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263020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0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49934.X

申请日:

2011.12.29

公开号:

CN102841462A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申请日:20111229|||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 G02F1/1333; G02F1/13357; G09G3/36

主分类号:

G02F1/133

申请人: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珉材; 金映淏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1.06.24 KR 10-2011-006196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吕俊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该LCD器件被调整得更薄同时能够阻止由静电引起的缺陷或故障。该LCD器件包括:液晶显示板;上壳,该上壳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包围所述液晶显示板的边缘;驱动器印刷电路板PCB,该驱动器PCB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一个边缘施加驱动信号;光源,该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施加光;底罩,该底罩由金属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接纳所述光源;以及屏蔽膜,该屏蔽膜设置在所述上壳的一个边缘的下方,与所述驱动器PCB相对并电连接到所述底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显示板;
上壳,该上壳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包围所述液晶显示板的边缘;
驱动器印刷电路板,该驱动器印刷电路板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一个边缘
施加驱动信号;
光源,该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施加光;
底罩,该底罩由金属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接纳所述光源;以及
屏蔽膜,该屏蔽膜设置在所述上壳的一个边缘的下方,与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相
对并电连接到所述底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驱动器印刷电路板设置在
所述底罩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驱动器印刷电路板通过多
个覆晶薄膜或带载封装连接至所述液晶显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覆
晶薄膜或所述带载封装的一个表面上的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屏蔽膜包括:
主体部,该主体部沿着所述上壳的一个上表面边缘延伸,并被配置为具有长边和
短边;
多个侧翼,所述多个侧翼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长边突出,并被配置为与所述覆晶
薄膜或带载封装的另一表面相接触;以及
连接部,该连接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延伸,并被配置为与所述底罩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包括:
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层上的薄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侧翼包括:
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层;
形成在所述基层上的薄金属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上的粘接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粘接层与所述覆晶薄膜或
所述带载封装的另一表面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和7之一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基层比所述薄金
属层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板引导器,该
板引导器被配置为支承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下表面的边缘,其中,所述屏蔽膜设置在所
述板引导器的上表面边缘和外部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板引导器,该
板引导器被配置为支承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下表面边缘的边缘,其中,所述连接部被配
置为沿着所述板引导器的外表面弯曲并与所述底罩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上壳包括引导部,该引导
部被配置为使所述侧翼与所述覆晶薄膜或所述带载封装的另一表面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上壳还包括多个支承部
件,所述多个支承部件布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外表面上,并被配置为增强所述引导部的
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屏蔽膜包括粘接在或涂覆
在所述上壳的一个下表面边缘上的导电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板引导器,
该板引导器被配置为支承所述液晶显示板,其中,所述屏蔽膜设置在所述板引导器的
一个上表面边缘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连接部件,
该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板引导器的角部处并电连接到所述底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被配置为与所
述屏蔽膜的一端相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被配置为与所
述屏蔽膜的一端相交叠。

说明书

液晶显示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LCD)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被调整得更薄并能阻止
由于静电产生故障的LCD器件。

背景技术

阴极射线管(CRT)是多种广泛使用的显示器件的一种。CRT主要用作TV、测
量仪器、信息终端等的监视器。然而,CRT沉重的重量和大号的尺寸已经成为制造
小的、轻的电子产品的主要障碍。

为了解决此问题,由于如较轻的重量、厚度、低能耗及其它优点,LCD器件逐
渐被用于比较广泛的应用中。而且,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所制造的LCD器件具有
更大的屏幕、更薄及更低的能耗。

这种LCD器件通过控制透射过液晶的光的量来显示图像。然而,LCD器件不像
CRT,它并不是自发光显示器件。因此,LCD器件都包括被配置为具有单独光源的
背光单元,该光源提供了显示图像所必需的光,并且,该背光单元被设置在LCD板
的后表面上。

为了提供常规方式制成的LCD器件,首先要将被配置为包围LCD板的上边缘且
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顶壳与被配置为接纳背光单元的部件的底罩结合起来。然后,按照
将顶壳和底罩包围起来的方式将上系统壳与下系统壳组装起来。

常规方式制成的LCD器件还包括设置在下系统壳内侧中的系统驱动器。系统驱
动器被配置为将系统驱动信号应用到板驱动器,该板驱动器用于驱动LCD板。

由于移动、摩擦和其它原因引起的静电会流入具有上述配置的LCD器件中。静
电对应于由摩擦、剥离或其它而释放的电荷。通过放电操作可以释放电能,因此能够
将这种静电转变为低能状态。

当静电被释放时,会引起具有很高电平的放电电压。因此,包括LCD器件的电
气制品会被损毁。如果静电从LCD器件的外部流入LCD器件的内部,它就会通过顶
壳和底罩释放掉,而不会被传输到LCD器件的内部。

