐渐形成叠层(预堆叠)。
在此第一操作的折叠位置时,主臂21倾斜一个大约30°的角度β,事先 相对于所述轨迹T的短轴Y,与相应的折叠杆41准备拦截从滑端18到达的 横向压痕12。
在第二操作折叠位置(图4),通过折叠装置20的15°的顺时针方向 的旋转后,即,当角度β为预先相对所述轨迹T的短轴Y约15°,折叠杆41 刚刚接触的折痕带11,并开始在对应向上折叠到相应的横向压痕12。
折叠装置20,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用主臂21,在序列中,由第 一个到第三个操作折叠位置(图5),与对准所述轨迹T的短轴Y,然后进入 第四操作折叠位置(图6),在该角度β为约15°相对于该轨道T的短轴Y的 后面,则成第五操作折叠位置(图7),该角度β为约30°的后面相对于该轨 道T的短轴Y,和最终成第六操作折叠位置(图8),在该角度β为约45° 相对于该轨迹T的短轴Y的后面。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从所述第二操作折 叠位置到第六操作折叠位置(图4~图8)的横向压痕12相邻一个由折叠杆 41拦截且不受折叠的折叠装置20的任何组件,因而,因为副臂31-34的特定 运动,折痕带11折叠在相反的方向,因而叠置本身呈之字形。
在主臂21的第六操作折叠位置,主臂24相邻于它是由45°的角度倾斜 预先相对于所述轨迹T的短轴Y,准备拦截折痕带11在接近另一个横向压痕 12,另一个旋转15°后,这也将在第一操作折叠位置如上所述。
应当注意的是,每一个折叠杆41-44,因为自己的卫星式运动的,它的 变化速度相对于所述折痕带11,因此,在一第一区,它开始从第一操作折叠 位置(图3)和90°的旋转后结束(折叠杆42位置于图3),该折叠杆41~44 旋转的速度基本上等于所述折痕带11的前进速度Ⅴ,然后逐渐减小到零,当 它在轨迹T的第一和第二象限之间的水平位置,然后折叠杆41-44的速度逐 渐增加,直到它到达在第三区(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偏移180°)。
以这种方式,每个折叠杆41-44接触所述折痕带11中的对应于它的横 向压痕12,它伴随着它在相同的速度在所有的第一区,然后减慢和置零相对 速度,然后加速,让折痕带掉落,已折叠的,到下面的堆叠。
由于折痕带11以之字形的方式逐渐折叠,并形成预堆叠在水平支撑件 70上,水平支撑件70被降低,以使之接近水平支撑平面51,这在开始时是 在与图10中虚线所示的最大升高位置,经由第一运动机构71,水平支撑件 70,取入到缩回位置时,因此预堆叠形成搁置在的在水平支撑平面51下面, 然后将其向下移动到下部位置时,在收集装置50的基础上,显示有一个连续 线如图10所示。在此期间,为方便堆叠的形成,电动机构60被驱动,以便 摆动的侧壁58和侧壁59相应于它们的水平销61.
当折痕带11的堆叠被完成时,折痕带11被切断,且不停止其之前向折 叠装置20的前进。进行了所谓的“飞剪”。
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朝向另一个使两个闸板81和闸板82向前进, 和带往如图9和11所示的操作切割位置。从而使折痕带11保持其楔形的末 端夹合。
切割装置80随后被启动,特别是第六电动机91,经由传输带92使滑 块89横向平移于折痕带11,这样的对辊86和旋转刀片85之间保持并在几 秒钟内,由旋转刀片85截除。滑块89,进行完整的向外运动,并切割折痕 带11后,保持在那个位置,折痕带11的横向扩散,水平闸板81和82则朝 向图3中所示的位置退回,为了立即使折痕带11的正常流动朝向所述收集装 置50,滑动件89,然后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图12)。整个返回行程的折痕带 11的横向散为整个返回行程以外其余。
一旦折痕带11的切割操作已经被完成,收集装置50的传送带56被驱 动(图1和10),以便在排出堆叠朝向已知类型的输送装置,并且未在图中 示出。在此操作期间排出堆叠,水平支撑件7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时,在顶部 和前方(图3),即,折痕带11下面刚被切断,所以,上述的折叠周期可以 重复。
一旦该堆由输送带56的排出已经完成时,水平支撑平面51返回到其升 高的位置,准备好接收另一折痕带11的预堆栈,在此期间是在形成于水平支 撑件70上,从而保证了机器10的连续运转,无需停止折叠装置20。
很显然,制造机器10部件的修改和/或添加可以描述到此为止,不脱离 本发明的领域和范围的。
同样清楚的是,虽然本发明已参照一些具体的例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必定能够实现自动化机器的许多其它等效形式的折叠和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 料制成的呈之字形折痕带11,具有的特性在权利要求中阐述,因此所有保护 的领域,从而被限定。

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机器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的折痕带.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自动化机器用于以之字形方式折叠以及堆叠一折痕带(11),所述折痕带(11)由足够刚性的材料制成并提供多个彼此等距的横向压痕(12),自动化机器包括数个进给单元(15),适用在一个朝旋转型折叠装置(20)进给的限定方向上进给所述折痕带(11),所述旋转型折叠装置(20)适用于将所述折痕带(11)折叠成之字形状并输送所述折痕带(11)至一收集装置(50)。所述折叠装置(20)包括四对平行的主臂(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