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284231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8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12541.2

申请日:

2014.09.29

公开号:

CN104518778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3K 19/0185申请日:20140929|||公开

IPC分类号:

H03K19/0185

主分类号:

H03K19/0185

申请人: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S·达斯古普塔; D·M·拉贾戈帕

地址:

美国德克萨斯州

优先权:

14/043,535 2013.10.01 US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赵蓉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高电压发送信号的IO电路。IO电路包括接收参考电压并生成电压导轨电源的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BJT(双极结型晶体管)缓冲电路耦合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和焊盘。BJT缓冲电路包括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上拉电路接收电压导轨电源。下拉电路耦合到上拉电路。焊盘耦合到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输入/输出电路,即IO电路,包括: 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其经配置接收参考电压并且经配置生成电压 导轨电源; BJT缓冲电路,即双极结型晶体管缓冲电路,其耦合到所述电压导 轨发生器电路和焊盘,其中所述BJT缓冲电路进一步包括: 上拉电路,其经配置接收所述电压导轨电源;和 下拉电路,其耦合到所述上拉电路,其中所述焊盘耦合到所述 上拉电路和所述下拉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BJT缓冲电路进一步 包括: 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其耦合到所述上拉电路并且经配置接收输入 信号; 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其耦合到所述下拉电路并且经配置接收所述 输入信号和内核电源; 第一电荷注入电路,其耦合到所述上拉电路并且经配置接收所述输 入信号和所述内核电源; 第二电荷注入电路,其耦合到所述下拉电路并且经配置接收所述输 入信号和所述内核电源;以及 阻塞二极管,其耦合在所述上拉电路和所述下拉电路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进 一步包括: 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其经配置接收电源电压; 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子,其耦合到所述第一电阻器; 第一PNP晶体管,其经配置接收所述参考电压,其中所述第一二极 管的输出端子耦合到第一PNP晶体管的发射极端子; 多个二极管,其耦合到所述第一PNP晶体管的集电极端子;以及 第一NPN晶体管,其耦合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输入端子,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器耦合到第一NPN晶体管的集电极端子,并且所述电压导 轨电源在所述第一NPN晶体管的发射极端子处产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二PNP 晶体管,并且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二NPN晶体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二PNP晶体管的发射极端子,其经配置接收所述电压导轨电源; 所述第二PNP晶体管的基极端子,其耦合到所述第一基极电流源电 路和所述第一电荷注入电路; 电阻器,其耦合在所述第二PNP晶体管的所述发射极端子和所述第 二PNP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之间;以及 集电极端子,其耦合到所述阻塞二极管的输入端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二NPN晶体管的集电极端子,其耦合到所述阻塞二极管的输出端 子; 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基极端子,其耦合到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和 所述第二电荷注入电路;以及 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发射极端子,其耦合到地端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焊盘耦合到所述阻塞二 极管的所述输出端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荷注入电路和所 述第二电荷注入电路包括: p沟道MOSFET,即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经 配置接收内核电源; n沟道MOSFET,其耦合到所述p沟道MOSFET,其中所述p沟道 MOSFET的栅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的栅极端子经配置接收所述 输入信号;以及 电容器,其耦合到所述p沟道MOSFET的漏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 MOSFET的漏极端子。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荷注入电路中的 所述电容器耦合到所述第二PNP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并且所述第二 电荷注入电路中的所述电容器耦合到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 子。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 包括漏极扩展NMOS,其经配置接收所述输入信号,其中所述漏极扩展 NMOS的漏极端子耦合到所述第二PNP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 包括 p沟道MOSFET,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经配置接 收内核电源;以及 n沟道MOSFET,其耦合到所述p沟道MOSFET,其中: 所述p沟道MOSFET的栅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的栅极 端子经配置接收所述输入信号;以及 所述p沟道MOSFET的漏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的漏极 端子耦合到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O电路,其中p沟道MOSFET和n沟道 MOSFET为1.8伏器件,并且第一PNP晶体管、第一NPN晶体管、第二 PNP晶体管和第二NPN晶体管为3.3V器件。 