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80045015.3
2013.08.29
CN104584617A
2015.04.29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16/32申请日:20130829|||公开
H04W16/32; H04W52/24; H04W84/10
H04W16/3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大中康公; 前田美保; 望月满; 末满大成; 片多大; 福田洋三
日本东京
2012-189453 2012.08.30 JP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胡秋瑾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HeNB在省电模式下进行步骤ST41的干扰测定。HeNB在步骤ST42中判断为检测到正在与eNB进行通信的UE的干扰时,在步骤ST43中解除省电模式并切换为常规模式,并在步骤ST44中开始发送导频信号。若在步骤ST23中UE判断为检测到导频信号,并在步骤ST24中将这一情况报告给eNB,则在步骤ST25~步骤ST32中,进行将UE从eNB移交给HeNB的移交处理。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装置;构成大规模小区的大规模基 站装置,该大规模小区能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范围较大; 以及构成小规模小区的小规模基站装置,该小规模小区能进行所述无线通 信的范围较小,所述大规模小区中设置有所述小规模小区,该通信系统的 特征在于, 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具有常规模式和省电模式这两种动作模式,所述 常规模式进行发送要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发送信号的发送 动作以及接收由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信号的接收动作, 所述省电模式至少停止所述发送动作,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能从所述常规 模式切换为所述省电模式,并能从所述省电模式切换为所述常规模式, 在所述省电模式时,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进行对本装置的干扰进行检 测的检测动作,若通过所述检测动作检测到正在与所述大规模基站装置进 行通信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干扰,则从所述省电模式切换为所述常规模 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动作是在每个 频率下测定干扰功率的动作, 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根据测定所述干扰功率的频率过去的使用历史来 对该频率进行分类,并省略所述使用历史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的频率下的 所述干扰功率的测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历史是使用频 度, 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省略使用频度低于预先决定的频度的频率下的所 述干扰功率的测定。 4.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 动作是在每个频率下测定干扰功率的动作, 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根据测定所述干扰功率的时间段过去的使用历史 对该时间段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后的每个时间段对测定所述干扰功率的周 期进行设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历史是使用频 度, 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对于所述使用频度越低的时间段,将测定所述干 扰功率的周期设定得越长。 6.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规 模基站装置在从所述省电模式切换为所述常规模式后,开始发送表示本装 置的导频信号, 在由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所述导频信号后,进行将所述通信终端 装置从所述大规模基站装置移交给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的移交处理。
说明书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系 统。 背景技术 在被称为第三代的通信方式中,日本从2001年起开始了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方式的商用 服务。另外,通过向下行链路(专用数据信道、专用控制信道)追加分组传送用 的信道(HS-DSCH: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链路共享 信道),开始实现使用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进一步高速化的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服务。并且,为了使上行 链路方向的数据发送进一步高速化,也开始以HSUPA(High Speed Up 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方式提供服务。W-CDMA是由移动 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团体即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 作伙伴项目)决定的通信方式,汇总在版本10(Release 10)的技术标准中。 另外,在3GPP中,作为不同于W-CDMA的其他通信方式,探讨了在无线 区间方面被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在包含核心网络(下面也 简称为“网络”)的系统整体结构方面被称为“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的新的通信方式。该通信方式也被称为3.9G(3.9代)系统。 在LTE中,接入方式、无线的信道结构以及协议与 W-CDMA(HSDPA/HSUPA)完全不同。例如,在接入方式方面,W-CDMA 使用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而LTE在下行链路方向 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在上行链路方向使用SC-FDMA(Single Care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另外,对于带宽,W-CDMA为5MHz,而对于 LTE,每个基站可在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中 进行选择。另外,在LTE中,与W-CDMA不同,不包含线路交换,仅为分 组通信方式。 在LTE中,使用与W-CDMA的核心网络即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不同的新核心网络来构成通信系统,因此,LTE 的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被定义成不同于 W-CDMA网的独立的无线接入网。 因此,为了与W-CDMA的通信系统进行区别,在LTE的通信系统中, 将无线接入网称为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 进通用地面无线接入)。另外,将与作为通信终端装置的移动终端(User Equipment:UE)进行通信的基站(Base station)称为eNB(E-UTRAN NodeB)。 此外,将与多个基站进行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交换的基站控制装置(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称为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或 aGW(Access Gateway:接入网关)。 在非专利文献1(第四章)中记载了3GPP中的、与LTE系统的整体架构 (Architecture)相关的决定事项。使用图1说明整体架构。图1是表示LTE方式 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1中,若对应于移动终端101的控制协议, 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电资源控制))和用户层面、例如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分集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电链路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接入 控制)、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在基站102终止,则E-UTRAN由一个或 多个基站102构成。 基站102进行由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103 通知的寻呼信号(也称为Paging Signal、寻呼消息(paging messages))的调度 (Scheduling)及发送。基站102通过X2接口相互连接。此外,基站102还通过 S 1接口与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105相连。更详细而言, 基站102通过S1_MME接口与EPC105的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移动管理实体)103相连,通过S1_U接口与EPC105的S-GW(Serving Gateway, 服务网关)104相连接。 MME103向多个或单个基站102分配寻呼信号。