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28079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52891.9

申请日:

2013.10.07

公开号:

CN104704799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4M 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变更后:NEC移动通信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变更后: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M 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NEC移动通信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都登记生效日:201507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M 1/00申请日:20131007|||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0

主分类号:

H04M1/00

申请人: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发明人:

北谷谦一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

优先权:

2012-226498 2012.10.12 JP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李啸; 陈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终端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基于指示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显示单元,基于该确定结果,显示用于该终端装置与该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终端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基于指示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 显示单元,基于所述确定结果,显示用于所述终端装置与所述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用户的身体相对于预定区域接近或接触的面积,并且将检测到的面积作为指示所述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输出到所述确定单元,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将所述检测到的面积与阈值比较来确定所述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所述非接触接收功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装置,还包括: 摄影单元,捕获图像;以及 非接触单元,基于所述确定结果,以非接触方式从所述对置装置接收信号与能量中的至少一个并将信号与能量中的至少一个供应到所述对置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非接触单元的位置与所述摄影单元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校正所述标记的显示位置,并且在经校正的显示位置显示所述标记。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装置,还包括: 摄影单元,捕获至少第一和第二图像; 显示校正单元,移动所述第一图像,以便所述第一图像的中心与所述摄影单元的位置对准;以及 图像处理单元,将移动后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合成,从而获得图像,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显示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获得的图像。 5.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还包括: 姿势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从而输出检测结果;以及 位置计算单元,使用所述检测结果,计算从基点位置的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距离和所述终端装置的移动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用户有意图使用所述非接触接收功能时,所述确定单元暂时停止除所述非接触接收功能以外的所述终端装置的至少一些功能。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用户有意图使用所述非接触接收功能时,所述确定单元限制从所述终端装置的外部的操作输入的接收。 8.   根据权利要求1、2和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还包括: 非接触单元,基于所述确定结果,以非接触方式从所述对置装置接收信号与能量中的至少一个并将信号与能量中的至少一个供应到所述对置装置。 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指示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结果,显示用于所述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10.   一种程序,使终端装置的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 确定单元,基于指示所述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 显示单元,基于所述确定结果,显示用于所述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说明书