13.  一种方法,包括: 根据参考电压生成电压导轨电源; 当输入信号从逻辑低转变到逻辑高时,在第二PNP晶体管中注入电 流以激活第二PNP晶体管; 将焊盘充电到电压导轨电源; 当所述输入信号从逻辑高转变到逻辑低时,在第二NPN晶体管中注 入电流以激活所述第二NPN晶体管;以及 将所述焊盘放电到地电压。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配置漏极扩展NMOS 以在所述第二PNP晶体管激活后向所述第二PNP晶体管提供电流,其中 所述漏极扩展NMOS经配置接收所述输入信号。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配置第二基极电流源 电路以在所述第二NPN晶体管激活后向所述第二NPN晶体管提供电流, 其中所述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包括: p沟道MOSFET,即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经 配置接收内核电源;以及 n沟道MOSFET,其耦合到所述p沟道MOSFET,其中: 所述p沟道MOSFET的栅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的栅极 端子经配置接收所述输入信号;以及 所述p沟道MOSFET的漏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的漏极 端子耦合到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基极端子。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焊盘的电压高 于所述第二PNP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电压规格时,通过在所 述第二PNP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PN晶体管之间耦合的阻塞二极管阻塞来 自所述第二PNP晶体管的漏泄电流。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n沟道 MOSFET将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耦合到所述地端子,使 得当所述焊盘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二PNP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 电压规格时,所述第二NPN晶体管中生成的过多电流转到所述地端子, 由此减小所述第二NPN晶体管上的应力。 18.  一种计算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 存储器模块,其耦合到所述处理单元;以及 多个逻辑电路,其耦合到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存储器模块;以及 IO电路,其耦合到所述多个逻辑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逻辑电路,所述 IO电路包括: 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其经配置接收参考电压并经配置生成电 压导轨电源; BJT缓冲电路,即双极结型晶体管缓冲电路,其耦合到所述电 压导轨发生器电路和焊盘,其中所述BJT缓冲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二PNP晶体管,其经配置接收所述电压导轨电源; 第二NPN晶体管,其耦合到所述第二PNP晶体管,其中所 述焊盘耦合到所述第二PNP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PN晶体管; 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和第一电荷注入电路,其耦合到所述 第二PNP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和所述第一电 荷注入电路经配置接收输入信号; 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和第二电荷注入电路,其耦合到所述 第二NPN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和所述第二电 荷注入电路经配置接收所述输入信号;以及 阻塞二极管,其耦合在所述第二PNP晶体管和所述第二 NPN晶体管之间。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 路进一步包括: 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其经配置接收所述电源电压; 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子,其耦合到所述第一电阻器; 第一PNP晶体管,其经配置接收所述参考电压,其中所述第一二极 管的输出端子耦合到所述第一PNP晶体管的发射极端子; 多个二极管,其耦合到所述第一PNP晶体管的集电极端子;以及 第一NPN晶体管,其耦合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子,其中所述 第二电阻器耦合到所述第一NPN晶体管的集电极端子,并且所述电压导 轨电源在所述第一NPN晶体管的发射极端子处产生。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注入电路 和所述第二电荷注入电路包括: p沟道MOSFET,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经配置接 收内核电源; n沟道MOSFET,其耦合到所述p沟道MOSFET,其中所述p沟道 MOSFET的栅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的栅极端子经配置接收所述 输入信号;以及 电容器,其耦合到所述p沟道MOSFET的漏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 MOSFET的漏极端子,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荷注入电路中的所述电容器耦 合到所述第二PNP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并且在所述第二电荷注入电 路中的所述电容器耦合到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包括漏极扩展NMOS,其经配置接收所述 输入信号,其中所述漏极扩展NMOS的漏极端子耦合到所述第二PNP晶 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以及 所述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包括: p沟道MOSFET,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经配 置接收内核电源;以及 n沟道MOSFET,其耦合到所述p沟道MOSFET,其中: 所述p沟道MOSFET的栅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 的栅极端子经配置接收所述输入信号;以及 所述p沟道MOSFET的漏极端子和所述n沟道MOSFET 的漏极端子耦合到所述第二NPN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端子。

