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24723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5406.2

申请日:

2011.12.14

公开号:

CN102434779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17C 1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船圣汇装备有限公司变更后:苏州圣汇装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临江路3号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变更后: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临江路3号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17C 13/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变更后:中船圣汇装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临江路3号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变更后: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临江路3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7C 13/00申请日:20111214|||公开

IPC分类号:

F17C13/00

主分类号:

F17C13/00

申请人:

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伟; 张宏伟; 陈来生; 张连伟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临江路3号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代理人:

孙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气瓶内胆的内前封头、穿设在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中的内支撑管,内支撑管上位于外前封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分配头,所述内支撑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兰,所述内支撑管上套设有外支撑管,外支撑管一端穿出内前封头,并与内前封头固定连接,外支撑管的另一端与对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环。本发明增加了卧式车用瓶的强度,减少导热量,增加其绝热效果,保证了瓶内压力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 气瓶内胆的内前封 头、 穿设在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中的内支撑管, 内支撑管上位于外前封头的一端固定设置 有分配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支撑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兰, 所述内支撑管上套设有外 支撑管, 外支撑管一端穿出内前封头, 并与内前封头固定连接, 外支撑管的另一端与对接法 兰固定连接, 所述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之间在内前封头的位置还设置有支撑环。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前封 头上设置了将对接法兰和外支撑管围住的分子筛包, 分子筛包包括筒体、 封头和填充在筒 体和封头内的分子筛。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内支 撑管和外支撑管外壁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削薄槽。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前封 头上在外支撑管的四周设置了环形的补强板。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支撑 管内靠近内前封头处设置有安装台阶, 所述支撑环设置在安装台阶上, 且所述外支撑管端 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环的固定板。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撑环 为玻璃钢支撑环。

