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型稻麦简易联合收割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2653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6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8023

申请日:

1985.10.13

公开号:

CN85108023A

公开日:

1987.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D41/08

主分类号:

A01D41/08

申请人:

孙寅贵

发明人:

孙寅贵; 张立民; 赵珏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东8楼3单元1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传统收割脱粒程序相反的、超小型简易联合收割机。因其是利用稻、麦未割断前,在土壤里稳固、整齐,直立的自然特性对其进行先脱粒后割断,从而省略了许多机构,使之小巧简易,以此满足了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地理条件和目前的农村经济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种将传统的稻、麦收获程序(先割断后脱粒),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颠倒过来,成为先脱粒后割断,又是连续作业,一次完成的程序。
2: 权利要求〔1〕所指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利用稻、麦茎杆与土壤稳固、整齐、直立等特性,用两个不等速辊轮和两个击禾齿轮对其进行速差搓动,螺旋横向搓动,与辊筒、茎杆摩擦、振动性击打等。
3: 使用本发明的特征,除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程序外,还应包括为适应这一新程序进行的所有改革。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麦收获机械,特别涉及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简易小巧,又能将脱粒,割断一次完成的联合收割机械。

    收割脱粒这一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尤其是丘陵地区仍然原始地采用手工割断,然后在一种脚踏式打稻机上脱粒;或集中在打麦场上用牲畜拖辊辗压。虽早已出现过一种由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牵引,付带卡车储运的超大型联合收割机,包括近年来日本推出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水稻收割机,都没有克服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做业场地要求大的缺点;所有这些收割机械不符合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目前的农村经济结构。

    近年来有人曾设计了一种手推式割麦机,或安装在手扶拖拉机上的割麦辅机。这些机具虽代替了部分体力劳动,但仍没有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本发明所介绍的是一种超小型简易联合收割机械,它不同于现有的任何一种收割脱粒机械。因为按照现有的工作程序是先割断,再传送到机内进行脱粒处理。本发明则是利用稻或麦<下简称禾杆>在地里稳固,整齐、直立的自然特性,先脱粒,后割断。从而省略了许多的机构,使联合收割机变得小巧简易,适应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地理条件和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特点。这就是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是利用壹个连续的扶禾装置,将禾杆输送到两个不等速的辗轮上脱粒,基本脱完后,由随同整机缓缓向前推进的割禾装置剪断。此时与根部断离的禾杆由不等数辗轮缓缓向后送去,露出后,即会接触一较快旋转并带有凸齿的转轮拍打,将尚未脱尽或散落在禾杆上地颗粒震落在下方的集粮仓内。禾杆被传送出平摊在两个转动的滚筒上再由横向运动扒杆将禾杆扒向旁边的集草箱内,集中散落在田间。

    依本发明制做的收割机最大特点是:先脱粒,后割杆,而又一次联合完成。该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小巧,对作业面积无要求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主体示意图

    图2~10是主体示意图各主要部件的分解图。

    现在参照图1,对本发明加以详细阐述。〔1〕是被收割的稻或麦的示意,在〔2〕的扶禾装置的连续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禾惠部位被送到〔3〕〔4〕两个不等速辗辊之中<两辊转速不一致>在两个辊筒的同时做用和整机前进的合运动中,禾杆被不断的滑着性地辗压进去,由滑差将其谷粒从禾杆上搓脱,此时禾杆还末被剪断,其根部深固于土壤之中。因此除上述的速差搓动引起脱粒还会因茎杆末剪断的稳定力与不等速辊轮的转动摩擦和不等速辊筒上螺旋逆推转的横向搓动将谷粒搓脱。随着整机前进,剪断机构将拉直的禾杆剪断,此时禾杆与两个不等速辊筒的滑差消失,顺利地被辗压进去。穗部刚露出压辗辊筒时,就受到转速高于压辗辊筒的击禾齿筒〔5〕〔6〕的连续拍打,该击禾辊筒不仅可将禾穗上残留的颗粒击落,同时也可以将散落在禾杆备处的颗粒振入集库〔18〕。禾杆在辊筒〔7〕〔8〕的传送下继续向后运动,直至受到挡板〔9〕的阻挡才与辊筒处于滑动摩擦状况,此时,在横向运动扒杆〔11〕〔10〕的作用下,禾杆被推向集草箱〔17〕集草箱间隙性的开闭,将禾杆集中散落在田间。

    现参照图2~10,对各部位分解阐述

    图2所剖析的是总示意图中〔2〕的扶禾辊筒,它是由6根φ8空心钢管①分成72°角度,分别固定在两端圆周支承架②上构成的。轴的一端装有链轮③受不等速辊筒动力传输扶动禾穗向不等速辗辊传输。