说明书

说明书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用于集成电路(IC)的输入/输出(IO) 驱动器,并更具体涉及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施高电压IO驱动 器。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IC)包括内核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IO)电路。内核 逻辑电路执行希望功能并需要称为内核电源的低电压。IC在称为IO 电压的高电压范围下与其他IC或外部器件(滤波器、传感器等)通信。 IO电路充当内核逻辑电路和外部器件之间的接口。IO电路包括驱动 焊盘上的信号以与外部器件接口的驱动器。双向IO电路具有用于发送 信号到外部器件的驱动器(传输模式)和用于从外部器件接收信号的 接收器(接收模式)。高电压在焊盘处被施加以测试IO电路(测试模 式)。HDD(硬盘驱动器)前置放大器是IO电路的许多应用领域中 的一个。前置放大器是在所有硬盘驱动器或磁盘驱动器中发现的重要 组件。其放大从磁头接收的信号并将已放大且调节的信号传输到硬盘 驱动器SOC(片上硅)。前置放大器依靠IO驱动器将数据从前置放 大器通信到SOC。前置放大器构建在以在5V电源电压上工作并支持 1.8/2.5/3.3发送信号模式的BiCMOS工艺上。新一代前置放大器构建 在以仍必须支持相同的5V电源电压和1.8/2.5/3.3发信号模式的3V  BiCMOS工艺上。3V BiCMOS工艺具有3V双极器件和作为唯一常规 MOS晶体管的1.8V MOS器件。缺乏的高电压器件利用特别不适于满 足5V电源电压和3.3V电压的发信号电平的需求的标准CMOS可用 IO拓扑。
发明内容
提供符合37 C.F.R.§1.73的发明内容,此发明内容需要简要表明 本发明的性质和实质的发明内容。应理解本发明内容不用来解释或限 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或意义。
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输出(I/O)电路。所述IO电路包括接 收参考电压并生成电压导轨电源的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BJT(双极结 型晶体管)缓冲电路耦合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和焊盘。BJT缓冲电 路包括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上拉电路接收电压导轨电源。下拉电路 耦合到上拉电路。焊盘耦合到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施高电压 IO电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参考电压生成电压导轨电源。当输入 信号从逻辑低转变到逻辑高时,在第二PNP晶体管中注入电流以激活 第二PNP晶体管。焊盘充电到电压导轨电源。当输入信号从逻辑高转 变到逻辑低时,在第二NPN晶体管中注入电流以激活第二NPN晶体 管,并且焊盘放电到地电压。
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装置。所述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单元、 耦合到处理单元的存储器模块以及耦合到处理单元和存储器模块的多 个逻辑电路。IO电路耦合到多个逻辑电路中的至少一个逻辑电路。IO 电路包括接收参考电压并生成电压导轨电源的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 BJT(双极结型晶体管)缓冲电路耦合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和焊盘。 BJT缓冲电路包括经配置接收电压导轨电源的第二PNP晶体管。第二 NPN晶体管耦合到第二PNP晶体管。焊盘耦合到第二PNP晶体管和 第二NPN晶体管。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和第一电荷注入电路耦合到第 二PNP晶体管。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和第一电荷注入电路接收输入信 号。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和第二电荷注入电路耦合到第二NPN晶体管。 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和第二电荷注入电路接收输入信号。阻塞二极管 耦合在第二PNP晶体管和第二NPN晶体管之间。
其他方面和示例性实施例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一种输入/输出(IO)电路的示意图;
图2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输入/输出(IO)电路的框图;
