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式管道接口.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26138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56608.9

申请日:

2012.09.21

公开号:

CN102878369A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L 25/10申请日:20120921|||公开

IPC分类号:

F16L25/10

主分类号:

F16L25/10

申请人: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军; 徐军; 刘俊锋; 董建忠; 赵福恩; 王云峰; 孔国滨

地址:

056300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新兴铸管工业区研究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代理人:

左明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插口,承口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插口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承口和插口之间设有挡块装置,挡块装置包括前、后挡块,所述前挡块前端为前抵靠端,后端为前贴合端,前贴合端上设有第一、第二前贴合面,后挡块后端为后抵靠端,前端为后贴合端,后贴合端上设有第一、第二后贴合面,若干个前、后挡块交替设置形成环状,并且若干个前挡块的抵靠端抵靠在承口的环形壁部上、若干个后挡块的抵靠端抵靠在插口的插口焊环上,每个前挡块上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上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相互紧密贴合。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可以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承载强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1)、插口(2),承口(1)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11),插口(2)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21),承口(1)和插口(2)之间设有挡块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装置(3)包括若干前挡块(31)、若干后挡块(32),所述前挡块(31)的前端为前抵靠端(311),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312),前贴合端(31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后挡块(32)的后端为后抵靠端(321),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322),后贴合端(32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324)相互平行,第二前贴合面(314)与第一后贴合面(323)相互平行,若干个前、后挡块(31、32)交替设置形成环状,并且若干个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11)抵靠在承口(1)的环形壁部(11)上,若干个后挡块(32)的后抵靠端(321)抵靠在插口(2)的插口焊环(21)上,每个前挡块(31)上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32)上的第二、第一后贴合面(324、323)相互紧密贴合。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324)及第二前贴合面(314)与第一后贴合面(323)均为倾斜面,并且所述各倾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θ均为9°‑6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台(315、316),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棱(325、326),所述第一凸棱(325)卡固在第二凸台(316)上,第二凸棱(326)卡固在第一凸台(315)上。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块(31)的抵靠端(311)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318),前挡块(31)的抵靠端(311)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度斜面(319),所述过度斜面(319)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α为20°‑7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32)上设有自后贴合端(322)向内端面倾斜的第一、第二过度斜面(327、32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311)所在平面的夹角β为20°‑60°,所述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32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ω为20°‑6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后挡块(32)与承口(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支撑圈(33),所述挡块支撑圈(3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32)的抵靠端(321)上设有固定孔(325),所述挡块支撑圈(33)前端面设有固定凸块(331),每个挡块支撑圈(33)的固定凸块(331)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325)内,若干个挡块支撑圈(33)形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承口(1)的内径。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1)的内径的1.03倍。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块(331)的上、下表面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铸管轴线的夹角α’为3度。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挡块支撑圈(33)上沿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332),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333),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支撑圈(33)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33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支撑圈(33)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335),凹槽(335)沿挡块支撑圈(3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块(331)的上方。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32)与承口(1)的内壁之间设有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32)的抵靠端(321)上设有固定孔(325),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定凸块,每个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325)内,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承口(1)的内径。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1)的内径的1.03倍。

