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个用于包装干燥、颗粒状的、粉末状的或液体产品的可以折叠的包装盒。该包装盒有一个内部软包装袋,它使得所包装的产品密封严实,并且,其上的开口还可以再次关闭封口。 法国专利No.FR-A-2,071,733已披露了一带有一内部软包装袋的硬纸板包装盒。这种包装盒其上带有一形成开口的折翼。该折翼在第一次使用该包装盒时后被打开,从打开折翼后所形成的开口中拉出内部软包装袋的一角,随后用剪刀剪开这个角,后在软包装袋上也形成一个可以从中倒出所包装产品的开口。
这个临时改装而形成的开口在从中倒出所包装的产品时既不方便也不畅快,开口再次关闭也封不紧,所以并不令人满意。
法国专利No.FR-2,664,430披露了一个具有一内部软包装袋且有一可再次封闭开口地可折叠的包装盒,这种盒子的开口位于其上的其中一可以关闭的折翼上,内部软包装袋的开口几乎全部粘贴在折翼形成的开口上。
该可折叠的包装盒,由于其上的开口完全由其中的一个可封闭的折翼形成,所以使得这种包装盒的结构十分复杂,并且,为了将内部软包装的开口准确地放置在折翼所形成的开口上,而且还要正确地将两开口的所有边缘粘贴在一起,这种安装和封口的办法就使这种包装盒的制造非常困难,而且还需使用专门设备。
其次,由于这种包装盒开口部分的材料和包装盒的材料一样是刚性或半刚性的,因此其柔性较差,为了要得到产品倒出来时具有最佳的流动速度,所以需要按一定的要求使开口成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完全避免上述包装盒的缺点,提出一种全新的包装盒开口设计,使得包装盒更加实用,使用起来也更加便利,使用效率要高。这种重新设计的包装盒,其内部软包装袋在放入外包装盒之前就填装好所要包装的产品并将其放入包装盒中,因而,它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安置内包装袋,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来专门制造并形成其上的开口。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个内部有一软包装袋并且具有一可再次封闭开口的可折叠的包装盒,该包装盒有一刚性或半刚性的外包装壳,它有四个表面,各自延伸形成两对相对的可封闭折翼,还有一管状的并在其上下两端具有横向密封的内部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开口位于所说的管状内部包装袋的其中一个上角,刚好在其横向密封的端部,并且在其上附加一个用半刚性材料做成的切片,切片位于横向密封边上,所说的开口其上边与所说的横向密封边齐平并且刚好叉开位于连接上下两端密封的边缘线上;
-所说的外包装壳的上部可封闭折翼上带有通口,对应于所说的切片的角,而在所说的包装盒的边壁上有一可拆开的折翼,其位置与所说的切片齐平,当这个折翼打开时便形成一个开口,所说的内包装袋上的开口便通过上述开口并被翻起;
这种包装盒的相应的包装方式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由于所说的开口不再做在所说的刚性外包装壳上而是做在所说的内部软包装袋上,并且由于在软包装袋上增加了一半刚性的切片,所以外包装壳的设计就十分容易。至于内部软包装袋的设计也一样简单,这是因为,其上的所说的开口实际上由一独立的粘贴密封在一起的部分组成,事实上是一普通的切片,只不过其形状比较特殊,但制造比较容易,并且用普通的机器(比如标签机)就可在所说的内部软包装袋上形成这个开口,而且是在内包装袋密封之前就可做好。
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所说的切片其形状是矩形或正方形的,其上带有切口、切片上的预切口为撕开内包装袋在内袋一个角上形成开口作导向用,沿这个槽撕开内部软包装袋便形成所说的开口,另外还有一周边的狭槽用来将所说的切片挂在所说的开口通道边缘,而所说的内包装袋上的开口便通过开口并被翻起。
所说的切片的宽度基本上和包装外壳小边壁的宽度一样,并且叉开位于包装盒的边缘上,由所说的包装盒的小边壁和上边确定,此时,包装盒被折叠,而且内部包装袋装满产品。
根据这个最佳实施例,所说的内包装袋的被折叠到所说的包装盒的上边的部分较可取的是夹在外包装壳的其中一个较长的边折翼和其它两个邻接的折翼之后,所说的较长的边折翼上有一相应的切口用来使内包装袋上的开口翻起,两邻接的折翼上其相邻的部分包括两个通过预切口而做成的可拆开的部分。