另外,MME103进行待 机状态(Idle State,闲置状态)的移动性控制(Mobility control)。MME103在移 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以及激活状态(Active State)时进行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列表的管理。 S-GW104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2进行用户数据的收发。当在基站之间进 行移交时,S-GW104成为本地的移动性锚点(Mobility Anchor Point,移动锚 点)。EPC105中还存在未图示的P-GW(PDN Gateway,PDN网关)。P-GW进 行每个用户的分组过滤以及UE-ID地址的分配等。 移动终端101与基站102之间的控制协议RRC进行广播(Broadcast)、寻呼 (paging)、RRC连接管理(RRC connection management)等。RRC中的基站与 移动终端的状态有RRC_IDLE和RRC_CONNECTED。在RRC_IDLE中进行 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选择、系统信息 (System Information:SI)的广播、寻呼(paging)、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 移动性等。在RRC_CONNECTED中,移动终端具有RRC连接(connection), 能与网络进行数据的收发。此外,在RRC_CONNECTED中,进行移交 (Handover:HO)、相邻小区(Neighbour cell)的监测等。 使用图2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五章)所记载的、3GPP中与LTE系统的帧 结构有关的决定事项。图2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帧的 结构的说明图。在图2中,一个无线帧(Radio frame)为10毫秒(ms)。无线帧 被分割成十个大小相等的子帧(Subframe)。子帧被分割为两个大小相等的时 隙(slot)。每个无线帧的第一个和第六个子帧包含下行链路同步信号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同步信号包括第一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第二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非专利文献1(第五章)中记载了3GPP中与LTE系统的信道结构相关的 决定事项。设想在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封闭用户组)小区中也使用 与non-CSG小区相同的信道结构。使用图3说明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 图3是说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的说明图。 图3中,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401是从基站 (eNB)102到移动终端(UE)101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BCH传输块(transport block)被映射到40ms间隔中的四个子帧。不存在40ms定时的清楚的信令。 物理控制信道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402是从基站102到移动终端101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 PCFICH从基站102向移动终端101通知用于PDCCHs的OFDM码元的数量。 PCFICH以每个子帧进行发送。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403是从基站102到移动终端101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DCCH对 后述图4所示的传输信道之一即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的资源分配(allocation)信息、图4所示的传输信道之一即 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的资源分配(allocation)信息、以及与DL-SCH 有关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信息进 行通知。PDCCH传送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plink Scheduling Grant)。PDCCH 传送对上行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即ACK(Acknowledgement)/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PDCCH也称为L1/L2控制信号。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404 是从基站102到移动终端101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DSCH中映射有作为 传输信道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以及作为传输信道的PCH。 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405为从基站102到移 动终端101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MCH中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的多播信 道(Multicast Channel:M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406 是从移动终端101到基站102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UCCH传送对于下行 链路发送的响应信号(response signal)即ACK/Nack。PUCCH传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报告。CQI是表示接收到的数据的品质、 或者通信线路品质的品质信息。PUCCH还传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407 是从移动终端101到基站102的上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USCH中映射有作为 图4所示的传输信道之一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 UL-SCH)。 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408是从基站102到移动终端101的下行链路发送用信道。PHICH传送 对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应答信号即Ack/Nack。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409是从移动终端101到基站102的上行链 路发送用信道。PRACH传送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 下行参照信号(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已知 的码元。定义有以下五种下行参考信号。小区固有参照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CRS)、MBSFN参照信号(MBSFN reference signals)、UE 固有参照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即数据解调用参照信号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定位参照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信道信息参照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CSI-RS)。移动终端的物理层的测定包括参考信号的接收 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测定。 使用图4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五章)所记载的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图4是说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传输信道的说明图。图 4(A)表示下行链路传输信道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间的映射。图4(B)表示上行 链路传输信道与上行链路物理信道间的映射。 图4(A)所示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中的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 BCH)被广播到其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BCH被映射到物理广播信道 (PBCH)。 对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适用利用 HARQ(Hybrid ARQ,混合ARQ)进行的重发控制。DL-SCH能向基站(小区) 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DL-SCH支持动态或者准静态(Semi-static)的资 源分配。准静态的资源分配也被称为持久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 DL-SCH为了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支持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DL-SCH被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为了能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支持移 动终端的DRX。