然而,常规的LCD器件必须配置有顶壳、底罩以及上系统壳和下系统壳以包围
LCD板和背光单元的部件。因此,常规LCD器件的构造是很复杂的。所以,很难降
低常规LCD器件的制造成本和时间。

由于LCD器件变得越来越薄,所以人们希望它具有更简单的构造。而且,人们
正在研发能够阻止由静电引起的损毁的LCD器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施方式致力于一种LCD器件,该LCD器件能够在实质上消除相关技
术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LCD器件的局限和缺点所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
题。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调整得更薄同时能够阻止由静电引起的故障
的LCD器件。

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一部分根据本
说明书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从本实施方式的实践获知。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可以通过
在本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总体方面,一种LCD器件包括:液晶显示板;上壳,该
上壳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包围所述液晶显示板的边缘;驱动器印刷电路板
(PCB),该驱动器PCB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一个边缘施加驱动信号;光源,
该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施加光;底罩,该底罩由金属材料形成,并被配置
为接纳所述光源;以及屏蔽膜,该屏蔽膜设置在所述上壳的一个边缘下方,与所述驱
动器PCB相对并电连接到所述底罩。

在浏览了附图及详细描述之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其他系统、
方法、特征和优点将是清楚的或者会变得清楚。意图是要将所有这种附加系统、方法、
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该描述内、使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由以下权利要求来保护。
此部分不应作为对权力要求的限制。以下将结合此实施方式对进一步的方面和优点进
行讨论。应该理解,对本发明的以上概述和以下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
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
请的一部分,这些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沿着较低方向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的LCD器件的沿着I-I′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1的屏蔽膜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沿着图4中的II-II′线截取的屏蔽膜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沿着图6中的III-III′线截取的LCD器件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图6的LCD器件的立体照片;

图9是示出图8的区域A细节的立体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
示例。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本发明的精神,以下提供对作为示例的实施方式的
介绍。因此,这些实施方式可以是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处描述的这些实
施方式。而且,为了方便,在附图中对器件的尺寸和厚度进行了夸大表述。在包括附
图的公开中,将尽可能地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沿着较低方
向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沿着图1中的I-I′线截
取的LCD器件的截面图。

参照图1到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被配置用于显示图像
的LCD板110、背光单元130和板引导器120,其中,背光单元130被设置在LCD
板110下方并被配置为向LCD板110施加光,板引导器120被配置用于支承LCD板
110并与背光单元130相结合。LCD器件还包括被配置为包围LCD板110上边缘的
上壳100、设置在背光单元130下方的系统驱动器190和与上壳100相结合的下壳191。
系统驱动器190被配置为向LCD板110和背光单元130施加驱动信号。

上壳100用于保护LCD板110。上壳100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该绝缘材料适
用于增强LCD器件外型的质量,并能降低LCD器件的制造成本。

LCD板110包括被放置为相互面对的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3以及
插入在两者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111与滤色器基板113
以其之间以保持始终如一的单元间隙(cell gap)的方式相结合。

尽管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3的细节,但现在将
对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3进行详细描述。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包括相
互交叉的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以及在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的交叉点处形成
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相互交叉的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限定了像素。薄膜晶体
管TFT与包含在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电极相连接。另一方面,滤色器基板113包括:
与像素面对的红、绿和蓝滤色器;以及黑底,该黑底作为每个滤色器的边并被配置为
屏蔽选通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驱动器PCB(印刷电路板)115,该
驱动器PCB 115设置在LCD板110的一边,并被配置为向选通线和数据线施加驱动
信号。通过覆晶薄膜(COF)117,驱动器PCB 115与LCD板110电连接。此COF 117
可以由带载封装(TCP)来替代。各COF 117包括装载在其上的驱动器集成电路(IC)
芯片119。

此驱动器PCB 115可以设置在背光单元130的下方,以此来借助由柔性材料形成
的COF 117连接到LCD板110。为此,COF 117从LCD板110的一边向背光单元130
的较低方向弯曲。换句话说,COF 117的装载有驱动器IC芯片119的一面与LCD
板110的一个外表面相对,而COF 117的另一面与上壳100的一个内表面相对。

设置在LCD板110下方的背光单元120包括具有开放式上表面的底罩180、安
排在底罩180的至少一个内边缘的多个光源150和设置为与光源150平行的光导板
160,该光导板160被配置为将点状入射光转换为二维光。背光单元120还包括设置
在光导板160下方的反射片170和设置在光导板160上方的光学片140,其中,反射
片170被配置为将光从光导板160朝LCD板110向下反射,光学片140被配置为使
来自光导板160的入射光发散和会聚。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屏蔽膜200,屏蔽膜200被配置为
阻止驱动器PCB 115因经由COF 117的静电流入而引起的电路损毁。屏蔽膜200还
具有阻止因通过COF 117的静电流入引起的驱动器IC芯片119被损毁的功能。