所说的预切口用来对撕开内部软包装袋进行导向,其形状做成-V-形的,它确定所说的开口的轮廓,它位于所说的切片的中心和较上的部分,并且随着位于内部软包装袋的上部密封带上相类似的开口部的开口边缘而终止,最后形成一用来撕开的起始位置。
这样一种开口设计保持了软包装袋的整体性,特别是考虑到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减少或削弱的机械阻力和张紧力。
所说的开口的侧壁实际上由内包装袋的其中一个上角的侧壁所形成,一旦该角被撕开,外包装壳的切口便作为一个模子,它提供相应的空间、位置和对所说开口的阻力。
所说切片的材料的半刚性特性以及内包装袋开口的形状和进入外包装壳上开口的位置使得再一次关闭所说的开口是十分容易的,因为当使用中仅仅通过将开口轮廓弄平,所说的开口便会关闭。
由于所说的开口仅仅是通过在内部软包装袋的外边缘上增加了一个标签形的切片而形成的,所以,这个切片可以很方便地用一种机器(比如标签机)就可完成,要么在内包装袋尚未形成管状之前在一块平板材料上形成,要么在内包装袋已形成管状并且纵向已密封但还没有进行横向密封之前成形。
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其它的特点和优点,从以下有关本发明包装盒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将会一目了然,下面,参照相应的附图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以被插入一个可折叠的硬纸板包装盒的一软包装袋的部分测视图,其上有一用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开口的相应的一个切片;
图2是图1的切口的一个顶部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平行六面体形软包装袋上部的一个部分轴测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用来做成一外包装壳的硬纸板半成品的顶视图,用它来包装图3的内部软包装袋;
图5和图6说明了图3所示的软包装袋放在图4所示的已经过折叠的外包装壳里时的情况;
图7是图6所示的包装被局部放大以后的情况;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盒在完全被封闭包装以后的外表情况;
图9至12表示包装盒被打开外包装壳并且形成所说的开口各个阶段的情况;
图13表示一旦包装盒一次使用完成后关闭所说的开口的方法;
图14表示另一个实施例,可以看出其目的是通过结构变化得到不同的开口。
在图1中,所示的软包装袋包括一管状本体1,它由一种很薄的热塑料膜做成,它由与管状本体1的侧壁平行的和与侧壁上的密封带正交的密封带2和3来进行密封。
密封带3垂直于密封带2,也垂直于密封带3端点上下之间的连接线4。
由此形成的管状本体1的两端由横向密封带3界定,在三维状态空间下,其上的两个角5基本近似于锥形,其中的一个角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形成所说的开口。
为此,根据本发明,在管状本体1的一个角上附加一个,最好是粘贴上一个如图2所示(平面图)的切片6。它用半刚性材料(比如塑料膜或宽度适中的塑料包装纸)做成。
在这里出示的实施例中,切片6的形状基本上是正方形的,它带有两条互相垂直的中央折线7和8,正好位于上边缘10的中间位置的一个V-形的槽9,V形槽11位于边缘12的中间位置,两彼此连接的V形槽13位于下边缘14的中间位置,一个V形预切口15位于切片6的上半部分6a,所说的预切口15随位于上边缘10上的V形槽16的结束而终止。
槽11通过折线17连接到槽9,通过折线18连接到槽13,也可以说通过折线17和18连接到槽13,折线7和8是由折线17和18所确定的小正方形的对角线。
槽13确定了一个顶点19,它的两边与所说的折线18重合。
槽16的一个边与V形预切口15的一个边重合,从而界定了一个相应的部分20,它可以从切片6中分离并包括槽9而且也是V形的。
在图1中,管状本体的两条母线21分别对应于外包装硬壳1的相应的两个边,如图4所示,当内包装袋中装有产品并相应成形时,它和外包装硬纸盒本体的大小基本相同且同为平行六面体。
切片6的宽度等于上述的内包装袋两条母线2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差不多等于外包装硬壳的小壁面的宽度,此时,内部软包装袋应该是装满产品且放在外包装壳的内部。
