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25322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5208.6

申请日:

2011.12.13

公开号:

CN102563459A

公开日:

2012.07.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8/00申请日:20111213|||公开

IPC分类号:

F21S8/00; F21V29/00;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F21S8/00

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冲; 陈仕祥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塘家社区观光路汇业科技园综合楼1第一层B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代理人:

何青瓦;丁建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接触。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散热本体上形成多个散热单元,增加了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而且所述散热单元通过背板的开口外露,可以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装
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之间,并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
分别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单元,
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
口,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
为矩形平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
位于所述光源装置与所述多个开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
单元与所述散热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
单元通过冲压或者化学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散热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
单元为散热鳍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
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口,并露出于所述背板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
多个镂空图案,所述多个镂空图案分别邻近所述多个开口,并分别对应
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
包括多个点光源和印刷电路板,所述多个点光源分别设置于所述印刷电
路板上。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
述的背光模组。

说明书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平面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率较高的背
光模组(BLM)及应用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LCD)。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辐射性、体积轻薄短小及耗电低等特点,已
广泛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Notebook)、
个人电脑(PC)及电视(TV)等领域。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材
料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
一面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如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为液晶显示面
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由于能耗、耐用性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高效能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背光模组应用中日益取代以往应用广泛的冷阴
极荧光灯(CCFL)成为背光模组中光源的较佳选择。

目前,在背光模组中,通常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印刷电路板(PCB)、
铝挤和背板。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焊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
刷电路板与所述铝挤接触,所述铝挤再进一步与所述背板接触。所述发
光二极管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传递至所述铝挤,再
通过所述铝挤传递至所述背板继续向外散发。这种结构的背板模组在散
热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铝挤的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和高度等,会影响散热效率,
但受限于背光模组的内部空间,所述铝挤的尺寸受到明显的空间限制;

其次,由于背光模组通常还包括导光板(LGP)和光学薄膜(Optical 
Films),在背光模组完成组装后,通常会形成一封闭空间,造成所述铝
挤难以直接与背光模组的外部进行空气对流散热,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散
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
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光
源装置和所述背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接触。所述
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设置于
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
所述多个开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本体为矩形平板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本体位于所述光源装置与所
述多个开口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点光源和印刷
电路板,所述多个点光源分别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与所述散热本体为
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通过冲压或者化学
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散热本体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为散热鳍片。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
开口,并露出于所述背板的外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多个镂空图案,所述多
个镂空图案分别邻近所述多个开口,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装
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
背板接触。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
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散
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背
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散热本体上形成多个散热单元,增加了散
热装置的散热面积,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而且所述散热单元通过
背板的开口外露,可以直接向外散热,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
此外还不需在背光模组外部额外设置其它散热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
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
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背光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沿AB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背光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
背光模组沿AB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背光模组1包括光源装置12、散热装置14和背板16。所述散
热装置14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12和所述背板16之间,并分别与所述
光源装置12和所述背板16接触。所述散热装置14包括散热本体142
和多个散热单元144,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
142上。所述背板16包括多个开口162,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分别穿
过所述多个开口162。

所述光源装置12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亮度充分的光线,其包括多个
点光源122和电路板124,所述多个点光源122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124上。例如,所述多个点光源122可以直线排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4
上,也可以以阵列形式排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4上,还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以其它合适的方式排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4上。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电路板124可以为印刷电路板,所述点光源12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
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24上,所述电路板124与一电源(图未示)电性
连接。

所述背板16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所述背光模组1的物理强度,支撑
所述背光模组1内的多个元件,并将背光模组1内部产生的热量向外部
散发。其中,所述背板16的材料为金属或合金,例如所述背板16可以
为铝、铁、镁或者其合金材料,通过挤压成型等方式形成。

进一步的,在保证所述背板16的物理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所述背
板16还可以设置多个镂空图案(图未示),所述多个镂空图案分别邻近
所述多个开口162,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所述多个镂
空图案可以促进所述背板16两侧的空气流通,更加有效提高了所述背
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