请求PCH能够对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进行广播。PCH 被映射到能动态地根据话务量而进行使用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CH)那样的物理资源。 多播信道(Multicast Channel:MCH)用于向基站(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 进行广播。MCH支持多小区发送中的MBMS服务(MTCH和MCCH)的SFN合 成。MCH支持准静态的资源分配。MCH被映射到PMCH。 图4(B)所示的上行链路传输信道中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适用利用HARQ(Hybrid ARQ)进行的重发控制。UL-SCH 支持动态或者准静态(Semi-static)的资源分配。UL-SCH被映射到物理上行 链路共享信道(PUSCH)。 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仅限于控制信息。 RACH存在冲突的风险。RACH被映射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使用图5说明非专利文献1(第六章)所记载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 Logical channel)。图5是说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逻辑信道的说 明图。图5(A)表示下行链路逻辑信道和下行链路传输信道间的映射。图5(B) 表示上行链路逻辑信道和上行链路传输信道间的映射。 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 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作为逻辑信道的B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广播 信道(BCH)、或者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寻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PCCH)是用于发送寻呼信息 (Paging Information)以及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的变更的下行链路信 道。PCCH用于以下场合:即,网络不知道移动终端的小区位置。作为逻辑 信道的P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寻呼信道(PCH)。 共享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是用于移动终端与基 站间的发送控制信息的信道。CCCH用于以下场合:即,移动终端与网络之 间不具有RRC连接(connection)。在下行链路方向,C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 信道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在上行链路方向,CCCH被映射到作 为传输信道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 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MCCH)为用于单点到多点的 发送的下行信道。MCCH用于自网络向移动终端发送一个或若干个MTCH 用的MBMS控制信息。MCCH仅被正在接收MBMS的移动终端所使用。 MC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多播信道(MCH)。 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是用于以点对点方式 发送移动终端与网络间的专用控制信息的信道。DCCH用于以下场合:即, 移动终端处于RRC连接(connection)。DCCH在上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上行链 路共享信道(UL-SCH),在下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DL-SCH)。 专用话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为用于发送用户信息 的、与专用移动终端进行点对点通信的信道。DTCH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中都存在。DTCH在上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在 下行链路中被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 多播话务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MTCH)是用于从网络向移动 终端发送话务数据的下行链路信道。MTCH是仅被正在接收MBMS的移动终 端所使用的信道。MTCH被映射到多播信道(MCH)。 CGI为小区全球标识(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ECGI为E-UTRAN小区 全球标识(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在LTE、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以及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中导入了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封闭用户组)小区。以下对CSG小区进行说明(参照非专利 文献2第3.1章)。 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小区是由运营商确定有使用权的加入者 的小区(以下有时会称为“特定加入者用小区”)。特定的加入者被许可接入 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一个以上的小区。 将允许特定的加入者接入的一个以上的小区称为“CSG小区(CSG cell(s)))”。但是,PLMN存在接入限制。 CSG小区对固有的CSG标识(CSG identity:CSG ID;CSG-ID)进行广 播,是利用CSG指示(CSG Indication)来广播“TRUE”的PLMN的一部分。 预先进行了使用登录并被许可的加入者组的成员利用接入许可信息中的 CSG-ID来接入CSG小区。 CSG-ID通过CSG小区或小区来广播。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多个 CSG-ID。并且,为了使与CSG关联的成员的接入较为容易,由移动终端(UE) 来使用CSG-ID。 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以由一个以上的小区构成的区域为单位来进行。 进行位置追踪是为了即使在待机状态下也能追踪移动终端的位置,与移动 终端通话,换言之,是为了能呼叫移动终端。将用于该移动终端的位置追 踪的区域称为跟踪区域。 CSG白名单(CSG White List)是记录有加入者所属的CSG小区的所有 CSG ID、并且有时会被存储在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通用用户识别模块)中的列表。CSG白名单也被简称为白名单、或者许可CSG 列表(Allowed CSG List)。对于通过CSG小区的移动终端的接入,MME执行 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参照非专利文献3的4.3.1.2章)。作为移动终端的接 入的具体例,有附着(attach)、结合附着(combined attach)、分离(detach)、服 务请求(service request)、跟踪区域更新过程(Tracking Area Update procedure) 等(参照非专利文献3的4.3.1.2章)。 以下对待机状态的移动终端的服务类型进行说明(参照非专利文献2的 4.3章)。作为待机状态的移动终端的服务类型,有受限制的服务(Limited service、也被称为受限服务)、标准服务(常规服务(Normal service))、服务 (Operator service)。受限制的服务是后述的可接受小区上的紧急呼叫 (Emergency calls)、ETWS(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地震和 海啸预警系统)、CMAS(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ystem,商业移动预警系 统)。标准服务(也称为常规服务)是后述的合适小区上的公共服务。运营商 服务是仅面向后述的预留小区上的运营商的服务。 以下说明“合适小区(Suitable cell)”。“合适小区(Suitable cell)”是指 UE为了接受常规(normal)服务而可能保留呼叫(Camp ON)的小区。这种小区 满足下述(1)、(2)两个条件。 (1)小区是所选择的PLMN或者登录的PLMN、或“Equivalent PLMN 列表”的PLMN的一部分。 (2)根据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提供的最新信息,进一步 满足下述(a)~(d)四个条件。 (a)该小区不是被禁止的(barred)小区。 (b)该小区并非是“用于漫游的被禁止的LAs”列表的一部分,而是跟 踪区(Tracking Area:TA)的一部分。此时,该小区需要满足上述(1)。 (c)该小区满足小区选择评价基准。 (d)关于由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SI)确定为CSG小区的小区,该 小区的CSG-ID为UE的“CSG白名单”(CSG WhiteList)的一部分,即,包含 在UE的“CSG白名单(CSGWhiteList)”中。 以下对“可接受小区(Acceptable cell)”进行说明。“可接受小区 (Acceptable cell)”是UE为了接受受限制服务而可能保留呼叫的小区。这种 小区满足下述(1)、(2)的所有条件。 (1)该小区不是被禁止的小区(也称为“被禁止小区(Barred cell)”)。 (2)该小区满足小区选择评价基准。 “被禁止小区(Barred cell)”在系统信息中具有指示。