说明书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例如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非接触集成电路(IC)与读写器之间的非接触通信、移动电话之间的红外通信、向智能电话的电池供应能量的无线供电过程等利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技术已经得到普及。例如,专利文献1到3公开了利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技术。
使用利用作为非接触接收功能的示例的非接触通信的技术,用户通过在检票闸将包括非接触IC的卡接近读写器,能够顺利通过车站的检票闸并乘坐电车。
使用利用作为非接触接收功能之一的红外通信的技术,通过移动电话并列以便它们能够执行红外通信,用户能够交换例如邮件地址等信息。
使用利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之一的无线供电的技术,用户能够对他或她的移动电话的电池充电而不使用电源线。
然而,在例如非接触通信、红外通信以及无线供电等非接触接收功能中使用的无线电波具有指向性,并且存在通信范围的限制。因此,在用户持有的终端装置和作为要由该终端装置执行的非接触接收功能的对象的对置装置之间需要对准。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当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执行红外通信时,在终端装置的屏幕上显示指示红外光的辐射方向的辐射位置标记,并且基于该标记执行相对于对置装置的对准。
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当执行安装在终端装置的非接触IC与对置装置之间的通信时,执行终端装置相对于对置装置的对准,并且在两个装置进入可通信区域内时发起通信。
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感测终端装置的姿势,并且根据该姿势切断非接触IC电力供应。因此,限制操作使得即使在读写器接近时终端装置也不响应,并且改进安全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首次公开号2007-53424
专利文献2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首次公开号2007-300579
专利文献3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首次公开号2008-9230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用户有意识地执行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选择。响应于用户操作,当执行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时,在显示单元显示用作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的指示的标记。
因此,在用户使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情况下,当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对准时,需要用户有意识地执行某个操作以使用作对准的指示的标记显示在终端装置的屏幕上。
因此,存在着当用户执行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时便利性下降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根据在对置装置中的天线设置表面上描绘的目标标记的大小而确定终端装置已经进入相对于对置装置的可通信区域。
因此,终端装置需要预先在存储单元记录关于目标标记的形状或大小的信息。其结果是,存在着当初次使用对置装置并且目标标记的形状或大小未知时,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不可用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并不是用于当安装在终端装置的非接触IC与对置装置之间执行通信时、执行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的技术。
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是用于感测终端装置的姿势并且根据该姿势切断非接触IC电力供应的技术。即,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不是用于感测终端装置的姿势并且在终端装置的屏幕上自动执行用作对准的指示的标记的显示的技术。
因此,即使在将专利文献3的技术应用于专利文献1或2的技术中时,也不能够解决在用户执行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时便利性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目标是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方面的终端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基于指示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显示单元,基于该确定结果,显示用于该终端装置与该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方面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基于指示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基于该确定结果,显示用于该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方面的程序使终端装置的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确定单元,基于指示该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显示单元,基于该确定结果,显示用于该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用户有意地执行用户操作,在终端装置的屏幕上显示用作对准的指示的标记并且能够执行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最小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外观的示例的图。
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外观的示例的图。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处理概要的图。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处理概要的图。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终端装置中用户执行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时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7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姿势检测功能时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8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姿势检测功能时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所具备的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所具备的显示单元的第二显示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使用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姿势检测功能时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最小结构的功能框图。
