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2761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7518.6

申请日:

1991.10.30

公开号:

CN1059944A

公开日:

1992.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3J1/06; D06C3/06

主分类号:

D03J1/06; D06C3/06

申请人:

上海第六棉纺织厂;

发明人:

洪阿兴; 包林洪; 曹礼广; 蒋宗英; 宋存顺; 王国华

地址:

200060上海市长寿路38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纺织专利咨询服务组

代理人:

彭进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它的特点在于织物在边撑机构中的走布方法是环绕刺轴作上下交替运行,织物正反两面均受到刺轴的作用。扩大了织物与刺轴的接触包围角,增强了边撑的伸幅功能。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一般常规的中密织物,尤其适用于纯涤纶、羽绒等高密织物,可显著地减少疵布,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2由边撑盖3筋幅水平定位后,从第一刺轴4上表面进入,经第二刺轴5下表面最后通过边撑座6圆弧导布面输出至卷绕辊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走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刺轴的数量一般是2~3根。
3: 一种适合于权利要求1所述走布方法的边撑机构,包括边撑座、边撑盖及刺轴等部件,其特征在于刺轴平行配置,各刺轴的间距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可以调节,边撑盖3与边撑座6互相通过键与键槽定位连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轴套13的材料可采用钢质、尼龙、橡胶、塑木的任何一种。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织造工艺及机构,具体地是指一种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

    目前,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普遍采用上进上出,即织物从两刺轴的上表面进出,将边撑盖三条筋辐配置于进口、两刺轴中心、出口三点位置,迫使织物与刺轴上表面接触,获得有限的包容面,当织造时织物与刺轴表面的刺相互作用,产生横向分力达到伸幅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常规的中密织物,随着织物品种的日益发展,尤其是纯涤纶、羽绒类高密织物的出现,此法已不能稳定生产、保证质量,为此,棉纺行业主要采用二种手段予以调整,其一,增大三条筋幅的长度,以获得织物与刺轴之间更大的接触面;其二,选用粗型刺轴,以增加刺轴刺入织物组织的程度,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从生产实践中发现,前者织物布边的外观受到影响,且易产生逃边及花边,后者有边撑疵现象。由此生产的织物只能降级处理。这种边撑机构的刺轴、边撑盖都固定于边撑座,无法根据织物品种的变化来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以能够适用于高密织物地生产要求,消灭边撑疵现象。

    本发明的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在位于织物一边的机器两侧分别设制边撑机构,织物由边撑盖的筋幅作水平定位,然后从第一刺轴上表面进入,经第二刺轴下表面绕过,再进入第三刺轴的上表面,如此环绕刺轴作上下交替运行,最后通过边撑座的圆弧导布而输出。这种边撑机构主要由边撑座、边撑盖、刺轴等零部件组成。各刺轴平行安装,其中心距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可调节。边撑盖与边撑座通过键与键槽定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减少了织物与边撑盖筋幅的摩擦力,改善了织物的外观质量,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大,生产稳定,降低疵布产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边撑机构的俯视图。

    图2是两根刺轴织物走布方法及边撑机构示意图。

    图3是三根刺轴织物走布方法及边撑机构示意图。

    图4是边撑机构剖示图。

    参照图1,经纬纱交织成布匹后,织物组织产生收缩,门幅变狭。在织物2两侧安装边撑机构1,这可以起到伸幅作用,有利于整个机器各部分正常运行。参照图2、图3和图4,织物2首先与边撑盖3筋幅接触被定位于刺轴4轴心平面,然后从第一刺轴4上表面进入,经第二刺轴5下表面绕过,再进入第三刺轴8的上表面,如此环绕刺轴作上下交替运行,最后通过边撑座6的圆弧导布面输出至卷绕辊7。织物选用两刺轴走布方法还是三刺轴走布方法可根据生产品种而定。这种走布方式使织物2正反两面同时受到刺轴作用,织物2与刺轴表面的接触弧度增长,横向牵制力进一步得到加强。改进的边撑机构由边撑该盖3、边撑座6、刺轴等组成。边撑盖3设计有键有筋幅。筋幅与顶部具有一定间距,以帮助织物2与刺轴4紧密接触。边撑座6制成转角形,它的一平面开有通孔和键槽,另一平面呈圆弧形。刺轴内轴杆12、轴套13、固定环11组成一体,轴杆12的一端采用外螺纹并有轴肩,另一端加工有内螺纹,内螺纹的旋向与刺轴的轴套13旋转方向一致;轴套13两端分别由轴杆12的轴肩和固定环11定位。轴杆12与轴套13之间形成动配合,二者可相对回转。轴套13圆周面均布有角刺,刺的排列方式为螺旋形,其材料是钢质、尼龙、橡胶、塑木的任何一种。它们的装配方式如下:刺轴的外螺纹一端穿过边撑座6的通孔,根据织物要求确定刺轴数量,一般采用2~3根,调整好间距,随后用螺母9将刺轴紧固。同时在安装刺轴的轴套13时角刺排列的螺旋方向应遵循的原则是:织物2运行时与角刺作用后产生的横向分力指向机器外侧,以利伸幅,边撑盖3位于刺轴上方,通过边撑盖3的键与边撑座6的键槽构成可靠的定位与刚性连结,并设置螺钉10予以锁紧。

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机边撑的织物走布方法及机构,它的特点在于织物在边撑机构中的走布方法是环绕刺轴作上下交替运行,织物正反两面均受到刺轴的作用。扩大了织物与刺轴的接触包围角,增强了边撑的伸幅功能。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一般常规的中密织物,尤其适用于纯涤纶、羽绒等高密织物,可显著地减少疵布,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