“备用小区 (Reserved cell)”在系统信息中具有指示。 “对小区保留呼叫(camp on)”是指UE完成小区选择(cell selection)或小 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的处理,UE变成选择了对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进行 监视的小区的状态。有时将UE保留呼叫的小区称为“服务小区(Serving cell)”。 在3GPP中,研究了被称为Home-NodeB(Home-NB;HNB,家庭基站)、 Home-eNodeB(Home-eNB;HeNB,家庭基站)的基站。UTRAN中的HNB、 或者E-UTRAN中的HeNB例如是面向家庭、法人、商业用的接入服务的基 站。 在支持地面移动的以往的通信系统中,利用构成比较大的大规模小区 的大规模基站来构成范围较广的服务区。通过在该大范围的服务区域中的 特定场所、例如家庭等设置构成比较小的小规模小区的小规模基站,并利 用小规模基站处理家庭内的用户所进行的通信,从而能降低大规模基站的 处理负担,并提高家庭内的用户的通信品质。 非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对HeNB以及HNB进行接入的三个不同的模式。 具体而言,公开了开放接入模式(Open access mode)、封闭接入模式(Closed access mode)、以及混合接入模式(Hybrid access mode)。 各个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开放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通常的 运营商的常规小区进行操作。在封闭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CSG 小区进行操作。封闭接入模式中的CSG小区是仅CSG成员能够接入的CSG 小区。在混合接入模式中,HeNB以及HNB作为非CSG成员也被同时允许接 入的CSG小区进行操作。换言之,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也称为混合小区) 是支持开放接入模式和封闭接入模式这两者的小区。 在3GPP中存在有所有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中、为 了由CSG小区使用而通过网络预约的PCI范围(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10.5.1.1 章)。有时将分割PCI范围称为PCI拆分。利用系统信息由基站向其覆盖范围 内的移动终端广播PCI拆分信息。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是指以该基站 为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 非专利文献5公开了使用了PCI拆分的移动终端的基本动作。不具有PCI 拆分信息的移动终端需要使用所有PCI,例如使用所有504码来进行小区搜 索。与此相对地,具有PCI拆分信息的移动终端能利用该PCI拆分信息来进 行小区搜索。 基站具有常规模式和省电模式这两种动作模式。常规模式下,基站进 行向移动终端发送应发送的下行链路发送信号的发送动作、以及接收从移 动终端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信号的接收动作。由此,基站向其覆盖范围内 的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在省电模式下,基站至少停止下行链路发送信号的 发送动作,并停止向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基站构成一个或多个小区。在基站构成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基站构成 为能对每个小区切换常规模式和省电模式。 在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为了局部地增加服务容量,可能会在构成 基本的服务区的小区(以下有时称为“覆盖小区”)中配置比较小的小区(以 下有时称为“热点小区”)。覆盖小区是大规模小区,具有比较大的覆盖范 围。热点小区是小规模小区,具有比较小的覆盖范围。 在通信系统中的话务量较高的情况下,覆盖小区以及热点小区双方都 以常规模式进行动作。在由于话务量的降低而能仅利用覆盖小区来确保服 务容量的情况下,热点小区可以切换到省电模式。当覆盖小区的话务量上 升时,构成覆盖小区的基站(以下有时称为“覆盖小区基站”)将构成热点小 区的基站(以下有时称为“热点小区基站”)中的某一个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 规模式。 非专利文献6公开了一种将切换到省电模式从而停止向移动终端提供 服务的基站切换到常规模式的方法。 在非专利文献6公开的方法中,例如若覆盖小区基站检测出较高的话务 量,则指示多个热点小区基站解除省电模式,并指示进行干扰测定。各热 点小区基站解除省电模式并进行干扰测定,然后向覆盖小区基站进行干扰 报告。 接收到干扰报告的覆盖小区基站从进行了干扰报告的多个热点小区基 站中决定作为重新开始运行的对象的热点小区基站,并对该热点小区基站 指示开始发送导频信号。 被指示开始发送导频信号的热点小区基站发送导频信号。UE在检测到 热点小区基站的导频信号后,向覆盖小区基站进行导频信号的检测报告。 覆盖小区基站向MME进行移交请求,若从MME发出的许可,则向UE进行 移交指示。UE从覆盖小区基站移交给热点小区基站。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00 V10.2.0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304 V10.0.0 3.1章、4.3章、5.2.4 章 非专利文献3:3GPP TR 23.830 V9.0.0 非专利文献4:3GPP S1-083461 非专利文献5:3GPP R2-082899 非专利文献6:3GPP TR 36.927 V2.0.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从覆盖区域的广度及其配置的观点来看,HeNB能够归类为热点小区基 站,但对于HeNB,即使在覆盖小区基站的话务量不高的情况下,为了向特 定的用户提供服务,也需要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然而,在3GPP中, 并没有探讨其具体方法。 若考虑利用现有技术使H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则存在如下 根本性问题:在覆盖小区基站的话务量上升之前,不会出现该切换契机。 此外,即使假设出现了该契机,也需要由覆盖小区基站使用信令向多 个热点小区基站指示进行干扰功率的测定。覆盖小区基站需要基于干扰功 率的测定结果的报告,决定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热点小区基站。 因此,存在步骤复杂且费时的问题。 此外,其结果还存在会对无需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热点小区 基站进行信令的问题。例如,可能会利用信令使移动终端不在范围内的、 构成无法通信的热点小区的基站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在大规模小区中配置有小规模 小区的情况下,无论构成大规模小区的大规模基站装置的话务量状况如何, 都能迅速地仅使构成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小规模小区的小规模基 站装置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装置;构成能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 进行无线通信的范围较大的大规模小区的大规模基站装置;以及构成能进 行所述无线通信的范围较小的小规模小区的小规模基站装置,所述大规模 小区中设置有所述小规模小区,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小规模基站 装置具有常规模式和省电模式这两种动作模式,所述常规模式进行发送要 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发送信号的发送动作以及接收由所述 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信号的接收动作,所述省电模式至少停 止所述发送动作,所述小规模基站装置能从所述常规模式切换为所述省电 模式,并能从所述省电模式切换为所述常规模式,在所述省电模式时,所 述小规模基站装置进行对本装置的干扰进行检测的检测动作,若通过所述 检测动作检测到正在与所述大规模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 的干扰,则从所述省电模式切换为所述常规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在由大规模基站装置构成的大规模小区中配 置有由小规模基站装置构成的小规模小区。小规模基站装置在常规模式下 进行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在省电模式下至少停止发送动作。省电模式时, 小规模基站装置进行检测动作,若通过检测动作检测出正在与大规模基站 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干扰,则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由 此,无论构成大规模小区的大规模基站装置的话务量状况如何,都能仅使 构成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小规模小区的小规模基站装置迅速地从 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会变 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帧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传输信道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逻辑信道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3GPP中探讨的LTE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图6的基站72)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小区的配置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使用非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方法时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 式的切换处理以及移交处理的序列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的切换处 理以及移交处理的序列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6是表示3GPP中探讨的LTE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3GPP中,研究了包含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单元(E-UTRAN的 Home-eNodeB(Home-eNB;HeNB)、UTRAN的Home-NB(HNB))、non-CSG 单元(E-UTRAN的eNodeB(eNB)、UTRAN的NodeB(NB)、GERAN的BSS)的 系统的整体结构,并对E-UTRAN提出了图6那样的结构(参照非专利文献1 的4.6.1章)。