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瓣式燃烧器.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270388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41245.1

申请日:

2012.09.14

公开号:

CN102901099A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3D 14/04申请公布日:201301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D 14/04申请日:20120914|||公开

IPC分类号:

F23D14/04; F23D14/58

主分类号:

F23D14/04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

邹春; 吕雷生; 操时英; 黄志军; 李国元; 罗畅; 罗刚; 张亮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

曹葆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家用燃气灶具,具体为一种花瓣式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火孔座、混气室、基座、引射管和喷嘴,喷嘴插入引射管的一端内,引射管的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另一端与混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火孔座安装在混气室的上部,火孔座上面布置有花瓣式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本发明采用花瓣式火孔,相比普通火孔引射能力强,引射系数大,在火孔出口流量一定时,可以卷吸更多的空气,使燃气灶效率提高,使加热更为均匀,吸热效率更高,可以大幅度提高热烧效率并降低CO及NOx排放,达到国家节能环保标准。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器包括火孔座、混气室、基座、引射管和喷嘴,喷嘴插入引射管的一端内,引射管的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另一端与混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火孔座安装在混气室的上部,火孔座上面布置有花瓣式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瓣式火孔的数量为3~7,每个火孔的瓣数为4~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的出口距离火孔座顶端的距离为8~12mm.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由位于喷嘴座上的至少三个喷管嘴构成,各喷管与所述引射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至9度。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各火孔之间的间距约为15mm。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火孔的高度约为7mm。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火孔的个数为3~6个。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花瓣式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燃气灶具,具体为一种花瓣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国内的燃气灶更早使用直流燃烧器,火孔1较为分散,燃烧火焰难与二次空气充分混合,造成燃烧效率下降,烟气中CO和NOx排放量高,会使灶具效率下降,浪费能源。目前国内应用或新开发的燃气灶一般采用的是旋流燃烧器,旋流燃烧器虽然能利用旋流喷射原理产生稳定的内旋火焰燃烧,同时燃气烟气混合物能与二次空气有比较好的混合,但是燃烧效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同时烟气排放中CO和NOx较大。而且如果旋流火孔1的位置布置不合理,则烟气中CO的含量会急剧上升。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主流旋流燃气灶效率都在53%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瓣式燃烧器,解决现有燃烧器CO和NOx排放较大且燃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以达到国家节能环保标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器包括火孔座、混气室、基座、引射管和喷嘴,喷嘴插入引射管的一端内,引射管的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另一端与混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火孔座安装在混气室的上部,火孔座上面布置有花瓣式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花瓣式火孔的数量为3~7,每个火孔的瓣数为4~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孔的出口距离火孔座顶端的距离为8~12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嘴由位于喷嘴座上的至少三个喷管嘴构成,各喷管与所述引射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至9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各火孔之间的间距约为15mm;火孔的高度约为7mm;火孔的个数为3~6个。
本发明工作时,燃料由喷嘴喷出,在一定的压力下引射一部分空气(一次空气)由引射管进入混气室,二次空气可由花瓣式火孔自身的引射携带。(一次空气是指由于喷嘴引射作用随燃料一起进入燃烧管由喷嘴喷出的空气,二次空气是指燃烧过程中从周围空气周补充的空气)。
本发明采用花瓣式火孔,相比普通火孔引射能力强,引射系数大,在火孔出口流量一定时,可以卷吸更多的空气,使燃气灶效率提高,使加热更为均匀,吸热效率更高。一般旋流燃气灶如果降低锅底与火孔的距离,会产生二次空气补给不足,燃烧不完全,产生黑烟,造成效率低下,能源浪费。而采用本发明的燃气灶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当花瓣火孔与锅底距离较近时,CO和NOx排放都很低。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燃气灶,锅面的吸热效率达到了65%,同时CO排放量在100ppm以下,NOx排放量在100ppm以下,远远低于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花瓣式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花瓣式燃烧器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中,花瓣火孔1、火孔座2、混气室3、基座4、引射管5、喷嘴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花瓣式燃烧器包括喷嘴6、引射管5、基座4,喷嘴6插入引射管5内,引射管5与基座4固连。火孔座2安装在混气室3的上部,火孔座2上面布置有花瓣式火孔1,1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混气室3为扩口的圆筒形。火孔座2上面布置有N个花瓣式火孔1,N=3~7,每个花瓣的瓣数为4~8,火孔1出口距离火孔座2顶端的距离为8~12mm。
火孔1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火孔座2与花瓣式火孔1通过圆管相连,几个喷嘴6成与水平线成7±2度,布置在主喷嘴接头处。
在图2中,燃料由喷嘴6喷出,在一定的压力下引射一部分空气(一次空气)由引射管5进入混气室3,二次空气可由花瓣火孔1引射补充。经过预混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经引射管5至混气室3,由火孔座2上部花瓣火孔1喷出。
花瓣火孔1的面积。花瓣火孔1的高度。花瓣火孔1的个数。这些结构参数可由燃气灶的功率和燃气种类确定。
花瓣火孔1间距在15mm左右、花瓣火孔1高度在7mm左右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燃烧效果。花瓣火孔1的个数为3~6个,并允许根据燃气灶功率需要进行调整以上参数。
各个火孔1的布置位置决定了火力集中的程度以及燃烧的状况。如果燃料不同,燃气灶功率不同,则其CO和NOx的形成的条件和位置不同,则单个火孔1的尺寸参数就不同,通过调整花瓣火孔1尺寸可以使得燃料在合适的区域燃烧,既有利于燃烧完全,又可抑制NOx的生成,以达到高效清洁燃烧。
调查表明目前还没有发现应用花瓣式燃烧器的燃烧技术。该燃烧器的使用能够大量降低烟气中CO和NOx的排放,同时提高整体的吸热效率。若将一、二次空气系数进行优设计,将各个花瓣式火孔1尺寸及位置合理布置,则锅面的吸热效率进一步升高,同时烟气中CO和NOx排放将进一步降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花瓣式燃烧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花瓣式燃烧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花瓣式燃烧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花瓣式燃烧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花瓣式燃烧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010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30 C N 1 0 2 9 0 1 0 9 9 A *CN102901099A* (21)申请号 201210341245.1 (22)申请日 2012.09.14 F23D 14/04(2006.01) F23D 14/58(2006.01) (71)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1037号 (72)发明人邹春 吕雷生 操时英 黄志军 李国元 罗畅 罗刚 张亮 (74)专利代理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曹葆青 (54) 发明名称 一种花瓣式燃烧器 (5。