说明书

说明书承插式管道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锚固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
背景技术
具有锚固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市政工程、输油输气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锚固结构为挡块的承插式管道接口更是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这种接口一般包括承口和插口,在插口上设置挡环,将插口插入承口中后,插入挡块,通过挡块将插口锚固在承口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297297A公开了一种具有锚定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该管道接口在承口上开有挡块安装孔,挡块从挡块安装孔放入承口内,在承口上开设挡块安装孔,不仅使管道的制造工艺复杂,导致制造成本提高,而且,挡块安装孔还对承口有割裂作用,导致承口的承载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其可以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承载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插口,承口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插口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承口和插口之间设有挡块装置,所述挡块装置包括若干前挡块、若干后挡块,所述前挡块的前端为前抵靠端,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前贴合端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后挡块的后端为后抵靠端,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后贴合端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相互平行,第二前贴合面与第一后贴合面相互平行,若干个前、后挡块交替设置形成环状,并且若干个前挡块的前抵靠端抵靠在承口的环形壁部上,若干个后挡块的后抵靠端抵靠在插口的插口焊环上,每个前挡块上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上的第二、第一后贴合面相互紧密贴合。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及第二前贴合面与第一后贴合面均为倾斜面,并且所述各倾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θ均为9°‑60°。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台,第一、第二后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棱,所述第一凸棱卡固在第二凸台上,第二凸棱卡固在第一凸台上。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前挡块的抵靠端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前挡块的抵靠端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度斜面,所述过度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α为20°‑70°。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后挡块上设有自后贴合端向内端面倾斜的第一、第二过度斜面。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所在平面的夹角β为20°‑60°,所述第一、第二后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所在平面的夹角为ω为20°‑60°。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每个后挡块与承口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支撑圈,所述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的抵靠端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挡块支撑圈前端面设有固定凸块,每个挡块支撑圈的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的固定孔内,若干个挡块支撑圈形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承口的内径。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封闭环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的内径的1.03倍。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固定凸块的上、下表面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铸管轴线的夹角α’为3度。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每个挡块支撑圈上沿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挡块支撑圈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挡块支撑圈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沿挡块支撑圈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块的上方。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后挡块与承口的内壁之间设有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的抵靠端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定凸块,每个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的固定孔内,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承口的内径。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的内径的1.03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由于在承口内设有前、后挡块,前、后挡块相互贴合并且可沿贴合面相对运动,因此避免了在承口部位开设挡块安装孔,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使承口的承载强度提高。
另外,由于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一后贴合面及第二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均为相互平行的倾斜面,因此在插口插入承口内的过程中,插口焊环对后挡块的作用力产生使前挡块向承口的环形壁部抵靠的分力,使前挡块与承口内壁紧密贴合;后挡块上的第一、第二过度斜面使插口焊环更容易通过;第一凸棱卡固在第一凸台上,第二凸棱卡固在第二凸台上,使管道接口连接更稳定。
前挡块的前抵靠端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防止因应力集中对管道造成损坏,前挡块的前抵靠端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度斜面,便于插口插入。
前挡块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所在平面的夹角β为20°‑60°,后挡块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所在平面的夹角为ω为20°‑60°,可以使接口偏转时挡块通过位置移动能充分适应间隙的变化,保证每一个挡块都处在工作状态。
还有,承口内还设有挡块支撑圈,保证在插口置入承口内之前,前、后挡块已固定在承口内,并且在挡块支撑圈的作用下,使后挡块与插口外壁紧密贴合。
挡块支撑圈上固定凸块的上、下表面均为倾斜面,使固定凸块变形更容易,挡块支撑圈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使整个挡块支撑圈变形更容易,便于插口焊环通过;每个挡块支撑圈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使管道接口连接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的左视图;
图2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装置的排列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前挡块的立体图;