屏蔽膜200设置在板引导器120的一个边缘处,与其中安装有驱动器PCB 115
的区域相对。此屏蔽膜200形成在包围着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一个
外侧表面127的结构中。换句话说,屏蔽膜200可以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
缘125和一个外侧表面127以及LCD板110的一个边缘110a相交叠。实际上,屏蔽
膜200可以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一个外侧表面127以及LCD板
110的一个边缘110a接触。而且,屏蔽膜200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底罩180电连接。
此外,屏蔽膜200具有被配置为包围COF 117的外表面的结构。

据此,屏蔽膜200防止了驱动器PCB 115和驱动器IC芯片119由于外部感应静
电而引起的损毁。具体地说,屏蔽膜200将外部感应的静电旁路到底罩180,并使静
电能够经由系统驱动器190被释放到与底罩180电连接的接地源,其中,系统驱动器
190设置在底罩180的后表面处。因此,可以防止驱动器PCB 115和驱动器IC芯片
119的损毁。

或者,屏蔽膜200可以以弯曲的形态形成,与板引导器120和上壳100之间的
COF 117相对。

板引导器120包括被配置为支承LCD板110的支承表面部121和从支承表面部
121向下突出形成的多个突起123。多个突起123用于阻止光导板160的移动。

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上壳100用于保护LCD板110。上壳100包括被配置为使屏
蔽膜200和COF 117相互接触的引导部101。此上壳100可以由塑性材料形成。

引导部101被形成为从上壳100向下突出的结构。而且,引导部101被形成为与
COF 117的其它表面(或后表面)相对的平面状。

此引导部101可以通过引导屏蔽膜200使其与COF 117接触而最大化驱动器IC
芯片119的散热效果。

此外,引导部101与屏蔽膜200的外表面接触。因此,引导部101可以阻止当移
动或驱动LCD器件时会由LCD板110和/或驱动器PCB 115的轻微移动而引起的屏
蔽膜200和COF 117之间的接触故障。

上壳100还包括布置在引导部101的外表面上的多个支承部件103。多个支承部
件103用于增强引导部101的强度。在制造上壳100时,引导部101和多个支承部件
103可以一体形成。

参照图4和图5,现在将对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中包括的屏蔽膜200
进行详细解释。

图4是示出图1的屏蔽膜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沿着图4中的II-II′线截取的屏蔽
膜的截面图。

如图3到图5所示,屏蔽膜200被限定到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
及COF 117相对的第一区域a1和用于与底罩180相连接的第二区域a2中。第一区域
a1用于阻止外部静电的直接流入。

屏蔽膜200包括主体部201和多个侧翼203。主体部201被配置为包括彼此相对
的长边和彼此相对的短边。多个侧翼203被形成为从主体部201的一个长边向外突出
并分别与COF 117的其它表面(或外表面)相接触。主体部201和多个侧翼203被
布置在第一区域a1内。

多个侧翼203与COF 117的没有安装驱动器芯片119的其它表面(或外表面)
相接触,并且用于将驱动器IC芯片119产生的热传导到底罩180。换句话说,多个
侧翼203具有从驱动器IC芯片119释放热量的功能。

由于必须减少驱动器IC芯片的数量,所以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
应用于具有比常规LCD器件模型的驱动器IC芯片负载更大的大尺寸LCD器件模型。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使屏蔽膜200可以包括用于释放驱动器IC芯
片119中产生的热量的多个侧翼。

屏蔽膜200还包括形成于从主体部201的一端延伸的连接部205,并且该连接部
205用于与底罩180相连接。此连接部位于第二区域a2内。

屏蔽膜200可以具有包括基层202和薄金属层204的结构,其中,基层202由绝
缘材料形成,薄金属层204形成在基层202的一个表面上。为了便于制造并降低制造
成本,基层202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薄金属层204可以由铝
AL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中,基层202被形成为具有比薄金属层204
更厚的厚度。这阻止了薄膜型薄金属层204在长边和短边方向上的翻卷。

屏蔽膜200还包括形成在基层202的与多个侧翼203相对应的其它表面上的粘接
层206。粘接层206用于将各侧翼203固定(或紧固)在相应的COF 117的其它表面
(或外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强迫薄金属层204与上壳100的内表面和引导
部101的内表面相对。与COF 117类似,连接部205沿着板引导器120的外表面弯
曲,并使薄金属层204可以与底罩180相接触。因此,包括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
LCD器件中的屏蔽膜200可以利用连接部205电连接到底罩180。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移除包括在常规LCD器件中的顶壳。
而且,该LCD器件包括被配置为包围板引导器120的与驱动器PCB 115相对的一个
上表面边缘125以及板引导器120的一个外侧表面的屏蔽膜,并通过底罩180和系统
驱动器190向接地源释放外部静电。因此,通过移除顶壳,LCD器件可以变得更薄,
同时可以防止可能由静电造成的损毁。此外,可以降低LCD器件的制造成本和整体
重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一体成形的与屏蔽膜200关联的多
个侧翼203,并被配置为与COF 117的其它表面(或外表面)直接接触。据此,LCD
器件可以阻止会由热引起的驱动器IC芯片119的损毁。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沿
着图6中的III-III′线截取的LCD器件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图6的LCD器件的立体
照片,图9是详细示出图8的区域A的立体照片。