图3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输入/输出(IO)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4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计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输入/输出(IO)电路100的示意图。IO电路100由电源 电压VCC供电。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电压VCC等于5伏。IO电路 100也接收输入信号Vin和参考电压Vref。p沟道MOSFET M2由电源 电压VCC供电并且在栅极端子处接收输入信号Vin。p沟道MOSFET  M2的漏极端子耦合到电阻器R2。电阻器R2耦合到节点n1。二极管 接法的NPN晶体管Q3耦合到节点n1。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Q3 的发射极端子短接到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Q3的基极端子。PNP 晶体管Q4耦合到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Q3。二极管接法的NPN 晶体管Q3的集电极端子耦合到PNP晶体管Q4的发射极端子。PNP 晶体管Q4在基极端子处接收参考电压Vref。PNP晶体管Q4的集电极 端子耦合到地端子120。电阻器R3耦合到节点n1。n沟道MOSFET M3 耦合到电阻器R3并且在栅极端子处接收输入信号Vin。电阻器R1接 收电源电压VCC。NPN晶体管Q1耦合到电阻器R1。NPN晶体管Q1 的基极端子耦合到节点n1。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Q2耦合到NPN 晶体管Q1。NPN晶体管Q1的发射极端子耦合到二极管接法的NPN 晶体管Q2的发射极端子。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Q2的发射极端 子短路到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二极管接法的NPN 晶体管Q2的集电极端子耦合到节点n2。n沟道MOSFET M1耦合到节 点n2。MOSFET M1在栅极端子处接收输入信号Vin。焊盘136耦合到 节点n2。n沟道MOSFET M3和n沟道MOSFET M1的源极端子耦合 到地端子120。
现在解释图1中图示的IO电路100的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在 5V BiCMOS工艺中,电源电压VCC等于5V并且输入信号Vin从0 到5V摆动。在5V BiCMOS工艺中,参考电压Vref可以为1.8V、2.5V 或3.3V(取决于发送信号模式)。在上拉期间,即当输入信号Vin从 逻辑低转变到逻辑高时,p沟道MOSFET M2激活而n沟道MOSFET  M1无效。电流流过p沟道MOSFET M2、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 Q3和PNP晶体管Q4。如果IO电路100中每个双极晶体管的每个基极 -发射极结两端的压降为Vbe,则在节点n1产生的电压为(Vn1=Vref+ 2Vbe),其中Vn1为在节点n1处产生的电压。在节点n2处产生的电 压由以下公式给出:
Vn2=Vn1-2Vbe                                 (1)
Vn2=Vref+2Vbe-2Vbe                           (2)
Vn2=Vref                                     (3) 因此,焊盘136被拉至参考电压Vref。p沟道MOSFET M2向NPN晶 体管Q1提供基极电流。
在下拉期间,即当输入信号Vin从逻辑高转变到逻辑低时,p沟道 MOSFET M2无效而n沟道MOSFET M1激活。n沟道MOSFET M3 也激活,其将节点n1拉至地电位(或0伏),因此无效NPN晶体管 Q1。由于MOSFET M1被激活,焊盘通过地端子120被拉至地电位。 当IO电路100不驱动信号或IO电路100在三态模式(测试模式或接 收模式)时,二极管接法的NPN晶体管Q2充当阻塞器件以保护NPN 晶体管Q1的基极-发射极结免于焊盘处的高电压影响。在一个实施例 中,在测试模式期间,施加到焊盘的电压约为5伏。如果二极管接法 的NPN晶体管Q2不存在,则高的反向发射极基极电压在NPN晶体管 Q1上产生,因此在NPN晶体管Q1上引起过应力。
IO电路100中的MOSFET、NPN晶体管和PNP晶体管是5V器件, 并且能够仅在5V BiCMOS工艺中使用且在3V BiCMOS工艺中不可 用。3V BiCMOS工艺仅支持1.8V MOS晶体管和3V双极晶体管。3V  BiCMOS工艺也支持5V漏极扩展MOS(DEMOS)。然而,DEMOS 不适于快速切换应用。DEMOS的漏极电容使得其无效支持高频(例如 100MHz频率)操作所需要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并且,当在3V BiCMOS 工艺中使用时,IO电路100不能解决过压可靠性问题。甚至当DEMOS 代替MOSFET在IO电路100中使用时,NPN晶体管Q1被暴露于损 坏NPN晶体管Q1的高的集电极发射极过压。