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家用燃气灶具,具体为一种花瓣 式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火孔座、混气室、基座、引 射管和喷嘴,喷嘴插入引射管的一端内,引射管的 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另一端与混气室 的底部固定连接,火孔座安装在混气室的上部,火 孔座上面布置有花瓣式火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 规则布置。本发明采用花瓣式火孔,相比普通火 孔引射能力强,引射系数大,在火孔出口流量一定 时,可以卷吸更多的空气,使燃气灶效率提高,使 加热更为均匀,吸热效率更高,可以大幅度提高热 烧效率并降低CO及NOx排放,达到国家节能环保 标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器包括火孔座、混气室、基座、引射管和喷 嘴,喷嘴插入引射管的一端内,引射管的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另一端与混气室的 底部固定连接,火孔座安装在混气室的上部,火孔座上面布置有花瓣式火孔,火孔在圆周方 向上规则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瓣式火孔的数量为3 7,每个火孔的瓣数为4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的出口距离火孔座 顶端的距离为8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4、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由位于喷嘴座上的 至少三个喷管嘴构成,各喷管与所述引射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至9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各火孔之间的间距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火孔的高度约为7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火孔的个数为36个。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01099 A 1/2页 3 一种花瓣式燃烧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用燃气灶具,具体为一种花瓣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0002 国内的燃气灶更早使用直流燃烧器,火孔1较为分散,燃烧火焰难与二次空气充 分混合。

5、,造成燃烧效率下降,烟气中CO和NOx排放量高,会使灶具效率下降,浪费能源。目 前国内应用或新开发的燃气灶一般采用的是旋流燃烧器,旋流燃烧器虽然能利用旋流喷射 原理产生稳定的内旋火焰燃烧,同时燃气烟气混合物能与二次空气有比较好的混合,但是 燃烧效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同时烟气排放中CO和NOx较大。而且如果旋流火孔1的位 置布置不合理,则烟气中CO的含量会急剧上升。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主流旋流燃气灶效率 都在53左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瓣式燃烧器,解决现有燃烧器CO和NOx排放较大且 燃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以达到国家节能环保标准。 000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