如图6到图9所示,除了上壳300、屏蔽膜400和箝位器401之外,根据本发明
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具有与根据本发明上文所述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相同的配
置。因此,除上壳300、屏蔽膜400和箝位器401之外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LCD
器件的其余部分将参照根据上文所述实施方式的相同部分的相同编号。此外,将忽略
对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重复的上文所述实施方式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上壳300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上壳300
被配置为包围LCD板110的边缘。上壳300用于保护LCD板110。此上壳可以由塑
性材料形成。

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上壳300与下壳191是结合在一起的。此下壳191
可以由塑性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还包括屏蔽膜400,屏蔽膜400被配置为
防止驱动器PCB 115因经由COF 117的静电流入而引起的电路损毁。屏蔽膜400还
具有阻止由通过COF 117的静电流入引起的驱动器IC芯片119损毁的功能。

屏蔽膜400被粘接到上壳300的一个下表面边缘处,与其中安装有驱动器PCB
115的区域相对。换句话说,屏蔽膜400设置在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
处,与其中安装有驱动器PCB 115的区域相对。

而且,屏蔽膜400可以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LCD板110的
一个边缘110a相交叠。实际上,屏蔽膜400可以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
125和LCD板110的一个边缘110a相接触。

此外,屏蔽膜400由导电材料形成,并形成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结构。沿着上壳
300没有开口的一个下表面边缘粘接屏蔽膜400。

为了粘接到壳300的一个下表面,屏蔽膜400可以包括金属膜和涂覆在金属膜上
的粘性材料层。

虽然描述了屏蔽膜400被配置为具有金属膜并通过粘性材料层粘接到上壳300
的情况,然而,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并不限于此。换句话说,根据
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包括直接涂覆在上壳300一个下表面边缘上的
导电材料,而不是涂覆有粘性材料层的金属膜。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还包括位于板引导器120的角部处的连接
部件401,该连接部件401用于将屏蔽膜400与金属材料形成的底罩180电连接。连
接部401沿着板引导器120的外表面弯曲,并与底罩180相接触。因此,连接部401
电连接到底罩180。而且,连接部401与屏蔽膜400的一端接触,并电连接到屏蔽膜
400。换句话说,连接部件401的上表面(或上板或上部)与屏蔽膜400的一端交叠。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中包括的此屏蔽膜400通过连接部件401
将来自外部的静电旁路到底罩180,并使静电能够通过系统驱动器190被释放给接地
源,其中,系统驱动器190位于底罩180的后表面处。因此,屏蔽膜400可以阻止可
能由来自外部的静电引起的驱动器PCB 115和驱动器IC芯片119的损毁。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移除包括在常规LCD器件
中的顶壳。而且,LCD器件包括粘接或涂覆在上壳的下表面上、与驱动器PCB 115
相对的屏蔽膜,并且,该屏蔽膜使来自外部的静电可以通过底罩180和系统驱动器
190被释放给接地源。因此,通过移除顶壳,LCD器件可以变得更薄,同时可以阻止
可能由静电造成的损毁。此外,可以降低LCD器件的制造成本和整体重量。

虽然,已经仅于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有限地描述,但是,应被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此处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
多种改变或调整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取决于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
同方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6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061965的优先
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液晶显示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液晶显示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液晶显示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器件.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14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 C N 1 0 2 8 4 1 4 6 2 A *CN102841462A* (21)申请号 201110449934.X (22)申请日 2011.12.29 10-2011-0061965 2011.06.24 KR G02F 1/133(2006.01) G02F 1/1333(2006.01) G02F 1/13357(2006.01) G09G 3/36(2006.01) (71)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地址韩国首尔 (72)发明人金珉材 金映淏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