如图1所示,终端装置1包括至少非接触单元2、使用意图确定单元(后面有时简称为“确定单元”)3以及显示单元4。
非接触单元2包括非接触IC,并且非接触单元2是用于从作为非接触接收功能的对象的对置装置11接收信号和能量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功能单元。另外,非接触单元2是向对置装置11传输信号和能量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功能单元。非接触接收功能是指以非接触方式接收信号和能量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功能。
确定单元3是用于基于终端装置1的状态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功能单元。确定单元3获取指示终端装置1的状态的信息I。
显示单元4是用于向用户提供在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用于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之间的对准所需要的信息的功能单元。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包括非接触单元2、使用意图确定单元3、显示单元4、接近检测单元5、摄影单元6以及存储单元10的功能单元。确定单元3、接近检测单元5以及摄影单元6的功能单元例如通过终端装置1的控制单元(例如CPU)执行程序而配置在终端装置1中。
非接触单元2是被终端装置1用来从作为非接触接收功能的对象的对置装置11接收信号或能量的功能单元。另外,非接触单元2是向对置装置11传输信号或能量的功能单元。
确定单元3是用于基于终端装置1的状态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功能单元。
在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之间对准的同时,显示单元4显示非接触单元标记2b以及摄影单元6所捕获的图像。非接触单元标记2b是非接触单元2的虚拟位置。
显示单元4例如可以是静电容式触摸面板。显示单元4具有通过液晶显示器(LCD,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器等执行显示的功能、以及作为用于感测与手、笔等接近或接触的屏幕位置的信息的静电容式传感器的功能。
终端装置1可以具有使用扬声器等提示用户移动终端装置1的功能。
接近检测单元5是用于检测身体对于终端装置1接近或接触的面积的功能单元。
接近检测单元5可以是例如在显示单元4的表面上设置的多个静电容式传感器。接近检测单元5可以使用显示单元4的静电容式传感器。接近检测单元5可以设置在显示单元4的外框上。接近检测单元5将多个静电容式传感器的静电容值中的每个与预定阈值比较。然后,接近检测单元5基于指示超过阈值的值的包括静电容式传感器的显示单元4的面积来检测与终端装置1接近或接触的用户的手的面积。
摄影单元6是用于摄影目标标记121等并将所捕获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4的功能单元。目标标记121指示对置装置11所具备的非接触单元12的位置。
存储单元10存储各种类型的需要的信息。
如图2所示,根据本示范性实施例的对置装置11包括非接触单元12和控制单元13的功能单元。通过控制单元13执行程序,将各种所需要的功能单元配置在对置装置11中。
非接触单元12是用于从终端装置1接收信号和能量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功能单元。另外,非接触单元12是用于向终端装置1传输信号和能量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功能单元。非接触单元12例如可以由非接触通信天线构成。
图3A和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外观的示例的图。
图3A是终端装置1的前表面的外观图。图3B是终端装置1的后表面的外观图。
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非接触单元2以例如图3B中所指示的虚线的星的位置等的方式,位于后表面的中心的稍偏上方的终端装置1的内部。然而,非接触单元2的布局不限于此。
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在从后表面观察终端装置1时摄影单元6位于左上位置。然而,摄影单元6的布局不限于此。
图4A和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概要的图。
图4A示出在从其正好旁边观察终端装置1和对置装置11时摄影单元6位于对置装置11的表面S中标出的目标标记121的正上方的状态的示例。图4B示出显示单元4中的非接触单元标记2b的显示示例。
如图4A所示,通过终端装置1的摄影单元6摄影的摄影区域A1是以摄影单元6的摄影范围的中心线L1与对置装置11的表面S相交的位置为中心o1的区域。显示单元4显示该摄影区域A1的中心o1位于显示单元4的中心o2的图像。
终端装置1包括如上所述的非接触单元2。设置于终端装置1的非接触单元2的位置与设置于终端装置1的摄影单元6的位置o4在终端装置1的水平方向上分开距离X1并且在终端装置1的垂直方向上分开距离Y1。因此,在执行摄影以便目标标记121位于摄影区域A1的中心o1的状态下,目标标记121的位置是与摄影单元6的位置o4对应的位置。即,在该状态下,目标标记121不存在于对应(面向)非接触单元2的位置的位置。因此,在该状态下,难以与对置装置11通信,或者由于与对置装置11分开而非接触接收功能的通信效率变差。
因此,本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终端装置1在从非接触单元2的实际位置在水平方向移动距离-X1并且在垂直方向移动距离-Y1的校正位置显示非接触单元标记2b。
通过以此方式显示非接触单元标记2b,在用户将非接触单元标记2b与目标标记121对准时,非接触单元2的实际位置与目标标记121的位置匹配。
图5是示出用户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的对准时的显示单元4的显示示例的图。
如图5所示,显示单元4在校正位置显示用作对准的指示的目标标记121。
此时,显示单元4在通过摄影单元6摄影的对置装置11的图像上叠加并显示终端装置1所具备的非接触单元标记2b。
显示单元4仅在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显示非接触单元标记2b。
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装置1来执行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的对准,以便将通过显示单元4显示的非接触单元标记2b在显示单元4上叠加在对置装置11的目标标记上。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图。
接着,将参考用户使用例如配备有电子货币功能的智能电话等终端装置1在购物时支付货币的示例,来描述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电子货币功能使用作为非接触接收功能的示例的非接触通信。
在用户购入商品时,能够通过配备有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电子货币功能的终端装置1执行支付。
在终端装置1执行商品的支付的情况下,用户首先将他或她的手接近终端装置1,以便终端装置1用于对商品的购入的支付。然后,用户在他或她的手中保持终端装置1,并且将终端装置1中的非接触单元2接近例如安装于结算装置的读写器等对置装置11。