说明书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背景技术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是用来存储低温液体, 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 液氧、 液氮、 液氩、 液态二氧化碳等。 此类瓶是由内胆和外壳组成, 内胆和外壳之间的夹层抽成高真空, 内胆和 外壳通过前部支撑结构和后部支撑结构相连接。
     前部支撑主要是用于内前封头和外前封头之间相连接, 传统的前部支撑结构连接 强度和导热量很难同时保证。由漏热计算公式 Q=λ·F·△ T/L(λ 为不锈钢材料的导热 系数, F 为管截面积, L 为管长度) 得知漏热与管截面积成正比, 由于需要保证前部支撑结构 的强度, 所以所用的支撑管的截面积较大, 导致导热量比较大, 影响液化气瓶的保温效果, 使得液化气瓶内升压较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强度高、 绝热效果好的卧式车用液化气 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 气瓶内胆的内前封头、 穿设在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中的内支撑 管, 内支撑管上位于外前封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分配头, 所述内支撑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对 接法兰, 所述内支撑管上套设有外支撑管, 外支撑管一端穿出内前封头, 并与内前封头固定 连接, 外支撑管的另一端与对接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之间在内前封头 的位置还设置有支撑环。
     所述内前封头上设置了将对接法兰和外支撑管围住的分子筛包, 分子筛包包括筒 体、 封头和填充在筒体和封头内的分子筛。
     所述的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外壁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削薄槽。
     所述内前封头上在外支撑管的四周设置了环形的补强板。
     所述外支撑管内靠近内前封头处设置有安装台阶, 所述支撑环设置在安装台阶 上, 且所述外支撑管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环的固定板。
     所述支撑环为玻璃钢支撑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增加了卧式车用瓶的强度, 减少导热量, 增加其绝热效果, 保证了瓶内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 1 是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 1. 外前封头, 2. 内前封头, 3. 补强板, 4. 对接法兰, 5. 支撑环, 6. 分配 头, 7. 内支撑管, 8. 固定板, 9. 外支撑管, 10. 分子筛包, 101. 筒体, 102. 封头, 103. 分子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 1 所示,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包括 : 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 1、 气瓶内胆的内前封头 2、 穿设在外前封头 1 和内前封头 2 中的内支撑管 7, 内支撑管 7 上 位于外前封头 1 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分配头 6, 内支撑管 7 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兰 4, 内支 撑管 7 上套设有外支撑管 9, 外支撑管 9 一端穿出内前封头 2, 并与内前封头 2 固定连接, 内 前封头 2 上在外支撑管 9 的四周设置了环形的补强板 3。内支撑管 7 和外支撑管 9 外壁的 中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削薄槽。外支撑管 9 的另一端与对接法兰 4 固定连接, 外支撑管 9 内 靠近内前封头 2 处设置有安装台阶, 外支撑管 9 安装台阶上与内支撑管 7 之间在内前封头 2 的位置还设置有玻璃钢支撑环 5, 外支撑管 9 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环 5 的固定板 8。
     内前封头 2 上还设置了将对接法兰 4 和外支撑管 9 围住的分子筛包 10, 分子筛包 10 包括筒体 101、 封头 102 和填充在筒体 101 和封头 102 内的分子筛 103。
     由于内支撑管 7 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兰 4, 内支撑管 7 上套设有外支撑管 9, 外 支撑管 9 一端穿出内前封头 2, 并与内前封头 2 固定连接, 内前封头 2 上在外支撑管 9 的四 周设置了补强板 8, 外支撑管 9 与内支撑管 7 夹层之间通过玻璃钢支撑环 5 进行加强, 不仅 保证了强度, 也减少了热传递。 由漏热计算公式 Q=λ·F·△ T/L(λ 为不锈钢材料的导热系数, F 为管截面积, L 为管长度) 得知漏热与管截面积成正比, 所以内支撑管 7 和外支撑管 9 中间采用了削薄处 理, 既保证了两端连接的强度, 又减少了中间传热的面积, 减少了漏热量, 保证瓶长时间的 压力稳定。
     分子筛包 10 可以把低温液体隔开, 避免低温液体直接与外支撑管 9 接触, 减少了 热量流失。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347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 C N 1 0 2 4 3 4 7 7 9 A *CN102434779A* (21)申请号 201110415406.2 (22)申请日 2011.12.14 F17C 13/00(2006.01) (71)申请人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 临江路号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赵伟 张宏伟 陈来生 张连伟 (74)专利代理机构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9 代理人孙高 (54) 发明名称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

2、撑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 支撑结构,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气瓶内胆的 内前封头、穿设在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中的内支 撑管,内支撑管上位于外前封头的一端固定设置 有分配头,所述内支撑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 兰,所述内支撑管上套设有外支撑管,外支撑管一 端穿出内前封头,并与内前封头固定连接,外支撑 管的另一端与对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管 与外支撑管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环。本发明增加 了卧式车用瓶的强度,减少导热量,增加其绝热效 果,保证了瓶内压力稳定。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

3、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102434784 A 1/1页 2 1.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气瓶内胆的内前封 头、穿设在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中的内支撑管,内支撑管上位于外前封头的一端固定设置 有分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兰,所述内支撑管上套设有外 支撑管,外支撑管一端穿出内前封头,并与内前封头固定连接,外支撑管的另一端与对接法 兰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之间在内前封头的位置还设置有支撑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前封 头上设置了将对接法兰和外支撑管围住的分子筛包,分子筛包包括。

4、筒体、封头和填充在筒 体和封头内的分子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支 撑管和外支撑管外壁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削薄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前封 头上在外支撑管的四周设置了环形的补强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 管内靠近内前封头处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支撑环设置在安装台阶上,且所述外支撑管端 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环的固定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 为玻璃钢支撑环。 权 利 要 求 书CN。