2、公司 11127 代理人李辉 吕俊刚 (54) 发明名称 液晶显示器件 (57) 摘要 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该LCD器件被调 整得更薄同时能够阻止由静电引起的缺陷或故 障。该LCD器件包括:液晶显示板;上壳,该上壳由 绝缘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包围所述液晶显示板 的边缘;驱动器印刷电路板PCB,该驱动器PCB被 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一个边缘施加驱动信 号;光源,该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施 加光;底罩,该底罩由金属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 接纳所述光源;以及屏蔽膜,该屏蔽膜设置在所 述上壳的一个边缘的下方,与所述驱动器PCB相 对并电连接到所述底罩。 (30)优先权数据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6 页 1/2页 2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显示板; 上壳,该上壳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包围所述液晶显示板的边缘; 驱动器印刷电路板,该驱动器印刷电路板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一个边缘施加 驱动信号; 光源,该光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施加光; 底罩,该底罩由金属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接纳所述光源;以及 屏蔽膜,该屏蔽膜设置在所述上壳的一个边缘的下方,与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相对并 电连接到所述底罩。 2.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驱动器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 罩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驱动器印刷电路板通过多个覆晶 薄膜或带载封装连接至所述液晶显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覆晶薄膜 或所述带载封装的一个表面上的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屏蔽膜包括: 主体部,该主体部沿着所述上壳的一个上表面边缘延伸,并被配置为具有长边和短 边; 多个侧翼,所述多个侧翼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长边突出,并被配置为与所述覆晶薄膜 或带载封装的另一表面相接触;以及 连接部,该连接部从所述主体部。

5、的一端延伸,并被配置为与所述底罩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包括: 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层上的薄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侧翼包括: 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层; 形成在所述基层上的薄金属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层的下表面上的粘接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粘接层与所述覆晶薄膜或所述带 载封装的另一表面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和7之一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基层比所述薄金属层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板引导器,该板引导 器被配置为支。

6、承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下表面的边缘,其中,所述屏蔽膜设置在所述板引导器 的上表面边缘和外部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板引导器,该板引导 器被配置为支承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下表面边缘的边缘,其中,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沿着所 述板引导器的外表面弯曲并与所述底罩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上壳包括引导部,该引导部被配 置为使所述侧翼与所述覆晶薄膜或所述带载封装的另一表面相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1462 A 2/2页 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上壳还包括多个支承部件,所述 多个支承部件布。

7、置在所述引导部的外表面上,并被配置为增强所述引导部的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屏蔽膜包括粘接在或涂覆在所述 上壳的一个下表面边缘上的导电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板引导器,该板引 导器被配置为支承所述液晶显示板,其中,所述屏蔽膜设置在所述板引导器的一个上表面 边缘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该液晶显示器件还包括连接部件,该连接 部件设置在所述板引导器的角部处并电连接到所述底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屏蔽 膜的一端相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

8、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屏蔽 膜的一端相交叠。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1462 A 1/6页 4 液晶显示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LCD)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被调整得更薄并能阻止由 于静电产生故障的LCD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阴极射线管(CRT)是多种广泛使用的显示器件的一种。CRT主要用作TV、测量仪 器、信息终端等的监视器。然而,CRT沉重的重量和大号的尺寸已经成为制造小的、轻的电 子产品的主要障碍。 0003 为了解决此问题,由于如较轻的重量、厚度、低能耗及其它优点,LCD器件逐渐被用 于比较广泛的应用中。而且,为了满。

9、足用户的需求,所制造的LCD器件具有更大的屏幕、更 薄及更低的能耗。 0004 这种LCD器件通过控制透射过液晶的光的量来显示图像。然而,LCD器件不像CRT, 它并不是自发光显示器件。因此,LCD器件都包括被配置为具有单独光源的背光单元,该光 源提供了显示图像所必需的光,并且,该背光单元被设置在LCD板的后表面上。 0005 为了提供常规方式制成的LCD器件,首先要将被配置为包围LCD板的上边缘且由 金属材料形成的顶壳与被配置为接纳背光单元的部件的底罩结合起来。然后,按照将顶壳 和底罩包围起来的方式将上系统壳与下系统壳组装起来。 0006 常规方式制成的LCD器件还包括设置在下系统壳内侧中的。

10、系统驱动器。系统驱动 器被配置为将系统驱动信号应用到板驱动器,该板驱动器用于驱动LCD板。 0007 由于移动、摩擦和其它原因引起的静电会流入具有上述配置的LCD器件中。静电 对应于由摩擦、剥离或其它而释放的电荷。通过放电操作可以释放电能,因此能够将这种静 电转变为低能状态。 0008 当静电被释放时,会引起具有很高电平的放电电压。因此,包括LCD器件的电气制 品会被损毁。如果静电从LCD器件的外部流入LCD器件的内部,它就会通过顶壳和底罩释 放掉,而不会被传输到LCD器件的内部。 0009 然而,常规的LCD器件必须配置有顶壳、底罩以及上系统壳和下系统壳以包围LCD 板和背光单元的部件。因此。

11、,常规LCD器件的构造是很复杂的。所以,很难降低常规LCD器 件的制造成本和时间。 0010 由于LCD器件变得越来越薄,所以人们希望它具有更简单的构造。而且,人们正在 研发能够阻止由静电引起的损毁的LCD器件。 发明内容 0011 因此,本实施方式致力于一种LCD器件,该LCD器件能够在实质上消除相关技术背 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LCD器件的局限和缺点所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12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调整得更薄同时能够阻止由静电引起的故障 的LCD器件。 说 明 书CN 102841462 A 2/6页 5 0013 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

