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基座振动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力轴承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小磁力轴
承系统中基座振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磁力轴承系统是一种无摩擦、不需润滑的轴承系统,适用于某些
具有特殊需求的旋转机械,目前磁力轴承的应用已日益广泛。磁力轴
承系统工作时,转子受电磁力作用而保持在悬浮状态,与定子组件无
接触。磁力轴承本身是不稳定的,因此需要实时地根据转子的位置调
节电磁力,才能保证转子稳定地悬浮在工作位置。磁力轴承的电磁力
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轴承电流实现的。
传统的磁力轴承控制方法中,一般只是根据转子的位置以及转子
位置变化的速度调节轴承电磁力。当转子高速旋转时,在不平衡力的
作用下,转子将偏离工作位置,而此时控制方法只是被动地调节转子
位置,力图将转子轴线恢复到设定的工作位置。由于调节转子位置是
通过调节磁力轴承的电磁力实现的,当磁力轴承将电磁力施加于转子
时,转子也将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施加于磁力轴承。当转子高速旋转
时,为了调节转子位置,磁力轴承将高频交变的电磁力施加于转子,
并受到同样大小的高频交变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通过磁力轴承
组件传递到系统机架,并使基座产生一定幅度的振动。在一些旋转机
械应用场合,对基座振动幅度要求较高,此时采用传统控制策略的磁
力轴承系统因基座振动较大,将无法满足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基座的振
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基
座振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磁力轴承系统中转子的当前位移值和当前转动角频率,
以及磁力轴承系统中磁力轴承的当前电流值;
S2、根据所述当前位移值、当前转动角频率和当前电流值计算用
于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基座振动的补偿值,并根据预设的转子工作点
位置计算控制指令;
S3、将所述补偿值与预设的转子工作点的位置值相加,得到补偿
后的设定工作点位置;
S4、根据补偿后的设定工作点位置和转子当前位移值计算输出电
流指令;
S5、将输出电流指令转换成电流值;
S6、将所述电流值转换成控制所述转子位置的电磁力,利用所述
电磁力控制所述转子位置,从而减小基座的振动。
优选地,步骤S2中计算所述补偿值具体包括:
S21、设定遗忘因子λ、采样周期TS以及加权因子α;
S22、初始化迭代步数k=0、逆协方差矩阵 P ( 0 ) = C 0 0 C ]]>以及补
偿系数向量 θ c ( 0 ) = 0 0 , ]]>其中C>0;
S23、令k=k+1;
S24、计算径向磁力轴承总电流其中ix(k)为
磁力轴承当前在径向X方向的电流,iy(k)为磁力轴承当前在径向Y方
向的电流;
S25、计算转子的轴线偏离所述工作点的位移值
其中x(k)表示转子当前在X方向的位移值,y(k)
表示转子当前在Y方向的位移值;
S26、计算加权电流-位移偏差
S27、令 φ ( k ) = sin kΩ T S cos kΩ T S , ]]>其中Ω表示转子的当前转动角频率,
并计算g(k)=P(k-1)φ(k)(λ+φ(k)T P(k-1)φ(k))-1;
S28、计算θc(k)=θc(k-1)+g(k)ε(k);
S29、计算P(k)=λ-1P(k-1)-λ-1g(k)φ(k)T P(k-1);
S30、计算补偿值v(k)=θc(k)Tφ(k);
S31、返回步骤S23继续计算,直到k达到预设值。
优选地,利用所述磁力轴承系统中的位移传感器采集所述转子当
前在X方向的位移值以及转子当前在Y方向的位移值。
优选地,利用磁力轴承系统中的电流传感器采集磁力轴承当前在
径向X方向和Y方向的电流。
优选地,利用磁力轴承系统中的转速传感器采集转子的当前转动
角频率。
优选地,利用磁力轴承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将输出电流指令转换
成电流值。
优选地,利用磁力轴承系统中的磁力轴承将所述电流值转换成控
制所述转子位置的电磁力。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根据磁力轴承系统中的传感
器检测到的转子位移和转速及磁力轴承电流,产生一个位置补偿信
号,然后将位置补偿值与预设的转子工作点的位置值相加后作用于磁
力轴承系统中的控制器,从而抵偿掉不平衡力的影响,减小磁力轴承
系统中转子的振动,从而减小基座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图1中计算补偿值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转子动力学表明,当转子旋转速度充分高时,将会出现所谓的自
定心效应,即在理想情况下,即使不对转子施加任何外力,转子轴线
也能稳定地围绕工作位置回转,而不会远离工作位置。另一方面,磁
力轴承系统中转子与定子组件存在一定间隙,可以允许转子轴线稍微
偏离工作位置。因此在转子高速旋转时,可以适当减小作用于转子的
电磁力,主要依靠转子的自定心效应维持转子稳定旋转。