图2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输入/输出(IO)电路200的框图。IO 电路200包括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210。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210由电 源电压VCC供电并接收参考电压Vref。BJT缓冲电路220耦合到电压 导轨发生器电路210。焊盘240耦合到BJT缓冲电路220。BJT缓冲电 路220包括上拉电路222。上拉电路222耦合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 210。下拉电路224耦合到上拉电路222。焊盘240耦合到上拉电路222 和下拉电路224。第一电荷注入电路226和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228耦 合到上拉电路222。第一电荷注入电路226和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228 由输入信号Vin驱动。第一电荷注入电路226也接收内核电源VDD。 输入信号Vin具有等于内核电源VDD的摆幅。第二电荷注入电路232 和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230耦合到下拉电路224。第二电荷注入电路 232和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230接收输入信号Vin和内核电源VDD。 在以下段落中借助图3解释IO电路200的操作。
图3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输入/输出(IO)电路300的示意图。 输入/输出(IO)电路300在连接和操作上相似于输入/输出(IO)电路 200。IO电路300是实施IO电路200的许多方式中的一种。IO电路 300由电源电压VCC供电。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电压VCC等于5 伏。IO电路300也接收输入信号Vin和参考电压Vref。IO电路300包 括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由电源电压VCC 供电并接收参考电压Vref。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包括均经布置接 收电源电压VCC的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第一电阻器R1 耦合到节点n1。第一二极管D1耦合到节点n1。节点n1是第一二极管 D1的输入端子。因此,第一电阻器R1耦合到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 子。第一PNP晶体管Q1耦合到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子。第一PNP 晶体管Q1在第一PNP晶体管Q1的基极端子处接收参考电压Vref。多 个二极管(例如二极管D2、D3)耦合到第一PNP晶体管Q1的集电极 端子。第一NPN晶体管Q11耦合到节点n1或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 端子。第二电阻器R2耦合到第一NPN晶体管Q11的集电极端子。第 一NPN晶体管Q11的发射极端子耦合到BJT缓冲电路320。
BJT缓冲电路320耦合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焊盘340耦合 到BJT缓冲电路320。BJT缓冲电路320包括上拉电路322、下拉电路 324、第一电荷注入电路326、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第二电荷注 入电路332和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330。上拉电路322包括第二PNP 晶体管Q2。上拉电路322耦合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第一电荷 注入电路326和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耦合到上拉电路322。第一电 荷注入电路326和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接收输入信号Vin。第一电 荷注入电路326也接收内核电源VDD。在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中, 第二PNP晶体管Q2的发射极端子耦合到第一NPN晶体管Q11的发射 极端子。第二PNP晶体管Q2在发射极端子处接收电压导轨电源。第 二PNP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耦合到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和第一 电荷注入电路326。电阻器R3耦合在第二PNP晶体管Q2的发射极端 子和第二PNP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之间。第二PNP晶体管Q2的集 电极端子耦合到阻塞二极管BD的输入端子。阻塞二极管BD耦合在上 拉电路322和下拉电路324之间。
第一电荷注入电路326包括p沟道MOSFET M5、n沟道MOSFET  M6和电容器C1。p沟道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5接收内核电源VDD。输入信号Vin具有等于内核电源VDD的摆幅。 n沟道MOSFET M6耦合到p沟道MOSFET M5。p沟道MOSFET M5 的栅极端子和n沟道MOSFET M6的栅极端子接收输入信号Vin。p沟 道MOSFET M5的漏极端子和n沟道MOSFET M6的漏极端子共享共 用节点n3。电容器C1耦合到节点n3。电容器C1耦合到第二PNP晶 体管Q2的基极端子。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包括漏极扩展NMOS (DENMOS)M7,其经配置在漏极扩展NMOS M7的栅极端子处接收 输入信号Vin。漏极扩展NMOS M7的漏极端子耦合到第二PNP晶体 管Q2的基极端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漏极扩展NMOS M7是n沟道 MOSFET。漏极扩展NMOS M7的源极端子耦合到地端子335。在一个 实施例中,电阻器耦合在漏极扩展NMOS M7的源极端子和地端子335 之间。