12、并且一部分根据本 说明书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从本实施方式的实践获知。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可以通过在本 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总体方面,一种LCD器件包括:液晶显示板;上壳,该上壳 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包围所述液晶显示板的边缘;驱动器印刷电路板(PCB),该驱 动器PCB被配置为向所述液晶显示板的一个边缘施加驱动信号;光源,该光源被配置为向 所述液晶显示板施加光;底罩,该底罩由金属材料形成,并被配置为接纳所述光源;以及屏 蔽膜,该屏蔽膜设置在所述上壳的一个边缘下方,与所述驱动器PCB相对并电连接到所述 底罩。 0015 在浏。

13、览了附图及详细描述之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其他系统、 方法、特征和优点将是清楚的或者会变得清楚。意图是要将所有这种附加系统、方法、特征 和优点都包括在该描述内、使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由以下权利要求来保护。此部分不应 作为对权力要求的限制。以下将结合此实施方式对进一步的方面和优点进行讨论。应该理 解,对本发明的以上概述和以下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 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 请的一部分,这些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0017 附图中:。

14、 0018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19 图2是沿着较低方向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立体图; 0020 图3是示出图1中的LCD器件的沿着I-I线截取的截面图; 0021 图4是示出图1的屏蔽膜的立体图; 0022 图5是示出沿着图4中的II-II线截取的屏蔽膜的截面图; 0023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4 图7是示出沿着图6中的III-III线截取的LCD器件的截面图; 0025 图8是示出图6的LCD器件的立体照片; 0026 图9是示出图8的区域A细节的立体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详。

15、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 示例。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本发明的精神,以下提供对作为示例的实施方式的介绍。 因此,这些实施方式可以是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处描述的这些实施方式。而 且,为了方便,在附图中对器件的尺寸和厚度进行了夸大表述。在包括附图的公开中,将尽 可能地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0028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沿着较低方向 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沿着图1中的I-I线截取的 LCD器件的截面图。 说 明 书CN 102841462 A 3/6页 6 。

16、0029 参照图1到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被配置用于显示图像的 LCD板110、背光单元130和板引导器120,其中,背光单元130被设置在LCD板110下方并 被配置为向LCD板110施加光,板引导器120被配置用于支承LCD板110并与背光单元130 相结合。LCD器件还包括被配置为包围LCD板110上边缘的上壳100、设置在背光单元130 下方的系统驱动器190和与上壳100相结合的下壳191。系统驱动器190被配置为向LCD 板110和背光单元130施加驱动信号。 0030 上壳100用于保护LCD板110。上壳100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该绝缘材料适用于 增强LCD。

17、器件外型的质量,并能降低LCD器件的制造成本。 0031 LCD板110包括被放置为相互面对的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3以及 插入在两者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111与滤色器基板113以其之 间以保持始终如一的单元间隙(cell gap)的方式相结合。 0032 尽管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3的细节,但现在将 对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和滤色器基板113进行详细描述。薄膜晶体管基板111包括相互交 叉的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以及在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的交叉点处形成的多个薄 膜晶体管TFT。相互交叉的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限定了像素。薄。

18、膜晶体管TFT与包含 在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电极相连接。另一方面,滤色器基板113包括:与像素面对的红、绿和 蓝滤色器;以及黑底,该黑底作为每个滤色器的边并被配置为屏蔽选通线、数据线和薄膜晶 体管。 0033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驱动器PCB(印刷电路板)115,该驱动 器PCB 115设置在LCD板110的一边,并被配置为向选通线和数据线施加驱动信号。通过覆 晶薄膜(COF)117,驱动器PCB 115与LCD板110电连接。此COF 117可以由带载封装(TCP) 来替代。各COF 117包括装载在其上的驱动器集成电路(IC)芯片119。 0034 此驱动器PCB 115可。

19、以设置在背光单元130的下方,以此来借助由柔性材料形成 的COF 117连接到LCD板110。为此,COF 117从LCD板110的一边向背光单元130的较低 方向弯曲。换句话说,COF 117的装载有驱动器IC芯片119的一面与LCD板110的一个外 表面相对,而COF 117的另一面与上壳100的一个内表面相对。 0035 设置在LCD板110下方的背光单元120包括具有开放式上表面的底罩180、安排在 底罩180的至少一个内边缘的多个光源150和设置为与光源150平行的光导板160,该光导 板160被配置为将点状入射光转换为二维光。背光单元120还包括设置在光导板160下方 的反射片17。