在此期间,终端装置1中的接近检测单元5检测接近终端装置1的手覆盖终端装置1的除非接触单元2以外的预定区域的面积的程度或手接触该预定区域的面积的程度(步骤S1)。
作为具体示例,将描述终端装置1是智能电话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作为显示单元4的示例的触摸面板的多个静电容式传感器检测用户的手覆盖触摸面板的位置。接近检测单元5将多个静电容式传感器的静电容中的每个的值与预定阈值比较。然后,接近检测单元5计算包括指示超过阈值的值的静电容式传感器的触摸面板(显示单元4)的面积相对于触摸面板整体的面积的百分比。
接近检测单元5向确定单元3输出所检测的面积信息(步骤S2)。
确定单元3接收通过接近检测单元5检测的面积信息的输入。确定单元3基于面积信息,确定所覆盖或接触的面积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面积(步骤S3)。
在确定单元3确定所覆盖或接触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定面积时,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对于步骤S4)。
在确定单元3确定所覆盖或接触的面积未大于或等于预定面积时,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没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并且待机直到通过检测单元5检测到的面积的下次确定(返回到步骤S1)。
因此,当用户在他或她的手中保持终端装置1并且执行将终端装置1的显示单元4上所显示的非接触单元标记2b接近对置装置11的目标标记121的动作时,确定单元3在用户的动作的某个定时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
在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确定单元3向摄影单元6输出摄影信号用于指示摄影单元6开始摄影,以便用户能够识别对置装置11中的目标标记121的位置(步骤S4)。
摄影单元6响应于摄影信号的输入,开始摄影(步骤S5)。
摄影单元6将所摄影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4(步骤S6)。
在显示单元4接收图像数据的输入时,显示单元4基于图像数据显示图像(步骤S7)。
在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将终端装置1中的非接触单元标记2b显示于显示单元4的校正位置以便为将要由用户执行的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的对准做准备,从而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步骤S8)。
用户在观察通过显示单元4显示的图像的同时,相对于对置装置11平行移动终端装置1的相对位置,并且执行对准以便显示单元4中的非接触单元标记2b与目标标记121叠加。
用户执行该对准,以便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能互相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终端装置1经由非接触单元2对于对置装置11接收和供应信号与能量中的任一者或两者(步骤S9)。
然后,基于结算装置上显示的用户购入的商品的总货币量,在终端装置1与结算装置之间执行结算过程。
具体而言,首先,对置装置11读取结算装置上显示的总货币量。然后,例如,用户将终端装置1接近对置装置11并执行上述步骤S9的通信。然后,对置装置11向终端装置1输出用于从终端装置1中包含的存储单元10中存储的余额扣除从结算装置读取的总货币量的扣除信号。在终端装置1接收扣除信号的输入时,终端装置1从通过存储单元10存储的余额扣除总货币量,并且将扣除后的余额存储在存储单元10中。
图7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姿势检测功能时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姿势检测单元7是用于检测终端装置1的水平或垂直姿势等并将该检测结果输出到确定单元3的功能单元。姿势检测单元7例如可以由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等构成。
图8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姿势检测功能时的处理流程的图。
确定单元3可以基于通过姿势检测单元7检测的姿势连同通过接近检测单元5的面积检测的结果,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
作为具体示例,将描述用户将终端装置1水平接近对置装置11以便使用电子货币向商店支付用于商品的货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执行上述步骤S1到S3的处理后,用户将终端装置1水平接近对置装置11并且在预定时间水平保持终端装置1以便对准。此时,姿势检测单元7定期(例如每0.1秒)检测终端装置1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并且向确定单元输出相对于该水平线的角度的检测结果(步骤S21)。
确定单元3从姿势检测单元7接收角度的检测结果的输入。确定单元3基于该角度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终端装置1是否在预定时间保持水平(步骤S22)。
在确定单元3确定终端装置1在预定时间保持水平时,执行步骤S4~S9的处理。
在确定单元3确定终端装置1未在预定时间保持水平时,过程返回到步骤S1。
将描述图8的步骤S2到S22中指示的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处理流程的具体示例。
例如,确定单元3将用于基于通过接近检测单元5的面积检测结果而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所使用的阈值设定为触摸面板(显示单元4)的整个面积的25%。另外,确定单元3将用于基于通过姿势检测单元7的角度检测的结果而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阈值设定为在相对于水平线角度10度以内的2秒保持时间。
作为具体示例,在用户将终端装置1接近对置装置11以便向商店支付电子货币时,接近检测单元5检测到作为终端装置1的显示单元4的触摸面板的30%被身体覆盖,并且将检测结果输出到确定单元3(步骤S2)。
确定单元3将接近检测单元5的检测结果(即,30%)与阈值(即,25%)比较。其结果是,确定单元3确定接近检测单元5的检测结果大于阈值(步骤S3)。
接着,作为具体示例,姿势检测单元7检测到终端装置1相对于水平线在角度5度到8度保持其姿势2秒。在该检测期间,姿势检测单元7例如每0.1秒输出检测结果(步骤S21)。
确定单元3从姿势检测单元7每0.1秒接收检测结果的输入。确定单元3将检测结果与阈值(即,角度10度)比较。然后,在该比较指示检测结果小于阈值持续20次(2秒)时,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步骤S22)。
以上描述了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根据上述终端装置1的处理,取决于终端装置1的状态而在显示单元4的校正位置显示非接触单元标记2b。因此,用户能够使用作对准的指示的标记显示在终端装置的屏幕上,并且能够容易地执行终端装置与对置装置的对准,而不必有意地执行用户操作。
<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在图9中示出的功能框图是将显示校正单元8和图像处理单元9添加到表示在图2中示出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功能块的框图。
显示校正单元8是用于在显示单元4显示通过摄影单元6捕获的图像时处理数据以执行显示单元4上的显示以便表示摄影区域的中心o1的图像的中心o3与摄影单元6的实际位置o4匹配的功能单元。