6、花瓣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器包括火孔座、混气室、基 座、引射管和喷嘴,喷嘴插入引射管的一端内,引射管的另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连;基座另 一端与混气室的底部固定连接,火孔座安装在混气室的上部,火孔座上面布置有花瓣式火 孔,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花瓣式火孔的数量为37,每个火孔的瓣数为 48。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火孔的出口距离火孔座顶端的距离为8 12mm.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嘴由位于喷嘴座上的至少三个喷管嘴 构成,各喷管与所述引射管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至9度。 000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

7、进一步改进,各火孔之间的间距约为15mm;火孔的高度约 为7mm;火孔的个数为36个。 0009 本发明工作时,燃料由喷嘴喷出,在一定的压力下引射一部分空气(一次空气)由 引射管进入混气室,二次空气可由花瓣式火孔自身的引射携带。(一次空气是指由于喷嘴引 射作用随燃料一起进入燃烧管由喷嘴喷出的空气,二次空气是指燃烧过程中从周围空气周 补充的空气)。 0010 本发明采用花瓣式火孔,相比普通火孔引射能力强,引射系数大,在火孔出口流量 一定时,可以卷吸更多的空气,使燃气灶效率提高,使加热更为均匀,吸热效率更高。一般旋 流燃气灶如果降低锅底与火孔的距离,会产生二次空气补给不足,燃烧不完全,产生黑烟, 。

8、造成效率低下,能源浪费。而采用本发明的燃气灶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当花瓣火孔与锅底距 离较近时,CO和NOx排放都很低。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燃气灶,锅面的吸热效率达 说 明 书CN 102901099 A 2/2页 4 到了65,同时CO排放量在100ppm以下,NOx排放量在100ppm以下,远远低于国家节能环 保要求指标。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花瓣式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花瓣式燃烧器俯视图; 0013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0014 图中,花瓣火孔1、火孔座2、混气室3、基座4、引射管5、喷嘴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

9、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 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 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花瓣式燃烧器包括喷嘴6、引射管5、基座4,喷嘴6插入 引射管5内,引射管5与基座4固连。火孔座2安装在混气室3的上部,火孔座2上面布置 有花瓣式火孔1,1火孔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0017 混气室3为扩口的圆筒形。火孔座2上面布置有N个花瓣式火孔1,N37, 每个花瓣的瓣数为48,火孔1出口距离火孔座2顶端的距离为812mm。 0018 火孔。

10、1在圆周方向上规则布置。 0019 火孔座2与花瓣式火孔1通过圆管相连,几个喷嘴6成与水平线成72度,布置 在主喷嘴接头处。 0020 在图2中,燃料由喷嘴6喷出,在一定的压力下引射一部分空气(一次空气)由引 射管5进入混气室3,二次空气可由花瓣火孔1引射补充。经过预混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 经引射管5至混气室3,由火孔座2上部花瓣火孔1喷出。 0021 花瓣火孔1的面积。花瓣火孔1的高度。花瓣火孔1的个数。这些结构参数可由 燃气灶的功率和燃气种类确定。 0022 花瓣火孔1间距在15mm左右、花瓣火孔1高度在7mm左右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燃烧 效果。花瓣火孔1的个数为36个,并允许根据燃气灶功率需。

11、要进行调整以上参数。 0023 各个火孔1的布置位置决定了火力集中的程度以及燃烧的状况。如果燃料不同, 燃气灶功率不同,则其CO和NOx的形成的条件和位置不同,则单个火孔1的尺寸参数就不 同,通过调整花瓣火孔1尺寸可以使得燃料在合适的区域燃烧,既有利于燃烧完全,又可抑 制NOx的生成,以达到高效清洁燃烧。 0024 调查表明目前还没有发现应用花瓣式燃烧器的燃烧技术。该燃烧器的使用能够大 量降低烟气中CO和NOx的排放,同时提高整体的吸热效率。若将一、二次空气系数进行优 设计,将各个花瓣式火孔1尺寸及位置合理布置,则锅面的吸热效率进一步升高,同时烟气 中CO和NOx排放将进一步降低。 002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 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901099 A 1/1页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0109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