20、0和设置在光导板160上方的光学片140,其中,反射片170被配置为将光从光 导板160朝LCD板110向下反射,光学片140被配置为使来自光导板160的入射光发散和 会聚。 0036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屏蔽膜200,屏蔽膜200被配置为阻止 驱动器PCB 115因经由COF 117的静电流入而引起的电路损毁。屏蔽膜200还具有阻止因 通过COF 117的静电流入引起的驱动器IC芯片119被损毁的功能。 0037 屏蔽膜200设置在板引导器120的一个边缘处,与其中安装有驱动器PCB 115的 区域相对。此屏蔽膜200形成在包围着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一个。

21、外侧表 面127的结构中。换句话说,屏蔽膜200可以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一 个外侧表面127以及LCD板110的一个边缘110a相交叠。实际上,屏蔽膜200可以与板引 说 明 书CN 102841462 A 4/6页 7 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一个外侧表面127以及LCD板110的一个边缘110a接 触。而且,屏蔽膜200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底罩180电连接。此外,屏蔽膜200具有被配置 为包围COF 117的外表面的结构。 0038 据此,屏蔽膜200防止了驱动器PCB 115和驱动器IC芯片119由于外部感应静电 而引起的损毁。具体地说,屏蔽膜200将外部感应。

22、的静电旁路到底罩180,并使静电能够经 由系统驱动器190被释放到与底罩180电连接的接地源,其中,系统驱动器190设置在底罩 180的后表面处。因此,可以防止驱动器PCB 115和驱动器IC芯片119的损毁。 0039 或者,屏蔽膜200可以以弯曲的形态形成,与板引导器120和上壳100之间的COF 117相对。 0040 板引导器120包括被配置为支承LCD板110的支承表面部121和从支承表面部 121向下突出形成的多个突起123。多个突起123用于阻止光导板160的移动。 0041 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上壳100用于保护LCD板110。上壳100包括被配置为使屏蔽 膜200和COF 117。

23、相互接触的引导部101。此上壳100可以由塑性材料形成。 0042 引导部101被形成为从上壳100向下突出的结构。而且,引导部101被形成为与 COF 117的其它表面(或后表面)相对的平面状。 0043 此引导部101可以通过引导屏蔽膜200使其与COF 117接触而最大化驱动器IC 芯片119的散热效果。 0044 此外,引导部101与屏蔽膜200的外表面接触。因此,引导部101可以阻止当移动 或驱动LCD器件时会由LCD板110和/或驱动器PCB 115的轻微移动而引起的屏蔽膜200 和COF 117之间的接触故障。 0045 上壳100还包括布置在引导部101的外表面上的多个支承部件。

24、103。多个支承部 件103用于增强引导部101的强度。在制造上壳100时,引导部101和多个支承部件103 可以一体形成。 0046 参照图4和图5,现在将对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中包括的屏蔽膜200进 行详细解释。 0047 图4是示出图1的屏蔽膜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沿着图4中的II-II线截取的 屏蔽膜的截面图。 0048 如图3到图5所示,屏蔽膜200被限定到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 及COF 117相对的第一区域a1和用于与底罩180相连接的第二区域a2中。第一区域a1 用于阻止外部静电的直接流入。 0049 屏蔽膜200包括主体部201和多个侧翼203。主体部。

25、201被配置为包括彼此相对 的长边和彼此相对的短边。多个侧翼203被形成为从主体部201的一个长边向外突出并分 别与COF 117的其它表面(或外表面)相接触。主体部201和多个侧翼203被布置在第一 区域a1内。 0050 多个侧翼203与COF 117的没有安装驱动器芯片119的其它表面(或外表面)相 接触,并且用于将驱动器IC芯片119产生的热传导到底罩180。换句话说,多个侧翼203具 有从驱动器IC芯片119释放热量的功能。 0051 由于必须减少驱动器IC芯片的数量,所以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应 用于具有比常规LCD器件模型的驱动器IC芯片负载更大的大尺寸LCD器件模型。

26、。因此,根 说 明 书CN 102841462 A 5/6页 8 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使屏蔽膜200可以包括用于释放驱动器IC芯片119中产生 的热量的多个侧翼。 0052 屏蔽膜200还包括形成于从主体部201的一端延伸的连接部205,并且该连接部 205用于与底罩180相连接。此连接部位于第二区域a2内。 0053 屏蔽膜200可以具有包括基层202和薄金属层204的结构,其中,基层202由绝缘 材料形成,薄金属层204形成在基层202的一个表面上。为了便于制造并降低制造成本,基 层202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薄金属层204可以由铝AL形成。 0054 在根据本。

27、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中,基层202被形成为具有比薄金属层204更 厚的厚度。这阻止了薄膜型薄金属层204在长边和短边方向上的翻卷。 0055 屏蔽膜200还包括形成在基层202的与多个侧翼203相对应的其它表面上的粘接 层206。粘接层206用于将各侧翼203固定(或紧固)在相应的COF 117的其它表面(或 外表面)上。 0056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强迫薄金属层204与上壳100的内表面和引导部 101的内表面相对。与COF 117类似,连接部205沿着板引导器120的外表面弯曲,并使薄 金属层204可以与底罩180相接触。因此,包括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中的屏 蔽。

