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四方相掺杂钽铌酸钾晶体及其熔盐提拉法生长工艺。 光折变材料能做成全息存储器,光束放大器,自泵浦相位共轭器而广泛地应用于激光器件,光通讯,光信息处理,图像复原,光计算,智能计算机和光学神经网络等领域,现有光折变材料主要有三类:铁电体类电光晶体,如BaTiO3,KNbO3,SBN,KNSBN,LiNbO3等;非铁电性氧化物晶体,如BSO,BGO等,以及半导体化合物,如GaAs,InP,CdTe等。目前人们主要的兴趣集中在铁电体类电光晶体上,BaTiO3等晶体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钽铌酸钾(KTa1-xNbxO3,简称KTN)晶体是最早发现的光折变材料之一,它是KNbO3和KTaO3的完全固熔体,随温度的不同,分别以立方(m3m),四方(4mm),正交(mm2)和三方(R3m)四个相存在,其相变点随组成中Nb含量x的不同而不同(见附图)。当0<X≤0.37时,室温(25℃)时为立方相,当0.37<X≤0.52时,室温下为四方相,而当X<0.52时,室温下为正交相,立方相KTN为顺电相,具有目前已知材料中最高的二次电光系数,在施加外电场后具有光折变效应;四方相和正交相KTN均为铁电相,室温下晶体所处相是居里点决定的,KTN晶体的居里点可以直接通过调节KTN晶体的组分来人为地控制,并因此而改变其诸如电光系数等重要性质,从而优化其光折变性质,制备在使用温度(例如室温)下,具有优越光折变性能的材料,室温下为立方相KTN晶体可基于二次电光效应实现光折变效应,近年来,国际上研究KTN系列晶体的重点在于居里点接近室温的立方相KTN晶体,有不少关于其生长和性质的报道,但立方相晶体实现光折变效应需施加外电场,且室温下为立方相的KTN晶体的性质受温度波动影响大,不便于实际操作,而且立方相KTN晶体只能用作全息存贮器,无法作光束放大器和自泵浦相位共轭器等,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由于KTN晶体生长难度极大,很难获得大尺寸的单畴优质晶体,在本工作前主要研究工作均集中在立方相,特别是接近相边界的KTN晶体,而没有关于四方相KTN晶体生长及光折变性能的系统报道。
四方相KTN晶体仍属钙钛矿结构,点群为4mm,其居里点Tc亦可随组分调节,和立方相KTN晶体(非铁电氧化物类晶体)相比,四方相KTN属于铁电体类电光晶体,而与目前研究较广泛的铁电类晶体相比,四方相KTN晶体具有更大的电光系数,性能稳定,自泵浦反射率高,可以在更大的角度范围中实现共轭光输出等特点,和KNbO3相比,其生长和极化处理简单。通过掺杂还可以提高四方相KTN晶体的载流子浓度,实现更高反射率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光输出。
目前用于制备钽铌酸钾晶体的方法有水热法、旋转坩埚法和恒温输运法等,其中旋转坩埚法可以获得大尺寸的晶体,但这些方法设备都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而且这些方法多用于生长立方相KTN晶体,目前尚没有生长掺杂四方相KTN晶体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制造性能优良,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且实用的新光折变晶体四方相掺杂KTN晶体。
本发明四方相掺杂KTN晶体的分子组成为:M:KTa1-xNbxO3,其中,x=0.40-0.52,室温下为四方相结构,M是过渡金属元素或稀土元素Fe,Cu,Ni,Co,Cr等之一。本发明的生长工艺是以Ta5O2,Nb2O5和K2CO3为原料,掺杂剂为:Fe2O3,CuO,Co2O3,Ni2O3,CrO3等之一,掺杂浓度范围为原料总重量地0.1-0.5%重量,由KTN相图确定与之对应的液相组成y值,当x=0.40-0.52时,y=0.73-0.82,由以下反应式确定原料配比:
将原料按0.27∶0.73∶1-0.18∶0.82∶1的摩尔比称量并和掺杂剂混匀后,放入铂坩埚内,置于晶体生长炉中,使炉温升至1300-1400℃,待原料完全熔化后,继续保持该温度20-30小时,然后逐渐降温至1250℃左右,用籽晶试探法测定饱和点,然后在所测饱和温度下,用顶端籽晶法将晶体下入熔液,按设定程序降温,晶体扩肩至一定大小后,进行提拉,晶体生长达到一定尺寸后,使晶体脱离液面,提拉速度1-3毫米/天,转速30-40转/分,降温速度1-3℃/天。采用这种方法能稳定地生长高质量、大尺寸的四方相KTN晶体及其掺杂晶体,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这种工艺不仅可用于生长纯的四方相KTN晶体,而且可以成功地生长掺杂的四方相KTN晶体。
附图是KTN晶体的相变温度与其组成中含Nb量的关系图。其中,a是立方相,b是四方相,c是正交相,d是三方相。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
实施例1.如上所述,掺杂剂Fe2O3浓度为0.2%,x=0.49,原料摩尔比为0.21∶0.79∶1,拉速1毫米/天,转速30转/分,生长晶体尺寸达30×30×15mm,厚度为4.6mm的晶体在氩离子激光器(波长514.2nm)下增益系数为6.8cm-1,自泵浦反射率为21%。
实施例2.如上所述,掺杂剂CuO浓度为0.2%重量,x=0.40,原料摩尔比为0.27∶0.73∶1,拉速1.5毫米/天,转速30转/分,生长晶体尺寸达25×25×15mm,厚度为3.7mm的晶体在氩离子激光器(波长514.5nm)下增益系数为5.6cm-1,反射率18%。
实施例3.掺杂剂Co2O3浓度为0.3%重量,x=0.45,原料摩尔比为0.24∶0.76∶1,拉速1毫米/天,转速30转/分,生长晶体尺寸达30×30×18mm,厚度为3.1mm的晶体在氩离子激光器(波长514.5nm)下,增益系数为10.3cm-1,反射率为35%。
实施例4.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x=0.50,原料摩尔比为0.2∶0.8∶1。
实施例5.如实施例2所述,所不同的是x=0.52,原料摩尔比为0.18∶0.82∶1。
利用该发明制作的晶体材料,具有二波耦合增益系数大,可实现自泵浦相位共轭,晶体容易生长,加工成品率高,成本低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