本发明不仅适用于HeNB,也适用于微微小区。以下,连同微 微小区一起统称为HeNB。 对图6进行说明。移动终端装置(以下称为“移动终端”或“UE”)71 能与基站装置(以下称为“基站”)72进行无线通信,并利用无线通信进行信 号的收发。基站72被分成大型小区即eNB72-1、以及本地节点即 Home-eNB72-2两类。eNB72-1具有比较大的大规模覆盖范围,来作为能与 移动终端(UE)71进行通信的范围即覆盖范围。Home-eNB72-2具有比较小的 小规模覆盖范围来作为覆盖范围。 eNB72-1通过S1接口与MME、或者S-GW、或者包含MME和S-GW的 MME/S-GW部(以下有时称为“MME部”)73相连,在eNB72-1与MME部 73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可以使一个eNB72-1与多个MME部73相连。 MME部73包含在核心网络中。eNB72-1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在eNB72-1 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 Home-eNB72-2通过S1接口与MME部73相连,在Home-eNB72-2与MME 部73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可以使一个MME部73与多个Home-eNB72-2 相连。或者,Home-eNB72-2经由HeNBGW(Home-eNB GateWay,Home-eNB 网关)74与MME部73相连。Home-eNB72-2与HeNBGW74通过S1接口相连, HeNBGW74与MME部73通过S1接口相连。 一个或多个Home-eNB72-2与一个HeNBGW74相连,通过S1接口进行信 息的通信。HeNBGW74与一个或多个MME部73相连,通过S1接口进行信息 的通信。 MME部73以及HeNBGW74为上位节点装置,对基站即eNB72-1以及 Home-eNB72-2与移动终端(UE)71的连接进行控制。MME部73以及 HeNBGW74包含在核心网络中。基站72以及HeNBGW74构成E-UTRAN70。 另外,在3GPP中研究了下述结构。Home-eNB72-2之间的X2接口被支 持。即,Home-eNB72-2之间通过X2接口相连,在Home-eNB72-2之间进行 控制信息的通信。从MME部73来看,可以将HeNBGW74视为 Home-eNB72-2。从Home-eNB72-2来看,可以将HeNBGW74视为MME部73。 无论是Home-eNB72-2经由HeNBGW74与MME部73相连的情况、还是 直接与MME部73相连的情况,Home-eNB72-2与MME部73之间的接口均同 样为S1接口。HeNBGW74不支持跨越多个MME部73那样的、向 Home-eNB72-2的移动、或者来自Home-eNB72-2的移动。Home-eNB72-2构 成并支持唯一的小区。 图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图6的基站72)的结构的框图。基站72 包括EPC通信部901、其它基站通信部902、协议处理部903、发送数据缓冲 部904、编码器部905、调制部906、收发部907、天线908、解调部909、解 码器部910、以及控制部911。收发部907包括发送部912、合成部913、以及 接收部914。 对图7所示的基站72的发送处理进行说明。EPC通信部901进行基站72 与EPC(MME部73、HeNBGW74等)之间的数据收发。其它基站通信部902进 行与其它基站之间的数据收发。EPC通信部901、以及其它基站通信部902 分别与协议处理部903进行信息的交换。来自协议处理部903的控制数据、 还有来自EPC通信部901、以及其它基站通信部902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 被保存到发送数据缓冲部904。 发送数据缓冲部904中所保存的数据被传送给编码器部905,进行纠错 等编码处理。也可以存在不实施编码处理而直接从发送数据缓冲部904向调 制部906输出的数据。编码后的数据由调制部906进行调制处理。经调制的 数据被转换为基带信号之后,输出至发送部912,被转换为无线发送频率。 之后,利用天线908对一个或者多个移动终端71发送发送信号。 另外,基站72的接收处理以如下方式执行。通过天线908来接收来自一 个或多个移动终端71的无线信号。由接受部914将接收信号从无线接收频率 转换为基带信号,在解调部909中进行解调处理。经解调的数据被传送到解 码器部910,进行纠错等解码处理。经解码的数据中,控制数据被传送到协 议处理部903或者EPC通信部901、其它基站通信部902中,用户数据被传送 到EPC通信部901、其它基站通信部902中。基站72的一系列处理由控制部 911控制。因此,虽然在图7中进行了省略,但控制部911与各部901~914相 连接。 3GPP中探讨的Home-eNB72-2的功能如下所示(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 4.6.2章)。Home-eNB72-2具有与eNB72-1相同的功能。此外,在与HeNBGW74 相连的情况下,Home-eNB72-2具有发现合适的服务HeNBGW74的功能。 Home-eNB72-2与一个HeNBGW74唯一相连。即,在与HeNBGW74相连的情 况下,Home-eNB72-2不使用S1接口的Flex功能。若Home-eNB72-2与一个 HeNBGW74相连,则不会同时与其它HeNBGW74或其它MME部73相连。 Home-eNB72-2的TAC和PLMN ID由HeNBGW74来支持。若将 Home-eNB72-2与HeNBGW74相连,则由HeNBGW74代替Home-eNB72-2来 进行「UE attachment(UE附着)」中MME部73的选择。Home-eNB72-2可 以在没有网络规划的情况下配备。此时,Home-eNB72-2会从一个地理区域 移动到其它地理区域。因此,此时的Home-eNB72-2需要根据位置来与不同 的HeNBGW74相连。 3GPP中探讨的HeNBGW74的功能如下所示(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4.6.2 章)。HeNBGW74对S1应用程序进行中继。虽然是MME73的到 Home-eNB72-2的MME(以下称为“MME73a”)的步骤的一部分,但 HeNBGW74对与移动终端71无关的S1应用程序进行终止。在配置有 HeNBGW74时,与移动终端71无关的步骤在Home-eNB72-2与HeNBGW74 之间、以及HeNBGW74与MME73a之间通信。HeNBGW74与其它节点之间 未设定X2接口。HeNBGW74将执行寻呼的优化(Paging optimization)接受为 选项。 HeNB以及HNB需要支持各种服务。例如,运营商将移动终端登录到某 一决定的HeNB以及HNB,并仅允许所登录的移动终端接入HeNB以及HNB 的小区,由此能增大该移动终端所能使用的无线资源,从而能进行高速的 通信。相应地,运营商也将该服务的资费设定得比通常要高。 为了实现这种服务,导入仅登录的(加入的、成为成员的)移动终端能够 接入的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小区。在商店街、公寓、学校以及公司 等要求设置大量的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小区。例如,要求如下使用 方法:在商店街对每个店铺设置CSG小区,在公寓对每个房间设置CSG小 区,在学校对每个教室设置CSG小区,在公司对每个部门设置CSG小区, 并且仅登录在各CSG小区中的用户能使用该CSG小区。 HeNB/HNB不仅要求起到用于强化大型小区的覆盖范围外的通信的 区域强化型HeNB/HNB的作用,也要求起到支持上述那样的各种服务的服 务提供型HeNB/HNB的作用。因此,也产生了将HeNB/HNB设置在大型 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 图8是表示LTE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小区的配置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图。图 8示出了在比较大的小区A,B(1301,1302)中包含比较小的小区C,D,E, F,G(1311,1312,1313,1314,1315)的状况。小区A(1301)以及小区B(1302) 是大型小区,构成基板的服务区。小区C(1311)、小区D(1312)、小区E(1313)、 小区F(1314)、以及小区G(1315)是由在大型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展开的HeNB 或HNB构成的小区,用于局部地增加服务容量。 小区A(1301)以及小区B(1302)是上述覆盖小区,相当于大规模小区。 小区C(1311)、小区D(1312)、小区E(1313)、小区F(1314)、以及小区G(1315) 是上述热点小区,相当于小规模小区。大规模小区能与通信终端装置进行 无线通信的范围即覆盖范围较大。小规模小区的覆盖范围比较小。即,大 规模小区与小规模小区相比,覆盖范围较大。 在通信系统中的话务量较高的情况下,覆盖小区以及热点小区双方都 以常规模式进行动作。在由于话务量的降低而能仅利用覆盖小区来确保服 务容量的情况下,热点小区可以切换到省电模式。当覆盖小区的话务量上 升时,作为构成覆盖小区的基站的eNB(以下有时称为“覆盖小区eNB”)使 作为构成热点小区的基站的eNB(以下有时称为“热点小区eNB”)中的某一 个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覆盖小区eNB无法得知使哪个热点小区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 式最为合适。