切片6可以很方便地用一种胶粘剂附加上,它沿所说的折线4被粘贴在该密封的内包装袋1的外壁上,一旦所有密封都完成后(密封带2和3),边缘10便与横向密封带3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折线8对应于线4,边缘12对应于母线21,折线7对应于内包装袋1填装产品并成形以后的边缘,并且此时它和外包装壳的相应边壁平行,尺寸大小也基本一致(如图4和图5所示)。
切片6可以很方便地用一种标签机在内包装袋1上做成,可以在内包装袋尚未成形之前,当其还是一块平板材料时在其上附加,也可以在内包装袋1已经形成管状而且纵向和横向密封都已完成时再附加切片6。
图3表示内部软包装有干燥的、颗粒状的或粉末状的,或是液体的产品,并且成形为一矩形平行管状使得其可以被插入一平行管状可折叠外包装壳时的情况。
据此,内包装袋1被成形以使得形成两个小的边壁,其中的一个(用标号22表示)由边缘21来界定,它的上部形状是矩形,密封带3沿该矩形的一个对称轴线延伸,边壁22折叠到包装袋的上表面。
角5展开平直后呈一三角形,该三角形是通过沿折线17折叠切片6的各个角而形成的。
槽9横过内包装袋1的尖端点23。
用这种方式展开平直后角5被折向平行管状内包装袋1的上表面,此时,内包装袋1被插入可折叠的外包装壳,而外包装壳随后便被封闭。
图4表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盒,它用于盛装图3所示的软包装袋。
在图4中所示的带有切口和槽的半成品硬纸板包括两个大的边壁24和25,两个小的边壁26和27,它们在每一端都有可封闭的折翼。
这种包装盒的结构是传统的,而且只有上部可封闭的折翼以及所说的小边壁在形状上做成可以到达开口并可以将开口展开。这些小边壁与置于内部软包装袋1上的切片处于同一平面上。
据此,所说的小边壁26,在它的上端部,包括一可拆开的部分,这部分做成一三角形的折翼28,它的尖端朝下。应该注意到,所说的折翼的V形预开口线29与图3中所示的平行六面体内包装袋边缘7对应的上边缘30相交,在距邻接的外包装壳的一定距离的角附近,折翼28在边缘10处的宽度稍微小于边壁26的宽度。
与壁面26相连的上部折翼31包括一可拆开的部分,该部分由一梯形折翼32形成,该梯形折翼由预切口线33确定,线33与线29相连,交点在边缘30处,线33终止于月牙形切口34处。
两个毗邻的上部折翼35和36的边缘特别设计成可以与折翼31相适配,而上部折翼35和36则被分别连接到两个较大的壁面24和25上。
折翼35包括一可拆开的部分37,一月牙形的切口38,它们分别对应于折翼31上的单元32和34,当包装盒关闭时,这两部分重叠在一起,折翼32和37相对边缘10形成折翼28的对称部分。
折翼36包括一梯形开口39,其外轮廓稍小于折翼36的宽度,其原因将参照图7在下面解释。
图5和图8表示了当经填装后的软包装袋1已被插入外包装壳并且所说的包装盒和空间固定后包装盒关闭的各个不同阶段。
展平后的角5向外折,折翼36首先被关闭,随后角5(如图6所示)被折向所说的折翼36。开口39有相应的尺寸并且置于相应的位置使得一旦角5被折向折翼36,折翼31便被折向相应的角5,角5被夹在中间,并使得内包装袋1和外包装壳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折翼36的内表面可粘接,从而使得内包装袋和外包装壳紧密地粘贴在一起。
折翼35最后到位(如图8所示),其目的在于使包装盒的外边在正常情况下是一平行六面体外表面是光顺的,没有凸起厚度,月牙形38单独出现在包装盒的顶部,使得可以打开折翼37,32和28(如图9所示),其目的是为了到达开口。
当通过月牙34打开折翼32时,相邻的折翼28在这种打开动作继续的情况下也被打开。
切片的上半部分6a在折翼35上被打开,下半部分6b则暴露在壁面26上的V形开口29中
下面的步骤(如图10所示)包括通过拉角5绕线7旋转将其翻起。如果绕着线7的转动运动继续向外(如图10所示),切片6(如图11所示)通过开口29便被强制弯曲,开口29的宽度故意做得比切片6的宽度小,目的是强制使切片形成图12和13中所表示的一个开口的形状。
这种转动运动一直继续在到槽11和13出现在开口29底部(槽13)的水平位置,槽11和上部水平边缘10相齐平,这样便使得内包装袋1的角5被释放时有一弹性回弹的作用效果,切片6被倾斜朝向外包装壳的硬纸板上。
由此而形成的开口便具有固定的位置。
一旦开口被展开,角5的顶点(如图11所示)便可被撕开,尽管这种操作在开口完全被展开前更容易被完成,就是说,在切片的下部分6b被插入到槽29中之前,槽29位于壁面26上。撕开角5的起始点包括一凹口40,它位于密封带3的一自由边上,凹口的朝向和切口上的槽16朝向一致。
角5被手工地撕开(如图11所示)。撕开线通过槽40,16,然后到切口边缘,开口的边缘由预开口线15直到折线8界定。
