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28009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57223.0

申请日:

2013.12.09

公开号:

CN104701408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31/18申请公布日:20150610|||公开

IPC分类号:

H01L31/18

主分类号:

H01L31/18

申请人:

青岛平度市旧店金矿

发明人:

马文超

地址:

266700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旧店镇驻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是采用镍金属作为肖特基接触金属,在4H-SiC材料上成功制备MSM结构紫外探测器,4H-SiC材料采用雪崩结构制备。本发明的特点是:MSM结构具有诸多的优点,如外延结构(仅需一层掺杂外延)和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容易获得高量子效率,响应速度快等。SiC材料器件制备工艺成熟,与硅工艺更有兼容性,制备器件的相对难度较低。利用镍在4H-SiC上形成的肖特基接触而制备成的对称MSM结构紫外探测器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该工艺可以制备面积更大的探测器、器件的产出率更高、更有利于商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采用镍金属作为肖特基接触金属,在4H-SiC材料上成功制备MSM结构紫外探测器,4H-SiC材料采用雪崩结构制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雪崩结构制备4H-SiC材料工艺:试验样品结构在厚度为400μm的n+型衬底上外延一层厚度为3.4μm,掺杂浓度为3.1×1015/cm3的n型层,然后置入氧化炉在1100℃温度下通湿氧气氧化1小时,在样品表面生成厚度约60nm的SiOx牺牲层,接着在HF中浸泡10分钟,彻底腐蚀去此牺牲层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就获得清洁的样品表面,马上再将样品置入氧化炉,在同样温度下氧化4小时,在样品表面生成厚度约200~300nm的SiOx作为保护介质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特征是:MSM结构制备工艺:对样品进行光刻、显影后,用缓冲HF腐蚀出肖特基接触的电极图形,用去离子水冲洗经纯氮气吹干后,立即置入磁控溅射炉中,在4×10-7torr的真空下,在SiC表面溅射厚度约200nm的镍和50nm的铂,经剥离工艺后形成间距相等、对称的叉指状肖特基接触电极,再进行第二次光刻、显影,得溅射厚度约600nm金后再进行剥离,形成欧姆接触焊盘。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制备后的探测器光学窗口面积为100μm×200μm,叉指宽度和间距均为2.5μm,焊盘面积为100μm×100μ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紫外光电探测器由于在国防、紫外天文学、环境监测、火灾探测、涡轮引擎燃烧效率监测、可燃气体成分分析和生物细胞癌变检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是近年来国际上光电探测领域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基于导弹紫外辐射探测的紫外报警技术发展极为迅猛,成为光电对抗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的紫外探测器仍然以紫外光电倍增管为主,它虽然灵敏度较高,但是存在体积大(单管直径在5mm左右)、易损坏(玻壳封装)、需在高压低温下工作等缺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此采用SiC材料制备探测器,设计一种MSM(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可以制备面积更大的探测器、器件的产出率更高、更有利于商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发明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是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采用镍金属作为肖特基接触金属,在4H-SiC材料上成功制备MSM结构紫外探测器,4H-SiC材料采用雪崩结构制备。
雪崩结构制备4H-SiC材料工艺:试验样品结构在厚度为400μm的n+型衬底上外延一层厚度为3.4μm,掺杂浓度为3.1×1015/cm3的n型层。样品在制备前,按照标准的清洗程序,对样品表面进行严格的清洗,去掉油污和金属。然后置入氧化炉在1100℃温度下通湿氧气氧化1小时,在样品表面生成厚度约60nm的SiOx牺牲层,接着在HF中浸泡10分钟,彻底腐蚀去此牺牲层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就获得清洁的样品表面,马上再将样品置入氧化炉,在同样温度下氧化4小时,在样品表面生成厚度约200~300nm的SiOx作为保护介质膜。
 MSM结构制备工艺:对样品进行光刻、显影后,用缓冲HF腐蚀出肖特基接触的电极图形,用去离子水冲洗经纯氮气吹干后,立即置入磁控溅射炉中,在4×10-7torr的真空下,在SiC表面溅射厚度约200nm的镍和50nm的铂,经剥离工艺后形成间距相等、对称的叉指状肖特基接触电极,再进行第二次光刻、显影,得溅射厚度约600nm金后再进行剥离,形成欧姆接触焊盘。制备后的探测器光学窗口面积为100μm×200μm,叉指宽度和间距均为2.5μm,焊盘面积为100μm×100μm。
本发明的特点是:与普通的半导体结构相比,金属-半导体-金属(MsM)结构具有诸多的优点,如外延结构(仅需一层掺杂外延)和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容易获得高量子效率,响应速度快等。SiC材料的缺陷密度约103~104cm- 3之间,SIC有自己的衬底,且可以在其上直接生长高质量的热SiOx层,SiC器件制备工艺成熟,与硅工艺更有兼容性,制备器件的相对难度较低。利用镍在4H-SiC上形成的肖特基接触而制备成的对称MSM结构紫外探测器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器件的暗电流密度在偏压达到45v左右,约为2.5μA/cm2,而光电流至少比暗电流大2个数量级,波长为290nm处的光谱响应与380nm处的比值大于1000倍。采用这个工艺制备的探测器,其欧姆接触焊盘位于SiOx层上,不与SiC表面直接接触,可以降低器件的漏电流。该工艺可以制备面积更大的探测器、器件的产出率更高、更有利于商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采用镍金属作为肖特基接触金属,在4H-SiC材料上成功制备MSM结构紫外探测器,4H-SiC材料采用雪崩结构制备。
试验样品结构在厚度为400μm的n+型衬底上外延一层厚度为3.4μm,掺杂浓度为3.1×1015/cm3的n型层。样品在制备前,按照标准的清洗程序,对样品表面进行严格的清洗,去掉油污和金属。然后置入氧化炉在1100℃温度下通湿氧气氧化1小时,在样品表面生成厚度约60nm的SiOx牺牲层,接着在HF中浸泡10分钟,彻底腐蚀去此牺牲层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就获得清洁的样品表面,马上再将样品置入氧化炉,在同样温度下氧化4小时,在样品表面生成厚度约200~300nm的SiOx作为保护介质膜。
对样品进行光刻、显影后,用缓冲HF腐蚀出肖特基接触的电极图形,用去离子水冲洗经纯氮气吹干后,立即置入磁控溅射炉中,在4×10-7torr的真空下,在SiC表面溅射厚度约200nm的镍和50nm的铂,经剥离工艺后形成间距相等、对称的叉指状肖特基接触电极,再进行第二次光刻、显影,得溅射厚度约600nm金后再进行剥离,形成欧姆接触焊盘。制备后的探测器光学窗口面积为100μm×200μm,叉指宽度和间距均为2.5μm,焊盘面积为100μm×100μm。

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SM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是采用镍金属作为肖特基接触金属,在4H-SiC材料上成功制备MSM结构紫外探测器,4H-SiC材料采用雪崩结构制备。本发明的特点是:MSM结构具有诸多的优点,如外延结构(仅需一层掺杂外延)和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容易获得高量子效率,响应速度快等。SiC材料器件制备工艺成熟,与硅工艺更有兼容性,制备器件的相对难度较低。利用镍在4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