所述散热装置14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得,例如所述散热装置14
可以由铝或铝合金经过挤出成型制得。所述散热本体142为矩形平板结
构,其位于所述光源装置12与所述多个开口162之间。其中,所述多
个散热单元144与所述散热本体142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所述多个
散热单元144可以通过冲压或者化学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散热本体142
上。设置在所述散热本体142上的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可以增加所述
散热装置14的有效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所述散热装置14的散热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单元144自所述散热本体142向外延伸,分别
穿过所述多个开口162,并露出于所述背板16的外部。所述多个散热单
元144可以为散热鳍片,其形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可以为鱼鳞形、矩
形、椭圆形、三角形、圆形或者其它合适的多边形。

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方式为:所述点光源122产生的热量通过所
述电路板124传递至所述散热装置14的散热本体142,所述散热装置
14的散热本体142将热量传递给所述背板16,所述背板16再进一步对
外散发热量,此外,所述散热装置14的散热单元144还将传递至所述
散热装置14的热量直接向所述背板16的外部散发,进而提高散热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请参阅图3,所述液晶显示装
置3包括所述背光模组1和液晶显示面板2,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设置
在所述背光模组1的前方,所述背光模组1发出的光照亮所述液晶显示
面板2来进行显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3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
视机(LCD-T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的
所述背光模组1及应用所述背光模组1的液晶显示装置3中,通过在所
述散热本体142上形成多个所述散热单元144,增加了所述散热装置14
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而且,所述散热单元
144通过所述背板16的所述开口162外露,可以直接向所述背板16的
外部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此外,所述背板
16上的所述镂空图案对应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可以促进所述背板
16内外的空气流通,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通过
上述方式,所述光源装置12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向所述背光模组1的
外部散发,因此不需在所述背光模组1的外部额外的外接其它散热部件,
从而简化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整体结构和节省了因外接其它散热部件带
来的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散热效率
较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
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
护范围内。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634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1 C N 1 0 2 5 6 3 4 5 9 A *CN102563459A* (21)申请号 201110415208.6 (22)申请日 2011.12.13 F21S 8/00(2006.01) F21V 29/00(2006.01) G02F 1/13357(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事处塘家社区观光路汇业科技园综合 楼1第一层B区 (72)发明人黄冲 陈仕祥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

2、通合伙) 44280 代理人何青瓦 丁建春 (54) 发明名称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 光模组包括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 装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之间,并分 别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接触。所述散热装 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 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 多个开口,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 开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所述背光模组的 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液晶 显示装置通过在散热本体上形成多个散热单元, 增加了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提高背光模组的散 热效率,而且所。

3、述散热单元通过背板的开口外露, 可以直接向外散热,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 效率,此外还不需在背光模组外部额外设置其它 散热部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 和所述背板之间,并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分别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 多个开口,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

4、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为矩形平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位于所述光源装置与 所述多个开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与所述散热本体 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通过冲压或者化 学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散热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为散热鳍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 个开口,并露出于所述背板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

5、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多个镂空图案,所述多 个镂空图案分别邻近所述多个开口,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点光源和印 刷电路板,所述多个点光源分别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63459 A 1/4页 3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平面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率较高的背光模组(BLM) 及应用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LCD)。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

6、辐射性、体积轻薄短小及耗电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手 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Notebook)、个人电脑(PC)及电视(TV)等领域。由 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材料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 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如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 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0003 由于能耗、耐用性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高效能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背光模组应用中日益取代以往应用广泛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成为背光模 组中光源的较佳选择。 0004 目前,在背光模组中,通常包括多个发光二。

7、极管、印刷电路板(PCB)、铝挤和背板。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焊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铝挤接触,所述铝 挤再进一步与所述背板接触。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传 递至所述铝挤,再通过所述铝挤传递至所述背板继续向外散发。这种结构的背板模组在散 热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0005 首先,铝挤的尺寸,例如长度、宽度和高度等,会影响散热效率,但受限于背光模组 的内部空间,所述铝挤的尺寸受到明显的空间限制; 0006 其次,由于背光模组通常还包括导光板(LGP)和光学薄膜(Optical Films),在背 光模组完成组装后,通常会形成一封闭空间,造成所述铝挤难。

8、以直接与背光模组的外部进 行空气对流散热,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之间,并分别与 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接触。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单元,所述多个散 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 所述多个开口。 000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本体为矩形平板结构。 00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本体位于。

9、所述光源装置与所述多个开口之 间。 001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多个点光源和印刷电路板,所述 多个点光源分别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说 明 书CN 102563459 A 2/4页 4 001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与所述散热本体为一体成型结 构。 001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通过冲压或者化学刻蚀方式形成 于所述散热本体上。 0014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为散热鳍片。 00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口,并露出 于所述背板的外部。 001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

