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28373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6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6142.1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号:

CN104538101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1B 7/2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李名珍 马军 王振宇变更后:李名珍 马军 王振宇 王红梅 王培林 王国利 刘磊|||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B 7/22登记生效日:2017112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七都镇工业区亨通大道88号变更后权利人: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工业区亨通大道88号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B 7/22申请日:20141229|||公开

IPC分类号:

H01B7/22; H01B5/08; H01B9/00

主分类号:

H01B7/22

申请人:

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名珍; 马军; 王振宇

地址:

215234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七都镇工业区亨通大道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代理人:

马明渡; 王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包括位于中心的受力单元和依次绞合于受力单元外表面的第一铝合金导电层、第二铝合金导电层;铝导体包覆层由19~21根截面为“Z”字形的“Z”字形铝合金导体绞合而成;所述受力单元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碳纤维单线和绞合于第一碳纤维单线外表面6根第二碳纤维单线;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第二碳纤维单线由若干根碳纤维原丝绞合而成;聚酯胶黏填充部由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混合而成,第一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N-307不饱和聚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正丁醇、甲苯、滑石粉、铝粉、碳酸钙、三乙烯四胺。本发明既保证了铝层内的若干根碳纤维原丝圆整,也避免了后续在使用中铝层的损坏,从而保证了电性能的可靠性,弯曲半径下降至为6倍电缆直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受力单元(1)和依次绞合于受力单元(1)外表面的第一铝合金导电层(2)、第二铝合金导电层(3); 所述第一铝合金导电层(2)由10~14根第一铝单线(21)绞合而成,所述第二铝合金导电层(3)由16~20根第二铝单线(31)绞合而成; 所述第二铝合金导电层(3)外表面依次绞合有铝导体包覆层(4),铝导体包覆层(4)由19~21根截面为“Z”字形的“Z”字形铝合金导体(41)绞合而成; 所述受力单元(1)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碳纤维单线(5)和绞合于第一碳纤维单线(5)外表面6根第二碳纤维单线(6),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5)和第二碳纤维单线(6)外表面均包覆有铝层(7),所述铝层(7)的厚度为0.1~0.4mm; 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5)、第二碳纤维单线(6)由若干根碳纤维原丝(8)绞合而成;位于铝层(7)内且在若干根碳纤维原丝(8)之间填充有聚酯胶黏填充部(9); 所述聚酯胶黏填充部(9)由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按照1:2~4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所述第一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N-307不饱和聚酯            100份, 丙烯酸丁酯                 10~25份, 丙烯酸异辛酯               10~30份, 正丁醇                     8~10份, 甲苯                       6~12份, 滑石粉                     1~3份, 铝粉                       4~6份, 碳酸钙                     8~12份, 三乙烯四胺                 0.5~1份; 所述第二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丙烯酸                     10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             30~35份, 乙二醇                     20~25份, 甲苯二异氰酸酯             10~15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1~2份, 过氧化苯甲酰               0.5~1份, 邻羟基苯甲酸苯酯           0.5~0.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N-307不饱和聚酯            100份, 丙烯酸丁酯                 15~25份, 丙烯酸异辛酯               15~22份, 正丁醇                     9~10份, 甲苯                       8~10份, 滑石粉                     1~3份, 铝粉                       3~5份, 碳酸钙                     8~12份, 三乙烯四胺                 0.5~1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原丝(8)的数目至少为300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层(7)的厚度为0.1~0.4mm。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传输导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
背景技术
我国国民经济续高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根据国网建设有限公司的规划,近几年内将重点建设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建设,需要更大截面导线、但又不希望导线外径太大。导线设计要考虑诸多因素,特别是导线的输送容量和经济电流密度、电晕临界电压、机械强度等。一方面,在线路狭窄的地区,只需要更换相近截面规格的导线,基本上不需要更换铁塔即能满足强度和导线对地的要求,但是在应用中随着导线温度的上升,其弧垂必然增加。而原有的杆塔不可能有很大的余度来满足其弧垂的增加量,故要达到在原有走廊上不改变铁塔增容40~50%是有困难的。
另一方面,现有铝导线使用镀锌钢绞线作为受力单元,这种结构使用了一百多年,是传统结构。但镀锌钢绞线强度不高,抗腐蚀性不强,缩短了导线整体使用寿命。80年代,出现铝包钢单线,当时因工艺复杂,难于推广,现在,已经在大跨越线路使用,其抗腐蚀性大大加强,但强度比钢绞线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此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结构既保证了铝层内的若干根碳纤维原丝圆整,也避免了后续在使用中铝层的损坏,从而保证了电性能的可靠性,聚酯胶黏填充剂粘接力强,在若干根碳纤维原丝之间形成了无缝密封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耐酸碱盐介质腐蚀和热稳定性,固定性好,抗滑移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包括位于中心的受力单元和依次绞合于受力单元外表面的第一铝合金导电层、第二铝合金导电层;