图像处理单元9是用于合成通过摄影单元6捕获的图像并将其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4的功能单元。
通过控制单元执行程序,显示校正单元8和图像处理单元9的功能单元配置在终端装置1中。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所具备的显示单元4的显示示例1的图。
如图10所示,显示单元4的中心o2与摄影单元6的位置o4在终端装置1的水平方向分开距离X2并且在终端装置1的垂直方向分开距离Y2。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校正单元8执行以下处理:水平移动原始图像数据并将其在显示单元4上显示,以便执行在显示单元4上的显示,从而使用距离X2与距离Y2使图像中心o3与摄影单元6的实际位置o4匹配。
在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显示单元4将非接触单元标记2b显示在落在非接触单元2的正后方的显示单元4的位置。
通过以此方式执行显示,通过摄影单元6捕获的图像的中心o3与摄影单元6的位置o4匹配。此时,通过显示单元4显示的图像的区域是通过虚线的长方形区域a指示的实际捕获的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单元4中的通过区域b指示的虚拟捕获图像显示区域是没有图像信息的区域。该虚拟捕获图像显示区域的大小根据实际捕获图像显示区域的大小而变化。在虚拟捕获图像显示区域中,例如可以仅显示白色。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所具备的显示单元4的显示示例2的图。
图11示出在用户沿箭头方向移动终端装置1时显示于显示单元4上的图像的显示示例。
在图11中,以点线指示的终端装置1是移动前的终端装置1。在图11中,以实线指示的终端装置1是移动后的终端装置1。
在显示单元4如图10所示相对于摄影单元6的摄影区域A2显示区域a与区域b的状况下用户沿箭头方向移动终端装置1时,摄影单元6摄影新的摄影区域A3。然后,摄影单元6将所摄影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9。
图像处理单元9接收通过摄影单元6的摄影获得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图像处理单元9将在用户移动终端装置1后通过摄影单元6的摄影新获得的图像数据(区域a1的图像数据)与通过以前的摄影获得的图像数据(区域a的图像数据)合成。图像处理单元9将合成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4。在图11中,虚拟捕获图像显示区域是显示单元4中的区域b1。图像处理单元9定期(例如每0.2秒)重复该处理。此时,在已经移动终端装置1以覆盖已经摄影的区域时,虚拟捕获图像显示区域变得小于区域b1。然后,每次接收图像数据的输入时,显示单元4显示其图像。然后,用户在观察通过显示单元4显示的图像的同时识别目标标记121的位置,并且执行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的对准。
对于图像处理单元9将要执行的图像数据的合成,能够使用公知的技术。例如,可以提取通过摄影单元6的摄影获得的紧接的以前的图像数据与通过摄影最新获得的图像数据之间所共有的例如对置装置11的外形或目标标记121等特征物,并且可以基于该特征物合成图像数据。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图。
接着,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情况相同,将参考用户在购物时使用例如配备有电子货币功能的智能电话等终端装置1支付货币的示例,描述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中,除步骤S10到S15以及步骤S21以外,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相同。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中的步骤S10到S15以及步骤S21。
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相同地执行步骤S1到S5的处理,通过摄影单元6的摄影获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校正单元8(步骤S10)。
显示校正单元8接收图像数据的输入。显示校正单元8基于图像数据而将图像水平移动作为显示单元4的中心与摄影单元6的中心的距离差的终端装置1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X2以及垂直方向上的距离Y2,并且生成新图像(步骤S11)。
显示校正单元8将新生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0中(步骤S12)。显示校正单元8将新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9(步骤S13)。
图像处理单元9通过显示校正单元8接收新生成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图像处理单元9提取在新生成的图像数据与以前生成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0的图像数据之间共有的特征物的图像,并且基于该特征物的图像将两个图像数据关联(合成)(步骤S14)。
图像处理单元9将相关联(合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0(步骤S15)。
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相同地执行步骤S7的处理。
显示单元4将非接触单元标记2b显示于与显示单元4上的非接触单元2的实际位置对应的位置(步骤S21)。
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相同地执行步骤S9的处理。
图13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姿势检测功能时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同,姿势检测单元7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9可以将从通过该姿势检测单元7检测的加速度获得的终端装置1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用作用于合成图像数据的信息。另外,用户可以将从通过该姿势检测单元7检测的加速度获得的终端装置1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用作用于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的对准的信息。
以上描述了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根据终端装置1的上述处理,即使是对于难以在显示单元4内发现目标标记121的终端装置1而言,也能够执行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的对准。
<第三示范性实施例>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在图14示出的功能框图是将位置计算单元14添加到在图2所示的指示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的功能块的框图。
在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中,姿势检测单元7例如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用户移动终端装置1时的移动距离或方向。