10、中,所述背板包括多个镂空图案,所述多个镂空图案分 别邻近所述多个开口,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 0017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 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装置、散热装置和背板。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 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光源装置和所述背板接触。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散热 单元,所述多个散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所述背板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散 热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口。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液晶 显示装置通过在散热本体上形成多个散热单元,增加了散热装置的散热。

11、面积,提高背光模 组的散热效率,而且所述散热单元通过背板的开口外露,可以直接向外散热,进一步提高背 光模组的散热效率,此外还不需在背光模组外部额外设置其它散热部件。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 的附图,其中: 0020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背光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沿AB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液晶显示装。

12、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发明 优选实施例背光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沿AB方向的平面结构示 意图。 0025 所述背光模组1包括光源装置12、散热装置14和背板16。所述散热装置14设置 于所述光源装置12和所述。

13、背板16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光源装置12和所述背板16接触。所 述散热装置14包括散热本体142和多个散热单元144,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分别设置于 说 明 书CN 102563459 A 3/4页 5 所述散热本体142上。所述背板16包括多个开口162,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分别穿过所 述多个开口162。 0026 所述光源装置12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亮度充分的光线,其包括多个点光源122和电 路板124,所述多个点光源122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4上。例如,所述多个点光源122 可以直线排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4上,也可以以阵列形式排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4上,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其它。

14、合适的方式排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2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 述电路板124可以为印刷电路板,所述点光源12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124上,所述电路板124与一电源(图未示)电性连接。 0027 所述背板16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所述背光模组1的物理强度,支撑所述背光模组1 内的多个元件,并将背光模组1内部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发。其中,所述背板16的材料为金 属或合金,例如所述背板16可以为铝、铁、镁或者其合金材料,通过挤压成型等方式形成。 0028 进一步的,在保证所述背板16的物理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所述背板16还可以设置 多个镂空图案(图未示),所述多个镂空图案分别邻近所述多个开口1。

15、62,并分别对应于所 述多个散热单元144。所述多个镂空图案可以促进所述背板16两侧的空气流通,更加有效 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 0029 所述散热装置14由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得,例如所述散热装置14可以由铝或铝 合金经过挤出成型制得。所述散热本体142为矩形平板结构,其位于所述光源装置12与所 述多个开口162之间。其中,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与所述散热本体142为一体成型结构, 例如,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可以通过冲压或者化学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散热本体142上。 设置在所述散热本体142上的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可以增加所述散热装置14的有效散 热面积,从而提高所述散热装置14的。

16、散热能力。 0030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单元144自所述散热本体142向外延伸,分别穿过所述多个开 口162,并露出于所述背板16的外部。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可以为散热鳍片,其形状没有 具体限制,例如可以为鱼鳞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圆形或者其它合适的多边形。 0031 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方式为:所述点光源122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电路板124 传递至所述散热装置14的散热本体142,所述散热装置14的散热本体142将热量传递给所 述背板16,所述背板16再进一步对外散发热量,此外,所述散热装置14的散热单元144还 将传递至所述散热装置14的热量直接向所述背板16的外部散发,进而提高散热。

17、能力。 003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请参阅图3,所述液晶显示装置3包括所述背 光模组1和液晶显示面板2,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1的前方,所述背光 模组1发出的光照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来进行显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3可以为液晶显 示器或者液晶电视机(LCD-TV)。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背光模组 1及应用所述背光模组1的液晶显示装置3中,通过在所述散热本体142上形成多个所述散 热单元144,增加了所述散热装置14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而 且,所述散热单元144通过所述背板16的所述开口162外露。

18、,可以直接向所述背板16的外 部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此外,所述背板16上的所述镂空图案 对应于所述多个散热单元144,可以促进所述背板16内外的空气流通,更进一步提高了所 述背光模组1的散热效率。通过上述方式,所述光源装置12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向所述背 说 明 书CN 102563459 A 4/4页 6 光模组1的外部散发,因此不需在所述背光模组1的外部额外的外接其它散热部件,从而简 化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整体结构和节省了因外接其它散热部件带来的成本。 0034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散热效率较高的优点。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563459 A 1/2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63459 A 2/2页 8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6345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