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28373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9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2724.2

申请日:

2012.04.18

公开号:

CN104539365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10/25申请日:20120418|||公开

IPC分类号:

H04B10/25(2013.01)I

主分类号:

H04B10/25

申请人: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肜云; 王峰; 罗雄豹; 陈求福

地址: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科技园东信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1

代理人:

魏殿绅; 庞炳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涉及光通信领域,它包括若干配线信息读写接口、与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相互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和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包括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每个配线端口指示器包括参考管理端和显示控制端,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全部接地线或者全部接电源;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和相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平均分为多组,分别与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相连,接受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对各端口的统一管理。本发明能够简化设备电路、降低设备成本和故障损伤率、提高设备寿命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配线信 息读写接口(1)、与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相互匹配的配线端 口指示器(2)和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包 括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每个配线端口指示器(2)包括参考管 理端和显示控制端,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 线端口指示器(2)的参考管理端全部接地线或者全部接电源;配线 信息读写接口(1)和相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2)平均分为多组, 分别与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相连,接受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 对各端口的统一管理; 每个分组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参考控制端连接在一起, 作为该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每组中各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参 考管理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指示使能控制线;各组间分组端 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信号读写端并联在一起,作 为该编号端口的配线信息读写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 口指示器(2)的显示控制端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端口指 示控制线;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指示使能控制线、配线信息读写线 和端口指示控制线共同构成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接受设备外部的 控制管理器(5)对各端口的分类使能与分类端口管理; 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4)还包括一根设备类型指示线、一个设 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3),所述设 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为eID芯片,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任 一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控制线之间,单向电平钳位器 (3)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其余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 能控制线之间,所述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 相连,供控制管理器(5)识别设备类型编码和读取设备身份识别电 子标签(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管理器(5)包括端口信息读写模块(6)、端口指示控制模块 (7)和分组使能控制模块(8),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4)的所有配 线信息读写线均与端口信息读写模块(6)相连,所有端口指示控制 线均与端口指示控制模块(7)相连,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和指示使 能控制线均与分组使能控制模块(8)相连。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分 组的数量与每个分组中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数量或每个分组中 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数量相近或相等。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 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器(5)是在对纤器中增加相应的管理功能 与接口制成或者单独配置一个设备,所述相应的管理功能采用CPLD 或FPGA的可编程硬件管理逻辑或微处理器及其相关软件和外围电 路来实现。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 特征在于:所述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为具有读出光纤活动连接器 上身份信息能力的光纤适配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RFID或者eID芯片。 7.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 特征在于:所述配线端口指示器(2)为指示灯、发光二极管LED或 者液晶显示器LCD。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单向电平钳位器(3)为二极管或单向电平钳位电路。