图7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前挡块的俯视图;
图7c是图7b的A‑A向剖视图;
图8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后挡块的立体图;
图8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后挡块的俯视图;
图8c是图8b的A‑A向剖视图;
图9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支撑圈的立体图;
图9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支撑圈的俯视图;
图9c是图9b的A‑A向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1、插口2,承口1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11,插口2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21,承口1和插口2之间设有挡块装置3,挡块装置3包括前挡块31、后挡块32,如图7a、7b所示,前挡块31的前端为前抵靠端311,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312,前贴合端31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前挡块31中部设有通孔317,如图8a所示,后挡块32的后端为后抵靠端321,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322,后贴合端32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324相互平行,第二前贴合面314与第一后贴合面323相互平行,如图4、5、6所示,若干个前、后挡块31、32交替设置形成环状,并且若干个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11抵靠在承口1的环形壁部11上,若干个后挡块32的后抵靠端321抵靠在插口2的插口焊环21上,每个前挡块31上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32上的第二、第一后贴合面324、323相互紧密贴合,如图3、图7c所示,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11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318,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11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度斜面319,过度斜面319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α为20°‑70°,如图7a、图8a所示,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311所在平面的夹角β为20°‑60°,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32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ω为20°‑60°。
如图7a及图8a所示,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324及第二前贴合面314与第一后贴合面323均为相互平行的倾斜面,并且各倾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θ均为9°‑60°。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台315、316,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棱325、326,第一凸棱325卡固在第二凸台316上,如图6所示,第二凸棱326卡固在第一凸台315上。
如图6及图8b、图8c所示,后挡块32上设有自后贴合面322向内端面倾斜的第一、第二过度斜面327、328。
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每个后挡块32与承口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支撑圈33,挡块支撑圈33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后挡块32的抵靠端321上设有固定孔325,如图9a、图9b、图9c所示,挡块支撑圈33前端面设有固定凸块331,每个挡块支撑圈33的固定凸块331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325内,若干个挡块支撑圈33形成封闭环,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1的内径,封闭环外径的最大值为承口1内径的1.03倍。
如图9c所示,固定凸块331的上、下表面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铸管轴线的夹角α’为3度,如图9b所示,每个挡块支撑圈33上沿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332,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333,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如图9a、图9c所示,挡块支撑圈33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334,挡块支撑圈33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335,凹槽335沿挡块支撑圈3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块331的上方。
上述若干个形成封闭环状的挡块支撑圈33可由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代替,环状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环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定凸块,每个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325内,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1的内径,环状挡块支撑圈外径的最大值为承口1内径的1.03倍。
安装时,先将前、后挡块31、32及挡块支撑圈33置入一管道的承口1内,再将另一管道的插口2置入上述管道的承口1内,当插口2的插口焊环21接触到后挡块32时,在置入的过程中,插口焊环21推动后挡块32相对前挡块31沿贴合面向上运动,使插口焊环21通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一后贴合面323及第二前贴合面314与第二后贴合面324均为相互平行的倾斜面,因此插口焊环21对后挡块32的作用力产生使前挡块31向承口1的环形壁部11抵靠的分力,并且后挡块32上的第一、第二过度斜面327、328使插口焊环21更容易通过,后挡块32带动挡块支撑圈33的固定凸块331变形,并使挡块支撑圈33向承口1的内壁抵靠,固定凸块331的上、下表面均为倾斜面,使固定凸块331变形更容易,挡块支撑圈33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334,使整个挡块支撑圈33变形更容易,便于插口焊环21通过,当插口焊环21通过后挡块32后,在挡环支撑圈33的推动下,后挡块32下落与插口2的外壁及插口焊环21相贴合,第一凸棱325卡固在第一凸台315上,第二凸棱326卡固在第二凸台316上,使管道接口连接更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承插式管道接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承插式管道接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承插式管道接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插式管道接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插式管道接口.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783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7 8 3 6 9 A *CN102878369A* (21)申请号 201210356608.9 (22)申请日 2012.09.21 F16L 25/10(2006.01) (71)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56300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新兴铸管 工业区研究院 (72)发明人李军 徐军 刘俊锋 董建忠 赵福恩 王云峰 孔国滨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1 代理人左明坤 (54) 发明名称 承插式管道接口 (57) 摘要 一种承插式管。