所述第一铝合金导电层由10~14根第一铝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第二铝合金导电层由16~20根第二铝单线绞合而成;
所述第二铝合金导电层外表面依次绞合有铝导体包覆层,铝导体包覆层由19~21根截面为“Z”字形的“Z”字形铝合金导体绞合而成;
所述受力单元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碳纤维单线和绞合于第一碳纤维单线外表面6根第二碳纤维单线,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和第二碳纤维单线外表面均包覆有铝层,所述铝层的厚度为0.1~0.4mm;
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第二碳纤维单线由若干根碳纤维原丝绞合而成;位于铝层内且在若干根碳纤维原丝之间填充有聚酯胶黏填充部;
所述聚酯胶黏填充部由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按照1:2~4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所述第一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N-307不饱和聚酯            100份,
丙烯酸丁酯                 10~25份,
丙烯酸异辛酯               10~30份,
正丁醇                     8~10份,
甲苯                       6~12份,
滑石粉                     1~3份,
铝粉                       4~6份,
碳酸钙                     8~12份,
三乙烯四胺                 0.5~1份;
所述第二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丙烯酸                     10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             30~35份,
乙二醇                     20~25份,
甲苯二异氰酸酯             10~15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1~2份,
过氧化苯甲酰               0.5~1份,
邻羟基苯甲酸苯酯           0.5~0.8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N-307不饱和聚酯            100份,
丙烯酸丁酯                 15~25份,
丙烯酸异辛酯               15~22份,
正丁醇                     9~10份,
甲苯                       8~10份,
滑石粉                     1~3份,
铝粉                       3~5份,
碳酸钙                     8~12份,
三乙烯四胺                 0.5~1份。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碳纤维原丝的数目至少为300根。
3. 上述方案中,所述铝层的厚度为0.1~0.4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发明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其铝层内若干根碳纤维原丝之间填充有特定配方的聚酯胶黏填充部,既保证了铝层内的若干根碳纤维原丝圆整,也避免了后续在使用中铝层的损坏,从而保证了电性能的可靠性,聚酯胶黏填充剂粘接力强,在若干根碳纤维原丝之间形成了无缝密封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耐酸碱盐介质腐蚀和热稳定性,固定性好,抗滑移性强,防止了由于碳纤维原丝光滑带来的缺陷,确保了受力均匀,阻热性能优良;第一铝合金导电层由10~14根第一铝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第二铝合金导电层由16~20根第二铝单线绞合而成,第二铝合金导电层外表面依次绞合有铝导体包覆层,其结构紧密,弯曲半径下降至为6倍电缆直径,减小了安装布局的空间,减小了安装成本,更易于敷设,紧压系数高在同等截面下提高了载流量,也能有效地防止雨水等进入导线内部,减少或避免了导线表面积水结冰,大幅地提高了导线的防冰雪能力,铝导体包覆层由19~21根“Z”字形铝合金导体绞合而成也提高了电缆的导电性能、弯曲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减少了线缆发热量,其广泛使用能够大幅提高整个输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需要改建增容、扩容的输电线路。
2. 本发明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其铝包碳纤维单线直径小、方便用于绞合结构,碳纤维丝采用绞合结构,弯曲性能及其优良,完全避免碳纤维丝弯曲折断问题,单根碳纤维原丝偶尔断裂不影响铝包碳纤维单线性能,单根铝包碳纤维单线小的缺陷不会较大影响整个铝包碳纤维绞合加强芯受力单元的性能,使输电线路安全系数提高;其次,其铝包覆层厚度可以做到很薄,从而使得铝包碳纤维单线直径可以做到2mm~4mm,与镀锌钢丝差不多,以多根绞合方式制作导线的受力单元,改变了现在碳纤维棒的单根,直径5mm~12mm的现状,小的铝包碳纤维单线直径和多根绞合结构使得导线的受力单元(铝包碳纤维绞合芯)弯曲直径大为减小,避免目前单根碳纤维芯棒直径大,弯曲应力大,要求装盘,施工弯曲直径很大,导致导线展放,接头要求高,频繁出现芯棒压接施工不当隐患而至的导线掉线输电线路停电故障。
3. 本发明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铝包覆层对里面的碳纤维发生很好的包覆紧压作用,里面的一百多根碳纤维原丝采用绞合结绳方式,这样的结构使得单根碳纤维丝断裂接头不太影响碳纤维丝整体性能,拉断力高,延长了线路的使用寿命;其次,在大跨距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耐腐蚀性优良、重量轻、拉断力高、导电率高和高性价比,在原有走廊上基本不改变铁塔,达到增容60%,载流量大、质量轻、弧垂特性好,延长了线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受力单元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受力单元;2、第一铝合金导电层;21、第一铝单线;3、第二铝合金导电层;31、第二铝单线;4、铝导体包覆层;41、“Z”字形铝合金导体;5、第一碳纤维单线;6、第二碳纤维单线;7、铝层;8、碳纤维原丝;9、聚酯胶黏填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3:一种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包括位于中心的受力单元1和依次绞合于受力单元1外表面的第一铝合金导电层2、第二铝合金导电层3;
所述第一铝合金导电层2由11根第一铝单线21绞合而成,所述第二铝合金导电层3由18根第二铝单线31绞合而成;
所述第二铝合金导电层3外表面依次绞合有铝导体包覆层4,铝导体包覆层4由21根截面为“Z”字形的“Z”字形铝合金导体41绞合而成;
所述受力单元1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碳纤维单线5和绞合于第一碳纤维单线5外表面6根第二碳纤维单线6,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5和第二碳纤维单线6外表面均包覆有铝层7,所述铝层7的厚度为0.1~0.4mm;
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5、第二碳纤维单线6由若干根碳纤维原丝8绞合而成;位于铝层7内且在若干根碳纤维原丝8之间填充有聚酯胶黏填充部9。
所述聚酯胶黏填充部9由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按照1:2~4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所述第一组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表1