说明书

说明书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10113616.0,申请日为2012年04月18 日,专利名称为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
背景技术
受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建设拉动,全球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迎来爆发式增长。由于 FTTH主要采用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 它将一个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分路给数十上百 个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这就使得ODN网的 用户端产生出巨量的光纤线路,需要进行配线调度维护管理。
早期的光缆线路基本都是点对点线路,管理相对容易,而为FTTH 服务的ODN网络则是点对多点的线路,继续沿用目前只能人工识别 的字符标签进行光纤配线管理,其维护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就会大幅上 升。加上PON技术一对多的无源光网络特性,这就使得在一个光分 支网络上,用户可以随意接入到任何一个支路上进行正常的信号传 输,而不为网络管理者所感知。这一特性使得ODN的可管理性大幅 下降。人工管理的漏洞就会使得网络数据与实际网络状况出现不相一 致的错误,这对后续的网络维护工作就会带来很多困难。为解决这一 问题,出现了eID等电子标签技术,利用电子自动采集的方式对光纤 配线进行管理,以杜绝人工管理可能产生的错误,并利用计算机网络 技术对网络维护进行指导,从而可以迅速在密密麻麻的光配线架适配 器阵列中突出显示出需要进行操作的端口,以降低劳动强度。
由于FTTH网络复杂,特别是网路末端数量庞大,所以电信运营 商难以培养出那么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网络维护人员,进行用户端 网络维护与管理,这样就更需要具有较高智能辅助管理的设备来配合 完成网络维护工作。所以对处于FTTH网络末梢的小型光配线设备, 如楼道光纤分路箱、小型光配线架,以及光缆分纤箱等装置来说,对 可以极大地提高其配线信息正确性的智能化管理技术的需求就更为 迫切。
为读取每个光配线接口上所插入光纤活动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 智能光配线设备就必须有相应的控制管理电路,特别是微处理器进行 相应的控制管理与信息通信。而这些控制管理电路所带来的每线成本 的增加,对那些处于ODN网络末端的小型光配线设备来说,就变得 相对难以承受,因为它们一般都是直接连接到每个用户,而不会再进 行多路分光,从而摊薄每线的建设成本。而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端 口对智能管理电路成本的均摊,相对于大容量设备来说,就显得没起 多大的摊薄作用。
此外,小型光配线设备由于结构简单,所处的安装环境复杂,往 往难以做到安全可靠的电气接地保护,也难以做到无金属光缆接入, 所以其电路可能会处于比较危险的感应雷电引入区域,复杂的大规模 智能控制管理集成电路就比较容易招收雷击,从而产生损坏。考虑到 小型设备的静电保护能力也相对较弱,而配线操作时难免引入静电危 害,所以小型设备的整体抗静电危害能力就更为突出。虽然也可以采 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但这必然也会带来建设成本的增加。如何降 低对智能光配线管理需求最旺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成本,提高其 可靠性就成为设备生产与研发者所必须考虑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 智能光配线设备,能够简化设备电路、降低设备成本和故障损伤率、 提高设备寿命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它包括若干配线信息读写接 口、与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相互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和外接控制 管理总线,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包括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每 个配线端口指示器包括参考管理端和显示控制端,各配线信息读写接 口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全部接地线或者 全部接电源;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和相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平均分为 多组,分别与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相连,接受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 器对各端口的统一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分组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 制端与分到同一组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相互连接在一起, 作为该分组的分组使能控制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 读写接口的信号读写端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配线信息读写 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显示控制端并联在 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端口指示控制线;所有分组使能控制线、配 线信息读写线和端口指示控制线共同构成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接 受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对各端口的合并使能与分类端口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管理器包括端口信息读写模块、 端口指示控制模块和分组使能控制模块,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所有 配线信息读写线均与端口信息读写模块相连,所有端口指示控制线均 与端口指示控制模块相连,所有分组使能控制线均与分组使能控制模 块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组的数量接近或等于每组中配线信息读 写接口与配线端口指示器的数量之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分组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 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每组中各配线端口 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指示使能控制线;各 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信号读写端并联在一 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配线信息读写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 配线端口指示器的显示控制端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端口指 示控制线;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指示使能控制线、配线信息读写线 和端口指示控制线共同构成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接受设备外部的 控制管理器对各端口的分类使能与分类端口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管理器包括端口信息读写模块、 端口指示控制模块和分组使能控制模块,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所有 配线信息读写线均与端口信息读写模块相连,所有端口指示控制线均 与端口指示控制模块相连,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和指示使能控制线均 与分组使能控制模块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组的数量与每个分组中配线信息读写接 口的数量或每个分组中配线端口指示器的数量相近或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分组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 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每个分组中各配线 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指示使能控制 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信号读写端与配 线端口指示器的显示控制端共同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端口 读写控制线;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指示使能控制线和端口读写控制 线共同构成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接受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对各 端口的分类使能与合并端口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管理器包括端口信息读写指示控 制模块和分组使能控制模块,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所有端口读写控 制线均与端口信息读写指示控制模块相连,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和指 示使能控制线均与分组使能控制模块与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组的数量接近或等于每个分组中配线信 