2、道接口,包括承口、插口,承口 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插口靠近端 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承口和插口之间设有挡 块装置,挡块装置包括前、后挡块,所述前挡块前 端为前抵靠端,后端为前贴合端,前贴合端上设有 第一、第二前贴合面,后挡块后端为后抵靠端,前 端为后贴合端,后贴合端上设有第一、第二后贴合 面,若干个前、后挡块交替设置形成环状,并且若 干个前挡块的抵靠端抵靠在承口的环形壁部上、 若干个后挡块的抵靠端抵靠在插口的插口焊环 上,每个前挡块上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分别与两 侧的后挡块上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相互紧密贴 合。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可以简化制造工艺、降 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承载强度。。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1/2页 2 1.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1)、插口(2),承口(1)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 环形壁部(11),插口(2)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21),承口(1)和插口(2)之间设 有挡块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装置(3)包括若干前挡块(31)、若干后挡块(32), 所述前挡块(31)的前端为前抵靠端(311),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312),前贴合 端(31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前贴合。

4、面(313、314),后挡块(32)的后端为后抵靠端 (321),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322),后贴合端(32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 二后贴合面(323、324),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324)相互平行,第二前贴合 面(314)与第一后贴合面(323)相互平行,若干个前、后挡块(31、32)交替设置形成环状,并 且若干个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11)抵靠在承口(1)的环形壁部(11)上,若干个后挡块 (32)的后抵靠端(321)抵靠在插口(2)的插口焊环(21)上,每个前挡块(31)上的第一、第 二前贴合面(313、314)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32)上的第二。

5、、第一后贴合面(324、323)相互 紧密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 后贴合面(324)及第二前贴合面(314)与第一后贴合面(323)均为倾斜面,并且所述各倾斜 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均为9 -6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 314)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台(315、316),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上分别设有第 一、第二凸棱(325、326),所述第一凸棱(325)卡固在第二凸台(316)上,第二凸棱(326)卡 固在第一凸台(315)上。 4.如权利要求3。

6、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块(31)的抵靠端 (311)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318),前挡块(31)的抵靠端(311)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 度斜面(319),所述过度斜面(319)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为20 -7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32)上设有自后贴 合端(322)向内端面倾斜的第一、第二过度斜面(327、32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 314)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31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0 -60,所述第一、第二后贴合 面(323、324)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3。

7、2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为20 -6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后挡块(32)与承口 (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挡块支撑圈(33),所述挡块支撑圈(3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 述后挡块(32)的抵靠端(321)上设有固定孔(325),所述挡块支撑圈(33)前端面设有固定 凸块(331),每个挡块支撑圈(33)的固定凸块(331)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 (325)内,若干个挡块支撑圈(33)形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承口(1)的内 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的外径最大为所述 承口(1)的内径的1.03。

8、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块(331)的上、下表 面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铸管轴线的夹角为3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挡块支撑圈(33)上沿 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332),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333),一个挡块支撑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78369 A 2/2页 3 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支撑圈(33)的后端 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33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承插。

9、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支撑圈(33)的前 端面上设有凹槽(335),凹槽(335)沿挡块支撑圈(3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块 (331)的上方。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32)与承口(1) 的内壁之间设有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 (32)的抵靠端(321)上设有固定孔(325),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 定凸块,每个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325)内,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 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承口(1)的内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其特征在于。

10、: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 最大为所述承口(1)的内径的1.03倍。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78369 A 1/4页 4 承插式管道接口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锚固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 口。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锚固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市政工程、输油输气等领 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锚固结构为挡块的承插式管道接口更是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这种 接口一般包括承口和插口,在插口上设置挡环,将插口插入承口中后,插入挡块,通过挡块 将插口锚固在承口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297297A公开了一种具有锚定结构的承插式 管道接口,。

11、该管道接口在承口上开有挡块安装孔,挡块从挡块安装孔放入承口内,在承口上 开设挡块安装孔,不仅使管道的制造工艺复杂,导致制造成本提高,而且,挡块安装孔还对 承口有割裂作用,导致承口的承载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其可以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提高承载强度。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 插口,承口的端部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插口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承口和 插口之间设有挡块装置,所述挡块装置包括若干前挡块、若干后挡块,所述前挡块的前端为 前抵靠端,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前。

12、贴合端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前贴合 面,后挡块的后端为后抵靠端,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后贴合端上设有相互对称 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相互平行,第二前贴合面与第一后贴 合面相互平行,若干个前、后挡块交替设置形成环状,并且若干个前挡块的前抵靠端抵靠在 承口的环形壁部上,若干个后挡块的后抵靠端抵靠在插口的插口焊环上,每个前挡块上的 第一、第二前贴合面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上的第二、第一后贴合面相互紧密贴合。 0005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及第二前贴合 面与第一后贴合面均为倾斜面,并且所述各倾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均为9-60。 。

13、0006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 台,第一、第二后贴合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棱,所述第一凸棱卡固在第二凸台上,第二 凸棱卡固在第一凸台上。 0007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前挡块的抵靠端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 前挡块的抵靠端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度斜面,所述过度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为 20 -70。 0008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后挡块上设有自后贴合端向内端面倾斜的第 一、第二过度斜面。 0009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前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所在 说 明 书CN 102878369 A 2/4页。