28、膜200可以利用连接部205电连接到底罩180。 0057 这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移除包括在常规LCD器件中的顶壳。而 且,该LCD器件包括被配置为包围板引导器120的与驱动器PCB 115相对的一个上表面边 缘125以及板引导器120的一个外侧表面的屏蔽膜,并通过底罩180和系统驱动器190向 接地源释放外部静电。因此,通过移除顶壳,LCD器件可以变得更薄,同时可以防止可能由 静电造成的损毁。此外,可以降低LCD器件的制造成本和整体重量。 0058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包括一体成形的与屏蔽膜200关联的多个 侧翼203,并被配置为与COF 117的其它表面(。

29、或外表面)直接接触。据此,LCD器件可以 阻止会由热引起的驱动器IC芯片119的损毁。 0059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沿着 图6中的III-III线截取的LCD器件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图6的LCD器件的立体照片, 图9是详细示出图8的区域A的立体照片。 0060 如图6到图9所示,除了上壳300、屏蔽膜400和箝位器401之外,根据本发明另一 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具有与根据本发明上文所述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相同的配置。因此, 除上壳300、屏蔽膜400和箝位器401之外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其余部分将参 照根据上文所述实施方式的相同部分。

30、的相同编号。此外,将忽略对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 重复的上文所述实施方式的描述。 0061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的上壳300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上壳300 被配置为包围LCD板110的边缘。上壳300用于保护LCD板110。此上壳可以由塑性材料 形成。 0062 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上壳300与下壳191是结合在一起的。此下壳191可 以由塑性材料形成。 0063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还包括屏蔽膜400,屏蔽膜400被配置为防止 驱动器PCB 115因经由COF 117的静电流入而引起的电路损毁。屏蔽膜400还具有阻止由 说 明 书CN 102841462 A 6。

31、/6页 9 通过COF 117的静电流入引起的驱动器IC芯片119损毁的功能。 0064 屏蔽膜400被粘接到上壳300的一个下表面边缘处,与其中安装有驱动器PCB115 的区域相对。换句话说,屏蔽膜400设置在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处,与其中 安装有驱动器PCB 115的区域相对。 0065 而且,屏蔽膜400可以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LCD板110的一个 边缘110a相交叠。实际上,屏蔽膜400可以与板引导器120的一个上表面边缘125和LCD 板110的一个边缘110a相接触。 0066 此外,屏蔽膜400由导电材料形成,并形成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结构。沿着。

32、上壳 300没有开口的一个下表面边缘粘接屏蔽膜400。 0067 为了粘接到壳300的一个下表面,屏蔽膜400可以包括金属膜和涂覆在金属膜上 的粘性材料层。 0068 虽然描述了屏蔽膜400被配置为具有金属膜并通过粘性材料层粘接到上壳300的 情况,然而,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并不限于此。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另一 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包括直接涂覆在上壳300一个下表面边缘上的导电材料,而不是 涂覆有粘性材料层的金属膜。 0069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还包括位于板引导器120的角部处的连接部 件401,该连接部件401用于将屏蔽膜400与金属材料形成的底罩180电连。

33、接。连接部401 沿着板引导器120的外表面弯曲,并与底罩180相接触。因此,连接部401电连接到底罩 180。而且,连接部401与屏蔽膜400的一端接触,并电连接到屏蔽膜400。换句话说,连接 部件401的上表面(或上板或上部)与屏蔽膜400的一端交叠。 0070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中包括的此屏蔽膜400通过连接部件401 将来自外部的静电旁路到底罩180,并使静电能够通过系统驱动器190被释放给接地源,其 中,系统驱动器190位于底罩180的后表面处。因此,屏蔽膜400可以阻止可能由来自外部 的静电引起的驱动器PCB 115和驱动器IC芯片119的损毁。 0071 如上所述。

34、,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LCD器件可以移除包括在常规LCD器件中 的顶壳。而且,LCD器件包括粘接或涂覆在上壳的下表面上、与驱动器PCB 115相对的屏蔽 膜,并且,该屏蔽膜使来自外部的静电可以通过底罩180和系统驱动器190被释放给接地 源。因此,通过移除顶壳,LCD器件可以变得更薄,同时可以阻止可能由静电造成的损毁。此 外,可以降低LCD器件的制造成本和整体重量。 0072 虽然,已经仅于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有限地描述,但是,应被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此处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多种改 变或调整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取决于所附权利要求和它。

35、们的等同方式。 0073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74 本申请要求2011年6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061965的优先 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说 明 书CN 102841462 A 1/6页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1462 A 10 2/6页 1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1462 A 11 3/6页 12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1462 A 12 4/6页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1462 A 13 5/6页 14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1462 A 14 6/6页 15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1462 A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