息读写接口数量的一半或每个分组中配线端口指示器数量的一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还包括一根设备 类型指示线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单向电平钳位器连接在设备 类型指示线和任一分组使能控制线之间,所述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 外部的控制管理器相连,供控制管理器识别设备类型编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还包括一根设备 类型指示线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单向电平钳位器连接在设备 类型指示线和任一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控制线之间,所 述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相连,供控制管理器识别 设备类型编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还包括一根设备 类型指示线、一个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 器,所述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为eID芯片,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 和任一条分组使能控制线之间,单向电平钳位器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 线和其余分组使能控制线之间,所述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 制管理器相连,供控制管理器识别设备类型编码和读取设备身份识别 电子标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还包括一根设备 类型指示线、一个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 器,所述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为eID芯片,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 和任一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控制线之间,单向电平钳位 器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其余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 控制线之间,所述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相连,供 控制管理器识别设备类型编码和读取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管理器是在对纤器中增加相应的 管理功能与接口制成或者单独配置一个设备,所述相应的管理功能采 用CPLD或FPGA的可编程硬件管理逻辑或微处理器及其相关软件和 外围电路来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线信息读写接口为具有读出光纤活 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能力的光纤适配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 RFID或者eID芯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线端口指示器为指示灯、发光二极 管LED或者液晶显示器LC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将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中的微处理器等集成电路及 其它有源器件移出,利用矩阵化端口管理技术,大幅减少控制信号线 的数量,并适当调整与设计对纤器电路,利用其中的微处理器等器件, 通过相应的通信控制电缆,来控制管理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配线信 息读写接口和配线端口显示器,从而达到简化设备电路、降低设备成 本和故障损伤率、提高设备寿命和可靠性等目的。
(2)由于设备电路无源化,其中不再含有易受雷击与静电损伤 的器件,所以设备的可靠性可以得到大幅的提高,对安装运行环境的 要求也变得相对简单,这对提高网络设计的灵活性,降低对设计的限 制,提高网络环境的适应性等都会带来十分明显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控制管理器与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互联 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5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9中控制管理器与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互联 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线信息读写接口,2—配线端口指示器,3—单向电 平钳位器,4—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5—控制管理器,6—端口信息 读写模块,7—端口指示控制模块,8—分组使能控制模块,9—端口 信息读写指示控制模块,10—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它包括若干配线信息 读写接口1、与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相互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 2和外接控制管理总线,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为具有读出光纤活动连 接器上身份信息能力的光纤适配器,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 体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又称无线电子 标签)或者eID芯片。配线端口指示器4为指示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者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每一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均配一个配线端口指示器2,以指示该配 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状态等信息。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和相匹配的配 线端口指示器2平均分为多组,分别与外接控制管理总线相连,接受 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对各端口的统一管理。
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有两个引出端,一个为参考控制端,常 规应用中通常用来接地或接电源,另一个为信号读写端,用来读写插 在此接口中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每个配线端口指示器2上 也有两个端口,一个为参考管理端,常规应用中通常用来接地或接电 源,另一个为显示控制端,用来控制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点亮与熄灭。 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参考管 理端可以全部接地线,也可以全部接电源。
在进行电子标签的智能配线设备的网络开通与维护时,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和对纤器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装备。网络开通与维护人员利用PDA(往往是智能手机)与网 络管理计算机进行通信,并控制对纤器和智能光配线设备进行网络配 纤与开通维护。由于按照上述电路布置的设备仅有端口,缺少控制管 理功能,而无法独立完成智能配线管理工作,需要其它智能管理设备 的配套管理,例如控制管理器5。由于在智能ODN的配线管理中基 本都需要配置对纤器,因此控制管理器5可以在对纤器中增加相应的 管理功能与接口制成,也可以单独配置一个设备进行管理,相应的管 理功能采用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 程逻辑器件)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 门阵列)的可编程硬件管理逻辑或微处理器及其相关软件和外围电路 来实现。
下面通过9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合并使能+分类端口管理。
参见图1所示,每个分组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参考控制端 与分到同一组的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参考管理端相互连接在一起,作 为该分组的分组使能控制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 写接口1的信号读写端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配线信息读写 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显示控制端并联 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端口指示控制线;所有分组使能控制线、 配线信息读写线和端口指示控制线共同构成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接受 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对各端口的合并使能与分类端口管理。
为尽量以较少的控制线来管理尽可能多的接口,本实施例中分 组的数量尽量接近或等于每组中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与配线端口指 示器2的数量之和。