14、 5 平面的夹角为20 -60,所述第一、第二后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所在平面的夹 角为为20 -60。 0010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每个后挡块与承口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个 挡块支撑圈,所述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的抵靠端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挡 块支撑圈前端面设有固定凸块,每个挡块支撑圈的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的固定孔 内,若干个挡块支撑圈形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承口的内径。 0011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封闭环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的内径的1.03 倍。 0012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固定凸块的上、下表面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 斜。

15、面,该倾斜面与铸管轴线的夹角为3度。 0013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每个挡块支撑圈上沿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 个连接凹槽,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 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 0014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挡块支撑圈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 0015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挡块支撑圈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沿挡块 支撑圈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块的上方。 0016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后挡块与承口的内壁之间设有一个环状挡块 支撑圈,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后挡块的抵靠端上设有固定孔。

16、,所述环 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定凸块,每个固定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的固定 孔内,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承口的内径。 0017 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其中,所述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最大为所述承口的内 径的1.03倍。 0018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由于在承口内设有前、后挡块,前、后挡 块相互贴合并且可沿贴合面相对运动,因此避免了在承口部位开设挡块安装孔,简化了制 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使承口的承载强度提高。 0019 另外,由于第一前贴合面与第一后贴合面及第二前贴合面与第二后贴合面均为相 互平行的倾斜面,因此在插口插入承口内的过程中,插口焊环对。

17、后挡块的作用力产生使前 挡块向承口的环形壁部抵靠的分力,使前挡块与承口内壁紧密贴合;后挡块上的第一、第二 过度斜面使插口焊环更容易通过;第一凸棱卡固在第一凸台上,第二凸棱卡固在第二凸台 上,使管道接口连接更稳定。 0020 前挡块的前抵靠端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防止因应力集中对管道造成损 坏,前挡块的前抵靠端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度斜面,便于插口插入。 0021 前挡块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所在平面的夹角为 20 -60,后挡块的第一、第二后贴合面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所在平面的夹角为为 20 -60,可以使接口偏转时挡块通过位置移动能充分适应间隙的变化,保证每一个挡块 都处在工作。

18、状态。 0022 还有,承口内还设有挡块支撑圈,保证在插口置入承口内之前,前、后挡块已固定 在承口内,并且在挡块支撑圈的作用下,使后挡块与插口外壁紧密贴合。 0023 挡块支撑圈上固定凸块的上、下表面均为倾斜面,使固定凸块变形更容易,挡块支 说 明 书CN 102878369 A 3/4页 6 撑圈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使整个挡块支撑圈变形更容易,便于插口焊环通过; 每个挡块支撑圈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凹槽,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 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使管道接口连接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的左视图; 002。

19、5 图2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0026 图3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装置的排列图; 0028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0029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7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前挡块的立体图; 0031 图7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前挡块的俯视图; 0032 图7c是图7b的A-A向剖视图; 0033 图8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后挡块的立体图; 0034 图8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后挡块的俯视图; 0035 图8c是图8b的A-A向剖视图; 0036 图9a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支撑圈的立体图; 0。

20、037 图9b是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中挡块支撑圈的俯视图; 0038 图9c是图9b的A-A向剖视图。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承插式管道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如图1、2、3所示,一种承插式管道接口,包括承口1、插口2,承口1的端部径向向 内延伸形成环形壁部11,插口2靠近端部处外壁设有插口焊环21,承口1和插口2之间设有 挡块装置3,挡块装置3包括前挡块31、后挡块32,如图7a、7b所示,前挡块31的前端为前 抵靠端311,后端为自前向后凸出的前贴合端312,前贴合端31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 二前贴合面313、314,前挡块31中部设有通孔317,如图8a所示,。

21、后挡块32的后端为后抵 靠端321,前端为自后向前凸出的后贴合端322,后贴合端322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 后贴合面323、324,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324相互平行,第二前贴合面314与 第一后贴合面323相互平行,如图4、5、6所示,若干个前、后挡块31、32交替设置形成环状, 并且若干个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11抵靠在承口1的环形壁部11上,若干个后挡块32的 后抵靠端321抵靠在插口2的插口焊环21上,每个前挡块31上的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 314分别与两侧的后挡块32上的第二、第一后贴合面324、323相互紧密贴合,如图3、图7c 所示,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