    图3剖析的是总示意图〔3〕〔4〕两个不等速辗轮。它主要由辊筒表面的螺旋形凸齿①;直径和各自的转速不同构成了它的主要特性。当禾穗进入两辊之中,由于〔3〕比〔4〕稍快,禾穗首先受到速差搓动,再由于两辊筒上的螺旋凸齿是互成横向逆推转,因此又受到横向搓动。经两次搓动,穗粒已基本脱离禾杆。

    图4剖析的是总示意图〔5〕〔6〕的两个击禾齿轮。当禾杆与根部断离后,由两个不等速辊筒缓缓辗压往后传送,出辊筒后即受到速度快于不等速辊筒的击禾辊筒的击打,该禾辊筒不仅可将禾穗上残留的颗粒击脱,同时也可将散落在禾杆上的颗粒振落。该击禾辊筒是由若干块长方形木板①固定在两端的支承墙板②、③构成。在木板①上钉上用铁丝弯成∧形或类似功能的击禾齿④〔6〕轴⑤的一端装有链轮⑦、接受中间传动轴动力输入,⑧传输动力给送禾辊轮,另一端装有两辊轮同步联动齿轮⑥。

    图5剖析的是总示意图〔7〕〔8〕的两个传送禾草辊轮。该轮①部分可以由木质或其它质轻的材料制成。〔7〕轴芯②的一头装有一个链轮③〔8〕轴芯②的一头装有两个链轮③、④。其中③接受击禾齿轮的动力输入④传给轮〔7〕的链轮③。

    图6剖析的是总示意图〔9〕禾杆挡板。该挡板是一块长度与整机宽度相等的木板①加两滑块②构成。它主要是根据被收割的稻、麦品种<指杆长度>进行调整。和使禾杆整齐。

    图7剖析的是总示意图〔10〕〔11〕横向集草扒杆。它是由链条①上固定有突出的扒杆②沿链条运动的方向将平摊在总示意图〔7〕〔8〕两个辊轮上的禾草横向扒入集草箱。

    图8剖析的是总示意图〔13〕的整个割禾系统。它是由定刀片①、动刀片②、刀片滑槽③、往复摆杆④、摆杆轴⑤、轴承⑥、轴⑦组成。

    定刀片①,动刀片②均都是向外呈三角形,刀口处设有镰刀细齿。动刀片往复运动,将进入刀口的禾杆剪断;刀片滑槽③是支承刀片运动导轨的作用。往复摆杆④,摆尖与刀片链连接,由轴承⑥造成的左右旋转经摆杆轴传输,即形成了刀片的来回剪切。轴承⑥是将一个单列向心球轴承面向与轴向成一定X°斜度按装在一直轴上<图9⑥>,轴转动时,轴承外套就会沿轴向左右摇摆。当轴承⑥与摆杆轴直线摆动时,此摆动被轴承⑥外套上的轴承⑧消失,只有当轴承沿摆杆轴旋转方向摆动时,才会带动摆杆左右旋转。

    图9剖析的是总示意图〔15〕中间轴。它是由在一根轴设置有图8所示的轴承⑥;输出链轮①与击禾轮〔6〕的链轮⑦连接;②联〔16〕⑦输出链轮③与行进轮〔16〕上设置的链轮传动;输入链轮③、④与脚踏链轮传动<双人脚踏动力输入>。如采用才油机动力,那么就取③、④中的任一链轮与才油机联动。

    图10剖析的总示意图〔16〕行进转向的履带系统。它是由履带①从动轮②、支承轮③、主动轮④、离合器⑤、离合器操作杆(转向操作杆⑥、)动力输入链轮⑦、链轮轴⑧组成。主要是由操作杆拨动离合器⑤致使左右履带做同步行转或一边履带行转,以此调整行进方向或回转弯。

    总示意图〔12〕是右分禾器,它是由一根φ8空心钢管弯成一定形状,它主要作用是将被收割与暂未被收割的禾穗分开。

    总示意图〔14〕是谷物出口。

    本发明将收割,脱粒的各种复杂的动做,集中地转换成以旋转动力供给。本发明设计了两种形式;一种为人力脚踏;一种是3马力才油机。这两种动力旋转输入均系通用的转动动力,故在本说明中不再做详细说明。

    至此,已经表明价绍了一台稻麦联合收割机,它满足了联合收割机所需的所有条件。

超小型稻麦简易联合收割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超小型稻麦简易联合收割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超小型稻麦简易联合收割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小型稻麦简易联合收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小型稻麦简易联合收割机.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传统收割脱粒程序相反的、超小型简易联合收割机。因其是利用稻、麦未割断前,在土壤里稳固、整齐,直立的自然特性对其进行先脱粒后割断,从而省略了许多机构,使之小巧简易,以此满足了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地理条件和目前的农村经济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