阻塞二极管BD耦合在上拉电路322和下拉电路324之间。下拉 电路324包括第二NPN晶体管Q22。第二NPN晶体管Q22的集电极 端子耦合到阻塞二极管BD的输出端子。焊盘340耦合到阻塞二极管 BD的输出端子。第二NPN晶体管Q22的基极端子耦合到第二基极电 流源电路330和第二电荷注入电路332。第二NPN晶体管Q22的发射 极端子耦合到地端子335。
第二电荷注入电路332包括p沟道MOSFET M3、n沟道MOSFET  M4和电容器C2。p沟道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3接收内核电源VDD。n沟道MOSFET M4耦合到p沟道MOSFET  M3。p沟道MOSFET M3的栅极端子和n沟道MOSFET M4的栅极端 子接收输入信号Vin。p沟道MOSFET M3的漏极端子和n沟道 MOSFET M4的漏极端子共享共用节点n4。电容器C2耦合到节点n4。 电容器C2耦合到第二NPN晶体管Q22的基极端子。
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330包括经配置接收内核电源VDD的p沟道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1。n沟道MOSFET M2 耦合到p沟道MOSFET M1。p沟道MOSFET M1的栅极端子和n沟道 MOSFET M2的栅极端子经配置接收输入信号Vin。p沟道MOSFET M1 的漏极端子和n沟道MOSFET M2的漏极端子耦合到第二NPN晶体管 Q22的基极端子。
现在解释图3中图示的输入/输出(IO)电路300的操作。在一个 实施例中,电源电压VCC等于5V并且输入信号Vin从0V到1.8V摆 动。参考电压Vref可以为1.8V、2.5V或3.3V(取决于发送信号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p沟道MOSFET和n沟道MOSFET是1.8伏器件, 而第一PNP晶体管Q1、第一NPN晶体管Q11、第二PNP晶体管Q2 和第二NPN晶体管Q22是3V器件。电流流过电阻器R1、第一二极管 D1和第一PNP晶体管Q1。如果在IO电路300中每个双极晶体管的基 极-发射极结两端的压降为Vbe,并且第一二极管D1两端的压降为 Vd1,则在节点n1处产生的电压等于(Vn1=Vref+Vbe+Vd1)。Vn1 为在节点n1处产生的电压。在第一NPN晶体管Q11的发射极端子处 产生的电压导轨电源Vrail由以下公式给出:
Vrail=Vn1-Vbe                                 (4)
Vrail=Vref+Vd1                                (5)
因此,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接收参考电压Vref并生成电压导 轨电源Vrail。当参考电压Vref为1.8V、2.5V或3.3V时,生成的对应 Vrail为2.5V、3.3V或4V(假设第一二极管D1两端的压降(Vd1)为 0.7V)。第一NPN晶体管Q11采用通过基极端子的小电流,生成通过 Vrail的大电流。多个二极管D2和D3限制第一PNP晶体管Q1的发射 极-集电极端子两端的压降。
在上拉期间,即当输入信号Vin从逻辑低转变到逻辑高时,第二 PNP晶体管Q2激活而第二NPN晶体管Q22无效。当输入信号Vin从 逻辑低转变到逻辑高时,第一电荷注入电路326在第二PNP晶体管Q2 中注入电流以激活第二PNP晶体管Q2。当输入信号Vin从逻辑低转变 到逻辑高时,p沟道MOSFET M5无效而n沟道MOSFET M6激活, 使得节点n3从逻辑高转变到逻辑低。电容器C1将在节点n3处的该转 变耦合到第二PNP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由此提供突发电流以激活 第二PNP晶体管Q2。电容器C1帮助第二PNP晶体管Q2的寄生电容 的快速充电/放电。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提供电流以保持第二PNP 晶体管Q2在由第一电荷注入电路326激活后是激活的。由第一基极电 流源电路328提供的电流是维持第二PNP晶体管Q2激活所需的小的 静电流。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包括漏极扩展NMOS(DENMOS) M7。因为常规NMOS不能忍受第二PNP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处的高 电压,所以常规NMOS不用在第一基极电流源电路328中。在一个实 施例中,耦合到DENMOS M7的源极端子的电阻器用来控制提供至第 二PNP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的电流。然而,DENMOS M7是慢速器 件,并且当器件在100MHz的频率范围工作时不能以快速速率激活/无 效第二PNP晶体管Q2。电阻器300也不能以快速速率无效第二PNP 晶体管Q2。当器件在100MHz的频率范围工作时,第一电荷注入电路 326负责以快速速率激活/无效第二PNP晶体管Q2。
并且,在上拉期间,当输入信号Vin从逻辑低转变到逻辑高时,p 沟道MOSFET M1无效而n沟道MOSFET M2激活。因此,第二NPN 晶体管Q22的基极端子通过n沟道MOSFET M2连接到地端子335。 因此,在上拉期间,第二PNP晶体管Q2激活而第二NPN晶体管Q22 无效。焊盘340充电到电压导轨电源Vrail减去阻塞二极管BD两端的 压降。在没有阻塞二极管BD的情况下,焊盘340充电到电压导轨电 源Vrail。