所述第二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丙烯酸100份 100份 100份 10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30~35份 32份 30份 35份 乙二醇20~25份 20份 25份 22份 甲苯二异氰酸酯10~15份 10份 15份 12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2份 1份 1.5份 1.8份 过氧化苯甲酰0.5-1份 0.6份 1份 0.8份 邻羟基苯甲酸苯酯0.5-0.8份 0.8份 0.5份 0.8份
实施例1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实施例2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实施例3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按照1:2.6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上述碳纤维原丝8的数目至少为300根。
上述铝层7的厚度为0.25mm或者0.15mm。
采用上述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时,其铝层内若干根碳纤维原丝之间填充有特定配方的聚酯胶黏填充部,既保证了铝层内的若干根碳纤维原丝圆整,也避免了后续在使用中铝层的损坏,从而保证了电性能的可靠性,聚酯胶黏填充剂粘接力强,在若干根碳纤维原丝之间形成了无缝密封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耐酸碱盐介质腐蚀和热稳定性,固定性好,抗滑移性强,防止了由于碳纤维原丝光滑带来的缺陷,确保了受力均匀,阻热性能优良;其结构紧密,弯曲半径下降至为6倍电缆直径,减小了安装布局的空间,减小了安装成本,更易于敷设,紧压系数高在同等截面下提高了载流量,也能有效地防止雨水等进入导线内部,减少或避免了导线表面积水结冰,大幅地提高了导线的防冰雪能力,其广泛使用能够大幅提高整个输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需要改建增容、扩容的输电线路;其次,其铝包覆层厚度可以做到很薄,从而使得铝包碳纤维单线直径可以做到2mm~4mm,与镀锌钢丝差不多,以多根绞合方式制作导线的受力单元,改变了现在碳纤维棒的单根,直径5mm~12mm的现状,小的铝包碳纤维单线直径和多根绞合结构使得导线的受力单元(铝包碳纤维绞合芯)弯曲直径大为减小,避免目前单根碳纤维芯棒直径大,弯曲应力大,要求装盘,施工弯曲直径很大,导致导线展放,接头要求高,频繁出现芯棒压接施工不当隐患而至的导线掉线输电线路停电故障;再次,铝包覆层对里面的碳纤维发生很好的包覆紧压作用,里面的一百多根碳纤维原丝采用绞合结绳方式,这样的结构使得单根碳纤维丝断裂接头不太影响碳纤维丝整体性能,拉断力高,延长了线路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力传输的抗拉铝型绞线,包括位于中心的受力单元和依次绞合于受力单元外表面的第一铝合金导电层、第二铝合金导电层;铝导体包覆层由1921根截面为“Z”字形的“Z”字形铝合金导体绞合而成;所述受力单元包括位于中心的第一碳纤维单线和绞合于第一碳纤维单线外表面6根第二碳纤维单线;所述第一碳纤维单线、第二碳纤维单线由若干根碳纤维原丝绞合而成;聚酯胶黏填充部由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混合而成,第一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