关于要进行切换的热点小区eNB的决定方法,非专利文献6中 作为方案A~D报告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方案A) 一个方法在于预先对各个热点小区eNB决定低话务量时间段,并根据 该时间段的结束,根据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为OAM)功能将热点小区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 式。 (方案B) 其它方法如下。在覆盖小区eNB检测到高话务量时,使用信令对一些 热点小区eNB指示进行干扰波的功率测定,并接收其结果报告。基于这些 报告,决定使哪个热点小区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方案C) 其它方法如下。在覆盖小区eNB检测到高话务量时,使用信令对一些 热点小区eNB指示进行短时间的导频信号发送。热点小区内的UE检测导频 信号,并将其结果报告给覆盖小区eNB,由此决定使哪个热点小区eNB从省 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方案D) 其它方法在于,在覆盖小区eNB检测到高话务量的情况下,将UE的位 置信息、热点小区的位置信息、以及热点小区eNB的发送输出信息相组合 来决定使哪个热点小区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下面对在上述图8所示那样的小区配置中、UE在移动到省电模式的eNB 的小区时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的切换处理以及移交处理的步骤进行 说明。首先,对使用非专利文献6公开的方法来决定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 模式的eNB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使用非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方法时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 式的切换处理以及移交处理的序列的一个示例的图。图9中,eNB表示覆盖 小区eNB,eNB1、eNB2以及eNB3表示热点小区eNB。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 UE正在与eNB进行通信。eNB1、eNB2以及eNB3正处于省电模式中。 步骤ST11中,eNB例如与预先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检测到 高话务量。eNB在判断为检测到高话务量时,转移到步骤ST12,在判断为 未检测到高话务量时,进行待机,直到检测到高话务量。 步骤ST12~步骤ST14中,eNB分别对eNB1、eNB2以及eNB3请求打开 接听功能(listening capability),从而指示进行省电模式的解除。此外,eNB 在解除省电模式的同时分别向eNB1、eNB2以及eNB3发出进行测定干扰波 功率(以下有时称为“干扰功率”)的干扰测定的指示、即干扰功率测定指示。 步骤ST15中,eNB1、eNB2以及eNB3分别解除省电模式。步骤ST16中, eNB1、eNB2以及eNB3分别进行干扰测定。步骤ST17~步骤ST19中,eNB1、 eNB2以及eNB3分别向eNB进行干扰报告。 从eNB1、eNB2以及eNB3接收到干扰报告的eNB在步骤ST20中决定作 为重新开始运行的重新开始运行对象、即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对 象(以下有时称为“切换对象”)的热点小区的eNB。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 eNB决定eNB1作为切换对象。eNB在步骤ST21中对eNB1指示开始发送导频 信号。由此,eNB促使eNB1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具体而言,促使 其结束(exit)相当于省电模式的休眠模式(dormant mode)并启动(wake-up)。 eNB1在接收到开始发送导频信号的指示后,在步骤ST22中开始发送导 频信号。UE在步骤ST23中判断是否检测到某个热点小区eNB的导频信号。 UE在判断为检测到导频信号时,转移到步骤ST24,在判断为未检测到导频 信号时,进行待机,直到检测到导频信号。 步骤ST24中,UE对eNB进行检测报告,来报告检测到导频信号。在图 9所示的示例中,UE向eNB进行检测到eNB1的导频信号这一意思的检测报 告。 步骤ST25中,eNB向MME进行移交(HO)请求。步骤ST26中,MME向 eNB发送表示允许移交的移交(HO)许可信号。步骤ST27中,eNB向UE进行 移交(HO)指示。 步骤ST28中,MME向eNB1进行移交(HO)请求。若从MME接收到移交 (HO)请求的eNB1能进行移交,则在步骤ST29中向MME发送表示允许移交 的ACK信号。 步骤ST30中,UE进行用于从eNB移交给eNB1的移交(HO)处理。步骤 ST31中,UE向eNB1发送用于开始移交的移交(HO)确认信号,开始与eNB1 的通信。接收到移交(HO)确认信号的eNB1开始与UE的通信。步骤ST32中, eNB1向MME发送表示移交已开始这一意思的移交(HO)通知信号。 从覆盖区域的广度及其配置的观点来看,HeNB能够归类为热点小区, 但对于HeNB,即使在覆盖小区的话务量不高的情况下,为了向特定的用户 提供服务,也需要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然而,在3GPP中,并没有 探讨其具体方法。 若考虑利用图9所示的非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使HeNB从省电 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则存在如下根本性问题:在覆盖小区eNB的话务量 上升之前,不会产生使热点小区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契机。 此外,即使假设产生了契机,在使用例如图9所示的非专利文献6公开 的方法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在非专利文献6公开的方法中,如图9所 示,由覆盖小区使用信令对多个热点小区指示进行干扰功率的测定。并且, 覆盖小区接收其结果报告,决定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热点小区。 因此,由于需要在覆盖小区与多个热点小区之间使用信令,因此步骤复杂 且较为费时。此外,结果还存在需要对无需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 热点小区进行信令的问题。 需要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且无论覆盖小区的话务量状况如何都能迅 速地仅使所需的热点小区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通信系统。为此, 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的切换处 理以及移交处理的序列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UE正在与 覆盖小区eNB即eNB进行通信。作为热点小区eNB的HeNB正在省电模式下 进行动作。eNB相当于大规模基站装置,HeNB相当于小规模基站装置。 HeNB具有常规模式和省电模式这两种动作模式。HeNB能从常规模式 切换到省电模式,并能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 在常规模式下,HeNB使构成上述图7所示的收发部907的发送部912、 合成部913以及接收部914动作。HeNB通过发送部91进行发送要发送给UE 的下行链路发送信号的发送动作。HeNB通过接收部93进行接收由UE发送 的上行链路发送信号的接收动作。 在省电模式下,HeNB至少停止发送部912进行的下行链路发送信号的 发送动作。具体而言,在省电模式下,HeNB在上述图7所示的收发部907中 停止发送部912的动作以实现低功耗,在该状态下,仅继续干扰检测所需的 合成部913以及接收部914的动作。 步骤ST41中,HeNB进行干扰测定。步骤ST42中,HeNB判断是否检测 到了干扰。若HeNB在步骤ST42中判断为检测到干扰,则转移到步骤ST43, 若判断为未检测到干扰,则返回到步骤ST41。 步骤ST43中,HeNB解除省电模式并切换到常规模式。步骤ST44中, HeNB开始发送导频信号。 UE在步骤ST23中判断为检测到导频信号后,转移到步骤ST24。步骤 ST24~步骤ST32的处理按照与上述图9相同的步骤来进行。由此,UE从eNB 移交给HeNB。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eNB的话务量没有增加,也能使HeNB 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此外,作为信令的序列,能够省略上述图9所示的步骤ST12~步骤ST14 的作为覆盖小区eNB的eNB对HeNB的干扰功率测定指示、以及接收其结果 报告的步骤ST17~步骤ST19的处理。由此,UE能迅速归属于HeNB。 此外,对于无需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的热点小区eNB、例如 HeNB,由于无需进行干扰功率的测定及其测定结果的报告,因此能维持在 省电模式。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无论大规模小区即覆盖小区的话务量状况如何, 都能仅使所需的小规模小区、例如热点小区或HeNB迅速从省电模式切换为 常规模式。 由此,能迅速地将UE从大规模小区移交给小规模小区。因此,能顺畅 地向UE提供所需的服务。 实施方式1中,作为对测定干扰频率的频率进行取舍选择的方法,公开 了以下(1)~(4)四种。 (1)HeNB例如根据本站的频率的过去使用历史、例如使用频度来进行分 类,对于使用频度较低的频率省略(跳过)测定。 (2)HeNB在切换到省电模式前对周边小区进行搜索,并优先测定作为信 息要素写入在SIB中的频率。即,HeNB优先测定周边小区的频率。 (3)HeNB在切换到省电模式前,从其它节点指示优先测定的频率。作为 其它节点,有周边的eNB、MME、OAM、HeMS、HeNBGW等。 (4)在上述(1)~(3)的方法中若存在多个测定对象的频率,则不对所有频 率测定干扰频率,而是分成多个频率组,从各组中采样出一个或多个频率 来进行测定。 上述(1)~(3)的方法以及将它们与上述(4)的方法组合后的方法可以分 别单独使用,也可以兼用。 作为一个例子,表1中示出了使用上述(1)方法时的干扰测定方法。表1 中,将HeNB中可以使用的频率个数设为1~N这N个(N为自然数),并用编 号表示各频率。 [表1] 频率编号 使用历史·频度 省电模式时的干扰测定 1 低 跳过 2 中 跳过 3 高 实施 4 高 实施 5 低 跳过 6 中 跳过 . . . · · · · · · N 高 实施 在省电模式时,HeNB在上述图7所示的收发部907中停止有利于省电的 发送部912的动作,在该状态下,仅继续干扰检测所需的合成部913以及接 收部914的动作。 在表1所示的示例中,HeNB根据过去的使用历史、例如使用频度将测 定干扰功率的频率分成使用频度较低的“低”、使用频度适中的“中”、 以及使用频度较高的“高”三种。并且,HeNB对于使用频度较低的频率, 具体而言,对于使用频度为“低”和“中”的频率,跳过干扰功率的测定, 仅对使用频度为“高”的频率进行干扰功率的测定。 通过如上述那样根据使用历史对频率进行分类并仅对特定的频率进行 干扰功率测定,从而与对所有频率测定干扰功率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降 低省电模式中的功耗。此外,由于基于使用历史、例如使用频度来对进行 测定的频率进行取舍选择,因此能提高检测到干扰的概率。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表1所示,省略了使用频度为“低” 或“中”的、低于预先决定频度的频率的干扰功率的测定。由此,能抑制 干扰检测精度的降低,并能降低省电模式下的功耗。 实施方式1中,作为对测定干扰频率的周期或时刻进行选择的方法,公 开了以下(1)~(10)。 (1)HeNB根据本站过去使用历史、例如使用频度来对时间段进行分类, 对于使用频度较低的时间段,延长测定干扰功率的周期。 (2)HeNB基于本站过去的使用历史,在使用频度较高的时刻进行干扰功 率的测定。 (3)在S1接口的信令中添加参数,由其它节点向HeNB指定测定干扰功 率的周期或时刻。其它节点有HeMS、MME、HeNBGW。 (4)在X2接口的信令中添加参数,由eNB向切换到省电模式前的HeNB 指定测定干扰功率的周期或时刻。例如在来自MME的信令中添加参数,对 测定干扰功率的周期或时刻进行指定。 (5)在上述(3)、(4)的方法中,由其它节点或eNB向要切换到省电模式的 HeNB进行通知的Ack信号的信息要素中包含测定干扰功率的周期或时刻的 信息。 (6)在广播信息中定义测定干扰功率的周期或时刻的信息要素并由大型 小区的eNB进行发送,HeNB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息决定测定干扰功率的周 期或时刻。 (7)HeNB接收来自周边基站的每个资源块的发送功率信息即 RNTP(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相对窄带发射功率),并利用该信息, 根据周边基站的负荷来决定测定干扰功率的周期或时刻。 (8)利用例如由MME通过S1接口来通知的基站的负荷信息来决定测定 干扰功率的周期或时刻。 (9)在进行周期性干扰测定的上述(1)以及上述(3)~(7)的方法中,设置多 个周期,例如短周期和长周期。 (10)准备比HeNB应当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干扰量的阈值要低 的一个或多个阈值,在所测定到的干扰量超过这些阈值的情况下,将上述 (9)的周期变更为更短的周期,在低于这些阈值的情况下,将上述(9)的周期 变更为更长的周期。 上述(1)~(8)以及将它们与上述(9)或(10)相组合后的方法可以分别单独 使用,也可以兼用。 作为一个例子,表2中示出了使用上述(2)方法时的干扰测定方法。在表 2所示的示例中,将一天按照1小时划分为24个时间段。各时间段不包含各 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例如“1:00~2:00”表示1点~2点的1小时,2点(2: 00)包含在“2:00~3:00”的时间段中。 [表2] 时间段 使用历史·频度 省电模式时的干扰测定周期(例) 0:00~1: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1:00~2: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2:00~3: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3:00~4: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4:00~5: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5:00~6: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6:00~7:00 中 中周期(3分钟) 7:00~8:00 高 短周期(1分钟) 8:00~9:00 高 短周期(1分钟) 9:00~10:00 中 中周期(3分钟) 10:00~11: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11:00~12: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12:00~13: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13:00~14: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14:00~15: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15:00~16:00 低 长周期(10分钟) 16:00~17:00 中 中周期(3分钟) 17:00~18:00 高 短周期(1分钟) 18:00~19:00 高 短周期(1分钟) 19:00~20:00 高 短周期(1分钟) 20:00~21:00 高 短周期(1分钟) 21:00~22:00 高 短周期(1分钟) 22:00~23:00 中 中周期(3分钟) 23:00~00:00 中 中周期(3分钟) 如上所述,在省电模式时,HeNB在上述图7所示的收发部907中停止有 利于省电的发送部912的动作,在该状态下,仅继续干扰检测所需的合成部 913以及接收部914的动作。 在表2所示的示例中,HeNB根据过去的使用历史、例如使用频度将测 定干扰功率的时间段分成“低”、“中”、“高”三种。并且,HeNB对于 使用频度越低的时间段,使测定周期越长。 具体而言,将使用频度为“低”的时间段的测定周期设定为长周期, 例如10分钟。将使用频度为“中”的时间段的测定周期设定为中周期,例 如3分钟。将使用频度为“高”的时间段的测定周期设定为短周期,例如1 分钟。 通过如上述那样根据使用历史设定各时间段的测定周期,与在所有时 间段都以相同的测定周期进行测定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降低省电模式中 的功耗。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如表2所示,对于使用频度越低的时间段, 将测定周期设定得越长。由此,能抑制干扰检测精度的降低,并能降低省 电模式下的功耗。 实施方式2 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公开每个接入模式的省电方针(policy)和决定 省电方针的方法。本实施方式2中,除了每个接入模式的省电方针(policy) 和决定省电方针的方法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首先,作为每个接入模式的省电方针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4)四种。 (1)封闭接入模式以及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采用不能关闭、不切换到省 电模式的省电方针。开放接入模式的小区采用能关闭、能切换到省电模式 的省电方针。 (2)封闭接入模式以及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采用不作为省电小区 (Energy saving cell)的省电方针。开放接入模式的小区采用作为省电小区 (Energy saving cell)的省电方针。 (3)封闭接入模式以及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采用不作为覆盖小区 (coverage cell、compensation cell),而作为热点小区(hotspot cell)的省电方针。 开放接入模式的小区采用作为覆盖小区的省电方针。 (4)不对每个接入模式变更关闭的方针,而变更打开的方针。作为具体 例,封闭接入模式以及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通过本小区的判断打开,从省 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开放接入模式的小区在来自检测到高话务量的周 边小区、具体而言覆盖小区的指示下打开,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 或者,也可以是封闭接入模式、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使用包含变形例的实 施方式1打开,开放接入模式的小区利用现有的方法打开,从省电模式切换 为常规模式。 接着,作为省电方针的决定方法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2)两种。 (1)在设置小区等时固定地决定省电方针。由此,无需设定的信令,能 避免通信系统变复杂。 (2)在进行接入模式的设定时,根据其模式准静态地决定省电方针。此 外,也可以决定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由此,能 根据每个接入模式采取灵活的省电方针。 实施方式3 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公开基于周边小区的状况的省电方针(policy) 和决定省电方针的方法。本实施方式3中,除了基于周边小区的状况的省电 方针(policy)和决定省电方针的方法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eNB能基于周边小区搜索的结果,在发现接收品质在 阈值以上的周边小区的情况、以及未发现接收品质在阈值以上的周边小区 的情况下变更省电方针(policy)。 首先,作为进行周边小区搜索的时刻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2)两种。 (1)设置该eNB时。 (2)该eNB切换到省电模式时,或切换前。 具体例(1)与具体例(2)相比,能减少eNB进行周边小区搜索的频度,具 有能降低eNB的功耗的效果。 具体例(2)与具体例(1)相比,具有能灵活应对周边小区状况的效果。 接着,作为基于周边小区的状况的省电方针的具体例,公开以下(1)、 (2)两种。 (1)进行周边小区搜索的时刻采用上述具体例(1)时的具体例。 