5、 102434779 A CN 102434784 A 1/2页 3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卧式车用液化气瓶是用来存储低温液体,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液氧、液氮、液氩、 液态二氧化碳等。此类瓶是由内胆和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之间的夹层抽成高真空,内胆和 外壳通过前部支撑结构和后部支撑结构相连接。 0003 前部支撑主要是用于内前封头和外前封头之间相连接,传统的前部支撑结构连接 强度和导热量很难同时保证。由漏热计算公式Q=FT/L(为不锈钢材料的导热 系数,F为管截面积,L为管长度)得知漏热与管截面积。

6、成正比,由于需要保证前部支撑结构 的强度,所以所用的支撑管的截面积较大,导致导热量比较大,影响液化气瓶的保温效果, 使得液化气瓶内升压较快。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绝热效果好的卧式车用液化气 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 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气瓶内胆的内前封头、穿设在外前封头和内前封头中的内支撑 管,内支撑管上位于外前封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分配头,所述内支撑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对 接法兰,所述内支撑管上套设有外支撑管,外支撑管一端穿出内前封头,并与内前封头固定 连接,外支撑管的另一。

7、端与对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管与外支撑管之间在内前封头 的位置还设置有支撑环。 0006 所述内前封头上设置了将对接法兰和外支撑管围住的分子筛包,分子筛包包括筒 体、封头和填充在筒体和封头内的分子筛。 0007 所述的内支撑管和外支撑管外壁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削薄槽。 0008 所述内前封头上在外支撑管的四周设置了环形的补强板。 0009 所述外支撑管内靠近内前封头处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支撑环设置在安装台阶 上,且所述外支撑管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环的固定板。 0010 所述支撑环为玻璃钢支撑环。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卧式车用瓶的强度,减少导热量,增加其绝热效果, 保证了瓶。

8、内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0013 图中:1. 外前封头,2. 内前封头,3. 补强板,4. 对接法兰,5.支撑环,6. 分配 头,7. 内支撑管,8.固定板,9. 外支撑管,10. 分子筛包,101. 筒体,102. 封头,103.分 说 明 书CN 102434779 A CN 102434784 A 2/2页 4 子筛。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卧式车用液化气瓶的前部支撑结构,包括:包括气瓶外壳的外前封头 1、气瓶内胆的内前封头2、穿设在外前封头1和内前封头2中的内支撑。

9、管7,内支撑管7上 位于外前封头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分配头6,内支撑管7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兰4,内支 撑管7上套设有外支撑管9,外支撑管9一端穿出内前封头2,并与内前封头2固定连接,内 前封头2上在外支撑管9的四周设置了环形的补强板3。内支撑管7和外支撑管9外壁的 中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削薄槽。外支撑管9的另一端与对接法兰4固定连接,外支撑管9内 靠近内前封头2处设置有安装台阶,外支撑管9安装台阶上与内支撑管7之间在内前封头 2的位置还设置有玻璃钢支撑环5,外支撑管9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环5的固定板8。 0016 内前封头2上还设置了将对接法兰4和外支撑管9围住的分子筛包10,分子筛包 10包括。

10、筒体101、封头102和填充在筒体101和封头102内的分子筛103。 0017 由于内支撑管7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法兰4,内支撑管7上套设有外支撑管9,外 支撑管9一端穿出内前封头2,并与内前封头2固定连接,内前封头2上在外支撑管9的四 周设置了补强板8,外支撑管9与内支撑管7夹层之间通过玻璃钢支撑环5进行加强,不仅 保证了强度,也减少了热传递。 0018 由漏热计算公式Q=FT/L(为不锈钢材料的导热系数,F为管截面积, L为管长度)得知漏热与管截面积成正比,所以内支撑管7和外支撑管9中间采用了削薄处 理,既保证了两端连接的强度,又减少了中间传热的面积,减少了漏热量,保证瓶长时间的 压力稳定。 0019 分子筛包10可以把低温液体隔开,避免低温液体直接与外支撑管9接触,减少了 热量流失。 说 明 书CN 102434779 A CN 102434784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3477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气体或液体的贮存或分配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