在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结构中,位置计算单元14是用于计算从使用通过姿势检测单元7检测的检测结果而决定基点位置(归属位置)时(细节将在以后描述)开始的移动距离或方向的功能单元。
通过控制单元执行程序,位置计算单元14的功能单元配置在终端装置1中。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图。
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相同,将参考用户在购物时使用配备有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的电子货币功能的终端装置1支付货币的示例,描述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中,除步骤S16到S20以外,与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相同。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中的步骤S16到S20。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显示单元4的显示示例的图。
与图4A相同,图16示出用户将终端装置1中配备的摄影单元6移动到对置装置11的表面S上的目标标记121的正上方的状态下的显示单元4的显示示例。
首先,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执行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相同的步骤S1到S5的处理。接着,用户移动终端装置1直到目标标记121到达摄影单元6的摄影区域A4的预定位置。作为具体示例,如图16所示,用户将终端装置1移动到目标标记121停留在摄影单元6的中心的位置。
然后,例如,根据例如触摸显示单元4的操作等用户操作,用户执行将该位置设定为基点位置的操作。通过该用户操作,终端装置1的位置计算单元14从显示单元4接收用于将基点位置识别为计算参考的信号的输入。接着,位置计算单元14开始终端装置1的移动状态的检测(步骤S16)。
此时,终端装置1所具备的摄影单元6与目标标记121的位置成为它们彼此相对面对的位置。另外,终端装置1中的摄影单元6与非接触单元2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物理上已知的。因此,如图16中的箭头R(非接触单元2与摄影单元6之间的偏移)所示,用户在物理上移动终端装置1,以便当前的非接触单元2到达当前的摄影单元6的位置。即,如果用户将终端装置1在水平方向移动距离X3、在垂直方向移动距离Y3,则非接触单元2与目标标记121定位成彼此相对面对。
因此,在步骤S16中决定基点位置以后,终端装置1的显示单元4基于位置计算单元14的计算结果,指示用户以将终端装置1在水平方向移动距离X3并且在垂直方向移动距离Y3。
因此,例如作为加速度传感器的姿势检测单元7检测用于通过用户将终端装置1对准的移动中的加速度,并且将该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输出到位置计算单元14(步骤S17)。
位置计算单元14从姿势检测单元7接收加速度的检测结果的输入。位置计算单元14例如基于通过对该加速度积分两次的加速度的检测结果计算距离(步骤S18)。位置计算单元14将计算结果输出到显示单元4(步骤S19)。
显示单元4从位置计算单元14接收计算结果的输入。显示单元4例如以数值指示终端装置1的移动方向与其移动距离,并且向用户显示终端装置1的移动指示(步骤S20)。该显示所需要的程序事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0。
显示单元4可以在用户移动终端装置1的同时通过箭头实时显示并指示移动方向。
位置计算单元14可以读取在存储单元10中存储的移动数据与例如声音数据等指示数据关联的信息,并且将与对应于计算结果的移动关联的声音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4的扬声器等,并且显示单元4可以基于声音数据通过声音指示用户移动终端装置1。
然后,在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中,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同地执行步骤S9的处理。
以上描述了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的处理流程。根据终端装置1的上述处理,如果根据在显示单元4上显示的指示移动终端装置1,则用户可以使非接触单元2与目标标记121彼此面对。其结果是,能够执行终端装置1与对置装置11的对准。
在上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在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可以暂时停止终端装置1的非接触接收功能以外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上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在确定单元3确定用户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时,可以限制从该装置(终端装置1)的外部输入的操作输入的接收。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终端装置内可以配备有计算机系统。上述处理的过程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70,可以在计算机读出并执行程序时执行上述处理。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70包括磁盘、磁光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线路分布到计算机,并且接收该分布的计算机可以执行该程序。
上述程序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功能中的一些。
上述程序可以是能够与计算机系统中已经存储的程序组合而实现上述功能的、所谓的差分文件(差分程序)。
尽管已经参照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于本发明的结构或细节,可以做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各种修改。
本申请基于2012年10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226498号并主张其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而并入其公开的全部内容。
产业可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附图标记
1 终端装置
2、12 非接触单元
2b 非接触单元标记
3 使用意图确定单元
4 显示单元
5 接近检测单元
6 摄影单元
7 姿势检测单元
8 显示校正单元
9 图像处理单元
10 存储单元
11 对置装置
13 控制单元
14 位置计算单元
121 目标标记
A1、A2、A3、A4 摄影区域
o1 摄影区域A1的中心
o2 显示单元4的中心
o3 图像的中心
o4 摄影单元6的位置。

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端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终端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基于指示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有意图使用非接触接收功能,从而输出确定结果;以及显示单元,基于该确定结果,显示用于该终端装置与该对置装置之间的对准的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