22、11与外表面之间设有过度圆弧318,前挡块31的前抵靠端311 与内表面之间设有过度斜面319,过度斜面319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为20-70,如图 7a、图8a所示,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3、314所在平面与前抵靠端311所在平面的夹角 为20-60,第一、第二后贴合面323、324所在平面与后抵靠端32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 为20 -60。 说 明 书CN 102878369 A 4/4页 7 0041 如图7a及图8a所示,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二后贴合面324及第二前贴合面314 与第一后贴合面323均为相互平行的倾斜面,并且各倾斜面与铸管横截面的夹角均为 9-60。第一、第二前贴合面31。

23、3、314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台315、316,第一、第二后 贴合面323、324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凸棱325、326,第一凸棱325卡固在第二凸台316上, 如图6所示,第二凸棱326卡固在第一凸台315上。 0042 如图6及图8b、图8c所示,后挡块32上设有自后贴合面322向内端面倾斜的第 一、第二过度斜面327、328。 0043 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每个后挡块32与承口1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挡 块支撑圈33,挡块支撑圈33由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后挡块32的抵靠端321上设有 固定孔325,如图9a、图9b、图9c所示,挡块支撑圈33前端面设有固定凸块331,每个。

24、挡块 支撑圈33的固定凸块331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325内,若干个挡块支撑圈33 形成封闭环,封闭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1的内径,封闭环外径的最大值为承口1内径的 1.03倍。 0044 如图9c所示,固定凸块331的上、下表面均为自后向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与 铸管轴线的夹角为3度,如图9b所示,每个挡块支撑圈33上沿铸管周向的一端设有两 个连接凹槽332,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凸块333,一个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凸块分别设 于相邻挡块支撑圈上的两个连接凹槽内,如图9a、图9c所示,挡块支撑圈33的后端面上间 隔设有若干个突起334,挡块支撑圈33的前端面上设有凹槽335,凹槽3。

25、35沿挡块支撑圈33 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固定凸块331的上方。 0045 上述若干个形成封闭环状的挡块支撑圈33可由一个环状挡块支撑圈代替,环状 挡块支撑圈由弹性材料制成,环状挡块支撑圈前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固定凸块,每个固定 凸块分别设于一个后挡块32的固定孔325内,环状挡块支撑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1的 内径,环状挡块支撑圈外径的最大值为承口1内径的1.03倍。 0046 安装时,先将前、后挡块31、32及挡块支撑圈33置入一管道的承口1内,再将另一 管道的插口2置入上述管道的承口1内,当插口2的插口焊环21接触到后挡块32时,在置 入的过程中,插口焊环21推动后挡块32相对前挡块31。

26、沿贴合面向上运动,使插口焊环21 通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第一前贴合面313与第一后贴合面323及第二前贴合面314与第 二后贴合面324均为相互平行的倾斜面,因此插口焊环21对后挡块32的作用力产生使前 挡块31向承口1的环形壁部11抵靠的分力,并且后挡块32上的第一、第二过度斜面327、 328使插口焊环21更容易通过,后挡块32带动挡块支撑圈33的固定凸块331变形,并使挡 块支撑圈33向承口1的内壁抵靠,固定凸块331的上、下表面均为倾斜面,使固定凸块331 变形更容易,挡块支撑圈33的后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突起334,使整个挡块支撑圈33变 形更容易,便于插口焊环21通过,当插口焊环。

27、21通过后挡块32后,在挡环支撑圈33的推 动下,后挡块32下落与插口2的外壁及插口焊环21相贴合,第一凸棱325卡固在第一凸台 315上,第二凸棱326卡固在第二凸台316上,使管道接口连接更稳定。 004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 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878369 A 1/7页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8369 A 2/7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8369 A 3/7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8369 A 10 4/7页 11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8369 A 11 5/7页 12 图7a 图7b 图7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8369 A 12 6/7页 13 图8a 图8b 图8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8369 A 13 7/7页 14 图9a 图9b 图9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8369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