一旦所说的软包装袋1的顶点被撕掉,如图12所示便由切片6a的线15确定出一开口,做在切口20部分上的槽9被设计成位于角5的自由端点上,并且使得切片的上半部分6a的三角折叠在已经填装了产品的内部软包装被放入外包装硬壳时非常便利,而槽9当第一次使用开口时便被撕掉。
开口的最大的部分(如图12所示)是通过撕掉切片6a部分的密封带3而得到的,而切片6a部分被固定保持为凸起的,并保持在其相应的位置,因为它被槽11、13和所说切口的弯曲部分锁定。
应该注意的是,流出开口的产口,除了所说的开口内壁到边缘15的软包装袋1的材料外,绝不会与其它材料接触。
当密封带3的端部仅被带到切片6a(如图13所示)附近以关闭切口时,经使用后的开口再次关闭甚至更加容易。弯曲的切片6a的弹性趋于加压于边壁部分,它们面向内包装袋1并彼此相对,由此而形成一合适的关闭开口的作用力。
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盒因此可以贮存(如图13所示)并且随时可以再用。拉开密封带3便会重新打开开口,正如图12所示的那样。
折线7和8被设计成位于开口的正确位置(当软包装袋1被插入外包装盒中时),当它被展开或锁定到其相应的位置时便形成所说的开口。
所说的开口外轮廓的设计,也就是说预开口15位置和形状的确定是根据装在软包装袋1中相应产品的特性和粘度来选择的,所说的切口15比如可以做成V形的,具有弯曲的部分或者做成月牙形的。如图2中标号15′所表示的,V形预开口可以在整个切片6的上半部分延伸,V形顶点对应于折线7和8的交叉点上,V形角的角度是可变的。该实施例允许折叠角是90°,该角度沿折线7并与包装盒的折翼35、36齐平,切片6的各部分位于V形预开口15′的两边上。
切片6在内包装袋上的位置的确定是这样的,当从一热塑料膜材料而形成一横向密封而制成一串已知方式的包装袋时,所说的包装袋便被同时装填,相应的切片位置便被形成。切片6因此被置于管状内包装袋外表面上相应的位置,这是由在装填站通过一标准的标签机来实现的。
应该注意到,在复杂的包装过程中,根据本发明,内包装袋1很容易从外包装壳中分离出来,因此,可以对制造外包装壳的材料可进行再回收处理,对制造内包装袋的材料也是一样。
内包装袋1也可以作为真空容器,也可以充氮气或其它的中性气体。
最后,本发明并没有限制于上述的实施例,相反,它包括了所有的各种变化,特别是对于附加的切片6的形状,尺寸和特性,以及将其固定到开口(29)上的方法,以及为了在外包装壳的壁面和可封闭的折翼上形成所说的开口的方法等的变化均没有限定。
本发明可用于立方体的包装盒,或者称为壁面24和27的宽度相等的包装盒。
包装盒的开口也可能不在其较小的壁面上,而是在其较大的壁面24、25上,因此,此时可以有更大的开口宽度。内包装袋1因此也可放置在外包装壳中,但此时其上部密封带则同样位于与内包装袋的大壁面同方向上。形成开口和切口的角对应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的切片6,而其则延伸在所说的大边24、25的整个宽度上,处于所说的大壁面的上边缘的角上,对应于折翼28的折翼的宽度稍微小于大壁面的宽度,因为它也对应于所说的折翼28前述的情况。
其它上部折翼的形成是这样的,即在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情况下,容易接近开口,小的折翼在大的折翼折叠之前先行折叠。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软包装袋1包括两个相对的角,它们向内折叠。考虑到不同的折叠方法,也有可能不用折叠软包装袋的上角5来形成开口,这时,软包装袋不完全装满。所说的角5稍微推进到软包装袋1内,同时压向小壁面26的上部。
进一步,软包装袋1的密封边不再是两条平行的密封边,而是一条共用的密封边,这种形状使得开口位于较大的壁面24、25上,在内包装袋1放入外包装壳时定位更加容易。
最后,根据图1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位于上部折翼31上的可拆开的折翼32′在较小的边壁26凸出,折翼32′和壁面26的可折开的折翼28′各自的预开口线33′和29′,在线30处相交,连线30′平行于边缘30但其位于壁面26上。根据这个实施例,切片6位于软包装袋1上,其目的在于使折线7差不多与所说的连线30′处于同一高度。这种处理办法允许在边壁26的宽度较小的情况下,开口有一明显的外轮廓,这样就可更加有效地将所说的开口锁定在其边壁上(见图14中打剖面线的区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