参见图2所示,与本实施例中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4互联的控制 管理器5包括端口信息读写模块6、端口指示控制模块7和分组使能 控制模块8,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4的所有配线信息读写线均与端口 信息读写模块6相连,所有端口指示控制线均与端口指示控制模块7 相连,所有分组使能控制线均与分组使能控制模块8相连。
实施例2:分类使能+分类端口管理。
每个分组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参考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作 为该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每组中各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参考管理 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指示使能控制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 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信号读写端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 口的配线信息读写线;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2 的显示控制端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端口指示控制线;所有 读写使能控制线、指示使能控制线、配线信息读写线和端口指示控制 线共同构成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接受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对 各端口的分类使能与分类端口管理。
与本实施例中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4互联的控制管理器5包括端 口信息读写模块6、端口指示控制模块7和分组使能控制模块8,小 型智能光配线设备4的所有配线信息读写线均与端口信息读写模块6 相连,所有端口指示控制线均与端口指示控制模块7相连,所有读写 使能控制线和指示使能控制线均与分组使能控制模块8相连。
本实施例中,分组的数量与每个分组中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数 量或每个分组中配线端口指示器2的数量相等时,可以达到最大管 理容量。
实施例3:分类使能+合并端口管理。
参见图3所示,每个分组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参考控制端 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每个分组中各配线端口 指示器2的参考管理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分组的指示使能控制线; 各组间分组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的信号读写端与配 线端口指示器2的显示控制端共同并联在一起,作为该编号端口的端 口读写控制线;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指示使能控制线和端口读写控 制线共同构成所述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接受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 对各端口的分类使能与合并端口管理。
与本实施例中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4互联的控制管理器5包括端 口信息读写指示控制模块9和分组使能控制模块8,小型智能光配线 设备4的所有端口读写控制线均与端口信息读写指示控制模块9相 连,所有读写使能控制线和指示使能控制线均与分组使能控制模块8 与相连。
本实施例中,分组的数量为每个分组中配线信息读写接口1数量 的一半或每个分组中配线端口指示器2数量的一半时,可以达到最 大管理容量。
实施例4:实施例1+设备类型指示
为区别不同的设备类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设备基础上增 加一根设备类型指示线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3,单向电平钳位 器3为二极管或单向电平钳位电路,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任一分 组使能控制线之间,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相 连,供控制管理器5识别设备类型编码。
实施例5:实施例2+设备类型指示
参见图4所示,为区别不同的设备类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 的设备基础上增加一根设备类型指示线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 3,单向电平钳位器3为二极管或单向电平钳位电路,连接在设备类 型指示线和任一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控制线之间,设备 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相连,供控制管理器5识别设 备类型编码。
实施例6:实施例3+设备类型指示
为区别不同的设备类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设备基础上增 加一根设备类型指示线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3,单向电平钳位 器3为二极管或单向电平钳位电路,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任一分 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控制线之间,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 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相连,供控制管理器5识别设备类型编码。
实施例7:实施例1+设备类型与编号指示
为区别不同的设备类型并表示出设备编号,本实施例在实施 例1的设备基础上增加一根设备类型指示线、一个设备身份识别电子 标签10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3,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为 eID芯片,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任一条分组使能控制线之间,单 向电平钳位器3为二极管或单向电平钳位电路,各自连接在设备类型 指示线和其余分组使能控制线之间,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 制管理器5相连,供控制管理器5识别设备类型编码和读取设备身份 识别电子标签10。
实施例8:实施例2+设备类型与编号指示
为区别不同的设备类型并表示出设备编号,本实施例在实施 例2的设备基础上增加一根设备类型指示线、一个设备身份识别电子 标签10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3,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为 eID芯片,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任一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 示使能控制线之间,单向电平钳位器3为二极管或单向电平钳位电 路,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其余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 控制线之间,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的控制管理器5相连,供控 制管理器5识别设备类型编码和读取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
实施例9:实施例3+设备类型与编号指示
参见图5所示,为区别不同的设备类型并表示出设备编号,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设备基础上增加还包括一根设备类型指示 线、一个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和至少一个单向电平钳位器3, 设备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为eID芯片,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任 一分组的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控制线之间,单向电平钳位器3 为二极管或单向电平钳位电路,连接在设备类型指示线和其余分组的 读写使能控制线或指示使能控制线之间,设备类型指示线与设备外部 的控制管理器5相连,供控制管理器5识别设备类型编码和读取设备 身份识别电子标签10。
上述9个实施例只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保护内容而进行的举例 说明,并不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 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 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 现有技术。

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涉及光通信领域,它包括若干配线信息读写接口、与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相互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和外接控制管理总线,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包括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每个配线端口指示器包括参考管理端和显示控制端,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全部接地线或者全部接电源;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和相匹配的配线端口指示器平均分为多组,分别与所述外接控制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