在发现接收品质在阈值以上的周边小区的情况下,采用能关闭、能切 换到省电模式的省电方针。在未发现接收品质在阈值以上的周边小区的情 况下,采用不能关闭、不切换到省电模式的省电方针。 (2)进行周边小区搜索的时刻采用上述具体例(2)时的具体例。 在发现接收品质在阈值以上的周边小区的情况下,采用关闭、切换到 省电模式的省电方针。在未发现接收品质在阈值以上的周边小区的情况下, 采用不关闭、不切换到省电模式、或者切换到使用了MBSFN子帧的省电模 式的省电方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获取基于周边小区的状况的灵活的省 电方针。 本实施方式3可以与实施方式2组合使用。 实施方式4 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公开在HeNB从常规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 或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时、与其它节点、例如周边的eNB、MME、 HeMS、HeNBGW等交换信息的方法(以下有时称为“信息交换方法”)。本 实施方式4中,除信息交换方法以外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首先,作为HeNB切换到省电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的具体例,公开以 下(1)~(3)三种。 (1)HeMS指示切换到省电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 (1-1)由HeMS向HeNB指示 HeMS(Home eNodeB Management System:家庭eNodeB管理系统)可以 向HeNB通知指示切换到省电模式的信息。该信息的通知在Type1接口上进 行(参照3GPP TS32.593(以下称为“参考文献1”))。接收到该信息的HeNB 切换为省电模式。由此,也能对HeNB进行省电控制。 (1-2)由HeNB向HeNBGW/MME指示 从HeMS接收到切换为省电模式的切换指示的HeNB向HeNBGW或 MME通知切换为省电模式这一意思的信息。该信息的通知在S1接口上进 行。通知了该信息的HeNB切换为省电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的HeNB也可 以保存有小区设定信息。 由此,MME能识别登录(注册(registration))在本MME中的HeNB的模式。 因此,能在MME的负荷控制中适当考虑使用HeNB。此外,在下一次从省 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时,无需将HeNB登录(注册(registration))到MME。 (1-3)由HeNBGW/MME向HeNB指示(S1复位) 接收到切换为省电模式这一意思的信息的HeNBGW/MME可以向该 HeNB通知S1复位(参照3GPP TS36.413)。S1复位中可以包含切换为省电 模式这一意思的信息。接收到S1复位的HeNB进行S1资源的释放等处理,在 对HeNBGW/MME通知S1复位响应后,切换为省电模式。由此,在省电模 式中适当释放S1资源,从而能提高系统的资源的使用效率。 (1-4)由HeNB向HeNBGW/MME指示(S1复位) 从HeMS接收到切换为省电模式的指示的HeNB可以向HeNBGW/MME 通知S1复位。S1复位中可以包含切换为省电模式这一意思的信息。接收到 S1复位的HeNBGW/MME进行该HeNB的S1资源的释放等处理,并对该 HeNB通知S1复位响应。接收到S1复位响应的HeNB可以切换为省电模式。 (1-5)由HeNBGW/MME向HeNB拒绝。 接收到S1复位的HeNBGW/MME可以向该HeNB通知拒绝S1复位的消 息。接收到拒绝消息的HeNB不切换为省电模式。此外,拒绝的消息中可以 包含S1复位禁止定时。接收到拒绝消息的HeNB在该S1复位禁止定时期满 后,能再次向HeNBGW/MME通知S1复位。 HeNBGW/MME可以在S1复位接收时刻的状况下判断是否能对该 HeNB进行S1复位。HeNBGW/MME在能进行S1复位的情况下,向HeNB通 知S1复位响应。接收到S1复位响应的HeNB切换为省电模式。由此,MME 能根据网络侧的状况、例如负荷状况来判断是否使HeNB切换为省电模式。 (2)HeNB自行切换为省电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 (2-1)由HeNB向MME指示 在HeNB自行切换为省电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在切换为省电模式之前进 行上述(1-2)、(1-3)、或(1-4)。由此,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2-2)由HeNB向HeMS指示 在HeNB自行切换为省电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在切换为省电模式之前, 向HeMS通知切换为省电模式这一意思的信息。由此,HeMS能识别HeNB 的模式。 (3)中心节点(eNB)指示切换到省电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 eNB-HeNB之间没有X2接口(参照非专利文献1)。于是,eNB可以经由 MME或者经由MME和HeNBGW,并通过S1接口向HeNB指示切换到省电模 式。可以设置用于切换到省电模式的消息。接收到切换为省电模式的指示 的HeNB切换为省电模式。 接着,作为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的具体例, 公开以下(4)~(6)三种。 (4)HeMS指示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 (4-1)由HeMS向HeNB指示 对于HeNB的情况,HeMS(Home eNodeB Management System)可以向 HeNB通知指示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的信息。该信息的通知在Type1 接口上进行(参照参考文献1)。接收了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切换指 示信息的H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由此,也能对HeNB进行省电 控制。 (4-2)由HeNB向HeNBGW/MME指示 从HeMS接收到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切换指示的HeNB向 HeNBGW/MME通知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这一意思的信息。该信息的 通知在S1接口上进行。通知了该信息的H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HeNB对所保存的小区设定信息进行再设定。 由此,MME能识别登录(注册(registration))在本MME中的HeNB的模式。因 此,能在MME的负荷控制中适当考虑使用HeNB。 (4-3)由HeNB向HeNBGW/MME指示(S1设立) 从HeMS接收到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切换指示的HeNB可以向 HeNBGW/MME通知S1设立请求。S1设立请求中可以包含从省电模式切换 为常规模式这一意思的信息。 接收到S1设立请求的HeNBGW/MME进行该HeNB的S1资源的设定等 处理,并对该HeNB通知S1设立响应。接收了S1设立响应的HeNB可以从省 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由此,通过使用S1设立请求来设定S1资源。 (5)HeNB自发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 (5-1)由HeNB向MME指示 在HeNB自行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在从省电模式 切换为常规模式之前进行上述(4-2)或(4-3)。由此,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5-2)由HeNB向HeMS指示 在HeNB自行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在从省电模式 切换为常规模式之前,向HeMS通知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这一意思的 信息。由此,HeMS能识别HeNB的模式。 (6)中心节点(eNB)指示从省电模式切换到常规模式时的信息交换方法。 eNB-HeNB之间没有X2接口(参照非专利文献1)。于是,eNB可以经由 MME或者经由MME和HeNBGW,并利用S1接口向HeNB指示从省电模式切 换为常规模式。 可以设置用于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的消息。接收了从省电模式 切换为常规模式的切换指示的HeNB从省电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 本发明可以在该发明的范围内对各实施方式自由地进行组合,或对各 实施方式的任意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的变形、省略。 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上述说明仅是所有方面中的示例,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此。未例示的无数变形例可解释为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内可设想到的。 标号说明 901 EPC通信部 902 其它基站通信部 903 协议处理部 904 发送数据缓冲部 905 编码器部 906 调制部 907 收发部 908 天线 909 解调部 910 解码器部 911 控制部 912 发送部 913 合成部 914 接收部
《通信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系统.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HeNB在省电模式下进行步骤ST41的干扰测定。HeNB在步骤ST42中判断为检测到正在与eNB进行通信的UE的干扰时,在步骤ST43中解除省电模式并切换为常规模式,并在步骤ST44中开始发送导频信号。若在步骤ST23中UE判断为检测到导频信号,并在步骤ST24中将这一情况报告给eNB,则在步骤ST25步骤ST32中,进行将UE从eNB移交给HeNB的移交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