针对传统控制策略下基座振动幅度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控
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施加于转子的电磁力、转
子位置及转角,产生一个位置补偿信号,然后将位置补偿信号作为控
制指令作用于控制器,从而在保证转子稳定旋转的前提下,尽量减小
施加于转子的电磁力,从而减小基座振动。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基座振动的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磁力轴承系统中转子的当前位移值和当前转动角频率以
及磁力轴承系统中磁力轴承的当前电流值;
S2、根据所述当前位移值、当前转动角频率和当前电流值计算用
于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基座振动的补偿值,所计算出的补偿值为与位
置值对应的数字;
S3、将补偿值与预设的转子工作点的位置值相加,得到补偿后的
设定工作点位置,所计算出的补偿后的设定工作点位置为与位置值对
应的数字;
S4、根据补偿后的设定工作点位置和转子当前位移值计算输出电
流指令,计算输出电流指令的过程为现有技术,所计算出的输出电流
指令为与电流值对应的数字;
S5、将输出电流指令转换成电流值;
S6、将电流值转换成控制转子位置的电磁力,利用电磁力控制转
子的位置,从而减小基座的振动。
上述磁力轴承系统,包括机架、转子、驱动电机、磁力轴承、电
流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功率放大器、控制器,电流传
感器设置在功率放大器上,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到控制器上,
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均设置在机架上,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
的输出端电连接到控制器上,控制器的指令输出电连接到功率放大器
上,磁力轴承设置在机架上,磁力轴承的输入端电连接到功率放大器
上,转子与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机械连接,除与驱动电机连接外,在
工作状态下转子与系统内其他部件无机械接触,保持一定间隙,控制
器内预设置有一转子位置控制模块和一基座振动补偿模块。所述基座
振动补偿模块用于实现补偿值的计算。基座为机架的一部分,位于机
架的下部。需要说明的是,基座振动补偿模块也可以设置在磁力轴承
系统之外,这种情况下,控制器就不包含基座振动补偿模块。
在转子正常悬浮且稳定旋转时,启动基座振动补偿模块,实现对
基座振动的补偿。执行本发明的方法时,基座振动补偿模块与转子位
置控制模块以固定的采样周期循环进行。每个循环周期内所述位移传
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采集的转子位移值和转动角频率首先进入基座振
动补偿模,由其计算补偿值以及补偿后的设定工作点位置,随后将补
偿后的设定工作点位置输出到转子位置控制模块,所述转子位置控制
模块计算输出电流指令,并将输出电流指令发送给功率放大器,由功
率放大器将输出电流指令转化成电流值,磁力轴承将所述电流值转换
成控制所述转子转动的电磁力,利用所述电磁力控制所述转子旋转。
如图2所示,步骤S2中计算所述补偿值具体包括:
S21、设定遗忘因子λ、采样周期TS以及加权因子α,0<λ<1;
S22、初始化迭代步数k=0、逆协方差矩阵 P ( 0 ) = C 0 0 C ]]>以及补
偿系数向量 θ c ( 0 ) = 0 0 , ]]>其中C>0;
S23、令k=k+1;
S24、计算径向磁力轴承总电流其中ix(k)为
磁力轴承当前在径向X方向的电流,iy(k)为磁力轴承当前在径
向Y方向的电流;
S25、计算转子的轴线偏离所述工作点的位移值
其中x(k)表示转子当前在X方向的位移值,y(k)
表示转子当前在Y方向的位移值;
S26、计算加权电流-位移偏差
S27、令 φ ( k ) = sin kΩ T S cos kΩ T S , ]]>其中Ω表示转子的当前转动角频率,
并计算g(k)=P(k-1)φ(k)(λ+φ(k)TP(k-1)φ(k))-1;
S28、计算θc(k)=θc(k-1)+g(k)ε(k);
S29、计算P(k)=λ-1P(k-1)-λ-1g(k)φ(k)TP(k-1);
S30、计算补偿值v(k)=θc(k)Tφ(k);
S31、返回步骤S23继续计算,直到k达到预设值。
本发明并非将与转子的工作点对应的控制指令作用于控制器,而
是根据转子的位移实时计算同频补偿值,并将补偿值与预设的转子工
作点的位置值相加后相加后作用于控制器。这种方式实质上是根据转
子位移对不平衡力对转子的影响进行实时预估,并根据预估值计算控
制指令,从而使转子的运动尽可能顺应自定心的趋势,减小了作用于
转子上的电磁力,也就是减小了磁力轴承所受的反作用力。因此,本
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可使磁力轴承系统基座振动较小。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根据磁力轴承系统中的传感器检
测到的转子位移和转速及磁力轴承电流,产生一个位置补偿信号,然
后将位置补偿值与预设的转子工作点的位置值相加后相加作用于磁
力轴承系统中的控制器,从而抵偿掉不平衡力的影响,减小磁力轴承
系统中转子的振动,从而减小基座的振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