在下拉期间,即当输入信号Vin从逻辑高转变到逻辑低时,第二 PNP晶体管Q2无效而第二NPN晶体管Q22激活。当Vin从逻辑高转 变到逻辑低时,第一电荷注入电路326将该电压转变耦合到第二PNP 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导致第二PNP晶体管Q2无效。此后,电阻器 R3将第二PNP晶体管Q2的基极端子和发射极端子短接,因此将第二 PNP晶体管Q2维持在无效状态。
当输入信号Vin从逻辑高转变到逻辑低时,第二电荷注入电路332 在第二NPN晶体管Q22中注入电流以激活第二NPN晶体管Q22。当 输入信号Vin从逻辑高转变到逻辑低时,p沟道MOSFET M3激活而n 沟道MOSFET M4无效,使得节点n4从逻辑低转变到逻辑高。电容器 C2将在节点n4处将该转变耦合到第二NPN晶体管Q22的基极端子, 由此提供突发电流以激活第二NPN晶体管Q22。电容器C2帮助NPN 晶体管Q22的寄生电容的快速充电/放电。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330提 供电流以保持第二NPN晶体管Q22在由第二电荷注入电路332激活后 是激活的。第二基极电流源电路330提供的电流是维持第二NPN晶体 管Q22激活所需的小的静电流。在没有第二电荷注入电路332的情况 下,第二NPN晶体管Q22需要大得多的静电流,因此影响IO电路300 的功率需求。同样,当第二NPN晶体管Q22在硬饱和条件时,小的静 电流帮助消除闭锁风险。当输入信号Vin在逻辑低时,n沟道MOSFET  M1激活而p沟道MOSFET M4无效。连续电流通过M1提供给第二 NPN晶体管Q22的基极端子。因此,在下拉期间,第二PNP晶体管 Q2无效而第二NPN晶体管Q22激活。焊盘340通过第二NPN晶体管 Q22放电到地电压(在地端子335处的电压)。
注意,将IO电路330分成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310和BJT缓冲电 路320允许将电源电压VCC在Q11、Q2和Q22之间分配。这防止任 何单个器件暴露于能够具有约5V的电源电压VCC。这确保IO电路330 中所有器件均在安全操作区中。在一个实施例中,VCC等于5伏,并 且确保所有双极晶体管(Q1、Q11、Q2和Q22)两端的最大电压低于 3.3V。
在接收模式、测试模式或当IO电路300不驱动焊盘340上的信号 时的模式(三态模式)期间,在焊盘340处的高电压能够损坏IO电路 300。在一个实施例中,高于3.3V的电压被认为是高电压。在一个实 施例中,高于第二PNP晶体管Q2和第二NPN晶体管Q22的电压规格 的电压被认为是高电压。当焊盘340在高电压时,n沟道MOSFET M2 将第二NPN晶体管Q22的基极端子和发射极端子短接,因此保护其免 于过应力。在焊盘340处的高电压状况期间,反向饱和电流的热载流 子倍增在第二NPN晶体管Q22的集电极-基极结开始。然而,通过n 沟道MOSFET M2将该反向饱和电流旁路到地端子335。该布置防止第 二NPN晶体管Q22的基极-发射极结的正向偏置,因此消除对将是雪 崩式倍增的部分的高的正向偏置电流。这允许第二NPN晶体管Q22承 受比BVECO额定值(具有基极开路额定值的集电极-发射极结的击穿 电压)高得多的电压。阻塞二极管BD保护IO电路300的顶部部。在 焊盘340处的高电压将阻塞二极管BD反向偏置。在阻塞二极管BD不 存在的情况下,在焊盘340处的高电压将第二PNP晶体管Q2的集电 极-基极结正偏,导致漏泄电流通过焊盘340到达第二PNP晶体管Q2。 在一个实施例中,阻塞二极管BD使用NPN晶体管并耦合NPN晶体 管的基极和发射极端子来构造。
IO电路300能够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例如,3.3V BiCMOS 工艺)中高电压发送信号。IO电路300也能够承受焊盘340处的高电 压应力。由于低电压BiCMOS工艺不支持高电压MOS器件(例如 3.3/2.5V MOS晶体管),因此IO电路300利用双极器件克服低电压 BiCMOS工艺的缺点。这使得IO电路300能够用于低电压BiCMOS 工艺而不使用高电压MOS晶体管的额外掩模组(mask-set),由此显 著降低成本。另外,IO电路300使用电源电压工作并且不需要独立的 IO供电。在一个实施例中,IO电路300在5V电源电压上工作并且不 需要LDO(线性压差,linear drop-out)调节器生成小于5V的独立的 IO电源。IO电路300也支持多电压发送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IO 电路300支持1.8/2.5/3.3发送信号模式,并能够在100MHz范围内的高 频下工作。
图4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计算装置。计算装置400是服务器群、 具有硬盘驱动器、录像机、机顶盒、移动通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 个人数字助理、个人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电子系统),或是结 合到这些装置中的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装置400能够是如下项中的一个,但不限 于: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片上系统(SoC),其包括处理单元412(例 如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模块414(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测试器410。处理单元412能够是,例如CISC型(复杂 指令集计算机)CPU、RISC型CPU(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或数字信号 处理器(DSP)。存储器模块414(其能够是例如RAM、闪存存储器 或磁盘存储器等的存储器)存储一个或更多个软件应用程序430(例如 嵌入式应用程序),当由处理单元412执行时,该软件应用程序430 执行与计算装置400关联的任何合适功能。测试器410包括支持执行 软件应用程序430的计算装置400的测试和调试的逻辑。例如,测试 仪410可用来模拟计算装置400的有缺陷或不可用的组件(一个或多 个),以允许验证实际存在于计算装置400上的组件(一个或更多个) 如何在各种状况下执行(例如,组件(一个或更多个)如何与软件应 用程序430交互)。以这种方式,软件应用程序430能够在类似后期 生产操作的环境中调试。
处理单元412通常包括存储并使用从存储器模块414频繁存取的 信息的缓存-存储器和逻辑,并负责计算装置400的整个功能。计算装 置400包括多个逻辑电路415。多个逻辑电路415中的至少一个逻辑电 路包括IO电路416。IO电路416充当计算装置400和外部世界之间的 接口。IO电路416在连接和操作上类似于IO电路300。IO电路416 能够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例如3.3V BiCMOS工艺)中高电压发送 信号。IO电路416也能够承受焊盘处的高电压过应力。由于低电压 BiCMOS工艺不支持高电压MOS器件(例如3.3/2.5V MOS晶体管), 因此IO电路416利用双极器件克服低电压BiCMOS工艺的缺点。这使 得IO电路416能够用于低电压BiCMOS工艺而不对高电压MOS晶体 管使用额外掩模组,由此显著降低了成本。另外,IO电路416使用电 源电压工作并且不需要独立的IO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IO电路416 在5V电源电压上工作并且不需要LDO调节器生成小于5V的独立的 IO电源。IO电路416也支持多电压发送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IO 电路416支持1.8/2.5/3.3发送信号模式,并能够在100MHz范围内的高 频下工作。
在前述讨论中,术语“连接的”意为至少在所连接的器件之间的 直接电气连接或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无源中间器件的间接连接。术语“电 路”意为至少单一组件或是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希望功能的多个无源或 有源组件。术语“信号”意为至少一个电流、电压、电荷、数据或其 他信号。同样,术语“连接到”或“与……连接”(等等)旨在描述 间接或直接的电气连接。因此,如果第一器件耦合到第二器件,则该 连接能够通过直接电气连接,或通过经由其他器件和连接的间接电气 连接。进一步地,术语“逻辑高”一般旨在描述逻辑状态“1”的信号, 并且术语“逻辑低”一般旨在描述逻辑状态“0”的信号。同样,术语 “断开状态”或“关断”或“已关断”用来描述器件、组件或信号的 停用。术语“接通”描述器件、组件或信号的激活。
应当注意,整个说明书对特征、优点的参考或相似语言不隐含所 有特征和优点应该是或处在任何单一的实施例中。相反,涉及特征和 优点的语言应理解成意思是关于实施例而描述的具体特征、优点或特 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整个说明书的特征和优 点的讨论以及相似语言可以,但不必须,涉及相同的实施例。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所描述特征、优点和特性可以任何合适方式 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公开可 在没有特定实施例的具体特征或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实践。 在其他实例中,可在不存在于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的某些实施例中 明白额外的特征和优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如上讨论的本公开可以不同的顺序的 步骤和/或操作实践,和/或利用与所公开配置不同的配置中的硬件元件 实践。因此,尽管本公开基于这些优选实施例而被描述,但应认识到 某些修改、变化和可替换的构造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正好在本公开的 精神和保护范围内。因此,为了确定本公开的边界和界限,应参考所 附的权利要求。

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实现高电压IO驱动器的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低电压BiCMOS工艺中高电压发送信号的IO电路。IO电路包括接收参考电压并生成电压导轨电源的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BJT(双极结型晶体管)缓冲电路耦合到电压导轨发生器电路和焊盘。BJT缓冲电路包括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上拉电路接收电压导轨电源。下拉电路耦合到上拉电路。焊盘耦合到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